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析
第一步、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首先, 粗读全文,看一看文章中 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些 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各是什么。
★阅读时尤其要注意:
1、要筛选出文章中体现时间 词句。
2、要注意把观点和材料分开。
提示: 本文写的对象是时__间_______
主要写的内容是__作__者__在__不__同__的__时__间__阶__段_ 里, ________________对__时__间__的__不__同__感__受__。_
2014.10.08
④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
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中着时心间句,
台历上镶嵌着时间,玩具里放置着时间, 至于电脑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 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有如 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 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2014.10.08
⑤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 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 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 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这一次露出了痕 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 齿脱落得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间让一棵青春
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 迹,让一座老屋逐渐驼了背。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 突然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辛勤劳作过的土 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 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在清冷的梦中见到 他们依稀的身影。 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 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 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时间标志提示:
①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着的 一道风景 ……
现代文阅读如何分析文章结构
现代文阅读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李慧琴考点解读: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织和安排。
分析文章结构,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的安排。
具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对文章结构的考查,可以考查文章的总体组织安排,也可以考查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的组织和安排上所起的作用。
文章思路,是作者行文时思考的线索、路径和脉络,始终贯穿在文章中。
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逻辑顺序。
一般而言,通过分析文章的意义段,可以大致梳理出文章的思路。
所以,对文章思路的考查,常常考查考生对意义段的把握。
技巧点拨:一、分析文章结构1. 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即总体组织安排。
【看看高考·怎么考,怎么答】(2008年高考江西卷)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6分)答: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④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最后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解题指导】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
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确定文章遵循的是哪一种结构方式,同时注意不同文体文章的结构安排特点: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结构全文: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结构全文: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结构全文。
然后注意过渡句、中心句等。
最后注意表示结构的一些标志性语言,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
2.分析文章的局部结构——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组织、安排上所起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课题: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课题: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教学目的:通过指导训练,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一般方法,提高阅读中整体感知的能力。
教学重点:文章结构分析方法指导教学难点:在阅读实践中运用所学方法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文章的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文中句与句的联系,段与段的关系,整体谋篇布局等,准确的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
二、知识讲授:1、文章语段的特点:(1)段落中心的单一性;(2)内容上的相对完整;(3)结构上的相对独立。
2、分析文章结构的注意事项:(1)注意不同文体的结构思路;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结构全文。
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结构全文。
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结构全文。
(2)注意文章常用的结构方式;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是文章最常见的一种结构方式。
2)并列式3)递进式4)对照式(3)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1)文章中的关键的标志词包括:a、衔接上下文的: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b、表递进关系的:如“更、而且”c、表转折的:如“但是、相反、与此不同”d、表总结的:如“因此、总之、由此可见”e、表态度的:如“我认为、我觉得、应该”2)文中的关键句:如过渡句;前后照应句;文段的首、尾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4)注意文中的标点,特别是分号。
(5)注意文中表达方式的变换。
(6)注意语句间的联系,看其是否围绕同一中心话题。
3、常用的文章结构层次分析法:1)时间推移分段法:注意抓住时间词。
2)空间转换分段法:注意文中空间方位、地点的变换。
3)内容性质分段法:主要根据文中所写人、物、事等内容的不同划分。
4)情节过程分段法:按情节的展开过程分段。
5)结构特点分段法:注意文体的结构特点、方式。
散文阅读考点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 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 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 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 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 入组织材料。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 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 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 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 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哈尔施塔特这个词汇与“铁器”相关。欧洲第一个铁器 时代就以哈尔施塔特命名。它对欧洲文明划时代的进步具有 标志意义。恐怕这正是它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层的缘 故之一。当然,比“铁器时代”更早的历史还有凯尔特人留 在这里的墓穴。早期人类在这里活动,都与这座小镇储藏极 富的山盐有关。数千年的历史使哈尔施塔特成为欧洲最古老 的小镇之一,也颇使镇上的人引为自豪。他们把不少珍贵的 历史的遗存都精心地放进镇中心一座设施现代的博物馆中。 这博物馆叫作“时光回忆”。
(2)找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 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 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 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 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 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 题直接揭示线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 “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考纲解读_分析结构、把握思路_文学类(精品)_公开课
三、典型试题分析
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 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e)于是他 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 不久也就忘了。(f)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 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 新的、更美好的启示。(g)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 些新手栽种的树木之下。(h)(1)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 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 是树林中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 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2)
原来作者写历史上的长城,实际说的是 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写现实的长城,既反映新 的形势,又表现对发展趋势的看法。而最后一 段实际是写未来的“长城”。如果能作这样的 分析和探究,这一小题就会答得很好。 高考题所选《话说知音》、《乡土情结》 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事实上,高考试题直接 考查结构分析的试题并不多见,而需要凭借结 构分析来正确回答试题的频率是相高的。
二、分析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明确结构分析的目的。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都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为此目的,分析结构和把握思路,不能满足于 辨别文章结构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还要探究 这样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 譬如: 高考所选《长城》第24题:最后一段写道: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 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联系全文看,这段 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当年这一小题大多数考生都答得不好,得分率很低。 “联系全文看”,文章主体部分先写“历史上”的长城, 说它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 钝的标志”;后写开放的长城,说它开放而充满自信。但在倒 数第三段提出两个问题:你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 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倒数第二段写 “你不语”、“群山不语”、“长天也不语”,即都不回答。 作者提出的问题还要不要回答呢?要!这最后一段就是作 出回答: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能承受历史的再冲荡。 因此这最后一段就表现出一种民族的自信力和自豪感,而这种 自信力和自豪感即来自于历史和现实,又表达了对未来的态度。 其实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高中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考点解读分析综合C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阅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因为“文章的思路”是阅读的“纲”,“纲举”则“目张”,思路把握住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也正基于此,高考的题目,也常常在“把握思路”这一点上设题,尤其是最近两年。
二、【本知识点学习内容】1、高考关于这一知识点命题的大致方向;2、论述文的思路和结构的大致规律、方法;三,高考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直接考查全文或某段思路B、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与论据之间的关系;C、文章整体或部分结构的特点及安排理由;D、文章段落组织、材料选择的效果。
例题:1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6分)(10江苏卷)2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05江苏卷)3请结合全文,指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阐明“城市文明”这一问题的。
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07广东)5作者在演讲中,可以省去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吗?请说明理由。
四、方法例解(一)1、阅读下文,给下文分段,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1)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
(2)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3)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4)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
(5)这粗心和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
(6)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一种铝矿石时,漫不经心,失掉了研究发现“钒”的机会。
(7)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
现代文阅读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现代文阅读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李慧琴考点解读: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织和安排。
分析文章结构,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的安排。
具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对文章结构的考查,可以考查文章的总体组织安排,也可以考查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的组织和安排上所起的作用。
文章思路,是作者行文时思考的线索、路径和脉络,始终贯穿在文章中。
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逻辑顺序。
一般而言,通过分析文章的意义段,可以大致梳理出文章的思路。
所以,对文章思路的考查,常常考查考生对意义段的把握。
技巧点拨:一、分析文章结构1. 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即总体组织安排。
【看看高考·怎么考,怎么答】(2008年高考江西卷)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6分)答: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④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最后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解题指导】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
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确定文章遵循的是哪一种结构方式,同时注意不同文体文章的结构安排特点: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结构全文: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结构全文: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结构全文。
然后注意过渡句、中心句等。
最后注意表示结构的一些标志性语言,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
2.分析文章的局部结构——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组织、安排上所起的作用。
【看看高考·怎么考,怎么答】(2008年高考北京卷)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分析文章结构_把握文章思路
3、高考题例
2007湖南卷《忆刘半农》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写成300字左右的 文章。 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 叙事写人。(文章多处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时间线索十分 明显。在叙述之中,文章紧紧扣住作者“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 他的近几年”的思想感情选取材料,组织内容。) 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如文章的标题是“忆刘半农”, 文章第一段“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紧扣标题;接下一段,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又与上段紧密衔接起来,以后各段大致 都 如些。全文在形式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而自然。 ③前后呼应。本文末段与开头互相呼应,各个部分在内容上也 呈响应之态。(如前面谈到刘半农活泼、勇敢,是一个战士,后面 行 文中多次照应这一点,并在结尾呼应。前面谈到刘半农的“浅”,
• (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 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 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 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 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 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 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 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4、答题模式
相关术语+具体文章的内容+作者感情、文章主旨
(二)行文思路
1、知识储备
抓文章线索,抓叙述顺序,抓结构层次
思路展开方式: (1)按照时空的转换展开。 (2)按照情感的发展展开。 (3)按照说理的推进展开。 (4)按照对象的变化展开。 (5)按照事理的演变展开。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ppt5
例3:(教材P288)作者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叙 述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 答案:突出了他们相识时间之长,感情之融合; 为下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寂寞作铺垫。
例4:(教材P287)请仔细体会第③段结尾画 线的一句话:“它来得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 季节感惊醒了。”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什么? 答案: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相关真题:(2010北京卷) 16.简要分析 “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三)行文思路
知识链接
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
→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写景叙事
类散文多按照时间、空间顺序进行,而状物抒情类
散文多以某一事物、某种感情为线索安排思路,议
论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
(四)标题的作用
一、标题作用 1.阐明表述对象; 2.揭示文章内容,提纲挈领; 3.揭示(暗示)文章中心;
4.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 5.线索; 6.分析手法及表达效果(引发读者思考或吸引读 者阅读兴趣)。
。
文章以“七里香花开”为题,有何 寓意?(6分)
以“七里香花开”为题,表明作者情感 的触发点和文章的切入点,揭示文章 的写作内容(结构上作用)。(2分) 缅 怀“七里香花开”的日子,呼唤“七 里香花开”,希望再次看到大自然这 美丽的景致(表达情感)(2分)。含 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2分)
【穿插性材料】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 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 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 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
尾,或中间,视需要而定;就其作用而言,或对
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
现代文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现代文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作者:卞锦周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15年第29期【解题钥匙】“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来体现的,只有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
一、考点梳理“分析文章结构”着眼于文章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结构特征,具有外显性和客观性。
“把握文章思路”常常是围绕中心话题,立足于整体,着眼于词、句、段、层,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作者的动机,具有内隐性和主观性。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一考点常考题型有: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本文围绕某观点是怎样展开论证的,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等等。
做这类题时,要根据论述类文本的特点,首先整体感知、了解文章所谈论的问题,然后细读文段,掌握文段大意,琢磨疑难语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最后严格按照题干要求答题。
要迅速而准确地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仔细揣摩,学会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加以概括,但也要防止因简而损意。
所以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扩大视野,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而不是浅尝辄止。
二、答题方法1.从论述类文本的特征、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文本内容入手。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首先要清楚开头的引论部分作者提出了什么论题,中间的本论部分使用了哪些材料,结尾如何收束、解决问题。
这样考生才能大致理清整篇文章的行文思路。
其次要弄清材料与材料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种属关系取其“种”,并列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取其“主”。
再次从文章的各小段内容入手,弄清每一段的意思。
最后分析段落中每句话的意思。
这样,考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思路,也就把握了全文的内容。
2.从能体现结构思路的标志性词语入手。
很多论述文往往使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考生对文章结构、思路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可以作为标志性的词语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命题透视一、什么是文章的结构、思路结构是文章的内部组织形式,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结构要服从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
一般认为,文章结构的内容包括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标题、款识、补记等。
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结构。
思路是指作者谋篇布局的思维轨迹。
理清作者的思维轨迹,是把握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思路理清了,文章的“文脉”就抓住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了然于胸,这是对任何文章整体认识和理解的关键一环。
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的方法⒈整体阅读感知文章,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结构,提取文意要点。
⒉辨明文章体裁,熟识文章结构的常见类型,理清文章顺序,找准文章线索,把握思路脉络。
三、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应注意的问题⒈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时要考虑好过渡段的层次归属,看清过渡段与上下文的联系,注意开头、结尾与主体的衔接。
⒉要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索,有的文章采用的是双线结构,要分清主次与明暗,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短语、句子(它往往是线索的聚焦点)。
类题讲练【命题角度01】解析过渡和照应【知识解说】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段落层次保持连贯、文章脉络上下畅达的一种手段。
文章的过渡段、照应段都是结构段,主要作用就是连接层次和段落。
过渡有明、暗,暗的过渡不用过渡段等语言标志,行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连贯。
但大多数文章的过渡,由过渡段或过渡性的语句来衔接,这是明的过渡。
文章的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呢?一般是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合;文意的转折、交接处;叙述与议论的转接处;记叙类文章中倒叙、插叙与顺叙相接处;由写景而抒情、或由抒情议论而写景的衔接转换处等等。
文章在前面写到的有关内容,后面应作适当的回应,这就是照应。
与照应相关的另一概念“伏笔”,是指作品中对以后要写到的内容作某些“埋伏”、“暗示”。
照应是对前文说的,伏笔是对后文说的。
照应能体现思路的严谨、缜密,结构的紧凑、精巧。
现代文阅读怎样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现代文阅读怎样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现代文阅读怎样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要想把握住文章的总体思路,就应该从分析文章结构入手,从归纳各段段意入手。
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段与段以及一段之内句群或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是把握文章思路脉络的手段,也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的手段。
具体操作如下:
1.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解答阅读题必经的第一步。
在做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住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逐层弄清文章段意、层次,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2.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
记叙文的结构: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感情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文章内容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进展……
议论文:内容有三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结构体式有四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文:抓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逻辑)顺序等特点。
3.注意语言的标志。
比如,结构上有“第一”“第二”“第三”之类序数;层次有“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同时”等。
4.注意找出中心句。
一篇文章,找到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一个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可以弄清这个段落的层次结构。
文章中还有一些过度、总结句和提挈下文的句子,也是我们解答问题、分析段内层次之间相并、相承、相属关系时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利用。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4高考信息类文本分析文章结构及把握文章思路
2024高考信息类文本分析文章结构及把握文章思路考点讲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梳理清楚行文的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
文章思路,指的是作者为使表达的思想内容能够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而选择的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文章结构,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指的是对材料的组织及安排方法。
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例如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论题,然后通过哪些论证法展开论证,最后是归纳概括,归纳中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等。
文章的论证思路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文章开头部分,先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然后主体部分充分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结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局部段落的论证思路也是如此。
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要求在熟悉文本基本特征、体式特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最后辨明论点、论证结构与思路、论证方法等。
一般来说,信息类文本,尤其是论述类文本,结构模式主要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等。
考查着力点:要辨识观点句与支撑句;要辨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要具体分析全文的论证层次,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
【设问形式】形式一: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形式二: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形式三: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将其概括出来。
【答题步骤】第一步,整体把握所谓整体把握就是把文章看做一个整体来阅读。
从立意、结构、思路、思想等方面宏观把握。
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微观调控,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
第二步,分清关系论述类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
第三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第三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作者:程立海/供稿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09年第03期【备考要诀】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文章的思路,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脉络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往往是密不可分的,结构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而思路又隐含在文章的结构之中,靠结构来体现。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中考阅读题考查的重点,也是最基本的阅读技巧。
熟练掌握这一技巧,对于提高考生的做题速度和做题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是:1.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结构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作者行文时总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安排,这就是结构布局。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形式,如议论文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记叙文的时间推移式、空间转换式、逻辑联系式;说明文的并列式、总分式等。
因此,我们在分析文章结构时,需通读全文,注意到不同文体的特点。
2.抓中心句,理解文章主旨中心句是能够高度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它是语段的总纲,甚至是全文的总纲。
分析文章的语段结构,如果有中心句,就找准中心句,这样就可以使考生最快、最准确地获得全文的有效信息,理解文章主旨。
3.看语言标志,把握前后关系语段中常有一些关联词或关键词语表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轻重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第一、第二”等序数词表示顺序;“综上所述、总之”表示概括、总结;时间词语,表示事件发展的顺序;标点符号也是结构层次的一种体现,同样不可忽视。
还有重复出现的词语、相同的句式等,都有助于分析段落的前后关系。
4.抓语意间隙,理清段落层次有些语段,既无关联词语,又无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我们就要认真研究各句内容,揣摩前后句子语意的疏密度。
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的,便是一个层次;反之,便是语段的另一个层次。
高三语文教案 现代文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概述】: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思路是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能力层级。
我们在阅读中只有达到本能力层级的要求,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这一方面的考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具体说来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写作技巧等重要的一环。
可以说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而且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题型分析】:例1、2008年重庆卷第15题: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囊括了两个考点。
行文思路往往与作者的立意和构思密切相关,这也是命题的意图所在。
考生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可先原文勾画,再进行概括。
通读全文,很容易发现带有标志性的语句,童年-初中—后来--再大一点—十几年前—现在,结合文意,很容易地概括为:作者以人生过程为线索,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①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②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③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无所作为→④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时光飞逝→⑤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高考语文小阅读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高考语文小阅读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
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围绕着主题,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的内在逻辑层次。
“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重点考查的是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
从高考设题的实际来看,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结构”与“把握思路”结合起来。
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第×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尚未出现单独设题考查这一考点的情况。
自主命题的省份偶有涉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和思路是写作时需要把握的重要要素。
良好的结构可以让文章有条不紊地展开,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以下是关于如何分析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的一些建议,帮助你写作出富有逻辑和连贯性的优质文章。
一、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1.阅读文章整体:在阅读文章之前,先通读全文,获取整体思路和主题。
这可以帮助你对文章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分段理解:观察文章的段落,判断每一段的主题和要点。
通常,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以此为支撑来叙述和论证相关内容。
3.追踪文章框架:观察文章的序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理解它们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
序言用于引入主题,主体部分是用来具体展开和论证主题,结尾则是总结和提供结论。
4.查找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在文章中起到连接段落和句子的作用。
例如:“首先”、“此外”、“然而”等词语可以帮助你找到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
1.确定主题:文章的主题是写作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通过阅读全文,确定文章的主题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
通过以上的方法,你可以更好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把握文章的思路,从而写作出一篇逻辑性强、内容丰富的文章。
同时,要记住,在写作过程
中要保持连贯性,使每一段内容都贴切主题,同时也要注重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让读者更容易吸收和理解你的观点。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思路大有帮助。 • ①关联词,如表并列的“和”“以及”“另一方面”“同
时”;表递进的“不仅如此,而且……”“甚至”“更进一 步讲”;表转折的“然而”“不过”“其实”“与其相反 ”;表因果的“因此”“所以”“总而言之”。 • ②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材料的主次轻重或问题的几个方 面,如“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
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
01
前提;
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
02
面目的原因;
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
03
惧怕的力量。
课堂总结
看清题目12 二.理清 Nhomakorabea构三抓:抓标题、抓关键句、抓关键词
3
规范答题
拓展延伸
2010江苏卷《谈 静 》 朱光潜
文章题为“谈静”, 但最后一段才写到 “静”,请简要说 明全文的思路。(6 分)
• 2、2011年江苏高考 鲁迅的《捧与挖》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3、 2012江苏卷《笑的价值》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4、2014江苏卷《乾坤草亭》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教学目标
01
02
了解论述类文本的基 本结构类型;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
论述文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引论(提出问 题或论点)
本论(分析问 题)
结论(解决问 题)
全文做题思路
大体概括每段段意
二.根据各段意义把文章切割成若干个部分
(这里必然有把意义相近的段落合并的过程
三.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开放、自信
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 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 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群山不语,并睛洁气爽的 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 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未来
希望
⑴—⑶凄婉的历史 长 城 ⑷—⑸民族封闭的象征 历史 现在
2、爱因斯坦不做以色列总统是因为他诚实。
3、天真是睿智。
(概括不准)
答案三:
1、以李白的真性情、爱因斯坦的拒绝做总统和齐白石 的作画体现阐述。
2、用小女儿的话语进行阐述。 (概括不着)
3、从艺术家的敌人是自身阐述天真的性情的重要作用。
存在问题:
缺少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意识和能 力,以致概括不全、概括不准、概括不 着。
题目 首 尾
主旨(三位一体)
天真之真纯
2、依据主旨确定各段大意。
①划出段落中的总起句、收 束句、过渡句和 表达作者感受 的句子、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 ②依据主旨提炼大意。
“我醉欲眠君且去”,能说出这种 话的人惟有李白,如无赖童子。在李白 眼里,世事无不美好又无不令人沮丧。 这是诗人眼里的生活,但李白赤条条地 皈依于美好。他当不上官且囊中缺乏银 两,但口出无可置疑之句“天生我材必 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天才, 毋宁说是十足的天真加上十足的才气。 我们多么感谢李白不像绍兴师爷般老辣, 也不似孔明那么擅逞谋略,不然文学史 黯然矣。
天真之“真”,由“天”而出,即余光中先生说的 “破空而来,绝尘而去”。它“得乎天性,非关技巧”。 黄永玉先生在《永玉三记》中,说喷嚏是“一秒钟不到的 忘乎所以,往往使旁观者惊喜交集”。说镇定是“到处找 不到厕所而强作潇洒的那种神气”。精妙,当然也睿智, 但也透出说者在语言背后的天真。睿智或许可以模仿,但 天真委实无法模仿。有的诗人,被人喊打惶惶如丧家之犬, 原因在诗中不恰当地布置了过多的“天真”。其实,为文 之道如为人之道,天真只是其中一路,可通之路又有万千。 培根如老吏断案,李敖以骂挂帅,昆德拉用性事揶揄政治, 都见不到天真但均可阅可喜。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⑴思想、思路、结构的关系是怎样的? 叶圣陶:“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 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 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结构是思路的具体展现。 ⑵结构、层次、文章的关系是怎样的?
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段间 的、段内的),才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1、粗读全文,整体感知。义
生搬硬套(机械模仿)作文 式。 追求功名利禄
课堂小结:
粗读全篇知大意, 文题首尾三合一 通读段落看中心,议论过渡记心中。
作者感受要关注,取要萃精依主旨。
段间关系须明确,连缀整合出思路。
祝 你 成 功
天真之真纯由“天”而出,无法模 仿。
3、连缀整合思路。
辨明段落之间的关系及各段 对于阐述主旨的作用
天
②天真成就天才
真
李白 天才
①天真是人性纯度的一种标志。 天真只由无邪而来(儿童) ③
鲍尔金娜 幽默
总
正面 特 点 作 用
爱因斯坦 卓有 天真事实上是诚实(成人) 齐白石 成就
分
④缺少天真的危害(阻碍艺术创作)
天真之真纯 (主旨)
成年人 天真是一种诚实
艺术家的敌人,不外自身而 已。自身在浊世中历练的巧慧、 诡黠、熟练等等无一不是艺术创 作的阻碍。若克服这种种的 “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 你不可能一边争官赚钱,又一边 保持天真。老天爷不肯把这么多 的能力都赋予一个人。
(从反面说缺少天真之真纯的危害 ——阻碍艺术创作)
③人们说“天真无邪”,言天真一物无不洁之念, 但人生岂能无邪?所谓无邪只是无知而已。所以 天真只存在于小孩子身上。儿童的天真只由无邪 而来,一被语文、算术绕缠就无法天真了。可见 知识是天真的大敌,因而一位有知的成年人还保 持天真,无异于奇迹。这种天真,事实上是一种 诚实。诚实最接近于天真。白石老人多么诚实, 又多么天真。 儿童 天真只由无邪而来
天真之真纯 写出好诗句 成就天才
人们说“天真无邪”,言天真一物无不洁之念,但人生岂能无 邪?所谓无邪只是无知而已,像小孩子研泥为丸,放在小盒子里, 自以为旷世珍物。所以天真只存在于小孩子身上。每个小孩子都是 诗人与幽默家,都讲过妙语。小女鲍尔金娜三岁时,我携她在北陵 的河边散步。河水平缓,偶涌浪花,鲍尔金娜惊奇大喊:“小河在 水里边。”小河——在——水里边,我想了许久。的确,小河若不 在水里边,又在什么里边呢?倘若我们也肯于把小河看作是一位生 灵的话。鲍尔金娜还讲过“小雨点是太阳公公的小兵”云云。这些 话很有些意思,但证明不了她亦是李白。儿童的天真只由无邪而来, 一被语文、算术绕缠就无法天真了。可见知识是天真的大敌,因而 一位有知的成年人还保持天真,无异于奇迹。谁也不能说爱因斯坦 无知,但他天真,拒绝以色列总统的职务,说自己“只适合于从事 与物理学有关的事情”。这种天真,事实上是一种诚实。诚实最接 近于天真。齐白石九十岁的时候,翻出自己七十岁的画稿阅读,说: “我年轻时画得多好!”人们对此不禁要微笑,七十岁还叫作年轻 吗?况且他说自己“画得多好!”对九旬老者,七十岁只能说是年 轻,白石老人多么诚实,又多么天真。在他的作品中,有一幅“他 日相呼”,画面上两只小鸡雏各噙蚯蚓一端怒扯。没有童心,谁能
2、依据主旨确定各段大意。
关注总起句、收束句、过渡句和表达作 者感受的句子、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
3、连缀整合思路。
辨明段落之间的关系及各段对于阐述主 旨的作用。
4、依据思路,形成答案。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 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 ,有 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 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 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 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 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人们频 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 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现代文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考试说明要求:
1、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9.作者开篇写到“天真是人性纯度的一种 标志”,文中从哪些方面作了阐述,请分 条概括回答。 (考查对文章的结构思路的把握)
答案一: 1、天真并不诉诸知识,因为知识是天真的大敌。 2、天真只存在于小孩身上。 3、诚实最接近天真。 4、天真之真,由“天”而出,无法模仿。
(概括不全)
答案二:
1、天真只是性情的流露,李白皈依美好。
反面
⑤天真之“真”,由“天”而出,无法模仿。 ⑥总结归纳对“天真”的认识 ⑦无邪而幽默睿智的实例作结
性 质
总
4、依据思路,形成答案。
(1)、天真是成就天才的重要因素。 (2)、天真只由无邪而来。 (3)、天真事实上是一种诚实。 (4)、天真委实无法模仿。
1、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题目、首、尾三位一体出主旨。
⑹—⑺文化愚钝的标志 ⑻开放自信 ⑼—⑾相信长城能够接 受新世纪的挑战
未来(希望
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 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 合,有用处没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 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 没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 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 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智能,使个人 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 旧式教育根本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