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合集下载

三亚的黎族文化的介绍

三亚的黎族文化的介绍

三亚的黎族文化的介绍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三亚那超有意思的黎族文化呀!
你要是去了三亚,可一定得感受感受黎族文化。

黎族可是个古老的民族呢!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先来说说他们的服饰吧,那可真是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呀!黎族的阿姐们穿上那漂亮的服饰,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特别好看。

而且呀,黎族的纺织技术那可是相当厉害,织出来的布又结实又漂亮。

还有他们的建筑,黎族的船型屋那可是很有特色。

远远看去,就像一艘艘小船停在那里,可有意思啦。

住在这样的屋子里,感觉就像是睡在一艘温暖的小船上,说不定晚上还能做个航海的美梦呢!
黎族的歌舞也特别棒!他们跳舞的时候,那活力四射的样子,能把你的热情都给点燃。

跟着他们一起跳起来,什么烦恼都能忘掉啦。

他们唱歌的声音也特别好听,虽然咱听不懂歌词,但就是觉得特别有韵味。

黎族还有很多有趣的节日呢。

在那些节日里,大家都聚在一起,欢歌笑语,可热闹了。

他们会举行各种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感觉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热爱呀。

哎呀,黎族文化真的是太有魅力啦!就像一个大宝藏,等着你去慢慢挖掘。

当你真正去了解它,你就会被它深深吸引。

总之呀,在三亚可别错过黎族文化,去体验体验,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你肯定会爱上它的!就像我一样,现在说起黎族文化就滔滔不绝呢,哈哈!这就是黎族文化,有趣又迷人,等你来发现哟!。

探寻海南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探寻海南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探寻海南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

在海南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件件出自黎族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

这些工艺精巧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因而驰名古今中外。

黎锦不仅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中更蕴涵着浓厚的古老原始的中华文化。

我们这次的课题就是研究黎锦的文化内涵、历史起源及其发展前景。

一、黎锦的历史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

黎族织锦工艺存续了二千多年。

最早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里的:“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说明黎族妇女很早就懂得从植物中提取纤维作为纺织的原料。

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

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秦汉时期,黎族的纺织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后汉书》里提到的珠崖太守孙幸强调“广幅布”,激起黎族人民的反抗。

棉纺织品“广幅布”指的就是棉布,当时人们穿的贯头衣即由“广幅布”做成。

可见,“广幅布”以它的优良品质不仅成为进奉朝廷的贡品,而且在百姓中也十分普及。

唐宋时代,黎族棉纺织业十分发达,其棉纺技术和棉纺工艺品,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且品种繁多。

“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彩,拆取色丝,间木棉挑织而成,每以四幅联成一幕。

……黎单,亦黎人所织,青红间道,木棉布也。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黎族妇女所织的黎饰、黎单、黎幕、鞍搭等,“五色鲜明”,“异纹炳然”,曾作为岁贡献给中原统治者以及远销广西桂林各地。

宋末元初的黄道婆,在学习和总结崖州黎族妇女纺织技术基础上,运用当地传统的丝麻纺织工具和技术到棉纺织工艺中来,改变了松江一带落后的纺织业,促进了江南地区棉纺业的大发展。

明清时期,黎族棉纺织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黎族妇女织的黎锦、黎布等“贾者或用牛或用盐易而售诸市”(清·张庆长《黎屺纪闻》)。

浅析琼岛七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浅析琼岛七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浅析琼岛七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吴晨珠(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4100)摘 要: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黎族纺染织绣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这一技艺的研究与传习,才能够确保其自身价值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更好的保护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就琼岛七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展开了分析探讨,以期为我国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的传承弘扬略尽绵力。

关键词:琼岛;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黎族人民主要在南方还海南岛中南部,黎族是外界对这一民族的称呼,通常黎族人民自称为“赛族”。

据我国第六地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统计显示,目前黎族人口数量为140余万人。

黎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少数民族,黎族古代先人在不断积累天然植物纤维编制实践经验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体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

因此,琼岛七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对于发挥这一记忆作用、促进技艺传承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琼岛七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发展概述黎族纺染织绣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早期史籍材料中能够知道古代黎族人民很早就对纺染织绣技术有了一定掌握和应用,经过汉朝、隋唐时期、宋代等时代长河积累,愈加提升了纺染织绣技术水平。

有史料记载,黎锦在宋代时期就已名声在外,黎族妇女利用纺染织绣技术制作精美的缦布、花被、黎毯等棉纺工艺品,备受人们喜爱,到了十三世纪,当时对棉纺技术有深入研究的黄道婆亲自来到黎族人民生活地区,学习吸取黎族纺染织绣技术,将这一技艺带回到今日的上海,在优化革新下创造了织布、纺纱、弹棉等纺织工具,提升了当代社会纺织水平,特别是三锭脚踏纺车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我国棉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1]。

黎族古代先人结合自然环境现象,将编织热带纤维织物所累积的经验基础,应用到服饰花边图案的纺染织绣上,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黎族纺染织绣技术,其中腰机提花织锦、双面绣、絣染等技艺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和极高的技艺水平。

黎族文化

黎族文化

符号与记忆--黎族文化在五指山酒店的体现与表达一.黎族文化的概述黎族是一个聪颖、智慧的民族。

要了解他们的历史和现状,就必须走向田野,因为这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有很好的记忆力,往往是通过口耳相传的记忆来传承生活经验的历史。

黎族是海南岛的先住民族,黎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最绚烂夺目者即为黎族织锦。

二.黎锦概述传统意义上的黎锦是长期以来人们对黎族棉纺织工艺品约定俗成的尊称,指的是黎族妇女使用原始纺织工具和天然原料经过纺、染、织。

绣工序而织成的一种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棉纺织品。

根据制作用途的不同,黎锦可分为筒裙、龙被、黎单等大件,以及头巾、腰带、挂包等小件。

三.黎锦制作技艺黎族织锦图案的工艺制作,主要以纺、织、染、绣四大工艺组成。

纺包括错纱、配色、综线、攀花等;织是指用踞腰织机采用通经断纬的纺织方法织出各种花纹图案,利用纬线色彩的变化使得图案丰富多彩;染主要是指纹纱染线,然后用彩色纬线编织出色彩斑斓的筒裙图案,绣是指黎族妇女用彩色线在棉、麻等布料上所刺绣出来的各种图案。

1、纺织原料:主要是麻类和棉类,黎族妇女一般使用当地盛产的海岛棉、木棉、麻纤维等。

2、染色原料:黎锦染料以野生植物类染料为主,动物类、矿物类染料为辅。

四.黎锦纹样研究黎锦分润、哈、杞、赛、美孚五大方言介绍了黎族男女服饰的基本情况,各方言服饰及其纹样的差异,认为润、赛黎纹最为丰富、美孚黎服饰“平凡而没有风趣”、杞方言纹样多为“几何形图案”,哈方言纹样“最简单的”。

五.润方言黎锦筒裙纹样润方言妇女织锦图案,主要以人形纹、龙纹、鸽纹为主,其他动物纹、植物纹以及花卉纹为辅。

他除了筒裙织制有丰富多彩的花纹图案外,上衣的图案最为普遍,一般以白布做底,然后绣上红、黄、黑色做垂直线,把黎锦图案重发现,重创造、追求情趣的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润方言黎锦筒裙在黎族各方言中最短,素有“超短裙”之称,上下长短一般在18厘米—30厘米之间,群围(腰围半径)30厘米—40厘米左右。

从黎锦中透视黎族文化

从黎锦中透视黎族文化

从黎锦中透视黎族文化学校:海南实验中学姓名:班级:指导老师:社会实践期间,我们全班共同参观了位于保亭县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黎族山庄。

其间槟榔成林,又困地势低狭,得名槟榔谷。

村寨内浓厚的人文气息与古典韵味使每个人都陶醉其中,而了解源远流长的黎族文化,又不妨从黎族人最引以为傲的织锦技艺说起。

黎锦,是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

“黎人取中国彩帛,折取色丝与吉贝,织诚锦。

”它产生于五指山附近的黎族居住区,拥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黎族是一个崇拜自然的民族,以火为图腾,因此黎锦上必不可少的图案便是自然——明、星辰、风火、雷电、江河、山川……黎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也一直影响着黎族织锦的发展,他们所崇拜供奉的图腾晴蛙、坡鹿、牛头等是普遍的锦纹。

龙纹象征高贵、吉祥,在白沙、琼中一带的黎民中广为流传。

而青蛙在黎族的传统观念里象征母爱与避邪,反映于服饰上的蛙纹讲究严格的对称结构,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体现青蛙在田间跳跃,或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加长青蛙的后腿,表现出其跃跃欲跳的生动神态。

总的来说,运动自然界中各类动物的纹样使织锈画面充实生动,图案构思大胆,简洁有力,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也展示的黎族文化中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特征,给人以生机与活泼之感,深受人们喜爱。

黎锦的纹样体现了黎族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了黎族人民社会生产生活与宗教祭祀活动,反映了黎族人民美好的精神向往,人形纹也是黎锦图案中常见的一种。

主要场景有婚礼、祭祀、生子、丰收、放牧等,寄寓了人们对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强烈愿望。

黎族妇女通过夸张与变形手法,将人们的生活反映在织物上,使图案造型更具有可视性与艺术性,也更为翔实地体现了黎族传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婚礼图,它流行于乐东、三亚、东方等市县,是典型的人形纹样,它将黎族民俗婚礼中迎字、送字与拜彩堂等情节纷纷展现于筒裙上,赋予黎绵上生活场景的艺术内涵,场面壮阔,热烈喜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浓域、地域风情,是黎族文化的最好体现。

浅析海南黎锦图案中展现的民族文化传承

浅析海南黎锦图案中展现的民族文化传承
峒溪 纤 志》 中对 黎锦 就有 记 载 : “ 黎 人 取 中 深深 的水 中 ,不 易被 人 眼看见 ,是美 丽 而神 秘 的动 物 ,有 “ 党 ” 就 国彩 帛 , 拆 取 色丝 和吉 贝 ,织 之 成 锦 ” 。另 据 宋 代 范 成 大 所 著 的记 有水 ,有水 天不 旱 ,庄稼 就有 好收 成 ,故 龙受 黎 人 崇拜 。例 如黎 锦 述 广南西 路风 土 民俗的 著作 《 桂 海 虞衡 志》 中记 载 : “ 黎幕 ,出海 中的 “ 麒麟 呈祥 图” ,以黑 色 为底 ,图案 上 的龙 非 常 霸气 且 眼 珠 有 南 。黎峒 人得 中 国锦 彩 ,拆取 色丝 ,间 木 绵挑 织 而成 ,每 以 四幅联 神 ,肢体 色彩绚 丽 。黎族各 方 言族 群对 龙 的 图式 不 尽 相 同 ,龙 的图 成 一幕 。 ” 。据 明代郭裴 所 著 《 广 东 通 志》 记 载 : “ 黎锦 出琼 州 ,以 式完 全靠 想象产 生 ,像抽 象画 一样 ,横看 成岭 侧成 峰 。 吴 绫越锦 ,拆 取色 丝 ,间以鹅 毳 丝 线 ,成人 物 、花 鸟 、诗 字 、浓丽 黎锦 图案组 合也 很有 讲究 。形 的不 同组合 ,是 织 锦 图案 发 展 变 灿 烂 ,可 以为 衾褥 幛幕 ,以有 金线 间错者 为上 。 ” 。 化 的关键 环节 。 比如 ,哈方 言地 区 筒裙 的牛纹 图案 ,就 很好 地 处 理 黎锦 图案 反映 出鲜 明的 民族特 征 ,成 为 辨 别一 个 民族 外 貌 形状 了物 象之 间关 系 。在 黎锦 中 ,我们会 赞 叹 画面 中各 部 分 井然 有 序 的 的标 志 。制作 精巧 的黎族 织锦 以织 花 为 主 ,图案 夸 张而 浪 漫 ,生动 分布 和疏 密和 谐 的对 比关 系 ,一 幅 哈 方 言 的筒 裙 人 骑 牛 的 造 型 图 又 灵活 ,极 富艺术 内涵 ,色彩鲜 艳 中透 露 出神 秘 的 气息 ,富 有 浓厚 案 ,牛 的图形首 尾相 连 ,既符合 织 锦 的工 艺要 求 ,又 延 续发 展 为 二 的 民族特 色 。黎锦以一种 独特的构成 方式成 为中 国传 统纺 织艺术 中的 方连 续 的带 状纹 样 ,牛身呈 现 三角 形 的造 型 ,所 占面积 很 大 ,人 骑 朵奇葩 , 甚至为世界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 2 0 0 9 年黎族织锦技艺成功 申 在牛身 的 中间部 位 ,造 型小 巧 ,主次 关 系 明确 ,而且 图 象 的稳 定感 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意味着黎族悠久灿烂的传 统艺术赢得 国际文 很 强 。在黎 族织 锦 图案 中,颇令 人 好奇 的还 有 蝙 蝠 。 “ 蝠” 、“ 福” 化专家的认 可 , 代表 了世界对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认 同。 二字谐 音 ,它包含 福气 、幸福 、福 运等 。直 至 今 天 ,美 孚方 言 妇 女 传统织 锦 纹 饰 上 的 “ 蝠 ” 纹 图 案 ,仍 体 现 着 人们 对 美 好 事 物 的认 1 黎 锦 图案 中反映 的祖先 崇拜 原始宗教形 式之一就是祖先崇拜 ,在远古时代 , 用来统协原始先 民 同 ,追 求吉 祥 、幸 福生 活 的心愿 。 3 黎锦 图 案中反 映 的民风 民俗 群体意志 ,由图腾崇拜 、灵魂崇拜发展融合而成 ,是物质资料生产 和人 海 南黎 锦 图 案 体 现 的 是 黎 族 的 审 美 意 识 、生 活 风 貌 、文 化 习 类 自身生产的重要 的精神力量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 上产生 了极为深远 的 影响。崇拜 自 然 、信鬼 尚巫 、敬奉祖先 , 是祖 先崇拜古老 的传 统 , 在 南 俗 、宗 教信 仰及 艺术 积 累的 民俗 传 承 。据不 完 全 统计 ,织锦 图案 有 0 0多种 ,大 体可分 为 人 形纹 、动 物纹 、植 物 纹 、几何 纹 、以及 反 方许多少数民族 有共 同的特点 ,黎族织锦图案中出现的大量诡异 与神秘 1 的 “ 人形纹 “ 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 注,黎族历史饱经沧桑 , 祖 先从中国 映 日常生 活生产 用 具 、 自然 界 现 象 和 汉 字 符 号 等 纹 样 。其 中人 形 大陆浙江河姆渡一带一路跋涉 ,漂洋过海 ,到达 “ 鸟飞也需半年程” 的 纹 、动物纹 和植 物纹 是最 常用 的织 锦 图案 。这 些 图案 通 过夸 张 变 形 古代炎荒的海南岛 , 作 为拓荒先 驱 ,在恶劣 的环境 中生活 ,刀耕 火种 , 的艺术 创作 手法 ,图案 造 型 的 可视 性 和 艺 术性 将 黎 族 人 民的 生 活 、 也制作了树皮布遮身避寒 ,“ 衣食 不足 , 饥寒从之” , 但他们没有 向艰 难 生产 场景反 映在 织 物 上 。黎 族 织 锦 中 出现 频 繁 的生 产 图 、牛耕 图 、 低头 ,勤劳顽 强 , 使得 民族最终得 以繁衍。于是黎族后代 ,尊崇 自己的 婚礼 图 。牛耕 图案 ,从 构 图创 意 来 看 ,有 写 意 和 夸 张 抽 象 的手 法 , 很耐人 寻 味 。翻开王 海 昌收录 的黎 锦牛 耕 图 ,会看 到 具 有强 烈 感 染 祖先 ,将此织绣在衣装上 ,是一种高 尚的道德品质。

黎族哈方言传统织锦花纹图案艺术转载

黎族哈方言传统织锦花纹图案艺术转载

黎族哈方言传统织锦花纹图案艺术转载作者:王海昌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网发布日期:2011-05-30世居海南岛的黎族系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自殷商始,黎族先民就陆续迁入海南岛,是琼州沃土上最早的开拓者。

在漫长的岁月中,勤劳勇敢的黎族先民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他们和兄弟民族一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黎族是我国人口规模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20多万,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三亚市、五指山市、东方市、乐东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等9个市县,部分散居在儋州、万宁、琼海、定安、澄迈、屯昌等市县。

因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居住地域分布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在生活习俗、服装服饰、语言等方面亦有差别。

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又称侗台语族)黎语支,壮侗语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民族,我国古代南方的骆越人是黎族的先民。

黎族同外族交往时称自己为"赛"。

黎语分为哈、杞、润、赛、美孚等五种方言,这五种方言妇女的传统服装服饰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风格。

服装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是人们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服装服饰作为一种民族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它是辨别一个民族外貌形状的标志。

黎族妇女传统服装服饰的织锦花纹图案,其特征为雅拙有趣,立意新颖,不陈腐,不俗套,工艺非常细腻精致。

凭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灵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黎族妇女通过自纺、自织、自染、自绣等传统的四大工艺,纺织出适合自己生活环境所需的各种款式的传统服装服饰。

黎族传统精美的服装服饰,是中国民族服装服饰的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综合的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少数民族服装服饰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正因为它的内蕴不是单一的,所以造就了民族服装服饰款式格调的多样化。

服装服饰的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服装服饰文化的历史与人类活动紧密相随,始终相伴。

海南黎锦文化PPT

海南黎锦文化PPT
传说中的创世神教会了黎族妇女织锦的技艺,从此黎锦成为了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代代相传。
黎族的历史和传说为黎锦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每一件黎锦作品都充满了故 事和意义。
黎锦在黎族生活中的作用
黎锦在黎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实 用价值,它不仅是美丽的工艺品, 也是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
黎锦被用于制作各种服饰、头巾活带来了丰富的视
旅游纪念品
黎锦制品如围巾、披肩、抱枕等成为热销的旅游 纪念品,丰富了旅游市场的产品种类。
3
景区展示
在海南的景区和博物馆,黎锦的展示和现场制作 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环节,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 和满意度。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文化交流使者
01
黎锦作为海南文化的代表,多次参加国际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
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缺乏市场推广
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手段,黎锦 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高,难 以获得广泛的消费群体。
保护意识不足
部分地区和民众对黎锦文化保护的重 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保护和传承 的意识。
保护措施与政策
政府支持
建立传承人制度
政府应加大对黎锦文化的保护力度,制定 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传承人开 展技艺传承活动。
02 海南黎锦的制作工艺
纺线工艺
采集原材料
晾晒与储存
海南黎锦所用的纤维原料多为野生或家种 植物,如剑麻、木棉、葛藤等,通过浸泡 、晒干、剥皮、绩丝等工序制成纤维。
纺好的细线需在通风处晾晒干燥,然 后储存备用。
纺线
将制成的纤维通过纺轮旋转产生的离 心力纺成细线,这一过程需经过多道 工序,如去杂质、合并纤维等。
觉效果。
黎锦还是黎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 体,通过织锦技艺的传承,黎族 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得以延续。

海南黎锦500字观后感

海南黎锦500字观后感

海南黎锦500字观后感(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一、黎锦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二、黎锦的工艺特点三、黎锦的传承与创新四、对黎锦的感悟正文(篇1)一、黎锦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海南黎锦,源于我国海南省黎族的传统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黎族人民将黎锦视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黎锦艺术风格。

黎锦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黎族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

二、黎锦的工艺特点黎锦的制作工艺独特,从纺线、织锦到图案设计,均由手工完成。

其中,织锦技术最为精湛,以经纬线交织而成,图案精美,色彩艳丽。

黎锦的图案主题涵盖了自然、动物、人物、器物等方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示了黎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三、黎锦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黎锦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一方面,黎族人民应当加强对黎锦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一民族瑰宝得以流传下去;另一方面,也应当结合现代审美和科技,对黎锦进行创新,使其融入现代生活,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四、对黎锦的感悟观赏海南黎锦,我深感黎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独特文化魅力。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尊重并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目录(篇2)一、黎锦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二、黎锦的工艺特点三、黎锦的传承与创新四、对黎锦的感悟正文(篇2)一、黎锦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海南黎锦,源于我国海南省黎族的传统手工艺,拥有悠久的历史。

黎锦不仅是黎族人民的生活用品,更是承载着丰富的黎族历史文化信息。

从黎锦的纹样和色彩中,我们可以窥见黎族的历史变迁、民族信仰和审美情趣。

二、黎锦的工艺特点黎锦的制作工艺独特,主要采用棉线、麻线等天然材料,通过织、染、绣等多种手法,创作出图案丰富、色彩艳丽的黎锦。

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黎族的“缬染”技艺,将植物染料与织物相结合,使黎锦呈现出自然的美感。

三、黎锦的传承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黎锦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

海南黎锦

海南黎锦

黎锦的工艺
黎锦分为纺、染、织、绣四大工艺。 纺主要是采摘木棉或者野麻经过浸泡、漂洗等工艺, 渍为麻匹。麻匹经染色后,再织成布。 染是使用天然的植物作为原料对布进行染色。 织主要使用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踞腰织机是 一种十分古老的织机,与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使 用的织机十分相似,不同图案、色彩和风格的黎 锦曾是区分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群体的重要 标志。 绣 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他们绣出的图造型精巧,完 全不亚于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
• 3、没有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生产黎锦的产品过于 单一,实用性不高。 • 4、没有一个实体化的大众品牌。没有系统化的管 理模式和生产理念。 • 5、对黎锦的宣传力度不到位,许多人都不了解黎 锦是什么东西,能购买到黎锦的渠道途径太少。 • 6、目前只有一家公司是对黎锦纺织进行开发的, 并没有具体吧黎锦打造成一个牌子,在海南知名 度小
什么是黎锦 • 来海南旅游很多人知道海南有天涯海角、 亚龙湾这样美丽的景点,知道有芒果、菠 萝蜜这样美味可口的热带水果,知道椰壳、 贝壳等手工艺品,却很多人不知道海南还 拥有这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 • 黎锦是黎族人民黎族织锦它体现黎族妇女 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 信仰及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它一定也是 你来海南游玩不能错过的精彩。
(四)、后继缺人,原料匮乏。
• 年轻一代人学习黎锦越来越少,原材料木棉的种植也很匮 乏。
(五)只有一家公司进行开发,没有企业化,没有成立品牌, 没有形成经济效益。另外黎锦的购买价格太高,没有得到 广泛购买和宣传。
而且黎锦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 上,要结合现代元素,创新黎锦,成就其独特之美。对黎 锦的制作材料、制作工具、成品种类、使用范围进行合理、 科学的开发。形成一条独特创新的产业链,这潜伏很大的 经济价值。

黎锦

黎锦

黎锦歌声嘹亮,舞步动人,几千年前,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部落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海南岛这块富饶的土地,从此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便开始在动人的歌声中上演、流传。

生活如同种子,在海南岛的每一个角落,都顽强地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从最初的安身立命到千年不绝的繁衍生息,一个古老的民族——黎族,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生命之路。

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天地自然相濡以沫,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

黎锦的历史至少在3000年前,黎族妇女就已经掌握植物柔韧纤维加工和纺织技术,成为黎族纺织工艺的源头。

千百年来,黎族先民利用植物纤维纺织经历了从无纺布(树皮布)到麻纺织品最后到棉纺织品的过程,黎族的纺、染、织、绣技艺到了宋元时代更是突飞猛进,从自然的素服到五色彩服,直到朝廷贡品龙被的出现,将黎锦技艺推向巅峰。

黎锦的概念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灿若云霞的织品就是黎锦,它是海南黎族人民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花或其他种类的棉花做纬线,苎麻纤维做经线,以纺、染、织、绣为主要四大工艺,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颜料,纺织而成的一种特色花棉布。

黎锦特点在全国众多的纺织品中,如果说蜀锦用丝绸把自己表现的富贵华丽,那么黎锦可以说是用棉纺线把自己的精美推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

黎锦制作精美,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粗放,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

黎锦的图案黎族是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聪明的黎族人民采用图画描述的方式来记录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黎锦在这里不单单是绚烂的纺织品,它更大的意义是充当着黎族史诗的角色,记载着黎族的繁衍变化。

它们犹如形象具体的文字,纪录了黎族的历史,堪称黎族文明的活化石。

您看,这幅黎锦描绘的是新娘出嫁,再现了黎族结婚的场面。

而这幅黎锦描绘的是舂米,表现了黎族妇女舂米的情景。

还有这幅黎锦描绘的则是黎族百姓的家园,展现了黎族人民的生活环境。

另外,它的图案除了反映黎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情景外,还可以展现出黎族人民信奉万物有灵,盛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意愿,表达了黎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民族的审美理想 民族的独特艺术——黎族传统织锦美的形态探析

民族的审美理想  民族的独特艺术——黎族传统织锦美的形态探析
而在 这种关 系的进 程 中 ,正 是 自然 织妇女 ,正是 在家乡 亲 和 的 自然环境 ,感受 到百 花 的鲜艳 ,林木 的青翠 ,雀鸟 的 欢歌 ,山光水 色的 如诗 如画 ,大 自然 的生 机盎然 ,她们将 这 些千 姿百态 的 自然 形态 ,巧手 织绣 成一 幅幅纹饰 图 案 , 构成黎锦独特 的 自然 美。 黎族织 锦展示 出绚 丽 的热 带风光 自然美 ,诸 如花鸟鱼 虫 、山川 河流 ,以及 牛羊鹿 群 、槟榔 、揶树 和木瓜 等动植 物 ,所有这 些都 有形 态美 观 、色彩鲜 艳 的纹 饰 图案。这些
第 1 7卷
第 6期
琼 州 学 院学报
Jun l f in zo nv r t o ra o o gh uU i s y Q e i
V( . 1 1 1 7. No. 6 De en 1 2Ol c lbe . 0
21 0 0年 l 2月
民族 的审美 理想 民族 的独特艺 术
文章编 号:10  ̄6 7 (0 0 6 05 6 0 8 7 2 2 1 )0 一O 0 —0
任何一个 民族 ,都有其 民族 的审美情趣 、审 美观念 和
的意义 ,从 而获得 审美价 值 。马克思在 ( 84年经 济学哲 14 学 手稿》 中指 出: “ 一个 存在 物 如果在 自身之外 没有 自己
体 验 和 感 受 各 类 美 的 形 态 ,创 造 了 多 姿 多 彩 的展 示 民 族 审 美 理 想 的独 特 织 锦 艺 术 。

的 自然界 ,就不是 自然存在物 ,就不能参 加 自然界 的生活 。

个存在 物如果在 自身 之外 没有对 象 ,就不 是对 象性 的存
在 物。 马克思 的论述 ,十份强 调人作为一 种有生命力 的、 ”①

关于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以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为例

关于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以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为例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关于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以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为例吴晨珠(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摘 要:黎族纺染织绣技艺是在黎族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古朴、典雅和精美的特征,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时期,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对传承、开发和保护的措施进行研究,为资源保护和资源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本文将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的开发和传承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对策,希望能为开展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纺染织绣技艺黎族传承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思想,黎族祖先也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具魅力的纺染织绣技艺,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传承必要性。

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的困境,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更加具有可行性的资源开发方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黎族纺染织绣技艺资源在当代社会能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一、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的重要价值在对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首要工作是明确资源的价值,进而按照资源价值确定开发方向。

在全面分析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发现其价值主要从历史价值、工艺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角度得到体现。

其一,历史文化价值,黎族织锦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初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受到地理位置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黎族长时间发展过程中保留了最原始的纺织工具,研究黎族纺染织绣技艺,能帮助人们更为系统的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和纺织工艺的发展历史,其历史价值明显[1]。

其二,工艺价值,黎族妇女在织锦工作中能使用简单的工具织造出华美的图案,技艺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她们还掌握了植物和矿物染色技术,在黎族织锦方面表现出极其深厚的公益价值。

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研究

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研究

黎族 是海 南 岛 的原 住 民族 , 主要 聚 居 于 海 南 岛 的 中部和 南 部 地 区 , 有 人 口一 百 三 十 多 万 , 为 现 分 哈 、 、 孚 、 、 等 五大 支 系 , 个 大支 系 中又 分 杞 美 润 赛 每 若 干个小 支 系 。黎族先 民在 40 00年前 , 至更 早 以 甚 前 就掌握 了麻纺织 工 艺 ,5 0年 前 就 掌握 了棉 纺 织 20 技 艺 。黎族 妇女 通过 弹 、 、 、 、 纺 织 染 绣等 传统 纺织 技
第3 1卷 第 5期
21 0 1年 9月
中南 民族 大 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u l f ot.e tl i rt r t n ie( maie n oi cecs oma o u C nr v syf i at s Hu nt sadSca S i e) S h a Un e i o Nao l i i l n
来脱棉籽 的竹制 筐 罩 中 , 用棒 子 搅拌 使 棉 籽 、 芯 分 棉 离脱 落 , 把 棉 花取 出来 卷成 团放 进 麻袋 或 竹 筐 贮 再
放 。草棉 摘 回来 后 , 就直 接 脱棉 籽 , 手工 剥 除和 脱 有
棉籽机 去棉籽 两种 方 法 。手 剥法 一般 是 用 在棉 花 量 少 时 , 量多时就用 手摇脱棉 籽机 。这种机 器是木 质 而
的 , 很简单 , “ 字 形 , 构造 呈 丁” 横木长 3 4 5— 0厘米 , 宽 约 1 米 , 约 4— 0厘 厚 5厘 米 ; 直板 长 7 0—8 米 , 0厘 宽 约 1 米, O厘 厚约 2—3 米 , 良好 的稳 固性 , 厘 有 在横 木
棉, 黎族称 之 为“ 环 ” 其 纤 维短 而 脆 , 般 不 用在 好 , 一 纺织 上 。木棉 和草 棉是 黎族 棉纺 的重 要原 料 。 20 0 3年 ,黎族 传统 棉纺 织技 艺 ” 国家 文 化部 “ 被 列入 首批 “民族 民 间文 化 保 护 工 程 国 家 级 十 大试 点 ” 目,0 6年 , 国务 院列 入 第 一 批 “ 项 20 被 国家 级非 物质 文化 遗 产 保 护 名 录 ” 20 ,0 9年 1 0月 , 列 入 首 被 批联 合 国急需 保 护 的非物质 文 化遗产 名 录 。结 合 自 己多年参 与 对这项 传 统 技 艺 进 行 抢 救 、 护 和 研 究 保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妇女刺绣按照构思的图案,不需要绷子而直接在织物上以针引 线进行穿刺成各种彩色的图案。
黎族刺绣主要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单面绣是只在织物的正面显示 刺绣图案,主要的绣法有平绣、贴布绣、珠绣等,最常见的是给黎 锦图案的轮廓做线形装饰绣;双面绣是用色线在面料的正反两面绣 制同样花纹图案和颜色的技艺。黎族润方言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 著名,其体现了该技艺的精湛性和民族特色。

黎族人主要是用野生植物的根、茎、皮和叶等,通过发酵、水
煮、泥埋等方法,将渍好的麻匹或纸绕好的棉纱、布匹染成色黑、
黄、红、褐、深兰等多种颜色。贝壳灰、草木灰起染媒的作用,令
麻匹、纱、布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和牢古老的织布工具。腰机由经轴、 定经轴、综杆、机刀、卷布轴、腰带、梭子、经板等器件组成。织 者席地而坐,腰系织机腰带,双足踩住经轴,梭子在经线间来回穿 梭,并以机刀打紧,织出密实的织品。腰机提花尤为特色,是用黑 色或蓝黑色做经线,根据图案的需要,用各种颜色的纬线搭配,织 出各种精美复杂的花纹图案。织物和服饰上的花纹图案没有现成的 稿样,全部出自了然于心又切合习俗规矩的腹稿。
(5)建立网站,设立展览场所,建立研究机构,召开学术会议,达到对该技艺进行研究、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包括纺、染、织、绣四大 工序。纺纱,即把棉花脱子、抽纱,把纱绕成锭。染色,黎族传统 的染料有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三种。织布,用踞织腰机 进行织布;腰机简单轻巧,容易操作。刺绣,黎族的传统刺绣有单 面刺绣和双面刺绣两种。刺绣的技术可根据针法、绣法和面料分为 三个层次,把绣法、色彩、图案三者结合为一体。刺绣工艺精湛, 图案朴实自然,富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2009年10月入选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纺织工艺中 的一项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黎族文化.pptx

海南黎族文化.pptx
到了这一天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 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在节日期间,人 们要举行歌舞盛会。
附加——、、
山兰酒
山兰酒用黎话称为 “biang”,黎族同 胞依山旁水而居, 酒采用所居山区一 种早糯稻——山兰 稻谷酿制。
逢重大节假日或
是迎接宾客,热情 的黎族人民便取出 来招待,一同痛饮。 (后劲很大,不要 喝多哦!
竹筒饭
海南黎族传统美食。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 熟的饭食。这种饭多数在上山打猎或砍山时吃的, 其风味独特。现在竹筒饭已走进寻常百姓,在海南 各类饭店均可食到。
它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
兽、花草和人物栩栩如生。
关于黎族黎寨的传说
据说,海南黎族祖先原生活 在海上,以船为家,后迁入 陆地,为怀念先祖的船家, 在陆上盖成船形屋。
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 它是原始的干栏式住宅,门 开左右形如船而得名。
黎族特制饮食
神秘的黎族纹身传说
纹身,黎语叫“打登”,亦 叫“模欧”。海南汉语叫 “绣面”或“书面”。西文 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 一种传统习俗。 黎族人民 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 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 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 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 不相认。绣面、纹身多于十 二岁左右起纹,黎族人称为 “开面”。 这些纹身伴随 着她们的一生 尽管在很多 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 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 文身在黎族传统中却是神圣 而纯洁的。 仪式需要选择 秋天中的一个吉日才能举行。
槟榔
黎族同胞平时都喜欢嚼槟榔,吃法是将槟 榔削成瓣,用栳叶包住,配上石灰膏和烟 丝放入口中细嚼,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 发红,精神焕发,常吃槟榔还有防病治病 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视槟榔为健康 长寿食品。

海南有哪些特色的民俗文化可以体验

海南有哪些特色的民俗文化可以体验

海南有哪些特色的民俗文化可以体验海南,这座位于中国南端的美丽岛屿,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当您踏上这片土地,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民俗大观园。

首先要说的是黎族的织锦技艺。

黎族织锦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堪称黎族文化的瑰宝。

黎族妇女们用简单的工具和灵巧的双手,将棉线、麻线和丝线交织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这些图案常常反映了黎族的生活、信仰和传说,如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等。

在黎族的村落里,您有机会亲眼目睹黎族妇女们坐在传统的织机前,全神贯注地织锦,还可以亲自尝试一下这门古老的手艺,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

海南的民间戏曲也是一大特色,其中琼剧尤为出名。

琼剧以海南话为主要唱腔,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武术等。

它的剧情丰富多样,既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也有现代生活的写照。

当您走进剧院,欣赏一场精彩的琼剧表演,那优美的唱腔、华丽的服饰和精彩的表演一定会让您陶醉其中。

而且,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上,琼剧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为人们带来欢乐和祝福。

在海南,还有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军坡节”。

这是为纪念冼夫人而设立的节日,是海南民间最具特色、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每逢军坡节,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摆上丰盛的祭品,祈求平安和丰收。

同时,还会有各种民间表演,如舞龙舞狮、武术表演、民间歌舞等。

街头巷尾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您可以参与其中,与当地人民一起感受这份浓浓的节日氛围。

海南的民间舞蹈同样别具一格,如“竹竿舞”。

舞者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中,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

这种舞蹈不仅展现了海南人民的热情和活力,也是他们团结协作精神的体现。

如果您愿意,还可以加入舞者的队伍,一起欢快地跳动起来。

除了以上这些,海南的民俗文化还体现在饮食方面。

“海南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这是一种以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上各种调料和配菜制作而成的美食。

它的口味多样,有酸、辣、甜等不同的风味。

在当地的小吃摊或者餐馆里,品尝一碗正宗的海南粉,感受那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社会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撰写日期:2007年11月29日
指导老师:王先驱、黎明
班级:高二(1)班
课题组长:古斯莹
小组成员:李怡欣、
王小静、
韩明秦、
杨依依
海南黎族织锦
●历史起源
●文化内涵
●现状及发展前景
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

在海南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件件出自黎族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

这些工艺精巧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因而驰名古今中外。

黎锦不仅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
中更蕴涵着浓厚的古老
原始的中华文化。

我们
这次的课题就是研究黎
锦的文化内涵、历史起
源及其发展前景。

图一:黎族少女穿着黎锦服饰
一、黎锦的历史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

黎族织锦工艺存续了二千多年。

最早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里的:“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说明黎族妇女很早就懂得从植物中提取纤维作为纺织的原料。

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

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秦汉时期,黎族的纺织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后汉书》里提到的珠崖太守孙幸强调“广幅布”,激起黎族人民的反抗。

棉纺织品“广幅布”指的就是棉布,当时人们穿的贯头衣即由“广幅布”做成。

可见,“广幅布”以它的优良品质不仅成为进奉朝廷的贡品,而且在百姓中也十分普及。

唐宋时代,黎族棉纺织业十分发达,其棉纺技术和棉纺工艺品,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且品种繁多。

“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彩,拆取色丝,间木棉挑织而成,每以四幅联成一幕。

……黎单,亦黎人所织,青红间道,木棉布也。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黎族妇女所织的黎饰、黎单、黎幕、鞍搭等,“五色鲜明”,“异纹炳
然”,曾作为岁贡献给中原统治者以及远销广西桂林各地。

宋末元初的黄道婆,在学习和总结崖州黎族妇女纺织技术基础上,运用当地传统的丝麻纺织工具和技术到棉纺织工艺中来,改变了松江一带落后的纺织业,促进了江南地区棉纺业的大发展。

明清时期,黎族棉纺织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黎族妇女织的黎锦、黎布等“贾者或用牛或用盐易而售诸市”(清·张庆长《黎屺纪闻》)。

“其出于琼者,或以吴绫越锦,拆取色丝,间以鹅毳之绵,织成人物、花鸟、诗词,名曰黎锦”(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

清代,中国博物馆所藏的清代《琼州海黎图纺织图》文字说明:“其地惟产木棉一种,春花夏实。

黎妇采子取棉,以手足纫线,染成绚烂色,织为吉贝。

”黎族人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毛或其它种类的棉花做纬线,苎麻等纤维做经线,再用天然植物色素为颜料染色,然后织成一种特色花棉布——黎锦。

从宋代到清代,黎锦极品都是向朝廷进贡的珍品,被誉为“东粤棉布之最美者。


黎族织锦历史悠久,其精湛的工艺,精美的图案早已闻名于世。

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黎锦工艺仅在山区、乡间以作坊形式残存下来,传统的黎锦制作的知识和技艺正在面临失传。

在上世纪80年代,有双面绣图案的一套服装,价格才二三十元,做工精细的五十元左右,黎锦中的精品——龙被(左图)几百元
就能买到,价值较低。

现今,随着收藏热的升温,黎锦的价格已翻了许多,据2005年《海南京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的黎锦价格普通的一二千元,有的六七千元,甚至上万元,历史久远且品相好的龙被价格高达十几、二十几万。

可以说黎锦的升值空间是很大的,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就像藏族的唐卡、纳西族的神路图,黎锦是织在布上的民族史诗,极富东方神秘文化的色彩。

图二:工艺精湛的黎锦艺术:龙被
二、黎锦的图案
黎族织锦中的图案也是各式各
样,因为黎族妇女们精巧的手艺和
丰富的想象力,一般很难找到两块
一模一样图案的黎锦。

首先,黎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
很讲究色彩的运用,多以黑色或者
深蓝色为基本色调,以红、黄、绿、
白相间,紫、棕、粉红、咖啡为辅
助色,有深色也有浅色,有对比色
彩也有调和色彩。

花纹多以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组成几何形,以点引线,点线立图,有几何纹、方块纹、梯田纹、房屋
纹、干栏纹、竹
条纹、水波纹、
山形纹、牛鹿纹、
龙凤纹、青蛙纹、
鱼虾纹、人舞纹
(上图)、汉字纹等等,黎族妇女们通过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掌握各种设计技巧,进一步加深图案的抽象化,所以图案表现的风格是抽象的。

黎族不同地区的人,织锦的花纹、色调、长短、式样等都会有所不同。

如在润方言区的妇女穿超短筒裙,以上、中、下三幅布
打横连接起来,最上面一幅花纹最简单,一般用深蓝、白、赤褐等三种颜色织成几何图案。

中间一幅花样多些,颜色以蓝白相间为主,最下面一幅是最漂亮的了,色彩尤其鲜艳,把各种漂亮栩栩如生的图案织在上面,图象颜色变化多端。

又如在美孚方言区的妇女筒裙长及小
腿,是所有支系中最长的,
它的花纹属中间那块最为
鲜艳,图案也最为丰富多
样。

赛方言区妇女筒裙较宽
大,中间一般不绣花,下摆
花纹很精致、秀气。

黎锦图案还跟历史上黎族人民的信仰和习俗有一定的关系,黎族人所崇拜信奉的图腾物有青蛙、坡鹿、龙等,植物中有大榕
树、水稻等,所以在黎锦中经常出现带有这些动物或植物的图案。

黎锦的图案不但丰富多采,而且图色并茂,图象逼真、自然,从中可以看到黎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风格。

三、黎锦的纺织
图三在黎族村寨中认真纺织的黎族老太太
在保亭黎族村我们看到了几个黎族妇女坐在草棚下,足踏织机木棍,熟捻地纺织。

黎族妇女们对推动我国的棉纺织业的发展是功不可没,她们从小就学习织锦、纺纱、刺绣,然后再教授子女们。

通过这种原始的方法,她们将这种绝伦的手艺一代代传承下来。

黎族妇女织布主要采用踞腰织机。

踞腰织机简称为腰机,由藤腰带、腰力棍、木刀、拉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器械组
成。

在织布时绑着藤腰带,伸直双腿蹬着织机经线木棍撑开纱线,席地坐着织布。

其过程是用右手持着纬线木刀,按织物的强力交替程度,用左手投纬引线,然后用木刀打紧纬线,整个过程看上去复杂而精细。

清代《黎歧纪闻》有这样一段论述黎族妇女纺织:复基经之两端,各用小圆木,而围于腰间,一端以足踏圆木一条贯之。

于是加纬焉,以渐移其木而成匹,织者匠心也。

四、黎锦的发展前景
纵使海南黎锦是延绵多年的艺术,在服装市场日新月异的年代,我们珍贵的织锦技艺正在慢慢流失,黎族织锦工艺濒临灭绝。

不少黎族地区的人们逐渐丧失黎锦的制作技能,而会的也是先买好现成的线与颜料制作,掘弃了黎锦本身采棉制线的独特风味。

而一些地区黎锦织品成为殉葬品,被酸性的土壤慢慢啃噬,这是令人何其悲痛的事啊!保护黎锦,迫在眉睫,则拓宽黎锦的市场,使其发扬光大是重要举措。

我们分析了个中原因,发现黎锦的知名度没有打响,加上市场需求不一,更新量快,使人们忽略它的美。

而黎锦本身工艺落后、生产率低下(黎锦为完全手工制作)、没有形成规模等劣势也是影响黎锦传承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黎锦本身拥有许多其他民族服饰不具备的特点。

比起湘西土家服粗犷过余,藏族服饰沉重繁多等弊处,黎锦质朴中见优雅,厚重而不失灵动。

所以我们积极探讨了黎锦的发展出路。

一、黎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企业政府应大力举措发展服饰市场。

据统计,黎锦的一套女式上衣和筒裙约600-
800元,其它黎锦品利润也较丰厚。

二、黎锦黎族的织染绣技艺内容非常丰富,包括麻织、棉织、织锦、印染(包括扎染)、刺绣、龙被等品种,,制作精巧、色
彩鲜艳、图案典雅、款式多样,能够结合现代元素,创新时尚服饰设
计,成就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独特之美。

所以我们觉得黎锦的设计
可以融入海南岛的岛服设计,既宏扬了海南传统文化,又能使人耳目
一新。

众服装设计师也可以利用其进行创新。

一旦将其推广,一定能
激起人们的文化积蕴,更能招徕广大华裔的倾心。

三、黎锦可以运用到各种周边产物中,如壁画,床单等。


以发展以黎锦设计为主的床上用品,家具(如电话垫子,鞋垫,窗
帘等)未尝不是刺激人们需求的方法。

四、为了保证黎锦质量,我们觉得应提高原棉的生产与质量,从而又拓出一条提供失业或无业人员就业发展的道路,由此又
能促进经济发展。

五、如今众多海外收藏家倾心中国民族工艺品,所以发展黎锦
的出口贸易与拍卖市场也值得考虑。

黎锦有许多经济效益尚待探讨,我们能力有限,只能提出一些建议,但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海南黎锦,家乡的发展。

黎锦的未来一定是艳阳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