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优质教案
高中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2)
人教版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两段材料导入新课【讲述新课】一、人民教育的奠基(课件4—7)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
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拉开了新中国教育奠基工程的序幕,建立人民的教育事业;接着是解决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具规模。
学生看书,指导学生概括:新中国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拉开序幕的?人民政府是怎样让教育事业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什么背景下何时召开?有何重要决议?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是如何建立的?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针?取得怎样的成果?老师概括:学生思考:新中国教育获得了怎样的发展?为什么?答: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二、动乱中的教育(课件8—12)通过材料、图片让学生认识以下问题:教师讲述:“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
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偏差。
在“大跃进”的年代,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
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最全版
第21 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 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 、“人才断层” ,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
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 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比较“文革”时期教育的破坏,新时期教育的繁荣,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作保障,而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材料:美国依据 1948 —1984 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 100% )=34% (劳动增长 +资本增长) +66% (科技和教育)。
日本 1952 —1961 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 100% )=33.4% (劳动增长+资本增长) +66.6% (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 —80% ,我国占 30% 左右。
提问: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审题,指出材料所示增长模式按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来分其实只有两种,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21.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程模块及章节:必修3第七单元教师二次备课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二)教材分析:必修Ⅰ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必修Ⅱ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
建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
问题:通过观察引言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是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回答后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知道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理解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和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前完成备课教案教学资源:课本、地图册、同步练习册及配套练习、教师用书、网络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目标引领一、人民教育的奠基:(三个要点: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1949年)2、制定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取得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二、动乱中的教育:我国的“211工程”院校(共107所)北京(23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9所):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辽宁(4所):大1、原因:“文革”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
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word教案
②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
③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4、成就: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
自学指导二
阅读书本第二框内容概述:
1、我国教育事业有没有沿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原因何在?
2、动乱中的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3、文革给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带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样的影响
1、没有。左倾错误导致文革爆发
2、①学校停课,教育战线混乱(红卫兵大串联、“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
②废止高考制度,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1966年废止高考,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典型事例)
2、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内容、背景
3、发展教育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三个要点: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
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1949年)
内容: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
②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面向工农开门。
2、制定方针: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背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
这种说法不对
1、说出新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2、新旧中国教育服务对象
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高等教育——增设边缘学科,建立学位制,扩大自主权
九十年代
1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2增加教育投资,启动“希望工程”
3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历程。
2.掌握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如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壮大等。
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同时,教师以时间为线索,系统地讲授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通过展示典型历史资料,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教育改革的过程和成果。这种多样化的情景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亮点二: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热爱祖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
2.树立学生对教育的正确认识,让他们明白教育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4.亮点四:总结归纳提高历史素养,强化知识体系。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历史素养。同时,教师强调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热爱。
5.亮点五:作业小结培养研究能力,延伸课堂学习。
教师布置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短文。这项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延伸课堂学习。同时,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小结,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了解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经过和初步成就,知道党的教育方针、科教兴国战略、义务教育法、希望工程、“211工程”等重要概念。
2.理解: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难历程,领会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3.运用:认清当代教育发展趋势,知道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懂得“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和【资料回放】,分析【学思之窗】的内容和“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等图表,掌握分析、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新中国教育事业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2.新世纪的我国教育面临挑战,我们须更加努力,促进教育事业更快发展。
重点与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一首永远谱写不完的诗篇。
教育赋予人类智慧与美丽,赋予人类进步的力量。
所以,我们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所以,希望工程宣传画里那双充满渴求的大眼睛,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新课学习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制度创立的措施及特点(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教育发展的措施:人民政府先是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并进行初步改革;同时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了人民手中;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并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2)特点: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发展;2.掌握新文化运动对于现代中国教育的影响;3.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政策的变化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教育的历史发展(1)夏商周时期的教育夏商周时期,教育主要是贵族化、宗教化的教育,以传授礼仪道德、文学武艺为主。
(2)秦汉时期的教育秦汉时期,实行儒家学说,提倡士族教育,对于庶人的教育很少。
(3)唐宋时期的教育唐宋时期,学校逐渐成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度,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承发展。
(4)晚清时期的教育晚清时期,受到西方列强影响,中国开始传入西方的教育,出现了新式学堂。
2. 新文化运动对于现代中国教育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解放运动。
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于现代中国教育产生了影响:(1)推动了儒家传统教育的变革新文化运动推动了儒家传统教育的变革,呼吁真正的人道主义教育。
(2)倡导科学教育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教育,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3)推广民间教育新文化运动推广民间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教育水平。
3.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政策的变化与发展(1)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为基础原则的教育体系。
(2)推广义务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推广义务教育,推动全民教育、普及教育。
(3)加强教育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也面临许多教育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各级政府也加强了教育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发展;2.以课件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文化运动对于现代中国教育的影响;3.结合讨论和课堂互动,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政策的变化与发展。
四、教学评价1.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内容;2.总结重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3.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建议,推动学生成长与发展。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设计1
高二历史必修三人教版教学设计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
通过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使学生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过必修Ⅰ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必修Ⅱ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史实基本掌握,同时作为在校学生,对教育发展史实和教育的意义会格外关注。
【任务分析】根据课标要求,本课主要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二是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要组织学生问题探究,努力将史实运用、历史比较、现实感悟、交流对话等目标贯穿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从而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的信念,成人成才、报效祖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方针;“文革”对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
2.理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
2.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文革”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
3.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实质,让学生明确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学案)
第21课现代教育的发展【学习目标】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与成就。
【学习过程】活动一:【基础知识梳理】1. 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983年国庆节前夕,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见右图)。
“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B.教育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C.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发展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3.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
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4.下图是“1949—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
读图,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改革开放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B.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平衡发展C.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D.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之后经过2006年、2015年两次修订。
这表明( )A.我国建立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C.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6.1988年9月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
……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短文,要求不少于800字,涵盖教育改革的背景、过程、成果和问题等方面。
2.选择一个教育领域的改革案例,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进行深入分析。要求分析案例的原因、过程、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字数不少于600字。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讲解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首先,讲述“文革”结束后教育领域的整顿和恢复高考制度,强调这一举措对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体制的改革,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具体案例,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扩招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同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分析教育改革背后的原因和动力,以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首先,我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重要性。接着,我会简要回顾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为学生勾勒出本节课的教学框架。
随后,我会播放一段关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教育改革的成果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正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从自身做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终身学习、助力教育公平?
要求:每个问题不少于200字,共计600字。
5.设计一份关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知识问答试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试卷需包含答案,以便同学之间相互测试和交流。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21《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1.针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联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进行定期的学生评价和学习反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以及情感态度的变化,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如恢复高考制度的图片、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等,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亮点四:反思与评价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学习方法的有效性等。同时,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收获。此外,教师还进行定期的学生评价和学习反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以及情感态度的变化。这种反思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参考和依据。
2.教师强调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师提出针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时代责任感。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如某地区的教育改革实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效评估等。
2.采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1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撰写一篇关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对我的启示”的感悟文章。要求如下:
a.围绕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政策、制度及改革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b.分析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和问题,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影响;
c.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语言流畅。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b.现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c.如何评价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观点和思考。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b.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见解;
c.提交一份资料整理报告,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结构合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a.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教育发展历程、政策及改革措施的了解;
b.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教育发展成就、问题的分析能力;
c.论述题:检验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能力。
3.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反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掌握新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及其特点。
2.掌握现代中国教育政策、制度及改革的主要内容,如“双一流”建设、素质教育、新课改等。
3.了解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成就和问题,分析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案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建国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十年和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针、具体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等。
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梳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并对各个历史时期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归纳总结,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并学会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
学法指导1.分析“新中国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格,充分认识新中国17年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
2.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
3.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2.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有机引入展示邓小平和江泽民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述,彰显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引入新课。
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邓小平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1教育网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7.21《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7.21《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
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现代中国的历史从1949年至今有58年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6年是过渡时期;1956-1966年是十年探索时期;1966-1976年是文革时期;文革结束后,1978年以来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教师:正因为国家的历史呈现这样突出的阶段特征,所以现代中国的教育亦如此。
下面让我们一起结合教材子母标题总体构建本课知识。
一、奠基篇(49—56) 二、挫折篇(56—76) 三、复兴篇(76-今) 四、感悟篇三、新课讲授(一)奠基篇教师:(展示新邵建国初期教育原始图片)设置问题,泰清中学的变迁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主权如何转移?扫盲办公室的设立,体现新中国教育的服务对象是谁?学生: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各组派代表上台陈述观点。
教师:再展示图片,分组探讨第二组问题,现代中国教育的发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陈光中的教育及工作经历,对当时经济建设有何影响?开基创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学生:分组合作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建国初期,政府接收了旧教育,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教育,并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7.21《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
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较“文革”时期教育的破坏,新时期教育的繁荣,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作保障,而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重点难点】重点:建国后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现阶段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奖,之前我们在批判中国教育,认为中国未取得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教育所致,之后,又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思考。
本课,我们将以新邵教育发展史为线索,一起探究中国教育在不同阶段的得与失。
二、总体构建本课知识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我们今天学习《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那么现代历史的起止及分期大家还记得吗?学生:现代中国的历史从1949年至今有58年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6年是过渡时期;1956-1966年是十年探索时期;1966-1976年是文革时期;文革结束后,1978年以来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教师:正因为国家的历史呈现这样突出的阶段特征,所以现代中国的教育亦如此。
下面让我们一起结合教材子母标题总体构建本课知识。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材,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包括改革开放前后的教育改革、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特点等。本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既是对前面所学历史知识的延续,也为后面学习现代中国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教育政策制定者、教师、学生等角色,模拟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课后调查:布置学生进行一次关于身边教育现象的调查,通过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讲解知识点时,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反馈。
2.生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入理解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意义。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互补。
2.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前后的教育改革,突出教育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3.通过数据分析,呈现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教育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要求:1、了解新中国十七年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等史实;2、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国等重要史实;3、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认识到“课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4、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的信念,树立勤奋学习、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方针;“文革”对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
②理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③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改变及教育的初步成就;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2)过程与方法:①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②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文革”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③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实质,让学生明确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②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模块链接:必修Ⅰ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必修Ⅱ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材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
建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
问题:通过观察引言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是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回答后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及要点:一、人民教育的奠基:(三个要点: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1949年)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
1949年10月1日由毛泽东同志签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根据这一方针,各地人民政府和军管部门出面接管了原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同时对所有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确立了国民的道德素质标准和培养新社会所需新人的教育目标。
根据1950年政务院的有关规定,接收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改为公办和中国人自办且由政府补贴的私立院校。
同时接收了外资津贴的中小学,初步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使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②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面向工农开门。
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作为重要的任务和工作。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
2、制定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正式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取得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1)表现:①大力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②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③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2)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结合“学思之窗”分析教材P100“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提问: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教师概括指出:发展:①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二、动乱中的教育:1、原因:“文革”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
2、表现:①学校停课,教育战线混乱(红卫兵大串联、“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②废止高考制度,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1966年废止高考,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典型事例)【备课资料】张铁生交白卷成英雄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
6月30日,在理化考试时,他仅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了自己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的心理冲突,发泄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而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不满情绪。
同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
编者按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
”8月20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又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
”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1973年,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
1975年,第四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
1975年8月张铁生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 (1983)年3月23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公审张铁生反革命案件。
3月25日,该法院判处张铁生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期从1976年算起。
张铁生在辽宁省凌源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刑期。
1991年10月,张铁生出狱。
3、影响:(注意关键词:破坏、缺乏、下降、拉大)使教师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导致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三、教育的复兴:(引导学生思考:“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对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1、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①全面整顿教学秩序(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教育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重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
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②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新中国的高考制度始于1952年。
从这一年到1966年“文革”前,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命题、一次考试、分批录取的办法。
招生工作的原则是阶级路线和政治与学业兼顾,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
“文革”开始后不久,高考制度即被取消,高校也停止招生工作。
直到1972年,大多数高校又开始恢复招生,但明确规定:只“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学”,不招收应届毕业生,取消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
这期间,“白卷英雄”被树成典型,进入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文化基础差参不齐,有的人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基础。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北京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30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
这是他恢复工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当即拍板,当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
12月,570万考生走进考场,加上1978年夏季考生,两季考生共有1160万人。
这恐怕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
200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
30年来,我国共有近6000万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1000多万人被高校录取,其中培养出3万多名博士生和30多万名硕士生。
③组织编写新教材④倡导尊师重教社会风气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
国家规定了教师节(1985年),颁布了《教师法》(1993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①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3年,当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处在起步阶段时,邓小平同志以历史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十多年来,这“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针,“三个面向”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旗帜和灵魂。
②改革教育制度,基础、中等和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2006年)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增设边缘学科,建立学位制,扩大自主权③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我国的“211工程”计划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