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汇总
初中中考物理考点知识点(必考)

20、分子运动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内能: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的总和。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内能也称热能,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称为热运动。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可以为零,内能始终不为零。
16.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汽”、雾、等)
17.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8.水的循环,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19、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16.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来自物体的光以晶状体成像于上,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产生。
17.人的眼睛有暂时的记忆力,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后,视神以对它的映像还会延续0.1s,这种特征叫做。
18.常见的视力缺陷有和,这都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上所引起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中考物理知识点哪些呢?物理学科,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而加速度则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分别表示加速、减速和匀速运动。
2. 力和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如果物体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则说明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F=ma,其中F 为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 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所具有的能力,单位为焦耳(J)。
功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
4.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即系统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5. 阻力和摩擦力:阻力是物体运动受到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6. 电路和电阻:电路是电流沿着导体或半导体的闭合路径流动的路径。
电阻是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7. 静电和电荷:静电是指由于电荷分布不平衡而产生的现象。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相同电荷相互排斥,异电荷相互吸引。
8. 光线折射和反射:光线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光线在与界面垂直的方向反射,根据角度相等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9. 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物质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产生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频率决定,响度由声音的强度决定,音色由声音的谐波成分决定。
10.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根据光的波动性质,光在与界面垂直的方向反射,而在与界面不垂直的方向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中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分类汇总

中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分类汇总
一、力学部分
1.物体的运动与力学量
2.物体的运动规律
3.物体的受力分析
4.物体的平衡与黏性
二、热学部分
1.热量与温度
2.热量传递与热平衡
3.物体的温度变化
4.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5.热能转化与能量守恒
三、光学部分
1.光的反射和折射
2.光的传播和成像
3.光的色散现象
4.光的干涉和衍射
四、电学部分
1.电流和电路
2.电阻和电功率
3.串联和并联电阻
4.并联和串联电路
5.电阻的变化与电流的变化
6.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7.电流的方向和电磁感应
8.电动势和电动机
五、声学部分
1.声音的特性
2.声波的传播
3.音速和声波的强度
六、原子物理部分
1.原子的结构和物质的组成
2.原子的放射和核反应
3.辐射的危害和辐射的应用
七、天体物理部分
1.地球和震动
2.行星和卫星
3.星系和宇宙学
以上是中考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分类汇总,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声学、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能够较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在备考中考物理时,建议学生根据这个分类汇总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结合实例和习题进行练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高频考点)中考物理考点归纳总结

2.内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和机械能的区别,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会判断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和结果。
易错点是:温度、热量、内能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3.比热容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重点】
2
物质的物理属性
3.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单位,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密度
【中考热点】
5.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运动和力(6个考点)
1.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解释【易考点】
2.运动的快慢
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6.浮力的利用
㈠物体的浮沉条件;㈡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五)功和机械能(5个考点)
1.功
功的初步概念、功的原理、功的计算
重点:是功的概念和计算;难点: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机械效率
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其机械效率
重难点:是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
3.功率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重点】
2.液体的压强
要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及其特点
3.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产生、相关现象的解释
重点:大气压强生活中的应用。
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易错点:学生容易理解为飞机是靠浮力上升的。
5.浮力
浮力的方向、测量、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其解释相关现象
重点:浮力的实验探究过程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复习必备

中考物理重难点知识点集锦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注意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中考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掌握好物理知识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中考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声学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声音的特性: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4、噪声的控制: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三个方面来控制噪声。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子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2、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光的折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筷子在水中“折断”、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等。
4、凸透镜成像规律:当 u >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如照相机。
当 u = 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 f < u <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如投影仪。
当 u = f 时,不成像。
当 u <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如放大镜。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物态变化: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放热。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吸热。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放热。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热。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一、运动和力1.运动的描述和计算2.力的概念和单位3.牛顿三定律4.斜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5.摩擦力和弹力6.动能和功率的计算7.力、功和能的转化二、热学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3.热膨胀和热收缩4.定压和定容热容量的计算5.相变和相变潜热6.气体状态方程7.热能和功的转化三、光学1.光的传播和反射2.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定律3.凸透镜和凹透镜4.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5.光的波长和频率6.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四、电学1.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2.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4.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5.电阻的概念和计算6.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7.电磁感应和发电机原理五、能源与能量转化1.能源的概念和分类2.火力、水力和风力发电3.核能与核反应4.太阳能利用和太阳能电池5.电能守恒和机械能守恒6.能量转化和能量效率的计算六、声学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性和振动3.音的高低和音符的区分4.多个声源的叠加和差别5.回声和共鸣6.声波的频率和波长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七、化学1.物质的组成和性质2.元素的周期表和元素符号3.化学键的形成和键的强度4.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5.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6.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7.摩尔浓度和溶液的稀释计算以上是中考物理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中考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1. 动力学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相互作用,彼此产生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2. 热学
- 温度:物体分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由高温到低温传递的能量。
-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会增大。
- 热平衡:物体间热量的传递达到平衡状态。
3. 光学
-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频率越低光越红,频率越高光越蓝。
4. 电学
- 电荷:原子中带电粒子。
-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
-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受到的驱动力。
- 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 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5. 声学
- 声音的来源: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 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声音的特性:频率决定声调,振幅决定音量。
以上是中考初三物理的必背知识点精华,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物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乐器或人说话的声音。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 = 3×10^8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仍然平行;漫反射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 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4. 光的折射。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2)相对静止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每秒(m/s)(4)单位:m/s km/h换算 1m/s=h2.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3.变速运动(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即 v=s/t三、长度、时间及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准确的测量就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μm 1m=10μm1m=10nm 1μm=10nm4、刻度尺的使用: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8讲力 运动和力 第2课时二力平衡 摩擦力

定相同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如图所示,小荣站在水平放置的体重计上测量体重。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小荣对体重计的压力就是小荣受到的重力 B.小荣对体重计的压力与她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面对体重计的支持力与体重计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小荣受到的重力与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思路点拨】不同的力不能视为同一个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主要 区别是看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应用 (1)推断受力情况;(2)判断运动状态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平衡力 相互 作用力
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作用在 同 一直线上
作用在 同一 个物体上 作用在 两 个物体上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二力的方向 同向 反向
图示
合力的大小
合力方向
F合= F1+F2
与分力方向相同
F合= F1-F2
与较大分力的方向相同
由假设的方 法来判断
此法通常用来判断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首 先假设物体不受摩擦力,再确定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将会出 现的相对运动的情况,最后判定研究对象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考点2:摩擦力
定义 产生 条件 方向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 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1)两物体接触且相互挤压 ;(2) 粗糙 ;(3)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 运动的趋势 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相反 (而不是与物体运动 方向相反)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第2课时 二力平衡 摩擦力
2025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按考试大纲整理16个大考点)

中考物理考点总结■考点一质量和密度1·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大象2___,中学生60____,一只苹果100____,一个一元硬币5____2·密度♥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 m/V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3)求体积:V=m/ρ♥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考点二力1·力的概念♥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竖直使用,非竖直使用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中考物理考点归纳大全

中考物理考点归纳大全物理就跟数学一样,平时要多练、多记、多背,才能有所提升。
出发吧,愿你前程无量,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一、记忆性内容:熟记:家庭电路电压:220V; 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一节蓄电池电压:2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空气中声速:340m/s ;真空中光速(电磁波)3×108m/s一个标准大气压:1×105Pa;水的密度:1×103kg/m3 ; g=9.8N/kg水的比热容:4.2×103J/(kg.℃);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估算:鸡蛋50g; 人步行速度1.4m/s ; 自行车速度5m/s; 双脚面积(或书本)积约10000px2中学生体重500N; 人对地面压强1.25×104Pa; 人正常上楼功率约100W教室体积6m×10m×3m=180m3;一教室空气质量200kg;人正常骑自行车功率约100W节能灯约11W 冰箱功率:约200W 洗衣机功率:约500W换算:1m/s=3.6km/h 1kwh=3.6×106J 1g/cm3=1×103kg/m3体积:1m3=103dm3=106cm3 1L=10-3 m3 1mL=10-6 m3面积:1m2=102dm2=104cm2 25px2=10-4 m2常见的导体:各种导体、石墨(碳、铅笔芯)、人体、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净的水注意: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可以相互转化,如:玻璃在高温下会变成导体。
二、一些易混淆的规律或知识点1.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2.气压与液体沸点:气压增大,沸点升高,3.做功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4.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5.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及速度有关。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物理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物理中考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还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2024年中考物理的知识点归纳: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力的作用效果。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公式为 \( F = m \times g \),其中 \( m \) 是物体的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
3.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包括弹簧的弹力。
4.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5.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运动学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位移。
2.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包括自由落体运动。
三、能量和功1. 功: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的乘积,公式为 \( W = F\times d \times \cos(\theta) \)。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 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四、热学基础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量是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2. 热传递: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五、电学基础1.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3. 电压: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4.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Ω)。
5.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 I =\frac{V}{R} \)。
六、电磁学基础1.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2.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3.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初三物理难点知识归纳

初三物理难点知识归纳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1.2 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3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1.4 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3)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它们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1 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2 热量:热量是热能的传递过程中,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能量。
2.3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4 热力学定律:(1)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内能的改变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和系统吸收的热量的和。
(2)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不可能自发地减少。
3.1 电流: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3.2 电压:电压是电场力做功使电荷发生移动时,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3.3 电阻:电阻是物体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
3.4 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5 电功:电功是电流做功的能力,它是电压、电流和时间的乘积。
3.6 电功率: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能力,它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4.1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2 反射: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4.3 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折射。
4.4 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5 像的成像规律:(1)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7讲质量与密度

被“冻裂”。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重难点:m-V图象的理解与计算
图象
利用图象比较密度
m-V图象的理解及计算
相同质量比体积:体积 (1)明确横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单位;
越大,密度越小(作平行 (2)图象若为过原点的直线时,选择
项
们装入容器中,再进行称量;
(4)天平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使天平平衡
使用
一放平,二调零,三调横梁成水平;哪边高往哪边调;称物体,先
口诀
估计,左物右码要牢记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人教八上P112图6.1-5)如图为工作了一百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下
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③ (选填序号)。
①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②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③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2.如图,小明把一块泥团捏成小动物,泥团的质量将 不变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若称得其质量是50 g,将它从上海带到北京后,其质
量将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 g。
单位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 t= 103 kg=106 g=109 mg,1 g= 10-3 kg
2025版
测量
工具
估测
物理
甘肃专版
生活常用:案秤、台秤、电子秤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600 g;普通中学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 机械学1.1 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定义、计算方法;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1.2 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质量、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力的合成与分解;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分析。
1.3 能量和功: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案;功的定义及功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1.4 运动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5 重力和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和计算;重力的特点和应用;地球上物体的重量。
2. 声学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方式、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计算;声波的特点。
2.2 声音的调制与利用:噪声、纯音和音乐的区别;音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的声音特点及原理。
2.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的反射规律和计算;回声产生的条件和利用。
2.4 声音的吸收和共鸣:声音在物体上的吸收规律和现象;共鸣现象和应用。
2.5 声音的音量和音调:音量与声波振幅的关系;音调与声波频率的关系;音调的高低和大小的判断与计算。
3. 光学3.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计算;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3.2 光的成像: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光的凸透镜组成像的特点。
3.3 光的颜色和光谱:光的三原色和三基色;光的分解与合成;光的干涉与衍射。
3.4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定律的表达和计算;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3.5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的表达和计算;光的直线传播的速度与频率的关系;声光二者速度差和应用。
4. 电学4.1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和计算;电流的方向和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2 电阻和电导:电阻的定义和计算;电阻的串并联和电阻率的计算。
4.3 电压和电动势:电压的定义和计算;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学1. 基本概念- 质量与重量- 力的概念- 力的合成与分解- 摩擦力- 弹力2. 运动的描述- 速度与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3.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4. 力的平衡与杠杆原理- 力的平衡- 杠杆原理- 力矩5. 功、能和功率- 功的概念和计算-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率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 热量的传递方式- 热平衡2. 物质的相变- 熔化与凝固- 蒸发与凝结- 沸腾与凝固3. 热力学定律- 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 -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 第二定律(熵增原理)三、光学1.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反射定律- 折射现象2.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凹面镜和凸面镜3. 光的折射- 透镜的成像规律 - 透镜的应用四、电学1. 静电学- 电荷的性质- 库仑定律- 电场与电场线2.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形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 - 串联与并联电路3. 欧姆定律与电功率 - 欧姆定律- 电功率的计算 - 电能的计算4. 磁场- 磁场的概念- 磁极与磁力线 - 电磁感应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 声波的传播- 声速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 -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3. 声波的应用- 声波的能量- 声波的利用六、现代物理1.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 放射性现象2. 相对论- 相对性原理- 质能等价3. 量子物理- 光的波粒二象性 - 量子力学基础七、实验探究1. 基本实验操作- 测量工具的使用 - 数据记录与处理2. 典型实验-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 测量电阻和电功率- 测量声音的频率和响度3. 科学探究方法-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分析结果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设置,如标题加粗、分点符号的使用、段落缩进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考点汇总
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5、量筒不但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6、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1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而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间点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1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15、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与地点、时间、环境及人的心情都有关系。
16、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1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18、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0、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3、力的示意图是简单的画法(不用分段)。
2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2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2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7、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2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29、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0、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1、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32、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3、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34、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5、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36、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37、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38、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39、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0、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41、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42、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43、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4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 排也适用于气体)。
45、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46、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
47、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48、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9、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