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上地理《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说课稿《2.1 大洲和大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说课稿《2.1 大洲和大洋》一. 教材分析《2.1 大洲和大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大洲和大洋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对于它们的分布和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分布和关系,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地图,理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和关系。
2.教学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关系,地图的阅读和理解。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和地图阅读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地图,引导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和分布。
同时,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地图阅读,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引发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基本特征。
3.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地图和图片,详细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七年级《大洲和大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大洲和大洋》一课出自人教版这课内容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较系统接触世界地理知识,更是学生进入地理知识殿堂的关键所在。
根据课程标准,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教学实际, 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面积比例。
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知识,使学生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用图能力,培养学生查找、搜集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观察地球卫星照片及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3、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教学难点: 大陆、大洲、岛屿、海峡的概念;认识七大洲轮廓及对其地理位置确定。
5、教材的处理:(1)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利用三个模式,下载相关材料,并把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ppt进行播放,把学生带到一个广博浩瀚的世界里,为学生创设探知情境。
(2)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编排教学顺序,便于学生轻松的掌握新学知识。
(3)教学活动的设计突出探究性、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二、说教法这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获取地理知识的兴趣,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育人为主旨的教学原则。
从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理性思维过渡的特点出发,教学中可采取讨论、比赛、探究的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解放和提高。
而且,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研究,变个体学习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三、说学法初一学生思维方式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师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作用“大洲和大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有关“地球和地图”的相关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铺垫,读图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本节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及搜集、整理、提炼有用地理信息以及对比分析、归纳相关地理信息的特点的能力,又为下一步学习世界自然地理的相关内容奠定基础,起到知新作用。
所以本节内容有前后连接的逻辑的纽带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2.教学目标为贯彻落实地理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要求,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及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五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初步阅读世界地图,大致了解地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2)识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比例。
(3)并会读图理解、区分大洲、大陆、岛屿的特点。
(4)准确在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政区图上指出七大洲的名称、相对位置和轮廓特征及分布规律。
(5)能够灵活运用、迁移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浅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1)识记全球的海陆分布比例。
读图分析七大洲的名称、相对位置、具体分布以及轮廓特征。
(2)能够在地理填充图册中,准确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能够绘画出“一笔画世界”简单图。
二、说教法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本节教材的特点主要采取了一下几种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搜集、整理、提炼有用地理信息以及对比分析、归纳相关地理信息的特点的能力。
2讨论法:通过合作在地图上寻找七大洲,加深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加深了学生对七大洲的记忆能力,同时激发了课堂的活跃气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说学法1.尽量从感性入手,用问题引导,把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充分注重教学的启发,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性学习者,而非被动的听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说课稿.doc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洲和人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洲和人洋》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
这节内容既是上一章《地球和地图》的拓展,又是今后将要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二种知识: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情况的掌握和大洲Z间的分界线的掌握提升两个认识:对海陆分布特点的认识和对大陆、海峡、岛屿等概念的认识锻炼四种能力:读图、填图、析图、绘图(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一种工具: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读图、填图、析图、绘图能力,从而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一种精神: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白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说它是重点:因为它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又是为今示将要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打基础的。
说它是难点:是因为七年级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欠缺。
尤其是空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欠缺,想学好有一定难度。
教学突破:通过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读图、填图、拼图、绘图等多种方法,达到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大洲大洋的知识,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革础,学生学习这节课相对容易一•些:但由于学生年龄所限,有些内容距其生活较远,需要特别加强直观手段的运用,以便发挥想象,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
三、教学方法我遵循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设计了“探寻地球真面目”、“走进海陆大家族”、“探究人洲和人洋”三个学生活动来组织教学。
再通过找图、填图、析图,等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弓I导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
大洋和大洲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
其内容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了解海陆面积比例。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要求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依据:海陆面积比例和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因此作为重点,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需要理解记忆,对于初一学生要求较高,以此作为难点。
二、教法应用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电脑直观演示法和气氛高涨的知识竞赛法,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三、学法指导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四、教学过程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了六个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本课4分钟创设“地球还是水球?”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地球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设计意图: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1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尊崇的各位评委、教员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我的说课分五个环节:一、说教材1、位置和作用这节内容既是上一章«地球和地图»拓展,又对先生今后学习世界天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2、教学目的依据课程规范,并结合先生的实践状况等教学实践, 确定以下三个目的。
3、重点和难点二、说教法我应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和知识竞赛法,先学后教,启示式教学,这样激起先生兴味,引导先生学致运用,落实教学目的。
三、说学法本节课采取协作式和探求式的学习,让先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流程依照先生的认知规律,遵照教员为引导,先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点思想,我把本课教学进程设计了五个环节:(一)展现学习目的,导入新课经过学习目的的设置,使先生尽快进退学习形状。
(二)入手观察,探求新知先解说大洲的概念,使先生看法大洲,并知道陆地分七大洲。
充沛发扬先生的想象力说出各大洲的轮廓特征。
同窗们大胆想象〔如:亚洲大象头,南极洲孔雀开屏,大洋洲马鞍加乌龟等等〕,答案可以五花八门。
这一活动充沛培育了先生的观察才干,大大提高了先生学习天文的兴味。
我又要求先生以最快的速度将各大洲按面积大小陈列并按缩字法记忆,减轻先生记忆担负。
让先生在世界地图上认知七大洲的散布,并找出两两对称散布的大洲,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限.教员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直观生动,使他们的留意力一直集中在课堂上。
(三)师生互动,突出重点大家都看过世界地图,有没有想过亲身画一幅世界地图呢?我们明天要一笔画出一幅世界地图。
这一环节先生经过竞赛式的〝一笔画〞的活动,全体感知世界海陆散布大势。
经过刚才的画图进程,大家可以知道各个大洲的外形大多是三角形。
下面大家应用课下预备的美丽的各色纸张,用复杂的几何图形临摹并剪出各大洲轮廓图,标上称号。
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1)作业必须按时提交,不得迟交。
(2)作业要求整洁、规范,不得有抄袭现象。
(3)作业应充分体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作业反馈:
1.我将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一般在下次上课时给出评价。
2.在批改作业时,我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分布规律等。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一班的学生整体学习成绩良好,对于地理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在学习《大洲和大洋》这一章节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通过对上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图的基本阅读方法和地理方位的概念,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层次上,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课堂节奏,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较为模糊,尤其是在空间概念和地理分布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包括书写规范、图文并茂等。
(3)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如对大洲和大洋的独特见解、设计的互动游戏等。
3.对于存在的问题,我将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例如,如果学生在描述大洲和大洋的特点时存在遗漏,我将提醒他们在下次作业中注意补充相关内容。
4.我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以此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知识、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大洲和大洋的详细划分、分布规律以及形成原因等方面的理解尚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拓展。在能力方面,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但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上课容易分心,课堂纪律有待提高。
《大洲和大洋》 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洲和大洋》。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洲和大洋》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世界地理、气候、人口等内容提供了必要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能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地理事物。
(3)能在地图上准确地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轮廓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析图、填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环保意识,增强学生对地球家园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特征。
2、教学难点(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构建地理空间概念。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学科,对地理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地图、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说教法(一)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地图、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海陆分布状况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特征。
(二)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大洲和大洋》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和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情况,认识它们在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对于地理知识还比较陌生。
在学习了《大洲和大洋》之后,学生需要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分类、分布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和特点,了解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洲和大洋在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地理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和特点。
2.难点: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比较、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上的大洲和大洋,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这片蓝色家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和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知识点。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大洲和大洋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形成、演变和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洲和大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大洲和大洋的特点和作用。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世界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面积等信息,同时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划分依据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和分布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图的运用和解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世界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面积等信息;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划分依据及其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面积等信息;大洲和大洋的划分依据及其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划分依据及其之间的关系;地图的阅读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洲和大洋的特点和作用。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说课稿之五兆芳芳创作尊敬的列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我的说课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进程等方面进行.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散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尺度大大下降了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但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经了解的.培养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归结综合描述,阐发比较,进而独立说明,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样既稳固了以前所学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根本,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很是重要的地位.2、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尺度,本节课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巧:要求学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散布,理解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海峡等概念,并能判别.②进程与办法:要求学生学会在地球上确定地理事物的办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不雅: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终身成长有用的地理,激起学生热爱人类家园——地球的豪情.教学重点与难点①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散布.这是每次考试的必考内容.②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确定.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落实到图上一向是学生的弱项,并且七年级的学生还未掌握确定地理位置的办法以及记忆地图的办法,因此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二、说教法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地球和地图的根本知识上展开的,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散布已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本节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方位感较强,加上七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学进程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各类手段,充分阐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不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纵能力、读图阐发能力,已达到课程尺度的要求.基于以上阐发,我采取以下教学办法:1.讲解法:讲解难点,如何确定事物的地理位置.通过讲解,让学生归结总结七大洲的地理位置.2.读图阐发法: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提取信息、总结纪律.3.多媒体帮助教学法: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根本,通过量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散布,学生易于接受.三、说学法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办法如下1.动手实践、协作探究法:通过学生阐发海陆散布图,协作讨论海陆散布比例、及七大洲四大洋等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意识.2.对比归结法:通过学生对比几组海陆散布图,引导学生对比归结海陆散布特征.通过学生读大洲大洋散布图,对比归结出个大洲散布的位置.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综合对比归结地理问题的能力.四、说教学进程依照学生的认知纪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进程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本课创设“地球仍是水球?”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然后组织讨论:那么到底它应该叫地球仍是水球?设计意图: 直不雅生动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换,让学生颁发见地,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阐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情况.(二)动手不雅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不雅察地球卫星图片,不雅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仍是陆地大?最后得出结论:三分陆地,七分陆地.设计意图:通过不雅察勾当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及快速获得、阐发、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竭的探究和拼搏的.(三)不雅察思考,深入自学学生读图,了解陆地和陆地的各类表示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区分不合地理概念之间的区别.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取信息、阐发资料,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这些地理概念虽然多,但都不需要背诵,只要了解其表示形式就可以.(四)师生互动、突出重点l、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2、讨论辨别位于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大洲.3、按面积大小给七大洲排名.(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4、通过填图进一步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逐渐从“学会”成长到“会学“,掌握学习办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成长,体现以学生成长为本的教学理念.(五)稳固练习趣味填图.设计意图:中学生好胜心强,用竞赛的方法,引发竞争意识,这样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起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六)小结本课安插作业1、总结并记实重点难点2、记实作业内容并做作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结总结能力,通过书面作业对所学知识加以稳固.五、教学反应: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阐发归结,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阐发、归结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勾当等一系列教学勾当,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换合怍和阐发探究能力.注意面向不合条理的学生,使根本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示的机遇,多使用鼓动勉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起其学习热情.[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说课稿授课班级:七(5)班授课教师:刘志海。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大洲和大洋》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特点。
此外,教材还通过实例介绍了大洲和大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航海、贸易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图和地理位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和分布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具体的地图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大洲和大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引导来进一步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分类和分布,了解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分析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特点,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洲和大洋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大洲和大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和分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特点。
2.教学内容的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大洲和大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航海、贸易等。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洲和大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总结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说课稿第二章:陆地和海洋2.1《大洲和大洋》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大洲和大洋》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本节教材是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描述,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
其内容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接下来说一说我的学生情况。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这个学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前几节已接触过地球卫星照片、地球仪、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这节课相对容易一些;但由于学生年龄所限,有些内容距其生活较远,需要特别加强直观手段的运用,以便发挥想象,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比较示意图,知道海陆面积比例及全球海陆分布。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拼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2.通过参与讨论探究、合作交流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水球”名称的理解,养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体会到要用科学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要充分运用地图和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以及它们的分布特征。
难点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容。
二、说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到若干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前几节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总之,只要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时主要利用地图和学生的参与,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四、说重点和难点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
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难点: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五、说教法和学法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提问等方法。
学法: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及时动手记笔记。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杨利伟)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设计目的:以加加林、杨利伟等事迹提出地球像一个水球的观点,使学生感觉真实,既创设了本节课的学习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说课稿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的基本面貌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大洲和大洋的分类、分布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分类、分布和特点,能够运用地图和文字描述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分类、分布和特点。
2.教学难点: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分析分布特点:利用地图和图片,分析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大洲和大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大洲和大洋》活动课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
《大洲和大洋》活动课说课稿《大洲和大洋》活动课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洲和大洋》活动课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洲和大洋》活动课说课稿 1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我的说课分五个环节: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这节内容既是上一章《地球和地图》拓展,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教学实际, 确定以下三个目标。
3、重点和难点二、说教法我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和知识竞赛法,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本节课采取合作式和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流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了五个环节:(一)展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通过学习目标的设置,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动手观察,探究新知先讲解大洲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大洲,并知道陆地分七大洲。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说出各大洲的轮廓特征。
同学们大胆想象(如:亚洲大象头,南极洲孔雀开屏,大洋洲马鞍加乌龟等等),答案可以五花八门。
这一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我又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将各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并按缩字法记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认知七大洲的分布,并找出两两对称分布的大洲,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生动,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三)师生互动,突出重点大家都看过世界地图,有没有想过亲自画一幅世界地图呢?我们今天要一笔画出一幅世界地图。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竞赛式的“一笔画”的活动,整体感知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1.地球?水球?2.七大洲和四大洋。
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经了解的,加上在此之前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从读图的意义上,培养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
这样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了解海陆面积比例。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
②能力目标: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到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
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通过组织竞赛活动,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要求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
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二、说教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电脑直观演示法和气氛高涨的知识竞赛法,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料,包括图片、文字等,让他们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分析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
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于探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
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说教学过程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了六个环节:
创设“地球还是水球?”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
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锚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
”“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 1、观察地球仪和动画演示
2、学习小组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学生发言交流不同的观点
地球动画和图片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动手观察探究新知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
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海洋比陆地大)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1、随机地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
2、观看展示
3、观察不同的地图
d、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1、展示著名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
2、世界海陆分布图
3、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4、水、陆半球图
5、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
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抖、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
让学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
(三)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1、师: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2、师:看完海洋,找们一起来看我们熟悉的陆地吧。
(引导学生区别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学生看图巩固:
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回答问题。
l、“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素描图
2、世界地形图
让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四)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l、请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和四大洋相对位置(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
1、大洲、大洋的分布图
2、各大洲大小比较示意图
3、亚洲与欧洲、非洲分界图
4、各大洋大小比较示意图
5、“一笔画世界”
组织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一起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竞赛话动巩固练习
1、设置抢答题: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如何?
(2)亚洲和欧洲的界线是什么?
(3)七大洲的轮廓大致有什么特点?
(4)赤道横穿哪几个洲?
(5)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
2、对各组的表现作点评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赛活动,以抢答形式为主(各组每一成员都可抢答,答对的为本组得分).
1、所提的问题和答案
2、世界地形图竞赛版
中学生好胜心强,用竞赛的方式,引发竞争意识,这样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六)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1、师:“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书形式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出来,巩固本节知识。
2、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p12-13 1、总结并记录重点难点
2、记录作业内容并做作业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
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怍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
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
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