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三篇

合集下载

塞下曲 教案教学设计

塞下曲 教案教学设计

塞下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下曲》。

(2)理解《塞下曲》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塞下曲》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解读《塞下曲》,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塞下曲》中的壮丽景色和豪情壮志。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塞下曲》的作者、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 诗歌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塞下曲》,进行背诵练习。

3. 生词和短语解析:解释《塞下曲》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韵律和节奏分析:分析《塞下曲》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音乐美。

三、教学步骤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塞下曲》的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诗歌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塞下曲》,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传达。

进行背诵练习,鼓励学生熟练掌握。

3. 生词和短语解析:解释诗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塞下曲”、“单于”、“龙城”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韵律和节奏分析:分析《塞下曲》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音乐美,感受其豪情壮志。

四、教学评价1.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塞下曲》的朗读和背诵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2. 生词和短语理解:通过提问或小测试,检查学生对《塞下曲》中生词和短语的理解程度。

3. 韵律和节奏分析: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塞下曲》的韵律和节奏,评估他们对诗歌音乐美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塞下曲》2. 相关注释和解释3. 朗读和音乐素材(可选)教学设计注意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解析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验诗歌的音乐美。

小学三年级语文《塞下曲》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塞下曲》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种军歌。

唐朝很多诗⼈尤其是边塞诗⼈⽤过此题写诗。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塞下曲》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塞下曲》原⽂ 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雁飞⾼,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雪满⼸⼑。

译⽂: 韵译夜静⽉⿊雁群飞得很⾼,单于趁⿊夜悄悄地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雪纷飞落满⾝上⼸⼑。

 【篇⼆】⼩学三年级语⽂《塞下曲》教案 教学⽬标: ⼀、读通诗句:读准字⾳,书写⾃⼰认为⽐较难写的字,读出诗的节奏。

⼆、品读诗句:了解诗所描写的将⼠雪夜准备追敌的情景,由景⼊情,感受诗⼈对将⼠不畏艰险、英勇⽆畏⽓概的赞美之情。

三、发挥想象,叙写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由题⼊⼿,简要了解《塞下曲》以及诗⼈卢纶。

⼆、引⼊古诗学习,读准字⾳,读通诗句。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这六⾸《塞下曲》中的其中⼀⾸,第三⾸。

1、请同学们⾃由地朗读古诗(3遍),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读通诗句。

正⾳:这⾸诗中,有些字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出⽰:单于、遁逃、欲将、轻骑,指导学⽣读准字⾳的基础上,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主选择⽐较难写的字词写在⽥字格中,并说说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

3、请个别同学朗读,纠正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通过读并借助注释了解诗所描述的⼀件事情。

这⾸诗究竟写的是什么呢?请你根据注释了解⼀下,然后,我们看看谁能把这⾸诗读成简单的⼀两句话:单于趁着夜⾊逃跑,将军率领轻骑追赶。

(板书) 四、品读诗⼈所表达的情感。

1、解读“夜”:夜晚、⿊夜、深夜,此时的夜究竟是⼀个怎样的夜?由夜⿊、夜深、夜静,宿雁惊⽓感受单于逃跑时惊恐的⼼情与狼狈的样⼦。

读出单于溃败的样⼦。

2、解读“满”:满字⽤在这⾥,写出了什么?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天⽓严寒,塞外环境恶劣,将⼠们不顾严寒,英勇⽆畏的精神品质。

《塞下曲》 教学设计

《塞下曲》 教学设计

《塞下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塞下曲》这首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帮助学生了解古代边塞诗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

(2)体会诗人对边疆战士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之情。

2、难点(1)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2)感受古代边塞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古代边塞战争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战争的紧张气氛。

(2)提问学生对边塞的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卢纶的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

(2)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

3、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诗句讲解(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解释一些生僻字词和典故。

(2)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如“月黑雁飞高”中寂静的夜晚和高飞的大雁。

5、诗歌赏析(1)分析诗歌的意境,让学生体会诗人营造的紧张氛围。

(2)探讨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如对战士们的赞美和对和平的渴望。

6、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首诗与其他边塞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7、拓展延伸(1)展示几首其他著名的边塞诗,让学生对比阅读,加深对边塞诗的理解。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边塞故事或英雄人物。

8、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诗歌的意思、意境和情感。

(2)强调边塞诗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9、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塞下曲》。

(2)写一篇关于自己对边塞诗感受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塞下曲》这首诗有了较好的理解。

《塞下曲》经典教案

《塞下曲》经典教案

《塞下曲》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塞下曲》并背诵全文。

•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培养学生运用文学手法分析诗歌的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边塞诗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体会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和忠诚报国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学习《塞下曲》,引导学生珍惜和平生活,关注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手法。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运用文学手法分析诗歌,理解其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塞下曲》的课文、教学课件和相关背景资料。

•收集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呈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设计课堂活动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

2.学生准备:•预习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生平。

•收集与诗歌主题相关的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关于古代边塞的音频或视频,营造边塞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诗歌:介绍《塞下曲》的背景和作者卢纶,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二)初读感知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初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三)深入探究1.意象分析: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比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例如,可以讨论“月黑雁飞高”一句中月黑和雁飞的象征意义,以及“单于夜遁逃”一句中单于逃跑的紧张和刺激。

2.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表达的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和忠诚报国的精神。

塞下曲 公开课教案

塞下曲 公开课教案

塞下曲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塞下曲》公开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塞下曲》的背景和作者。

2. 分析《塞下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掌握《塞下曲》的基本诗歌技巧和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塞下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分析《塞下曲》的诗歌技巧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塞下曲》的原文和翻译。

2. 课堂活动所需的图片、音频或视频素材。

3. 学生课前阅读的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引发学生对《塞下曲》的兴趣和思考,例如:“你们对《塞下曲》这首诗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它是关于什么的?”Step 2: 介绍《塞下曲》(10分钟)通过展示《塞下曲》的原文和翻译,向学生介绍该诗的背景和作者,包括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解释《塞下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战争和人民苦难的关注和思考。

Step 3: 分析诗歌技巧和修辞手法(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塞下曲》中使用的诗歌技巧和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比喻等。

通过举例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以及它们如何增强诗歌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Step 4: 文学鉴赏活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

学生可以就《塞下曲》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诗歌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5: 学生表达和总结(10分钟)鼓励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表达他们对《塞下曲》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朗读诗歌、写下自己的感想或创作相关作品等方式。

教师可以逐一点评学生的表达,并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塞下曲》的重要性和价值。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塞下曲》和其他相关文学作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和思考。

《塞下曲》课文教案

《塞下曲》课文教案

《塞下曲》课文教案塞下曲课文教案【引言】《塞下曲》是一篇中国古代边塞题材的名篇,写了一个平凡边塞人的感人故事。

通过讲述主人公的坚韧和不屈精神,以及对家国深情的描绘,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和向往。

本教案将从背景介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拆解,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篇经典的课文。

【背景介绍】《塞下曲》是唐代文学家卢纶所作,在文言文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品通过描写一个塞下将士的忠诚和坚守,突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以及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

同时,作品也展示了一个平凡人的英雄本色,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将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崇高品质。

【教学目标】1. 了解《塞下曲》的背景和作者卢纶;2. 理解课文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子;3.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4. 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教育。

【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领学生回忆与边塞题材相关的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朗读法:老师或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音韵感受;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就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进行研讨和讨论;4.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视频或短小故事等形式,创设塞下人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内容】一、背景介绍《塞下曲》是唐代文学家卢纶所作,描写了边塞生活的困苦和人们的奋斗精神。

卢纶是唐代官员,他身世低微但志向远大,致力于边疆事业,因此有过丰富的塞下生活体验。

通过他的创作,诗人向人们传递了对家国深情和追求的理念。

二、词汇解读1. 塞:边塞,指边界地区;2. 笳:一种军号;3. 汉:汉军,即唐代将士的代称;4. 陇头:边塞的山头;5. 鹰隼:鹰的别称;6. 群:一群,一伙;7. 兴庆:兴旺、繁荣;8. 驰道:奔驰的道路;9. 之士:指英勇的士兵。

三、课文分析《塞下曲》的结构主要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1. 开头部分: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描写引出主人公;2. 中间部分:直接写出主人公的形象,展示他坚韧不屈的精神;3. 结尾部分:通过对主人公建功立业的描述,让人们感受到他的伟大和智慧。

塞下曲中班教案

塞下曲中班教案

篇一:塞下曲教案标题:11、塞下曲(一)教学目标:1、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塞下曲》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四、布置作业:熟读古诗教学内容:学习《塞下曲》。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一、复习1、谁来展示背诵以前学习过的军旅方面的古诗。

(指名背诵古诗《从军行》)2、指名说说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战争时期的古诗。

4、板书:塞下曲。

二、初读古诗:1、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2、展开朗读比赛。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解题。

《塞下曲》“塞”是边界的意思。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卢纶:曾经参过军,他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歌,内容充实,富有生气。

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塞下曲》教学教案

《塞下曲》教学教案

《塞下曲》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古诗中的多音字:单,会写“雁”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能正确理解诗意,体会人物品格。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通过动词体会人物的品格。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首边塞诗,有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边塞诗《塞下曲》,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读完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2、生介绍作者,齐读3、卢纶的《塞下曲》一共有6首,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第三首。

二、朗读古诗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读)2、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这首诗中有一个多音字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出示PPT“单”)谁知道它的读音有哪些?“单于”,它有三个读音,在诗中读chan,诗中“单于”是什么意思?谁知道?3、这首诗中还有一个我们要学习书写的生字,大雁的雁。

(PPT)同学们认为,在书写大雁的雁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同桌互评)4、字词的障碍扫清了,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古诗吧!同学们字音都读准确了,那么读古诗还要读出诗的节奏。

(自由读,指名读,听读,合作读)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1、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理解诗意的方法有哪些还记得吗?2、知道了这些好方法,就请同学们默读古诗,试着理解这首诗的诗意。

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画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师:看到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老师深受感动。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做学问时,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在理解诗意时,哪个词句的意思你不太懂?我们可以提出来一起学习。

生:遁师:“遁”这个字同学们可能在平时见的比较少,谁知道是什么意思?生:逃跑的意思师:你理解的很正确。

把它送回诗中,谁能试着解释这句诗的意思?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单于偷偷地逃跑了。

塞下曲 教案

塞下曲 教案

塞下曲教案教案标题:《塞下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塞下曲》的背景和作者,理解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 分析《塞下曲》的诗意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朗诵《塞下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塞下曲》的背景和作者,认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 分析《塞下曲》的诗意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朗诵《塞下曲》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塞下曲》的复印件。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朗诵《塞下曲》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塞下曲》的音频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对《塞下曲》的第一印象。

步骤二:文本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塞下曲》的课文,理解其内容和意义。

2. 分组讨论《塞下曲》的背景和作者,了解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塞下曲》的诗意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步骤三:朗诵训练(20分钟)1. 教师示范朗诵《塞下曲》,强调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分组进行朗诵训练,互相评价和改进。

3. 部分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展示自己的朗诵成果。

步骤四:情感表达(15分钟)1. 学生就《塞下曲》中的情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塞下曲》的理解和感悟。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朗诵和表达进行总结和点评。

2. 强调《塞下曲》对学生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作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拓宽文学鉴赏的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塞下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2. 学生的朗诵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朗读节奏和生词的含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诗句意境的深入理解,我会通过图片和音乐辅助讲解,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塞下曲》中的诗句,探讨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古诗韵律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朗读练习。通过集体朗读,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
-能正确朗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2.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古诗中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
-能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联系现实生活,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3.发展思维品质:通过对比分析三首塞下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如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更直观地感受诗中的画面。
-诗人情感的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古诗中复杂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分析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变化。
-生词的运用:学生在学习生词后,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语境中是一个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造句、编写小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词的用法。
-能分析并比较诗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情感表达,提出自己的见解。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生词和诗句,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能掌握课文中生词的含义,运用到日常交流和写作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朗读与理解:《塞下曲》的韵律美和意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精选14篇)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精选14篇)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精选14篇)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篇1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西汉名将李广。

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

2.哪位同学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3.谁能只用短短期20个字,把它复述下来呢?(卢纶可以)二、品读古诗1.板书课题、作者,指名读,齐读。

2.小组内先处理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

(注意指导“塞”、“曲”、“棱”的读音)3.小组展示(达到目标:通顺无错误)4.划节奏读----小组再试读----再次展示(达到目标:有清晰度、表现力。

适当的停顿)停顿是表达语意的重要手段使得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5.关键词语重读----加着重号-----再次重读展示(能说明重读它的理由,渲染环境,读出意境)6.师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演绎(配乐朗读)7.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试背《塞下曲》三、全诗整合。

1、诗中的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印象?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

好不好?师生合作。

四、拓展延伸。

李广作为我国历的一代名将,赞颂他的可不止卢纶一个,其中唐代的王昌龄也写了一首诗———《出塞》。

五、作业办一期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篇2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

塞下曲的教案

塞下曲的教案

塞下曲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塞下曲》的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塞下曲》。

通过分析诗歌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塞下曲》,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地理背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教学目标:1. 理解并分析《塞下曲》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包括诗歌的形式、修辞手法和意义。

3. 了解《塞下曲》的文化、历史和地理背景,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4. 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塞下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分析《塞下曲》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 探索《塞下曲》的文化、历史和地理背景。

教学准备:1. 课本或文本材料:《塞下曲》的文本。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学生参考资料:关于《塞下曲》的相关背景知识和解读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塞下曲》。

2. 引发学生对《塞下曲》的兴趣,提出相关问题,如“你听说过《塞下曲》吗?你对它有什么了解?”探究:1. 学生阅读《塞下曲》的文本,并了解其背景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塞下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并分享他们的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塞下曲》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如韵律、修辞手法等。

4. 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拓展: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塞下曲》的文化、历史和地理背景。

2.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他们对《塞下曲》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他们对《塞下曲》的理解和体会。

评估:1.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塞下曲》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塞下曲其三教案

塞下曲其三教案

塞下曲其三教案一、引言塞下曲是中国古代名篇之一,诗人因他亲身经历的战争和牧民生活而受到启发。

同样,塞下教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用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本文将探讨塞下曲其三教案的设计和应用。

二、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 了解《塞下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 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 掌握诵读与欣赏诗歌的基本技巧。

2. 教学步骤a.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次诗歌欣赏的经验。

-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b. 导读(10分钟)- 向学生介绍《塞下曲》的背景和作者。

-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边塞生活的特点。

c. 梳理诗歌(15分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和各个节段的意义。

-分析诗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并解释其作用。

d. 朗诵与欣赏(20分钟)-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学生发表对诗歌的个人感受和理解。

e. 小组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引导学生就诗中的主题和意义展开深入思考。

f. 总结与评价(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的知识和感悟。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三、教学内容详述1. 导入在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对诗歌的印象和观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塞下曲》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个节段?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并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导读在导读部分,可以向学生介绍《塞下曲》的作者和背景。

例如:“《塞下曲》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边塞曲,它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塞外边塞的艰苦生活和牧民的感情。

”通过介绍背景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诗歌。

3. 梳理诗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和各个节段的含义。

通过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可以提高学生对诗歌表达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的对比、比喻和转折等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4. 朗诵与欣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朗诵《塞下曲》,并指导他们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塞下曲》文章教案

《塞下曲》文章教案

《塞下曲》文章教案【引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文章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需要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深入学习和解读。

《塞下曲》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展现了塞上风光与壮丽的画面,还呈现了生活的丰富内涵与真挚情感。

本篇教案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针对《塞下曲》展开详细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了解《塞下曲》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境;2. 学习欣赏《塞下曲》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 分析《塞下曲》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4. 引导学生通过对《塞下曲》的学习,感悟塞上英雄与壮士的精神。

【教学内容】1. 《塞下曲》的作者和创作背景1.1 介绍《塞下曲》的作者杨凌;1.2 讲述《塞下曲》是在何种背景下创作的。

2. 《塞下曲》的主题和意境2.1 探讨《塞下曲》的主旨思想;2.2 分析《塞下曲》通过刻画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的意境。

3. 《塞下曲》的艺术魅力3.1 欣赏《塞下曲》的诗意画面,感受其壮丽与辽阔;3.2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审美,感悟曲调的韵律之美。

4. 《塞下曲》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4.1 分析《塞下曲》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4.2 研究《塞下曲》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掌握其独特的表现能力。

5. 学习塞上英雄与壮士的精神5.1 了解塞上生活的艰辛与困难;5.2 通过《塞下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于英雄与壮士精神的敬佩与认同。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对《塞下曲》作者和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2. 欣赏法:播放《塞下曲》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来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3. 解读法:对《塞下曲》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进行详细剖析,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意;4. 听说结合法:通过讨论与互动,促进学生对于《塞下曲》主题和意境的理解与思考;5. 实践与拓展法:组织学生在实地进行采风活动,体验塞上的壮丽景色,并以此为素材创作自己的作品。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塞下曲》的篇目背景与内涵。

2.自学有关小说的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3.运用文言文语言或现代汉语表达个人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发挥个人的课外阅读能力,自觉进行有关小说的知识学习和总结,加强知识的掌握。

2.辨析阅读中的主旨和情感,在交流中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塞下曲》的篇目背景与内涵。

2.运用文言文语言或现代汉语表达个人情感。

2.教学难点1.自学有关小说的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2.辨析阅读中的主旨和情感,在交流中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2.黑板、粉笔或白板,投影仪。

3.学生自备笔记本,或者纸笔。

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课学习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为什么要学习《塞下曲》这一节内容。

2.文字教学(1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塞下曲》的篇目背景和作者,确立学生对文本的初步认识。

2.按照课本的章节结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阅读全文,并重点关注篇章中的难句,通过组内讨论方式,辅导解析难句的含义与表达思路。

3.以文本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文言文语言或现代汉语表达个人情感。

3.思考交流(20分钟)1.老师分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塞下曲》的内涵,每组派出一名同学进行小组间的分享发言,引导更多的学生表达看法,提升表达能力。

2.分别就篇章中的主旨和情感进行探究与梳理,让学生辨析阅读中的主旨和情感,在交流中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4.答疑解惑(10分钟)同学间就课文中的疑问、难点及易错点进行深入探究与讨论。

教师在旁解答,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发现和纠正自身的问题。

5.作业布置(5分钟)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课堂作业和课外阅读任务,如写读后感、摘抄文中难句收集等。

6.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进行内容的总结回顾,并引导学生自我检查和提出建议,以提高学科素质,促进个人发展。

经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夯实对《塞下曲》的认识和理解。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加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对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3.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激发艺术创造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交际沟通技巧。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英雄的价值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5.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尊重英雄、热爱祖国的价值观。
6.引导学生感受边塞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文化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塞下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的学习充满了热情。他们在朗读、背诵以及分析诗句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我想,这也许是我们成功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在情感体验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此感悟不深。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边塞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介绍边塞文化,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朗读与背诵:正确把握诗句的节奏、韵律,熟记《塞下曲》全文。
-词语理解:掌握诗中“鹫翎”、“燕尾”、“黄金甲”等边塞特色词语的含义。
-意境领悟:理解诗句描绘的壮阔场景,感受将士的英勇形象。
-修辞手法分析:识别并理解诗句中的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情感体验:体会诗人表达的对边塞将士的敬仰和爱国情怀。

塞下曲 教案教学设计

塞下曲 教案教学设计

塞下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下曲》。

(2)理解《塞下曲》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塞下曲》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边塞诗,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边塞诗中所体现的英勇顽强、保家卫国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塞下曲》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塞下曲》的意境和情感。

3. 边塞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塞下曲》中一些生僻字的理解和朗读。

2. 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塞下曲》的原文和译文。

2. 准备相关的边塞诗介绍资料。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古典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塞下曲》(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塞下曲》,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讲解《塞下曲》中的一些生僻字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塞下曲》的理解和感受。

3. 欣赏边塞诗(1)教师展示相关的边塞诗,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

(2)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首边塞诗进行欣赏和讨论。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塞下曲》的意境和情感。

(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塞下曲》。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塞下曲》的读后感。

6. 板书设计塞下曲英勇顽强保家卫国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单元测试为了检验学生对《塞下曲》及边塞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份单元测试。

作文:塞下曲教案

作文:塞下曲教案

作文:塞下曲教案【引言】塞下曲,被誉为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感塞下曲的独特魅力和教学价值。

因此,本文将结合塞下曲的特点与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塞下曲教案,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音乐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音乐表演技巧。

【一、教学目标】在设计塞下曲教案时,教师需明确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教学目标:1. 了解塞下曲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并能简要介绍给同学;2. 学会演奏塞下曲的主要乐器,如琴、瑟等,并能运用基本的演奏技巧表演;3. 形成正确的音乐表达态度,理解文化承载和个人情感表达在音乐演奏中的重要性;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奏与合唱等形式,共同完成一场塞下曲音乐表演。

【二、教学内容】塞下曲的教学内容应围绕其特点展开,结合具体曲目进行深入学习,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塞下曲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 塞下曲的曲式和构成要素;3. 塞下曲的表演技巧和演奏方法;4. 塞下曲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5. 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塞下曲,进行学习和演奏。

【三、教学步骤】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设计塞下曲教案时,可以采取如下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精选的塞下曲音频,引发学生的兴趣,介绍塞下曲的背景和起源;2. 知识讲授:结合具体曲目,讲解塞下曲的曲式、构成要素和演奏技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表达的理解;3. 实践演奏:分组进行琴、瑟等乐器的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曲目进行演奏,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4. 合作合奏:组织学生分组合作,编排合奏曲目并进行演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5. 展示演出:安排一次校内音乐会或舞台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通过学习塞下曲所取得的成果,增加学习的成就感。

【四、教学策略】为了提高塞下曲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1. 多媒体辅助:通过使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塞下曲的音乐魅力;2. 视听结合: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塞下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探索塞下曲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演,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的:
⑴读通诗句:读准字音,书写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读出诗的节奏。

⑵品读诗句:了解诗所描写的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情景,由景入情,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无畏气概的赞美之情。

⑶发挥想象,叙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由习题入手,简要了解《塞下曲》以及诗人卢纶。

二、引入古诗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这六首《塞下曲》中的其中一首,第三首。

⑴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诵古诗(3遍),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正音:这首诗中,有些字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出示:单于、遁逃、欲将、轻骑,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⑵自主选择比较难写的字词写在田字格中,并说说需要揭示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⑶请个别同学朗诵,纠正读音,读出诗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通过读并借助注释了解诗所描述的一件事情。

这首诗终究写的是什么呢?请你根据注释了解一下,然后,我们看看谁能把这首诗读成简略的一两句话:单于趁着夜色逃跑,将军带领轻骑追赶。

(板书)
四、品读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⑴ 解读“夜”:夜晚、黑夜、深夜,此时的夜终究是一个怎样的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气感受单于逃跑时惊慌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

读出单于溃败的样子。

⑵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寒,塞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读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五、叙写古诗。

⑴诗读到这儿事情却还没有讲完,作者跟我们买了个关子?将士们最后终究是追到了单于呢还是没有追到?(发挥你的想象来写一写,学生叙写并交流。


⑵这首《塞下曲》是通过描述将士雪夜追敌来展示将士英勇无畏的气概的,那么剩下的5首塞下曲又写了什么呢?课后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交流交流。

篇二
教学目的:
⑴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⑵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画的情景。

⑶把握将军的形象。

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画的情景。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狩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到处颂扬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

(老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⑴板书课习题、作者,理解标题。

⑵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⑶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

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领会诗境
⑴想详细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教师想让大家回顾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顾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⑵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⑶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归纳联络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领会,感受氛围的紧张。

老师指导朗诵。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领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读出赞赏之情,指导朗诵。

⑷指名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生评价。

两个人对读。

师生对读。

四、全诗整合
⑴方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

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⑵教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过,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

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诵
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画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赏与敬仰,齐读《塞下曲》!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其实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

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十分有名。

另外,像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

那么,课下就让我们相互帮助,收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篇三
一、激趣引入。

1.今天,教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西汉名将李广。

李广驻守边陲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

2.哪位同学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3.谁能只用短短期20个字,把它复述下来呢?(卢纶可以)
二、品读古诗
1.板书课习题、作者,指名读,齐读。

2.小组内先处理生字,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

(注意指导“塞”、“曲”、“棱”的读音)
3.小组展示(到达目的:通顺无错误)
4.划节奏读----小组再试读----再次展示(到达目的:有清晰度、表现力。

适当的停顿)停顿是表达语意的重要伎俩使得音韵融洽,给人以美的享受。

5.关键词语重读----加着重号-----再次重读展示(能说明重读它的理由,渲染环境,读出意境)
6.师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演绎(配乐朗诵)
7.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画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赏与敬仰,试背《塞下曲》
三、全诗整合。

⑴诗中的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印象?
⑵教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

好不好?师生合作。

四、拓展延伸。

李广作为我国历的一代名将,赞颂他的可不止卢纶一个,其中唐代的王昌龄也写了一首诗———《出塞》。

五、作业
办一期以边塞生活为习题材的手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