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测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试题(含答案)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它的镜片特点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的有效方法。
我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护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大熊猫。
3.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的是塑料制品。
除此我们面临的污染还有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4.太阳系中,太阳是一颗会发光发热的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与地球自转周期最接近的行星是金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5.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三个天体处于同一直线或接近同一直线时,便发生了日食和月食现象,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左右。
日食有全食和部分食两种类型,月食有全影和半影两种类型。
6.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蟋蟀的“耳朵”在前腿上。
7.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投放。
8.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类。
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各种现象的发生,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水加热至沸腾时也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因此,要准确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需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9.对。
10.错。
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只是变化的速度和方式不同。
11.错。
颜色变淡只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12.对。
13.错。
气候变暖导致水资源减少,我们需要更加节约用水。
14.错。
一次性输液器不能回收,需要正确处理。
15.对。
16.错。
需要先对洋葱进行切片等处理才能观察到其细胞结构。
17.对。
18.错。
海王星的赤道直径并不是最长的,而且它的公转周期也不是最长的。
19.A。
20.两个放大镜凸度相同,直径分别为3cm和5cm,放大倍数较大的是()A.直径为5cm的放大镜B.直径为3cm的放大镜C.一样大21.关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以下哪个描述不正确?()A.该气体能灭火B.该气体比同体积的空气轻C.蜡烛燃烧不会产生该气体22.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以下哪个现象不会发生?()A.冒气泡B.铁钉表面变成红色C.铁钉没有变化23.下列垃圾中,哪种更适合用来做堆肥?()A.可回收垃圾B.易腐烂的垃圾C.不能溶解于水的垃圾24.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图像太小,以下哪种方法可以使图像变大?()A.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25.XXX某天清晨上学时看见月亮刚好落山,此时应该是农历()左右。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6分)1.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相似,所以是天然的。
2.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3.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人类的生存。
4.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许多地区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
“金星凌日”是指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处。
5.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日食有三种:、、。
6.昆虫是种类最多的生物,共有150多万种,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身体上有对足。
常见的昆虫有等。
(填两种)7.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好处多,既又。
8.加热蜡块时固态蜡块变成蜡烛油(“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但蜡烛燃烧时(“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你判断的依据是。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9.世界上有些物质是一成不变的。
(判断对错)10.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变成固体。
(判断对错)11.在一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如果看到有沉淀产生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判断对错)12.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7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的(判断对错)1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水有很多,不需要节约用水。
(判断对错)14.废旧塑料不能作为原料再生产了。
(判断对错)15.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叫做月相(判断对错)16.观察比较小的种子外部形态特征时使用的工具是显微镜。
(判断对错)17.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判断对错)18.地球人发给外星人的信件中有一个信息是:我们来自太阳系的地球。
(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13小题,满分26分,每小题2分)19.下列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A.盛满水的瓶子B.小草上的露珠C.窗户上的玻璃20.下面几种透明玻璃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B.C.21.把白醋倒入装有小苏打的玻璃瓶里,玻璃瓶里()A.发光发热B.无任何现象C.冒气泡22.下面的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检测试卷(含答案)
科教版小升初考试科学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1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杭州西湖的断桥,是一座拱形石桥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蕨类植物不会开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在温度为()摄氏度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
A.﹣4℃B.0℃C.1℃3.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每秒()千米。
A.20万B.30万C.1.5亿4.人类为了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注意()A.保护大自然B.利用大自然C.改造大自然5.关于磁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吸铁B.各部位吸铁能力相同C.能指示南北6.1609年,科学家()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A.哈勃B.爱因斯坦C.伽利略7.()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A.肺B.胃C.肝脏8.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A.火山B.地震C.海啸D.岩石风化9.下面改变地表形态的做法合理的是()A.改造沙漠B.开采矿石C.砍伐森林10.不同地区的民居具有不同的风格,其主要原因是()A.受当地环境的影响B.受人喜好的影响C.受技术发展的影响11.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A.煤B.石油C.太阳能12.动物爪的结构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观察下面几种动物的爪,其中适合在水中生活的是。
()A.B.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双胞胎兄弟,所具有的的性状是完全相同的B.即便是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C.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形状结构是相同的14.根据你自己的学习,下列选项中不是微生物的是()A.草履虫B.蚊子C.轮虫D.硅藻15.2003年,美国的()航天飞机失事,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A.阿波罗号B.哥伦比亚号C.挑战者号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5分)16.、、、、等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17.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左右,心跳左右。
18.人们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水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B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从东向西B. 从西向东C. 从北向南D. 从南向北答案:B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大脑C. 肝脏D. 皮肤答案:D4. 下列哪种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所有选项答案:D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木材燃烧C. 冰融化D. 水蒸发答案:C6. 植物的根主要吸收土壤中的什么?A. 氧气B. 氮气C. 水分和矿物质D. 二氧化碳答案:C7.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导电?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塑料答案:C8. 下列哪种现象与大气压有关?A. 飞机飞行B. 潜水艇潜水C. 吸盘挂钩D. 所有选项答案:C9.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石燃料?A. 煤炭B. 太阳能C. 风能D. 核能答案:A10. 下列哪种现象是化学反应?A. 酒精挥发B. 铁生锈C. 折纸飞机D. 水的过滤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答案:叶绿体1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年。
答案:113.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________。
答案:维生素14.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或静止状态。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15.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答案:光合作用16.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17.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
答案:天然气18.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答案:介质19. 植物的茎从下向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含完整答案(全国通用)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分类方法是()。
A.茎的特点B.是否开花C.生长环境2.关于人工选择,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自然选择速度快B.由人类控制发展方向C.能解释长颈鹿进化的原因3.()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A.植树造林B.建立自然保护区C.减少废气排放4.关于制作设计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综合运用科学、美术、数学等知识和技能B.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像力C.以上两项都是5.不倒翁始终不倒的原因是()。
A.底部特别轻B.底部特别重C.上下轻重均匀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可以采用画图法、思维导图法等方法完成。
7.像蟋蟀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
A.草本植物B.木本植物8.将一只矿泉水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下最稳定的是()A.将一满瓶矿泉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B.将半瓶矿泉水正放在桌面上C.将一只空瓶子正放在桌面上9.人们常常利用()来帮助寻找北极星。
A.猎户座B.北斗七星C.狮子座10.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A.抗风能力弱B.支撑力大C.上部大下部小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下面是打乱顺序的制作印迹化石模型的过程,请你重新排序。
①把黏土模型晾干。
②将黏土擀平。
③把叶子、贝壳放在黏土上,用手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2.很多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和横放的材料()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更容易弯曲和断裂。
3.具有脊椎的动物叫(),没有脊椎的动物叫()。
4.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个()的状况,属于一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5.四边形框架具有不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加()提高稳定性。
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根斜杆。
6.某中学地理园中的地球仪模型的地轴向上指向()星,它是一颗().(填“行星”或“恒星”)。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测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0分)1.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它既能,又能。
2.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3.在地球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4.太阳系中最有名的彗星是。
5.身体中有脊柱的叫,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6.沉淀、过滤、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7.用蜡烛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熔化流淌下来属变化,金属勺中白糖冒出大量气泡并逐渐变黑属变化。
8.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我们还面临的环境问题有、、等。
二.判断题(共11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2分)9.为了让汽车开上去省力一点,摩星山的盘山公路是一种斜面。
(判断对错) 10.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天体。
(判断对错)11.物质发生的变化我们都能用肉眼观察到。
(判断对错)12.北斗七星斗柄指东,天下皆冬。
(判断对错)13.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判断对错) 14.食盐、白糖、玻璃、碱面都是晶体。
(判断对错)15.我们班成立了“变废为宝基金会”,垃圾也变成了宝贝。
(判断对错)16.电池是有毒垃圾,我们要把它埋得很深,就不会有危害了。
(判断对错) 17.被反射的光线仍是沿直线传播的。
(判断对错)18.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判断对错)19.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是鱼。
(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0.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A.力点B.重点C.支点21.()的物体稳定性好。
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B.上小下大C.上重下轻D.上大下小、上重下轻22.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字母“d”的标本是。
()A.d B.q C.p23.天文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叫做()A.太阳系B.银河系C.宇宙24.把电池的正负极互换,电磁铁的南北极()A.也会互换B.不会互换C.会消失2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鸟类动物的是()A.鸡B.鸽子C.鸭子D.蝙蝠26.以保护大熊猫而闻名世界的保护区是()A.四川九寨沟B.四川卧龙C.吉林长白山27.关于月球和地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B.地球是月球的卫星,地球围绕着月球运动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围绕着月球运动28.与铁钉生锈无关的因素是()A.水分B.空气C.温度29.每年的()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小升初考试科学试题一.选择题〔共16 小题,总分值48 分,每题3 分〕1.以下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钢丝钳2.2023 年开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环保的“共享单车”出行,“共享单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洁机械,其中利用斜面的是〔〕A.车把B.脚踏板C.螺丝钉3.我们用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A.变软了B.变硬了C.没有变化4.将一只塑料饮料瓶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以下几种状况下最稳定的是〔〕A.将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正放在平坦的桌面上B.将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正放在平坦的桌面上C.将一只空塑料饮料瓶正放在平坦的桌面上5.图中,电磁铁〔〕的磁力最强。
A.B.C.6.以下不属于能量把握装置的是〔〕A.变色镜B.窗帘C.电灯7.在“调查校园里的动植物”活动中,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梅同学觉察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预备问教师B.小强同学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C.小浩同学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8.脊椎动物中,行为方式和生理功能最简单、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的种类是〔〕A.鱼类B.鸟类C.哺乳类9.在用显微镜观看玻片标本时,观看到物体的图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假设要使物体的图象移到视野的中心,应将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A.右上B.左上C.左下10.第一个觉察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科学家是〔〕A.罗伯特•胡克C.达尔文B.列文虎克11.以下物质变化中,属于可逆变化的是〔〕A.把木材做成桌子C.水变成冰12.以下日常生活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酿制白酒C.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冰冻B.种子发芽B.用榨汁机做果汁饮料13.2023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是〔〕A.木星B.土星C.金星D.天王星14.中国古代神话传奇中的织女星所在的星座是〔〕A.天龙座B.天琴座C.大熊座1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严峻是人类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B.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回收利用C.为了加快城市建设,应当填平湿地16.污水经过处理才能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以下关于污水处理的挨次,正确的选项是〔〕A.沉淀、过滤、消毒B.消毒、沉淀、过滤C.过滤、消毒、沉淀二.填空题〔共8 小题,总分值16 分,每题2 分〕17.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即支点、用力点和。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精品(含答案)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具有()现象。
A.进化B.遗传C.变异2.“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爷爷一生的追求,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产量明显高于普通水稻,新品种形成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B.化肥质量的不同C.不同的土壤D.人工选择的结果3.人体的结构与砖结构楼房对比,那么人体的器官相当于()。
A.墙B.楼房C.单元D.房间4.下面范围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宇宙、地球B.宇宙、银河系、太阳系C.河外星系、宇宙、太阳系5.一年四季看到的星座不同,主要是因为()。
A.星座绕地球运动B.地球公转转到了太阳不同位置C.地球自转6.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A.横杆B.斜杆C.竖杆7.()被称为“古生物地质的一本书”。
A.化石B.文物C.岩层D.科学家笔记8.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是()A.深潜探测工程B.阿波罗号飞船登月C.嫦娥工程D.神州航天计划9.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
A.生态平衡B.生态系统C.生物圈10.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分类方法是()。
A.茎的特点B.是否开花C.生长环境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不倒翁不倒是()原理。
2.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由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
同时,我们的太阳系属于一个由许多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
它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3.()和()是生命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现象。
4.银河系是由()、()、()及其它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
5.()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经常应用于大型框架结构中。
6.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7.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的了。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哪种物体最不容易倒()A.上大、重,下小、轻B.上大、轻,下小、重C.上小、轻,下大、重D.上小、重,下大、轻2.人的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智力是先天遗传的B.人的智力与遗传无关C.后代的智力与遗传有关,但并不完全由遗传决定3.下列例子,属于人工选择的是()。
A.工业污染造成尺蠖蛾的翅膀变黑B.白色绵羊为了逃避狼的捕食发生的毛色改变C.人工驯化优良品种4.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A.横杆B.竖杆C.斜杆5.四川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老百姓盖的房子屋顶都很大,房檐伸出很长一截,而且窗户都开得很大。
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防潮和蛇蝎的伤害B.为了美观和方便搬迁C.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炎热多雨、潮湿闷热的环境6.2021年3月19 日,江山市老年活动中心作为新冠病毒疫苗的方舱接种点正式启用。
下图是江山老年活动中心的雨棚,以下描述不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A.支架顶部利用了拉索结构,确保结构坚固B.顶棚利用了拱形原理,既坚固又便于排水C.支撑部分利用了框架结构,但抗风能力弱D.支撑部分使用了空心钢管,既轻巧又坚固7.在太阳系中,围绕行星转动的天体叫()。
A.恒星B.小行星C.卫星8.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A.抗风能力弱B.支撑力大C.上部大下部小9.利用活动观星图能帮助我们观察一年四季的星座。
使用时,我们应该把它(),让观星图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我们就可以根据图中的星座来认识其它星座了。
A.平放在桌上B.举在正前方C.高举过头顶D.三种方法都可以10.龙龙的母亲是双眼皮、有耳垂,他的父亲是单眼皮、无耳垂,龙龙是单眼皮、无耳垂。
龙龙与父亲长长得像,是()的作用。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建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它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小升初模拟测试卷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6分)1.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相似,所以是天然的。
2.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3.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人类的生存。
4.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许多地区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
“金星凌日”是指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处。
5.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日食有三种:、、。
6.昆虫是种类最多的生物,共有150多万种,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身体上有对足。
常见的昆虫有等。
(填两种)7.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好处多,既又。
8.加热蜡块时固态蜡块变成蜡烛油(“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但蜡烛燃烧时(“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你判断的依据是。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9.世界上有些物质是一成不变的。
(判断对错)10.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变成固体。
(判断对错)11.在一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如果看到有沉淀产生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判断对错)12.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7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的(判断对错)1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水有很多,不需要节约用水。
(判断对错)14.废旧塑料不能作为原料再生产了。
(判断对错)15.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叫做月相(判断对错)16.观察比较小的种子外部形态特征时使用的工具是显微镜。
(判断对错)17.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判断对错)18.地球人发给外星人的信件中有一个信息是:我们来自太阳系的地球。
(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13小题,满分26分,每小题2分)19.下列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A.盛满水的瓶子B.小草上的露珠C.窗户上的玻璃20.下面几种透明玻璃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B.C.21.把白醋倒入装有小苏打的玻璃瓶里,玻璃瓶里()A.发光发热B.无任何现象C.冒气泡22.下面的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A.磨碎小麦B.把石块砸碎C.鸡蛋放进醋中D.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23.对生活中的一些垃圾,带有()标志的是可以被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的。
A.B.C.24.放大镜的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A.凸度B.材料C.面积25.下列哪一张照片显示的是农历初二、初三的月相。
()A.B.C.26.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我们闻到了浓浓的糖味,说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A.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B.白糖变成了液体C.有气体产生27.()的做法是正确的。
A.向大海倾倒垃圾B.乱伐森林C.改造沙漠28.月球更容易被流星、陨石撞击是因为()A.月球离太阳近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C.月球上有环形山29.下面是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简述。
正确的顺序是()①安放②调焦③对光④观察⑤上片A.①②③⑤④B.①④②③⑤C.①③⑤②④30.小明用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小明观察到的细胞图()A.B.C.31.焚烧处理垃圾的主要缺点是()A.占地面积大B.污染地下水C.产生有毒气体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32.废纸易拉罐尘土塑料饮料瓶果皮可回收垃圾箱厨房垃圾箱其他垃圾箱剩饭馊面包废铁纸盒空酒瓶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33.你认为月相是怎样形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我的研究方案:我的发现:34.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改正:(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错误:改正: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6分)1.【分析】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解答】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故答案为:凸透镜;放大镜。
【点评】掌握放大镜的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分析】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解答】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可以通过自然保护区来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6万平方千米,所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保护区,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3.【分析】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
环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出现,有大自然演化的因素,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进程相关。
【解答】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故答案为:影响。
【点评】掌握生存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即可解答本题。
4.【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左右。
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
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金星的位置在丁处。
故答案为:初一;丁。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太阳系,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5.【分析】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解答】日食只在朔,也就是农历初一,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
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故答案为:初一;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点评】本题考查了日食的发生时间和分类。
6.【分析】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解答】昆虫是种类最多的生物,共有150多万种,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身体上有三对足。
常见的昆虫有蚂蚁、蜻蜓等。
故答案为:三;蚂蚁、蜻蜓。
【点评】本题考查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7.【分析】可持续发展就是,既符合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解答】许多金属材料可以被熔化后再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石。
故答案为:节约能源;节约矿石。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可回收、可再利用资源,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8.【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加热蜡块时固态蜡块变成蜡烛油没有新物质产生,但蜡烛燃烧时有新物质产生,你判断的依据是燃烧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没有;有;燃烧是化学变化。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9.【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解答】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变化的认识。
10.【分析】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在加压降温情况下能形成雪状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冷藏食品,进行人工降雨,还可以用来在舞台模拟云雾。
【解答】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情况下能形成雪状固体叫干冰,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11.【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解答】在化学变化中,经常会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但这些现象不能作为判断某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故答案为:×。
【点评】学生掌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但这些现象出现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2.【分析】1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
【解答】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7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的。
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的色散现象以及应用。
13.【分析】节约用水,又称节水。
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解答】饮用水的循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且这时间要以它被污染的程度而定,一般来说轻的周期短,反之则周期长,要节约用水。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节约用水,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14.【分析】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主要有废纸、塑料瓶、啤酒瓶、废铁、易拉罐等,它们主要是由树木、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制成的。
【解答】根据对可回收材料的认识,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废旧塑料能够作为原料再生产。
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识记可回收材料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分析】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叫做月相,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月相的概念以及月相变化。
16.【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解答】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题目中观察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用放大镜即可。
故答案为:×。
【点评】学生掌握显微镜观察物体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
17.【分析】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解答】米饭中的淀粉在唾液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所以咀嚼起来觉得有点甜。
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淀粉与唾液酶反应的认识。
18.【分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