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论文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论文

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研究进展学号:201321132250姓名:王南建表面活性剂绿色化研究进展现在社会,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对现行的几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 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自从Fleming发现微生物产生青霉素以来,微生物成为生物活性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为天然合成化学品提供了丰富资源。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其代谢过程申分泌出来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如糖脂、多糖蛋白脂、脂肪、磷脂利脂肪酸中性类脂衍生物。

它们与一般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结构上类似,即在分子中不仅有脂肪烃链构成的非极性憎水基,同时也含有极性的亲水基。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早期研究见于1946年,1965年之后,微生物对烃类乳化机制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

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要机制之一。

用微生物生产表面活性剂成为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

1968年,Arima等首次发现枯草芽胞杆菌株(Bacillus subtilis)产生的是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呈晶状,商品名为表面活性素(surfactin),这类表面活性剂主要含:伊枯草菌素(Iturilns),杆菌霉素(Bacillomycin),芬荠素(Fengycin)和表面活性(Surfacin)等,其中surfactin的表面活性最强,是迄今报道的效果最好的生物表面活性齐之一。

脂肽分子由亲水的肽键和亲油的脂肪烃链两部分组成,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组成和两亲型分子结构,脂肤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医药、微生物采油、环境治理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目前发现的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数十种。

2.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通常指分子量大于1000、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

减小两相界面张力的大分子物质皆可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凝聚、乳化、稳定泡沫、保护胶体、增溶等能力,毒性小,可用作胶凝剂、减阻剂、增粘剂、絮凝剂、分散剂、乳化剂、破乳剂、增溶剂、保湿剂、抗静电剂、纸张增强剂等。

继续重视减阻剂的研究开发

继续重视减阻剂的研究开发

表 1 铁 岭. 连 实验 大
Ta 1 Ti n — la x rm e t b. di g Da ine pe i n
在 同等 条件 下 ,当加剂 量 为 2 时 ,E O P减 阻 率为 5 .%; 71 北极 级 L P减 阻率 为 5 . 7 4%。 两种 减 阻剂性 能相 当 , E 但 P减 阻剂 价格 低廉 。说 明中 国研制 的 E P减 阻剂 应用前 景非 常广 阔 _ 5 ] 。 20 0 3年 4月 ,关 中原等研 制 出 PP wA - 品油减 阻剂 。 IE Y s成 对 抚 顺一 鱼 圈 成 品油 管 道上 的应 用试 验 表 明 ,在 加剂 量 约 50 鲅 0 m/ gk g的条 件 下 ,试 验管 道输 送量 可将 最大 设计值 由 2 0 0t 4 ×1 / a 提 高到 30 0 t ,增 输率 达到 3 %_。 2 ×1 / a 3 o J 20 07年 中石油管道研究 中心研制 出的成品油减阻剂在兰成渝等 管道上 进行 了现 场应用试 验。实验 结果有好 中差 之别 ,其原 因就是 高速剪切造 成减阻剂分子 出现部分或全 部降解 ,使减阻能力下 降 。 】 截 至 目前 ,提高 减 阻剂 的性 能, 改进减 阻剂 的生 产工 艺一 直 是 国 内外 研 究 的重点 和难 点 。
21 0 2年 第 1 期 第 3 卷 总第 2 5 9 2 期
广
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7
www.d h m.o g c e c m
继续重视减 阻剂 的研究 开发
翟 宇 恺 ,李 轶
( 陕西 省石 油化 工研 究 设计 院 ,陕西 西 安 70 5) 104
【 要瑚 述了国内外减阻荆盼发展应用概况 摘 国游数次现场试用减阻剂已毅得成效 也发现了誉足。 讨论了 减阻剂的合成及藩处理等问题。

表面活性剂湍流减阻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湍流减阻研究进展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6年第35卷第6期·1660·化工进展表面活性剂湍流减阻研究进展魏进家,黄崇海,徐娜(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49)摘要:表面活性剂较高分子聚合物在流体管道输运中具有可逆机械降解特性的优点,更适用于存在高剪切的场合以及封闭的循环回路进行减阻,但存在对其复杂流变特性及减阻机理认识不完善的问题,使得其在减阻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本文回顾了作者近年来在表面活性剂溶液微观结构、复杂流变学特性、湍流结构以及其与减阻和传热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减阻和壁面微沟槽协同作用减阻的研究成果;指出通过拉伸流的方式能够在压损较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提高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传热性能。

针对表面活性剂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提出4条建议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未来研究方向,分别为开发环境友好型高效表面活性减阻剂、强化换热装置的优化设计及优化布置、表面活性剂与其他减阻方式耦合特性的深入研究以及表面活性剂在尺度放大、防腐和减阻持久性方面的实际工业应用研究。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湍流;流变学;传热中图分类号:TE08;TV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6)06–1660–16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6.06.007Research progress concerning turbulent drag reduction of surfactantsolutionWEI Jinjia,HUANG Chonghai,XU 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ultiphase Flow in Power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Shaanxi,China)Abstract:In turbulent flow drag reduction applications,surfactant additive is more applicable than polymer for the flow with high shear or in the closed circulation system due to its reversible mechanical degradation advantage. However,there is not en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icated rheology and drag-reduction mechanism of surfactant solution,limiting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drag reduction field.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urfactant drag reduction conducted by the authors in recent years on microstructure,complicated rheology characteristics,turbulent structure,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 with drag reduction and heat transfer,and analyzes the combined drag reduction effect of surfactant additives in the flow and microgroove fabricated on the wall. The stretch devic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surfactant drag-reducing flow with a lower pressure loss penalty. To the shortages of present surfactant drag reduction research,several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the future study. The first is to develop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effective surfactant,the second is optimal design and layout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device for drag-reducing flow,the third is the study on synergetic effect of drag收稿日期:2016-01-15;修改稿日期:2016-02-15。

材料表面减阻的研究进展

材料表面减阻的研究进展

材料表面减阻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各国商业贸易往来越加频繁,海上贸易便成了重要的一环,其中海上运输显得尤为重要,海上运输的优势便是大吨量运输及在价钱方面极具性价比。

同时,运输途中的能源消耗问题更是人们所不能忽略的,兼顾速度与载重问题,排除发动机动力问题,如何降低船只在海面行驶途中的阻力便是人们的下一个考虑方向,表面减阻于是变成了一个研究和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仿生减阻在实际应用上的现状进而对其原理及进展和发展发现进行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仿生减阻;水黾;等离子体处理技术1引言从仿鲨鱼皮表面结构入手,次之辅以超疏水表面结构对表面减阻的作用,首先我们讲表面减阻应从表面三要素入手:表面化学成分、表面结构、表面粗糙度。

游速高达60Km/h的鲨鱼等水下低阻动物表皮为仿生减阻表面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构型资源。

鲨鱼表面主要是其表面盾鳞结构在表面结构方面,同时水黾表面的超疏水结构方向,回顾之前在仿生减阻方面的实际应用,总结了仿生表面减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表面减阻应用表面减阻应用于船体航海,需要克服:兴波阻力、涡流阻力、摩擦力。

目前有的方法有微气泡减阻法、柔性壁法、升温法、表面改性等[1]。

在减阻方面的研究倾向于光滑表面更有利于减阻效果,然而在对鲨鱼表面结构(如图1、2)的研究中发现,其表面并不是光滑的,而是由粗糙的类圆谷形状的盾鳞结构覆盖,沟槽方向与运动方向平行,盾鳞结构的沟槽可以一定程度的起到稳定表面层紊乱水流的作用,减小湍流的影响,起到减小阻力的作用。

沟槽间距很小,尽管鲨鱼体积庞大,细小的盾鳞结构其沟槽宽度远小于涡流宽度,从而在表面接触时可大幅度减小横向涡流的大小来降低涡流对其沟槽内壁对其产生的剪切压力。

图1 鲨鱼皮生物模板SEM图片图2 鲨鱼皮复刻模板SEM照片在2014年左右,哈佛大学实验室利用了新兴的3D打印技术对鲨鱼皮表面进行了更精确的复刻,不仅仅局限在微小盾鳞结构的精细复刻,更是利用3D技术将盾鳞结构在柔软表面进行了多种排列方式来测试减阻效果取得了一定成就[2]。

减阻剂研究概述

减阻剂研究概述
智能化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有望在减阻剂性 能预测、优化设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研 究效率和应用水平。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成果总结
01
减阻剂能有效降低流体在管道中的摩擦阻力,提高流体的输送效率。
02
不同类型的减阻剂在不同流体和管道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减阻效果,需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复合型减阻剂
将不同类型减阻剂进行复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综 合减阻效果。
03
减阻机理与方法
边界层控制理论
边界层概念
在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形成的薄层,其中流体速度从零逐渐增加 到主流速度。
边界层分离
当边界层内的流体受到逆压梯度作用时,流体会从壁面分离,形成 涡旋和阻力。
减阻方法
通过改变边界层内的流动状态,如增加壁面粗糙度、引入吹气或吸 气等方式,可以延缓边界层分离,从而降低阻力。
数值模拟精度有待提高
数值模拟方法虽然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但目前数值模拟精度仍有待提高,特别 是对于复杂流动和新型减阻剂的模拟预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新型减阻剂研发
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研发 出性能更优、环境友好的新型减阻剂。
多学科交叉融合
减阻剂研究涉及流体力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多 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交叉融合将成为推动减 阻剂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
表面活性剂减阻剂
界面活性
01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界面张力,减少流动阻
力,提高流体的流动性。
吸附作用
02
表面活性剂在固体壁面上形成吸附层,改变壁面润湿性,降低
摩擦阻力。
泡沫与乳状液
03
部分表面活性剂可形成泡沫或乳状液,进一步降低流动阻力。

表面活性剂溶液减阻性能测试

表面活性剂溶液减阻性能测试

系(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所) 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批准日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能动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装备81班学生黄崇海(0803701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表面活性剂溶液减阻性能测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2年2月20日起至2012年6月17日止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校内课题的背景、意义及培养目标在湍流流动管道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流动阻力可降低80%以上,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利用所学的流体力学和化机测试技术等知识,实验测试研究和分析表面活性剂减阻流的减阻特性。

从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两方面培养学生对流动现象的认识、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设计(论文)的原始数据与资料化机实验室二维流动通道;粒子测速仪设备等CTAC/NaSal表面活性剂溶液,30,35,40,75,100,200ppm;室温;雷诺数>3000课题的主要任务本课题的任务主要是掌握表面活性剂减阻性能测试原理与技术,能够进行减阻性能测试和分析以及减阻流湍流结构的测量和分析,提出减阻流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I课题的基本要求(工程设计类题应有技术经济分析要求)(1)表面活性剂减阻原理及测试方法和技术(2)减阻流湍流场的测量及分析方法(3)速度场图像、性能曲线等的绘图及分析完成任务后提交的书面材料要求(图纸规格、数量,论文字数,外文翻译字数等)1.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选题的意义、测量原理和方法,测量结果和分析等),1本,不少于10000字。

2.翻译有关添加物减阻方面的参考文献1篇,译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

主要参考文献1王剑峰等,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减阻和传热特性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31(11):1859-18622 J.J.Wei et al.,Drag Reduction and Turbulence Characteristics in Sub-Zero Temperature Range ofCationic and Zwitterionic Surfactants in EG/Water Solvent,Journal of Turbulence,2009,10(10):1-15指导教师接受设计(论文)任务日期(注:由指导教师填写)学生签名:II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院系(专业) 班级指导教师对学生所完成的课题为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的情况,完成的质量及评分的意见:指导教师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评审意见书评审意见:评阅人职称年月日III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果院系(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对学生所完成的课题为的毕业设计(论文)经过答辩,其意见为并确定成绩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负责人答辩组成员年月日IV摘要在湍流流动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大幅地降低摩擦阻力,节能效果明显。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表面活性剂 (ufc n ) 一种在低浓度下通常 能 sr t t是 aa
代谢 物 。
降低液体 表面 张力 或两相 问界面 张力 的物质 ;具有 润
湿、 分散 、 乳化 、 增溶 、 起泡 、 消泡 、 洗涤 、 滑 、 润 防腐 、 杀
1 面活 性 剂 生物 降解 性 的指 标 表
表面活性剂 的降解性 主要是 通过 以下考察两种 指
( ) 时 间和半 衰期 在 衰减 实验 中 , 2降解 经过一定 的曝 露时 间后 , 表面 活性剂 的生物 降解度接 近一个 常
物降解是 目 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降解方法。 生物 降解是 利用微 生物分 解有 机碳化 物 , 有机碳
化 物在微 生物作用 下转 化为细 胞物质 , 为 能源而 被 作 利用 , 进一 步分解成 为 C : H0的一 种现象 。表 面 O和 活性 剂的降解是指 表面活性 剂在环境 因素( 微生物 ) 作 用下 结构发 生变化 而被破 坏 , 从对 环境有 害 的表面 活
消失 , 特性 发生 变化 ; () 2 环境允许 的生 物降解 (n i n n l ce— E vr me t l acp o ay
tbe idgaao)达到环境可 以接受程度 的生物 降 alboerdt n: i 解 , 得 到的产物 不再导致 环境 污染 ; 降解 () 3 最终生 物降解 (lma idgaain: 面 Ut t boerdt )表 i e o
物种源 , 或生物 池底泥作 为厌 氧试验 的微生物种 源。 这类试验是为 了评价在人工生物处理条件下有机化合 物能否被生 物降解 。 () 3 经过筛选 驯化的特殊微 生物种 源试 验是为 了 研究 以不同化合 物为基质去培养驯化的细菌对特定化 合 物的生物降解性 能 。 目前这是最 为活跃 的一个 研究

表面活性剂减阻溶液与室内空气环境的换热性能研究

表面活性剂减阻溶液与室内空气环境的换热性能研究
关学者 对这 一减 阻现象 在理论 、 实验 、 机理 的应 用 等 方 面进行 了大 量 的研 究[ , 究发 现 表 面活性 剂 应用 2 研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于流体 减 阻中可克 服高 分子 聚合 物 不稳定 、 降解 、 可控 等先天 性缺 点 , 有 良好 的机 械 、 学 、 、 易 不 具 化 光 热等稳
Ke r s u f c a t r g r d c i n a u a o v c in h a r n f r p o e s o t o t p y wo d :s ra t n ;d a e u t ;n t r lc n e to e tt a se r c s ;c n r ls e o
第 2 8卷第 3 期
21 0 0年 9月
徐 州 师 范 大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Xu h uNo ma iest ( t rl ce c io ) o r a o z o r l Unv r i Nau a in eEdt n y S i
VO1 8, o 3 .2 N . Se ., 1 p 20 0
评 价 , 应 用 表 面 活 性 剂 减 阻 导致 溶液 传 热 系数 下 降 关 系 不 大 . 与
关 键 词 : 面活 性 剂 ; 阻 ; 表 减 自然 对 流 换热 ; 制 步 骤 控 中图 分 类 号 : Q3 6 T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76 7 ( 0 0 0 —0 7 0 1 0 —5 3 2 1 ) 30 6 — 3
表 面 活 性 剂 减 阻 溶 液 与 室 内 空气 环 境 的换 热 性 能 研 究
朱 平
( 州 师 范 大 学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 苏 徐 州 2 1 1) 徐 江 2 16

表面活性剂最新设计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最新设计研究进展

word整理版表面活性剂最新研究进展人类的日常生活,各类生产活动,多种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表面活性剂品种和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表面活性剂科学不断发展,迄今方兴未艾,表面活性剂已经深入到生命起源以及膜材料、纳米材料、对映体选择性的反应等各个领域中,设计新的有特殊用途和应用价值的表面活性分子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

新的功能型表面活型剂与附加的官能基团的性质和位置有密切关系, 对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修饰会导致其结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单位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相对一般常言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而讲的,通常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且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像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一样,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凝聚、乳化、稳定泡沫、保护胶体、增溶等性质,广泛应用作胶凝剂、减阻剂、增黏剂、絮凝剂、分散剂、乳化剂、破乳剂、增溶剂、保湿剂、抗静电剂、纸张增强剂等。

因此,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根据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所带电荷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如阴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缩合烷基苯醚硫酸酯等。

两性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丙烯酸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丙烯酸-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两性聚丙烯酰胺等。

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类共聚物等。

阳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烯烃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亚乙基多胺与表氯醇共聚季铵盐、淀粉或纤维素高取代度季铵盐、多聚季铵盐、聚多羧基季铵盐等。

开发低廉、无毒、无污染和一剂多效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将是今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趋势。

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

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
双子 表面 活性剂 通 常是用 化学 键将 两个 或 两 个 以上 的亲水 端基 或其 附近 可连接 部位 连接 在 同 一 作 用 点 上 ,用 于增 强 表 面 活 性 剂 的作 用 效 率 。 该类 表 面 活 性 剂 有 阴离 子 型 、非 离 子 型 、阳 离 子 型、两性离子型及 阴 一非离子型 、阳 一非离子 型 等 。
阴离 子 表 面 活 性 剂 接 结 构 不 同 可 分 为 羧 酸 盐 、磺 酸 盐 、硫 酸 酯盐 和磷 酸酯盐 等 四大类 。按 其 亲水基团的结构分为 :磺酸盐和硫酸酯盐 ,如十二 烷基苯磺酸钠 。使用时若与三聚磷酸钠等络合剂 复配 ,通过络合去除钙 、镁离子 ,就可在硬水、土壤 污染治理 中使用 ,以增强脱洗效果 J。
非 离子 型表 面 活 性剂 其 亲 水 基 是 由醚 基 、羟 基和酰胺基等含氧基团构成 ,可分为烷基醇酰胺 、 烷 基酚 聚氧 化 乙烯醚 、脂肪 醇 聚氧化 乙烯 醚 、多元 醇 多元 酸及 其 聚氧 化 乙烯 醚 、烷 基 多 苷及 其 衍 生 物 等 。因其 在溶 液 中不 是 离 子 状 态 ,所 以稳 定 性 高 ,不 易受强 电解 质无 机盐 类存 在 的影 响 ,也 不易 受 pH 的影 响 ,与其他 类 型 表 面活 性 剂 相容 性 好 , 因而综 合性 能更 为优 越 。大 多为液 态 、浆 状态 ,在 水 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对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 来说 ,亲水 性 取决 于醚键 的多少 ,而醚 键 与 水 分子 会发 生化 学结 合 ,并 放热 ,因此 当水分 子逐 渐 脱离 醚键 时 ,因溶解 度 降低 而析 出 ,溶 液会 出现 浑浊现 象 ,此 时表 面活 性 剂 失 去 作用 。刚 出 现浑 浊现象的温度称为浊点 ,而浊点越高 ,使用的温度 范 围广 。

油气田开发中湍流减阻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油气田开发中湍流减阻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理, 重点综述了
在油气田开发 的应用研究 展,并展
了纳米材 在
中的应用前 ,+# 国
油气田开发
的研发与应用提供 。
1湍流减阻剂研究进展
1.4减阻剂类型
前,油气田开发中用的

大类。
5要 I
收稿日期0024-09N0 修改稿日期:2O2OC4C3 基金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433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8MEE014) 作者简介:司晓冬(590-),男,河南商丘人,在读博士生,师从李明忠教授,研究方向为油田化学和储层改造新材料。电
国非常规油气的开发
。 在:&
裂用 面

L

等—;, ‘ 国
的分子链
,能吸收
, 动 ?6 ,
低 &,
研究人 续攻关,已在压裂
备及应用方
面 了 大 1。
•等[24] 备了 H
分子链发生断裂,会弱化

甚至完全
,当其浓 0.45%时,减阻率为55% ,同 适当提高 。孟磊淳研发了一种疏 纟帝
规滑
,其 率高达75.5%,携
、与其 加剂
( @” ) ”
8不?(@, <H
} 的 与研., *
+Z
理的 等方面仍需要
攻关与 。
12湍流减阻特性
动极不规则,加剧了 耗散, 町流 q , i klm、 等'0 '
等。 S 在

{
3
,但并非流动雷诺数越大越好,存在


率!高,
临界雷诺 临雷
p, 数\>?
”、@
(3)776]。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摘要:表面活性剂不仅是民用洗涤剂的主要原料,而其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特别是高科技领域,有“工业味精”之美称。

本文仅对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性能,作用,工艺等做以简要介绍。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两性0.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结构的化合物,分子中一般含有两种极性与媒亲性迥然不同的基团。

人们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它独特多样的功能性,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表面活性剂的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所有工业领域与技术部门。

它用量虽然小,但对改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增收节支却收效显著,因此有“工业味精”之美称。

1.表面活性剂的基本功能由于表面活性剂的特色结构及分子特征,使其能乳化、分散、增容、洗涤去污、湿润、发泡、消泡、保湿、润滑、杀菌、消毒、柔软、憎水、抗静电、防腐、浮选等一系列作用。

表面活性剂首先在界面吸附形成膜,后在溶液内部自聚,形成多种类型的分子有序组合体。

从这两种基本功能出发,衍生出表面活性剂的其它多种功能,,如消毒杀菌、腈纶匀染、抗静电、矿物浮选、相转移催化、织物柔软和分散等,应用在食品加工、印染、金属加工、电镀、采矿和采油等各方面。

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与应用2.1表面活性剂的品种繁多,但我们可以把表面活性剂化学结构上的特点予以简单归纳。

表面活性剂分子可以看作是碳氢化合物分子上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极性基团取代而构成的物质,其中极性取代基可以使离子基团,也可以是非离子基团。

因此,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一般由极性基或非极性基构成,具有不对称结构。

它的极性基易溶于水即具有亲水性质,故叫亲水基;而长链烃基(非极性基)不溶于水,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质,故叫亲油基,也叫疏水基。

“亲水-亲油平衡”指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和疏水基之间在大小和力量上的平衡关系,它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之一,反应这种平衡程度的量,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简称HLB值)。

减阻剂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减阻剂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朱 燕 , 亚 洲 , 志 洲 赵 李
( 西 理工 学 院化学 与环境 科学 学 院 , 西 汉 中 730 ) 陕 陕 2 0 1 摘 要 : 阻 剂 在 极 低 用 量 (mo 级 ) 情 况 下 能 降 低 流 体 流 动 的 阻 力 , 石 油 化 工 、 防 、 溉 、 洪 等 减 n l 的 在 消 灌 泄
热/ 冷 系 统 。 供 表 面 活 性 剂 ( 胶 束 ) 有 减 阻 可 逆 性 并 且 或 具 能 耐一 定 的 高 温 而 不 降 解 。焦 利 芳 通 过 考 察 减
阻剂加入供热 系统后总流量 的变化情 况表 明 , 在 减 阻 剂 持 续 加 入 该 供 热 系 统 时 , 统 的减 阻 增 输 系 效 果 明显 , 系 统 总 流 量 快 速 上 升 。但 停 止 加 入 即 减 阻 剂 , 系 统 中的 C A 十 六 烷 基 三 甲基 氯 化 使 T C(
铵 ) 溶 液 保 持 在 某 一 浓 度 时 . 循 环 系 统 的 减 水 该
阻效 应 维 持 时 间较 短 , 经过 一 段 时 间后 , 阻效 应 减
基 本 消 失 ,即 系 统 总 流 量 降 到接 近 未 加 入 减 阻 剂
1 减 阻剂 的减 阻机 理
当流 体 中含 有 某 些 特 定 物 质 时 , 在 湍 流 状 其
降 低 能 耗 . 少 输 送 时 间 , 最 短 的 时 间 内增 加 减 在 排 量 是 最 经 济 、 现 实 的 , 通 过 添 加 减 阻 剂 是 最 而 实 现 这 一 目的 的 有 效 途 径 之 一 。此 外 , 阻 剂 还 减
可 以 降 低 管 道 系 统 的压 力 , 高 管 道 运 行 的 安 全 提 性和可靠性。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

环境工程2018·1185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技术应用与研究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王俪瑾(包头市第九中学 内蒙古 014017)摘要:表面活性剂素的另一称谓叫做:工业味精,是当前在纺织、制药、化妆品、食品、采矿、土建等方面得到广泛化运用的一种物质,其是许多工业部门必须的化学用剂,虽然使用量比较小,但其所能发挥的效果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

接下来,本文针对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相关陈述,同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望能够对现有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提供一定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现状;发展走向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urfactantsWang Lijin(No.9 Middle School of Baotou City, Inner Mongolia, 014017)Abstract :Another name for surfactant element is industrial monosodium glutamate, which is a substance that is currently widely used intextile, pharmaceutical, cosmetics, food, mining, civil engineering and other fields. It is a chemical agent necessary for many industrial departments. Although the amount of use is relatively small, its effect can be said to be huge. Next, this paper will make a statement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surfactants and clarif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existing product structure.Key words :surfactant ;status quo ;development trend表面活性剂可以说是一种能够在较低浓度的情况下都能够使得表面张力得到明显降低的一种物质,其达到特定浓度之后会谛合形成胶团,从而具备良好的润湿、乳化、破乳、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及相应的实际应用,是一类灵活多样,有着广泛使用途径的精细化工产品。

船用减阻技术研究与应用

船用减阻技术研究与应用

船用减阻技术研究与应用船运是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船舶的能耗则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降低船舶的能耗和排放已成为航运行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减少风阻和水阻是降低能耗和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方面,船用减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关键。

一、常用船用减阻技术目前,常用的船用减阻技术主要包括减少风阻和减小水阻两部分。

减少风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通过对船体、船尾、甲板等部位进行优化设计,降低了空气阻力,从而达到减少风阻的效果。

2. 表面防污涂层在船舶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防污涂层,可防止海洋生物和盐水黏附,从而减少表面水阻。

减小水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水动力学优化设计通过对船体进行流体力学计算和仿真验证,优化船型设计,提高船体的流线型,减小水阻。

2. 燃油添加剂向船用燃油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少燃油的黏度和表面张力,降低 water-resistance。

二、新兴船用减阻技术近年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船用减阻技术也应运而生,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规模的应用。

1. 超级滑板超级滑板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其表面具有纳米结构和高度晶化,表现出极低的摩擦系数和优异的耐磨性能。

船舶表面涂覆超级滑板可显著减小水阻,从而提高船舶的速度和燃油经济性。

2. 船舶气动帆船舶气动帆是一种能够收集和利用风能的设备,可在适宜的风力情况下为船舶提供动力,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

船舶气动帆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有效推动船舶行业的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未来展望船用减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船舶行业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船用减阻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发展,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

同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相关政策和标准也将推动船用减阻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共同推动全球船运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机械论文:表面活性剂对突扩和突缩流局部阻力特性的改变研究

机械论文:表面活性剂对突扩和突缩流局部阻力特性的改变研究

机械论文:表面活性剂对突扩和突缩流局部阻力特性的改变研究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近年来,减阻技术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发展,该技术在工业工程及日常生活领域都已经投入了实际应用。

如小区供暖系统中的介质输送、长距离流体输送如石油输送[1]中的应用等。

有实践表明,在长距离输油管道中加入少量减阻剂(drag reducing agent),能提高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原油输送率,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率。

本世纪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各国对能源的需求。

全球目前已知的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大多数数不可再生资源。

面对日益减少的能源储备,各国学者都对节能技术展开了研究。

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人们重点关注的是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怎样减少输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各国研究节能技术的核心问题。

在对流体介质的长距离输送中,有一个问题不可忽略,即由流体黏度引起的流动阻力。

流动阻力一般分为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其中摩擦阻力在流动总阻力中占比较大,而值得注意的是,流动中局部阻力约占总阻力的30%,局部阻力的存在对整个长距离管道输送中对能源的额外消耗也不可忽略。

由于流动阻力在整个输送过程中占总运输阻力的比例很高,而泵站的动力几乎一半用于克服长距离输送中的阻力[2]。

基于此,各国学者对如何减少管道流体长距离输送中的流动阻力问题展开了研究。

1948 年,TOMS 发现在流体中加入少量的添加物能大大减少其流动阻力,这种现象被称之为“TOMS 效应”,随后被各国学者称之为“减阻效应[3]”。

“减阻效应”被发现的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对节能减阻技术的迫切需要,各国学者都对减阻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期望可以找到一种有效、可靠、经济的减阻方法。

粘性减阻方法[4]是依靠改变边界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或添加减阻添加剂于流动边界层,从而改变边界层流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以达到减阻目的的一门技术。

Shenoy 于二十世纪末期首次探讨了使用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作为减阻添加剂来实现湍流减阻的可能性。

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最新研究进展人类的日常生活,各类生产活动,多种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表面活性剂品种和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表面活性剂科学不断发展,迄今方兴未艾,表面活性剂已经深入到生命起源以及膜材料、纳米材料、对映体选择性的反应等各个领域中,设计新的有特殊用途和应用价值的表面活性分子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

新的功能型表面活型剂与附加的官能基团的性质和位置有密切关系,对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修饰会导致其结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单位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相对一般常言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而讲的,通常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且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像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一样,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凝聚、乳化、稳定泡沫、保护胶体、增溶等性质,广泛应用作胶凝剂、减阻剂、增黏剂、絮凝剂、分散剂、乳化剂、破乳剂、增溶剂、保湿剂、抗静电剂、纸张增强剂等。

因此,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根据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所带电荷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如阴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缩合烷基苯醚硫酸酯等。

两性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丙烯酸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丙烯酸-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两性聚丙烯酰胺等。

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类共聚物等。

阳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烯烃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亚乙基多胺与表氯醇共聚季铵盐、淀粉或纤维素高取代度季铵盐、多聚季铵盐、聚多羧基季铵盐等开发低廉、无毒、无污染和一剂多效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将是今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趋势。

减阻剂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减阻剂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0碍盛燃化学工程与技术2016年9月32不同类型减阻剂对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试验中配制溶液用水为自来水减阻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加量均为0196分别测试了表面活性剂单剂的表面张力值与减阻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值测试温度分别为2o406o8o试验结果如图2图5所示

4 2・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科版) 2 0 1 6 年9 月第1 3 卷第2 5 期 ( 理 工)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S e p . 2 0 1 6 ,Vo 1 . 1 3 No . 2 5
余 维 初( 靠 翥 善
张 颖 (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 荆 州4 3 4 0 2 3 )
汉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吴军 ( 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武汉4 3 0 1 0 0 )
银伟 ( 中原石油工程井下特种作业公司, 河南濮阳4 5 7 0 0 1 )
裂 液会 附带产 生储 层伤 害等 问题 ] ,如滑 溜水 无法及 时返 排 ,就 会在储 层 内滞 留 ,从 而 对储 层造 成 永
久性 伤 害 ,导致单 井产量 降低 ,甚 至 丧失 产 能 ,这 严重 限制 了我 国 页岩 气 产业 的发 展
。有 学 者在
前 期研 究 中发现 ,滑溜水 压裂 液 中的减 阻剂会 影 响表面 活性剂 的性 能 ,因此研究 减 阻剂与 表面 活性剂 之
间的相 互作 用显 得尤 为重要 [ 1 。笔 者通 过试 验研 究 了 3种 减 阻 剂对 4种 表 面活性 剂 的性 能 的影 响 ,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1期2007年1月精细化工FI NE C H E M I CAL SVo.l24,No.1J an.2007表面活性剂减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乔振亮,熊党生(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江苏南京 210094)摘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减阻的机理。

探讨了影响表面活性剂减阻效果的各种因素,包括:表面活性剂与补偿离子的结构及其浓度、管路系统的直径、流体的温度和速度以及环境中的金属离子。

论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减阻与传热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且讨论了在使用减阻表面活性剂的循环系统中提高传热效率的方法。

总结了减阻表面活性剂的一般特点。

预测了减阻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引用文献35篇。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减阻;传热效率中图分类号:TQ42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14(2007)01-0039-05Progress i n D rag R educi ng Surfactant R esearchQ I A O Zhen li a ng,X I O NG Dang sheng(D e p ar t m ent of M aterial Science and E ngineer i ng,N anjin g Universit 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N anjing210094,J iangsu,China)Abstract:The m echanis m of drag reduc i n g surfactant is i n troduced.M any facto rs i n fluenc i n g t h e effectiveness o f drag reducing surfactant are addressed,such as surfactan,t counteri o n,concentra ti o n, dia m eter of c ircu lati n g syste m s,te m perature and velocity o f the fl u i d,and i o ns inside the recircu lation syste m s.The re l a ti o nship bet w een drag reduction and heat transfer ab ility i s discussed,and m ethods ofi m prov i n g the effic i e ncy of heat transfer i n the recircu lation syste m s conta i n ing the drag reduci n gsurfactan t are a lso described.Co mm on characteristics of drag reduc i n g surfactant are su mm arized.F i n ally,t h e developm ent trend of drag reduc i n g surfactant is i n d icated.35references are c ited.Key w ords:surfactan;t drag reduction;heat transfer ab ility19世纪8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起了人们对减阻技术的普遍关注,继而这一技术迅速应用于各个行业。

主动减阻是一种向紊流中添加少量添加剂,使流体摩擦力大大降低的方法。

流体的紊流被改变或者受到抑制,便产生了减阻的效果。

一些少量的高分子聚合物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加在水中降低紊流阻力,研究发现,紊流流动阻力最高可以降低80%[1]。

所以,这一技术在远距离流体输送、城市供热制冷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虽然一些水溶性的高分子也可以用来减阻,但是在有工业泵的系统中,如果用水溶性高分子就存在着机械降解的问题,并且降解后分子结构无法恢复,使减阻能力下降。

表面活性剂受大的剪切应力作用也会发生机械降解,但是它可以自行修复[2]。

因此,在有机械力的场合,多用表面活性剂来进行减阻。

用来减阻的表面活性剂有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做减阻剂使用时,易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沉淀而影响减阻效果;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做减阻剂对水质要求不高,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在加热系统中用两性减阻表面活性剂也是一种增加经济效益的很有前途的方法[3]。

在实际使用中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是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两类。

减阻表面活性剂的特殊重要性,使它受到广泛关注,国内许多人都做了相关研究[4~7]。

本文综述了减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6-06-19;定用日期:2006-09-08作者简介:乔振亮(1970-),男,河南省巩义市人,博士研究生,师从熊党生教授,主要从事生物材料、仿生减阻材料的研究,电话:025-********,E-m ai:l q i aozhen liang@126.co m。

1 表面活性剂减阻机理由于减阻表面活性剂的表观特点,很容易使人从直观上认为这类表面活性剂应有黏弹性。

Sav ins1967年首先阐明减阻表面活性剂溶液应表现出黏弹性的观点。

但后来证实,只有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它才表现出黏弹性[8],而此时一样可以没有减阻效果。

有减阻效果的表面活性剂也不一定就有黏弹性,Lin[9]等就发现了当补偿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表面活性剂能够减阻但没有黏弹性的例子。

有研究者认为,拉伸弹性是控制减阻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水杨酸钠体系有很好的减阻效果,该系统就有很高的拉伸弹性[10]。

有人认为剪切诱导结构(SIS:shear i n duced str ucture)的存在是表面活性剂减阻的必要条件。

但是M yska[11]等通过改变溶液的温度以及添加一些离子这两种方法,可使所用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剪切诱导结构丧失,而此时表面活性剂仍有减阻效果。

因此作者认为,剪切诱导结构不是表面活性剂减阻的绝对必要条件。

也有人认为表面活性剂能够减阻,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其结构中有棒状或蠕虫状的线性胶团[12]。

减阻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有线性的胶团结构,这种结构在抑制紊流和降低摩擦系数上起着重要作用[13]。

总之,到现在为止,表面活性剂的减阻机理仍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

表面活性剂减阻机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减阻机理仍是表面活性剂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2 影响表面活性剂减阻的因素表面活性剂实际应用是在复杂的环境中,因此,影响表面活性剂减阻的因素很多。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以及浓度、补偿离子的结构以及浓度、流体介质和外界环境等。

2.1 表面活性剂2.1.1 烷基链中碳原子数的奇偶性用氯化烷基三甲基铵(简写为C n TAC,n为烷基中碳原子数)/3 氯安息香酸盐体系研究了不同碳原子数对减阻效果的影响。

20 时C15TAC溶液的减阻率很小;25 时溶液减阻率的最大值为65%;55 最大值为50%;60 时最大值仅20%;60 以上时线性胶团结构变成了球形,无减阻效果。

因此,最有效的减阻温度为25~55 。

其余不同碳链长度的表面活性剂的减阻温度范围见表1。

表1中有效减阻温度下限呈现出Z字形的变化规律[14],这正是烷基链奇偶性对减阻影响的表现。

表1 CnTAC/3 氯安息香酸盐体系的有效减阻温度[14]T ab le1 E ffecti ve drag reducti on te m pera t ure range for CnTA C/3 chlorobenzoa te syste m[14]链长C15C16C17C18减阻温度/ 25~5530~6030~6535~85有很多人研究了这一现象,都没有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

LiYa j u an[15]等研究了二价染色体活性剂烷基链的奇偶性影响其胶团生成焓原因。

对于烷基链长为偶数的活性剂,季铵官能团中碳碳键的方向与主要分子轴的方向一致,这有利于烷基链的聚集;而对于烷基链长为奇数的活性剂,季铵官能团中碳碳键的方向与主要分子轴的方向发生偏离,这不利于烷基链的聚集。

因此,烷基链为偶数的活性剂,胶团生成焓随碳原子数增加直线下降;烷基链为奇数的活性剂,胶团生成焓随碳原子数增加是渐渐上升的。

2.1.2 烷基链头基[16]总的说,在高温时头基较大的活性剂减阻效果较差,并且头基较大的活性剂减阻温度上限也较低。

这是因为在表面活性剂减阻过程中,补偿离子的结合状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影响胶团的形态和生长动力学。

如果活性剂的头基较大,补偿离子和头基之间的位阻也较大,补偿离子和头基之间的结合就较差,很容易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分裂了。

用烷基链相同而头基不同的活性剂来研究头基对其减阻效果的影响,分别做了两组对比实验,即将C n TAB(溴化烷基三甲基铵)和CD M E AB(溴化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铵)对比;将DMHTB(氯化氢化牛脂基二甲基苄基铵)和C n TAC对比。

CDMEAB头基的疏水性比C n TAB的强,头基的尺寸较大,补偿离子和头基之间的位阻也较大,同样条件下CD MEAB体系中形成的胶团尺寸比C n TAB 的小。

在低温时,因为CD M EAB体系比C n TAB体系有更多的线性胶团,减阻效果比C n TAB的好。

在高温时,CDMEAB体系中线性胶团转变成了短的棒状结构,几乎没有减阻效果;而C n TAB体系中本来没有减阻效果的泡状结构转变为线性胶团,因此其减阻效果比CD MEAB体系的好。

DMHTB头基上连有苯基,由于苯基可以和胶团相互作用,在补偿离子浓度较低时就可以使胶团快速生长,因此DMHTB体系的减阻效果比C n TAC体系的效果好。

但是D MH TB体系要有减阻效果,补偿离子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的比值不能太大,否则胶团生长太快容易发生相分离,但这个比值大,可以提高减阻温度上限。

换句话说,具有较大头基的DMHTB体系在高温时减阻效果较差。

40精细化工 FI N E CHE M I C ALS第24卷2.1.3 烷基链长度不论烷基链长是奇数或偶数,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都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大而减小。

例如:在303 15K时,双溴化烷基二甲基己基铵溶液的临界胶团浓度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15]。

因为随着链长的增加疏水性增大,聚集在活性剂胶团内部的活性剂分子就较多,导致胶团生长。

临界胶团浓度的减小使活性剂在较低的浓度下就可能形成线性胶团,线性胶团又是减阻的前提条件,因此烷基链的增长对减阻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