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社会发展经济数据:2-9 三次产业贡献率(1990-2018年)

合集下载

国际统计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经济数据:3-13_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2000-2018)

国际统计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经济数据:3-13_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2000-2018)
6.2
36.4 7.7
23.1 48.5 42.1 22.4 93.4 14.3
2.5 17.9①
34.5 9.9
17.1 1.1
22.7 46.1 32.6 63.4① 43.9 26.0
2.6 12.1
7.1 31.8 14.8①
62.2 62.1 58.2 32.0 655.5 25.3 62.6
3-13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Share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Three Strata of Industry to the Increase of GDP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 WDI数据库 。 Source: World Bank WDI Database.
54.3
99.6
51.1
43.9
19.9
555.0
35.6
41.2
57.4
58.6
36.3
53.0
22.2
60.1①
71.3
85.5①
65.2
-37.9①
44.5
57.3
54.8
62.3
31.6
73.3
45.6
52.6
52.6
65.2
38.6
62.0
新加坡 斯里兰卡 泰国 越南 埃及 尼日利亚 南非 加拿大 墨西哥 美国 阿根廷 巴西 委内瑞拉 捷克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荷兰 波兰 俄罗斯 西班牙 土耳其 乌克兰 英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2.7 3.2 -1.0 1.8 -1.9 -3.6① -4.2 2.8 3.7 25.1 -1.3 -3.8 2.3①
37.9 35.0 22.1 50.6 -444.6 63.3 33.8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回顾
( 1 9 9 6 -2 0 0 0 年 ) ,完 成 了 2 4 0 8 亿 , “十 五 ”
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这样下结论。“ 六五” 时 期 以前重庆的投资率确实很低 ,那是因为当时 作为四川省辖市 ,重庆是一个资金净流出的地
区, 是对 四川 省作 贡献 的地 区 。 重 庆 财政 收入 占 全 川 三分之 一 , 支 出只 占全 川 的十分 之 一 。 本 来
车” 中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1 9 8 0 — 2 0 0 0 年
拿不下来 。 襄渝铁路全长8 9 0 公里 , 投资3 4 个亿 ,
现在3 4 0 亿都修不下来。过去修铁路修公路 , 土 地是不算钱的 ,国家只需要减免人 民公社 的公 粮。 整个襄渝铁路 , 几万亩土地 , 都没有给钱。 当 时四川 和湖北组织 了几十万民工修襄渝线 , 都 是象征性 的给一点工钱 。这些项 目实际上沉淀 了大量劳动积累在里面。以前修一个 中型水库 几百万就行 了, 现在没有 十个亿修不下来 , 原因 明摆着 ,一是征地要钱 ,二是用劳动力要付工 资。 以前只要县委一声令下 , 各个公社摊派劳动 力, 农 民就 自带 工具 干粮 来参 加 劳动 。
重 庆是 个 大城 市 ,以前几 十 年搞 了很 多建 设, 建 了大量 基础 设施 , 基本 千亿 ; “ 十五” 、 “ 十一 五” 两个 五年计划完成 了3 万亿 ; “ 十二五” 前两
年( 2 0 1 1 - 2 0 1 2 ) 已经完成 了1 7 0 0 0 亿 。然而 , 从 1 9 5 0 年算起到1 9 7 9 年的三十年 ,重庆市完成 的 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还不到1 0 0 亿, 现在一年完 成 的投资额 相当予过去几十年完成 的投 资额 。 “ 六五” 期间全 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才完成2 0 0 0 多 亿, 而过去一年重庆就完成了9 0 0 0 亿, 仅从数字 上看 ,现在重庆一年的投资额就相当于过去全 国一年的几倍。 二、 用 历史 的 眼光 看 问题 , 客 观认 识 过去 和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1月2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通知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3〕4号)要求,我市开展了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

普查对象是在我市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通过这次普查,摸清了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摸清了全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查实了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重庆市统计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分三个公报,将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综合数据公布如下。

其他普查数据将随着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进度,以不同方式陆续公布。

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8.06万个,占31.6%;制造业4.26万个,占16.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75万个,占10.8%。

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79.25万个,占55.7%;住宿和餐饮业14.50万个,占10.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2.50万个,占8.8%(详见表1-2)。

表1-2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法人单位(个)个体经营户(个)合计2552541422605采矿业22061790制造业4262310794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1929541应业建筑业711955905批发和零售业806037925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038121551住宿和餐饮业1243614498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57753415业金融业388房地产业8709112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5061120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947347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71017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7613125023教育101333100卫生和社会工作5337605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6824305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7518-注:表中法人单位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2982个;个体经营户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731个。

重庆市两化融合进程

重庆市两化融合进程

重庆市“两化”融合进程一总体情况分析(一)经济概况2010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94.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增速创被确立为直辖市以来的新高。

与2010年全国GDP增长10.3%的速度相比,重庆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6∶36∶4.16,第一产业增加值685.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4356.41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2852.44亿元,增长12.4%。

2010年,重庆城镇家庭人均总收入18990.54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元,增长11.3%。

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重庆人均收入绝对额比全国平均水平仍低1577元,虽然在西部排第2位,但是在全国排名只居第11位。

作为我国直辖市中较新的一员和西部重镇,重庆依旧面临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双重任务和压力。

重庆城市化率达到51.59%。

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良好。

截止到2010年底,重庆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数分别达到1664.4万户和263.1万户,普及率分别达到58.2%和9.2%。

(二)综合分析2010年,重庆“两化”融合综合排名全国第17名,综合指数仅为0.307,与综合排名全国第1位的广东省(指数:0.609)的差距较为明显,仅为最高值的一半,同时其指数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324)。

融合硬度列全国第9位(指数:0.463),其指数略超过全国均值(指数:0.427)。

但是从指数绝对值看,重庆融合硬度与列第1位的江苏(指数:0.676)也有一定差距。

融合软度列全国第20位(指数:0.233),其指数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282)。

融合深度列全国20位(指数:0.225),其指数略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263)。

(三)具体分析融合硬度方面。

2010年,重庆工业化规模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列全国第20位(指数:0.160),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272);工业化质量列全国第11位(指数:0.544),保持高于全国均值(指数:0.485)的水平。

2018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图1 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图2 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单位:%
权威发布 AUTHORITATIVE RELEASE
图3 2014-2018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元/人、%
全市常住人口3101.79万人,比上年增加26.6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31.5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50%,比上年提高1.42 个百分点。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79.29万人,市外外 来人口177.44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02‰,死亡率为7.54‰,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8‰。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 (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63,出 生婴儿性别比为107.55。
表1 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 (万人)
比重 (%)
全市常住人口 按城乡分 城镇 乡村 按性别分 男性 女性 按年龄段分
外资企业0.66万户,个体工商户168.62万户,农民 专业合作社3.50万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 业产能利用率为72.4%。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产能利用率为73.4%,比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黑 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2.0%,提 高2.4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750.74万平 方米,比上年末减少300.9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 住宅待售面积383.63万平方米,减少194.45万平方 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7%, 比上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 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21.6% 和13.8%。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8年末全市农村贫困 人口1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万人;贫困发生率 0.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全市贫困地 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70元,比上年增长 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变化分析

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变化分析

查阅统计年鉴、完成图表分析一、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变化分析1、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原始数据如下:年份GDP(亿元)GDP增长率(%)GDP指数(上一年为基期)1997年1509.75 11.2 111.2 1998年1602.38 8.6 108.6 1999年1663.20 7.8 107.8 2000年1791.00 8.7 108.7 2001年1976.86 9.2 109.2 2002年2232.86 10.5 110.5 2003年2555.72 11.7 111.7 2004年3034.58 12.4 112.4 2005年3467.72 11.7 111.7 2006年3907.23 12.4 112.4 2007年4676.13 15.9 115.9 2008年5793.66 14.5 114.5 2009年6530.01 14.9 114.9 2010年7925.58 17.1 117.1 2011年10011.37 16.4 116.4 2、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GDP增长率变化图示:3、分析如下:该图反应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GDP增长率变化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重庆市直辖以来,GDP呈稳步增长的趋势,没有经历大的波动。

1997年GDP为1509.75亿元,2011年为10011.37亿元,是1997年的6.6倍;而GDP增长率的变化则呈现先下降后总体上升的趋势,且一直保持正值,直辖以来,重庆市GDP保持年均12.2%高速增长。

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1999年重庆市GDP 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至1999年达到最低值7.6%;之后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的良性轨道,GDP呈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了一个小的高峰15.9%,但是由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GDP 出现下滑,2009年经济开始复苏,并且在2010年达到峰值17.1%,是1999年的2.25倍。

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变化分析

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变化分析

查阅统计年鉴、完成图表分析一、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变化分析1、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原始数据如下:GDP指数(上一年为基年份GDP(亿元)GDP增长率(%)期)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GDP增长率变化图示:3、分析如下:该图反应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GDP增长率变化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重庆市直辖以来,GDP呈稳步增长的趋势,没有经历大的波动。

1997年GDP为亿元,2011年为亿元,是1997年的倍;而GDP增长率的变化则呈现先下降后总体上升的趋势,且一直保持正值,直辖以来,重庆市GDP保持年均%高速增长。

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1999年重庆市GDP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至1999年达到最低值%;之后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的良性轨道,GDP呈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了一个小的高峰%,但是由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GDP出现下滑,2009年经济开始复苏,并且在2010年达到峰值%,是1999年的倍。

二、重庆市直辖以来三次产业变动情况1、1997—2011年重庆市三次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数据如下:本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表12、1997—2011年重庆市各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变动情况示意图:图13、1997—2011年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饼状图:图2 4、1997—2011年重庆市三次产业产值数据如下:表25、1997—2011年重庆市三次产业产值变动情况:图36、分析如下:表1、图1和图2反应重庆市1997—2011年三次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情况;由图表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1997年到2011年下降了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缓慢增加趋势;第三产业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997—2006年呈增加趋势,由1997年的%到2006年的%,提高了个百分点。

重庆产业现状

重庆产业现状

【MeiWei_81 重点借鉴文档】重庆产业发展现状一、重庆市产业发展现状(一)总体概况1.产业规模日趋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直辖以来,重庆经济总量不断增大,GDP 保持年均11%的高速增长。

20RR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97亿元,在全国排第24位,在西部地区位列第6位,是1997年的3.75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025 元,在西部地区仅次于内蒙古(32214元)、新疆(19893元)、陕西(18246元),位列第四。

20RR 年经济增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比全国水平9%高出5.3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市中居第3 位,在全国31 个省市中居第5 位。

全市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天然气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电子信息、综合能源、生物医药和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集群,以金融、商贸物流、研发服务等为代表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以特色种养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构成了结构不断优化、门类更加齐全、布局日趋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二、三产业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的从业人员逐渐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在1907-20RR 年间,农林牧副渔的从业人员比重降低了12.2 个百分点,总量从989 万降到747 万;第二产业从1997年的18.3% 上升到20RR 年的20.6%,第三产业从1997 年的24.1%上升到20RR 年的34.0%,上升了将近10 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重要力量。

【MeiWei 81重点借鉴文档】图3重庆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佃97-20RR)全市投资主要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1997年以来,第三产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60%以上,第二产业在18-35%之间,第一产业投资占比小于3%。

20RR年,全市三次产业固定投资比为2.2:35.52: 62.27,呈现三、二、一”的结构特征。

图4重庆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全市向二、三产业倾斜的投入结构,极大推动了产出结构的高级化。

201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9.3%。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339.6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596.61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9564.04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4.1:49.0。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924.69亿元,增长9.5%,占全市经济的61.2%。

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832.61亿元,增长9.9%,占全市经济的50.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689元(9433美元),比上年增长8.3%。

全市常住人口3075.16万人,比上年增加26.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70.6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0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82.31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67.65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18‰,死亡率为7.2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1‰。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74,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58。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4.23万人,比上年增长3.0%。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0.67万人,增长4.7%。

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819.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

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95.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3%。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3.2%。

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34.43万户,比上年增长9.2%。

其中,内资企业72.83万户,外资企业0.62万户,个体工商户157.7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23万户。

2017年新发展微型企业7.41万户,年末微型企业达56.07万户,增长8.3%。

国家统计局:国内生产总值:重庆(1952年至2016年)

国家统计局:国内生产总值:重庆(1952年至2016年)
注:Excel表格,可对数据进行修改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进行图表分析!
指标名称 单位 频率 来源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重庆:GDP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13.89 14.98 15.9 17.85 21.08 22.54 23.02 25.97 26.1 34.13 37.21 37.9 28.21 24.42 27.08 31.53 36.98 38.18 33.37 27.11 31.39 38.18 43.82 43.16 43.96 43.29 50.44 50.39 56.67 67.32 75.87 84.77 90.67 100.6 111.46 131.27 151.96 170.34 190.35 240.05 278.47 299.82 341.55 420.18 553.05 755.96 1016.25 1179.09 1350.1 1440.56 1491.99 1603.16 1765.68 1990.01 2303.42 2748.28 3069.1 3452.14 4122.51 5793.7 6530.01 7925.58 10011.37 11409.6 12783.26 14262.6 15719.72 17558.76 重庆:GDP:第一 产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9.74 10.23 10.72 11.86 13.57 13.89 13.86 15.01 13.12 15.43 12.02 11.1 10.35 9.92 12.08 13.37 16.21 16.18 15.21 15.18 14.75 15.96 16.71 16.67 18.14 18.43 18.81 19.07 21.74 24.81 28.79 32.57 36.32 40.62 45.44 50.66 53.73 60.06 62.69 75 81.99 100.4 109.49 117.28 141.99 196.19 264.19 287.56 307.21 300.89 286.16 284.87 294.9 317.87 339.06 428.05 463.4 425.81 482.39 575.4 606.8 685.38 844.52 940.01 1016.74 1061.03 1150.15 1303.24 重庆:GDP:第二 产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2.71 2.96 3.35 3.9 5.55 6.4 6.88 8.11 9.73 14.04 19.64 20.5 11.96 9.2 9.76 12.34 14.85 16.63 12.84 7.26 11.08 16.06 20.38 19.06 17.93 16.35 21.71 21.12 24.22 30.8 34.02 37.62 38.6 41.49 44.33 52.95 63.93 70.52 78.35 101.13 116.35 115.71 130.88 164.58 229.53 316.5 412.28 474.31 540.08 558.87 574.98 623.83 688.4 780.97 921.1 1112.8 1259.12 1500.97 1892.1 2433.27 3448.77 4359.12 5543.04 5975.18 6397.92 6529.06 7071 7755.16 重庆:GDP:第二 产业:工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GDP:第二 产业:建筑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GDP:第三 产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1.44 1.79 1.83 2.09 1.96 2.25 2.28 2.85 3.25 4.66 5.55 6.3 5.9 5.3 5.24 5.82 5.92 5.37 5.32 4.67 5.56 6.16 6.73 7.43 7.89 8.51 9.92 10.2 10.71 11.71 13.06 14.58 15.75 18.49 21.69 27.66 34.3 39.76 49.31 63.92 80.13 83.71 101.18 138.32 181.53 243.27 339.78 425.6 512.95 580.8 630.85 694.46 782.38 891.17 1012.66 1151.96 1347.97 1564.79 1748.02 2087.99 2474.44 2881.08 3623.81 4494.41 5242.03 6672.51 7497.75 8500.36 重庆:人均GDP 元/人 年 国家统计局 87 91 94 102 119 123 123 133 129 167 181 188 150 135 146 164 184 184 158 126 141 164 183 176 174 168 190 188 208 269 301 334 354 390 428 502 577 640 705 880 1011 1080 1221 1495 1959 2662 3557 3914 4452 4684 4826.17 5157.31 5654 7052 8091 9624 12403 13940 14660 18025 22920 27596 34500 38914 43223 47850 52330 57902 重庆:国内生产总 值构成:第一产业 %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国内生产总 值构成:第二产业 %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国内生产总 值构成:第三产业 %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GDP:第三 产业: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GDP:第三 产业:批发和零售 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GDP:第三 产业:住宿和餐饮 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GDP:第三 产业:金融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GDP:第三 产业:房地产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GDP:第三 产业:其他第三产 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汇报日期:2023-11-03 浏览:182(本节选未经作者审定)1.2重庆微企发展概况重庆市计划至“十二五”末,全市新成立15万户微型企业,带动150万人就业,首批微企在2023年8月成立,合计3000户。

截至2023年3月底,全市合计发展微型企业5.46万户,处理就业43.24万人,注册资本达53.68亿元,发放财政补助资金16.04亿元,实现产销值近200亿元,上缴税收6784.89万元,返还微企税收奖励874万元,新成立旳微企存活率到达90%以上。

从官方记录旳数据和媒体报道来看,重庆市微企在政府扶持政策为微型企业旳发展提供了良好旳外部环境,微企发展旳速度和质量都优于全国其他地区,得到广泛旳承认。

3.重庆市微型企业生存现实状况调研分析本次调研以重庆市微型企业为调查对象,从微型企业旳经营状况(盈利状况、销售与市场推广、品牌与客户管理、组织与文化等)、企业融资环境、政策环境三方面来评估微型企业旳生存和发展状况。

3.1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分析3.1.1微企行业发展状况从调研旳实际状况来看,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互联网、软件开发和教育征询等产业旳政策倾斜比较明显,在全市已建成旳微企孵化园中,入驻旳企业重要分布与上述几种行业。

这些行业进入门槛低,对创业者旳素质规定不高,技术人才较为充足,因此产生了大量旳微企。

虽然短期内可以繁华行业市场,增长就业,但长期来看也轻易导致行业秩序混乱和恶性竞争,不利于微企旳发展。

3.1.2微企经营者综合素质调研小组调查了微企经营者对于创业能力旳理解和企业经营旳认知状况,以此来理解微企经营者旳综合素质水平。

从微企经营者对于创业旳认知状况来看,约有70%旳经营者对于创业旳概念有所理解,17%旳经营者表达比较清晰,仅有13%旳微企经营者认为自己对创业概念非常清晰;对于创业心理准备状况旳调查中,42%旳微企经营者有所理解,35%旳经营者表达有很好旳准备,仅有5%旳经营者认为自己准备非常充足。

重庆市南岸区

重庆市南岸区

年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南岸区统计局年月日年,国际、国内经济复杂严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南岸区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宜居创新区、江南增长极”发展定位,优化“三区两带”发展布局,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年全区生产总值()总量亿元,增长。

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下降;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

三次产业经济结构从年的︰︰调整为︰︰。

二、农业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亿元,增长;林业产值亿元,增长;牧业产值亿元,增长;渔业产值亿元,下降;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亿元,增长。

三、工业和建筑业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全区工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速度;销售产值亿元,增长;出口交货值亿元,增长;实现综合效益指数,增长了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利税总额亿元,增长。

主要行业生产保持稳定。

从行业大类看,全区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个行业总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

通信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业()、印刷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个行业总产值增幅超过%。

小微企业逆势上扬。

户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小微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快于全区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利润总额增长个百分点。

通信设备产业高速发展。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全区工业的第一大产业。

全国各省市区社会发展经济数据:23-1 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及排序(2018年)

全国各省市区社会发展经济数据:23-1 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及排序(2018年)

1
2.6
3
3.3
6
2.9
8
3.5
5
4.2
9
5.6
23
3.9
21
4.4
2
3.6
14
6.9
12
6.3
29
3.4
18
3.2
24
5.0
27
4.5
26
4.0
20
4.7
年) er
产业增加值
(100 million yuan, %)
the PrimBiblioteka ry Industry位次
Rank
30 29 22 25 18 21 26 11 31 28 27 18 13 15 24 17 23 13
6.6
12
6.6
19
3.6
9
6.6
22
6.7
21
5.3
14
5.7
24
4.5
23
4.7
11
6.6
2
6.7
4
7.1
13
8.0
10
8.3
16
8.7
3
6.4
5
7.6
7
7.8
8
7.8
1
6.8
18
6.8
28
5.8
17
6.0
6
8.0
25
9.1
20
8.9
31
9.1
15
8.3
27
6.3
30
7.2
29
7.0
26
6.1
64734.0
26
1000.1

重庆工业经济发展情况(重庆市经信委 赵刚)

重庆工业经济发展情况(重庆市经信委 赵刚)

重庆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一、重庆工业历史沿革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和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重庆工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

重庆工业在上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891年重庆开埠至抗日战争前,为重庆近代民族工业创建时期。

重庆工业源于明末清初的手工业工场;19世纪末,重庆被迫开埠通商,近代工业萌芽,民族工业起步,工业结构以轻纺为主。

第二阶段:从抗日战争到建国前,奠定了重庆工业的基础。

400多家工商、金融企业内迁重庆,促进了重庆工业第一次跳跃式发展,形成了以兵器和军需生产为中心,以机械、轻纺、冶金、采矿、电力等为主体,轻重兼备、门类较全的产业结构。

第三阶段:从建国后到“三线” 建设时期,奠定了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地位。

“一五”期间,国家在重庆布局了一批能源、机械建设项目;“二五”时期,重庆的冶金、煤炭得到重点支持;长达10多年的“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以重庆为中心,以国防为重点,新建、迁建和扩建了若干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与之配套的科研开发机构,重庆工业实现了第二次跳跃。

重庆成为全国重要的兵器、民用机械、医药、化工、仪器仪表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了重型工业结构特征明显了工业体系。

第四阶段:1979年到直辖前,重庆工业取得长足进步。

80年代初,重庆首批成为全国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推动了重庆工业快速发展;军工企业首开全国“军转民”先河,嘉陵、建设摩托,长安汽车得到发展。

第五阶段:直辖以后,重庆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97年至目前,重庆工业以年均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

其中,1997年到2000年是扭亏脱困阶段;2001年到2005年是重庆工业打基础阶段;2006年至今是爬坡上坎阶段;今后一段时期将是重庆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

二、重庆工业发展概况(一)产业体系经过多年努力,重庆已基本形成以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工业等“6+1” 重点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统计局 数据分析

统计局 数据分析

重庆经济运行稳健,开局良好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为防控通胀,稳定物价,国家加强改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逐步趋紧。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积极探索创新,开创民生导向发展之路。

一季度,全市经济延续去年发展势头高位运行,在宏观调控下实现良好开局,开启了“十二五”大发展的序幕。

一、全市经济运行特征分析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61.11亿元,同比增长16.3%,高出全国水平6.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西部第2位。

全市经济整体呈现出动力足、增速快、效益好、亮点多等良好局势。

(一)分产业看,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工业经济增长强劲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市农业增加值84.82亿元,同比增长3.6%。

全市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630.4万亩,增加56.9万亩,同比增长3.6%。

其中油菜播种面积310.0万亩,增长7.7%;蔬菜种植面积444.3万亩,同比增长10.4%。

全市蔬菜产量426.34万吨,同比增长7.9%,有效保障全市蔬菜供应。

畜牧业生产形势喜人,全市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50.98万吨,增长6.2%;其中,生猪出栏561.4万头,猪肉产量39.98万吨,均增长4.0%,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工业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快速、健康、稳定增长的势头,呈现出增速快、产销旺、项目多、支撑足等良好局面。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298.85亿元,同比增长25.1%;工业增加值增长21.0%,较1-2月高出0.9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时期同期的平均增速高出0.9个百分点,是除2008年、2010年以外近七年来同期的最快速度,在全国排第7位,西部地区第3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10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其中有220家企业是净增量。

新增项目投产放量,对工业增长的助推作用显著。

新建企业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6.7%,拉动9.1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