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古诗词中的画面美意境美

合集下载

古诗词意境之美作文

古诗词意境之美作文

古诗词意境之美作文
说起古诗词,那可真是妙不可言!就像一道道美味佳肴,让人回味无穷。

古诗词的意境之美,那简直就是一场视觉、听觉和心灵的盛宴。

比如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地升上天空,那是多么孤独又壮观的画面。

再加上那一轮圆圆的落日挂在长长的黄河之上,这景色,简直绝了!感觉自己就像站在那沙漠之中,被这雄伟的景象所震撼。

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画面多生动啊!两只小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一行白鹭拍打着翅膀冲向蓝天。

就好像是一部高清的大自然纪录片在眼前播放,耳边都能听到那清脆的鸟鸣声。

古诗词里的意境,有时候还能让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简单单几个字,把那种在异乡漂泊,望着明月思念家乡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咱们在外地想家的时候,是不是也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而且古诗词的意境美还特别有韵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下采着菊花,不经意间看到南山的美景,那份悠然自得,多让人羡慕啊!这可不就是我们向往的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吗?
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让我们能穿越时空,看到各种各样美丽的景象,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乐。

它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
品越香,越品越让人陶醉!咱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别让它们被时间的尘埃给掩盖喽!。

关于古诗词的美

关于古诗词的美

古诗词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古诗词的语言美,古诗词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们往往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暗对比,表达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其次,古诗词的形式美,古诗词的格式严谨,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平仄押韵,让人感受到诗歌的节奏美和音乐美。

再者,古诗词的意境美,古诗词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意象,创造出深远的意境,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此外,古诗词的美还体现在其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上。

古诗词往往通过描绘自然、人生和社会现象,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乐观豁达,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找到前进的动力。

总的来说,古诗词的美是多种元素的综合体现,包括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哲理和人生智慧等。

这些美通过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深远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共同构成了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实践思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实践思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实践思考发布时间:2021-09-12T16:41:42.925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8月作者:汪静[导读] 近年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手法越来越新颖,教学改革也为教学活动带来了全新的教学视野,使得古诗词逐渐在“美学”范畴中崭露头角。

古诗词能够充分借助文字艺术为读写描绘一副生动的画面,通过意境的展示让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好地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教学境界。

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鉴赏的手法,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基于此,本文就从声效介入、语言渲染、情境再现几个方面论述了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具体策略。

汪静四川省纳溪中学校【摘要】近年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手法越来越新颖,教学改革也为教学活动带来了全新的教学视野,使得古诗词逐渐在“美学”范畴中崭露头角。

古诗词能够充分借助文字艺术为读写描绘一副生动的画面,通过意境的展示让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好地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教学境界。

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鉴赏的手法,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基于此,本文就从声效介入、语言渲染、情境再现几个方面论述了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能力;诗画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8-013-01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古诗词占据了大壁江山,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课题内容之一。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古诗词教学的特点找到其与绘画艺术的结合点,引领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去挖掘古诗词中的诗意和诗境,帮助学生在简洁的语言中感悟古诗词传达的情感,最终达到由境入情的教学目的。

在推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同时强化对学生艺术和文化素养的培育,确保高中语文教学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借助声效介入增强感悟对古诗词的学习往往是从读开始了解文本的,好的诵读可以使得古诗词完成更深入的传情达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古诗词的音韵与意境

古诗词的音韵与意境

古诗词的音韵与意境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它以其婉约的音韵和深远的意境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与赞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古诗词的音韵与意境,并探索它们的独特之处。

一、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音韵美感人心,让人陶醉其中。

音韵的美,首先来自于古诗词的韵律和押韵。

韵律是古诗词中定量与押韵的结合,赋予了诗词以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而押韵则使诗词在声音的呼应中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感。

其次,古诗词中的声调与音节的运用也是音韵之美的表现。

在古代,每个字都有特定的声调,而不同的音节组合也会产生不同的音韵效果。

诗人经过反复斟酌和运用,使诗词中的音节和声调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了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二、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古诗词以其细腻的意境感染着读者的内心,勾起了无数人的思绪与回忆。

意境是诗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载体,通过诗人独特的语言和构思,将抽象的思想和感受形象化,以此激发读者的共鸣与想象。

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其情感的表达。

古诗词通过精细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对爱情、离别、孤独等复杂情感的共鸣。

其次是景物的描绘。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笔墨描绘自然景物,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此外,古诗词还能通过意象的运用,启示读者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使人对人生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古诗词音韵与意境的关联古诗词的音韵与意境密不可分。

音韵美使诗词变得婉约动人,而意境美则使诗词更具思想深度和感染力。

音韵通过其独特的韵律和押韵,使诗词更有韵律感,读起来更加流畅悦耳。

而意境则在音韵的基础上,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景物的描写,使诗词产生更加深远的感染力,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回忆。

举例来说,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诗通过押韵和对仗,使诗句更加优美动听。

而在意境上,诗人用“明月”和“酒”这两个意象,间接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四、结语古诗词的音韵与意境是其独特之处,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意境很美的古诗词五言绝句

意境很美的古诗词五言绝句

意境很美的古诗词五言绝句1. 古诗词的魅力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它以精炼的文字、深邃的意境和美妙的音韵,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思想感悟。

其中五言绝句作为古代汉语诗词体裁的重要一环,以其简洁明了、寓意深长的特点,成为了古诗词中最为广泛传颂的形式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意境很美的古诗词五言绝句,旨在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美学价值。

2. 简洁明了的意境呈现五言绝句之所以能够表现出深邃的意境,与其简洁明了的结构密切相关。

每首五言绝句通常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十分精练。

这种简约的结构要求诗人在有限的文字空间中表达出丰富的内涵,用最简单的方式勾勒出精致的意象,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2.1 清新雅致的自然意境五言绝句常常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展现出清新雅致的意境。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多情却被无情恼,误入蕙红尘海角。

汉,时忧国思见君;魏,遣维舟待月影。

从这首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秋夜时深情的思绪。

诗人以秋夜的寂静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给人以宁静的愉悦感。

这种清新雅致的自然意境,常常能够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使人们向往大自然的美好。

2.2 暗示深意的人生寓意除了描绘自然景色,五言绝句还常常通过隐喻手法,暗示深入人心的人生寓意。

诗人通过精确的用词和想象力丰富的意象,将人生的喜怒哀乐巧妙地融入古诗词之中。

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一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所描绘的江南风景,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历史等元素,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

这种从细节中折射出人生哲理的意境,使人怀古伤今,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感悟。

3. 美学价值的体现意境很美的古诗词五言绝句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体现。

其独特的形式美和意境美,使其成为文学艺术中的瑰宝,为人们带来了诗意盎然的审美享受。

古诗词“意境美探究

古诗词“意境美探究

古诗词“意境美探究古人吟诗作画讲究意境。

意境指的是什么?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泼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去领悟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一、抓住字眼,体悟意境二、运用想象,感悟意境意境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语〕,它精彩绝伦而又浑然天成,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并且具有朦胧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诗词这种深远的意境,为学生发挥想象力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想象是学生掌握的必要条件,小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他们也特别爱想象。

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中,教师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朗读、想象、画面、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把诗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景想象出来,并且把脑中想象的美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做到可意会可言传,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演唱、诵读,融入意境古诗词的意境美能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通过演唱、诵读,展开联想,去自由地联想和体验意境的无限空间,通过对空白的填补与创造,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得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到达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境界。

〔一〕通过诵读,融入意境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具感染力,最具创造力,最为精彩纷呈的因素。

古诗文诵读,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复原生活,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与之心灵相融,实现学生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通过诵读读出作品所传达的情,所阐述的理,使学生融入古诗词情境中,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古为今用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通过演唱,融入意境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又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古诗词的美学追求与审美境界

古诗词的美学追求与审美境界

古诗词的美学追求与审美境界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我国古代文人士人的智慧和情感。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形式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追求和审美境界。

一、美学追求古诗词的美学追求体现在诗人对于形式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的追求上。

形式美:古诗词有其独特的体裁要求,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这些固定的格律要求使得古诗词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规格感,在形式美上体现了一种严谨和规整。

意境美:古诗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巧妙的象征手法,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美。

诗人运用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以及社会背景等元素,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杜牧的《秋夕》中描绘的月亮、霜叶和丰收的场景,以及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等,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想象。

情感美:古诗词的美在于其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古代文人通过对于爱情、离别、怀古等主题的思考和表达,展示了一种深情厚意的美感。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壮美的情感,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则更多地表达了留恋和思念之情。

二、审美境界古诗词的审美境界体现在诗人对于自然、人生、道德等方面的思索和体悟上。

自然:古诗词中常常出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诗人通过对山水、花草、鸟兽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领悟。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百战余马嘶梦回,青河一夜鬼平楚”以及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天接骊山”都是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咏叹。

人生:古诗词中,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也是美的表达之一。

诗人透过对于人生的探索,展示了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审美境界。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以及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三》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都是在思考人生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道德:古诗词中,诗人对于道德的思索和追求也是审美境界的一部分。

在想象中感受画面之美——《古诗三首》想象画面教学

在想象中感受画面之美——《古诗三首》想象画面教学

在想象中感受画面之美——《古诗三首》想象画面教学作者:朱增明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9年第1期朱增明【教学内容】统编版三下第一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1援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古诗中的情景,积累古诗。

2.运用“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的方法,合作学习这三首古诗。

【教学流程】一、看图想象,猜测古诗1.教师出示《小池》《池上》《静夜思》《江南》《画》等诗词的配图。

2. 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猜测古诗的题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三首》,去欣赏诗人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设计意图:苏轼曾说:“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本着这样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之初,设计了“看图猜诗”的游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

在引发学生专注思考的同时,这个游戏也为接下来的“想象画面”做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生自读古诗。

2.出示要求:(1)出声自由朗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试着读出节奏。

(2)思考:读着诗歌,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3.学生一边自由朗读古诗,一边把难读的地方读准确。

教师则一边巡视,一边给予指导。

4.交流汇报。

(1)检测字词,并借助注释了解词语的含义。

泥融燕子鸳鸯惠崇芦芽河豚梅子小溪泛尽不减(2)教师随机抽学生朗读古诗,检测学生流畅朗读古诗的情况。

(3)你的头脑中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选择其中一首,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学生总结理解古诗大意的方法:借助注释。

(教师板书:借助注释)【设计意图:在借助书中的注释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古诗的韵味,从而进一步从整体层面感知、想象、把握古诗的画面。

】三、细读古诗,想象诗境1.抓住文字,想象画面。

(1)自主学习,细读古诗。

出示要求:淤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首古诗,完成学习单。

于用笔圈出古诗中的景物,说说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盂摘录自己感受最深的词,用一小段优美的语言写出想象到的画面。

诗歌鉴赏探究古诗词中画面的描述

诗歌鉴赏探究古诗词中画面的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探究古诗词中画面的描述【学习目标】1.领悟并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形象。

2.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真题再现】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分)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

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

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

(2)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

(不超过100字)(4分)答:9.(4分)要求:写出出场的人物(诗人和村民)、景物和场面(摆的酒席)等。

【示例】【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题型示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描述前四句的画面:示例一:秋风凛冽,天空高远,清猿长啸,声音哀戚;江渚清冷,岸沙净白,孤鸟盘旋,无傍无依;树叶凋零,萧萧而下,飘飘洒洒,漫天遍地;长江奔腾,滚滚而来,浩浩汤汤,永不停息。

《天净沙·秋思》的“三美”初探

《天净沙·秋思》的“三美”初探

.教材新探 .内容摘要:文本细读是诗歌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将《天净沙·秋思》从画面、韵律以及情感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在含义,充分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在阅读过程中欣赏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美,从而近距离的感受诗歌的魅力。

关键词:画面美;韵律美;情感美《天净沙·秋思》是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教读诗词。

诗词的教学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步骤,在通常的教学中,首先是对作者时代背景的解释,诗词中意象分析,翻译解释,而后总结。

这使得诗歌教学停留在表面,只是字、词的浅层含义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这与诗歌的审美教学相差甚远。

如何让学生对诗歌形成具体的感知、正确的审美呢?其中一个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文本细读,我将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

全词中没有一个秋字,却将秋天的那份孤独与凄凉写的跃然纸上。

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天净沙·秋思》进行文本细读。

一、口中有诗,体会韵律美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写道“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 ①这就足以说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与基调,做到口中有诗。

诗词因为有了音乐的点缀,便有锦上添花之妙。

富有思想和灵魂的音乐与文化的艺术结合,会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极大享受,更会引起听者的共鸣。

早在清代的《乐府传声》的音乐著作里就有五音、四呼、四声、十三辙等唱法的叙述,尤其是戏曲界常用的十三辙,如发花辙、波梭辙、姑苏辙、一七辙、怀来辙、灰堆辙、言前辙等等,注重演唱时将咬字、吐字、归韵收声合为一体,这对于文本的解读也很有一定的帮助。

古诗词的美丽之处

古诗词的美丽之处

古诗词的美丽之处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律美。

它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传递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让人们在琐碎的生活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本文将从古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古诗词的美丽之处。

一、音韵美古诗词的音韵美是其独特之处,它通过对字音的巧妙运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古代诗人常常采用平仄押韵的方式,使诗词在朗朗上口的同时也加深了句子的韵律感。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其中,“行”和“声”交映呼应,吟诗时,如行云流水,将读者引入了诗歌的世界。

二、意境美古诗词的意境美是其独到之处,它能将作者的感悟与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等融为一体,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通过简洁精练的文字描写,古诗词能够唤起读者内心最深层的情感共鸣。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短小精炼的诗句,让人在月色下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也勾起了读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情感美古诗词的情感美是其内在感染力所在,它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和感动。

古代诗人在艰难困顿的岁月中,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境,触动了后人的心灵。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余亦能高咏,斯人共长云。

端拱黄阁鹤,飞入青霞群。

”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自己才情的自信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情感的宣泄与释放。

古诗词的美丽之处,正是由于其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独特组合。

它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抒发人们对自然、情感和社会的思索,使读者能够在一瞬间跨越时空,与古代诗人的情感相通。

古诗词所蕴含的美丽,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心灵的抚慰。

正因如此,古诗词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人们品味艺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总之,古诗词的美丽之处体现在它独特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上。

如何赏析古诗词的美

如何赏析古诗词的美

如何赏析古诗词的美作者:王勇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3年第26期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出发,拘泥于一隅之解,对古诗词的某些意象进行科学考证,或穿凿附会、主观片面地肢解作品,就无法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获得美感。

赏析古诗词应该运用形象思维,从感情的投入与感情的交流入手。

这就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用情品味意境美情景美并不等于意境美,但意境美却离不开情与景,如果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情与景的“妙合无垠”,就不可能升华成“意境”。

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如山川、河流、树木,它们本身是纯客观的自然,但若写进文学作品,就是已渗进作者情感体验的人性化了的自然,它们的热烈明丽、盎然蓬勃、凄凄惨惨、温馨静谧,或展示作者昂扬奋进的精神,或透露作者落寞感伤的情怀,或表现作者恬淡宁静的志趣,这种情与景的契合统一,就是意境,它是读者想象的世界,又是独立存在的艺术空间。

二、精心把握思想美“言志”是诗歌创作的总的指导思想。

如曹操《观沧海》的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赫然标明诗歌是“咏志”的。

它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宇宙奇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与统一中国的壮志。

作品所蕴涵的思想美常常能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家崇高的人格美,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周敦颐的《爱莲说》、岳飞的《小重山》、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

作品的思想美总是离不开情感的。

以爱国、爱情、友谊、山水、社会、观临怀古为题材的作品,其“志”与“情”是相通的。

别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

陆游的诗文之所以能千古传诵,便是因为其中洋溢着诗人的满腔爱国激情。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正是这种永不衰竭的爱国热情,使陆游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三、优雅欣赏绘画美在审美过程中,调动所有感官的审美积极性,可以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的立体的复合的美感,使鉴赏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形象感。

探究古诗词中的画面美、意境美

探究古诗词中的画面美、意境美

-
54
54
如何体会画面、意境
古诗词中的画面美、意境美不在
于画面意境中的景色本身的美,
而在于其画面意境是否与诗人所
想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了和谐
、统一的(美的)境界。因此体
会“和谐、统一”的风格境界才
是体会画面、意境美的关键。
-
55
55
三、画面与情感 的和谐统一。
-
56
56
例1:《西厢记》 中的唱词:“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泪。 ”
词中的“碧云天”、“黄花”、“西风”、
“北雁”、“霜林”这些意象为我们营造
一种清冷萧瑟的意境,我们仿佛看到了崔
莺莺与张生即将分别的画面:蓝天白云,
满地黄花,秋风萧索,北雁南飞,枫林红
遍山野。这幅画面将崔莺莺与张生即将分
离时凄楚的内心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了我们 的面前。
-
57
57
例2: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有“星垂平野 阔,月涌大江流” 这句诗。
-
53
53
【例】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
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意象: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 ——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 亲人。
意境:
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 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 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 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 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义 “意 合,
”就汉 语; 是“ “象 意用象”与 ”“ ,
意”的 即作者
完 的
美结
主信观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起古诗词鉴赏,大家都很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内涵。

如何正确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意境美意境是古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由内心产生了与环境共鸣的特殊基调。

主要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而诗歌最典型的描写手法就是借物抒情,诗人通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感悟。

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

例如: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天真无邪的姑娘,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诗通过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意境美的诗,都是有“韵味”的。

一首诗要有回味无穷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例如八年级下册课后古诗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更是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可算是韵外之致的典型之作了。

古诗词的意境是繁复多样的。

或雄奇阔大,或苍凉悲壮;或清新素雅,或浓艳瑰丽。

但诸多类型不外乎可归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大类。

李白之诗,苏轼、辛弃疾之词属前类,其所描写的意境,往往以雄伟、粗犷、有力、奇异等感性形象给人以强烈刺激,从而使人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获得一种振奋的激荡和崇高的美感。

古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的意境美一、古诗词的意境美概述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意义,其中以其别具一格的意境美是其独特魅力的主要体现之一。

古诗词的意境美,不仅仅是文字的美感,更主要的是将自然、人生、情感等多个方面融合在诗句之中,通过形象、音韵、节奏等多个维度,让读者在感官上得到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享受,从而产生强烈的文化美感、情感共鸣和精神愉悦。

本文将从自然景色、人文情感和生命意义三个方面,分析古诗词的意境美。

二、自然景色的意境美古诗词的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口感和感受,借用五感的语言手段,用无限美妙的文字形象描绘自然景色,使读者完全沉浸其中。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首诗表明了李白追求快乐、享受生命的态度,而其中将自然元素月亮、酒和人生意义融为一体,产生了一种浪漫、欢快的意境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人文情感的意境美除了描写自然风景,古诗词还通过对人文情感、生活感受的描写,刻画出人性万象,表达出人生的苦难和幸福。

更为重要的是,借用意象表达人际关系、爱情和生命意义等,将诗歌升华到思想和哲学水平。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悲伤,通过古原草的比喻,表达人生无常,凋零和复苏的感慨,产生强烈的人文情感、哲学思维以及生命意义。

四、生命意义的意境美在古诗词中,生命的意义经常是诗人思考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些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人文情感,融入诗人的人生体验和价值观,传达了与生命有关的更深层次的哲学和思考。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凰涅槃重生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月亮和灿烂的花卉。

与此同时,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短暂性的思考,力图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景观相互联系,展现出深深的哲学和生命意义。

引导学生触摸古诗的意境美

引导学生触摸古诗的意境美

引导学生触摸古诗的意境美作者:高慧华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9年第06期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非常多,引导学生阅读古诗对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情景交融是古诗最大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风景诗,诗人李白以夸张的语言,比喻、想象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大气磅礴的庐山瀑布之景。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古诗,重点要将文字与实景相呼应,借助诗人之笔,感受庐山瀑布的神奇色彩。

可以按照读诗、听声、嚼文、赏画的步骤引导学生深入触摸其意境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言表达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其实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也能在古诗学习中获得提升。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已有认知来赏析,在赏析古诗的同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望庐山瀑布》重点运用想象手法,声色并茂地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绚丽和壮美。

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文,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创设情境。

师:大家先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两句,想象一下诗中的景象,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香炉峰,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香炉峰闪着紫色的光芒,就像紫烟一样。

生2:我看到了瀑布从香炉峰的顶峰倾泻而下的情形。

生3:我也看到了香炉峰的瀑布,香炉峰上有紫烟,就像仙境一样。

师:瀑布从香炉峰的顶峰垂挂而下,那是多么的大气磅礴啊!接下来,教师播放了一段轻音乐,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默读诗文,想象那升腾的“紫烟”和从天际垂挂下来的瀑布。

瀑布的水流飞泻而下,就像一匹最精美的白练,当水流到达底端,强大的冲击力溅起无数水花,壮丽无比。

学生在想象这幅景象时,都不约而同抓住了“日照”“紫烟”“挂前川”这三个词。

这三个词将瀑布的动态美巧妙地表达出来,仿佛瀑布的水不是击打在水潭中,而是击打在诗人心间。

学生似乎也同诗人一般,站在了香炉峰旁边,看到了这人间仙境一般的奇景。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配有一张插图,图中李白背手伫立在庐山脚下,正凝视着从香炉峰飞驰而下的瀑布。

品读古诗词的美境

品读古诗词的美境

品读古诗词的美境摘要:文言诗词作品的美境源于作者的创造。

潜心品读,诗词中美的形象、美的图画、美的哲理、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国的情感、美的操手、溢于言表,给人以震撼和享受,在心灵的交集和建构中,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纯洁、宽广、丰富。

关键词:文言诗词;品读;美境;情感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一、美的形象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诗中写春日垂柳。

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

次句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

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柔。

二、美的图画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

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三、美的哲理诗人往往会把自己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笔下。

(一)可借助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上例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句看来虽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登楼过程,但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这里有诗人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也有对生活或自然的顿悟。

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那算那,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于是就坐了下来,心情悠闲到了极点;(二)通过生活细节也可表现,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晓景》,“春江水暖鸭先知”巧妙地透过“水暖鸭先知”之语揭示了画面中无法表达的群鸭的“内心世界”,写出了群鸭敏锐地感觉出春水由寒转暖的知觉,更写出了群鸭畅于春水、戏于春水、恋于春水的神态。

古诗词教学实践价值探究(3篇)

古诗词教学实践价值探究(3篇)

第1篇一、引言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诗词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古诗词教学实践的价值,以期为我国古诗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二、古诗词教学实践的价值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音韵美、画面美。

这种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2.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道德观念。

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这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表达;其次,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其阅读兴趣;再次,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学会运用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诗词中的意境、情感和哲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种文化自信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1. 挑战(1)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足。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古诗词教学效果不佳。

品析古诗词画面描写之技巧

品析古诗词画面描写之技巧

品析古诗词画面描写之技巧古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绘画艺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诗词中的画面描写是其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而如何运用技巧来进行品析古诗词画面描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和研究者都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本文将从语言运用、意境描绘、诗词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来探讨品析古诗词画面描写之技巧。

一、语言运用古诗词中的画面描写首先要注意的是语言的运用。

古诗词以言简意赅、情景交融为美,语言运用必须精炼、准确。

在画面描写中,诗人需要借助精炼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绘来勾勒出画面。

比如在《水调歌头》里,苏轼运用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简练而贴切的语言,瞬间勾勒出了一幅月下饮酒的画面,给人以及时雨的感觉。

语言的运用是品析古诗词画面描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巧。

二、意境描绘古诗词的画面描写需要通过意境来表现,而意境的描绘需要诗人对事物的把握和表现能力。

意境描绘主要包括景物描写、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

比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现了一个人在月光下思乡、寂寞之情,这是通过月光和床前的景物描写达到的。

在诗词中,通过对景物、人物和情感的描绘,表现出意境的美感,从而增强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三、诗词结构古诗词的结构对画面描写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古诗词中,通常采用对仗、押韵的方式,这就要求诗人在画面描写中要兼顾音律美和意境美。

比如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屋角枕冷莺初过,乱藤新秋怨别多”通过对仗的方式,使诗句音韵和意境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在品析古诗词画面描写时,要注意诗词结构的运用,既要符合音律美,又要表现出意境美。

四、修辞手法古诗词中的画面描写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通过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都可以用来表现画面描写。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其中“浓睡不消残酒”就是通过拟人的手法,使睡意如酒般浓厚,画面更加鲜活。

引导学生触摸古诗的意境美——以《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为例

引导学生触摸古诗的意境美——以《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为例

482019年第6期教学例谈引导学生触摸古诗的意境美——以《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为例高慧华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非常多,引导学生阅读古诗对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情景交融是古诗最大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风景诗,诗人李白以夸张的语言,比喻、想象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大气磅礴的庐山瀑布之景。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古诗,重点要将文字与实景相呼应,借助诗人之笔,感受庐山瀑布的神奇色彩。

可以按照读诗、听声、嚼文、赏画的步骤引导学生深入触摸其意境美。

一、在读诗想象中感受瀑布的“壮丽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言表达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其实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也能在古诗学习中获得提升。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已有认知来赏析,在赏析古诗的同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望庐山瀑布》重点运用想象手法,声色并茂地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绚丽和壮美。

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文,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创设情境。

师:大家先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两句,想象一下诗中的景象,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香炉峰,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香炉峰闪着紫色的光芒,就像紫烟一样。

生2:我看到了瀑布从香炉峰的顶峰倾泻而下的情形。

生3:我也看到了香炉峰的瀑布,香炉峰上有紫烟,就像仙境一样。

师:瀑布从香炉峰的顶峰垂挂而下,那是多么的大气磅礴啊!接下来,教师播放了一段轻音乐,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默读诗文,想象那升腾的“紫烟”和从天际垂挂下来的瀑布。

瀑布的水流飞泻而下,就像一匹最精美的白练,当水流到达底端,强大的冲击力溅起无数水花,壮丽无比。

学生在想象这幅景象时,都不约而同抓住了“日照”“紫烟”“挂前川”这三个词。

这三个词将瀑布的动态美巧妙地表达出来,仿佛瀑布的水不是击打在水潭中,而是击打在诗人心间。

学生似乎也同诗人一般,站在了香炉峰旁边,看到了这人间仙境一般的奇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
想象是体会画面美、意境美的手段。
想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并
创造的过程,是有目的的、主动的
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我们在欣赏古
诗词时,对诗词画面展开想象,让
画面在头脑中显现。只有如此才能
真正体验到诗词的画面美、意境美
,进而更深刻感受认识诗词的思想
情感。
59
例: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 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2
【例】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
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意象: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 ——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 亲人。
意境:
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 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 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 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 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
.
意 象
情 感

烈色寂倾之凄活向代色凉泼 的表”《 现 代着, 。 , 后冷便积 客 诗漠蕴观极 人诚实,守信低涵物向 让沉了象上 客原丰观, ,信:本富事意 消是情物气极没感风颓“有发唐皆。情;,着诗何 为 诚感冷孤我人

着写向色我景彩之物汉 语 词 典。色的往修往饰用。更语鲜上明,体使现景在物某带些有信 ?描倾
导言
中国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
手法来含蓄地表达。而这些“景
”和“物”最终在读者脑中化为
“美的画面和意境”,由此读者
Hale Waihona Puke 便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作品中的思
想情感。
1
基础知识讲读
一般来说,诗的基础是意象, 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情达意。 因此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应遵循意 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 面)→诗情(诗的内涵)的思维 流程进行。
50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51
【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 寂寞
小楼、深巷 春雨、杏花
意境: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 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 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 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 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 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 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47
意 象 解 读
———
因只象的染有所此情作《 现 代抓包调用,住含鉴,,的赏作意才诚实,守信旨品象能具趣体的的真意社正作,诚信:象 会 地品意意鉴的象,义赏时所以和古候体及何 为 诚感代现意,
的诗汉词作品用。
语 词


信 ?

48
二、理 解 意 境
49
意象+意象=意境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 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 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简单 的说,意境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 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 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信 ?

43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
露,也不是思想的直诚接灌输,而是
意 象 定 义
———
多抒写客咏“合之象。观采意情之意,物之用和,“”就所《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言客是咏 景 ;言象在观物” “ “的”此之则、 象 意“诚实,守信用。,意象托象所 ”志借在融物咏与 ””景彼为言之“ ,,信:所一志。 “ 意 即即抒体作写,物”为的的者景这”的主“艺的则里完,观情术主借的美即何 为 诚 信 ?”形观景所结为的,
53
如何体会画面、意境美
古诗词中的画面美、意境美不在 于画面意境中的景色本身的美, 而在于其画面意境是否与诗人所 想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了和谐 、统一的(美的)境界。因此体 会“和谐、统一”的风格境界才 是体会画面、意境美的关键。
54
三、画面与情感 的和谐统一。
55
例1:《西厢记》 中的唱词:“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泪。 ”
词中的“碧云天”、“黄花”、“西风”、 “北雁”、“霜林”这些意象为我们营造 一种清冷萧瑟的意境,我们仿佛看到了崔 莺莺与张生即将分别的画面:蓝天白云, 满地黄花,秋风萧索,北雁南飞,枫林红 遍山野。这幅画面将崔莺莺与张生即将分 离时凄楚的内心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了我们 的面前。
56
例2: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有“星垂平野 阔,月涌大江流” 这句诗。
44
———
.
古典诗歌在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
很多传统的意象,他诚们蕴含的意义
2 传 统 意 象
基135送愁爱本别苦情上类类类《 现 代是意 意 意固象 象 象定的诚实,守信246,思 抒 战大乡 怀 争致信:类 类 类分意 意 意为象象象几类何 为 诚:


7闲适类语意象



信 ?

45
3
同的意情象感色体彩验的。冷一暖般诚传暖递色着预诗示人着不热
41
一、了 解 意 象
42
———
.
1 意 象 定 义
分观景端彩意,,,感物象它 就 赋情 即《 现 代是是“必予的诗指物然它客歌诗象带灵观诚实,守信形歌上性”物象中了一,象的诚信:熔诗。经便重铸 人诗 成客要了的人了观组作情摄浸的成者感入透自何 为 诚主色笔着然部
主观意汉愿的“用意象”。
语 词

诗中用夜色的天幕,星月,宽阔的原野, 涌动的江水等意象为我们营造了雄浑壮阔 的意境,描绘了一幅夜晚天幕中星月低垂, 原野广阔,月随江波涌动,大江东流的雄 奇瑰丽的画面。我们可以从这幅画面中, 感受天地的壮阔和晚年杜甫孤独无依颠沛 流离的悲怆心境。画面与诗人所抒之情完 美融合。
57
四、对诗词画面 美展开想象。

46
———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藤、
诚 树、鸦、桥、道、风、马,除鸦有特定意
象外,其他看不出情感倾向,但分别用枯、
信 老 向色、彩昏的、词小修、饰古后、诚实,西藤、是瘦干等枯一的系毫列无带何生有气倾, : 树 少 富 有 意 一 阳图是 倾人 有 境 幅。衰 向经 特 顿 弥朽的过征生漫《 现 代 汉 语 词 典残意而着,,败象又阴道以互冷是概,,有气荒括鸦整,守信用。联氛凉而是个系和古巧傍融的灰道妙晚入景暗的暮萧。物色艺鸦条曲彩术荒子, ,的构寂通桥 物秋思之过是象为 诚 信 ?郊构中描狭变夕成写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