中外历史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黄河流域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
2长江流域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
3.三皇五帝: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zhuan xu)、帝喾(ku)、尧、舜
4.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5.淝水之战:东晋时期击败前秦苻坚的重大战役。
6元朝四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韩国、伊利汗国
7.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
8.厂卫:明朝内廷的侦查机构;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
9.阉党:明代由依附于宦官权势的官僚所结成的政治派别。
10.东林党: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以东林书院为中心。
11.清文字狱:因文字犯禁获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12.三藩及三藩之乱: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
13平定准噶尔:康熙、雍正、乾隆为统一西北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
14.改土归流:清朝雍正年间扎起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
15.萧何与曹参:西汉初年的两位丞相;赵充国:西汉名将;姚崇与宋璟:唐代名相
16均田制:北魏中期推行的封建土地制度,唐中期废止。
17.常平仓:古代政府借以调节粮价、储备粮食的一种制度和措施。
18盐法、茶法:古代国家对食盐、茶叶征税和专卖榷禁的各种制度。
19漕运:古代政府为保障京师、边防、战争等的粮食运输和其他物资供给而建立的以水运为主的运输体系。
20驿站:古代政府设置的一种为过往官员提供交通、食宿服务和传递诏令、文书等的设施。
21户籍:历代政府为掌握户口数量而设置的一种簿籍等级制度。
22.耦耕:战国之前普遍实行的以两人协作为特征的耕作方法。
23.市和市籍:古代分别指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以及允许在固定场所交易的商人户籍。
24.占田课田制: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课田,一是课税,二是课耕。
25.户调:魏晋时期按户征收棉帛的赋税项目。
26.租庸调:始于北魏、经历隋、唐前期的一种赋税制度。租指田租,庸指服劳役,调指征
收布帛和丝麻。
27.两税法:唐代后期代替租庸调的赋税制度。
28.榷场:宋与辽、西夏、金在边界设置的交易市场。
29交子、钱引、会子、关子:两宋时期纸币的不同名称。
30.鱼鳞图册:明代为征派赋役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图形如鱼鳞得名。
31.黄册制度:明朝用以管理户口、征调赋役的制度,因所编册籍以黄纸为封面得名。
32.粮长制:明朝在各州县设置的由粮长负责征、解税粮的制度。
33、一条鞭法:明代中叶以后逐渐推广、实行的赋役制度。初有“条编”“类编”“明编”
等,后统称一条鞭法。
34.旗地:清代八旗成员所占有的徒弟,相对于汉族官、民拥有之田地的专称。
35.摊丁入地:清政府奖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
36.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7.御史台:封建王朝的中央监察机构。
38.翰林院:开始于唐代的吸纳专业人才的机构。
39太学、国子监: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40府州县学:中国古代的地方官办学校。
41书院:宋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教育组织。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等。
42.古代选举制度:察举制、征辟制(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
43.云梦秦律: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法律条文。
44.《大明律》:明代综合性法典。《明律篇》冠于篇首。
45.《大清律例》: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部法典。
46.八旗制度:清代按满族“牛录制”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正黄、正白、正红、正蓝、
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47.军机处:清代办理所有机要政事的中枢机构。
48.理藩院: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49.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
50.市舶司:古代管理海路对外贸易的机构。
51.张骞与班超:两汉经营西域的历史名臣。
52.稷下学宫:战国时齐国建于都城临淄稷门附近的讲学、研究中心。
53.乾嘉学派:从研究古音学入手,深讨、阐释以儒学为主的古代典籍。
54.清今文经学:利用《春秋》公羊学来阐发政治主张,又称公羊学派。
55.《九章算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6祖冲之与圆周率:推算出圆周率不足近似值;创制了《大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