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讲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讲解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讲解
五年级数学上册讲解
一、知识点梳理
1. 数的认识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1、2、3、4、5等。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数。
2. 数的运算
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运算。
乘法: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的运算。
除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3. 代数初步知识
代数式: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4. 几何初步知识
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5. 逻辑初步知识
简单的推理:根据给定的条件推断结论。
二、学习要点分析
1. 注意理解概念和定理的含义,弄清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 通过实例加深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3. 多做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注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注意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例题精讲
例题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此题考察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周长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边长求出面积。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cm,则周长为4a cm。
根据题意,4a=8 cm,解得a=2 cm。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为a^2=2^2=4 cm^2。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解读)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所对应的核心素养侧重于空间观念,几何直观,量感和推理意识。
学生要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平面图形及特征,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多边形的面积是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感受几何直观和符号意识的作用,渗透估测意识、策略,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单元目标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图形认识和图形测量的经验,同时已经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在研究本单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中,完成对新知的构建。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操作中研究新知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接下来研究圆的面积作好铺垫。
根据学情及教材内容制定了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式来探索规律,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会拼、摆、拆分各种组合图形,并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4.通过实验、操作、拼摆、割补等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5.应用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活动,能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2. 乘法和除法运算: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能够进行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 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能够辨认并绘制这些几何形状。
4. 分数:了解分数的概念,认识基本的分数形式,能够比较和计算分数的大小。
5. 分析与运算:通过例题和问题分析,了解运算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时钟和日历:理解和使用时钟和日历,能够读取和计算时间、日期等。
7. 有关数据的统计: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方法,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格和图表。
8. 数字的拓展应用:应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推理和应用能力。
以上仅为数学上册的基本知识点,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教学进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建议参考教材中的具体知识点和教学大纲来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简易方程第一讲(用字母表示数)-人教版(含答案)
简易方程第一讲(用字母表示数)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课型教学目标1、弄清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的原理。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准确解答。
3、会灵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重、难点1、弄清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的原理。
2、会灵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课首沟通师述:这次学习的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会用字母可以表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当在数字与字母或数字与括号之间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但在省略乘号的时候,要把数字写在字母或括号的()。
当字母在等式中代表什么数时,我们应当怎么去解决的问题。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口头小测提问:8+9=17 a+b=c 90+3x=120这些可以统称为什么;又有哪些区别?口答:加法: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乘法:因数=(),除法:被除数=(),除数=()书面小测1. 解下列方程90+3x=120 x-12×3=20【学有所获】进一步弄清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的方法。
导学一:典型例题与易错题分析知识点讲解 1例如:a×b×7.5可以简写为:7.5・a・b或7.5ab。
例 1. 结合a2和2a 的表达方式填空。
42 =()×()=();52 =()×()=()4×2 =()+()=();5×2=()+()=()我爱展示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1)8×a=()(2)25×a×b×s=()(3)m×10=()(4)8×x×x=()(5)x×x-4=()(6)C×8+a=()2.用字母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a表示工作效率,t表示工作时间,s表示工作总量S= a= t=(2)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S= v= t=(3)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C= a= x=3.一块地为a公顷,另一块地为b公顷,共收粮食x千克,这两块地平均每公顷收粮食()千克。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小数乘法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小数乘法的应用题。
1.3 教学步骤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演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计算。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1.4 练习题完成一些小数乘法的计算题。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算。
第二章:小数除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应用题。
2.3 教学步骤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演示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计算。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4 练习题完成一些小数除法的计算题。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第三章:分数的加减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分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
3.3 教学步骤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演示分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计算。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4 练习题完成一些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第四章:几何图形的认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几何图形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常见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几何图形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几何图形的对称性。
4.3 教学步骤介绍常见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比例练习题及讲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比例练习题及讲解随着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深入,比例成为了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个重点。
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对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更高级别的数学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比例的练习题及其详细讲解,以帮助学生巩固比例的相关知识。
1. 练习题:假设一条小鱼的长度是6厘米,他的妈妈长度是12厘米。
请问,小鱼与他妈妈的长度之比是多少?解答:比例是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
在本题中,我们可以使用长度来表示比例关系。
小鱼的长度为6厘米,妈妈的长度为12厘米。
我们可以用小鱼的长度除以妈妈的长度,得到比值:6厘米/12厘米。
简化这个比值,我们可以得到1/2。
因此,小鱼与他妈妈的长度之比是1:2。
2. 练习题:请根据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 小明 | 小红 |物品A | 10 | 20 |物品B | 15 | 30 |物品C | 25 | 50 |问题1:小明和小红任选一个物品C,两人选择的物品数量是否成比例关系?解答:我们可以看到,小明选择物品C的数量为25,小红选择物品C的数量为50。
如果我们将两人选择的物品数量作为比例关系,即25对50,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比值可以简化为1:2。
因此,小明和小红选择的物品数量成比例关系。
问题2:小明选择的物品A与物品B的比例与小红选择的物品A与物品B的比例相等吗?解答:我们可以分别计算出小明和小红选择的物品A与物品B的比例。
小明的比例为10对15,即10/15,简化得到2:3。
小红的比例为20对30,即20/30,也可以简化为2:3。
可以看到,小明和小红选择的物品A与物品B的比例相等。
通过以上练习题的讲解,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明确比例的定义,并学会如何计算比例的值。
比例的重要性不仅限于数学课堂上,它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比如食谱中的食材比例、地图上的比例尺等等。
因此,对比例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
5×3表示1。
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
8就是求1。
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
5×1.8就是求1.5的1。
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
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
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2面讲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2面讲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2面的讲解内容可能会因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2面的教学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四年用算术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即将学习解方程的基础。
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也是数学思维的一种提升。
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 通过观察天平平衡体会并找出等量关系,写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使学生经历从生活原型到方程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方程是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的过程。
- 在观察天平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数学式子,通过对这些式子的分类再分类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分类思想,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 在观察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中的问题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为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为用方程的思想刻画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以上是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2面的教学讲解,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解读
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解读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教材之一。
本教材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几何图形、分数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数学素养,培养逻辑思维与计算能力。
本文将对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进行解读,详细介绍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
一、数的认识数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从整数、自然数、负数等方面展开,让学生逐步理解数的含义和用途。
通过教材中的丰富例题和实际应用问题,学生能够掌握数的读法、书写以及数的大小关系,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重要方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重点讲解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则。
同时,还通过有趣的实例和趣味解题,激发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方法以及应用技巧。
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具有积极作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从点、线、面等基本元素开始,逐渐引入诸如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知识点。
通过练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各种几何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构造和推理。
四、分数分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学生较为困惑的知识点之一。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教材重点讲解了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学生通过对分数的学习,能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基础认识,并逐步培养起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材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同时,教材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练习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说课讲解
2只青蛙2张嘴,2×42 只眼睛 4×82 条腿;
3只青蛙3张嘴,2×63 只眼睛 41×23 条腿;
你…能… 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 n)只青蛙(n )张嘴,( 2n )只眼睛 ( 4n )条腿。
n只青蛙 张嘴 ……
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在计算时,只要给出式子中每个字 母表示的数是多少,就可以算出这 个式子表示的数量是多少。 比如:当 a = 11时,
的 c 表示什么? (3)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小桃接连投中 x 个 3年 龄比他的3倍大 1岁,则他爸爸的年龄 是 3c+1 岁。
你能不能估算一下小明大概有多少 岁啊?
A.5岁
B.12岁
C.50岁
儿歌:
只数× 2
只数× 4
1只青蛙1张嘴,2×21 只眼睛 4×41 条腿;
3a
手
1只手有5个手指; 2只手有10个手指; n只手有( 5n )个手 指。
填空
(1)我国青少年(7~17岁)在1980年平均身高 x 厘米,到2000年平均身高增长6cm,2000年我 国青少年平均身高____x_+___6厘米。
(2)人的身高可能会相差2cm,在早上最高,晚上 最矮。一个人早上身高 b 厘米,晚上身高可 能是____b__-_2_厘米。
(3)鸟的骨骼约是体重的0.05~0.06倍,人的骨骼 约是体重的0.18倍,一个人重 a 千克,骨骼 约是____0_._1_8_a千克。
(4)小英家本月的用电量是80千瓦时,交电费 c
元,那么电费每千瓦时是___c_÷__8_0_元。
说一说。 (1)一天早晨的温度是 b 摄氏度,中午比早晨高
8 摄氏度。b + 8 表示什么? (2)某班共有50名学生,女生有50 – c 名,这里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讲解玲玲老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讲解玲玲老师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加深前面知识的理解,为新知作铺垫)下面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偶数,谁是奇数.3和15 4和24 49和7 91和13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学习质数和合数的的概念。
全班分两组探讨并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2、板前填写师出示的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3、师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们的数叫做合数。
(板书:质数和合数)4、举例。
你能举一些质数的例子吗?你能举一些合数的例子吗?练习:最小的质数是谁?最小的合数是谁?质数有多少个因数?合数至少有多少个因数?5。
探究“1”是质数还是合数。
刚才我们说了还有一类就是只有一个因数的。
想一想: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1还有其它的数吗?(没有了,)1是质数吗?为什么?是合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练习: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吗?三、给自然数分类。
1、想一想师: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把非零自然数分为哪几类?生:质数,合数,1。
2、说一说。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引导学生明确:关键看因数的个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有两个以上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四、师生学习教材24页的例1。
老师:除了用找因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第一章负数的初步认识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3.在生活中,O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亏损(一);收入(+)、支出(一);南( +)、北(一);上升(+)、下降(—)……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10℃比-5℃低5℃,6℃比-6℃高12℃。
第二章多边形的面积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如图: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如下图:△ADE、△BDE、△BCE面积相等,都是平行四边形BDEC的一半;△AOD与△BOE的面积相等。
想想为什么?4.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6.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转化法:等积变形):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移动拼成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8.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完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基本概念
五年级数学上册基本概念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3.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越乘越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越乘越小)5.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 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 计算小数除法时要注意:(1)先看空间够不够;(2)数位一定要空开;(3)计算之前先检查;(4)不够除时要补0。
6、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7.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越除越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越除越大)8. 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9.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10.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讲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讲解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认识几何形:1. 了解几何形的基本概念,如空间几何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正多边形、菱形、椭圆形等;2. 掌握基本的概念,包括平行边、四边形的边、任意直线的条件、矩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边、等边三角形的特性、正多边形的角数等;3. 学习各种图形的积分计算,如三角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正多边形的面积、椭圆形的面积等;4. 学习几何形的特殊点,如空间几何形的质心、平行四边形的质心、梯形的质心、正多边形的质心等,及其运用;(二)矩形面积计算:1. 了解矩形的基本概念,并能正确计算矩形面积;2. 熟悉及运用相关的公式,如矩形的面积公式 S = a·b;3. 理解并灵活运用面积-周长公式,如矩形的周长为2·(a+b);4. 掌握加减运算来计算某些特殊形状矩形的面积;(三)分段函数:1. 理解并能正确使用分段函数;2. 掌握分段函数的表示,如 y = f(x);3. 掌握函数的直观理解,并运用图形解决其表示的解;4. 了解分段函数的实际应用,如医学统计中的有效剂量;(四)几何比例:1. 学习比和比例的定义,熟悉对等比和等比的表示及其计算;2. 掌握连分式的计算,包括对等比的几何比例、几何展开式及其应用;3. 了解等比数列及直角三角形的比例;4. 掌握比例中其它运算,如比例分率、几何剩余定理及其应用;(五)数量关系:1. 了解对比型数量关系,学会利用算式来计算;2. 掌握双比型数量关系,熟练运用它来解决问题;3. 学习高斯中的解法,掌握如何运用直线,把两个双比型数量关系连结起来;4. 了解多项式定理及运用,并牢记关于比例的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 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数与代数8
二、2、3、5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
8。 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3、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位数上的数字之和
是3的倍数。 4、像2、4、6、8…这样的数,是2的倍数,
也叫偶数;像1、3、5、7…这样的数,不是 2的倍数,也叫奇数。
数与代数9
数与代数2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除数有几位小数,就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
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 除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 的小数除法计算。
数与代数3
三、商的近似值
1、当商的小数位数太多或除不尽时,可以根据四舍 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近似值。
数与代数10
3、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这个数叫作质数。
4、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 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
5、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注意:本单元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一定要
把这些知识掌握牢固,能正确区分奇数和 偶数,质数和合数等。
数与代数11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一、在认识分数的定义和分数单位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三、因数、质数和合数 1、找一个自然数的因数的方法:根据因数
的定义,每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就可以找出 这个数的一对因数。只要有序地写出两个 数的积是这个数的所有乘法算式,就可以 找全这个数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 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 的因数是它本身。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技能
学段目标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必 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3.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空间与图 形
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 率
综合应用
教 材 内 容
小数除法
倍数与因数
分数意义
数 与 代 数
数与代数1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 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 小数点对齐。 2、除到被除数末位仍有余数,根据小数性质 (小数末位添上0或去掉0吗,小数的大小不 变)要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3、如果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先在个位上 商0占位,点上小数点后继续除。
数与代数5
五、混合运算 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
序一样。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加减 法(或者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果既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要先 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 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数与代数6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一、倍数与因数 1、倍数的意义:只要两个数相除没有余数,
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我们只在自然 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 2、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 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最小非零倍数是 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数与代数7
3、找一个自然数(零除外)的倍数的方法: (1)用乘法算式找。先写出这个自然数本身,然后用这个
自然数分别乘1,2,3,…(2)列除法算式找倍数。看哪 些数除以这个数的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这些数就是这个 数的倍数。相比之下,用第一种方法找一个自然数的倍数 比较简单。 4、因数的意义:如果一个数能写成两个自然相乘的形式, 那么这两个自然数就叫作这个数的因数。同样地,我们也 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因数。 注意:在一定范围内找一个数的倍数时,这个数的倍数的个 数就是有限的,在表示时不能加省略号。
2、求商的近似值时,先看要保留几位小数,除到比 需要保留的小数多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 似值。
注意:求商的近似值时,按照题目的要求,有些商 的近似值小数部分末尾会有0,这些0是不能去掉 的。如果去掉了,精确度就变了。
数与代数4
四、循环小数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
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2、一个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叫作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五年级上册
数与代 数
空间与 图形
统计与 概率
综合应 用
学段 目标
教材内容
总目 标
课程 标准
上五 册年
级 数 学
学法
课程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 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 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