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技巧
如何开展群文阅读
![如何开展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e7b74c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7.png)
如何开展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指通过集体阅读来增进互相了解、交流、探讨和共同提高的活动。
它不仅能够丰富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够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下面是如何开展群文阅读的一些建议。
首先,确定阅读的目标和主题。
群文阅读可以选择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历史、哲学等。
在确定阅读的目标和主题时,可以考虑群体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需要等因素,使阅读的内容与参与者的需求相匹配。
其次,组建阅读团队。
在群文阅读中,可以通过组建阅读团队来实现相互支持、学习和促进的效果。
团队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专长和角色来负责不同的任务,如组织、宣传、策划、讲解等。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和相互激励的效果。
第三,确定阅读方式和时间。
群文阅读可以选择集中阅读、分散阅读或者结合两者的方式进行。
集中阅读可以选定一个时间和地点,让参与者在同一时间进行阅读和交流;分散阅读可以根据参与者的日程安排,让他们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阅读和思考。
不论是集中阅读还是分散阅读,都需要提前确定好时间和方案,以便参与者能够充分准备。
第四,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参与者的需求和能力来确定。
如果参与者对其中一特定领域的作品感兴趣,可以选择相关的经典作品或者新作品进行阅读。
同时,也可以尝试选择一些与参与者的日常生活相密切相关的作品,如社会热点、人生感悟等。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结合参与者的建议和意见,进行集体决策。
最后,进行阅读总结和反思。
在群文阅读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参与者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收获和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同时也可以对活动进行评价和改进。
通过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方案,以提高群文阅读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群文阅读是一种富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通过组织阅读团队、确定阅读主题、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组织阅读活动,可以达到增进互相了解、交流、探讨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89fca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b.png)
2021.10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没有大量、高效的阅读,习作能力是难以形成的。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模式,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其核心价值更在于颠覆了传统教学中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来分析课文的模式,而且在思辨意识下,通过统整话题、深度思辨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变换了教学方式,扩展了认知视野,解放了思想认知,提升了阅读能力。
一、统整话题,明确群文阅读的方向所谓统整话题,就是要在拓展的群文中拎出一个共性的主题,帮助学生快速且有方向地走进群文,避免在漫无目的的阅读中耗费精力,使得群文阅读的价值和目的更加明确。
话题的设置一般可以分为三种。
其一,辨析对比型话题。
即利用群文的内容资源或者表达形式之间的异同进行深度辨析,在对比中探寻规律,形成能力。
如统编本四年级下册中《猫》《母鸡》《白鹅》就是一组描写小动物的群文,教师可以统整如下话题:同样都是描写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情感抒发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有了话题的引导,学生可以在对比辨析中发现:作者都采用了从概括走向具体的结构,运用明贬实褒和拟人化的表达方法,表达了对这些动物的喜爱之情。
但是,三篇文章在语言表达的形式上又体现了不同作者迥异的表达风格。
在辨析对比性话题的统领下,学生求同存异,在自主阅读和探寻的过程中深化了思维,提升了认知。
其二,迁移巩固型话题。
即从一篇重点课文中习得方法、获取经验,然后迁移运用到其他群文阅读中,以达成巩固的效果。
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入感知了什么是借物喻人以及这种表达方式所起到的作用,然后相机拓展了《腊梅诵》等同类型的文本,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运用。
整合对比可以丰富阅读视野,让学生从单线阅读转化成为多文本的立体架构,达成以一篇带一类的阅读体系,在深入联系、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其三,冲突型话题。
即将课文中与学生认知存在障碍和冲突的观点提炼出来,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交流、辩论。
组织群文阅读 实现读写结合
![组织群文阅读 实现读写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b6a850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2.png)
组织群文阅读实现读写结合群文阅读是指在集体中进行的阅读活动,通过组织读者共同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从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交流。
群文阅读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读写结合是指阅读和写作相互结合,通过阅读来激发写作兴趣,通过写作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读写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将群文阅读与读写结合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进行组织群文阅读,实现读写结合。
一、组织群文阅读1.选择适合的读物在进行群文阅读活动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读物。
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选择不同的读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可以选择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文学作品或科普读物,也可以选择具有一定知识性和启发性的文章或散文。
2.确定阅读方式确定群文阅读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采取小组阅读、整体阅读或自主阅读等方式。
小组阅读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整体阅读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自主阅读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3.组织讨论和交流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可以采取问答、辩论、演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开展相关活动可以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如写读后感、做PPT、进行展示等,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现读写结合1.激发写作兴趣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要及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引导思考等方式,让学生对所读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
可以要求学生以所读内容为素材,展开写作,写读后感、写读书笔记、写篇章节小结等,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e2eac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9.png)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群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丰富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借阅和自主阅读;定期举办课外阅读推荐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分享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开展有奖阅读征文比赛,激励学生多读好书、读好书。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从而愿意主动参与到群文阅读中来。
二、建立多元化的阅读环境建立多元化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
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阅读角,放置各种类型的书籍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在课间、课后到图书馆、阅览室自由阅读;定期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和调研,进行读图、读景、读人等多种形式的阅读。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阅读环境,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获取不同类型的阅读体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阅读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深度的有效方式。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主题阅读研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一篇文章;设计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主题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去认识社会、了解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结合课文进行延伸阅读结合课文进行延伸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延伸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
在课文阅读后,布置相关的延伸阅读任务,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和情节;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解释和文字拆解,帮助学生掌握词义和句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展示等。
浅谈小学语文中“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中“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f21c0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7.png)
浅谈小学语文中“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而“群文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首先需要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
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接触到精彩、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内容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文学作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需要注重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接触到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文学作品,从而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可以通过讲解作者背景、作品背景、朗读文学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等辅助工具,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意境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感悟。
三、注重阅读策略的引导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还需要注重阅读策略的引导。
可以通过提问、辅助材料、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归纳总结、情感体验等,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技巧。
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自主性,让他们在群文阅读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四、注重阅读情感的熏陶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还需要注重阅读情感的熏陶。
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渗透,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其对文学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c4a20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a.png)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群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情感态度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策略、教学内容选择和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不断用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2. 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读比赛、情景再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些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在参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感官上全面感受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选择1. 合理选择教材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合理选择适合的教材。
要注重教材的丰富多样性,既有经典的小说、故事,又有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科普读物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阅读和理解。
2. 注重教学内容的挖掘在选取教学内容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挖掘,深入挖掘文字的内涵和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多角度理解。
群文阅读五步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五步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3ead1f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2.png)
让知识带有温度。
群文阅读五步教学策略群文阅读五步教学策略群文阅读课,教师主要可以采纳“五步教学法”这样的操作模式,即为: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共享──出色赏析──主题拓展。
第一步是“主题回顾”。
旨在容易回顾课内的几篇课文,提炼出这个单元的主题。
这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同学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同学达到用简练的语句对文章内容举行概括。
其次步是“阅读概览”。
同学在回顾课内文章的基础上延长到《经典与阅读》,这同样需要同学对《经典与阅读》中的几篇课文举行整体掌握。
(课前天天午读或每晚读书半小时阅读填写“阅读记录表”举行较为精确的概括。
)第三步是“片段共享”。
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们一同共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营造出深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个体与群体阅读素质。
在这里,同学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深沉,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老师都应充分地敬重,让他们感触到胜利的喜悦。
此时,老师要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老师应当是同学阅读爱好的激发者,应当是同学开展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应当是读书会过程的组织者,还应当是阅读活动的参加者与倾听者。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不是一味地将课文讲深,而更多的是关注同学多元的理解。
课堂似乎少了一些出色,但其实这种“聊书”的形式让他们感觉很轻松,而且很有成就感。
第四步是“出色赏析”。
在同学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老师也需要在一两个点上引导同学的思量向纵深进展。
该挑选怎样的点来绽开呢?这就需要老师设置一定的话题。
话题是研究的灵魂,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同学的阅读堆积和生活阅历,触动同学思维和心灵的琴弦。
好的话题可以是对同学阅读中可能存在的疑问的预设,也可以是课堂上的暂时生成。
但普通有价值的话题产生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于这样四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掌握;二是产生于同学的认知矛盾或冲突点;三是来源于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作家的表达风格;四是能够链接同学的生活和感情世界。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议题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议题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65da17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4.png)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议题设计技巧)一、引言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将一组相关联的文本放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讨论、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议题设计是群文阅读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议题设计技巧,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二、议题设计的原则1.关联性原则:议题设计要与文本内容、主题相关联,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2.层次性原则:议题设计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3.开放性原则:议题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
三、议题设计的技巧1.依据文本类型设计议题不同类型的文本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设计议题时,要根据文本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例如,在童话类文本中,可以设计“童话的幻想元素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话的幻想元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与区别。
而在诗歌类文本中,可以设计“诗歌中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2.依据主题单元设计议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单元都是围绕同一主题编排的。
在设计议题时,可以依据主题单元进行设计,通过一组文本的阅读与讨论,让学生对某一主题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以“环保”为主题的单元中,可以设计“环保行动从我做起”这样的议题,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环保中的作用与责任。
3.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议题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因此在设计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例如,有的学生对动物感兴趣,就可以选择一组有关动物的文本进行群文阅读,并设计“动物王国里的故事”这样的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动物的特点与习性。
4.依据文本的结构特点设计议题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因此在设计议题时,可以根据文本的结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例如,在叙事类文本中,可以设计“叙事类文本的情节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叙事类文本的情节发展与结构特点。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00404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c.png)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群文阅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小组合作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速度。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前,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等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以便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更加有动力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策略二: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本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本是非常重要的。
文本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水平相适应,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投入,更容易理解文本的内容。
在选择文本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以及阅读能力等因素进行选择,避免选择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的文本,确保文本的合适性。
策略三:分组合作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强调分组合作阅读,学生在小组内共同阅读课文,进行讨论和分享。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便让每个小组内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分组合作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从而提高阅读的成效。
策略四:运用问答和讨论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组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策略五:重视词汇和语法教学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重视词汇和语法教学。
通过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解释词汇和语法,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搭配和语法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d4879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3.png)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引言:语文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等。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教师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激发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群文阅读的首要任务。
以下是几点有效的策略:1.选择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文本:在选择文本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本。
例如,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文本,或选取关于动物、科学探索等内容的文本。
2.丰富的阅读材料:除了教材上的文本外,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图书馆借阅、局域网阅读等活动,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
同时,可以邀请学校附近的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来校进行文学交流,讲解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创设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组织学生进行家庭阅读,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给予适当的奖励。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打破传统单一的阅读形式,使阅读更具趣味性。
二、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群文阅读的关键目标。
以下是几点有效的策略:1.提前细读文本:在课前,教师需要仔细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的主旨、结构和重点,找到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通过准备充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更准确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文本。
2.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提问、略读、精读等,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归纳总结,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运用字词解释、句子概括、段落阅读等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3.提供适当的辅助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绘画、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文本内容,加深记忆。
同时,教师也可以使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七种课型
![群文阅读七种课型](https://img.taocdn.com/s3/m/84e9e4b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8.png)
群文阅读七种课型《群文阅读七种课型》一、引言群文阅读是一种基于大量阅读,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阅读教学方法。
它通过将多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讨论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群文阅读的七种课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教学方法。
二、群文阅读七种课型1. 自主阅读课自主阅读课是群文阅读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阅读。
自主阅读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分享交流课分享交流课是群文阅读的进阶课型,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己阅读的文章,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交流阅读经验和方法。
在分享交流课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3. 整合提升课整合提升课是群文阅读的深化课型,旨在通过对多篇文章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组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整合提升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提炼出共同的主题和思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4. 读写结合课读写结合课是群文阅读的延伸课型,旨在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组文章,引导学生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在读写结合课中,教师要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5. 策略指导课策略指导课是群文阅读的策略指导课型,旨在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文章类型、文体、语言特点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策略指导,如预测、推理、推断、总结等。
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6b5b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0.png)
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系列的文章或作品,通过对这些文章或作品的学习、分析和探讨,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浅谈。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教师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趣味性强的故事、寓言、童话等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愉悦,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群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二、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引导,教会学生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如快速阅读、扫读、略读、精读等。
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阅读的文章或作品。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三、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通过对文章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结构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如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句子的结构和成分、段落的组织和衔接等。
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群文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注重情感态度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注重情感态度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群文阅读中提高高阶思维的方法6篇
![在群文阅读中提高高阶思维的方法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106a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3.png)
在群文阅读中提高高阶思维的方法6篇第1篇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的普及,群文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群文阅读是指一种群体性的阅读活动,通过共同阅读同一部作品,借助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在群文阅读中,提高高阶思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要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
在群文阅读中,选择一部具有挑战性和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作品往往能够引发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不断思考,从而激发我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比如选择一部充满哲理和思想的作品,如《红楼梦》、《老人与海》等,这样的作品能够让我们思考人生、价值观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要注重交流和讨论。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阅读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和讨论,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深化。
在群体讨论中,可以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见解,思考他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
通过和他人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激发我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要注重批判性思维。
在群文阅读中,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和理解,而是要积极思考、质疑和批判。
我们要学会思考作者的用意、作品的背景、人物的性格等,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读作品。
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挖掘出更多的意义和启示。
要不断拓展阅读领域。
群文阅读中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还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如历史、科学、哲学等。
通过多领域的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我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多样化的阅读经验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更灵活地运用高阶思维。
在群文阅读中提高高阶思维的方法有很多,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作品、注重交流和讨论、注重批判性思维,同时不断拓展阅读领域。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践和积累,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我们的高阶思维能力,更深入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丰富我们的思维世界,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低年级群文阅读“四步走”
![小学语文低年级群文阅读“四步走”](https://img.taocdn.com/s3/m/480ac2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b.png)
小学语文低年级群文阅读“四步走”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群文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针对小学语文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师通常会采用“四步走”教学法。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种教学法吧。
第一步:导入在进行群文阅读之前,老师需要通过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者活动,来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引言故事、提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或故事大概内容,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也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个话题或故事的一些感想,将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到阅读的题材上来。
在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老师需进行必要的导读。
导读主要包括对材料的整体介绍、重难点事项的提示以及基本的阅读技巧培养。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导读将阅读的难点提示出来,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步:阅读训练当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重要难点有一定了解之后,就需要进行阅读训练了。
这个阅读训练主要是通过阅读理解题目和相关的练习题目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步:讨论阅读训练之后,老师可以开展一些讨论活动。
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就文章中的情节、人物性格或者主题意义进行辩论和探讨。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可以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不同看法。
这样的讨论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新课标群文阅读
![小学新课标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58a3446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9.png)
小学新课标群文阅读
小学新课标群文阅读是指在小学教育阶段,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通过多种文本材料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这种阅读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以及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发展思维和提升语文素养。
在实施小学新课标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选择多样化的文本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儿童文学、科普读物、历史故事、诗歌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
2. 创设阅读情境: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
3. 指导阅读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包括快速浏览、精读、略读、预测、提问、总结等技巧。
4.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开展阅读讨论:在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阅读体验,交流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6. 实施阅读评价:通过阅读笔记、读书报告、阅读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7. 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小学新课标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cbc55b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9.png)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以下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有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
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书架、窗台、角落等空间,展示各种文学作品和图书,引导学生接触各种文学形式,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课堂布置得温馨舒适,营造阅读氛围;鼓励学生阅读,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快乐。
二、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神话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和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潜能。
同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年龄、阅读水平和文化知识背景,选择合适难度、内容丰富、易于理解的阅读材料,避免过分刻意强制学生阅读难度过大的作品。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与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等,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进一步发掘作品的人文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感情和思想,培养他们对文学的情感认识和情感体验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群文阅读时应采用多元化的阅读形式,包括朗读、默读、速读、翻译、写作、演讲等。
通过采用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深度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丰富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开展读书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进一步推进群文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上书店去购物,参加读书分享会,更好地理解和交流文学作品;举行文学阅读大赛、文学演讲比赛等线上和线下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技巧。
总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需要注重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元化的阅读形式和开展读书活动。
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df2a55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9.png)
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之中。
首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人组成。
每个小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分工合作,帮助每个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中的概念。
其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妥帖的指导工作,尤其是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概念,老师可以在阅读中给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们发掘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此外,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利用群体活动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游戏,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游戏来理解文章,并且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概念。
最后,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相关工具,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视觉信息,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概念。
比如,老师可以使用电脑投影等工具,将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及图片等投影出来,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概念。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概念,并且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群文阅读课四步教学法
![群文阅读课四步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4915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3.png)
群文阅读课四步教学法群文阅读课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学习方式, 从接触文学文本到对文本中的文学元素和历史背景的认识, 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水平。
四步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群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是将文学文本以易懂、欣赏和理解为目标, 分为四大步骤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 把握大意。
群文阅读课中, 要求学生在20到30分钟的时间内准确、科学的对文本的大意进行把握, 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 让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
此步骤着重让学生明确文本的背景和主题, 掌握该文的写作思想, 充分认识文本的意义, 并且可以对文本进行简洁而清晰的概括。
第二步, 细节探究。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构建细节、根据文本内容分析语言表意, 以达到细节深刻探究的过程, 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理解文本和探究文本元素的机会。
第三步, 语言表达。
在这一步, 学生将文本表达出来并展示, 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以及表达的熟练度。
要求学生语言准确, 思想深刻, 能够以自己的话写出文本的全貌和内涵, 可以从文字、图片、图表、数据等形式进行表达。
第四步, 参与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 根据每组学生的兴趣特点, 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 以此巩固学习成果, 可以以讨论、分析、表演、制作小百科等方式, 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 更加立体化地观察文本, 形成多方位的认识和收获。
通过四步教学法, 学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文本, 不仅加强了学生的阅读技巧, 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分析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全面理解掌握, 实现知行结合, 最终获得一个积极的学习影响。
四步教学法是一种循序渐进、系统完善的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深入地挖掘文本的文学价值, 而且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强调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促进学生深度、广度的学习, 实现优质的学习效果。
此外, 结合实际, 在四步教学法的框架下, 可以通过协作式的学习活动,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轻松的学习和探究, 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更加全面的掌握文本内容。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四个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四个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61ef57ac5da50e2524d7fa8.png)
同一 类 体裁 的 文章 一散文 、诗 歌 、小 I地从 单篇到多篇 .由课 内向课外进行延伸 , 不仅 让课堂 阅读量增加 ,也让学 生
说等 同一类 体裁 的组 合 ,教 师让学 生以其 J进行 文章的横 向和纵 向比较 ,这 不仅可 以 教 师教学 的难度增加
中的一篇 文章 为出发点 ,掌握 同一 体裁文 l丰 富学 生的阅读 内容和拓展学 生的视野 ,
的时 间还给 阅读 .还给学 生 ,使 学
主题进 行阅读 .可 以帮助学生掌握 主题类 f “求 同”阅读 求同阅读就是 以文章的 成为群 文阅读 的主人:
文 章 的 阅 读 技 巧 和 方 法
{基本相同点为基础 ,进行关联和拓展 ,有效
群 文 阅 读 不 能 走 马 观 花 = 群 )
通过这类 群文 的阅读 ,了解这类 文章的语 j掂 ,有效地拓展学 生的语文思维
不能 为敦 而教 ,既 爨 溃 ,还 要
言 艺术特点 和写作 风格 ,培养学 生的语言 l “求 异 ” ^析 求异 品析 就 是要 利用
品 味 能 力和 文 学 鉴赏 意 识
】群 文的“同”和“异”.从 面和点 上去完 成群
读 ,既能增 加阅读量,还能 丰富学 生的阅渎 一 旦 找到 了 问题 的答案 ,便 可 以停下 来 , 阅读才能真正 发挥其优势
内容 ,提升学 生阅读能 力 、合作学 习能 力 、 l跳读法 也是快读的一种形式 。
群 文 阅 读 的 主 体 是 学 生 。“阅
综合分析能 力
i 速 渎 课堂伊始 ,学 亡E可 以采 用速读 用语 言 文字 获取 信息 、认识 世 界 、
手法 的掌握 ,还可 以锻 炼学生 的修辞手法 l群 文的 主题 ,有更 深刻 的认识 ,实现 认识
小学语文低年级群文阅读“四步走”
![小学语文低年级群文阅读“四步走”](https://img.taocdn.com/s3/m/7aed4d8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1.png)
小学语文低年级群文阅读“四步走”一、引入群文阅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群文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能力、知识水平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读写能力。
二、步骤群文阅读的“四步走”主要包括分析、理解、感悟和延伸四个步骤。
1.分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主题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3.感悟:主要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入思考和体会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价值和意义,从而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和认识切入点。
4.延伸: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参观、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等知识,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三、案例文章:《小兔子找妈妈》1.分析小兔子找妈妈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语言流畅生动,采用了反复叙述和拟人化手法等形式和技巧,从而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
故事讲述了小兔子不小心走丢了妈妈,于是它开始寻找妈妈,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危险,最终在热情好客的山羊的帮助下,找到了妈妈。
2.理解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个故事,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小兔子迷路后的心情:孩子可能在迷路后也有过这种恐慌、害怕、迷茫和无助的感受。
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学会理性、冷静地面对困境和变化,学会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办法。
(2) 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小兔子和山羊之间的友谊是这个故事重要的生动形象,它向孩子们传达了一个“热情、善良、帮助、友爱”的信息,培养孩子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接纳他人的品质和意识。
3.感悟通过感悟这个故事的情感和意义,可以让孩子们从面对困境、寻求帮助、感知自然、关心他人等多个方面,认识和体验生活中愉悦、伤心、恐慌和感恩等情感状态,有助于孩子们有更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能不能一组一组教?——“群文阅读”的尝试与思考教育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续经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孩子的语文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语文课程框架已经到了必须拉大的时候了。
我的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包括三种阅读: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
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
今天单讲“群文阅读”。
从两个“群文阅读”的案例说起2007年,台湾陈易志老师在南京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课中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
现场听课的一位老师即时记录下听课的感受:“这节冷清的课,只有教师温柔平静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播在会场,孩子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
的确是不够热闹,如果放到我们的公开课评审系统中,估计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
那么我们的课堂上,能否接纳下这样的教学?”很显然,听课的老师对“群文阅读”感到非常新鲜,有点惊异,觉得与我们传统的课文教学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内心处于一种想尝试又不敢涉及的矛盾中。
我们在矛盾,别人早已开始尝试,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符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
2010年10月-11月,我反复上教材里的一篇神话《开天辟地》,改变提问,调整环节,变换策略,教学方案换了好几个,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错:生字认识了,词语理解了,故事会讲了,盘古的精神也了解了……总而言之,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都基本达成了。
可是我总是觉得不过瘾,心里总是有遗憾。
神话的神奇与隐秘孩子们并没有感受到,孩子对神话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好奇感,我真的感觉到挺没劲的。
于是,我要“开天辟地”似的大刀阔斧地换一种上法。
我在50分钟的时间里,让孩子读了7篇神话(详见《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课堂实录)。
在那堂课里,孩子们疑惑、好奇、不解、发现,在一种轻松而又充满挑战的氛围里,发现了神话的许多“秘密”,发现了一些神话的“母题”,孩子们在创世神话发现了哪些神话母题呢?1.“宇宙卵”的母题。
天地之初,混沌一片。
什么是混沌?可作混沌的比喻很多,例如“初烹时,茶叶乱浮,清浊不分,是混沌”。
但在神话里,都喜欢把混沌的宇宙比作“卵”,即宇宙最初像一个大蛋。
《开天辟地》里说“混沌如鸡子”,在伊朗神话、印度神话、罗马神话等诸多神话中,都有这样的描述,宇宙或者是鸟蛋,或者是石蛋,或者是金蛋,这就是“宇宙卵”的母题。
2.“英雄创世”的母题。
《开天辟地》的故事结构也是非常明晰的:先是说宇宙混沌,昏天黑地;接着说盘古大刀阔斧,开天辟地;最后说盘古化生万物改天换地。
这就是典型的神话故事结构,很多神话结构都是这样的:人类的苦难——神(英雄)的出场——神的肉身消失或者重生。
即使长篇如《西游记》,一百回,也是如此,为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功德圆满。
在这个叙事结构中,英雄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天辟地》里是盘古,在《女娲造人》里是女娲,在《后羿射日》里是后羿,在其它的神话中,也总会出现一个神,一个英雄来拯救世界,来帮助人类。
这就是“英雄创世”的母题。
3.“垂死生化”的母题。
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各个部分化为万事万物。
在其他神话中,这样的想象也是屡见不鲜,神或者动物的身体器官,化成日月,化成山河,化成风云,化成庄稼。
如果说,“宇宙卵”和“英雄创世”的母题还只适用于部分世界创世神话,那么“垂死生化”的母题却是世界创世神话的普遍共性。
当你看完这三个神话母题的描述后,你或许觉得对于小学生来说,太难了,太深了。
但是我必须要强调我在课堂上的切身感受,孩子们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的探索与发现中,讨论是那样积极而热烈,尤其当他们得知老师是不会将讨论的结果作为考试的题目的时候,更是放松、坦率。
而且,我自己感觉这是一种“深入浅出”的、“适可而止”的境界,这是“群文阅读”带来的。
于是,我决定,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开始补充“群文阅读”。
一节课里读一组文章意味着什么我并不想否认一篇课文一篇课文教学的价值,我坚持认为在现有的背景下,架构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行为主义理论和阅读工学理论之上的技能取向的课文教学(如认字、识词、句式掌握、篇章组织、理解等等),也是有其意义的。
因此,在我自己的课堂里,是不可能出现那种“大手笔”的、“大刀阔斧”地将教材撇在一边的改革的。
我所指的“群文阅读”是指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5-6组文章,或者更多,进行教与学。
即使是这样,也需要老师的勇气和魄力,因为“一节课里读一组文章”意味着我们要作出相应的巨大的改变。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提太多问题,意味着你老师不能发起太多讨论,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这群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
所以“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高潮迭起……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连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读自悟、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的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了。
微言大义,字斟句酌,咀来嚼去……这种分析性阅读的典型特征是:20字的《登鹳雀楼》,在小学二年级要条分缕析35分钟,热热闹闹一节课,数数字数20个。
在“群文阅读”里,你不可能这么上,很简单,时间来不及啊。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步步扎实……“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不能将“朗读”、将“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一则时间上不允许,因为有感情朗读是特别费时间的;二则无限放大有感情朗读,势必会挤占掉一些更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尝试与学习。
你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你必须更多地尝试真实的更实用地类生活化阅读。
把怎样的文章如何放在一起是个关键“群文阅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
有的人可能会问,教材里不是已经有一组一组的文章了吗?有的地方不是已经在尝试“单元整组”教学了吗?你为什么还又“另起炉灶”呢?这真是个关键问题,在我眼里,教材里的一组一组文章,虽是把一篇一篇文章放在一起了,但关联性不大,并且教材的设计本质上还是基于老师的“教”的。
为了将我心目中的“群文”这一概念解释清楚,先列举一些我校已经和打算实践的4-6年级的群文主题:四年级:“反复结构的故事”一组“友情诗”一组(《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图像诗”一组各个版本“龟兔赛跑”一组(一个故事多种版本)“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一组“大作家也写流水账”一组各个版本“三个儿子”的民间故事一组“淘气包”文章一组穿越式“幻想小说”一组“大人国小人国”类文章一组五年级“创世神话”一组“对话”组成的文章一组突出“声音”的文章一组突出“色彩”的文章一组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一组“月亮”在组“一句话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文章一组“吝啬鬼”文章一组“言不由衷”文章一组六年级观点完全对立的文章一组父母与孩子的“通信”一组谢尔·希尔福斯坦作品一组老舍文章一组豪迈与温婉风格一组“一部作品不同人翻译”文章一组谈论”死亡”的文章一组谈“人与环境”文章一组谈“幽默”文章一组“通感”一组透过上面的“群文主题”,大家或许已经发现,选怎样的文章组成“群”考验着老师的阅读视野、品味以及阅读教育理念。
因为我们要尽量选用多种文类的文本,包括丰富学生文学体验的文学类文本,例如神话、故事、寓言、散文、童话、诗歌、小说、传记,也包括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实用性文本,例新闻报道、说明书、广告、通告。
我们还要尽量选用多种行文特色和叙事风格的作品。
教材中的课文,主题是往往是明确的、正向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篇幅是有限制的,语言也是经过规范的,词语的选用是经过衡量的,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教材体”文章,而“群文阅读”,选文的自由度大大增加,选文应该努力保持原貌,不随意删、换、改,包括保留原文的文字风格,保留叙述的复杂性。
但是,“群文”最应该强调的还是它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就是教材里的单元做得还不够好的,这种“结构性”体现在两点:1.组合的线索非常明确。
以文学类文本为例,“反复结构故事”群文的组合线索是“表达形式”,“友情诗”群文的组合线索是“主题”,各个版本“龟兔赛跑”群文的组合线索是“故事内容”,“淘气包”群文的组合线索是故事中的人物,“创世神话”群文的组合线索是“体裁”,“老舍群文”的组合线索是作者。
线索虽然丰富多样,但相对明确,不模糊。
这种线索清楚的一组一组的文章,如果后面的教学跟进得好,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叶圣陶先生所担忧的单篇阅读的弊端:“现在的精读教材全是单篇短章,各体各派,应有尽有。
从好的方面说,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
但是从坏的方面说,将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心志不专,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
现在的国文教学成绩不能算好,一部分的原因,大概就在宣读单篇短章,没有收到好的方面的效果,却受到了坏的方面的影响。
”2.线索背后又有明确的意图。
一群文章,按一定线索放在一起的意图一定要明显,有的是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的是要强化学生某一种认识,有的是要丰富学生的多元理解,有的是要学生领会读某类文本的方法……笔者所实践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详见后面的课堂实录),选用了7个不同地区的创世神话,就是要学生在比较性阅读中主动去发现和思考,因为这一组文章“相似处”和“不同点”都显而易见,尤其“相似处”,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创世神话都把远古的世界想象成一个蛋?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创世神话都有一个不畏艰险、法力无边的大神?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创世神话都想象最后是神的身体化成了万事万物?为了找到这7个神话,我真是费劲周折,但是这种“费尽周折”的意义在于它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体验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