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新版)

实用文案附件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 总则1.1 为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遵守本准则。
1.3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本评审准则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性,制定和发布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补充要求与本评审准则一并作为评审依据。
2. 参考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GB/T 27000《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0《合格评定各类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2257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JJ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3. 术语和定义3.1资质认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3.2检验检测机构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3.3资质认定评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评审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评审补充要求所进行的审查和考核。
4. 评审要求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评审准则的适用范围
• 评审准则适用于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等工作 • 评审准则适用于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验室管理、检测技术、 质量控制等方面
评审准则的评审项目与要求
评审项目
• 技术能力评审:包括实验室设施、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等方面 • 管理能力评审:包括组织结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等方面 • 质量保证评审:包括质量控制、质量记录、质量追溯等方面
评审准则的智能化
• 评审准则应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评审过程 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 评审准则应建立智能评审系统,提高评审工作的准确性 和公正性
评审准则的生态化趋势
评审准则的绿色发展
• 评审准则应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实现绿色检测 • 评审准则应鼓励检验检测机构采用环保技术和绿色材料,降低检测过程中的环境 污染
整改意见的落实
•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评审结果,制定整改方案,并进行 整改 • 检验检测机构应提交整改报告,向认证认可机构报告整 改情况
复查与认证
• 认证认可机构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认整改到位 • 认证认可机构向检验检测机构颁发资质认定证书,允许 其开展检验检测工作
04
评审准则与实际工作的结合
评审准则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详解
01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概述
评审准则的定义与作用
评审准则的定义
• 是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资质认定的基本依据 • 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在技术、管理、质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评审准则的作用
• 规范检验检测机构的行为,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 促进检验检测机构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新旧评审准则对照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第 1 页共41 页
第 2 页共41 页
第 3 页共41 页
第 4 页共41 页
第 5 页共41 页
第 6 页共41 页
第7 页共41 页
第8 页共41 页
第9 页共41 页
第10 页共41 页
第11 页共41 页
第12 页共41 页
第13 页共41 页
第14 页共41 页
第15 页共41 页
第16 页共41 页
第17 页共41 页
第18 页共41 页
第19 页共41 页
第20 页共41 页
第21 页共41 页
第22 页共41 页
第23 页共41 页
第24 页共41 页
第25 页共41 页
第26 页共41 页
第27 页共41 页
第28 页共41 页
第29 页共41 页
第30 页共41 页
第31 页共41 页
第32 页共41 页
第33 页共41 页
第34 页共41 页
第35 页共41 页
第36 页共41 页
第37 页共41 页
第38 页共41 页
第39 页共41 页
第40 页共41 页
第41 页共41 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释义

附件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释义1. 总则1.1 为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遵守本准则。
1.3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本评审准则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性,制定和发布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补充要求与本评审准则一并作为评审依据。
【条文解释】1、编制目的。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九条“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符合的条件”的要求,为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而编制。
2、适用范围。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
3、补充要求。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性,制定和发布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补充要求与本评审准则一并作为评审依据。
2. 参考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GB/T 27000《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0《合格评定各类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2257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JJ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条文解释】编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参考文件有9份,这9份参考文件不构成评审准则要求,作为检验检测机构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的参考。
3. 术语和定义3.1资质认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1. 何谓计量认证?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看似枯燥但其实挺有意思的话题——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
说到这个,可能有朋友会问:“这是什么鬼?”别担心,今天我就用最简单的话给大家捋清楚。
1.1 计量认证的作用首先,计量认证可不是随便就来的,它其实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就像我们平常去超市买东西,商品上得有个保质期,质量得过得去。
可如果没有这个认证,谁知道你买的东西是不是合格的呢?所以,计量认证就像是个“保护神”,帮我们把关,确保我们用得放心,吃得安心。
1.2 为什么需要审查和认可再说说审查和认可。
你知道吗,这就像是学校里的期末考试,只有通过了,才能拿到证书,才算是真正的合格。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也是一样,得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获得认可。
这样一来,大家在使用这些机构的服务时,心里就有底了,不会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
2. 评审准则的具体内容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一点,看看评审准则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这些准则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规矩,有了规矩,事情才能顺利进行。
2.1 人员资质首先,评审的第一条准则就是“人员资质”。
这就像一个球队,教练和队员得都得有本事,不然再好的战术也无法实施。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技术人员得经过培训,拿到相应的资格证,才可以上岗。
如果连基础知识都没有,那就别说检验产品了,自己都得被检验一番。
2.2 设备和环境接着就是“设备和环境”。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餐馆的厨房脏得像个狗窝,你还敢在那里吃饭吗?同样,检验机构的设备也得达到一定的标准,不能老是故障连连,影响检测结果。
而且,工作环境也得保持整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次检验都能如实反映产品的质量。
3. 如何进行有效的评审?说完了准则,咱们再来聊聊怎么进行有效的评审。
这个过程就像打怪升级,得一步一步来,才能最终通关。
3.1 评审准备首先,评审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考试前复习,谁都不想临场发挥出丑。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1.总则1.1为统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1.2本准则等同采用GB/T15481-1995国家标准,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增加了有关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特殊要求(本准则中黑体字表述)。
1.3本准则适用于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评审;依法设置和授权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其它类型实验室自愿申请计量认证的评审。
1.4为保持与GB/T15481-1995标准文本的一致性,1.3款所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本准则中统称为“实验室”。
2.参考文件2.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2.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条文释义2.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2.5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2.6GB/T15483.1-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一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2.7 GB/T15483.2-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二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和使用。
3.定义3.1实验室laboratory从事校准和/或检验的机构。
注:1.如果实验室只是某组织的一部分,该组织除了进行检验工作以外,还进行其他活动,则术语“实验室”仅指该组织内进行检验工作的那部分。
2.本标准中的术语“实验室”是指在下列情况下,开展检验工作的机构:——在或来自一个固定的地点,——在或来自一个临时的设施,——在或来自一个可移动的设施。
3.2检验实验室testing laboratory从事检验工作的实验室3.3校准实验室chlibration laboratory从事校准工作的实验室。
3.4校准calibration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1 .总则 1 . 1 为统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1 .2 本准则等同采用GB /T15481 -1995 国家标准,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增加了有关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特殊要求(本准则中黑体字表述)。
1 . 3 本准则适用于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评审;依法设置和授权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其他类型实验室自愿申请计量认证的评审。
1 . 4 为保持与GB /T15481 -1995 标准文本的一致性, 1 . 3 款所指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本准则中统称为“实验室”。
2 .参考文件 2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2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条文释义 2 . 4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 2 . 5 JJF1001 -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2 . 6 GB /T15483 . 1 -1999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 1 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2 .7 GB /T15483 . 2 -1999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 2 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和使用 3 .定义 3 . 1 实验室laboratory 从事校准和/或检验的机构。
注:1 .如果实验室只是某组织的一部分,该组织除了进行检验工作以外,还进行其他活动,则术语“实验室”仅指该组织内进行检验工作的那部分。
2 .本准则中的术语“实验室”是指在下列情况下,开展检验工作的机构: ——在或来自一个固定的地点, ——在或来自一个临时的设施,或 ——在或来自一个可移动的设施。
3 . 2 检验实验室testing laboratory 从事检验工作的实验室。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各个企业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作为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进行深入探讨。
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的理论基础1.1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质量管理是一种组织为实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手段。
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包括:客户导向、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和持续改进。
这些理念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供了理论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2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的基本要求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是指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和评审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过程。
其基本要求包括: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这些要求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供了行为准则,使其能够在检验过程中做到公正、客观、科学地评价产品质量。
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的实践应用2.1 计量认证的实践应用计量认证是指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测量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认定的过程。
在实践中,计量认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测量设备的校准、检测方法的选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评价以及检测人员的培训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具备较高的测量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
2.2 审查认可的实践应用审查认可是指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确认的过程。
在实践中,审查认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内部审核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管理层的审核与评估以及外部审核的接受与参与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建立和运行,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检验服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1 .总则1 . 1 为统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1 .2 本准则等同采用GB /T15481 -1995 国家标准,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增加了有关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特殊要求(本准则中黑体字表述)。
1 . 3 本准则适用于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评审;依法设置和授权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其他类型实验室自愿申请计量认证的评审。
1 .4 为保持与GB /T15481 -1995 标准文本的一致性,1 .3 款所指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本准则中统称为“实验室”。
2 .参考文件2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条文释义2 . 4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2 . 5 JJF1001 -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2 .6 GB /T15483 .1 -1999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 1 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2 .7 GB /T15483 .2 -1999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 2 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和使用3 .定义3 . 1 实验室laboratory从事校准和/或检验的机构。
注:1 .如果实验室只是某组织的一部分,该组织除了进行检验工作以外,还进行其他活动,则术语“实验室”仅指该组织内进行检验工作的那部分。
2 .本准则中的术语“实验室”是指在下列情况下,开展检验工作的机构:——在或来自一个固定的地点,——在或来自一个临时的设施,或——在或来自一个可移动的设施。
3 . 2 检验实验室testing laboratory 从事检验工作的实验室。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24新版)

2024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一、总则1.为贯彻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方法》,确保科学、统一、规范地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当遵守本准则。
3.本准则所称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实力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和要求而实施的考核认定活动。
4.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精确、统一规范和避开不必要重复的原则。
二、参考文件GB/T27025-2025《检测和校准试验室实力的通用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号局长令三、术语和定义本准则运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号局长令和GB/T27025-2025《检测和校准试验室实力的通用要求》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四、资质认定条件1.组织1.1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法人资格;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应当取得相关主管部门注册或者登记。
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应取得所属法人授权。
1.2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2.行为规范2.1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当独立于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推断因素的影响,并确保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不受其他组织或者人员的影响。
2.2检验检测机构从事与其利益相关方生产、经营的同类产品或者有竞争性的产品检验检测时,应当建立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性和公正性的质量体系及其文件,明确本机构的责任和工作程序,并与其利益相关方从事的生产、经营等活动完全分开。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33号

附件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 总则1.1 为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遵守本准则。
1.3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本评审准则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性,制定和发布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补充要求与本评审准则一并作为评审依据。
2. 参考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GB/T 27000《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0《合格评定各类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2257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JJ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3. 术语和定义3.1资质认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3.2检验检测机构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3.3资质认定评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评审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评审补充要求所进行的审查和考核。
4. 评审要求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质量检验机构,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名字,其实就是咱们平时买东西时,负责检查一下商品是否合格的那个机构。
这个机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那就是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
别看这个名字有点长,其实它就是为了保证咱们买到的东西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而且这些检验都是有标准可循的。
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这个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吧!咱们要明白,这个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并不是为了难为我们,而是为了保证咱们购买到的商品是安全、可靠的。
就像咱们吃饭一样,虽然有时候会吃到不太好吃的食物,但是只要大部分食物都是好吃的,那么咱们还是可以吃得开心的。
所以,这个准则就是为了让我们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放心。
那么,这个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其实,它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二是检验机构的能力评价;三是检验机构的管理评审;四是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
这四个方面就像是一个金字塔,从下往上逐渐加强,确保咱们购买到的商品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
接下来,我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
这个认证就像是一个人要有一个身份证一样,只有通过了这个认证,检验机构才能被认为是合法的。
这个认证主要是通过对检验机构的各项条件进行审查,确保它们具备了承担检验工作的能力。
其次是检验机构的能力评价。
这个评价就像是一个人的能力测试一样,通过这个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到检验机构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如何。
这个评价主要是通过对检验机构的技术水平、设备设施、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它们具备了完成检验工作的条件。
再来是检验机构的管理评审。
这个评审就像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一样,通过这个评审,我们可以了解到检验机构在管理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这个评审主要是通过对检验机构的管理流程、制度建设、内部沟通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
最后是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一、前言二、适用范围准则适用于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评审,包括实验室、检验机构、计量服务机构等。
三、术语和定义1.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指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的机构。
2.计量认证:指针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实施和管理进行的认证。
3.审查认可:指针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的审查和认可。
4.评审准则:指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评审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5.评审报告:指评审人员根据评审活动的现场情况和相关文件资料,填写的评审结果报告。
6.评审结论:指评审人员根据评审准则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工作的评价和判断。
7.评审周期: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评审的时间范围。
四、评审准则的要求1.评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熟悉评审准则和评审流程。
2.评审应严格遵循评审准则的要求,评价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实施和管理能力。
3.评审应客观、公正、科学,评价结果应有据可查。
4.评审应依据现场情况和相关文件资料进行,确保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评审报告应完整、准确、清晰,评审结论应明确、具体,对评审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五、评审流程1.预评审:评审人员应在评审前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相关资料进行预评审,确定评审的重点和范围。
2.现场评审:评审人员应按照评审计划和评审准则,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进行现场评审,了解其计量实施和管理情况。
3.评审报告:评审人员应根据评审活动的现场情况和相关文件资料,填写评审报告,包括评审的目的、范围、方法、结果等内容。
4.评审结论:评审人员应根据评审报告和评审准则,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工作进行评价和判断,形成评审结论。
5.评审结果通知:评审人员应将评审结果及时通知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并给予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6.评审反馈: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可以就评审结果提出反馈意见,评审人员应及时处理并回复。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总则1.1为实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判定管理办法》有关建议,积极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判定评审,制订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遵守本准则。
1.3国家证书普遍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本评审准则基础上,针对相同行业和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性,制订和公布评审补足建议,评审补足建议与本评审准则一并做为评审依据。
2.参考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判定管理办法》gb/t27000《合格测评词汇和通用型原则》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议》gb/t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建议》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型建议》gb/t27020《合格测评各类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型建议》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型建议》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建议》jjf1001《通用型计量术语及定义》3.术语和定义3.1资质判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3.2检验检测机构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3.3资质判定评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评审员,对检验检测机构是否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资质认定条件所进行的审查和考核。
4.1依法设立并能分担适当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非政府。
4.1.1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非政府理应明晰的法律地位,对其出示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管理,并分担适当法律责任。
质量工程师考试辅导: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

1. 总则1.1 为统⼀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作,依据《中华⼈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1.2 本准则等同采⽤GB/T15481-1995国家标准,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增加了有关计量认证的特殊要求(本准则中⽤⿊体字表述)。
12.2所有记录(包括8.4条中有关校准和检验仪器设备的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安全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委托⽅保密。
13 证书和报告13.1对于实验室完成的每⼀项或每⼀系列检验的结果,均应按照检验⽅法中的规定,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在检验证书或报告中表述。
应采⽤法定计量单位。
证书或报告中还应包括为说明检验结果所必需的各种信息以及采⽤⽅法所要求的全部信息。
13.2每份检验证书或报告⾄少应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例如“检验证书”或,“检测报告”;b)实验室的名称与地址,进⾏检验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地址不同);c)检验证书和报告的性标识(如序号)和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d)委托⽅的名称和地址(如果适⽤);e)被检验样品的说明和明确标识;f)检验样品的特性和状态;g)检验样品的接收和进⾏检验的⽇期(如果适⽤);h)对所采⽤检验⽅法的标识,或者对所采⽤的任何⾮标准⽅法的明确说明;i)涉及的抽样程序(如果适⽤)j)对检验⽅法的任何偏离、增加或减少以及其它任何与特定的检验有关的信息,如环境条件;k)测量、检查和导出的结果(适当地辅以表格、图、简图和照⽚加以说明),以及对结果失效的证明;l)对估算的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说明(如果适⽤);m)对检验证书或报告(不管如何形成)内容负责⼈员的签字、职务或等效标识,以及签发⽇期;n)如果适⽤,作出本结果仅对所检验样品有效的声明;o)未经实验室书⾯批准,不得复制检验证书或报告(完整复制除外)的声明。
13.3如果检验证书或报告中包含有分包⽅所进⾏的检验结果,则应明确地标明。
13.4应合理地编制检验证书或报告,尤其是检验数据的表达应易于读者理解。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国认实函〔2006〕141号-推荐下载

附件: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总则1.1 为贯彻实施《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确保科学、规范地实施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为实验室资质行政许可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授权、验收)的评审应当遵守本准则。
1.3本准则所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1.4实验室的资质认定评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统一规范、有利于检测资源共享和避免不必要重复的原则。
1.5对取得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认可的实验室进行资质认定,只对本准则特定条款(黑体字部分)进行评审。
同时申请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应按实验室认可准则和本准则的特定条款进行评审。
2.参考文件GB/T15481: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86号局长令)《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质技监认实函[2000]046号)3.术语和定义本准则使用《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GB/T15481: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4.管理要求4.1组织实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4.1.1 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帐目和独立核算。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新版)

附件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 总则1.1 为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遵守本准则。
1.3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本评审准则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性,制定和发布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补充要求与本评审准则一并作为评审依据。
2. 参考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GB/T 27000《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0《合格评定各类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2257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JJ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3. 术语和定义3.1资质认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3.2检验检测机构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3.3资质认定评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评审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评审补充要求所进行的审查和考核。
4. 评审要求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评审准则(试行)1.总则1.1 为统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1.2 本准则等同采纳GB/T15481-1995国家标准,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增加了有关计量认证的专门要求(本准则中用黑体字表述)。
1.3 本准则适用于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评审。
1.4 为保持与GB/T15481-1995文本的一致性,1.3款所指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本准则中统称为“实验室”。
2. 参考文件2.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细则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条文释义2.4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治理方法2.5 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2.6 GB/T15483.1-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1部分:能力验证打算的建立和运作2.7 GB/T15483.2-1999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2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打算的选择和使用3.定义3.1 实验室laboratory从事校准和/或检验的机构。
注:1. 假如实验室只是某组织的一部分,该组织除了进行检验工作之外,还进行其他活动,则术语“实验室”仅指组织内进行检验工作的那部分。
2. 本准则中的术语“实验室”是指在下列情形下,开展检验工作的机构:——在或来自一个固定的地点,——在或来自一个临时的设施,或——在或来自一个可移动的设施。
3.2 检验实验室 testing laboratory从事检验工作的实验室。
3.3 校准实验室 calibration laboratory从事校准工作的实验室。
3.4 校准 calibration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1.校准结果既可给出被测量的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2.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如阻碍量的作用。
3.校准结果能够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
3.5 检验 test按照规定的程序,为了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注:------检验结果通常被记录在称之为检验报告或检验证书的文件中。
3.6 校准方法calibration method为进行校准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3.7 检验方法 test method为进行检验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3.8 检定(验证) verification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3.9 质量体系 quality system为实施质量治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3.10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阐述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体系和质量实践的文件。
注:质量手册能够列出与实验室质量工作有关的其他文件。
3.11 参考标准 reference standard在给定地区或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在该处所做的测量均从它导出。
3.12 标准物质 reference material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好地确立了特性、用于校准仪器、评审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3.13 有证标准物质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区间的不确定度。
注:1.有证参考物质一样成批制备,其特性值是通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品进行测量而确定,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
2.当物质与特制的器件结合时,例如,已知三相点的物质装入三相点瓶、已知光密度的玻璃装成透射滤光片、尺寸平均的球状颗粒安放在显微镜载片上,有证参考物质的特性有时可方便和可靠地确定。
上述这些器件也能够认为是有证参考物质。
3.所有有证参考物质均应符合本规范中测量标准的定义。
4.有些参考物质和有证参考物质,由于不能和已确定的化学结构相关联或出于其他缘故,其特性不能按严格规定的物理和化学测量方法确定。
这类物质包括某些生物物质,如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差不多规定了它的国际单位。
3.14 溯源性 traceability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注:1.此概念常用形容词“可溯源的”来表述。
2.这条不间断的比较链称为溯源链。
3.15 能力验证 proficiency testing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对实验室的校准或检验工作进行判定。
3.16 要求 requirement为能识不和考核一个实体,将对其特性的需要转化为一系列定量的或文字描述的规范。
4. 组织和治理4.1 实验室应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其组织和运做方式应保证固定的、临时的和可移动的设使满足本准则的要求。
申请计量认证实验室一样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平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帐目和独立核算。
4.2 实验室应满足以下要求:(a)有治理人员,并具有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益和资源;(b)有措施保证所有工作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商业、财务和其它会阻碍其工作质量的压力;(c)其组织形式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判定的独立性和诚实性;(d)对阻碍检验质量的所有治理、执行或验证人员规定其职责、职权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e)由熟悉检验方法和程序、了解检验工作目的,以及明白得评定检验结果的人员实施监督。
监督人员与非监督人员的比例应足以保证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f)有负责技术工作的技术主管(不管如何称谓);(g)有负责质量体系及事实上施的质量主管(不管如何称谓)。
他能够直截了当与负责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资源决策的最高治理者及技术主管联系。
在规模较小的实验室中,质量主管也能够是技术主管;(h)在技术或质量主管不在时,要指定其代理人,并在质量手册手册中规定;(i)应在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中规定,保证托付方的隐秘信息和所有权;(j)适当时,参加国际、国家、行业或自行组织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打算;(k)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应编制打算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5. 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5.1 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与其承担的检验工作类型、范畴和工作量相适应的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要素应形成文件。
质量文件应提供给实验室人员使用。
实验室应明文规定达到良好工作水平和检验服务的质量方针、目标并作出承诺。
实验室的治理者应将质量方针和目标纳入质量手册,并使实验室所有有关人员都明白、明白得并贯彻执行。
质量主管应负责保持质量手册的现行有效性。
5.2 质量手册以及相关的质量文件应阐述实验市为满足本准则的要求所制订的方针和工作程序。
质量手册和相关质量文件应包括:(a)最高治理者的质量方针声明,包括目标和承诺;(b)实验室组织与治理结构以及它在任一母体组织中的地位和相应的组织图;(c)治理工作、技术工作、支持服务和质量体系的关系;(d)文件的操纵和爱护程序;(e)关键人员的岗位描述及相关人员的工作岗位描述;(f)实验室获准签字人的识不(适用时);(g)实验室实现量值溯源的程序;(h)实验室检验的范畴;(i)确保实验室评审所有新工作的程序,以保证实验室在开始新工作之前有适当的设施和资源;(j)列出在用的检验程序;(k)处置检验样品的程序;(l)列出在用的仪器设备和参考测量标准;(m)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验证)爱护程序;(n)涉及检定(验证)的活动,包括实验室之间比对、能力验证打算、标准物质的使用、内部质量操纵方案;(o)当发觉检验有差异或发生偏离规定的政策和程序时,应遵循反馈和纠正措施的程序;(p)实验室关于承诺偏离规定的政策和程序或标准规范的例外情形的治理措施;(q)处理埋怨程序;(r)保密和爱护所有权的程序;(s)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程序。
5.3 实验室应定期对其工作进行审核,以证实其运作能连续地符合质量体系的要求。
这种审核应由受过培训和有资格的人员承担;审核人员应与被审核工作无关。
当审核中发觉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可疑时,实验室应赶忙采取纠正措施并书面通知可能受到阻碍的所有托付方。
5.4 治理者应对为满足本准则要求而建立的质量体系每年至少评审一次,以确保其连续适用和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更换和改进。
5.5 在审核和评审中发觉的咨询题和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形成文件。
对质量负责的人员应保证这些纠正措施在议定的时刻内完成。
5.6 除定期审核以外,实验室还应采取其它有效的检查方法来确保提供给托付方结果的质量,并应对这些检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此):(a)尽可能采纳统计技术的内部质量操纵方案;(b)参加能力验证试验或其他实验室间的比对;(c)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或在内部质量操纵中使用副标准物质;(d)用相同或不相同的方法进行检验;(e)对保留样品的再检验;(f)一个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性。
6 人员6.1 实验室应有足够的人员,这些人员应通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体会。
(a)实验室最高治理者、技术主管、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b)最高治理者和技术主管的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确认;(c)非独立法人实验室的最高治理者应由其法人单位的行政领导成员担任;(d)实验室技术主管应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熟悉检验业务。
6.2 实验室应确保其人员得到及时培训。
检验人员应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6.3 实验室应储存技术人员有关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技术业绩档案。
7 设施和环境7.1 实验室的设施、检验场地以及能源、照明、采温顺通风等应便于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行。
7.2 检验所处的环境不应阻碍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对其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产生不利的阻碍,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验时尤应注意。
7.3 适当时,实验室应配备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测、操纵和记录的设施。
对阻碍检验的因素,例如生物灭菌、灰尘、电磁干扰、湿度、电源电压、温度、噪声和振动水平等应予以适当重视。
应配备停电、停水、防火等应急的安全措施,以免阻碍检验工作质量。
7.4 相邻区域内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阻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7.5 进入和使用阻碍工作质量的区域应有明确的限制和操纵。
7.6 应有适当措置确保实验室有良好的内务治理。
并符合有关人身健康和环保要求。
8.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8.1 实验室应正确配备进行检验的全部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