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设计作业和命题
命题教学设计方案(二)_七年级数学教案
命题教学设计方案(二)_七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命题、真命题和假命题等概念.2.使学生了解几何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能够初步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或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重点和难点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引入请大家随意说出一些语句,教师把它们写在黑板上.如:(1)对顶角相等吗?(2)作一条线段AB=2cm;(3)我爱初二(1)班;(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二、新课问:上述语句中,哪些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答:(3)、(4)、(5)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教师指出:判断是对事物进行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数学课堂里,只研究数学命题,如(4)、(5).例1 请大家说出若干个(数学)命题,再分析一下,每一个命题由几部分组成?(1)等角的补角相等;(2)有理数一定是自然数;(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2>a;(5)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教师启发学生得出:一个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也可以简称为“若A则B”.练习:把上述(1)至(5),都按“如果……,那么……”的形式,表述一遍.例2 在例1的(1)至(5)个命题中,所作的判断是否都正确?怎么检验各个命题的真伪?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是正确的命题,已经由补角的定义(l)“得到证明.(2)“如果是有理数,那么它一定是自然数”。
是不正确的命题(判断),反例如是有理数但不是自然数。
(3)“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是正确的命题,已证.(4)“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2>a.”是不正确的命题,反例如a=1,a2=a.(5)“如果是一个大于4的偶数,那么它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这个命题,至今没人举出一个反例,说明它不正确;也没有人完全证明它正确.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已证明了“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之积的和”,即已经证明了1+2”,离“ 1+1”这颗数学王冠上的珍珠,只差“一步之遥”.这是目前世界上对这个命题的“ 真伪的判定,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命题既然是一个判断,就有判断是否正确的区别.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成立,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注意:不是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怎样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数学中,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或以公理形式,即由实践证明的形式出现);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例 3 试将下列各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相互颠倒或变为否定式,得到新的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1)对顶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若a=0,则ab=0;(4)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解:(l)对顶角相等(真);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假);不是对顶角不相等(假);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真).(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真);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真).(3)若a=0,则ab=0(真);若ab=0,则a=0(假);若a≠0,则ab≠0(假);若ab≠0,则a≠0(真).(4)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假);两条直线相交,则一定不平行(真);两条直线平行,则一定不相交(真);两条直线不相交,则一定平行(假).(注)本小题如果添上“在同一平面内”的大前提条件,那么假命题将变为真命题.(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假);凡直角都相等(真);凡不相等的角不都是直角(真);凡不都是直角的角不相等(假).说明:本例,尤其是第(5)小题,视学生接受情况,教师灵活掌握.讲还是不讲,讲到什么程度,介不介绍四种命题(原、逆、否、逆否),都有较大的伸缩性.小结: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命题的结构---;如果(题设)……,那么(结论)……;命题的真假---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四种命题---原、逆、否、逆否.(用投影片显示或挂小黑板)三、作业1.在下列语句中,指出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命题的真假,并仿照例3说出一些新的命题来.(l)如果AB⊥CD于O,那么∠AOC=90°;(2)取线段AB的中点C;(3)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4)一个平角的度数是180°;(5)若a=b,则a2=b2;(6)如果一个数的末位数字是0,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7)同角的余角相等;(8)周角的一半等于直角.2.选作题判断命题“如果n是自然数,那么n2+n+17是质数”的真假.在这节课的前一部分学习了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概念。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命题的概念与判断》教学设计3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命题的概念与判断》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命题的概念与判断》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命题的概念,学会判断命题的真假,以及学会用符号表示命题。
本章内容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的证明和逻辑推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概念和定义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抽象的命题概念和判断方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命题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命题的概念,知道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
2.让学生学会判断命题的真假,并能用符号表示真假。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命题的概念和组成。
2.命题的真假判断方法。
3.命题的符号表示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命题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例子。
2.准备教学PPT,进行教学展示。
3.准备课后作业,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命题,命题由哪两部分组成。
例如,给出一个命题:“所有的正整数都是奇数”,让学生判断这个命题是否正确。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介绍命题的概念和组成,解释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
同时,展示命题的真假判断方法,以及命题的符号表示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尝试判断给出的命题是否正确,并用符号表示命题的真假。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命题的判断方法。
4.巩固(10分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判断命题的经验和方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命题意图
作业设计及设计意图1、口算检测学生的口算、速算的能力。
2、填空题填空题题小,跨度大,覆盖面广,形式灵活,有目的地综合一些问题,检测学生是否有准确、严谨、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3、判断题考察学生能否正确地找出或辨析试题错对4、选择题检测学生是否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
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
5、计算题查看学生四则运算的能力,探索简单的计算方法求未知数 x 检测学生如何正确而又迅速地求出未知数X6、作图题通过作图考查了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发情况与实际操作水平。
7、综合题给一段文字和一些数据来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8、解决问题通过数学应用题把学生平时学到的知识与具体生活实践中的联系起来,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检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命题意图说明一、关注情感,体现人文关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时的教学和考查试卷中就应该力求充分地体现现代文明。
然而,我们常见的数学试卷缺少人文性,谈不上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学科特点,我们在数学试题的表述及试卷的编制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
试题表述多用鼓励性语言,如;“仔细分析,相信你一定能正确判断!”、“走进生活,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相信自我,我能行”并且使用了卷首语、卷尾语,这样,拉近了学生与试卷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使学生感到考试并不是严肃的被查过关,而是愉快的自我检测和练习,勃发起答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现了考试的人文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二、关注差异,满足不同追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和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教学改革新的理念。
数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满足差异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层面的学生数学能力都得到展示。
教师学期工作计划作业设计
教师学期工作计划作业设计
1.为学期初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规划,制定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2.开展学生学习兴趣调查,了解学生的喜好和特长,为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3.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如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作业的难易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5.鼓励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创意发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题目。
6.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分,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7.与家长沟通作业情况,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8.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灵活运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设计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的作业形式。
10.引导学生通过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第一讲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方法
学习指导专题二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第一讲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方法作业设计与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好的作业设计与命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有欠缺的作业设计与命题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教师了解如何具体实施作业设计与命题对于教与学都有好处。
本话题旨在具体介绍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的准备、过程以及如何分析作业批改和考试结果,希望能为教师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本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考试命题的基本程序,如确定测验的目的与性质,制定检测内容细目及命题蓝图;二是考试中试题的命制,如编制试题(测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试题类型、特征与测量功能,选择题的命制要求,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测量功能等方面的比较;三是作业的设计原则,如作业应具有人文关怀,应联系生活实际,应注重个体差异,应发扬合作精神;四是作业的设计形式,如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及时作业和延时作业,个体型作业和合作型作业,基础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
本讲的重点是“试题编制的方法”,难点是“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这讲对应的必读资源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的准备;第二部分,作业设计与试题的编制过程;第三部分,作业批改与考试结果的分析。
本讲是对上述部分内容的部分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了解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方法,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必读资源。
视频导读专题二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第一讲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方法一、命题的基本程序一般来说,试题命制有一个基本程序。
以“北京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命题的实践来看,命题的基本程序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确定测验的性质,是常模参照测验,还是标准参照测验;然后要制定学业测试方案,确定命题的蓝图,也就是制订测验双向细目表;再后就是命制试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并进行审题。
作业设计与命题
作业设计与命题一、引言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其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与命题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命题在作业设计中的作用、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命题的技巧与方法、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命题的评估与反馈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其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如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此外,作业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命题在作业设计中的作用命题是作业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命题可以明确作业的目标和要求,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作业的目的和要求。
其次,命题可以控制作业的难度和量度,避免过难或过量的作业对学生的影响。
此外,命题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1.目标明确:作业的目标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技能和能力。
2.内容适量:作业的内容应该适量,避免过难或过量的作业对学生的影响。
3.形式多样: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阅读理解题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难度适中:作业的难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五、命题的技巧与方法1.直接命题法:直接命题法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直接给出题目和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2.情境命题法:情境命题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或场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命题及写试卷分析
如何出好一份试卷如何出好一份试卷,以及怎样进展试卷分析,黎校长把这个作业交给我,其实我也不是很专业,只能凭个人的理解和在网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名教师,除了要能在课堂上上好课,还要能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要通过检测来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检测的渠道多种多样,但最为普遍,可行性最强的方式还是考试,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是人们普遍认为操作起来最简单、最直接、也最公平的测量手段,它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而考试的导向作用主要表达在命题中,一份试卷能引导教师日常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开展性评价,所以出好一份试卷在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能否出一份好的试卷,那么是教师的教学根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能很好地反映一名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份试卷出好后,质量怎样,能否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师的教学,又需要我们对试卷进展科学准确地分析,从中找到我们的亮点,找到我们的缺乏,找到存在的问题,从而鼓励学生的学习,改良教师的教学。
那么如何出好一份试卷,如何进展试卷分析呢?下面我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先说说怎样出好一份试卷。
一、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立足校情学情,面向全体学生,语文力求表达“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实现语文课程学习目标达成与学生个性X扬的和谐统一。
数学要以四基为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察,从而有效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二、命题原那么〔1〕导向性原那么。
以?课程标准?〔正式版〕为导向,命题的覆盖面应包括教材的主要内容,反映教材的根本要求。
命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信度是指试卷的可靠性,是试卷可靠程度的指标。
考生分数要比拟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同一试卷对考生重复测验时,或两个平行试卷对考生测验时,所得分数都要相对稳定、前后一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教学设计
a.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b.证明: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证明:圆的任意直径垂直于圆的切线。
3.结合生活实际,自行设计一个包含命题、定理和证明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要求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体现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4.强调证明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逻辑严密、步骤清晰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几何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定理和证明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提示和帮助。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题过程和经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2.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品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探究的乐趣。
4.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命题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命题的真假。
2.熟悉基本的几何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学会运用逻辑推理进行证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命题概念
-利用生活实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引导学生理解命题的概念,并学会判断命题的真假。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与命题设计 专题三、四 读书摘录
专题三:分层性作业和命题基础类作业与命题P71设计原则:1.注意形式的灵活多样。
对于文科而言,多是一些字词的识记或解释、作者的相关内容的介绍,因此,题型多比较传统,极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设计时,需要借助一些灵活多变的形式,提升学困生的做题兴趣。
如借助语境设题,运用人性化的语言(低年级),借助于互助的形式。
2.把握好作业和命题的难度3.合理控制题量。
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量,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
P74设计方法:1.从教材知识和教师所讲的内容入手2.从信息的搜集整理入手。
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学到的内容。
3.从素材的扩展提升入手。
作文训练中。
提高类作业与命题P78设计原则:1.强调实践性。
体现应用性。
2.突出丰富性。
形式丰富,以激发兴趣。
3.突出开放性。
向生活开放。
向社会开放。
向自然开放。
向多种学习方式开放。
4.强调生活化。
创新探究类作业与命题P82设计原则:1.重在有趣。
首先要注意与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已有经验相贴近,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要相对新颖且别致。
2.突出自我。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P83设计方法:1.从教材内容入手。
抓住隐性问题。
就教材中的某一个关键词句或某一个细节描写刨根问题。
2.从学科知识分析入手。
3.从综合探究的角度入手。
强调多学科之间的综合。
4.从社会入手。
要体现出时代的特点,恰当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身边的事物,懂得自己和社会、国家的紧密相连,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专题四:个性化作业与命题多层次作业与命题——趣味化作业与命题——P95种类:1.游戏型。
2.情境性。
案例:一封家书。
3.审美性。
4.选择性。
多个作业,自由选择。
5.自主型。
让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作业。
可在一周选取一天作为固定自主作业日。
P97原则:1.要明确设计目的。
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
2.要突出趣味的特点。
3.要注意层次性。
4.要紧扣思想性。
开放性作业与命题——P105定义: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在试题的情境、立意、设问、回答、评分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开放的试题形式。
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
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
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提高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的建议:
1. 明确教学目标:在设计和命题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作业和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和目标相符。
2. 多样性和趣味性:为了让作业和考试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应设计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的题目,避免单一和枯燥的题目。
3. 控制难度和时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合理控制作业和考试的难度和时间,避免过难或时间过长的题目。
4. 评估和反馈:在批改作业和考试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评估和反馈,指出问题并提供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5. 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师应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命题能力。
总之,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多样性和趣味性、控制难度和时间、评估和反馈以及不断学习和研究等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新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命题》教案
新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命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命题》。
教学内容包括:4.1节《命题的概念》,4.2节《真命题与假命题》,4.3节《互逆命题、互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命题的概念,能够识别各种命题类型。
2. 学会判断命题的真假,并能够运用逆否命题等方法证明命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逆否命题的构造及真假判断。
教学重点:命题的概念、真命题与假命题的判断、互逆命题、互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今天是星期五”,让学生了解命题的概念。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命题的定义及分类。
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数学中的著名命题,如勾股定理、欧拉公式等。
六、板书设计1. 命题的概念2. 真命题与假命题3. 互逆命题、互否命题和逆否命题4. 例题解析5. 课后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命题的概念、分类及真假判断掌握较好,但对逆否命题的理解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命题,如“努力就能成功”,让学生体会命题的内涵和逻辑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逆否命题的构造及真假判断。
2. 例题讲解:命题的真假判断和逆否命题的理解。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和答案的准确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对逆否命题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1. 逆否命题的构造: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原命题的否定是指对原命题的主语和谓语都进行否定。
逆序是指将原命题中的主语和谓语互换位置。
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方法
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方法作业设计与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好的作业设计与命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有欠缺的作业设计与命题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还会对学生的研究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教师了解如何具体实施作业设计与命题对于教与学都有好处。
【对策建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从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角度出发,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有其精心“设计”与“编制”的过程,包括充分的准备、精确的制作、认真的批改、及时的反馈等环节。
“过程”的第一阶段就是“准备”,它包括长远性准备和即时性准备两个方面。
(一)长远性准备1.把握课标把握《初中语文课程课标》是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长远性准备”的前提。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估及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着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作为教师,首先就应该对整个课程标准有充分的阅读和深入的理解。
初中语文课程应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言语,丰富言语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作业设计和试题编制的准备,要着眼于大处,着眼于学生整个语文研究的发展历程。
同时在涉及到具体的学段和年级段的时候,乂要将这些要求和指标具体化后进行设计和编制。
2.研究教科书教科书是教育教学的主线和范本,研究教科书是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长远性准备”的主体。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应用而编选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体系和现时学生正在研究的教科书内容,或者是教师自己构建的课程实施体系中的学生研究内容体系。
教师要在课标的指导下,深入理解和钻研教科书,充分领会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熟悉整个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了解教科书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学科、篇、章或课时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分析教科书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教科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特点、重点、难点和关键。
5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理念
5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理念
在5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他们
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首先,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文作业,比如编故事、写作文、朗读课文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次,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语文作业,比如阅读理解、写
作总结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作业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总结,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语文作业,比如课文默写、语法填空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通过这些作业,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总之,5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
习动力,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作业、引导学生思考的作业、巩固知识的作业来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这些理念,设计出更加有益的语文作业,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英语命题与作业设计教研活动方案
小学英语命题与作业设计教研活动方案**English and Chinese Articl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Proposition and Homework Des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Activity Plan****English Content:**In the pursuit of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t is imperative to pay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of teaching materials, propositions, and homework assignments. This articlefocuses on devising a comprehensiv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plan for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emphasizing the aspects of proposition design and homework assignment creation.Firstly,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will commence with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extbooks. This analysis aims to identify the core competencies and skills that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acquire at each grade level. It will also serve as a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propositions and homework assignments that are aligned with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Next, teachers will engage in collaborative brainstorming sessions to generate ideas for engaging and effective propositions. These sessions will encourag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focusing on developing propositions that are not only academically challenging but also fun and engaging for students. The propositions will cover various asp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 including vocabulary, gramma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writing skills.Furthermore, the pla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homework assignments as an extension of classroom learning. Teachers will be guided in creating homework assignments that are tailored to individual student needs, promot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practice. The assignments will include a mix of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tasks, such as reading logs, creative writing prompts, and interactive online activities.Throughou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teachers will be encouraged to share their best practices and challenges through workshops, seminars, and online discussions. This collaboration will foster a learningcommunity where teachers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improving their skills and strategies in proposition design and homework assignment creation.Finally, the plan includes an evaluation component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itions and homework assignments. Teachers will collect feedback from students and parents,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he assignments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engagement. This evaluation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assignments in futu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In conclusion, this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plan aim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by focusing on the design of propositions and homework assignments. Through collaborative brainstorming, sharing of best practices, and evaluation, teachers will be equipped with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strategies to create engaging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aterials that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and engagement.**中文内容:**在追求提升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对教学材料、命题以及作业设计的重视显得尤为关键。
小学数学命题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命题的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命题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2. 命题的判断和证明。
教学难点:1. 复杂命题的分析与判断。
2. 命题证明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命题练习题。
3. 小组讨论用的小组讨论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命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解1. 命题的定义:命题是对某个事实或现象做出判断的陈述句。
2. 命题的构成要素:题设和结论。
3. 命题的种类:真命题、假命题、假命题。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几个简单的命题,引导学生分析题设和结论。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判断命题的真假。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命题证明1. 教师讲解命题证明的基本步骤:提出假设、分析、证明。
2. 学生分组练习,尝试证明一个简单命题。
3. 各组汇报证明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命题设计1. 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命题。
2. 学生独立完成命题设计,并尝试证明。
3. 各组展示自己的命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命题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命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证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命题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让学生掌握了命题的判断和证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命题设计环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三步曲”——解题、说题、命题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三步曲”——解题、说题、命题提升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教师的科研成长奠定基础。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需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三天的培训让我明白我们必须从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试题”这样一个微观角度探讨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三步曲”,即在解题中起步、在说题中发展、在命题中成熟。
1.解题——教师的立足之本解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能力。
解题因植根于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对初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产生直接、有针对性的帮助。
但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解题却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基础环节。
大家都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但是对于刚毕业的新教师来说,只做随堂教辅资料是不够的,至少还应该做一套除教辅以外的配套练习,这样更利于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才能使教师站上讲台面对所有学生时有底气。
在我们培训的第一天王小莲老师就跟我们一起探讨全国奥赛题,也一起进行了解题。
2.说题——提升教育课堂的能力从莫美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知道了说题是指在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习题解答时所采用的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近而总结出经验性解题规律。
说题也逐渐成为数学交流的重要形式。
小学数学教材以及练习卷中,有很多习题,设计巧妙,内涵丰富,但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没有充分利用,仅仅是作为练习的素材,没有发挥习题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实属可惜,于是想到采用说题的教研方式,引领教师深入研究小学数学习题,用足用好教材,练习卷中的例题和习题,深入解读所蕴含的知识点,思想方法等,挖掘教育价值,促进教师开展评价研究。
通过说题,能提高教师对教材疑难问题释疑解惑的能力,呈现深度研读教材的方法,能促进教师对课本习题和试题的拓展变式和整合能力,从而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业务素养。
3命题——在命题中成熟命题绝不只是专家的事,它应当是教师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关系到日常教学评价的准确度,关系到教师作业布置是否有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否得当等。
双减下教师作业设计,命题设计,教学评一体化
双减下教师作业设计,命题设计,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快速成长,就要成为一个优质的充电宝,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反思,我们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关于作业设计,首先一起学习双减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的第二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直接关系到咱们教师的教学工作。
4.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不再布置打卡的作业5.分类明确作业总量。
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7.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
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8.科学利用课余时间。
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
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
文件中说的作业是走读学生的家庭作业,我理解的作业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是家庭作业,二是课堂上的练习题--当堂训练。
结合咱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周一至周五学生的时间都被排成了课,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咱们把重点放在课堂上的作业设计,例如预习作业、随堂练习。
教师如何设计作业与命题
教师如何设计作业与命题天津教育出版社主编聂华伟院小平叶华玲第一章作业设计概述第一苇作业的教学功能本节学习要点1.学习目的:了解作业的教学功能,学会如何在设计作业时充分体现作业的教学功能。
2.学习难点:把握作业的教学功能之间的并存互补关系。
3.学习重点:掌握设计作业能恰到好处地体现作业的教学功能的技能。
4.知识要点:作业的教学功能。
刚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讲台不久的年轻女教师李娟心事重重地走进办公室,手里捧着一大摞学生作业本,与她同时来该校的新教师朱俊见状关切地问:“怎么啦?哪个调皮学生惹你生气了?”“不是,是……你看嘛。
”李娟说着将手中的作业本往朱俊怀里一塞,就嘟哝着重重地坐下了。
朱俊翻开作业本一看,“挺好的呀,写得既工整又正确!”李娟白了他一眼:“继续往下看啊。
”听李娟这么一说,其他教师都好奇地围拢过来。
“噢?哦,哦,咋是这样?咋都差不多呢?”朱俊终于发出了感叹。
原来,李娟按照课文后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了抄写生字、解释词语和造句的作业,在造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同一词语造句内容大致相同,而这内容就是李娟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的一个造句示范。
“汪老师,是不是我布置作业有问题呀?该怎样布置作业呢?”李娟一脸愁容地转向有近20年教龄的汪老师。
“嗨,作业有啥好布置的?现在不搞升学考试又提倡减负,布置多了家长、学校都不乐意,随便布置点就是了。
”快人快语的中年教师张莹不等汪老师开口就抢过了话头。
“布置作业还不简单吗?语文嘛,让学生抄抄写写,背诵背诵就行了噻。
”“你就按照课后的练习,还有教辅书布置嘛。
”“或者呀,你到书店去买几本练习册拿给学生做就得了。
”,老师们就布置作业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一、什么是作业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编制并指导学生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再学习的过程。
作业的设计、指导和评改,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业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形成某方面的解题技能,但只有这样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示文稿2.ppt
演示文稿
3.ppt
二、及时性复习作业的设计方法
1、选题典型化,突出针对性。 2、数量科学化,追求有效性。 3、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4、过程活动化,突出实践性。 5、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6、内容弹性化,迭现差异性。
第五章
教师如何命题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 2、面向全体学生,打破应试教育的窠臼,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推进素质教育。 3、有利于改革课堂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 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
作业染.ppt
(二)作业设计的要求
1、目标性和针对性 2、整体性和层次性 3、及时性和适量行 4、趣味性和启发性 5、诊断性和补救性
第二章
预习作业的设计
一、预习作业的设计 1、预习作业定义(课前预习作业) 为了使学生在课前做好学习的准 备而设计的作业就是预习作业。
2、、预习作业的意义
A、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B、可以提高听讲目的性和积极性。 C、可以克服作听课笔记的盲目性。 D、可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命题的内容
1、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考试的范 围。 2、试卷中试题的分布 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占 60%,综合运用方面的题目占30%, 难度较大的占10% 3、试题中要注意基本技能的考核。
三、测评(考试)的类型 1、诊断性测评 2、形成性测评 3、终结性测评 三、测评(考试)的方式 1、笔试 2、口试 3、操作测试 4、计算机辅助测试
教师如何设计作业与命题
第一章
作业设计概述
一、什么是作业 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 掌握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 有计划地编制并指导学生完成的 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二、三维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 我们的课程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和能力 2、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作业的功能
(五)导入作业的类型
1、激发型 A、情景练习 B、故事悬念练习 C、游戏练习 D、设障立疑是练习 2、联系型 A、温故知新式练习 B 、演练式练习 C、诱引式练习 D、 观察式 E、一)、课堂活动作业(课堂作业) 是指由教师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 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能有效 认识、理解、运用而设计的在课 堂上由学生操作完成的作业。
(三)导入作业的意义 1、唤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关注,传达 教学意图。 3、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做 好学习准备。 4、点燃智慧火花,激发思维。
(四)导入作业的设计要求 1、要有概括性,精练性 。 2、要有关联性、启发性。 3、要有趣味性、艺术性。 4、要渗入一定的信息量。
提问式.ppt
第三章 课堂作业的设计
一、课堂导入部分的作业设计 (一)导入的概念 导入又称导课,也叫开讲,是一 节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一个 重要环节。
(二)导入作业的概念 导入作业:又称导入性练习,是 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为引起学 生注意,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 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建立知 识联系而设计的作业或练习。
1、巩固功能 2、发展功能 3、反馈功能 4、沟通功能
反馈作业.ppt
四、作业类型
1、主体选择性作业 2、自主设计性作业 3、艺术渗透性作业 4、操作表演性作业 5、探究查询性作业 6、社会实践性作业
实践作业定义.ppt
五、作业设计的过程与要求
(一)作业设计的过程 1、确定目标和内容 2、确定重点、难易程度。 3、确定形式、种类和数量 4、具体编制 5、检验修订
(二)课堂活动作业设计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合作性原则。 5、探究性原则
(三)课堂活动性作业的类型 1、动嘴型 2、游戏型 3、实践操作型 4、自主型 5、合作型 6、探究型
第四章
课后复习作业的设计
一、及时性复习作业的设计 1、及时性复习作业的定义 2、及时性复习作业的意义 3、及时性复习作业的设计要求
四、测试的题型
按应答的方式及判分手段分类, 1、客观性试题 A、选择题 B、是非题(正误题、判断题) C、匹配题(连线题)
客观题.ppt
选择题.ppt
2、限制性试题 A、填空题 B、简答题 3、主观性试题 A、问答题 B、论述题
限制题.ppt
主观题.ppt
大家辛苦啦!再见!
3、预习作业的设计要求
A、忌空宜实,要有操作性。 B、忌脱节宜联系,要有点拨性。 C、忌统一宜分层,关注学生差异。 D、忌单一宜多样,求大同存小异。 E、忌单项宜双向,要有反馈性。
四、预习作业的类型
1、勾画式 2、提问式 3、合作式 4、活动式 5、实践式 6、观察式 7、查阅式 8、表格式 9、笔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