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物分选
铜矿的选矿与干法选矿技术
![铜矿的选矿与干法选矿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876df6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2.png)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2
铜矿的选矿技 术
03
干法选矿技术
04
铜矿的干法选 矿技术
05
铜矿选矿与干 法选矿技术的 比较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铜矿的选矿技术
铜矿的种类和特点
铜矿种类:硫化 铜矿、氧化铜矿、 碳酸铜矿等
硫化铜矿特点: 含铜量高,易选, 但易氧化
氧化铜矿特点: 含铜量低,难选, 但易处理
碳酸铜矿特点: 含铜量低,易选, 但易风化
铜矿的选矿方法
浮选法: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实现铜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磁选法:利用矿物磁性差异,实现铜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重选法:利用矿物密度差异,实现铜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化学选矿法:利用矿物化学性质差异,实现铜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联合选矿法:结合多种选矿方法,实现铜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单击添加标题
铜矿选矿:优点是处理量大,效率高;缺点是耗水量大, 环境污染严重。
单击添加标题
干法选矿:优点是耗水量小,环境污染小;缺点是处理量 小,效率较低。
单击添加标题
综合比较:铜矿选矿在处理量大、效率高的情况下,耗水 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干法选矿在处理量小、效率较低的 情况下,耗水量小、环境污染小。
案例三:某铜矿采用干法选矿技术, 提高了铜矿的品质,增加了经济效 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二:某铜矿采用干法选矿技术, 减少了废水排放,保护了环境。
案例四:某铜矿采用干法选矿技术, 实现了铜矿的绿色开采,符合可持 续发展战略。
05
铜矿选矿与干法选矿技 术的比较
铜矿选矿原理及工艺
![铜矿选矿原理及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6d737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9.png)
铜矿选矿是指从含铜矿石中提取出铜金属的过程。
选矿工艺主要包括矿石破碎、矿石
磨矿、浮选分离、浓缩和精炼等步骤。
以下是铜矿选矿的一般原理和主要工艺流程:
1. 矿石破碎:将大块的铜矿石通过破碎设备如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进行粗破碎,使其变成适合进一步处理的小颗粒。
2. 矿石磨矿:将粗破碎后的矿石送入磨机,如球磨机或SAG(半自动磨矿机),进行
细磨。
磨矿的目的是将矿石细化,增加其表面积以便于浮选分离。
3. 浮选分离:浮选是铜矿石选矿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在浮选池中,使用特定的药剂
将细磨后的矿石与空气一起搅拌,并通过气泡吸附到矿物颗粒表面,使其浮起来。
而
非铜矿石则沉入底部。
常用的浮选药剂包括黄药、黑药、捕收剂等。
4. 浓缩:在浮选分离后,浮选泡沫中的铜矿物被收集起来,形成浓缩物。
通过旋流器、离心机等设备对浓缩物进行分级和去水处理,提高铜矿的品位。
5. 精炼:经过浓缩处理后的浓缩物通常含有较高的铜含量,但还存在其他杂质。
在精
炼过程中,通过火法或湿法,对浓缩物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杂质,获得纯度更高
的铜金属。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铜矿石类型和矿石成分会影响选矿工艺的具体步骤和参数。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选矿工艺流程来适应特定的矿石类型和矿石性质。
此外,环保问题也是铜矿选矿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选矿过程中需要合理配置设备、控制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并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
和标准。
铜矿的选矿方法
![铜矿的选矿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b9c59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4.png)
铜矿的选矿方法
铜矿选矿
浸染状铜矿石通常采用一段磨矿,细度-200 网目约占50%~70% , 1 次粗选,2~3 次精选,1~2 次扫选的基本流程。
如铜矿物浸染粒度比较细,可考虑采用阶段磨选流程。
处理斑铜矿大多采用粗精矿再磨—精选的阶段磨选流程。
先经一段粗磨、粗选、扫选,再将粗精矿再磨再精选得到高品位铜精矿和硫精矿。
致密铜矿石由于黄铜矿和黄铁矿致密共生,黄铁矿往往被次生铜矿物活化,黄铁矿含量较高,难于抑制分选困难。
分选过程中要求同时得到铜精矿和硫精矿。
通常选铜后的尾矿就是硫精矿。
如果矿石中脉石含量超过 20%~25% ,为得到硫精矿还需再次分选。
处理致密铜矿石,常采用两段磨矿或阶段磨矿,磨矿细度要求较细。
我公司采用独有的干法多层分级与湿法研磨工艺,逐步达到矿物单体解离,可以对斑铜矿采用一次浮选的工艺,大大缩短了选矿流程;浮选采用集成快速浮选技术,改多次精选为一次精选,改多次扫选为一次扫选。
此方法对致密铜矿石的处理也更加有利。
我公司研制的铜矿高选择性捕收剂(JBY-T11)对硫化铜矿具有很好的选择性,特别适宜于处理细粒嵌布的铜铅锌矿的优先选铜工艺。
在处理青海都兰铜铅锌多金属矿等多个矿山应用效果良好;另外,针对氧化型铜矿,我公司研制了强力活化剂JBY-Th23,能有效提高氧化铜矿的回收率,在多个矿山应用中,普遍能提高铜回收率1.0-5.0%。
铜矿矿石分类及开采方案设计
![铜矿矿石分类及开采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df0d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1.png)
硬度高
散,硬度低
铜矿石按氧化程度分类
氧化铜矿石:主要成分为 氧化铜,如孔雀石、蓝铜
矿等
硫化铜矿石:主要成分为 硫化铜,如黄铜矿、斑铜
矿等
混合型铜矿石:同时含有 氧化铜和硫化铜的矿石,
如辉铜矿、铜蓝等
自然铜矿石:主要成分为 自然铜,如黄铜、青铜等
2
铜矿开采方案设计
开采方法选择
露天开采:适用于浅层、大面 积的铜矿床
地下开采:适用于深层、小面 积的铜矿床
联合开采:露天和地下相结合, 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铜矿床
环保开采:采用绿色开采技术,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开拓系统设计
开拓系统类型:斜坡道开拓、竖 井开拓、联合开拓等
开拓系统优化:通过优化开拓系 统,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 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拓系统选择:根据矿体形态、 矿石硬度、开采规模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开拓系统
其他类型:如含 铜页岩、含铜砂 岩等,主要成分 为铜、硅、铝等
铜矿石按结构构造分类
块状矿石:矿石呈块状,结构紧密,硬 度高
斑状矿石:矿石呈斑状,结构松散, 硬度低
浸染状矿石:矿石呈浸染状,结构松 散,硬度低
网状矿石:矿石呈网状,结构紧密, 硬度高
细脉状矿石:矿石呈细脉状,结构紧密, 角砾状矿石:矿石呈角砾状,结构松
政策支持:政府对采矿行业的支持和 优惠政策
市场需求:铜矿市场需求对采矿收益 的影响
环境影响: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 治理成本
采矿经济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评价
铜矿开采成本:包括设备投资、人力成本、能源消耗等 铜矿市场价格: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国际铜价走势 铜矿开采利润: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差额 铜矿开采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等
铜矿石的矿物分析与物理可选性
![铜矿石的矿物分析与物理可选性](https://img.taocdn.com/s3/m/fb67d5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8.png)
铜矿石的化学成分
铜矿石中铜的含 量通常在0.5%3%之间
铜矿石中的铜主要 以硫化物、氧化物 和硅酸盐等形式存 在
铜矿石中的铜含量 是评价铜矿石质量 的重要指标之一
铜矿石中铜的含量 可以通过化学分析 方法进行测定
铜矿石中常见的伴生元素包括铅、锌、银、金等 这些伴生元素的含量对铜矿石的选矿和冶炼过程有重要影响 通过化学分析可以确定伴生元素的含量,为选矿和冶炼提供依据 伴生元素的含量也会影响铜矿石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
主要因素
铜矿石的市场 需求:铜矿石 在工业中的应 用和需求情况
铜矿石的价格 波动:影响铜 矿石经济价值
的市场因素
铜矿石的加工 和利用:提高 铜矿石经济价 值的途径和方
法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铜矿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供应情况:全球铜矿石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南美、非洲、亚洲等地区
价格波动:铜矿石价格受市场需求、供应情况、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 贸易情况:铜矿石贸易是全球性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分别为智利、中国等
杂质种类:包括SiO2、Al2O3、 FeO、MnO等
杂质影响:杂质含量过高会影响铜 矿石的品质和冶炼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杂质含量:不同铜矿石中杂质含量 不同,通常在1%-10%之间
杂质去除:可以通过选矿工艺去除 部分杂质,提高铜矿石的品质
铜矿石的物理性质
硬度是衡量铜矿石物理性质的重要 指标之一
其他矿物:石墨、磷灰石、重晶石等
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呈立方晶系,颜色为铅灰色。 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呈四方晶系,颜色为黄铜色。 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呈六方晶系,颜色为铅灰色。 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呈立方晶系,颜色为黑色。
含铜金属分选效果的提高途径探析
![含铜金属分选效果的提高途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0185d30066f5335b8121d0.png)
含铜金属分选效果的提高途径探析我国是资源大国,矿产资源占据我国资源总数的大部分份额。
含铜金属矿主要包括铜铅锌矿石、铜锌矿石、铜钼矿石、银铜矿石、铜金矿石。
这些矿石的内部组成较为复杂,通过分选工艺的应用,能够回收的金属数量巨大。
但是各个金属矿石之间的浮性差异很小,这就会给各个物质的分离工作带来困难。
矿石浮选工艺是铜金属回收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矿山资源的贫乏,必须要有新的工艺进行资源整合,才能够提高含铜金属的高效分选。
良好的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益,更能够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平衡。
1 铜矿物和矿床的状态和类型1.1 铜矿物状态铜矿物是天然产出的物质,铜化合物的种类多达200多种,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物质有15种左右。
铜金属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资源类型,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原料。
铜金属矿物显著特点是含硫矿物居多。
铜金属从岩浆源阶段开始到次富集带阶段,在各个阶段铜矿物都有大量的硫化物。
具有工业价值的铜矿中,80%的铜矿物都是硫化物。
这方面的代表就是辉铜矿,其次就是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和铜兰。
在这些矿石中,自然铜的产量能够占到1/10,还有一部分为氧化物,例如孔雀石、水胆矾或者氯铜矿等物质。
1.2 铜矿床的类型我国现有的铜矿大约有900多个,其中大型矿床数量很少,中型矿床大约占10%,数量最多的就是小型矿床,能够占据88%的份额。
我国的铜资源储量平均品位是0.71%,高品位的铜资源含量较低。
但是,铜矿床的类型较多,大致可以分为斑岩型铜矿床(也叫细脉浸染型铜矿)、层状铜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脉状铜矿床、砂岩型铜矿床、铜镍硫化矿床、安山玄武岩铜矿床。
2 铜矿石的分类2.1 铜矿石的分类主要是按照分选的角度确定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氧化矿,氧化率在30%以上,这种矿石铜矿物以碳酸盐的形式呈现,硫酸盐和氧化物同时存在;二是硫化矿,氧化率在10%以下,主要成分是铜的硫化物,铜与硫化物是最容易亲和;三是混合矿,混合矿就是氧化率在10%~30%之间,混合矿的存在是非常广泛的。
铜矿采选的分选技术研究
![铜矿采选的分选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4187e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4.png)
铜矿采选的分选技术研究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铜矿的采选和分选技术,作为铜生产上的关键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铜矿的采选和分选技术入手,详细探讨现代铜矿采选和分选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铜矿采选技术铜矿的采选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矿石分选、矿石粉碎和矿石浸出。
1.矿石分选矿石分选是采选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分选过程将矿石中的铜矿物质从矿石中分离出来。
传统的矿石分选方法主要有重选法、浮选法和氰化浸出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现代铜矿分选技术主要采用多级筛分、重力分选和电子分选等方法。
多级筛分主要是利用矿石的不同粒径来进行过筛分离。
重力分选则是利用不同矿物的密度差异,通过不断地用水冲洗矿石并分选,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电子分选则是利用高电压的作用使矿物产生荷电,然后再利用电场力的作用将铜矿物和其他矿物分离。
2.矿石粉碎矿石粉碎是铜矿采选的重要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矿石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以便于矿石中的铜矿物质更好地分离出来。
传统铜矿粉碎技术主要有压磨法和磨球法等,但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也存在。
现代铜矿粉碎技术则主要采用高压辊磨机和球磨机等设备。
高压辊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机器的压力和摩擦力来实现矿石的破碎。
而球磨机则是将矿石放入容器中,通过不断地摇晃容器来破碎矿石,从而达到矿石粉碎的目的。
3.矿石浸出矿石浸出是将精细破碎后的矿石放入酸性浸出液中,从中溶解出对铜矿物质有利的部分并进行回收。
传统的矿石浸出方法主要有氰化浸出法和硫酸浸出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毒性大、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现代铜矿浸出技术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浸出法和电解浸出法等。
有机溶剂浸出法是将矿石浸入有机溶剂液中,通过分步回流反应使铜离子向有机相转移,然后再将有机相和水相分离。
电解浸出法则是将铜离子从矿石中转移到电极上,从而实现铜矿物质的回收。
二、铜矿分选技术铜矿的分选技术主要是在分选后的铜矿中进一步提高铜的品位和回收率,其主要包括选矿、浮选和亚硫酸盐浸出等。
铜矿的选矿与冶炼工艺研究
![铜矿的选矿与冶炼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b4ff5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2.png)
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选矿与冶炼工艺,提高铜矿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选矿与冶炼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通过采用环保型选矿与冶炼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社会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提高铜矿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
汇报人:
浮选法:利用矿物表面性质 差异进行分选
磁选法:利用矿物磁性差异 进行分选
重力选矿:利用矿物密度差 异进行分选
电选法:利用矿物电性差异 进行分选
摩擦选矿法:利用矿物摩擦 系数差异进行分选
光选法:利用矿物颜色差异 进行分选
原理:利用化学反应将铜矿中的铜与其他元素分离 常用方法:硫化矿浮选法、氧化矿酸浸法、堆浸法等 优点:效率高、成本低、环保 应用:广泛应用于铜矿选矿领域,特别是对于复杂铜矿资源的处理
技术改进:采用更 环保的选矿与冶炼 技术,减少污染排 放
资源综合利用:提 高铜矿资源的综合 利用率,减少浪费
政策支持:政府出 台相关政策,支持 铜矿选矿与冶炼行 业的可持续发展
汇报人:
法进行治理
治理效果:减 少废气排放, 改善环境质量
废渣危害:污染环境,影响 生态平衡
废渣来源:选矿与冶炼过程 中产生的废弃物
废渣处理方法:分类收集、 堆放、填埋、回收利用等
废渣治理措施:加强监管, 推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利用:将废弃物和污染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降低环境污染和能耗 政策: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铜矿选矿与冶炼的成本分析 铜矿选矿与冶炼的收益预测 铜矿选矿与冶炼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铜矿选矿与冶炼对环境的影响评估
创造就业机会: 铜矿选矿与冶炼 产业可以提供大 量的就业机会, 促进地区经济发 展。
铜矿的选矿方法及工艺
![铜矿的选矿方法及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e2c5dd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c.png)
铜矿的选矿方法及工艺
铜矿的选矿方法和工艺是为了从原始矿石中提取出铜矿石中的铜元素,并进行精炼和加工。
以下是一般常用的铜矿选矿方法和工艺:
1.粗选:铜矿石经过粉碎和磨矿后,采用物理选矿方法进行粗选。
常见的粗选方法包括重选、浮选、磁选等。
通过不同的选矿机械设备和选矿药剂,将矿石中的较大颗粒铜矿石与杂质分离。
2.浮选:浮选是最常用的铜矿选矿方法之一。
在浮选过程中,利用矿石与空气中的气泡之间的亲附性差异,通过空气泡附着在铜矿石颗粒上,实现铜矿石的浮选分离。
浮选过程中常使用的药剂包括捕收剂、发泡剂和调节剂等。
3.二次选矿:在浮选后,得到的铜精矿中仍然可能含有一定的杂质。
为了提高铜精矿的纯度和品位,需要进行二次选矿。
常见的二次选矿方法包括磁选、重选、浸出等。
通过这些方法,进一步去除铜精矿中的杂质,提高铜矿的回收率和品位。
4.精炼和冶炼:经过选矿处理后的铜矿石得到铜精矿,进一步进行精炼和冶炼。
常见的精炼方法包括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
火法精炼
通过高温熔炼铜精矿,去除残留的杂质;电解精炼通过电解的方式,将铜精矿中的铜溶解并沉积在阴极上,得到纯铜。
5.加工和利用:经过精炼和冶炼后得到的纯铜可以进行加工和利用。
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铸造、轧制、拉拔等,将铜制成不同形态和规格的铜制品,用于各种工业和消费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选矿方法和工艺会因不同的铜矿石矿种、矿石性质和工艺要求而有所差异。
铜矿选矿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理等问题,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规范,确保选矿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铜矿物分选
![铜矿物分选](https://img.taocdn.com/s3/m/68afba8da76e58fafab003ef.png)
图74等可浮流程
铜锌矿分选
在复杂硫化矿的浮选中,铜锌分离是比较困难的,分离 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铜锌矿物往往致密共生。 有些矿床(如高温型矿床),黄铜矿常常呈细粒(有时在 5μm以下)浸染状存在于闪锌矿中,难以单体解离,像 这样由于矿床成因方面引起的难以分离的问题,目前尚 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二是,如果闪锌矿的表面被铜离子 活化,则其可浮性与铜矿物相似,造成分离困难。
元素名称 S
As
Co
TFe
SFe
Nao
含量(%) 0.79 0.002
元素名称 KaO SiO2 含量(%) 1.33 31.92
元素名称 Zn
Ni
含量(%) 0.02 0.012
0.008 CaO 3.52 Mh 0.64
28.99 MgO 1.36 TiO2 1.20
28.86 Al2O2 3.26
铜矿物分选
山东理工大学 孙永峰
1 铜矿物与矿床
1.1铜矿物
天然产出的含铜化合物即铜矿物总计有200 余种,经常遇到的有工业价值的矿物大约有 15种左右。由于铜具有强烈的亲硫性,从岩 浆源到次生富集带的各种富集阶段,铜的硫 化物占首要地位。世界上有工业价值的铜矿 石中,在产量方面有80%的铜矿物是属于硫 化物,而其中大半是辉铜矿,其余为黄铜矿、 斑铜矿、黝铜矿和铜蓝。自然铜产量占10%。 还有约5%为氧化物,如孔雀石、蓝铜矿、硅 孔雀石、水胆矾、氯铜矿及其它。
(1)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矿石中脉石矿物很少。 对这种矿石经常采用优先浮选硫化铜矿物,由于 矿石中脉石含量少,浮铜以后的尾矿即硫精矿。
(2)浸染状含铜黄铁矿。它的特点是硫化铜矿物 和硫化铁矿物含量较低,以浸染状分布于脉石中, 脉石含量较高。对这种矿石常采用混合浮选流程, 先把硫化铜、硫化铁矿物混合浮出,抛弃尾矿, 对混合精矿再磨后分离。
铜矿石 分类
![铜矿石 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3bbbee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7.png)
铜矿石分类铜矿石是一种重要的矿石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
本文将对铜矿石进行分类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特性和用途。
一、黄铜矿黄铜矿是最常见的铜矿石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黄铜矿石矿物。
黄铜矿的颜色呈黄色或黄绿色,质地较软,常见于火山岩和沉积岩中。
黄铜矿石中含有较高的铜含量,通常可直接提取铜金属。
二、赤铜矿赤铜矿是另一种常见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赤铜矿物。
赤铜矿的颜色呈红色或棕红色,质地较硬,常见于火山岩和变质岩中。
赤铜矿石中的铜含量较高,但提取铜金属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过程。
三、辉铜矿辉铜矿是一种含铜量较高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辉铜矿物。
辉铜矿的颜色呈灰黑色或黑色,质地较硬,常见于火山岩和变质岩中。
辉铜矿石中的铜含量较高,但提取铜金属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过程。
四、硫化铜矿硫化铜矿是一种含硫较高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铜矿物。
硫化铜矿的颜色呈灰黑色或黑色,质地较硬,常见于火山岩和沉积岩中。
硫化铜矿石中的铜含量较高,但提取铜金属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过程。
五、氧化铜矿氧化铜矿是一种含氧较高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铜矿物。
氧化铜矿的颜色呈绿色或蓝绿色,质地较软,常见于火山岩和沉积岩中。
氧化铜矿石中的铜含量较高,但提取铜金属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过程。
六、碳酸铜矿碳酸铜矿是一种含碳酸盐较高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铜矿物。
碳酸铜矿的颜色呈蓝色或绿蓝色,质地较软,常见于火山岩和沉积岩中。
碳酸铜矿石中的铜含量较高,但提取铜金属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过程。
总结起来,铜矿石主要分为黄铜矿、赤铜矿、辉铜矿、硫化铜矿、氧化铜矿和碳酸铜矿等几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铜矿石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但提取铜金属都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的过程。
铜矿石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铜矿石选矿简介
![铜矿石选矿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068cbdef78a6529657d536c.png)
铜矿石选矿简介铜矿石选矿简介2011年05月06日铜矿石选矿(processing of copper ores)从含铜矿石中分离并富集铜矿物的过程。
选矿产品为铜精矿。
矿物与资源自然界产出的铜矿石由含铜矿物、其他金属矿物(如黄铁矿、磁黄铁矿、银矿物等)和脉石矿物组成。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长石、绿泥石、阳起石、云母等;铜矿石中伴生有铅、锌、铁、金、银、锗、镓、镉、硒、铟、钼、钴、镍等。
铜矿石按氧化程度分为硫化矿和氧化矿,其中氧化率10,,30,的为混合矿,小于10,的为硫化矿,大于30,的为氧化矿。
世界上所产的铜金属大部分来自硫化矿石,少部分系由氧化铜矿石提取。
天然产出的铜矿物有280余种。
在有工业价值的矿石中,有80,铜矿物属于硫化物,5,为氧化物,自然铜仅占10,。
铜矿物中大部分是辉铜矿,其余为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铜蓝以及少量的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水胆矾和氯铜矿等。
铜矿石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沉积型、火山岩型、岩浆型和接触交代型。
比较重要的工业类型有斑岩铜矿、砂(页)岩铜矿、含铜黄铁矿、铜镍硫化矿、脉状铜矿、矽卡岩铜矿和碳酸岩铜矿。
其中斑岩型铜矿储量占世界总铜储量之首,居第一位;沉积型和沉积变质型铜矿次之;再次是火山岩黄铁矿型、岩浆型和矽卡岩型铜矿等。
世界铜矿资源丰富,智利的铜储量居世界首位,其次为美国、赞比亚、扎伊尔、俄罗斯、墨西哥、加拿大等国。
铜资源主要集中于南北美洲西海岸、非洲中部、西伯利亚和中亚,其次是阿尔卑斯山脉和中东、美国东部、西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
其中美洲西海岸的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0,左右,非洲中部储量约占20,。
智利铜开采量居世界第一,其次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赞比亚、扎伊尔、秘鲁、澳大利亚等国。
中国的铜矿虽然丰富,遍布全国,但多数是小矿山。
铜储量中有72,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川滇、山西中条山、甘肃白银和金川、西藏昌都等五大区域。
中国的铜矿资源的特点是:贫矿多,伴生铜较多,部分资源赋存条件和外部条件较差,暂难以利用。
详解各类铜矿物
![详解各类铜矿物](https://img.taocdn.com/s3/m/df409d8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a.png)
详解各类铜矿物温馨提示:文章底部已添加评论功能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硬度2.5~3,比重8.5~9,延性和导热性强,导电性高。
由于这些性质以及能与锌、铅、镍、铝和钛组合成合金的性能,铜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器、机械、车辆、船舶工业和民用器具等方面。
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含铜矿物约有280多种,其中16种具有工业意义。
一、自然铜(Copper)成分Cu,原生自然铜成分中有时含银和金等。
等轴晶系。
晶体呈立方体,但少见;一般呈树枝状、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
铜红色,表面易氧化成褐黑色。
条痕呈光亮的铜红色。
金属光泽。
硬度2.5~3。
具强延展性。
断口呈锯齿状。
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自然铜常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内,一般是铜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时的产物。
热液成因的原生自然铜常呈浸染状见于一些热液矿床中。
含铜砂岩中亦常有自然铜产出。
大理积聚时可作铜矿石利用。
二、铜的硫化物1.黄铜矿(Chalcopyrite)晶体呈四方双锥或四方四面体,但很少见;经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
黄铜色。
表面常因氧化而呈暗黄或斑状锖色。
条痕绿黑色。
硬度3~4。
主要产于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铜矿、接触交化铜矿床以及某些沉积成因(包括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铜矿中。
在风化作用下,黄铜矿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后者当与含碳酸的溶液作用时便形成孔雀石、蓝铜矿。
黄铜矿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2.斑铜矿(Bornite)成分为Cu5FeS4,含Cu63.33%。
等轴晶系。
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
新鲜断口呈铜红色,表面因氧化而呈蓝紫斑状的锖色,因而得名。
条痕灰黑色。
硬度3。
斑铜矿为许多铜矿床广泛分布的矿物。
内生成因的斑铜矿常含有显微片状黄铜矿的包裹体,为固溶体分解的产物。
次生斑铜矿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
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3.辉铜矿(chalcocite)晶体少见,通常呈烟灰状、粒状或致密块状。
铅灰色。
条痕暗灰。
金属光泽。
硬度2~3。
略具延展性,以小刀刻划留下光亮的沟痕。
铜矿的选矿与浸出分离技术
![铜矿的选矿与浸出分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b9568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c.png)
铜矿的浸出分离技 术
原理:利用酸液溶解铜矿物,使铜离子进入溶液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处理低品位铜矿 缺点:环境污染严重,需要处理大量酸性废水 改进措施:采用新型酸浸出剂,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铜浸出率
原理:利用细菌的生物化学反应,将铜矿中的铜元素溶解出来 优点:环保、高效、成本低 应用:广泛应用于铜矿的浸出分离技术 局限性:需要特定的细菌种类和生长条件,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原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地吸附和交换铜离子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环保 应用:广泛应用于铜矿的浸出分离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和操作条件,防止铜离子流失
铜矿选矿与浸出分 离技术的比较与选 择
选矿技术:包括浮选、磁选、重选等,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铜矿的性质和需求进行选 择。
原理: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将铜矿中的铜离子氧化或还原,使其进入溶液中 优点:适用于处理低品位铜矿,可提高铜的回收率 缺点: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应用:广泛应用于铜矿的浸出分离技术中,特别是在处理复杂铜矿方面具有优势
原理:利用有机溶剂对铜离子的亲和力进行分离 优点:高效、环保、成本低 应用:广泛应用于铜矿的浸出分离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和操作条件,避免铜离子的氧化和损失
铜矿选矿与浸出分 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提高铜矿选矿效率
降低选矿成本
提高铜浸出率
减少环境污染
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铜矿选矿与浸出分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铜矿选矿与浸出分离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朝着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铜矿选矿与浸出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采用更加环保的选矿药剂、提高选矿效率、降低 能耗和废水排放等。
浸出分离技术:包括酸浸、碱浸、盐浸等,同样需要根据铜矿的性质和需求进行选择。
研究分析铜矿的选矿技术进展
![研究分析铜矿的选矿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4758198a45177232e60a255.png)
研究剖析铜矿的选矿技术进展纲要:本文主要针对铜矿物的散布及赋存特色以及铜矿的加工技术进行简要剖析,仅供参照。
要点词:铜矿;选矿;技术一、铜矿物的散布及赋存特色铜矿物总计有 200 余种,自然界中常有的铜矿物大概有15种左右,主要有:自然铜、辉铜矿、铜蓝、斑铜矿、黄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赤铜矿、黑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硅孔雀石、胆矾、水胆矾、氯铜矿。
在世界上有工业价值的铜矿石产量中,有 80%的铜矿物是属于硫化物,此中大多数是辉铜矿,其余的为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和蓝铜矿,自然铜仅占 10%,其余 5%为氧化物。
我国铜矿床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斑岩型铜矿床。
主要矿物为辉铜矿和黄铜矿,其含铜品位为1%~1.5%,伴生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辉钼矿、铜-镍综合矿石及金。
我国的山西铜矿峪、江西德兴、河北小寺沟等地均有散布。
(2)层状铜矿床。
主要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并见稀罕的黝铜矿,共生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方解石、石英、重晶石等。
(3)黄铁矿型铜矿床。
矿石以黄铁矿为主,占总量的95%以上,此中另有黄铜矿、伴生有闪锌矿。
此外含有金、银、铅、硒等共生元素,脉石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等。
(4)夕卡岩型铜矿床。
主要由铁帽、孔雀石、黄铜矿所构成,其下部常有次生富集带,由致密辉铜矿、烟灰状辉铜矿所构成。
此类矿床在我国散布较广,如安徽铜陵、湖北大冶、吉林天宝山、辽宁华铜、河北寿王坟等。
(5)脉状铜矿床。
矿石中主要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其次为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磁黄铁矿、斑铜矿、辉铜矿等,脉石以石英、方解石、重晶石为主,其次有菱铁矿、绢云母、绿泥石、菱锰矿等。
别的还有砂岩型铜矿床和铜镍硫化矿床以及安山玄武岩铜矿床。
在世界已探明的各种铜矿的总储量中,斑岩铜矿占60%以上,砂岩铜矿占 25%~26%,含铜黄铁矿占 5%以上,其余种类铜矿占 10%以下。
铜矿的选矿与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铜矿的选矿与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b1258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b.png)
智能化自动化
01
智能化选矿技术:利用 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选矿,
提高选矿效率和质量
02
自动化分离技术:采用 自动化设备进行铜矿分 离,降低人工成本和劳
动强度
03
智能化自动化选矿与分 离技术的发展趋势:智 能化自动化选矿与分离 技术将逐渐取代传统选 矿与分离技术,成为铜 矿选矿与分离技术的主
流趋势。
资源综合利用化
物矿
电选法:利用矿物电化学性 质差异进行选矿,适用于含
铜氧化物矿
化学选矿法:利用矿物化学 性质差异进行选矿,适用于
含铜硫化物矿
化学选矿法
原理:利用化学反 应将铜矿中的有用 成分与杂质分离
优点:效率高,成 本低,环保
发展趋势:绿色化 学选矿法,减少对 环境的影响
应用:铜矿、金矿 、银矿等金属矿的 选矿
生物选矿法
原理:利用微生物对铜矿的吸附、 氧化、还原等作用,实现铜矿的 选矿
优点:环保、高效、成本低
应用:铜矿、金矿、银矿等金属 矿的选矿
发展趋势:生物选矿法的研究和 应用正在不断深入,未来有望成 为铜矿选矿的主要技术之一。
联合选矿法
联合选矿法的概念:将多 种选矿方法结合使用,以 提高选矿效率和降低成本
缺点:树脂再生困难,对 环境有一定影响
发展趋势:开发新型离子 交换树脂,提高树脂再生 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电积技术
电积技术是铜矿分离技术的一种 电积技术利用电化学反应,将铜离子转化为铜单质 电积技术可以提高铜矿的分离效率和纯度 电积技术在铜矿分离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铜矿选矿与分离技术的发展趋 势
高效节能化
选矿技术:采 用高效节能的 选矿设备,提 高选矿效率
分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采 用高效节能的 分离设备,降 低能耗
铜矿矿石的分级与质量控制
![铜矿矿石的分级与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212e6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1.png)
新技术、新方法在分级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前景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分级与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分级与质量控制的智能化和自主化 纳米技术的应用:提高分级与质量控制的精度和灵敏度 绿色技术的应用:降低分级与质量控制的能耗和污染
分级与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自动化和智能化: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分级与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 确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题
添加标题
质量控制的方法:采用抽样检验、 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体系等方法确 保矿石质量
案例分析:介绍某铜矿在实际采选中 的分级与质量控制实践,包括分级方 法、质量控制措施、效果评估等
分级与质量控制对提高铜矿采选效率的作用
分级可以提高铜 矿采选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
质量控制可以保 证铜矿的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
地位。
汇报人:
分级与质量控制可 以减少废料的产生, 降低环境污染
分级与质量控制可 以提高铜矿采选设 备的使用寿命,降 低维修成本
分级与质量控制对降低采选成本的影响
提高矿石品质:通过分 级与质量控制,可以提 高矿石的品质,减少废 石的产生,从而降低采 选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分 级与质量控制,可以提 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 过程中的浪费,从而降 低采选成本。
质量控制是铜矿采 选的重要环节,直 接影响铜矿的品质 和价值。
质量控制可以减少 废石和尾矿的排放, 提高铜矿的回收率 和利用率。
质量控制可以降 低生产成本,提 高经济效益。
质量控制可以保护 环境,减少污染, 实现可持续发展。
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检测效率 和准确性
铜矿选矿的几种方法
![铜矿选矿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6dba0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6.png)
含铁氧化铜矿石中,铁矿物主要是褐铁矿。洗矿溢流有时也需要用重选或强磁选等方法进一步回收。矿石中铜矿物主要是硬铜矿、软铜矿和水铜矿等;脉石主要是硅酸盐矿物,也有碳酸盐矿物;常伴生铁、磷和镍、钴等成分。产业上已采用了洗矿一还原焙烧磁选一重选流程。与你交流下,祝你工作顺利!!
(二)氧化铜矿石
氧化铜矿石的选矿方法以重选为主。铁与锰难以用重选、浮选或强磁选分离,需要采用还原焙烧磁选方法。有的沉积型原生氧化铜矿石,因为开采贫化,出产上采用了重介质和跳汰重选剔除脉石,得到块状精矿。原矿经洗矿除去矿泥,所得的净矿,有的可以作为成品矿石,有的需要用跳汰和摇床等再选。风化型氧化铜矿石常含大量矿泥和粉矿,出产上采用洗矿一重选方法。
碳酸铜矿石选矿出产实践较少,研究了强磁选、重介质选矿和浮选等方法。
氧化锰和碳酸铜矿石中都含有一些难选矿石,锰与铁、磷或脉石紧密共生,嵌布粒度极细,难以分选,可以考虑用冶炼方法处理。矿石一般比较复杂,铜矿物嵌布粒度细到几微米,不易解离,往往难于得到较高的精矿品位。有的富碳酸铜矿石出产上也采用焙烧方法,除去挥发成分,得到成品矿石。
/blog/ybxk67/article/b0-i22163141.html
氧化锰和碳酸铜矿石中都含有一些难选矿石锰与铁磷或脉石紧密共生嵌布粒度极细难以分选可以考虑用冶炼方法处理
铜矿选矿的方法
铜矿选矿都有哪几种选矿方法
铜矿包括碳酸铜矿石和氧化铜矿石,铜矿都有哪几种选矿方法,华豫矿山给您介绍如下:
(一)碳酸铜矿石
沉积型碳酸铜矿石中,主要铜矿物是菱铜矿、钙菱铜矿、含锰方解石和菱锰铁矿等;脉石有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也常伴生硫和铁等杂质。有的沉积型含硫碳酸铜矿石,有的热液型含铅锌碳酸铜矿石,采用了浮选一强磁选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0.12
Nao 1.62 Pb 0.10
含量(%) 1.12 4.99(g/t) 0.22(g/t) 0.004(g/t) 0.008(g/t)
元素名称 S As 0.002 SiO2 31.92 Ni 0.012 Co 0.008 CaO 3.52 Mh 0.64 TFe 28.99 MgO 1.36 TiO2 1.20 SFe 28.86 Al2O2 3.26
3.2 选矿工艺介绍 3.2.1矿石性质
大红山铜矿是以含铜、铁为主要金属矿物的
大型矿床。铜矿物以黄铜矿为主,其次是斑 铜矿,并有微量的铜蓝和孔雀石;铁矿物以磁 铁矿为主,其次是赤铁矿、黄铁矿和微量褐 铁矿。除主要金属铜、铁外,还伴生有金、 银、铂、钯等稀贵金属。脉石矿物以黑云母、 长石、百云母、石英及绿泥石为主,其次是 方解石、石榴石、高岭土等。
根据矿石中所含有用矿物或有价元素种类的多 少,又可将铜矿石分为: 单一铜矿石 和多金属铜矿石:铜—黄铁矿石,铜—锌矿 石,铜—铅—锌矿石,钢—钼矿石,铜—镍 矿石,钢—金矿石等。
根据铜矿石中含铜量的多少,又可将矿石分为:
富铜矿(Cu>2%) 中等铜矿(Cu =l-2%) 贫铜矿(Cu=0.7-1%) 极贫铜矿(Cu <0.7%)
点状、单晶粒和集合体嵌布于硅酸盐和碳酸盐脉石之中。部 分黄铜矿与斑铜矿和磁铁矿呈不规则连晶;部分黄铜矿包裹 有磁铁矿和其它脉石矿物。包裹体粒度在0.018~0.037㎜。 少量呈脉状嵌布于长石、石英中。 2、斑铜矿:呈他型不规则粒状,共生于磁铁矿和黄铜矿之 中。其嵌布粒度为0.056~0.74㎜。 3、铜蓝:呈微粒状及脉状共生于黄铜矿和斑铜矿中。其嵌 布粒度为0.0037~0.074㎜。 4、孔雀石:呈脉状、细粒状,与铜蓝、石英、长石等脉石 矿物共生。其脉宽0.037~0.07㎜,粒度在0.056左右。 5、磁铁矿:多数呈他型粒状,少数呈半自型及较细粒的星 点状和浸染状。多数以单晶粒存在,少数以集合体形式存在。 嵌布于长石、黑云母、白云石、石英、绿泥石等脉石之中。 部分磁铁矿与黄铜矿呈不规则连晶,有些磁铁矿呈定向排列, 一些粗粒磁铁矿中包裹有黄铜矿和脉石矿物。磁铁矿和黄铜 矿常交错共生,有的呈细脉状,脉宽0.15㎜左右。
2铜矿石的分类与分选 2.1铜矿石的分类
从分选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 1.氧化矿:氧化率在30%以上者,称为氧化矿。 其大部分铜矿物是呈碳酸盐,硫酸盐和氧化物形 态存在。除含铜矿物外,其它金属矿物还有褐铁 矿、赤铁矿、菱铁矿等氧化物。 2.硫化矿: 氧化率在10%以下者,称为硫化矿。 其主要是由含铜的硫化物所组成。除含铜矿物外, 其它金属矿物最常见的是黄铁矿,有时还常常含 有数量不一的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 3.混合矿 : 氧化率介于10-30%之间者,称为混 合矿。
3 大红山铜矿分选实践 3.1 大红山铜矿简介
大红山铜矿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
治县戛洒镇境内,紧靠哀牢山脉东面的戛洒江 (元江、红河的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 101°39′、北纬24°06′。矿区气候夏秋炎热 多雨,冬春暖和干燥,年平均气温23.5℃(最 高气温45℃,最低气温1℃); 以曼岗河为界,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大红山铜矿 与其东侧的昆明钢铁公司大红山铁矿隔河相望。
选取矿厂建设亦分为两期进行;一期处理富矿,
规模为2400 t/d;二期处理贫富兼采的混合矿石, 规模达到4800t/d。 在一期建设中,磨矿选别按两个系列配置,生 产能力各为1200 t/d,分别为1# 、2#系列。 3#系列的两段磨矿流程改为一段磨矿。
目前一选厂生产能力为10000 t/d。
选择铜铅混合精矿分离的方法,应从如下几个方 面进行考虑: (1)矿物组成。铜铅混合精矿中的矿物组成是选择 分离方法的主要依据。例如,如果方铅矿表面受 到氧化且未被铜离子活化,则可采取重铬酸盐法 或氧硫法;如方铅矿与次生硫化铜矿物(如斑铜 矿及砷黝铜矿)的分离,可选用氰化物法或氰化 物加硫酸锌法。 (2)混合精矿中的铜铅比。从生产实践来看,当混 合精矿中的铜与铅质量比较大时,多采用抑铜浮 铅韵方法;当铜与铅质量比较小时,则多采用抑 铅浮铜的方法。这是因为“抑多浮少”泡沫量少, 可以减少泡沫产品的夹杂, 提高精矿质量。
含量(%) 0.79 元素名称 KaO
含量(%) 1.33 元素名称 Zn
含量(%) 0.02
原矿铜物相分析
矿物名称 含量(%)
原生铜
0.509 45.45
次生铜
0.548 48.93
游离铜
0.022 1.96
结合铜
0.041 3.66
合计
1.12 100.00
分布率(%)
原矿铁物相分析
矿物名 称
图74等可浮流程
铜铅分选
铜铅分离有两种方案:一是浮铜抑铅,二是浮铅抑铜。 (1)重铬酸盐法。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用重铬酸 盐抑制方铅矿,实现抑铅浮铜。这种方法对被铜离子活 化过的方铅矿抑制力差,当矿石中含有易氧化的次生硫 化铜矿物时,不宜使用此法。这种方法对于受过氧化的 方铅矿抑制效果更好,但由于此法对环境有污染,采用 这种方法的选厂日趋减少。 (2)氰化物法。氰化物对黄铜矿抑制力较强,但对方铅 矿几乎不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抑铜浮 铅,并得到较好的效果。当矿石中次生铜矿物多时,因 氰化物对次生铜矿物抑制作用弱,且消耗氰化物多,故 常采用氰化物加硫酸锌法加强对铜矿物的抑制作用。
铜锌矿分选
在复杂硫化矿的浮选中,铜锌分离是比较困难的,分离
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铜锌矿物往往致密共生。 有些矿床(如高温型矿床),黄铜矿常常呈细粒(有时在 5μm以下)浸染状存在于闪锌矿中,难以单体解离,像 这样由于矿床成因方面引起的难以分离的问题,目前尚 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二是,如果闪锌矿的表面被铜离子 活化,则其可浮性与铜矿物相似,造成分离困难。 为了改善铜锌分离,可采取如下几种措施: (1)沉淀矿浆中的铜离子,防止其对闪锌矿的活化。可以 采用硫化钠,硫化钠可以沉淀矿浆中的铜离子,阻止铜 离子对闪锌矿的活化。除了硫化钠外,还可以采用阳离 子交换树脂,把其加入球磨机中,它可以吸附矿浆中的 铜离子,达到阻止铜离子活化闪锌矿的目的。(2)脱除 已吸附在闪锌矿表面的铜离子。可采用氰化钠、硫酸作 为脱活剂。(3)混合精矿脱药。在铜锌混合精矿分离前 进行脱药,脱除矿粒表面的捕收剂,以利于分离。脱药 剂可以采用活性炭或硫化钠。
其它 2.03
11.29
原矿物理性质 松 散 系 数
密度 (g/cm3) 3.21~ 3.35
抗压 强度 10Βιβλιοθήκη M pa普式 硬度 系数 f=10 ~12
安息角
内磨擦 角
含水
含泥 1~ 2%200目
1.7 40.5°~ 37°20′ 1 41°
3~ 5%
原矿多元素分析
元素名称
Cu
Ag
Au
Pt
Pd
(3)氧硫法。这种方法是用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组合其他抑制剂来抑 制方铅矿浮选黄铜矿。氧硫法常用的组合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 淀粉;亚硫酸+硫化钠;硫代硫酸钠十三氯化铁。采用这种方法时, 由于亚硫酸盐类也抑制闪锌矿和黄铁矿,所以混杂在混合精矿中的 锌、铁硫化物会进入铅精矿,使铅精矿质量较差,但铜精矿质量较 高。如果方铅矿被铜离子活化过,分离效果不好,不宜采用此法。 (4)羧甲基纤维素(CMC)+水玻璃(或焦磷酸钠)法。某矿采用羧甲基 纤维素与水玻璃按质量比1:100的混合剂或羧甲基纤维素与焦磷酸 钠按质量比l:10的混合剂分选铜铅混合精矿,抑铅浮铜取得了较好 的指标。具体的药剂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验来确定。 (5)加温法。这种方法是先用蒸气把铜铅混合精矿加温到60℃左右, 在酸性或中性矿浆中,方铅矿表面的捕收剂,解吸下来,表面氧化 亲水,而黄铜矿仍然上浮。采用这种方法不必另加其他药剂,所得 的铜精矿品位高,含铅、锌低。另外,由于不需加入其他药剂,可 以减少污染。
矿物相对概量表
矿物名称 概量(%) 矿物名称 概量(%) 矿物名称
黄铜矿 1.90 赤铁矿 0.24 黑云母
磁铁矿 24.48 铜蓝 微 斜长石
黄铁矿 0.14 孔雀石 微 白云石
斑铜矿 0.16 褐铁矿 微 石英
概量(%)
矿物名称 概量(%)
25.17
绿泥石 3.02
14.15
方解石 1.18
16.15
铜矿物分选
山东理工大学 孙永峰
1 铜矿物与矿床
1.1铜矿物
天然产出的含铜化合物即铜矿物总计有200
余种,经常遇到的有工业价值的矿物大约有 15种左右。由于铜具有强烈的亲硫性,从岩 浆源到次生富集带的各种富集阶段,铜的硫 化物占首要地位。世界上有工业价值的铜矿 石中,在产量方面有80%的铜矿物是属于硫 化物,而其中大半是辉铜矿,其余为黄铜矿、 斑铜矿、黝铜矿和铜蓝。自然铜产量占10%。 还有约5%为氧化物,如孔雀石、蓝铜矿、硅 孔雀石、水胆矾、氯铜矿及其它。
原 矿
原 矿
8#磨 9#磨 旋流分级 旋流分级
进入浮选
二选厂的碎矿车间按8000t/d的生产规模设计, 在一期建设中
一次建成;磨矿与选别则分步建设,一期先建1#系列4000t/d, 二期建设时再续建2#系列4000t/d;精矿脱水、尾矿处理作 业的厂房按8000t/d一次建设到位,并预留下二期设备安装 的位置。二选厂一期建设于2006年6月10日正式开工,于 2007年7月16日投产。 二选厂目前实际生产能力5200-5300t/d
自然铜
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铜蓝
辉铜矿
蓝铜矿
水胆矾
1.2 铜矿床类型
斑岩型铜矿床(细脉浸染型铜矿)(德兴)
层状铜矿床 黄铁矿型铜矿床
矽卡岩型铜矿床(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