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案例分析题1

合集下载

国际商法案例

国际商法案例

⏹1、德国某一商人根据当地市场销售情况,建议德国JT公司生产一种玩具,条件是要求作为销售该货物的独家代理人,JT公司同意并签立合同。

后来,JT公司与当地某一公司直接签订订货合同,没有经过代理人,该商人向JT公司索要佣金,JT公司以合同没有通过代理人为由,拒不支付佣金。

(1)JT公司是否要给代理商佣金?JT公司应该支付给代理商佣金(2)为什么?因为大陆法规定,凡在指定地区享有独家代理权的独家代理人,对于本人同指定地区的第三者所达成的一切交易,不论该代理人是否参与其事,该代理人都有权要求佣金。

德国商法典还有一系强制性的规定,即商业代理人一经设定,他就有权取得拥金,即使本人不履行订散或者履行的方式同约定有所不同,代理人都有权取得佣金。

2、1980年,某国一家出口商根据当地市场销售情况,建议我国某家进出口公司生产一种成药,条件是要求作为销售该货物的独家代理,我国进出口公司欣然同意,并与该商人签订了独家代理协议。

后来,当另一公司委托该进出口公司生产并供应该种货物时,该进出口公司又与某国另一家商人签订了该商品的独家代理协议,于是形成了一种商品在当地有两家“独家代理”的悄况。

我国某进出口公司是否违法?⏹我国某进出口公司违反了独家代理有关规定,构成了违约。

因为在独家代理协议中,一般订有商品销售地区、专营权、期限和佣金等条款,其中最重要的是专营权条款,除非另有约定,在规定地区和特定期限内不得同时指定两家独家代理商。

⏹3、甲委托乙代其出售他在原籍的三间房屋。

乙接受委托,将上述房屋出卖给丙。

丙与乙商谈的房价低于市场房价,丙明知价廉,乙也有意让丙占便宜。

丙向乙表示:事成后愿赠他1000元。

乙写信将出售房屋之事告诉了甲。

由于甲不知当地售房的价格,又过于相信乙,即复信同意出售,并委托乙代理签定房屋买卖合同。

合同签定后,乙将丙所付售房价款汇给甲。

丙买得该房后,即申将房屋拆除,准备翻建新房。

房屋拆除后,甲从旁得知了丙与乙相互串通,故意压低房价,双方牟取非法利益的全部事实,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主持正义,制裁丙与乙的违法行为。

国际商法案例一(合同)(1)

国际商法案例一(合同)(1)

国际商法案例一案例一[案情介绍]中国某公司同日本X公司属于长期交往的老客户。

2007年3月,中国公司业务员张某打电话向日本X公司询问是否可以供给索尼笔记本电脑100台,日方在电话中答复可以。

双方还口头商定了发货时间和支付方式,约定中方先预付10%的货款作为定金,待日方发货后,再支付其余90%的货款。

一个月后,日方将货物发往中国,中方也按照口头的约定期限支付了货款。

但是在销售过程中,中方发现所接收的货物全部是经过翻新的二手笔记本电脑,只能降价销售中方因此向日方提出索赔。

[问题]1、本案例中合同是否有效成立?合体成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对于本案例中争议应当适用什么法律?(日本不是《CISG》的缔约国)案例二案情介绍日本J公司同马来西亚M公司签订了一批香蕉进口合同,双方约定使用的价格术语为FOB吉隆坡,并约定发货时间为5月底。

5月26日,日本J公司通知M公司,自己派去的冷藏船将于5月27日到达吉隆坡港口,并要求M公司于27日一早将货物运抵码头。

M公司按时将货物运到。

但是,由于当时港口没有装卸泊位,所以日本公司的船只无法靠岸,以至于香蕉由于堆放时间过长造成腐烂。

日本公司认为,根据FOB 条款,货物在越过船舷前的风险应当由卖方承担。

因此,马来西亚M公司应当自己承担损失。

[问题]1、本案中,货物出现的损失应该由哪一方承担?2、如果由日本公司承担,马来西亚公司应当以什么理由要求其赔偿货物的损失?案例三[案情介绍]韩国K公司同马来西亚M公司签订了出口韩国叉车的合同。

贸易术语采用了FOB釜山港。

4月1日,货物在装运时,发生意外,其中一辆叉车在吊装过程中摔下,掉落在货船的甲板上,造成损坏。

所有的货物于4月2日在装运港装船完毕,船长签发了已装船提单,提单注明:除了一辆叉车由于装船过程中出现损坏,其余货物表面状况良好。

K公司也于当日向M公司发出了装船通知。

货物于4月15日到达马来西亚。

当M公司提货时,发现除了提单表明受到损失的叉车外,其他叉车表面由于货舱内发生碰撞而出现多处刮痕、变形、车灯碎裂等损坏。

国际商法作业1

国际商法作业1

1、甲公司于2010年8月1日给乙公司发了一份电邮称:“现有当年产玉米50吨,每吨价格12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为盼。

”8月2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回复称:“接受贵方条件,但望以每吨1000元成交。

”请问:1)甲乙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2)如果乙公司在8月2日回复甲公司称:“完全接受贵方条件”,则甲乙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3)如果乙公司在接到甲公司的电邮后,于8月2日派人直接去付款提货时,甲公司将这50吨玉米高价卖给了丙公司,甲公司是否需对乙公司承担责任?2、中国的甲公司应德国乙公司的请求,发出出售某优质木材10000立方米的要约。

乙公司接到要约后,立即回电,要求甲公司增加数量,降低价格,并延长要约的有效期。

甲公司最后将产品的数量增至15000立方米,价格每立方米降低100欧元,并将有效期延长至6月26日。

乙公司接到要约后,立即组织资金,于6月25日上午汇至甲公司的账户上。

甲公司于6月25日下午回电给乙公司,“货已卖与他人”。

乙公司接到电话后,立即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

经查,甲公司尚存20000立方米该种优质木材。

请回答:1)乙公司要求增加数量、降低价格的行为是否属于承诺,为什么?2)乙公司的承诺是否有效,为什么?3)甲、乙公司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4)乙公司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还能采取其他的救济措施?3、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卖方)向B公司(买方)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

货物分两批交付。

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后10日电汇给卖方。

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商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商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商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商法案例一,合同纠纷。

案例描述,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1000台手机,合同约定交货时间为一个月后。

然而,在交货期限届满后,乙方未能按时交付货物,导致甲方无法按时履行自己的销售合同。

甲方因此向乙方提起诉讼,要求乙方赔偿损失。

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乙方未能按时交付货物,构成了违约行为。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赔偿因乙方违约而造成的损失。

在此案例中,甲方可以要求乙方赔偿因延迟交货而导致的损失,如合同约定的罚款、因延迟交货而导致的利润损失等。

商法案例二,侵权责任。

案例描述,甲公司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名为“快速充电宝”的产品,并在产品包装上使用了乙公司的商标。

乙公司发现后,立即向甲公司提出警告,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甲公司却以为乙公司的商标并未注册,因此拒绝了乙公司的要求。

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商标的使用受到法律保护,无需注册也可以主张权利。

在此案例中,甲公司未经乙公司授权擅自使用其商标,构成了侵权行为。

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包括名誉损害赔偿金、经济损失等。

商法案例三,股东责任。

案例描述,甲公司是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公司,乙、丙、丁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了该公司。

然而,在公司运营过程中,丁因个人原因长期不履行股东责任,导致公司出现了经营困难,最终破产。

乙、丙两人因此向丁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公司破产的责任。

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股东应当履行出资、监督、决策等责任,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在此案例中,丁因长期不履行股东责任,导致公司经营困难甚至破产,构成了股东责任不当的行为。

乙、丙两人有权要求丁承担公司破产的责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结论,商法案例中,合同纠纷、侵权责任、股东责任等问题都是商业活动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合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商业活动的合法、有序进行。

商法案例分析真题1

商法案例分析真题1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0小题13分,第41小题10分,共23分)40.某中学为更新学校的电教设备在开学前与某品牌电脑代理商签订了购买30台电脑的合同,双方约定了电脑的品牌、型号及价格等,并约定合同签订后10天内交货付款。

合同签订后第8天,该品牌电脑生产商为促销将该型号电脑每台降价200元,该校得知后要求代理商按新价格结算,代理商以货是先订的为由不同意降价,并于合同签订后第9日送货到学校,学校拒收。

请回答:(1)当事人变更合同内容的条件是什么?(2)学校的降价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为什么?(3)针对学校拒收,代理商可以向法院提出什么诉讼请求?答:(1)条件。

①变更前合同合法有效;②当事人对变更合同协商一致;③变更后的合同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④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明确。

(2)无法律依据。

合同标的物的价格是当事人根据市场状况协商确定的,若变更依法应当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单方无权变更。

(3)可以要求。

①继续履行合同;②赔偿逾期收钱付款造成的损失;③学校承担诉讼费。

41.2008年1月12日,李某向张某借款10万元,双方签订了抵押借款协议,协议约定李某将自己的一处房屋作为抵押物,还约定了其他事项,其中约定2009年1月12日,李某连本带息一次性还清借款。

为了简化手续,未办理登记。

借款期满后,张某多次向李某催还借款,但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还。

2009年3月15日,李某将作为抵押的房屋转让给第三人,张某得知后,诉至法院,请求法院撤销李某与第三人的买卖合同,并依抵押合同的约定将房屋判归张某。

请回答:(1)张某是否就房屋享有合法的抵押权?为什么?(2)李某与第三人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3)张某是否就卖房屋价款有优先受让权,为什么?(4)法院对该案会如何判决?答(1)不享有。

因为房屋是不动产,房屋作为抵押物属于必须进行登记的范围,所以未登记抵押权未设立(或未成立)。

(2)买卖合同有效。

国际商法之代理法案例1

国际商法之代理法案例1

国际商法之代理法案例1
一个法国公司想要在中国地区销售他们的产品,但是他们没有在中国开设办事处或者分公司。

因此,他们决定雇佣一个代理人来代表他们进行销售。

他们和一个中国公司签订了代理合同,该公司同意代表法国公司在中国销售其产品,并在销售额上获得佣金。

代理合同中规定了代理人的职责和义务,包括要按照法国公司的要求销售产品,收集客户意见和反馈,协助进行市场调研等。

在合同中还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终止合同的条件和方式。

在合同期内,代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市场拓展,成功地销售了法国公司的产品,并且达到了预定的销售目标。

法国公司向代理人支付了约定的佣金。

然而,到期后法国公司决定不再和该代理人续约,而是选择了另一家代理商。

因此,代理人感到失落和不满,并且声称法国公司没有在合同中充分说明自己结束代理关系的原因。

在此案中,代理人可能会通过仲裁或法庭维权。

他们可能会要求补偿代理期间的实际损失和未来可能的收益。

法国公司则可能会依赖合同条款和代理法律法规,来证明他们有权结束代理关系,并且已经按照合同条款支付了佣金。

最终胜诉的可能性取决于双方提供的证据和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适用。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题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题

★被告是一种名为石炭酸烟丸的药品的制造商,曾刊登一则广告,声称任何人根据指定方法在特定的的期间内服用一颗药丸后,如果仍染上流行性感冒,可获被告赔付100英镑,被告在广告里还声称已将1000英镑存入银行,以示诚意.原告看到这则广告后,信以为真,购买被告的药丸,并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服用,但结果仍染上流行性感冒.于是向被告追讨100英镑.问:(1)要约的构成要件有几项?(2)该广告是否是一项要约?(3)原告的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答:(1)要约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项:1、要约是特定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

3、要约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经承诺即受此意思表示的拘束。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2)该广告是一种要约,其虽不向特定的人的意思表示,但其表明任何一根据其广告内容进行承诺,其便受其广告内容约束,符合《合同法》第十四条关系要约的规定。

(3)原告的索赔请求成立,因为原告购买并服用药丸的行为属于承诺,原、被告之间存在着合法的合同关系,被告应按其承诺履行赔付原告100元的义务。

★甲公司于2006年9月9日以平信向乙公司发出要约,于9月15日抵达乙公司。

其间,由于商务情况的变化,甲公司于9月12日以加急电报撤销该要约,电报于9月13日抵达乙公司。

这时,甲公司的要约撤回有效吗?答:有效。

因为根据各国法律的规定,要约必须在到达受要约人时才能发生效力,在要约人发出要约至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这段时间内,由于要约还没有发生效力,要约人当然有权加以撤回。

在本案例中,要约生效时间应当在9月15日,而甲公司在9月13日就撤回了要约。

这显然是有效的。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要约人有权撤回。

★1971年10月,被告答应卖给原告一庄财产,并说原告须在6个月内以书面方式把通知送达,在6个月内,原告写了封回信表示同意,但信件遗失了。

被告把财产卖给了别人,双方在法庭上争议的焦点是邮政规则是否在此案适用,法院认为,被告在要约中注明原告应把通知送达,因此邮政规则在此案不适用,原告败诉。

国开商法第一章案例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国开商法第一章案例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国开商法第一章案例选择题试题及答案1.2018年6月,XXX以50万元加入某有限合伙企业,成为有限合伙人。

后该企业的另一名有限合伙人XXX退出,XXX便成为唯一的有限合伙人。

2019年9月,XXX不幸发生车祸,虽经抢救保住性命,但已成为植物人。

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就XXX入伙前该合伙企业的债务,XXX仅需以50万元为限承担责任2.2017年7月,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发起设立XXX。

双方发起人订立了发起人协议,约定了出资、机构设置等事宜,其中约定公司筹备与注册登记由甲公司负责。

同年8月,乙公司依约将200万投资款汇入甲公司账户。

此后双方制定了公司章程,设置了董事会等机构,并召开了相关会议。

甲公司于是在工商局办理了XXX的名称登记预核准,但一直未进行正式的注册登记。

2019年10月,已超过约定的注册时间2年,XXX仍未注册。

乙公司因业务变化,要求抽回出资。

甲公司称XXX在实质上已经合法成立,乙公司要求在公司成立后抽回出资,违反法律规定。

后调查发现,甲公司早已挪用乙公司出资款进行股票投资,亏损严重。

快乐娃公司是否已成立?()正确答案是:因未进行注册登记,没有成立3.2017年7月,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发起设立XXX。

双方发起人订立了发起人协议,约定了出资、机构设置等事宜,其中约定公司筹备与注册登记由甲公司负责。

同年8月,乙公司依约将200万投资款汇入甲公司账户。

此后双方制定了公司章程,设置了董事会等机构,并召开了相关会议。

甲公司于是在工商局办理了XXX的名称登记预核准,但一直未进行正式的注册登记。

2019年10月,已超过约定的注册时间2年,XXX仍未注册。

乙公司因业务变化,要求抽回出资。

甲公司称XXX在实质上已经合法成立,乙公司要求在公司成立后抽回出资,违反法律规定。

后调查发现,甲公司早已挪用乙公司出资款进行股票投资,亏损严重,且因未能按规定年检,在2019年7月已经被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

国际商法合同中的抗辩权案例分析

国际商法合同中的抗辩权案例分析

国际商法合同中的抗辩权案例分析咱先来讲个案例哈。

案例背景。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

合同约定,甲公司要在3月1日之前向乙公司提供1000台特定型号的电脑,乙公司呢,要在收到货物后的15天内支付货款,共计50万美元。

先履行抗辩权的情况。

结果呢,到了3月1日,甲公司只送来了800台电脑。

这时候乙公司就有话说了。

乙公司就想啊,你甲公司都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把1000台电脑给我送齐,那我就可以行使我的先履行抗辩权。

这就好比你答应给我一整套乐高积木,结果只给了我一大半,我怎么能按照原来的计划给你钱呢?乙公司这时候就可以对甲公司说:“老兄,你货都没给够,我可不能就这么把钱给你。

等你把剩下的200台电脑给我补齐了,咱们再谈付款的事儿。

”这就是先履行抗辩权在起作用啦。

乙公司这么做是完全合理合法的,因为甲公司先履行合同义务没有完全履行到位,乙公司有权利暂时拒绝履行自己的付款义务。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情况。

再讲一个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情况。

假如甲公司和丙公司签了个合同,甲公司卖给丙公司一批打印机,丙公司呢,要同时给甲公司一批纸张作为交换。

这时候,如果甲公司说:“我把打印机给你,你过几天再给我纸张吧。

”丙公司就可以说:“不行啊,咱们合同约定是同时交换的,你不给我打印机,我就不给你纸张;同样的,你要是给我打印机,我肯定马上就给你纸张。

”这就像是两个人在交换东西,必须同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另一方就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就能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自己先履行了却得不到对方的履行。

不安抗辩权的情况。

然后呢,我们再来说说不安抗辩权。

比如说丁公司和戊公司签了合同,丁公司要从戊公司购买一批珍贵的宝石,戊公司要先把宝石送到丁公司,然后丁公司再付款。

可是在合同履行之前,丁公司听到消息说戊公司经营不善,可能都要破产了,这时候丁公司就慌了。

丁公司就想啊,我要是把钱准备好了,你戊公司要是真破产了,我岂不是钱货两空?这时候丁公司就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国际商法关于显失公平原则案例分析 (1)

国际商法关于显失公平原则案例分析 (1)

美国法中关于显失公平原则的案例分析案例原告:韩国某贸易株式会社被告:中国某省矿产进出口公司原告(买方)与被告(卖方)于1994年10月1日订立购销60吨钼铁合同一份。

合同规定:货物每千克为9.4美元;采用FOB方式交货;交货地点为中国天津港;交货时间为1995年1月底以前。

1995年1月10日,被告给原告发函,要求发货给原告并要求原告开出信用证,原告于同年1月20日发来函电,称“变更交货港天津为韩国釜山,价格条件由FOB改为CIF”。

被告收到函后,认为原告的要求不合理。

恰逢此时钼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遂于同年2月10日回电提出:“同意FOB天津改为CIF釜山,每千克铂铁应为26.5美元”。

原告于2月15日复函,提出“维持FOB天津不变,交货时间为1995年3月底以前”。

被告已了解到伦敦金属交易所报出的钼铁价格急剧上涨,而原告不愿提高价格,遂复函提出:“不能于3月底以前交货。

”以后,钼铁价格在同年2月25日涨至每千克30美元,3月1日涨至32美元,3月30日涨至34美元,此后一直维持在34美元不变。

原告因多次催促被告交货未果,遂于1995年10月10日提起仲裁,要求被告继续履行,赔偿损失。

分析我认为,讨论本案,首先应当看到,原告、被告双方于1994年10月1日订立购销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标的质量、价格、交货方式、地点、时间,合同内容是完整的。

在不存在影响合同效力的因素的情况下,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

关于显失公平问题:本案中,合同标的钼铁的价格自1995年1月底开始急剧上涨,2月25日涨至每千克30美元,3月1日涨至32美元,3月底已达34美元并于此后一直居高不下。

如果要求被告按原合同规定的每千克9.4美元的价格履行,是否构成显失公平?所谓显失公平,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其特点是:第一,合同的履行对一方当事人有重大不利或明显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一方要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享受极少的权利,或者在经济利益上要遭受重大损失。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1998年3月,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了一份技术开发合同。双方约 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研制一种新型薄板切割机。合同规定了 争议解决条款:凡因执行本合同发生的一切争议,均应由双方 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应由有关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1999年8月,双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争议,甲公司向仲 裁委员会提交了仲裁申请书,申请仲裁。乙公司收到仲裁委员 会的通知后拒绝答辩。甲乙公司又重新进行协商,在合同附则 中增加了一条仲裁条款,双方商定将此合同之下的争议交由甲 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仲裁。此后乙公司在他人的怂恿之下 反悔,认为在甲公司所在地申请仲裁会遭遇地方保护主义,于 是向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时其未说明存在 仲裁协议的情况。人民法院受理审查本案时发现了双方订立的 合同附则中存在的仲裁条款。人民法院受理了本案,并向甲公 司送达了起诉状副本。
案例3 途中货物湿损
某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委托某外运公司办理一批服装出口 运输,从上海运至日本。外运公司租用某远洋运输公 司的船舶承运,但以其自己的名义签发提单。货物运 抵目的港后,发现部分服装已湿损。于是,收货人向 保险人索赔。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赔偿了收货人取得 代位求偿权,进而向外运公司提起诉讼。
甲知道乙有转让餐馆的意图,甲并不想购买该餐馆,但 为了阻止乙将餐馆卖给竞争对手丙,却假意与乙进行 了长时间的谈判。当丙买了另一家餐馆后,甲中断了 谈判。后来乙以比丙出价更低的价格将餐馆转让了。 乙是否有权要求甲赔偿差价?
在甲方开车提货时,乙方将10台20千瓦交流电机装车让 甲方运走。因双方系长期合作单位,装车后甲方也未 细看。在卸车开箱时,甲方发现乙方所供电机不是自 己所需的直流电机,于是指责乙方以假充真,要求支 付 万元违约金并交付10台直流电机。双方为此争执 一月之久。此时乙方已购进20千瓦直流电机,遂给甲 方换了电机,但拒不承认逾期交货,称原合同并未注 明电机系直流或交流,致使发货人产生误解,其损失 应由甲方自行承担。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1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1

一、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

2006年5月10日,公司董事长李某召集并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3名董事因事请假,其余董事出席会议。

会议讨论了下列事项,经表决有6名董事同意而通过。

(1)鉴于公司董事工作任务加重,决定给每位董事涨工资30% ;(2)鉴于监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张某生病,决定由本公司职工王某参加监事会;(3)鉴于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日益繁重,拟将财务科升级为财务部,并向社会公开招聘会计人员3名,招聘事宜及财务科的方案经股东大会通过后实施;(4)高价购买某董事所有的一套办公楼,并由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以公司的名义与该董事签订购房协议。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 )公司董事会的召开和表决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第一,股东会临时会议根据代表I/4以上表决权的股东,1/3以上的董事或者监事的提议召开,由董事会召集。

董事长有主持会议的权力,但无权独立决定并召集董事会。

本案例中董事长李某决定并召集股东会是违法的。

第二,召开股东会议,应于会议召开15日以前通知全体股东,本案例中股东12月5日接到通知,12月7日就召开股东会,这也是违法的。

第三,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过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本案例中仅代表3/ 5(2 )公司董事会通过的事项有无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如有,请分别说明理由。

(1 )股东会会议做出由乙企业代表陈某代替丁企业代表王某出任公司监事的决议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而做出由公司职工代表李某代替公司职工代表徐某出任公司监事的决议不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中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由股东会选举和更换,公司职工代表出任的监事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2)符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公司可将公积金的一部分转为公司资本,但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民商法案例分析1_杨与龄_吉林摄影出版社

民商法案例分析1_杨与龄_吉林摄影出版社

最新民商法全书主编:杨与龄吉林摄影出版社民商法案例分析1换页最新民商法全书/杨与龄主编.-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1ISBN7-80606-773-6Ⅰ.最…Ⅱ.杨…Ⅲ.①民事诉讼-基本知识-中国Ⅳ.D925.104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最新民商法全书?民商法作者:杨与龄排版设计:盛世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吉林摄影出版社社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24号邮政编码:130021印刷:北京通成印刷厂开本:880×1230mm1/32总印张:498.75字数:4990千字版次:2005年1月第一版2005年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册书号:ISBN7-80606-773-6/D.117总定价:2556.00本册定价:18.00换页?I?目录◎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 (1)◎刑事证据制度改革与司法观念的转变 (24)◎口头证据规则若干理论问题 (39)◎《民事证据法》(专家稿)研讨会综述 (54)◎物证也“说谎” (90)◎统一证据法学者稿(修改稿)(上) (97)◎统一证据法学者稿(修改稿)(下) (139)◎英美证据法的两点启示 (170)◎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担 (178)换页民商法?1?◎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证明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诉讼活动中,一方面对案件的实体处理通常首先取决于能否准确地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另一方面诉讼程序的演进与程序正义的实现也端赖于证明之理念及其正确应用。

台湾有学者曾言道:“惟在法治社会之定分止争,首以证据为正义之基础,既需寻求事实,又需顾及法律上其他政策。

认定事实,每为适用法律之前提。

”证明在诉讼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诉讼证明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证明。

就其性质而言,诉讼证明首先属于人们主观对客观发生的社会事件的一种认识活动,因此必须遵循认识论的普遍规律;诉讼证明也是人类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必须运用辨证思维的形式和方法,符合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的一般规则;诉讼证明又是一种诉讼行为,必须接受程序法律和证据规则的调整和制约,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

国际商法案例(含答案)

国际商法案例(含答案)

【案例1】田某是一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由于工作不好找,因此想自己创业。

后经人介绍,认识了跟他有同样想法的许某,许某已经参加工作两年了,对市场行情较熟悉。

王某是许某的同事,也想与许某、田某共同做点事情。

后三人商定,打算在软件行业发展,田某用编程技术出资;许某出资10万元并负责为产品寻找销售渠道;王某没有多少现金,但是对一朋友享有一年后到期的现金债权20万元。

合伙成立后,田某研究开发了一项发明并申请了专利,合伙人约定该项专利所有权属于合伙企业,并约定经全体合伙人同意才能转让该专利。

后来田某得知章某需要该技术,于是以个人名义将该项专利技术卖给了章某,章某并不知道这项专利技术属于张某所在的合伙企业。

许某得知田某私自处分专利技术的消息后,将章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追回权利。

在合伙企业经营期间,许某由于个人原因向陈某借款10万元,借款时约定:如果许某不能按时清偿陈某的债务,陈某可以直接行使许某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借款到期后,许某一直没有清偿陈某的钱,陈某来到合伙企业所在地,向合伙企业说明上述情况,打算直接行使甲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问题:(1)合伙人是否可以用债权进行出资?答:事实上债权人将债权作为出资是允许的。

显然,与其他资产相比,债权具有更大的不稳定性。

在中国的现实阶段,商业信用低下,允许债权作为出资,显然会造成合伙企业的不稳定,因此,以债权出资同样需要合伙人的一致同意和认可。

(2)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把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转让给第三人,合伙企业是否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答: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业不得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

(3)合伙人负有债务,其债权人是否可以直接行使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答:债权人对合伙个人的债权,与该债权人对合伙企业的债权不具有同一性,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债权。

合伙企业是建立在各合伙人相互间信赖的基础上的,合伙企业的存续与发展都离不开合伙人彼此间的信任。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1(英文)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1(英文)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1(英文)CASES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1. On January 1,Sel1er sent a letter to Buyer offering to se11 to Buyer 5,000 ornaments for$25 apiece. The letter also stated: “This offer is binding and irrevocable until February l.” OnJanuary 5, p rior to Buyer’s receipt of the letter, Seller called Buyer on the telephone and left the following message on the answering machine at Buyer’s place of business: “Ignore myletter of January 1. I have decided to withdraw the offer contained in it.” On Jan uary 7 , afterlistening to her answering machine and reading the letter that arrived that same day, Buyer sent Seller the following telegram: “I accept your offer of January 1.”Q: Is there a contract under CISG?2. On December 1, Seller sent to Buyer an offer to sell 5,000 ornaments to Buyer for $25 apiece. The offer stated: “The offer will remain open until December31.” On December 10,Buyer answered: “The price is too high; I don’t accept your offer.” Then, On December 15,Buyer changed his mind an d sent a telegram stating: “I accept your December 1 offer afterall.” Seller replied: “Your acceptance is too late, since you already reject the offer.” In turn,Buyer answered: “The acceptance is good, since you promised to keep your offer open until D ecember 31.”Q: Is there a contract under the CISG?3. Buyer received a letter in her mail on January 1 offering to sell Buyer 5,000 ornaments $20 apiece. Seller’s letter closed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 know that this offer is soattractive that I will assume that you accept it unless I hear otherwise by January 31.” Buyerdid not reply. Seller shipped the ornaments on February 1.Q: What are Buyer’s responsibilities under CISG?4. Seller and Buyer entered into a written contract for the manufacture by Seller of l0,000 ornaments of a design specified by Buyer and set out in the contract. The contract also provided: “This contract may only be modified in a writing signed by both parties.” Before Seller had begun work on the ornaments, Buyer and Seller agreed by telephone to a change in the specifications for 2,500 of the ornaments. Seller then produced and delivered the 2,500 ornaments as specified. Buyer refused to accept them because they did not conform to the specifications in the original contract.Q: Assuming CISG applies, who breached?5. Buyer and Seller entered into a contract governed by CISG for Seller to deliver a1sophisticated computer to Buyer by January 1. Seller was late in delivering the machine, so Buyer wired Seller on Ja nuary 2: “Anxious to take delivery of the computer. Hope that itarrives by February 1.” Seller delivers the computer on February 5, but Buyer refuses to accept it and declares that the contract is avoided because Seller failed to hand over the computer before the February 1 date specified in the January 2 telegram. Both Buyer and Seller agree that there has not been a fundamental breach.Q: Is Buyer able to avoid the contract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6. Dealer in the United States owned a cargo of 10,000 barrels ofoil that had been shipped from Mexico on January 1 for arrival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February 1. On January 15, Dealer informed Buyer that the oil was on the transit and they concluded a contract. On arrival, inspection showed that the oil had been contaminated by seawater at some indeterminate time during the voyage.Q: Assuming CISG applies, who bears the risk?7. Seller agreed to deliver three software programs to Buyer thatare specially designed for Buyer’s business. The first was to be delivered in January the second in February, the third in March, The program delivered in January worked fine, but the one delivered in February was defective. It not only failed to function properly, it also made the other two programs effectively worthless. Seller was unable tocorrect the defect, and no suitable replacement could be found from another supplier.Q: What CISG remedies are available for Buyer?8. Stan, a manager of an English computer company, returns home from work to discover his house surrounded be police. His wife is being held hostage and threatened by her captor. Stan pleads with the police to rescue her and offers $5000 to the policeman who brings her uninjured to safety. A police officer, Peter, eventually talks the captor into releasing the woman hostage and he leads the woman to safety. When Peter goes to collect his bonus, Stan says, “Thank you very much but I have no intention of paying.”Q: Would Peter succeed in a court action against Stan?9. A (an American company) entered into a contract with B (a Japanese company), which was under the CISG. The contract provides that A delivers 1000 personal computer housings by December 1 to B in Tokyo, for a total price of $50000. On July 1, A faxed B that due to a rise in prices they could not deliver for less than $60000. B replied that it would insist that A2deliver at the original price. Then A refused to delivery the goods under the contract. From July 1 through September, B could have bought the housing from other suppliers for $55000 for December 1 delivery. On December 1, B covered and purchased the housing for $64000 for deliveryon February 1. Because of the delay until February 1 B sufferedadditional damages $2000.Q: Please discuss the behavior of A. What is the meas ure of B’s damages? Was B under anyduty to mitigate damages? Why or why not?10. Seller agreed to ship 10,000 tons of potatoes FOB Tacoma, Washington, to Buyer in Japan. Buyer designated the SS Russet to take delivery at pier 7 in Tacoma. On the agreed date fordelivery Seller delivered the potatoes to pier 7, but the ship wasnot at the pier. Because another ship using the pier was slow in loading, the Russet had to anchor at a mooring buoy inthe harbor and Seller had to arrange for a lighter to transport the potatoes in containers to the ship. The lighter tied up alongside the Russet and a cable from the ship’s boom was attachedto the first container. As the container began to cross the ship’s rail the cable snapped. Thecontainer then fell on the rail, teetered back and forth for awhile, and finally crashed down the side of the ship and capsized the lighter. All of the potatoes were dumped into the sea. Buyer now sues Seller for failure to make delivery.Q: Is Seller liable? Suppose the contract had been FAS Tacoma. Would Seller be liable?11. Seller in Sydney, Australia, agreed to ship goods on or before December 31 under a CIF Sydney contract to Buyer in Honolulu. The sellerwas unable to assemble the goods for delivery in time to reach the ship in Sydney and had to transship the goods by rail to Melbourne, where the ship was taking on goods on January 3, Seller did load the goods aboard railway cars in Sydney on December 29 and received a bill of lading from the rail-way Company on that date. Seller later obtained a bill of lading from the ship, and together with an invoice and a marine insurance policy, tendered both bills of lading to Buyer. Buyer refused to accept the documents or to pay Seller. Seller sues to enforce the contract. Q: Will Seller win?12. Seller in Bombay sells 5,000 bales of cotton to Buyer, C &F (Incoterms l990) Liverpool. Seller transports the cotton to the Bombay harbor and to the ship designated by Buyer, the SS Allthumbs. Due to an error in counting, there are only 4,987 bales loaded. The ship’s bill oflading, however, shows a quantity of 5,000 bales. Seller then signs over the bill of lading to Buyer in exchange for payment in full for the cotton. When the Allthumbs arrives in Liverpool3the quantity error is discovered, and Buyer sues the ship for thelost value of the missing bales.Q: Is the ship liable? Would it matter if the Seller admitted that the error was not the ship’sfault, but that of the Seller?13. New York Merchandising Company (NYMCO) imported foods producedby C-ART in Hong Kong. The goods were shipped on the Hong Kong Island Lines (carrier). The parties prior course of dealing hand been for the carrier to release the goods to NYMCO on its presentation of a “bank guarantee”. These bank guarantees released the carrier from liability for any misdelivery. On this occasion, however, the carrier released the goods upon NYMCO’s corporate guarantee of payment. Soon thereafter, NYMCO filed for bankruptcy. C-ART sued the carrier to recover the money owed for the goods. The carrier argued that it was not liable for misdelivery because NYMCO has good title to the goods from the time they were shipped in Hong Kong.Q: Do you agree with this argument,The carrier also claims that the bills of lading are notvalid because the importer NYMCO was insolvent. What is wrong withthe argument?14. X (a Chinese company) concluded, acting as an agent of Z (a Chinese factory), contract with Y (an American company) to purchase ten machines. Upon the arrival of the machines in Qingdao, the carrier handed over the machines to Z who showed certificate by a municipal organ, failing to make the delivery to X who still held the bill of lading but (the relevant businessman) was away in Guangzhou at a meeting. X sued Z for damages.Q: Who should X sue for damages? Has the property of the goods passed to Z? Was the carrier liable for the damage? What liabilities of X?15. Ms. V, a wealthy art collector in Country W, is interested in buying a rare painting from Mr. Y in Country Z. Both parties agree that the price is to be determined by an independent appraiser. V informs Y that she will send her agent, X, with a bill of exchange to collect the painting. V draws an at-sight bill payable to V but leaves the amount blank. She gives the bill to X and instructs him to deliver it to Y. Without authority X fills in the amount for 1 mil-lion US dollars and presents it to Y, who has, in the meantime, received the appraisal. The appraised price is $750,000. X tells Y that Ms. V had made the bill out for $1 million to insure that it would exceed the appraisal price, and that V has instructed X to return with the painting and the differencein cash. Y gives X the painting and $250,000. X delivers the painting, but then disappears with the $250,000 in cash. When V discovers what has happened, she4instructs the payer named on the bill stop payment on her instrument and offers to pay Y $750,000 for the painting.Q: Is the bill of exchange is an effective instrument? Why,If it is, when Y presents the bill tothe named payer, he insists that he must be paid the bill’s full face value of $1 million. Is Ycorrect? If it isn’t, what measures can Y take?16. A has signed a contract to buy 10,000 “new coffee percolatorsin the manufacturer’sorig inal packaging, with standard manufacturer’s warranty,” form B.B agrees to ship thepercolators CIF, and A agrees to, make payment by means of an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A contracted C Bank, with issues a letter of credit promising to pay a bill of exchange issued by and payable to B when it is accompanied by an invoice and a clean, on board bill oflading for “10000 new coffee percolators in the manufacturer’soriginal packaging, with standardmanufacturer’s warranty.” A learns from C, a competito r of B, that even though B hadobtained actual bills of identifying the goods as 10,000 “newcoffee percolators in themanufacturer’s original packaging, with standard manufacturer’s warranty,” the percolatorswere actually used and inoperable.Q: (1) Is anything that A can do?(2) Would it make any different if A had positive proof that a fraud had been perpetrated?(3) Would it make any different if C Bank had confirmed the letterof credit and accepted the bill of exchange before A got the positive proof?17. A, a company in England, established a contract for the sale of sugar with B on the name of itself. In the process of concluding, A did not disclose that it was only the agent of C, an Indian factory, in England. After A had delivered the goods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 to B’swarehouse, B found out by inspection that part of the goods was not compli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in quality because it contaminated with solid impurity. A promised to give a satisfying answers to B. But after several resultless negotiations, A was tired to be immersed in such endless argument. Then A showed the agreement of authority and told B that it was only the agent of C which was the actual producer and supplier of the goods. Q: The intention of A was to drop out of the argument; do you think it can gain its goal? How?18. T was a tenant on L’s farm. Without any authorization from L, T ordered a new irrigation pump for the farm from K. T told K that he was L’s tenant and that he had authority topurchase a new pu mp on L’s behalf. K then installed a new pump and billed L for $2000. L denied liability on this bill, claiming that T’s purchase was unauthorized.5Q: T did not have actual authority to purchase the pump, but was his statement to K enough togive him apparent authority to make the purchase?6。

商法学课程商法习题一

商法学课程商法习题一

商法习题一一、填空题(本题总分5分,每小题1分)1、我国的商事登记机关是————,独立行使登记管理权,并实行———管理原则。

2、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公司的合并有两种:————和————。

3、破产是指债务人————时,在————的指挥和监督下就债务人的总财产实行的以分配为目的的清算程序。

4、票据权利包括————和————两种。

5、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股份收购的形式有三种:———、———和协议收购。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商事帐簿就是指会计帐簿。

2、根据股东创立大会的决议或者发起人会议的决议,可以以投资者的投资合同代替公司章程,井以此规定公司的民事权利义务。

3、法人因承担有限责任而不能成为合伙人。

4、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人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享有向第三者追索的权利。

5、未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保险公司不得自行承保新的险种。

6、商法人对自己的财产不享有完全的处分权。

7、汇票的保证人有两人以上的,保证人之间应就其保证金额各自向持票人分别承担责任。

8、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同时记载的,如两者不一致时,以中文大写为准。

9、世界各国的证券法律制度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美国体系、英国体系和大陆体系。

美国体系以集中立法管理为基本特征。

10、以发起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不得低于应发行股份的35%。

三、选择题(本题总分30分,每小题2分)1、商主体法定原则是指———。

(A)商主体在法律上的资格不以强行性法规加以规定;(B)商主体的类型在法律上有严格的界定;(C)商事交易主体的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享有特权;(D)商主体类型法定、内容法定、公示法定三个方面;2、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出现下列——情形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A)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请求时;(B)总经理认为必要时;(C)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时;(D)监事会提议召开时;3、下列——符合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商号选定的要求。

商法真题1

商法真题1

主观题1. 题干: 案情:昌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股东为刘昌、钱顺、潘平与程舵,持股比例依次为40%、28%、26%与6%。

章程规定设立时各股东须缴纳30%的出资,其余在两年内缴足;公司不设董事会与监事会,刘昌担任董事长,钱顺担任总经理并兼任监事。

各股东均已按章程实际缴纳首批出资。

公司业务主要是从事某商厦内商铺的出租与管理。

因该商厦商业地理位置优越,承租商户资源充足,租金收入颇为稳定,公司一直处于盈利状态。

2014年4月,公司通过股东会决议,将注册资本减少至3000万元,各股东的出资额等比例减少,同时其剩余出资的缴纳期限延展至2030年12月。

公司随后依法在登记机关办理了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

公司盈利状况不错,但2014年6月,就公司关于承租商户的筛选、租金的调整幅度、使用管理等问题的决策,刘昌与钱顺爆发严重冲突。

后又发生了刘昌解聘钱顺的总经理职务,而钱顺又以监事身份来罢免刘昌董事长的情况,虽经潘平与程舵调和也无济于事。

受此影响,公司此后竟未再召开过股东会。

好在商户比较稳定,公司营收未出现下滑。

2016年5月,钱顺已厌倦于争斗,要求刘昌或者公司买下自己的股权,自己退出公司,但遭到刘昌的坚决拒绝,其他股东既无购买意愿也无购买能力。

钱顺遂起诉公司与刘昌,要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权,若公司不回购,则要求刘昌来购买。

一个月后,法院判决钱顺败诉。

后钱顺再以解散公司为由起诉公司。

虽然刘昌以公司一直盈利且运行正常等为理由坚决反对,法院仍于2017年2月作出解散公司的判决。

判决作出后,各方既未提出上诉,也未按规定成立清算组,更未进行实际的清算。

在公司登记机关,该昌顺公司仍登记至今,而各承租商户也继续依约向公司交付租金。

问题1 : 昌顺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存在不规范的地方?为什么?问题2 : 昌顺公司减少注册资本依法应包括哪些步骤?问题3 : 刘昌解聘钱顺的总经理职务,以及钱顺以监事身份来罢免刘昌董事长职位是否合法?为什么?问题4 : 法院判决不支持“钱顺要求公司与刘昌回购自己股权的诉求”是否合理?为什么?问题5 : 法院作出解散公司的判决是否合理?为什么?问题6 : 解散公司的判决生效后,就昌顺公司的后续行为及其状态,在法律上应如何评价?为什么?2. 题干: 案情:美森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经营煤炭。

民商法课堂案例(1)

民商法课堂案例(1)

民商法课堂讨论案例一、市场主体资格1、居民甲与金山房地产公司签订了购买商品房一套的合同,后因甲未按约定付款。

金山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甲付清房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在诉讼中,甲的妻子乙向法院主张甲患有精神病,没有辨别行为的能力,要求法院认定购房合同无效。

问,此案应当如何处理?二、企业破产法律制度1、A公司因经营不善,已经资不抵债,有意向法院申请破产。

该公司基本情况如下:(1)、A公司欠当地工商银行货款2200万元,贷款时曾提供公司一套进口生产流水线作抵押,该套设备现值1500万元。

(2)A公司的债权人之一甲公司因追索250万元货款而在一个月前起诉A公司,此案尚在审理中。

(3)A公司曾为乙公司向当地建设银行一笔500万元的贷款作为保证人,现乙公司对该笔贷款未予偿还。

(4)A公司欠丙公司货款120万元,丙公司欠A公司100万元。

(5)A公司资不抵债已达4500万元。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A公司可以自己直接申请公司破产么?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时,需要向法院提交哪些材料?(2)工商银行的2200万元贷款应如何处理?(3)甲公司与A公司之间尚未审结的追索货款之诉应如何处理?(4)建设银行能否参加破产程序、申报破产债权?理由是什么?(5)应从A公司财产中优先拨付的破产费用包括哪些?(6) A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的债务关系如何处理?三、企业制度1、世都百货公司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一)冲突的演变过程成立于1995年的北京(王府井)世都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是本市第一家完全由自然人投资的股份制百货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公司现有股东五名,其中,黄文斌出资1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0%,刘章伟和胡镇江各出资200万元,各占10%,由胡镇江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任期3年。

1998年11月,(王府井)世都百货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出资在门头沟成立北京世都同盟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

商法商事合同案例分析

商法商事合同案例分析

商法商事合同案例分析一、合同双方。

甲方:[甲方姓名/公司名称]咱甲方呀,可是个很靠谱的伙伴呢。

不管做啥事,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原则,在商业世界里闯荡这么久,也是积累了不少经验啦。

乙方:[乙方姓名/公司名称]乙方呢,那也是相当厉害的角儿。

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一直想着在各种商业机会里大展拳脚,就像一只充满活力的小老虎,随时准备扑向有价值的猎物。

二、合同背景。

咱得说说这合同为啥会出现。

甲乙双方在商业活动中啊,就像两条原本各自游着的鱼,突然发现有个共同的目标,就像那一堆可口的鱼饵一样。

经过一番交流和商讨,觉得有必要签订一份合同来规范彼此的行为,确保双方在这个共同的“捕鱼”过程中,能够和谐共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三、合同目的。

1. 合作项目。

甲方和乙方打算一起搞一个超酷的项目。

这个项目啊,就像是两个人一起搭建一个超级大的城堡。

城堡建成了,那可不得了,能吸引好多好多人来参观,能带来大把大把的财富和荣耀呢。

这个项目的具体内容是[详细描述项目内容],这可是双方智慧的结晶,是大家一起琢磨出来的赚钱好点子。

2. 权益保障。

双方都希望通过这个合同,让自己在这个项目里的权益得到稳稳的保障。

就像给自己心爱的宝贝穿上一层坚固的铠甲,不管外面有啥风吹雨打,都不怕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

甲方希望能够按照自己投入的资源和努力,得到相应的回报,比如说在利润分配上,有一个公平合理的份额。

乙方呢,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大家都不想做亏本的买卖,都想在这个合作里得到自己应得的好处。

四、合同条款。

1. 资金投入。

甲方呢,打算投入[X]元资金,这可是甲方的一份信任和决心。

甲方就像把自己的宝贝种子种到了这片合作的土地上,期待着它能长成参天大树。

乙方投入的资金是[Y]元,这也是乙方对这个项目的看好和支持。

双方的资金投入就像是给这个项目注入了活力的血液,让项目能够顺利地启动起来。

2. 利润分配。

关于赚钱后的分配啊,双方商量好了一个很公平的办法。

按照双方投入资金的比例来分配利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有效。甲公司以未取得所有权之楼房出资仅导致甲公司承担出资不实的法律责任,不影响公司设立的效力。
解析:《公司法》第7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本题中甲公司以未取得所有权之楼房出资,构成出资不实,根据《公司法》第28条的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在本题中,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有权要求甲公司履行楼房过户义务,并可追究其违约责任,对于公司而言,根据《公司法》第200条的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从该法条只贵帝国了公司承担出资不实的责任并没有否定公司设立的效力来看,甲公司以未取得所有权之楼房出资仅导致甲公司承担出资不是的法律责任,不影响丁公司设立的效力。
丙公司退出后,甲公司要求丁公司为其贷款提供担保,在丙公司代表未到会、贾某反对的情况下,丁公司股东会通过了该担保议案。丁公司遂为甲公司从B银行借款500万元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同时,乙公司亦将其持有的上述1000万元汇票背书转让给陈某。陈某要求丁公司提供担保,丁公司在汇票上签注:“同意担保,但A楼房应过户到本公司。”陈某向大满公司提示承兑该汇票时,大满公司在汇票上批注:“承兑,到期丁公司不垮则付款。”
答案:无效。该担保事项应由无关联关系的股东表决决定。
解析:我国《公司法》第16条对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做出如下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
公司成立三年,一次红利也未分过,目前亏损严重。甲向乙提出解散公司,但乙不同意。甲决定转让股权,退出公司,但一时未找到受让人。
问题:
1.白云公司如想通过诉讼解决与东风公司之间的纠纷,应如何提出诉讼请求?
2.白云公司如想实现股权质权,需要证明哪些事实?
3.针对乙将新雨公司的房屋低价出租给东风公司的行为,甲可以采取什么法律措施?
商法案例分析题
四、案例分析题:
(2007年)
五、(本题20分)
案情:甲与乙分别出资60万元和240万元共同设立新雨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新雨公司),由乙任执行董事并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甲任监事。乙同时为其个人投资的东风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风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欠白云公司货款50万元未还。乙与白云公司达成协议约定:若3个月后仍不能还款,乙将其在新雨公司的股权转让20%给白云公司,并表示愿就此设质。届期,东风公司未还款,白云公司请求乙履行协议,乙以“此事尚未与股东甲商量”为由搪塞,白云公司遂拟通过诉讼来解决问题。
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根据上述规定,丁公司为本公司的股东甲公司提供担保,须经股东会决议,并且甲公司不得参与该事项的表决,该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丁公司股东会关于为甲公司提供担保的决议不符合法律规定,因而是无效的。
(2)证明股权质押已经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登记。
3、甲可以为公司利益直接向法院提起股东派生(代表)诉讼。
4、该保函具有保证合同的性质,保证合同有效。乙虽然未经股东会同意为银行担保,侵犯了公司利益,但其行为构成表见代理。
5、甲持有公司20%的股权,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2006年)
案情:甲公司签发金额为1000万元、到期日为2006年5月30日、付款人为大满公司的汇票一张,向乙公司购买A楼房。甲乙双方同时约定:汇票承兑前,A楼房不过户。
2006年6月5日,丁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获受理并被宣告破产。债权申报期间,陈某以汇票未获兑付为由、贾某以替丁公司代垫了200万元退股款为由向清算组申报债权,B银行也以丁公司应负担保责任为由申报债权并要求对A楼房行使优先受偿权。同时乙公司就A楼房向清算组申请行使取回权。
问题:
1.丁公司的设立是否有效?为什么?
其后,甲公司以A楼房作价1000万元、丙公司以现金1000万元出资共同设立丁有限公司。某会计师事务所将未过户的A楼房作为甲公司对丁公司的出资予以验资。丁公司成立后占有使用A楼房。
2005年9月,丙公司欲退出丁公司。经甲公司、丙公司协商达成协议:丙公司从
丁公司取得退款1000万元后退出丁公司;但顾及公司的稳定性,丙公司仍为丁公司名义上的股东,其原持有丁公司50%的股份,名义上仍由丙公司持有40%,其余10%由丁公司总经理贾某持有,贾某暂付200万元给丙公司以获得上述10%的股权。丙公司依此协议获款后退出,据此,丁公司变更登记为:甲公司、丙公司、贾某分别持有50%、40%和10%的股权;注册资本仍为2000万元。
东风公司需要租用仓库,乙擅自决定将新雨公司的一处房屋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东风公司。
乙的好友丙因向某银行借款需要担保,找到乙。乙以新雨公司的名义向该银行出具了一份保函,允诺若到期丙不能还款则由新雨公司负责清偿,该银行接受了保函且未提出异议。
甲知悉上述情况后,向乙提议召开一次股东会以解决问题,乙以业务太忙为由迟迟未答应开会。
2.丙退出丁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案:不合法。丙公司的行为实为抽逃公司资金。
解析:《公司法》第36条明确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本案中,丙公司从丁公司取得退款1000万元后退出丁公司。违反了上述规定。所以,丙公司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3.丁公司股东会关于为甲公司提供担保的决议是否有效?为什么?
4.乙以新雨公司的名义单方向某银行出具的保函的性质和效力如何?为什么?
5.针对乙不同意解散公司和甲退出公司又找不到受让人的情况,甲可采取什么法律对策?
答案:
1、(1)请求东风公司清偿货款本金与利息;
(2)请求东风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3)请求行使股权质权(或权利质权)。
2பைடு நூலகம்(1)证明其与乙签订了股权质押合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