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穿越要求
管道穿越方案

管道穿越方案概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和建筑结构的限制,常常需要对各类管道进行穿越,以满足不同系统之间的连接需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管道穿越方案,包括封埋、桥式穿越、管廊穿越和隧道穿越。
每种方案均具有特定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施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封埋方案封埋方案是最为常见和经济实用的管道穿越方式之一。
该方案适用于对地下管道进行穿越,常用于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需要在地下开挖一条足够宽、足够深的坑道,然后将管道放置其中,并进行一定的固定和保护措施,最后覆土填实,将地表恢复至原始状态。
封埋方案的优点在于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周期较短,且对地面交通和人行活动的影响较小。
然而,封埋方案的缺点是在日后维护和维修时可能会面临困难,尤其是在管道泄漏或损坏时需要进行修复。
桥式穿越方案桥式穿越方案适用于跨越河流、山谷等自然障碍的情况。
该方案通过建立一座专用桥梁,将管道悬挂在桥梁下方,实现管道的连接。
桥式穿越方案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需要考虑地形地貌、桥梁设计和支撑结构等因素。
桥式穿越方案的优点在于对地表的破坏较小,适用于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
此外,该方案也便于维护和检修,可以快速进行必要的维修工作。
然而,桥式穿越方案的成本较高,需要进行桥梁建设和支撑结构的投入,因此在经济考虑上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
管廊穿越方案管廊穿越方案适用于在城市建设中对道路、地铁等地下管道进行穿越。
该方案通过在地下铺设一条专用管廊,将管道放置其中,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连接。
管廊穿越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减少对地表的干扰,提高道路和地下系统的整体效率。
管廊穿越方案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地下管道的集中管理,方便了日后的维护和检修。
此外,管廊的设计和施工也可以兼顾其他地下设施,例如电力线缆等,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然而,管廊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
隧道穿越方案隧道穿越方案适用于在山区或高地等特殊地形条件下,对管道进行穿越。
cecs 382-2014 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ecs 382-2014 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
工程
CECS 382-2014《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范》是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关于水平定向钻法进行管道穿越工程的技术规范。
该规范主要针对水平定向钻法在管道穿越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和指导。
CECS 382-2014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术语和定义:对与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解释和界定。
2. 设计要求:包括管道穿越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的确定、管道稳定性的考虑等。
3. 施工工艺:详细描述了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的施工步骤、工艺流程、设备及材料要求等。
4. 安全措施:对水平定向钻法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了规定,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5. 质量控制:包括施工质量的要求、检验和验收标准等,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6. 环境保护:规定了在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中需要注意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对土壤、水环境和噪音等的保护措施。
7. 验收和验收标准:对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的验收方法和验收标准进行了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CECS 382-2014是中国国内用于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的技术规范,具体实施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遵循。
在实际工程中,应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以获取最新和适用于特定项目的技术指导。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要求规范(GB50423-2015)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3.1 基础资料3.1.1 穿越工程设计前,应取得所输介质物性资料及输送工艺参数。
其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和《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规定执行。
3.1.2 穿越工程设计前,应根据有关部门对管道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灾害性地质评估报告、地震安全评估报告及其他涉及工程的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地选定穿越位置。
穿越有防洪要求的重要河段,应根据水务部门的防洪评价报告,选定穿越位置及穿越方案。
3.1.3 选定穿越位置后,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测量规范》SY/T 0055和《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 00 53,根据设计阶段的要求,取得下列测量和工程地质所需资料:1 工程测量资料,包括1:200~1:2000,平面地形图(大、中型工程)与断面图;2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1:200~1:2000地质剖面图、柱状图、岩土力学指标、地震、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结论意见。
3.1.4 应根据下列钻孔布置要求获取地质资料:1 挖沟埋设穿越管段,应布置在穿越中线上。
2 水平定向钻、顶管或隧道敷设穿越管段,应交叉布置在穿越中线两侧各距15~50m处。
在岩性变化多时,局部钻孔密度孔距可布置为20~30m。
3.1.5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19地区的大中型穿越工程,应查清下列四种情况,并取得量化指标:1 有无断层及断层活动性质、一次性最大可能错动量。
2 地震时两岸或水床是否会出现开裂或错动。
3 地震时是否会发生基土液化。
4 地震时是否会引起两岸滑坡或深层滑动。
3.1.6 穿越管段应有防腐控制的设计资料。
3.2 材料3.2.1 穿越工程用于输送油气的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 97 11.1或《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B 级钢管》GB/T 9711.2的规定,并应根据所输介质、钢管直径、钢管壁厚、使用应力与设计使用温度等补充有关技术条件要求。
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通用规范

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目次1.总则 (2)2.基本规定 (3)3.开挖穿越工程 (8)4.隧道穿越工程 (10)5.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 (13)6.跨越工程 (14)7.起草说明 (15)1总则1.0.1 在输油输气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建设及运营中,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以及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输油输气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应遵守本规范。
1.0.3本规范是输油输气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当工程中采用的设计方法、材料、技术措施、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内容(方法)等与本规范的规定不一致,但经合规性评估符合本规范第2章的规定时,应允许使用。
1.0.4 本规范不适用于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条件下对输油输气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的要求,执行本规范并不能代替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1.0.5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尙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2基本规定2.0.1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选址应满足地方规划要求,并应满足与居民区、水利工程、防洪设施、公路、铁路、港口码头、市政设施、军事设施以及其他建构筑物的间距要求。
2.0.2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应根据风险防范等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0.3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施工作业完成后应进行地貌恢复。
2.0.4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结构安全等级应按表2.0.4划分。
表2.0.4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结构安全等级划分2.0.5跨越、水域穿越和隧道穿越工程等级应按表2.0.5-1、表2.0.5-2、表2.0.5-3划分。
表2.0.5-1 跨越工程等级划分表2.0.5-2 水域穿越工程等级划分表2.0.5-3矿山法隧道穿越工程等级划分2.0.6 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在设计和施工前应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勘察,勘察成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cecs 382-2014 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ecs 382-2014 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是指在土壤或岩层中使用水平定向钻法进行管道穿越的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水平定向钻法是一种无须开挖地面的施工技术,能够将管道从一地穿越至另一地,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的管道施工。
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一、工程规划:工程规划需要对穿越路径进行调查和确定,同时要评估地下情况、预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钻孔设计:钻孔设计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和管道要求确定钻孔直径、深度、倾角和弯曲半径等参数,并制定相应的钻进方案。
三、钻头与钻具选择: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具,并进行合理的组合和配套,以确保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四、钻孔施工:钻孔施工包括预制导向井和推进井,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钻孔的质量和安全。
五、管道推进:管道推进是指将预制的管道通过钻孔推进至另一侧的过程。
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对管道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其推进轨迹和姿态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六、管道固定和连接:管道推进完成后,需要对管道进行固定和连接,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七、工程监测:工程监测包括对钻孔、推进和固定过程进行监测,以及对管道运行过程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便于及时处理问题和进行调整。
八、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确保施工人员和相关设备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对周边环境和设施进行保护和管理,避免对环境和设施造成损害。
九、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包括对钻孔、推进和固定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十、验收与评估: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工程进行验收和评估,对施工达到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价,以及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总之,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规范和指南,对于保证管道穿越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管道穿越水渠的安全间距

管道穿越水渠的安全间距
根据国际工程规范和安全标准,在进行管道穿越水渠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
具体的安全间距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确定:
1. 管道材质和直径:不同材质和直径的管道对穿越水渠的安全要求不同。
一般来说,直径较大的管道需要更宽的安全间距。
2. 水渠的尺寸和深度:水渠尺寸较大或深度较深的情况下,需要较大的安全间距来确保穿越过程的安全。
3. 管道的功能和流体属性:一些管道携带的是有害或易燃易爆的物质,可能需要额外的安全间距,以预防事故发生。
4.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对管道穿越的影响较大。
如果地质条件不稳定或存在岩层、泥沙、软土等问题,需要增加安全间距。
总的原则是,在保证管道穿越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取最小间距。
具体的安全间距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由工程师进行详细设计和评估,并参考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管道穿越实施方案

管道穿越实施方案一、前言。
管道穿越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管道穿越其他设施或地形障碍物,这在工程建设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正确的管道穿越实施方案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因此,本文将就管道穿越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管道穿越前的准备工作。
1. 管道穿越前的勘察工作。
在进行管道穿越前,首先需要对穿越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
勘察工作应包括穿越区域的地形、地质、地下管线等情况的调查,以便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管道穿越前的设计方案。
根据勘察工作的结果,需要进行管道穿越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考虑穿越区域的地质条件、管道的材质和直径、穿越的深度等因素,以确保穿越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
三、管道穿越的施工工艺。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管道穿越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现场、搭建施工设施、准备施工材料等工作。
2. 管道穿越的施工方法。
根据管道穿越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
常见的管道穿越施工方法包括顶管法、隧道法、水平定向钻孔法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3. 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在进行管道穿越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包括设置警示标识、保证施工现场的通风和照明、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等。
四、管道穿越后的验收工作。
1. 管道穿越后的检测工作。
在管道穿越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穿越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测工作。
检测工作应包括对管道的完整性、管道周围的地质情况等进行检测,以确保穿越施工的质量。
2. 管道穿越后的修复工作。
在管道穿越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修复工作。
包括对地面进行平整、对周围环境进行清理等工作,以恢复施工现场的正常状态。
五、总结。
管道穿越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施工问题,正确的管道穿越实施方案对于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需要充分重视管道穿越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以确保管道穿越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管道定向穿越技术要求

管道定向穿越技术要求定向钻施工法也称为往复式潜钻施工法HDD(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是指无法以传统开挖、推进及作业人员无法进入工作区,须用机械方法来操作钻掘、排土、清渣及方向控制,并同时在扩孔后将各种管材埋入地下的施工方法。
定向钻施工法的优点有:1、需要的作业空间小,对交通影响小;2、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迅速,工期短;3、减少因施工发生路面下陷及房屋龟裂;4、对已有埋设物的障碍物处理减至最小限度;5、所需开挖空间少,安全防护容易;6、工人不需进入危险区作业,可保护工人安全;7、在人口密集地区,对市民生活影响小;8、适合穿越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河流、等处的埋管施工。
一、定向钻施工及工作原理定向钻施工法工作原理为:钻头先喷射高压水柱将泥土松开,钻杆再施转前进。
同时采用高科技制造的钻头可击碎直径30cm以下的石块,钻杆在最大弯曲半径33m内可360度调整其行进方向。
采用无污染的天然粘土细粉作为润滑剂,混合在水柱中喷入土壤,不但可稳固孔道壁且有润滑作用,将拉管时的摩擦力降至最低,日后泥浆形成一圈干燥的粘土裹覆管线。
钻头内装置精确的导向及探测仪器(信号发射器),当其在地下潜挖时,地面上的接受器可由其电磁波显示钻头所在的位置及深度,进而可转绘成精确的地下管线图表。
二、设备组成1、钻机:钻机可大致分为两类:地表发射的和坑内发射的。
地表发射钻机通常为履带式,可依靠自己的动力自行走进入工地。
铺设新管时它们不需要发射坑和接受坑,但管线连接时仍需要开挖。
如果要求在地下相同深度连接其它管线,则可能会造成新管的开头几米废弃。
坑内发射钻机在钻孔的两端都需要挖坑,但可在空间受限的地方操作。
一些设计更紧凑的钻机的发射坑,可只比接管所需的坑稍大一点就行。
钻杆单根的长度受坑的尺寸限制,这可能对铺设速度和钻杆成本造成影响。
坑内发射钻机固定在发射坑中,利用坑的前、后壁承受给进力和回拉力。
地表发射钻机有几种桩定方式将钻机锚固在地上,性能完善的钻机桩定系统可以是液压驱动的。
管道穿越方案

管道穿越方案第1篇管道穿越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管道敷设需求日益增长。
在穿越河流、铁路、公路等障碍物时,为确保管道安全、环保、经济、合理地通过,需制定详细的穿越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某管道项目穿越特定障碍物提供合法合规的操作指南。
二、项目目标1. 确保管道穿越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 保护穿越区域的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 优化管道路径,降低工程成本;4.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三、穿越方案设计1. 管道选型根据管道输送介质的性质、压力、温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管材和规格。
确保管道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抗磨损、抗冲击等性能。
2. 穿越路径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障碍物类型等因素,合理规划管道穿越路径。
尽量避开不良地质段、生态敏感区、文物保护区和重要基础设施。
3. 穿越方式根据障碍物类型、地质条件、工程规模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穿越方式。
常见的穿越方式有:顶管、盾构、定向钻、大开挖等。
4. 施工方法a. 顶管:采用顶管机进行施工,适用于穿越较短距离的障碍物;b. 盾构:采用盾构机进行施工,适用于长距离、复杂地质条件的穿越;c. 定向钻:利用定向钻机进行施工,适用于穿越较小直径的障碍物;d. 大开挖:在地面进行大范围开挖,适用于穿越较短距离、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
5. 辅助措施a. 穿越过程中,对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安全;b. 采取隔振、降噪等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c. 采取绿化、景观修复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四、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1.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2. 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城市燃气工程设计规范》等标准要求;3. 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施工许可等。
五、施工管理1. 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策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2. 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环保、文明;4.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5.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详细版)管线穿越技术交底

(详细版)管线穿越技术交底管线穿越技术交底
1. 管线穿越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 管线穿越技术是指在建设中穿越已存在的管道或管线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 管线穿越技术的正确应用对保障现有管线的安全运行、减少损坏和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管线穿越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方法
- 管线穿越技术适用于各类管道和管线的建设和维护工程。
- 常见的管线穿越技术方法包括水平定向钻穿越、顶管穿越和开挖穿越等。
3. 管线穿越技术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 前期准备:对穿越区域进行详细勘察和测量,并制定穿越方案。
- 施工准备: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并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 施工过程:按照穿越方案进行施工,并确保操作符合相关的
安全规范。
- 后期整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原状,做好安全记录
和档案管理。
4. 管线穿越技术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的制定。
- 强化现场安全意识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
法和应急措施。
- 加强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5. 管线穿越技术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
- 总结和分析过去的穿越工程案例,提取经验教训和成功经验。
- 为今后的穿越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以上是关于管线穿越技术交底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相关人员
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和指导。
管道穿越方案

管道穿越方案管道穿越是指将管道从一地穿越到另一地的施工工作。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管道的穿越是一个常见的需求,可以用于水、煤气、油气、电缆等各种管线。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管道的正常运行,制定一个合适的管道穿越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案研究在开始制定管道穿越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方案研究。
方案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最佳的穿越方法和材料,以确保管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方案研究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穿越长度和深度:根据管道穿越的实际需求,确定穿越的长度和深度。
这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因素。
2. 管道类型和材料:根据穿越管道的类型和材料,选择合适的穿越方法。
例如,对于水管道,可以采用隧道穿越或直接挖掘的方式。
3. 施工时间和费用:评估施工时间和费用的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这可以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员的讨论和评估来实现。
二、穿越方法根据管道的用途和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穿越方法。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1. 隧道穿越:对于较长的管道穿越,可以考虑采用隧道穿越的方式。
隧道穿越可以保持管道的连续性,并确保管道在穿越过程中不受损坏。
2. 直接挖掘:适用于管道较短、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
直接挖掘可以快速完成管道的穿越,但需要注意避免破坏周围环境和地下设施。
3. 顶管法:适用于地下输水管道的穿越。
顶管法通过推动管道来完成穿越,可以减少对地面和周围环境的破坏。
三、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管道穿越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地质勘察和测量: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测量工作,以了解地下情况和选择合适的穿越方法。
2. 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必要时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支护结构、防水、防爆等。
3.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选择、焊接质量、施工规范等方面。
确保穿越后的管道能够正常运行。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管道穿越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的分析:某市政工程中,需要将一条自来水管道从一个城区穿越到另一个城区。
管道穿越设计规范

管道穿越设计规范管道穿越是指在建筑物、市政道路、地下管线等工程项目中,有一些管道需要在地下或高空穿越建筑物、道路、管线等工程物体的过程。
对于管道穿越,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保证穿越的管道能够正常运行,同时不影响到其他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穿越设计规范的制定背景管道穿越设计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穿越的管道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减少对其他工程项目的影响。
该规范主要针对管道穿越的设计、施工、监管等相关方面进行规范,以保证管道穿越工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二、管道穿越的设计要求1. 管道直径:不同管道的穿越直径要求不同,需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以保证穿越的管道能够正常通过。
2. 管道材料:穿越的管道需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以保证管道的结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3. 管道壁厚:根据管道的使用条件和材料特性,管道的壁厚需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计,以保证穿越的管道能够安全可靠。
4. 地下管道穿越:在地下进行管道穿越时,需避免穿越到其他地下管线或设施物体,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5. 高空管道穿越:在高空进行管道穿越时,需保证穿越的管道与建筑物或道路间的距离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安全性。
三、管道穿越的施工要求1. 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和设计规划,严格按照穿越设计规范进行施工。
2. 施工过程中需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防止污染和破坏周围环境。
3. 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关技能和证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作业,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4. 施工结束后需进行验收,确保穿越的管道能够正常运行,并确保没有对其他工程项目产生影响。
四、管道穿越的监管要求1. 监管部门需对管道穿越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 监管部门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未经审批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管道穿越工程实施取缔或整改。
3. 监管部门应制定针对管道穿越工程的管理制度和处罚措施,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五、总结管道穿越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管线穿越深度标准

管线穿越深度标准
管线穿越深度标准主要涉及油气输送管道和城镇燃气管道等,具体要求根据不同的穿越对象和施工方法有所不同。
1、水域穿越:对于油气输送管道穿越河流等水域时,穿越管段的管顶最小埋深不宜小于设计洪水冲刷线和规划疏浚线以下6m,且管顶距河床底部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穿越管径的10倍。
此外,水平定向钻穿越管道设计还应参照执行现行国家标准GB50423—2013,水域穿越管道管顶埋深应以河道洪水冲刷线标高和疏浚深度线标高较低者为基准。
2、铁路、公路穿越:穿越铁路或二级及以上公路时,应采用顶进套管、顶进箱涵或水平定向钻穿越方式,并满足路基稳定性的要求。
对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穿越,可采用挖沟法埋设。
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和主要干道时,应采取不影响交通、水利设施并保证输配管道安全的防护措施。
3、地下连续墙法施工:在特定条件下,如地层条件适合于定向钻、顶管隧道施工的黄土、软岩等地层,也可以采用定向钻、顶管隧道、人工开挖巷道的方法穿越山体、冲沟。
4、顶管法穿越施工:相邻管道净距应根据土层性质、管道直径和管道埋置深度等因素确定,互相平行的管道水平净距宜大于管道外径的1倍。
顶管土深度H应大于2h1。
电力管道穿越公路安全要求

电力管道穿越公路安全要求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能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
现代社会中,电力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最为基本的要素之一。
而为了能够高效地传输电力,我们常常需要在公路上修建电力管道。
然而,电力管道穿越公路需要注意一些安全要求,以确保不会对交通和周围环境构成影响。
本文将会对电力管道穿越公路的安全要求进行详细地阐述。
电力管道的安全要求电力管道的结构一般来说,电力管道是由管道、接头、支架、保护板、地锚等组成,其穿越公路时必须满足以下结构要求:•管道要符合设计制作标准,采用防腐蚀材料制作。
•管道内壁光滑且无臭味。
•接头要保证牢固,无漏点。
•支架与保护板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管道因风吹、雨淋、阳光等天气因素而发生变形或损坏。
•地锚应固定于管道的两端,以确保管道的稳定性。
电力管道的布置要求电力管道与公路的布置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力管道的布置高度应符合公路规定的通行高度要求,以避免对过往车辆的影响。
•电力管道不得穿过桥梁、隧道和高架路等公路的特殊构筑物上方,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电力管道穿越时,应采取过路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公路交通产生安全隐患。
•电力管道应该预留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公路的正常通行。
电力管道的施工要求电力管道穿越公路时,在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着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电力管道的设计和施工都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符合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电力管道穿越公路时,工程施工应该按照既定计划进行,不能超期或过期。
•施工现场应加强现场管理,增加警示标识和夜间施工灯光,保证路面安全通行。
电力管道与公路的安全协调在公路和电力管道穿越的地方,为了能够协调双方的安全关系,应该按照以下的规定:•在电力管道穿越公路的地方,应该配备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设施,以提高公路的安全系数。
•公路所在部门应该与电力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突发事件处理方案,确保在出现危险或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
•公路维护和电力设施的检修应该定期进行,以确保管道和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完整版)管道穿越技术交底

(完整版)管道穿越技术交底管道穿越技术交底背景概述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管道穿越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点,以确保在进行管道穿越作业时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
管道穿越技术的定义管道穿越技术是在建筑或工程项目中,将管道穿越自然障碍物(如道路、河流、建筑物等)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步骤。
通过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实现管道在不破坏周围环境和设施的情况下完成穿越。
管道穿越技术的要求1. 安全要求:在进行管道穿越时,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
必须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避免事故和人员伤害发生。
2. 环境保护要求:管道穿越作业必须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在选择穿越路径和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和保护需求。
管道穿越技术的操作步骤1. 确定穿越路径: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需求,确定管道穿越的路径和方向。
考虑到地形、地貌以及周围设施和管道的布局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穿越路径。
2. 方案设计与准备:根据穿越路径的特点和要求,设计相应的施工方案。
包括选择适合的穿越工具和设备,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和准备工作。
3. 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实施。
在穿越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对管道造成损伤或泄露。
4. 完成验收:完成穿越作业后,进行相关的验收和检测工作。
确保穿越的管道符合工程标准和安全要求,可以正常使用。
安全事项1.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具备进行管道穿越作业所需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3. 使用符合标准的管道穿越工具和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能。
4. 定期检查和维护穿越管道的状态,及时修复和更换有损坏的部件。
结论通过本文档的阐述,我们了解了管道穿越技术的定义、要求和操作步骤。
在进行管道穿越作业时,务必要严格遵守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确保作业顺利进行,并保障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管道穿越要求

输油、输气管道通过人工或天然障碍物的敷设有什么要求?答:输油、输气管道通过水域、冲沟、铁路、公路等设计,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SY/T 0015。
1.2 的规定。
3.4。
2 穿越河流、冲沟工程的等级如何划分?答:穿越河流、冲沟工程的等级按表3。
4.2—1和表3.4。
2-2划分.②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提高工程等级。
)管段穿越河流的位t 如何选择?答:(l)选择的穿越位置应符合线路总走向。
对于大、中型穿越工程,线路局部走向应按所选穿越位置调整.(2)大、中型穿越工程的方案与位置,应根据水文、地质、地形、水土保持、环境、气象、交通、施工及管理条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
宜选择下列位置:l)河道或冲沟顺直、水流平缓地段;2)断面基本对称、两岸有足够施工场地的地段;3)岩土构成比较单一、岸坡稳定的地段.(3)穿越位置不宜选在地震活动断层上,穿越段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时,应进行抗震设计。
(4)穿越位置不宜选在河道经常疏浚加深、岸蚀严重或浸滩冲淤变化强烈地段。
(5)水库地区穿越位置宜避开库区与尾水区。
若在水库下游穿越,应选在水坝下游集中冲刷影响区之外。
位于水库下游的穿越工程,必须取得水库泄洪时的局部冲刷与清水冲刷资料.管段穿越河流的设计如何考虑?答:(l)大型穿越工程应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中型穿越工程应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小型穿越工程应按二十年一遇洪水设计。
(2)穿越管段应垂直于水流轴向;如要斜交时,交角不宜小于60。
(3)在通航河流上的穿越管段埋深,应防止被船锚或疏航机具损坏。
穿越工程的各项措施不得影响航道通行,并应征得航道主管部门的同意。
(4)穿越管段与桥梁间的最小距离应满足表3。
4.4的规定.若采用爆破成沟,应经计算增大安全距离.桥梁上游300m 范围内的穿越工程不应低于该桥的设计洪水频率标准.(6)穿越河流或冲沟时,应注意两岸自然演变冲刷。
若穿越工程改变了自然状态,尚应分辨一般冲刷、局部冲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油、输气管道通过人工或天然障碍物得敷设有什么要求?
ﻫ答:输油、输气管道通过水域、冲沟、铁路、公路等设计,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原油与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SY/T 0015、1.2 得规定、3。
4。
2穿越河流、冲沟工程得等级如何划分?ﻫ答:穿越河流、冲沟工程得等级按表3.4。
2-1与表3、4.2-2划分。
表3。
4.2-1穿越水域工程等级
②有特殊要求得工程,可提高工程等级。
ﻫ表3、4。
管段穿越河流得位t 如何选择?ﻫ答:(l)选择得穿越位置应符合线路总走向、对于大、中型穿越工程,线路局部走向应按所选穿越位置调整、ﻫ(2)大、中型穿越工程得方案与位置,应根据水文、地质、地形、水土保持、环境、气象、交通、施工及管理条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
宜选择下列位置:ﻫl)河道或冲沟顺直、水流平缓地段;ﻫ2)断面基本对称、两岸有足够施工场地得地段;ﻫ3)岩土构成比较单一、岸坡稳定得地段。
ﻫ(3)穿越位置不宜选在地震活动断层上,穿越段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时,应进行抗震设计、ﻫ(4)穿越位置不宜选在河道经常疏浚加深、岸蚀严重或浸滩冲淤变化强烈地段、ﻫ(5)水库地区穿越位置宜避开库区与尾水区、若在水库下游穿越,应选在水坝下游集中冲刷影响区之外。
位于水库下游得穿越工程,必须取得水库泄洪时得局部冲刷与清水冲刷资料、
管段穿越河流得设计如何考虑?ﻫ答:(l)大型穿越工程应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
中型穿越工程应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小型穿越工程应按二十年一遇洪水设计。
(2)穿越管段应垂直于水流轴向;如要斜交时,交角不宜小于60。
ﻫ(3)在通航河流上得穿越管段埋深,应防止被船锚或疏航机具损坏。
穿越工程得各项措施不得影响航道通行,并应征得航道主管部门得同意。
ﻫ(4)穿越管段与桥梁间得最小距离应满足表3、4.4得规定。
若采用爆破成沟,应经计算增大安全距离。
表3。
4、4 穿越管段与桥梁间距离
200m。
桥梁上游300m范围内得穿越工程不应低于该桥得设计洪水频率标准。
ﻫ(6)穿越河流或冲沟时,应注意两岸自然演变冲刷。
若穿越工程改变了自然状态,尚应分辨一般冲刷、局部冲刷。
ﻫ(7)穿越管段若有备用线或复线时,与备用线或复线
得距离:河床部分不宜小于40m, 河滩部分不宜小于30m 、ﻫ(8)穿越堤基得管道,且两岸地面低于河水位时,应设止水环或阻水墙、
3.4.5 管道穿越河流管子得强度如何计算?ﻫ答:水下穿越输送管一般就是先用
内压计算壁厚,再用所承受得荷载与作用力进行强度校用外压进行管子壁厚稳定校核,管子按钢管标准圆整选取、
管子得基本壁厚按下式进行计算:ﻫ
(3。
4。
5) ﻫ式中, ——管子计算壁厚,cm;ﻫP--管子设计内压力,MPa;
—-管子外径,cm;ﻫ——管子材料最低屈服强度,MPa;
F——强度计算系数,按表3、4。
5取值。
ﻫ
T——温度减弱系数,温度小于120 ℃时,t=1。
3。
4、6管道穿越河流得水下管段稳定如何计算?ﻫ答:(l)水下穿越管段敷设后,不得产生漂浮与移位。
如有可能发生漂浮或移位时,必须采用稳管措施。
(2)裸露敷设得管段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抗漂浮与抗移位计算。
ﻫ
(3。
4、6-1)ﻫ
(3。
4。
6-2)ﻫ (3、4.6-3)
(3.4、6—4)ﻫ式中 W——单位长度管段得总重力(包括管身结构自重、保护层重、加重层重,不含管内介质重), N/m;
—-单位长度管段静水浮力,N/m;
-—单位长度管段动水上举力,N/m;ﻫ——浮力系数,取
0.6; ﻫ——单位长度管段动水推力,N/m ; ﻫ——推力系数,取1。
2; ﻫ D—-管身结构得外径,m;
—-所穿水域水得重度,N/;
——管段处设计水流速度,m/s;
K——稳定安全系数,大、中型工程取1、3,小型工程取1.2;
--管段与河床得滑动摩擦系数,根据试验或经验确定,也可按表3.4。
6选取;ﻫ g-—重力加速度,取9.8m/。
ﻫ
表3、4、6滑动摩擦系数
(3)穿越管段沟埋敷设,应按下式进行抗漂浮核算、ﻫ
(3、4。
6—5)
式中K--稳定安全系数,对大、中型工程取1、2,小型工程取1.1、ﻫ(4)采取定向钻敷设或顶管敷设穿越管段,可不进行抗漂浮核算、
(5)采用隧道敷设穿越管段,不进行水下稳定计算。
穿越河流得管道敷设得一般要求就是什么?ﻫ答: (1)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穿越管段可采用挖沟埋设、定向钻、顶管、隧道敷设等方法、有条件得地段,也可采用裸露敷设。
ﻫ(2)管道采用埋设方式穿越河渠或湖泊时,应敷设在河床或湖床稳定层内。
当采用裸露敷设时,应有稳管措施,防止发生振动破坏。
ﻫ(3)穿越管段在常水位浸淹部位不宜设置弯头与固定墩;大、中型穿越管段,弯头与固定墩宜设在常水位水边线50m以外;确需在常水位范围内设弯头或固定墩时,除应进行强度校核外,还应注意管段动水得振动影响、ﻫ(4)采用挖沟埋设穿越管段,挖深应根据工程等级与冲刷情况按表3。
4.7—1 规定确定。
表3。
4、7—l 穿越水域管顶埋深
条件确定:若缺乏水文、地质资料,并采用水下机具挖掘时,可按表3。
4。
7-2规定确定;若采挖泥船,应根据挖泥船类型、斗容、定位方法等确定。
ﻫ
应包括潜水员潜水工作得距离、
③若遇流砂时,沟底宽度与边坡应根据施工方法另行确定。
④ D 为管身结构外径。
(6)水下穿越管段沟埋敷设,如采用自然回淤或勘察资料不能确定冲刷范围与冲刷长度时,应进行设计核算、
(7)岩石管沟得挖深应增加20cm ;管段入沟前,应先填20cm 厚得砂类土或细土垫层、ﻫ(8)裸露敷设可采用压石笼、加重块、复壁管灌浆或打桩等稳管措施。
ﻫ(9)盐沼地穿越管段稳管措施所用材料应有较强得抗盐碱腐蚀性能。
(10)对粘土、亚粘土、砂质河床,宜采用定向钻敷设;对岩石、流砂、卵砾石河床,不宜采用定向钻敷设。
定向钻穿越工程,一岸应有钻机与泥浆池、蓄水池场地,另一岸应有管道组装场地。
ﻫ(11)采用定向钻敷设,应根据钻机得性能选择入土角与出土角、埋深不宜小于6m、穿越管段敷设得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1500DN。
ﻫ(12)顶管宜在砾石、砂、砂土、粘土、泥灰岩等土层中采用,不宜用于流砂、淤泥、沼泽及岩石层中。
ﻫ(13)顶管管内径不宜小于800mm。
工作坑应有足够施工操作场地,并应注意排水。
(14)采用隧道穿越宜用多管敷设,并应注意管段得稳定与变形补偿。
隧道内应采取堵排水措施。
ﻫ(15)隧道设计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J 3 或《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 026得规定执行、ﻫ(16)穿越沼泽地区,应根据不同得沼泽类别采用支架法、换土法、砂桩加固法、填石法、预压法或筑堤法等敷设穿越管段。
管道穿越铁路、公路设计得一般要求就是什么?
答:(1)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应避开石方区、高填方区、路暂、道路两侧为同坡向得陡坡地段。
ﻫ(2)管道严禁在铁路站场、有值守道口、变电所、隧道与设备下面穿越。
ﻫ(3)在穿越铁路、公路得管段上,严禁设置弯头与产生水平或竖向曲线。
ﻫ(4)管道穿越铁路或Ⅱ级以上高等公路时,宜采用顶管或横孔钻机穿管敷设。
穿越Ⅲ级以下得公路或一般道路时,可采用挖沟埋设。
(5)管道穿越I 、Ⅱ、Ⅲ级铁路或Ⅱ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时,应设置保护套管。
穿越铁路专用线或Ⅲ级以下公路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保护套管或增加管壁厚度。
保护套管可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ﻫ(6)保护套管内径应比输送管外径大100~300mm,套管与输送管之间应设绝缘支撑,保持良好得绝缘性能。
套管两端使用耐久得绝缘材料密封,套管端部伸出路基坡脚外不得小于2m。
管道穿越铁路、公路管子得强度及稳定性如何设计?
答:(1)穿越铁路、公路得输送管段或套管所考虑得荷载、除永久荷载外,在可变荷载中还应考虑车辆荷载,在偶然作用中还应考虑地基沉降得影响、ﻫ(2)穿越管段一般依据内压计算管子壁厚、在依据外压进与强度与稳定性校核若不满足要求时,应增加钢管壁厚。
ﻫ(3)钢套管或者无套管穿越管段,应按无内压状态验算在外
力作用下管子径向变形,其水平直径方向得变形量不得超过管子外直径得3%、ﻫ(4)穿越铁路、公路得管段,当管顶最小埋深大于lm时,可不验算其轴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