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钠测定正常人体钠40%存在于骨骼中,其余分布于体液中。每天人体钠摄入量与排出量相当,钠可由消化道、皮肤及肾脏排出。肾脏排钠受醛固酮及身体对钠需要的调解,并伴随着氯化物一起排泄。
【参考值】
130~260mmol/24h尿(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临床检测尿钠浓度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原发性醛固酮症的评价。
2.尿钠增高见于酮症酸中毒、失盐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及多囊肾等肾小管功能缺陷、尿崩症、使用利尿药及输注大量盐液等。
3.尿钠降低见于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症、肾前性少尿、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长期低盐饮食、腹泻、严重呕吐、大面积烧伤等。
【注意事项】
测定标本为24小时尿。
二尿钾测定
人体内总钾量为50mmol/kg,完全从食物中供给,经肠道吸收,主要由肾脏排泄。钾由肾小球滤过后,大部分由近曲小管及髓襻重吸收,仅有10%的滤过量经肾远曲小管在此处受醛固酮调节钾的排泄量。体液酸碱平衡的改变也影响肾脏对钾的排泄。血钾无肾阈,不能阻止钾的排泄,即使不进含钾食物或低血钾时,机体每天仍要排钾1.5g。
【参考值】
25~100mmol/24h尿(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尿钾增加见于①内分泌紊乱,如原发性醛固酮症、肾素瘤、长期使用ACTH与肾
上腺皮质激素等;②糖尿病酮症、代谢性碱中毒、使用排钾利尿药、含高钾的食物等;③肾小管功能不全,如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
2.尿钾减少见于艾迪生病、肾衰竭、酸中毒、选择性醛固酮缺乏症、使用保钾利尿药等。
【注意事项】
同尿Na测定。
三尿氯化物测定
氯离子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构成盐酸作为胃酸基本成分。氯化物以氯化钠形式存在,由食物和食盐供给,80%随尿排出,5%随粪便排出,其余经皮肤排出。氯可自由地经肾小球滤过,99%被肾小管重吸收,1%从尿中排出。
【参考值】
110~250 mmol/24h尿(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尿氯化物增高见于肾小管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碱中毒、使用利尿药及氯化物摄入过多等。
2.尿氯化物降低见于醛固酮症、高氯性酸中毒、肾病晚期少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肺炎、烧伤及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
【注意事项】
同尿Na测定。
四尿钙测定
成人体内钙总量为400~800g,99%的钙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上。人体每天排出的钙80%经肠道排出,20%经肾脏由尿液排出。每天由肾小球滤出10g钙,其中一半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其余在髓襻、远曲小管及集合管中被吸收,尿中排钙量只占滤过量的15%
(150mg)。
【参考值】
2.5~7.5mmol/24h尿(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尿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特发性高尿钙症、结节病、骨质疏松症、肢端肥大症、肾小管损伤、维生素D摄入过多等。
2.尿钙降低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佝偻病、软骨病、低钙膳食、维生素D缺乏症等。
【注意事项】
1.测定前须低钙饮食3天,留取24小时尿液并且准确记录尿量,混匀后使用。
2.使用利尿药或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钙含量可增高。
五尿磷测定
人体中含磷总量为10g/kg,85%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食物中磷由小肠吸收,经肾脏(占70%)与肠道(占30%)排泄,每天经肾小球滤过的磷可达5g,85%~95%被近曲小管重吸收。
【参考值】
22~48 mmol/24h尿(磷钼酸紫外法)
【临床意义】
1.尿磷浓度检测主要用于钙磷代谢、骨病评价及骨病治疗监测。
2.尿磷增加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代谢性酸中毒、痛风、肾小管疾病、抗维生素D 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尿磷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佝偻病。肾功能不全、维生素D缺乏时摄取高钙膳食及妊娠、哺乳期妇女等
摘要: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因素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1]。...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因素
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据的计数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重要信息[1]。笔者翻阅国内血常规检验的相关报道和根据经验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主要可分人为、生理、仪器、试剂等因素。现总结如下,以供临床检验参考。
1 人为因素
1.1 标本的采集血常规检验标本常用静脉采血法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法。根据各类文献报道[2~4],静脉血采取的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末梢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较差,且白细胞计数明显偏高,血小板计数偏低,因此血常规检验宜采用静脉血。采集合格的静脉血标本应注意:(1)采血检查注射器和针头, 避免因连接不紧而使空气进入产生泡沫致溶血;(2)采集标本最好采用封闭式真空采血管,既有利于标本的收集、运送和保存,又便于防止血液交叉感染;(3)所选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无溃烂、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等;还应特别观察标本稀释、样本抗凝不佳和溶血等现象;使用止血带时间最好不超过1min;(4)采血时应定位准确,严禁针尖在静脉中反复穿刺,否则可造成血肿和血标本溶血;(5)采血完成将血从注射器中推入试管时应把针头拔掉;(6)采血时体位不同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也有影响,直立位与卧位相比易导致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细胞压积等项目测定值偏高;(7)采集末梢血标本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5],第1滴血擦去不用,采用第2滴血;(8)血液检查的标本量与抗凝剂比例要合适。血液比例过高时,容易出现微凝块,可能阻塞血细胞仪,同时影响些检验结果;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会引起血细胞形态和体积的一些改变,导致结果不准确[6,7]。
1.2 标本的保存、运送及测定时间患者标本应有明确标记,与医师申请单内容相符;标本运送要专人专送;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尽快检测,尽量减少运送和保存的时间。因为标本保存时,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和升华作用以及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等因素均会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因而采血后到检验间隔的时间越短,检验结果越可靠。对不能及时送检或测定的标本,必须采取保存措施,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采集后的5min内或30min后8h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资料,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保存24h。EDTA抗凝的末梢血至少应在15min 后测定,因在段时间内血标本中部分血小板有暂时聚集现象,可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这不仅影响血小板其他指标的准确性,也易造成红细胞计数增高。预稀释标本一般需在标本制备后10min内检验,如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其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4h[6,7]。
2 生理因素
患者的活动情况、精神状态、年龄、性别、种族、样本采集时间、吸烟、服用药物、季节等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如正常人一日之内,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等均有一定的波动。因此采血时应询问是否服用过明显干扰检验的药物,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等剧烈运动,冬季应将患者暖和后再采血。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细胞各参数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妊娠5月以上或新生儿WBC总数会明显增高;暴热或严寒常出现一过性WBC总数增高。进食喝水后,血液会有生理性稀释作用,RBC和Hb检测结果会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