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清代瓷器)
首都博物馆重要馆藏文物介绍
![首都博物馆重要馆藏文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453d0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6.png)
首都博物馆重要馆藏文物介绍
首都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其中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佛造像、玉器、金银器、钱币、书法、绘画、织绣、文玩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馆藏文物:
元代青花凤首扁壶:这是一件高厘米,口径4厘米的珍品,于1970年出土于北京旧鼓楼大街豁口元代居住遗址。
这件扁壶以昂起的凤首作流,以卷起的凤尾作柄,壶体下部装饰盛开的牡丹,呈现出一种凤鸟飞翔于牡丹丛中的情趣。
这件扁壶采用多种制作工艺,如模制成型和手捏塑成型等,是一件具有很高历史艺术价值的珍品。
青铜器: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馆藏中,有许多重要的青铜器,如商代青铜
方斝、商代青铜簋等。
这些青铜器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水平,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陶瓷器:首都博物馆的陶瓷器馆藏中,有许多珍贵的瓷器,如宋代五大窑
瓷器、元明清三代官窑瓷器等。
这些瓷器代表了中国古代瓷器工艺的高峰,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瓷器的重要资料。
玉器:首都博物馆的玉器馆藏中,有许多精美的玉器,如明代玉雕马、清
代玉雕花鸟瓶等。
这些玉器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水平,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玉文化的精髓。
金银器:首都博物馆的金银器馆藏中,有许多精美的金银器,如元代金银器、清代金银器等。
这些金银器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水平,也是研究中国古代金银器的重要资料。
此外,首都博物馆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馆藏文物,如钱币、书法、绘画、织绣、文玩等。
这些文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首都博物馆,瓷器展,观后感(最新版)
![首都博物馆,瓷器展,观后感(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e31c6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0.png)
首都博物馆,瓷器展,观后感首都博物馆,瓷器展,观后感。
篇一:《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今天,我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但是由于我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住的地方距离首都博物馆较远,时间有限,我不能全面参观,但这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都博物馆有两个展馆,方形展馆和圆形展馆。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参观了方形展馆的一部分。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
即便,我有足够的时间,我也不可能参观所有的地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样值得参观思考的地方数不胜数。
“温温玉色照瓷瓯”——龙泉窑青瓷艺术展,展示了龙泉窑这个古老窑系的整体发展脉络,展示了各个时期龙泉窑青瓷所呈现的不同艺术特点。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及北京历史的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
全面系统展示了我国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及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历史底蕴。
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分为十个部分:文明曙光、燕蓟神韵、千年蓟城、幽燕风云、都城序幕、帝王之都、国际都会、日下积盛、落日余晖、民国风云。
该展览以北京文化为视角,表现了北京从原始部落,经过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
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物中,据我估计有些物品运用现今的技术也不一定能制造出来。
而有些东西,则体现出了古代人独具匠心。
如,其中一样东西——七星铁剑,虽然现在是一把锈迹斑斑的破铁剑。
但当初用X光照射剑身时会在其中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状,这是多么的神奇啊!时间总是短暂的,我还没有满足,我是多么的希望故地重游,再好好的品味一番啊!篇二:《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自下而上,我们依次参观了国画展、书法展、青铜器展、玉首都博物馆,瓷器展,观后感。
器展和书房文化展。
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与文化艺术的殿堂,它保存和陈列着北京约50万年的人居史和3000年的城市史、800年的京都史的珍贵遗存,还有众多中华民族的文物瑰宝,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采。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雍正瓷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雍正瓷器](https://img.taocdn.com/s3/m/2e83e89ed4d8d15abe234e9a.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瓷器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桃纹玉壶春瓶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桃纹玉壶春瓶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钧窑匜式尊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纹如意尊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木纹釉粉彩人物纹笔筒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木纹釉粉彩人物纹笔筒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番莲纹葫芦瓶清雍正年间高28.6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10.1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番莲纹葫芦瓶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乌金釉碗一对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缠枝花卉纹盖盒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炉钧釉长颈瓶清雍正高16厘米、口径3.7厘米、足径7.4厘米直口,长颈,牢肩,圆筒状腹,平底,圈足。
通体施炉钧釉,外底阴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时期创烧的低温窑变花釉品种之一,盛行于雍正、乾隆两朝。
由于其做法是先高温烧成素胎,再上各色彩釉二次入炉。
低温烧成钧釉风格的瓷器,所以俗称“炉钧”。
雍正炉钧釉器还有玉壶春瓶、钵、缸、天球瓶、灯笼尊、锥把瓶、如意耳葫芦瓶、纸槌瓶、莲蓬口长须瓶、弦纹瓶等品种。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釉里红三果纹玉壶春瓶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海水双龙戏珠纹瓶清康熙高44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9.5厘米瓶撇口,束颈,颈部堆两道弦纹,长圆腹,腹以下渐收,圈足。
通体青花纹饰,颈部为折枝花卉纹,腹部海水云龙纹,四爪蛟龙,双目圆睁,龙身蟠曲成弓字形,腾跃于汹涌翻滚的海面上,表现出翻江倒海,叱咤风云之势,尽显巨龙之霸气。
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伪托款。
康熙时期,民窑青花瓷的生产不仅数量大,而且制作精工,胎质坚细洁白,青花色泽鲜艳,装饰题材丰富,纹饰描绘层次分明。
此器展现出康熙民窑青花瓷独特的艺术风韵。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官窑贯耳六方尊. 物馆清雍正仿哥窑暗花云纹双耳扁壶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青花折枝花果纹瓶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汝釉牺耳尊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窑变釉绶带耳尊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窑变釉绶带耳尊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海水团花纹天球瓶清陈设品高5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6.5厘米人们把敛口短颈,上阔下敛,腹大而扁,砂底微凹的瓷器,称之为天球瓶。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9d16910a300a6c30c229fc0.png)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我看过的首博固定展览有: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北京文物精品展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展08年看过的临时性展览有:古希腊竞争精神展长江文明展白玉三羊清乾隆(1736-1795)北京海淀圆明园出土此作品为一只嘴衔灵芝的回首山羊,山羊身上分别浮雕两只小山羊,神态自然,是清代常见的“三阳开泰”吉祥作品。
碧玉太狮少狮明(1368-1644)北京海淀圆明园遗址采集碧玉卧牛明(1368-1644)青玉“福寿平安”如意清(1644-1911)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头部多作心形、芝形、云形,为赏玩之物。
清代玉如意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祥和玉,不仅是贵族身边的宝物,也是贵族阶层相互馈赠的珍贵礼品。
此玉如意为整雕过枝灵芝纹及宝瓶、蝙蝠,谐“福、寿、平安”吉祥之意。
青玉宴饮图插屏清(1644-1911)玉插屏是清代较为盛行的陈设品,琢制方法主要有阴线、浮雕,一般插于木座上。
此玉插屏屏心两面纹饰均采用多层浮雕技法琢制,一面琢长廊、芭蕉、桂树、桌、凳、人物;一面琢山水、垂柳、小船、人物,采用远山近景法,层次分明,技法精练。
2009-02-12 23:18:35白玉“龙凤呈祥”扁瓶清(1644-1911)玉瓶为圆雕仿古作品。
瓶上分别浮雕凤、龙和兽首,兽首衔活环,螭龙作把,矮圈足,制作规整,抛光极好,构思巧妙,寓意“龙凤呈祥”。
碧玉灵芝双联瓶清(1644-1911)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2青玉饕餮纹双耳瓶清乾隆(1736-1795)北京海淀清华大学出土青白玉如意云纹盖瓶明(1368-1644)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玉瓶通体镂雕如意云纹,底部有两道阳起的弦纹,底平,下以六个微微外撇的云头作足,内壁光滑,盖与钮分别碾琢,有极好的玻璃光。
青白玉凤首衔梁卣、瓶清(1644-1911)此套玉卣、瓶为仿古陈设器,采用平雕阳起饰花卉纹,单阴刻回纹,镂空圆柱形凤首勾梁,下配银钩。
首都博物馆藏清代瓷器高清实拍
![首都博物馆藏清代瓷器高清实拍](https://img.taocdn.com/s3/m/4853234127d3240c8447ef4e.png)
馆藏瓷器高清实拍!|首都博物馆藏|清代瓷器兰谷文化2018-11-22 07:30:00清代(公元1644年一公元1911年)清代康乾盛世的辉煌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巅峰,清王朝继续在景德镇设御窑厂。
由于清代皇帝对瓷器的青睐,御窑厂不断进行仿古、创新,尤其是雍正、乾隆年间烧造的珐琅彩、粉彩、斗彩、色轴等瓷类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代表世界瓷器艺术最高水平的中国瓷器精华,荟萃京都,散布于皇室宫廷、王公贵族、官僚士大夫、文人墨客之中。
青花及釉里红青花雉鸡牡丹纹盖罐Blue-and-white Covered Jar with Pheasant and Peony Design清康熙(1662-1722)康熙青花瓷绘画借鉴西洋透视画法、仅用一种青花色料,利用深浅、虚实的变化、描绘出景物的阴阳向背,疏密远近,使画面颇有立体感,称“五色青花”。
青花寿山福海纹笔筒Blue and white brush pot with hill and seadesign 清雍正(1723-1735)青花缠枝葫芦纹橄榄式瓶Blue-and-white Vase with Interlocking GourdDesign 清雍正(1723-1735)青花缠枝花卉纹绶带扁壸Blue-and-white Flat-sided Pot with Silk-ribbon Design清乾隆(1736-1795)此壶仿永乐青花绶带耳扁壶造型,是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将永乐瓷器尺寸加大、并将造型略加改进而烧造。
壶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青花“法华寺”铭花卉纹觚(音姑)Blue-and-white Gu Vases with Floral Designand the Inscription Fa Hua Si"(Fahua Temple)清乾隆(1736-1795)明清时流行的佛前供器一般为五件,包括一对花觚,一对烛台及一件香炉,合称“五供”。
《博物馆》馆藏清三代精品瓷器鉴赏
![《博物馆》馆藏清三代精品瓷器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0a1b5e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7.png)
《博物馆》馆藏清三代精品瓷器鉴赏清三代瓷器系指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康雍乾三朝为清王朝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大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清三代官窑瓷器亦为我国古瓷烧造之翘楚。
1.清康熙斗彩十二月花神诗文套杯此套杯为斗彩,上绘十二月所应时节之花卉,题诗一首,并在诗文下方有一个“赏”字。
图案分别为: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以及十二月水仙。
此套斗彩杯制作精美,斗彩使用已与明代全部青花勾边,然后五彩平涂的方法有所区别,仅在描绘山石等部分景物时使用釉下青花,而枝叶花卉完全使用釉上彩料,所用青花料浅淡而略有晕散,符合康熙晚期至雍正的青花发色特点。
圈足内写“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康熙早期瓷器不尚尊号,目前所见带康熙年号瓷器多为康熙中后期瓷器,故此套杯应为康熙晚期官窑烧制之精品。
2.清雍正粉彩“二年试乙号样”款荷莲纹盘此盘内绘荷莲纹饰,色彩明丽、工笔精细,构图风格敦厚,花叶面积较大,几乎满布于盘心,这与雍正时期典型的优雅俊秀风格不相类似,而与康熙时期相近,盘口周圈施有明显与盘心不同的含粉白釉,此种做法也为康熙时期的普遍现象。
雍正一朝因皇帝本人偏好淡雅,故彩瓷多用素白地儿。
纹饰以花卉内容最为丰富,除荷莲纹外,还常见有“虞美人”花、牡丹、桃花、三秋、海棠等等。
盘底楷书“二年试乙号样”,说明此盘为当时呈于皇帝御览之样品。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雍正记事杂录》所载,雍正时期一些官窑器的器型、图案等都需先制成图样交由皇帝御览;或直接烧制试样交由皇帝御览。
如试样合于皇帝之意,则降旨景德镇御窑厂批量烧造。
试样御览制度始于康熙,雍正至清晚一直沿用。
3.清乾隆款珐琅彩胭脂紫轧花地宝相花纹瓶乾隆一朝珐琅彩器除了继承雍正时期素地珐琅彩外,更多采用这种色地珐琅彩,该瓶侈口、细颈溜肩、收腹,瓶口饰金彩,瓶颈处依次为折枝花卉,锦地纹饰,折枝花卉,腹壁为胭脂紫地儿上下如意云头开光,内绘黄地儿宝相花,宝相花又称“轮花”、“佛花”,明永宣器上已有,但与此形象差异颇大,近圈足处又绘有折枝花卉。
故宫博物院大清乾隆年制珐琅彩精品鉴赏
![故宫博物院大清乾隆年制珐琅彩精品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c0b712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b.png)
故宫博物院大清乾隆年制珐琅彩精品鉴赏珐琅彩缠枝莲纹双连瓶珐琅彩婴戏纹双连瓶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继承了雍正时期的风格特点,并在雍正时制作精美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数量和质量都超过康、雍两朝。
乾隆珐琅彩瓷和雍正朝一样是用景德镇烧成的白瓷,在北京彩绘、第二次烘烧而成。
乾隆前期珐琅彩瓷在雍正的基础上仍继续烧造,但中期以后由于乾隆帝的兴趣偏重于景泰蓝器,因此瓷胎画珐琅器不再受到重视。
乾隆珐琅彩瓷形形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得都少见。
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底釉多为纯色,白釉居多,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珐琅彩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
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珐琅彩开光双戟小瓶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乾隆珐琅彩瓷部分是白地彩绘,以花卉、山水为主,其中的青绿山水极为突出;另一部分器物则风行色地开光图案,有的並结合青花和其他色釉装饰。
这时除用一般的歌舞升平的题材外,还出现了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西洋人物故事画面。
珐琅彩花卉纹瓶珐琅彩山石花卉纹小瓶乾隆款黄地珐琅彩西洋人物图绶耳葫芦瓶装饰工艺上常集彩绘、描金、凸印、开光、轧道等多种工艺于一身。
还发扬了雍正朝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画风,多配有御题诗句,诗句上有引首,下印压脚,与画面内容相符。
乾隆款珐琅彩勾莲纹象耳瓶珐琅彩开光山水诗句瓶款字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和四字楷书款两种,以楷书款为多。
篆书款都有双方栏,楷书款大多为双方栏,也有少数並无方栏的,但均为料款。
胭脂紫轧道珐琅彩直颈瓶乾隆款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乾隆珐琅彩瓷相传被称为“古月轩”瓷,特别在粉彩鼻烟壶的底部往往有“古月轩”款字,但都非乾隆朝的制品。
说乾隆珐琅彩瓷为“古月轩”,实是一种误传。
这一时期的制品制作精细,彩料细腻,纹饰清晰,玻璃质感强,鲜明浓艳,画面俏丽,有类似纸绢图画的艺术效果。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三代粉彩瓷器欣赏
![故宫博物院藏:清三代粉彩瓷器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8e1833d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8.png)
故宫博物院藏:清三代粉彩瓷器欣赏粉彩是陶瓷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粉彩瓷是在高温烧制的白瓷胎釉面上,施以玻璃白与传统彩料,再低温烧制的釉上彩瓷。
清代康熙晚期,制瓷工匠在珐琅彩和康熙五彩基础上创烧了粉彩这一新品种,它萌芽于清代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时期,到了乾隆年间更是得到了极盛的发展,故《陶雅》称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
康熙晚期烧制成功的粉彩瓷器属于草创阶段,在制作上较为粗糙,在装饰风格上趋于简朴,仅在部分红花花卉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色调延续五彩浓厚的风格。
到了雍正时期,粉彩技艺日趋成熟,粉彩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
无论在造型、施釉和彩绘方面均得到空前的发展。
彩料比康熙时期精细,色彩更加柔和,效染层次多。
大多数在白地上进行装饰,而少量在色地上装饰。
纹饰多为吉祥如意寓意的人物与植物题材,如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等等。
装饰布局以疏朗、规整为特点。
到乾隆时期,粉彩瓷器在前两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是所占比重较大的彩瓷品种之一。
此时的粉彩瓷器一改雍正粉彩轻盈精巧、细腻典雅、清新隽永的风格而朝更富装饰性和繁杂富丽的方向发展,所烧制的粉彩瓷集古代文玩、器物之大成,融西洋技法,材料于一体,把清代制瓷业的烧造水平推向了史无前例的创造性阶段,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清康熙粉彩粉彩花蝶纹盘粉彩花蝶纹盘,清康熙,高3.5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10.5厘米。
盘撇口,弧腹,圈足。
盘里外粉彩装饰。
内底绘一折枝果,旁有一只飞舞的蝴蝶。
内壁绘折枝四季花卉纹3组,一组为牡丹、玉兰花,一组为海棠花、梅花,一组为折枝桃花果。
盘外壁绘折枝花果纹及蝴蝶纹,以墨彩、红彩勾绘纹饰轮廓线,内填其他彩料。
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粉彩瓷器初创于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器的影响而创烧出的一种新型彩瓷。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明清五彩瓷器研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明清五彩瓷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b09b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f.png)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明清五彩瓷器研究作者:***来源:《收藏家》2022年第07期五彩是中国古代瓷器彩绘装饰技法,同时也指彩绘瓷器品种。
“五”为虚数,实指色彩丰富。
按照工艺特征分类,有纯釉上五彩、青花五彩和色地五彩三类。
纯釉上五彩,是在烧好的白釉瓷器上以红、黄、绿、褐、紫、黑、蓝等彩进行绘画,勾线平涂,入窑以800℃到900℃焙烧而成;青花五彩,先以青料在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进行釉上彩绘,焙烧而成。
色地五彩,是指在各种颜色釉瓷器上饰以五彩,再焙烧而成。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五彩瓷器共有73 件,年代涵盖明代、清代和民国3 个时期,三类五彩均有收藏,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国家二三级珍贵文物。
本文将在五彩发展历史的框架内,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对馆藏五彩瓷器进行研究。
一、五彩源流“五彩”之名,最早见诸于明末谷应泰《博物要览》(天启年间刊行),书中载言:“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式较宣杯妙甚……五彩宣庙不如宪庙……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
”①另有明代王士性《广志绎》言:“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
宣窑之青,真苏渤泥青也,成窑时皆用尽,故成不及宣。
宣窑五彩、堆填深厚,而成窑用色浅淡,颇有画意,故宣不及成。
然二窑皆当时殿中院人遣画也。
”②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之《燕闲清赏笺上·论饶器》新窑古窑条言:“宣德年造……如漏空花纹,填以五色,华若云锦。
有以五彩实填花纹,绚艳恍目……宣德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
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
”③可见明人文献中的五彩实为斗彩瓷器。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宫廷档案所载斗彩瓷器,也以“成窑五彩”命名。
如雍正七年内务府档案载:“五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四月十六日太监刘希文、王太平交来成窑五彩磁罐一件,无盖。
”④再如《活计档·清档·乾隆记事》载:“(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初二日)太监胡世杰、张玉交宣窑青龙白地罐一件……成窑五彩菊罐一件,成窑五彩荷花罐一件,成窑五彩罐一件。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民窑瓷器(四)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民窑瓷器(四)](https://img.taocdn.com/s3/m/b2a5d39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5.png)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民窑瓷器(四)
青花牡丹花鸟纹花觚
康熙
高45厘米口径21厘米足经16厘米
青花人物纹罐
康熙
通高:57.5厘米口径15厘米足经22厘米
青花仕女婴戏图罐
康熙
高22厘米口径11.8厘米足经14.3厘米
青花松鹤纹罐
康熙
通高24.5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12厘米
青花冰梅开光异兽纹罐
康熙
通高25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13厘米
青花酱釉凸楞开光冰梅纹罐
康熙
高14.6厘米口径3.7厘米足径6厘米
青花缠枝莲纹罐
康熙
高32厘米口径13.8厘米足径17.5厘米
青花寿字纹罐
康熙
通高13.1厘米口径3.7厘米足径5.7厘米
青花缠枝菊花纹鼓式罐
康熙
高15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5.5厘米
青花加紫鹭鸶荷莲纹罐
康熙
高33.2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12.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康熙五彩瓷器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民窑瓷器(一)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民窑瓷器(二)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民窑瓷器(三)
典藏拍讯|2016年北京春拍中的“康熙青花大器”大盘点
典藏拍讯|2016北京匡时春拍天工开物——瓷玉工艺品精品夜场(一)
奚风谈瓷(1):从一块康熙瓷板看成熟五彩瓷的彩料呈色(深度微观研究)。
【文物】北京首都博物馆清代外销瓷展杂件部分
![【文物】北京首都博物馆清代外销瓷展杂件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33a17f7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6.png)
【文物】北京首都博物馆清代外销瓷展杂件部分乾隆粉彩模印洞石石榴花果纹瓶乾隆粉彩洞石花卉纹瓶康熙五彩雉鸡洞石花卉纹罐同治粉彩龙纹绣墩乾隆青花模印开光山水楼阁纹瓶康熙青花山水纹盖瓶乾隆青花山水楼阁纹八方汤盆.雍正粉彩仕女婴戏图碟雍正粉彩吹笛图碟乾隆广彩仕女婴戏图壶雍正墨彩描金西厢故事图碟乾隆广彩仕女婴戏图瓶乾隆哥窑炉雍正乌金釉开光五彩安居纹壶乌金釉地在上留树叶形开光,开光内绘五彩五彩鹌鹑和菊花,“鹌”谐音“安”,“菊”谐音“居”,寓意“安居乐业”,就是安于所居,乐于所业,表达了人们追求安稳、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乾隆孔雀蓝釉长颈瓶乾隆浅酱釉粉彩花卉纹盘嘉庆钧红釉瓜棱瓶雍正青花矾红描金花卉宝塔纹壶乾隆青花粉花蝶纹扇形盘乾隆青花矾红描金花卉纹大碗乾隆贴塑松鼠葡萄纹广彩西洋花蓝纹盖瓶康熙欧洲加彩棱格开光花卉纹瓶雍正广彩村姑采樱图碟乾隆墨彩矾红西洋人物图杯碟乾隆广彩村姑图碟乾隆广彩西洋人物图碟乾隆粉彩“连生贵子”纹执壶乾隆广彩对镜梳妆仕女图奶壶雍正广彩仕女婴戏图杯忘了拍说明乾隆广彩满大人读书图马克杯康熙青花博古纹葫芦瓶这件青花葫芦瓶在欧洲被镶上了银口、银盖和腰饰,并用银链将口部与腰部相连,形成了新的中西结合的风格。
康熙青花博古纹葫芦瓶康熙欧洲加彩棱格开光花卉纹瓶乾隆贴塑松鼠葡萄纹广彩西洋花蓝纹盖瓶一些中国青花瓷或素瓷被运到欧洲后,在当地后加彩:在原有青花瓷画面上加绘釉上红、绿和金色,产生伊万里风格的图案。
也有的画工利用原有的青花图案,绘画新的图案与原图融合在一起,组成新的装饰。
这件瓷瓶在原青花瓷上加绘了红色和描金,形成红蓝相间的图案。
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之三清代瓷
![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之三清代瓷](https://img.taocdn.com/s3/m/9e82315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7.png)
珊瑚红釉系将配好的釉料吹于细白瓷器上经低温烧成,釉色均匀,呈色红中微闪黄,近似天然珊瑚之色,故名。
粉彩折枝花卉纹灯笼瓶
粉彩折枝花卉纹灯笼瓶,清乾隆,高24.6cm,口径8.2cm,足径8.2cm。
瓶撇口,短颈,溜肩,筒形腹,圈足。因形如灯笼,故称“灯笼瓶”。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锦地上错落有致地描绘莲花、牡丹、月季等纹饰。圈足内施松石绿釉,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
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清康熙,高45.3cm,口径13.3cm,足径14.7cm。
瓶盘口,短颈,丰肩,长直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口沿绘三角纹,颈部绘如意纹。腹部绘传奇故事《红拂传》。画面居中人物为隋炀帝的重臣杨素,身后站立二歌妓,其中一人为红拂女张凌华。她倾慕前来参谒的李靖的才华,便夜盗令箭偕李奔逃,结为夫妇,并辅李建功立业。这一典故又称为“慧眼识英雄”。
薰呈八方体,下承以连烧在一起的八方束腰台座。通体镂空素三彩锦地开光装饰。顶部一圆形开光内透雕“卍”字图案。周围以素三彩描绘缠枝花纹。薰体八面均有上下呈弧形的长方开光,开光内均透雕钱纹,开光以外均以绿釉上涂点黑色麻点为地,八条边棱上各绘一条螭龙。底座束腰处绘三角形几何纹。整个画面以黄、绿、紫彩为主,蓝彩为辅。薰内素胎无釉。无款识。
康熙时期斗彩瓷器的制作技术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发展,器物的造型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大件器物层出不穷。此花盆所施釉上彩有红、黄、绿、蓝、黑、紫等,缤纷华丽。纹饰绘画笔触细腻,人物刻画尤为生动,堪称康熙斗彩大件器物中的精品。
素三彩镂空薰
素三彩镂空薰,清康熙,高17cm,面径20cm,面边长7.8cm,底径20.3cm,底边长7.8cm。
99张图在线观赏: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五)清代2
![99张图在线观赏: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五)清代2](https://img.taocdn.com/s3/m/264b577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5.png)
99张图在线观赏: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五)清代2《126张图在线观赏: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一)宋辽金时期》《117张图在线观赏: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二)元代》《133张图在线观赏: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三)明代》《87张图在线观赏: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四)清代1》也许您也注意到,博物馆里经常有一些人带着很专业相机或者用手机代替眼睛看展览,一进门就不停地拍照,然后匆匆离去……。
作为古陶瓷爱好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还是建议您留出充足的时间,先扫一遍展板,了解策展的目的和展览的提纲结构,再用眼睛和心去观看展品,最后再拍下自己喜欢的瓷器。
因为展板内容能使您了解展览的背景、目的和章节逻辑;用眼和心去仔细品赏、对比展品,使您通过观展感受到与古代匠人和古代文化情趣的交流、交融,深度了解和理解文物。
拍照是最最其次的。
如果拍照就走,回去下载到文件夹里,就很难体现出展览现场的位置对比关系和陈设的逻辑关系;照片也没有了实物的质感和气息;离开了展厅的环境坐在电脑桌前,那种沉浸在中国文化精髓中的享受也就荡然无存了。
怎样有效高质量地观赏古陶瓷展览,以下归纳了一个观展窍门,供您参考:接下来继续分享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今天是最后一部分“清代2”:博物馆的藏品一般都很丰富,但展出场地有限,能展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极少的部分。
比如故宫博物院,古陶瓷藏品37.6万多件,能被展出的却只有1000余件。
所以,博物馆的展览都有个规律,除了镇馆之宝级别的瓷器,其他瓷器会不定期的更换一些;另外,博物馆还会统筹现有藏品及向其他博物馆借展一些同类瓷器,不定期地组织专题展,比如专门举办青花瓷展、龙泉青瓷展,或者某个朝代的瓷器展、外销瓷展览等专题。
不要以为“去过”哪个博物馆、已经去过了几次,博物馆就成了心中的“旧址”了。
博物馆的魅力就是常去常新!博物馆总会巧用它丰富的藏品吸引着您;同时,博物馆柔和的光线、舒适的温度、严格的湿度、敞亮的空间……完美的环境,足以比嘈杂商场的一天更让您和孩子得到享受。
故宫博物院藏清顺治民窑瓷器(四)
![故宫博物院藏清顺治民窑瓷器(四)](https://img.taocdn.com/s3/m/68ab8dfe524de518964b7d8b.png)
故宫博物院藏清顺治民窑瓷器(四)青花人物虎纹盘顺治高5.3厘米口径21.2厘米足径8.8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略高。
足内釉有青花“玉堂佳器”四字篆书款。
口沿施酱釉,外壁白素无纹,盘内青花绘三个和尚面带笑容席地而坐,身前蹲坐一只老虎。
周围衬以山石、松树、流云、月亮,一派祥和如意的景象。
祥云和人物的画法率真、随意,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青花麒麟蕉叶纹盘顺治高8.4厘米口径35.4厘米足径18.5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
口沿施酱釉,足内白釉青花双圈“玉堂佳器”四字楷书款。
外壁光素无纹,盘里青花绘蕉叶麒麟纹,麒麟体型硕大,前蹄高抬,回首观望,全身鳞甲,毛发竖立,形象威猛。
周围衬以蕉叶、山石、火云纹。
麒麟蕉叶纹为顺治青花中最为常见的装饰题材。
青花荷莲纹盘顺治高5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8.2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口施酱釉,足内白釉青花双圈“玉堂佳器”四字隶书款。
通体白釉,釉面白中闪青。
里口下会弦纹两道,盘心绘一簇莲花荷叶及通透玲珑的洞石。
图案右下方有“青莲柱石”四字。
此盘制作精细,青花鲜艳,为顺治民窑精品。
青花洞石纹盘顺治高3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5.4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
通体白釉,釉面白中闪青,里口边施酱釉,盘心意青花绘洞石花卉图,右侧空白处青花草书“戊子春月梓辛轩书”八字。
顺治戊子年为顺治五年,即1648年。
洞石花卉是顺治青花常见的装饰图案,器物多以盘、碗居多,但带有明确干支纪年的器物并不多见。
青花诗句洞石秋叶纹盘顺治高4.6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8.7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
口沿施酱釉,足内白釉青花“玉堂佳器”四字款。
通体白釉,釉面白中闪青。
盘心以青花绘洞石秋叶图,秋叶上划刻留白楷书“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五言诗两句。
秋叶洞石纹为顺治时期民窑最常见的装饰图案,多花一片树叶和一多孔的洞石。
此类图案沿用至康熙初年。
青花诗句秋叶纹盘顺治高3.1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5.3厘米高3.1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5.3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
故宫馆藏瓷器
![故宫馆藏瓷器](https://img.taocdn.com/s3/m/459f38d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6.png)
故宫馆藏瓷器故宫馆藏瓷器1、故宫馆藏清乾隆瓷器之——仿雍正窑变釉梅瓶【名称】清乾隆窑变釉梅瓶【类别】瓷器【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37.2cm,口径7cm,足径11.2cm。
瓶小口,短颈,丰肩,瘦胫,圈足。
外壁通体施凝厚的火焰红釉,釉色以紫红色为主,间有少许蓝色。
足内仿宋钧釉,无款识。
窑变釉是清代雍正时期仿宋代钧窑釉色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
它是一种高温颜色釉,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将各种不同颜色的釉融合为一体,在不同的窑内气氛中呈现出多种美丽的釉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缕丝状线条或斑片,奇妙无比。
此瓶仿雍正窑变釉烧造,形制较大,胎体厚重,胎质细腻,釉层里闪现出深浅不同的蓝色线条,与红釉相互浸润,色彩斑驳瑰丽,美不胜收。
2、故宫馆藏清乾隆瓷器之——青花莲托八宝纹贯耳瓶【名称】【类别】瓷器【年代】清代乾隆【文物原属】宫廷御用瓷器,为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简介】高60cm,口径13.5cm,足径18.9cm瓶直口,粗长颈,颈两侧饰贴对称贯耳,折肩,肩以下渐收,圈足。
口沿绘海水和如意纹,双耳各绘莲花一朵,颈中部绘卷叶纹,颈下部绘蕉叶、卷草纹,肩部绘卷叶及海水纹,腹部主题图案绘如意纹及莲托八宝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
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高大古朴,青花发色艳丽,纹饰画法、图案布局均为典型的乾隆青花风格,是一件精致的宫廷陈设瓷器。
3、故宫馆藏清乾隆瓷器之——珐琅彩花卉纹小瓶4、故宫馆藏清乾隆瓷器之——霁蓝地描金粉彩诗句花卉纹大瓶【名称】清乾隆霁蓝地描金粉彩诗句花卉纹大瓶【类别】瓷器、粉彩瓷【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64.7cm,口径22.2cm,足径20.4cm。
瓶撇口,长颈,六瓣瓜棱形腹,圈足。
内外施白釉。
外口部、颈部及近足处为霁蓝釉描金彩缠枝万福地与如意云头纹、卷草纹、回纹。
首都博物馆-瓷器65-清瓷-康熙-素三彩
![首都博物馆-瓷器65-清瓷-康熙-素三彩](https://img.taocdn.com/s3/m/dcf2563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6.png)
首都博物馆-瓷器65-清瓷-康熙-素三彩本期继续清代瓷器。
欣赏一件经典的康熙素三彩瓷器。
下边链接是“喜博”之前介绍的清代瓷器以及和本期相关的素三彩,你可点击了解:故宫博物院-瓷器47-明瓷-素三彩-正德万历广东省博物馆48-瓷器34-清瓷-康熙五彩、珐琅彩清瓷 I-单色红釉清瓷-II 单色蓝釉清瓷-III 青釉清瓷-IV 窑变釉清瓷-V 仿生釉清瓷-VI 青花瓷清瓷-VII 釉里红清瓷-VIII 青花釉里红清瓷-IX 五彩清瓷-X 珐琅彩与雍正粉彩清瓷-XI 粉彩-祈福清瓷-XII 粉彩的巅峰清瓷-XIII-粉彩乾隆的“尊”贵生活清瓷-XIIII 乾隆粉彩-“瓶安”清瓷-XV 粉彩的没落清瓷-XVI 斗彩广东省博物馆41-瓷器27-清瓷-康熙单色釉广东省博物馆42-瓷器28-清瓷-雍正单色釉广东省博物馆43-瓷器29-清瓷-其它单色釉广东省博物馆44-瓷器30-清瓷-顺治青花广东省博物馆45-瓷器31-清瓷-康熙青花广东省博物馆46-瓷器32-清瓷-雍正青花广东省博物馆47-瓷器33-清瓷-嘉道青花广东省博物馆48-瓷器34-清瓷-康熙五彩、珐琅彩广东省博物馆49-瓷器35-清瓷-雍正粉彩广东省博物馆50-瓷器36-清瓷-雍正彩釉-其它广东省博物馆51-瓷器37-清瓷-乾隆粉彩、斗彩等广东省博物馆52-瓷器38-清瓷-嘉庆、道光粉彩平安春信-大年初一给您拜年!祝您新年平平安安,万事如意!平安春信-故宫藏花器精品平安春信-故宫花器精品III“喜欢博物馆”的重点不是反复的介绍理论,而是把各馆藏品串联在一起,方便你反复地横向或纵向比较、观察和揣摩。
这是提高眼力和眼界最有效的方法。
你可以把“喜欢博物馆”当作一个瓷器资料的搜索引擎来使用。
能很方便地找到各馆藏标准品的资料。
素三彩花果纹盘清康熙首都博物馆藏素三彩是用黄、绿、紫、白等彩料在瓷器上绘画图案,因为诸彩中没有红色,故称“素三彩”。
明代正德年间的素三彩很有名。
故宫清代瓷器底足特征(精选66件2)
![故宫清代瓷器底足特征(精选66件2)](https://img.taocdn.com/s3/m/a881b83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a.png)
故宫清代瓷器底足特征(精选66件2)青花云鹤九桃纹盘,清雍正粉彩梅花纹碗,清雍正釉里红海水龙纹瓶,清雍正雍正款黄釉盅,清雍正霁蓝釉小杯,清雍正淡黄釉瓶,清雍正粉彩蟠桃纹天球瓶,清雍正蓝地黄彩折枝花纹盘,清雍正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清蛋黄釉盘,清雍正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纹壮罐,清雍正仿哥釉古铜纹方尊,清雍正淡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清雍正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清雍正窑变釉带耳双环瓶,清雍正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清雍正青花海石榴贯耳瓶,清雍正青花八宝勾云纹高足盅,清雍正粉彩牡丹纹盘口瓶,清雍正黄地珐琅彩梅花纹碗,清雍正窑变釉贯耳瓶,清雍正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清雍正蓝料彩山水图碗,清雍正斗彩勾莲菊瓣尊,清雍正粉彩团蝶纹碗,清雍正霁蓝地描金粉彩诗句花卉纹大瓶,清乾隆粉彩描金徽章纹杯,清乾隆宜兴窑紫砂泥绘烹茶图六方茶壶,清乾隆仿黑鲨鱼皮嵌钟表葫芦式壁瓶,清乾隆仿汝釉花囊,清乾隆斗彩勾莲纹“寿”字葫芦瓶,清乾隆胭脂红彩山水纹小瓶,清乾隆宜兴窑紫砂御题诗松树山石图壶,清乾隆厂官釉绶带耳葫芦瓶,清乾隆粉青釉暗兽面纹交泰尊,清乾隆粉彩开光四季山水盖罐,清乾隆釉里红三果纹梅瓶,清乾隆珐琅彩山石花卉纹小瓶,清乾隆珐琅彩缠枝莲纹双连瓶,清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清乾隆粉彩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清乾隆天蓝地开光镂空粉彩转心瓶,清康熙窑变双耳菊瓣尊,清乾隆珐琅彩花卉纹瓶,清乾隆炉钧釉直口瓶,清乾隆,松石绿地矾红彩云蝠纹葫芦瓶,清乾隆紫砂黑漆描金吉庆有余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清乾隆粉彩孔雀牡丹纹托盘,清乾隆仿古铜彩出戟尊,清乾隆淡黄釉盖盒,清乾隆珐琅彩勾莲纹象耳瓶,清乾隆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菊花壶,清乾隆宜兴窑紫砂泥绘人物纹诗句茶壶,清乾隆绿地粉彩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清乾隆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清乾隆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清乾隆粉彩开光人物茶壶,清乾隆粉彩雕瓷鸭,清乾隆斗彩婴戏图玉壶春瓶,清乾隆粉彩婴戏瓶,清乾隆黄地青花缠枝花纹转心瓶,清乾隆古铜彩牺耳尊,清乾隆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清乾隆仿定窑白釉凸花西番莲纹四系瓶,清乾隆乾隆款炉钧釉双耳三足炉,清乾隆紫砂百果壶,清乾隆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于故宫博物院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典藏拍讯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故宫瓷器集(12-清同治)
![故宫瓷器集(12-清同治)](https://img.taocdn.com/s3/m/25d8972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1.png)
故宫瓷器集(12-清同治)
从今天开始上传故宫所藏的历代瓷器,我将明清瓷器以皇帝年号细分,这样可以对区分年代有好处,将元以前的按朝代划分。
通过对故宫瓷器的学习,对中国瓷器(尤其官窑瓷器)就会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红地描金喜字碗,清同治,高7.2cm,口径10.5cm,足径3.9cm。
碗撇口,深腹,圈足。
通体红釉描金。
口沿内外及腹部近足处饰描金回纹,内外壁和足墙饰描金彩“囍”字,内底心描金团寿字纹。
足底书矾红彩“燕喜同和”四字楷书款。
同治时期生产的“囍”字瓷器是同治皇帝的大婚用器,其中以海碗、大碗、中碗、汤碗、怀碗、黄酒碗、酒杯、羹匙、大中小盘、碟等餐具为主。
这批大婚瓷器是同治七年(1868年)江西巡抚景福在景德镇为宫廷烧造的,共计120桶,计7,294件。
故宫陶瓷馆清代陶瓷(一)顺治朝瓷
![故宫陶瓷馆清代陶瓷(一)顺治朝瓷](https://img.taocdn.com/s3/m/dfeb4e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d.png)
故宫陶瓷馆清代陶瓷(一)顺治朝瓷故宫新陶瓷馆展出的3000多件陶瓷中,明清宫廷瓷器是品类和年代最全的,尤其是展出的清代瓷器基本占了主殿里三分之一的展厅,在主殿外的偏殿里,还有清代皇帝大婚成套用瓷、宫廷进膳用瓷、赏赐用瓷等专题陈列。
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矾红金彩、杂釉素三彩、珐琅彩、粉彩、颜色釉彩、象生瓷、镂雕瓷,还有民窑的紫砂壶、德化窑、清末民初地方名瓷,各个瓷器品种在清代都生产和复烧出来了,而且技术质量和艺术水准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一个个熟悉的年号不断出现在瓷器上。
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他们都代表了那段268年的历史,确定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还是中国陶瓷史上最登峰造极的时代。
在没有离开北京的三年中多次进宫,在陶瓷馆里呆了一天又一天,才把清代瓷器单元详细地看过和拍过,如此成系列的清代瓷器就是单独拿出来做一个展览也堪称重磅展览。
在这个冬日的居家生活里,重新整理了大清朝在268年中积累下的一件件官窑珍瓷,再次与那些岁月同行吧。
清顺治(1644 — 1661)1644年,多尔衮率清兵入关,开创了东亚大陆的新王朝,也为中国影视剧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顺治十一年,清朝开始在明代御窑厂的旧址上建厂造瓷,由此拉开了两百多年的清代官窑历史。
顺治青花花鸟图盖罐。
史学界对顺治朝的评价很高,但普通人对这个时代的印象除了孝庄秘史,就是乾清宫挂着的顺治帝手书“正大光明”匾了。
顺治官窑也不多见,因为全国战争还没结束的形势下,官窑时烧时断,精细度也明显不高,主要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茄皮紫釉等品种。
青花瓷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产品,主要使用国产“土青”料,以浙江出产者质量最佳,谓之“浙料”。
青料拣选和提炼方面也有了重大技术改进,由水洗法改为煅烧法,使得这一时期的典型青花瓷纹饰发色亮丽,给人以清新雅致之美感。
顺治十五年青花云龙纹瓶。
在装饰图案方面,较少使用龙、凤、缠枝花、折枝花、八吉祥等前朝御窑瓷器上常见的规矩纹饰,而代之以山水、花鸟、戏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
美到让全世界惊艳的清代官窑瓷器
![美到让全世界惊艳的清代官窑瓷器](https://img.taocdn.com/s3/m/92bd53e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0.png)
美到让全世界惊艳的清代官窑瓷器百万收藏爱好者的第一选择收藏 | 书画 | 玉石 | 陶瓷 | 木艺 | 茶器 | 鉴赏 | 养生清代官窑瓷器特点明显,因此近几年的价格一直在攀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官窑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清代官窑瓷在生产、制作上均有严格要求,要按照严格的制作图纸来进行,无论是绘画还是款识都有定制。
清代官窑瓷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的稀缺性决定了它的价值。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缸北京颐和园藏清雍正青花缠枝葫芦纹橄榄式瓶首都博物馆藏清雍正青花寿山福海纹笔筒首都博物馆藏清雍正祭红釉碗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清雍正祭红釉碗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整个清代官窑瓷器特点以康、雍、乾三代最为明显,但清三代官窑瓷器价格昂贵,对资金要求很高。
专家建议也可以选择清晚期官窑,嘉庆、道光等时期的产品中也不乏精品。
人们耳熟能详的清代官窑瓷器一般均署“大清××年制”、“××年制”或“××御制”等朝代款,但在清末光绪的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中,也出现过慈禧太后专用瓷器“体和殿制”款青花瓷,价值较高。
“还是要以稀缺性为原则。
”清乾隆粉彩桃纹天球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乾隆青花云鹤爵式杯盘北京颐和园藏清嘉庆青花龙凤纹双螭耳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道光青花勾云团寿大盘湖北省博物馆清道光粉地粉彩宝相花双喜碗湖北省博物馆清道光青花八宝勾莲万寿无疆大碗湖北省博物馆清光绪青花云鹤爵式杯盘北京颐和园藏清光绪粉彩荷花吸杯湖北省博物馆清雍正仿成化青花莲托梵文卧足杯一对直径D9.3“大清雍正年制”款、带旧包装清道光黄地轧道粉彩寿海开光花卉纹碗一对直径D15“大清道光年制”款中国嘉德2011年11月13日秋季拍卖会《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二)》清乾隆青花折枝花卉开光花果纹玉壶春执壶高H26“大清乾隆年制”款清乾隆青花缠枝莲托八宝开光万寿无疆大碗直径D18.3“大清乾隆年制”款清道光仿嘉靖青花云龙纹碗一对直径D14.5“大清道光年制”款清乾隆青釉暗刻水波纹花口斗笠碗直径D26.5“大清乾隆年制”款来源:北京2015年4月2日拍卖会第35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清代瓷器)
北京首都博物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这里所贴的便是清代瓷器。
清王朝统一后,采取了一些开明措施,如减免一些赋税,对部分手工工匠废弃“匠籍”制等,使制瓷业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
除原有的品种外,清代还创烧了许多新品种。
但入清后,秀丽淡雅的的青花瓷仍旧是瓷器生产中最主要的产品。
清康熙素三彩花果纹盘素三彩是用黄、绿、紫等彩料在瓷器上绘画图案,因为诸彩中没有红色,所以称“素三彩”。
清康熙孔雀绿釉荷叶式洗
此洗因其釉面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之色,而称为孔雀绿釉,是一件十分精巧雅致的文具。
青花雉鸡牡丹纹盖罐
康熙青花瓷绘画借鉴西洋透视画法,仅用一种青花色料,利用深浅、虚实的变化,描绘出景物的阴阳向背,疏密远近,使画面颇有立体感,称“五色青花”。
清雍正粉彩折枝花卉纹碗
清雍正粉彩仕女图瓶粉彩创烧于康乐晚期,采用玻璃白粉
打底,用没骨画法在瓷器上勾涂渲染,突出了纹饰阴阳浓淡的立体感,色彩娇艳媚;色料突起,极具装饰效果。
雍正粉彩风肌玉骨、清新妍丽,题材多翎毛花卉、人物、山水图案。
此瓶画仕女人物,面容清秀,婀娜多姿。
清雍正仿哥釉布袋僧
清雍正仿哥釉三羊尊
此尊为雍正时造型,仿宋哥窑瓷器釉色,肩部贴塑三个羊头,寓意“三阳开泰”,推测为雍正五年丁未羊年所
作。
清雍正景德镇窑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釉作地,
此瓶通体以珊瑚以珐琅彩绘碧桃和翠竹,腹部和颈部各有一只小鸟,蜜蜂飞舞于花丛,呈现出一派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象。
珐琅彩瓷耗工费时,彩料大多依赖进口,烧造极其珍秘稀少,传世品罕见。
目前所见,如此瓶形纹饰,国内仅此一件。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茶梅纹盘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
康熙晚年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开始烧制粉瓷,但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
目前发现据说也只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彩。
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彩料也比康熙朝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
加上雍正中规中举、力求典雅雅致的个性影响,雍正器大都都是在平淡中最见功力的,也最符合我的审美观。
正如上面的一个盘子,它虽不像乾隆朝那样花团锦绣,富丽堂皇,就如暴发富一样,但它却宛如大家闺秀一般,秀外慧中,体现出一种大气。
雍正朝的粉彩瓷是清三代中我最喜欢的瓷器之一。
清雍正釉里红云龙纹胆瓶
拍这个瓶子时我忘了拍说明,回家整理图片时我自己试着给它取名,却不想与官方取的名字一模一样,让我得意了好一会,于是也去向老公显摆,不想被老公打击了,他说:“你看了、拍了这么多瓷器,取正确一名字有什么稀奇的。
”真的是这样吗?你取个名瞧瞧。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器口微撇,短颈,腹部
扁圆,假圈足。
整体造型比例合度,较乾隆时更显秀美,底署“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款。
以青花绘云气纹,发色浅淡稳定,线条纤细清晰,有清新雅泽之感;釉里红呈色鲜红,时有晕散,龙翻腾于云雾之中,神气十足。
此瓶市场上做旧仿制的不少,大家要注意。
清乾隆釉里红花卉纹双耳扁瓶
清乾隆粉彩三果纹瓶
瓶体绘桃、石榴和佛手,称为“三多”,桃表示长寿,佛手代表富贵,石榴表示多子孙,表达了古人“多福多寿多子孙”的美好愿望。
清乾隆粉彩鸡缸杯
乾隆一生喜欢作诗(但能力有限,写得不咋的),并将他的诗文与花鸟或山水图案相结合作为瓷器的画样,命御窑厂烧造(特自恋)。
这件鸡缸杯仿成化斗彩鸡缸杯,上面的御题诗,表达了乾隆对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珍赏。
清乾隆珐琅福寿葵花式杯
清乾隆粉青釉描金镂空开光粉彩荷莲童子转空瓶
修口,长颈,丰肩,鼓腹,外撇形圈足。
内瓶壁绘童子荷莲图,外瓶以粉青釉为地、描金绘蕉叶纹、如意云纹、莲瓣纹、旋涡纹、变形回纹及花卉纹等,纷繁复杂。
腹部有椭圆形镂空荷花纹。
颈部塑童子行于其上,表情生动。
清乾隆景德镇窑珐琅彩紫地宝贵瓶
这一对宝贵瓶线条流畅舒畅,弧度自然有力;修坯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流露出乾隆官窑瓷器造型之风范。
紫红釉为地,满饰卷草纹,并绘开五色花卉与蝙蝠。
器内及外底为豆绿釉,底款蓝料书“乾隆年”
粉彩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
六方休,折口,直颈端肩,直腹下收,高足外撇。
通体在各种颜色地上用粉彩、金银彩,绘灵芝、卷草、蕉叶、蝠、蝶、花卉,腹部开光镂空雕粉彩花卉,内层以青花绘缠枝花纹,吸收西洋画技法,纹饰亦有西方情调、加之造型高大,胎体厚重坚致,工艺复杂,是乾隆官窑不可多得的精品。
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番莲纹多穆壶
清乾隆青花折枝花卉六方贯耳瓶
清乾隆青花“法华寺”铭花卉纹觚
明清时流行的佛前供器一般为五件,包括一对花觚,一对烛台及一件香炉,合称“五供”。
觚腹部书写“法华寺”三字,推测这对花觚是法华寺的供器。
清乾隆铜胎鎏金掐丝珐琅三足香炉
清乾隆兰地番莲纹三足香炉
乾隆青花八吉祥纹抱月瓶
此瓶仿明代永乐青花大扁壶,前后中心脐部突出,腹部莲瓣内填绘八吉祥图,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八吉祥又称八宝,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由西藏喇嘛教流传而来,是佛家常用寓意吉祥的物品。
八宝纹用于瓷器装饰始于元代,流行于明、清,常与莲花组成图案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儿子这个时代做的比起他老子那个时代做的差远了)
清嘉庆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执壶
清嘉庆粉彩荷莲鹭鸶纹瓶
清嘉庆紫金釉描金缠枝花卉纹鹫衔环耳瓶
清道光黄釉雕瓷”琴棋书画”图笔筒
笔筒以镂空、雕花等技艺雕刻“琴棋书画”图案。
底部有篆书“陈国治作”方形图章款,陈国治是清道光、咸丰年间景德镇著名雕瓷艺人,善于将瓷雕与釉色结合,仿竹、木、象牙器,雕刻人物、花卉,形神兼备,富有画意。
清道光青花莲花托八吉祥纹盉
五彩锦地开光凤纹花卉棒槌瓶(清光绪)
高45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12.8厘米。
此瓶盘口,溜肩,筒形长腹至足端收敛,足内施白釉,有青花双圈。
造型气势大度。
除主圈纹饰外,还有十层各种纹样边饰。
绿锦地上有缠枝菊,两个大开光外有四个小开光。
主纹饰一组是又双凤牡丹松柏,另一组是荷花仙鹤,图案用笔细腻,彩色明快。
粉白釉面,肩部锦地另有四组小开光。
此件棒槌瓶是晚清民窑五彩精品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