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最新岳麓版必修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最新岳麓版必修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最新岳麓版必修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考试大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点搜索:①“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内涵及意义;②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基础知识梳理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2.提出的正确性:“双百“方针的提出。

是为了摆脱苏联模式,根据的国情提出的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道路。

贯彻之后科学文化事业繁荣的事实也说明了“双百”的正确性。

3.内容和意义:“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

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而“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二.“双百”方针遭遇曲折1.原因:(1)毛泽东错误的将“双百”方针作为阶级斗争的手段。

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2)受“对立统一”思想支配,将“双百”方针的意义狭隘化。

认为文艺上的“香花”与“毒草”对立统一,学术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统一。

2.表现:(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表现在:观点的错判和对知识分子的错误批判“文革”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对“双百”的窜改和歪曲,使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而且科学研究几乎停止三.文学艺术的春天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为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2.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文学上: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

各个领域争奇斗艳,流光异彩。

学术和科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理论上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出现了许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的见解。

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日益繁荣▲“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实质有何不同”?(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虽然流派众多,但阵线非常鲜明,主要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导学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导学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意义。

2、理解“双百”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3、探讨“双百”方针对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涵和意义。

(2)“双百”方针在新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1)如何理解“双百”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曲折发展。

(2)在当代社会中如何坚持和贯彻“双百”方针。

三、知识梳理(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迫切需要文化艺术和科学知识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为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党和国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内涵“百花齐放”是指在艺术问题上允许各种不同风格、流派和形式的艺术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问题上鼓励不同学派、观点和理论的自由讨论和争鸣。

3、意义(1)“双百”方针为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激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2)促进了不同艺术形式和学术流派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

(二)“双百”方针的曲折发展1、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了干扰和破坏,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2、“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遭到了严重的践踏,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陷入了停滞和倒退的局面。

(三)“双百”方针的恢复和发展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重新恢复和贯彻“双百”方针,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迎来了新的春天。

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双百”方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为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的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四、典型例题例题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学法导引1、提出的背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过程:i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这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

3、贯彻情况和成果: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的会议,讨论的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会议开的比较成功。

文学艺术硕果累累,老舍创作话剧《茶馆》,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 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

4、曲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一些优秀作品受到批判。

如,青年作家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三月》等。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5、文艺的春天: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6、继续发展: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材料解析“双百”方针的提出1.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材料一〕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

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

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

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

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秀教学案例
3.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分享合作学习的喜悦。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2.教师强调诸子百家思想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五)作业小结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与诸子百家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景。
2.课堂导入:通过播放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画面,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情景模拟:在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评价:本节课中,教师采用了自我反思、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了全面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4.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
4.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秀教学案例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涵和意义。

(2)能够分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历史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对于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观念,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创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涵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实践和调整,并能将其与当下的文化发展相联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背景、内涵和发展历程,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数据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探究。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文化案例,分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实践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展示我国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视频,如各类艺术形式的表演、学术观点的交流等,引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介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的背景。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毛泽东在 1956 年提出了这一方针。

(2)阐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涵。

“百花齐放”强调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则主张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3、史料分析展示一些历史文献、讲话记录等资料,如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相关论述,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深入理解这一方针的意义和目的。

2024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史备课教案范文

2024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史备课教案范文

2024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史备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的背景、意义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方针实施期间的主要文化成就和文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评价文化政策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树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涵及其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难点:分析该方针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它对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文化现象,如电影、音乐、艺术作品等,激发学生对于文化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政策背景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知识讲解与背景介绍讲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包括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文化领域的状况以及党和国家的战略考虑。

详细解读方针的内涵和目的,包括“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两个方面的具体含义。

案例分析选取一两个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下产生的重要文化成果或事件,如某部文学作品、某次艺术展览或某场学术讨论会,进行深入剖析。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文化成果或事件是如何体现方针精神的,它们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当今社会,如何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选取几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文化领域的人物就文化政策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它对我们今天文化建设的启示。

强调坚持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文化传播和交流。

教学设计10: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10: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内容标准知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新旧社会的交替,“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

2.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1.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分组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赞赏和鼓励学生发表创新见解。

2.选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或图片资料讲“活”枯燥的文化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双百”方针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

2.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本目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前预习1.“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背景、时间、历史意义及在此方针指引下取得的硕果。

2.“文革”期间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表现。

3.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的特点及其原因、表现。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焚书坑儒”,汉代董仲舒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显而易见,这都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对一个民族的思想发展、文化走向有不良影响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终于摆脱了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迎来了科学文艺领域的春天。

为了让各个领域结出更多的硕果,五十多年前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我国科学、文学、艺术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繁荣时期。

2013年是“双百”方针提出57周年。

第20课 百花齐放教案

第20课 百花齐放教案

第20课百花齐放教案课题: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习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解双百”方针是为适合探索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而提出的,党的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方针,它是。

通过加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双百”方针的理解。

“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使科学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但同时又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概括阐释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习,认识文化要为社会经济服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增强学生勇于探究、勇于进取的学习态度和精神。

春天的信息“双百”方针的提出;“双百”方针的内涵春天的硕果科学技术领域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成果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历史的经验教训【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及内涵难点:“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及贯彻的经验教训【思考感悟】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知识梳理】一、“双百”方针的制定1、背景:⑴历史教训⑵必要性⑶可能性2、提出3、含义⑴前提⑵“百花齐放”⑶“百家争鸣”⑷双百方针是提倡4、影响5、成果: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三里湾》)二、挫折:政治运动扩大化;十年“文革”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2、结果:百花凋零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三、艺术的春天1、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

邓小平指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

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

2、内容:出现以“文革”为主题“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改革”为主题;社会生活为主题。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3、结果:中国文艺再次繁荣,走向世界四、经验教训1、教训:政治运动扩大化,学术问题政治化2、经验:(一)、纠“左”;(二)、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三)、坚持“双百”方针。

学案9: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案9: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2.明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背景及内涵。

3.总结“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课前预习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提出背景:1956年初,__________基本完成,大规模________已开始。

2.提出目的:调动知识分子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和科学工作的发展。

3.正式提出:1956年初,________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4.基本内涵:艺术问题上“__________”,学术问题上“________”。

5.主要作用:推动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指引:“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思考:“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什么不同?二、“双百”方针的挫折与发展1.“双百”方针的挫折:(1)原因: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__________”的到来。

(2)表现:学术问题被当成________批判;文艺凋零;科研受到影响2.“双百”方针的恢复与发展:(1)背景:①“文革”结束后清算极“左”路线。

②邓小平提出文艺要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

(2)影响:文艺的春天。

①出现了“________”“伤痕文学”等文艺流派的发展。

②反映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发展迅速。

③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指引:“样板戏”是“文革”的产物,但是“样板戏”本身多半是较优秀的文艺作品。

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艺学术为什么呈现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重点分析一、如何全面认识“双百”方针?(1)从提出的背景来看,“双百”方针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有利于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从内涵来看,“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实质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导学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导学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意义。

2、理解“双百”方针在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探讨在当今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双百”方针,促进文化繁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涵和历史背景。

(2)“双百”方针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双百”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和发展。

(2)在当代社会如何贯彻“双百”方针,推动文化创新和繁荣。

三、知识梳理(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迫切需要发展文化事业,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2)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提出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内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二)“双百”方针的实践1、文学艺术领域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文学艺术界出现了繁荣景象。

许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题材新颖、风格多样的作品涌现出来,如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等。

2、科学技术领域在“双百”方针的推动下,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科学家们在学术上勇于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双百”方针的曲折发展1、遭遇挫折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文化事业遭受重创。

2、恢复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双百”方针重新得到重视和贯彻,文化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四)“双百”方针的意义1、是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方针,为繁荣文化事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自由,推动了文化创新和文化多样性。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教案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教案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由于本课的某些内容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故本课将运用电脑多媒体进行历史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对抽象的史实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对新知识的把握。

同时采用启发设问和问卷探究方式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及历史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教学方法:启发讲解法、指导读书法、探索教学法、讨论法教具:电脑多媒体课型:讲授、讨论课板书:一、“双百”方针提出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过程: 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和阐述“双百”方针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3、结果: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二、曲折的年代由于政治运动扩大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文艺和科学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三、文艺的春天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强调坚持“双百”方针2、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学术研究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考考你】你知道当今中国两岸三地有哪些大型的电影奖项评选吗?播放视频,介绍《百花奖》。

[讲授新课]【自主探究】阅读课文,百花奖的设立体现了党和政府什么科学艺术发展方针,其含义是什么?当时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方针?【小组讨论,百家争鸣】阅读教材97页,“双百”方针提出后,到“文革”前我国的文艺科学发展状况如何?发挥想象,请以最形象的方式(画、写、简单手工艺……),把这种状况表达出来。

教师归纳:“双百”方针提出后,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自主探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问题:请从教材中归纳“第三届百花奖”黯然撤消的原因。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交流和展示为学生提供了方便,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结合前面学过的关于文革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等内容,学生很容易能理解这段内容。
学生很难回答全面,教师适当补充。
学生采用表格形式概况文艺春天出现的表现,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
学生通过资料的汇总,思考、讨论并作答。
学生从教材中圈点勾画,寻找有效知识点。
小组合作,展示相关知识点。
③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个性设计
达标检测
板书
认识“双百”方针贯彻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
【突破】(1)“双百”方针提出后,出现了繁荣景象。(2)“文革”的爆发,“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年级
八年级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审编教师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总课时
1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教法学法
讲述法,讨论分析,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白板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个性设计
合作展示
第一环节:回顾历史,引出本课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哪位同学来简单绍一下。

教学设计2: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2: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要求⒈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⒉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⒊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⒈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⒉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中心问题讨论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服务。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过程【导入】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一、“双百”方针的提出⒈背景:学生看书回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来建设伟大的国家。

引导回顾: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

为适应这种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为此针对文艺、科学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⒉提出:学生回答——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⒊结果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硕果累累:《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二、曲折的年代⒈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⒉结果:百花凋零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三、艺术的春天⒈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涵和意义。

学生能够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不同领域的实践和成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历史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化艺术和学术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包容意识。

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涵和提出背景。

“双百”方针在文化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实践成果。

2、教学难点理解“双百”方针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

如何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双百”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艺术繁荣的视频片段,如电影《白毛女》、话剧《茶馆》等,提问学生: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而引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2、知识讲解介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文化艺术和学术的繁荣发展。

讲解“双百”方针的内涵:“百花齐放”是指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分析“双百”方针的意义:促进了文化艺术和学术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3、案例分析展示文学作品《青春之歌》、电影《林则徐》、学术著作《论红楼梦》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作品是如何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

组织学生讨论: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化艺术和学术领域还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4、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在当今社会,如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学案6: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案6: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教材整理1 “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涵:艺术问题上“”,学术问题上“”。

4.特点: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的方针。

5.成就(1)主要内容: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

(2)主要成果: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

6.影响(1)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教材整理2 曲折的年代1.原因(1)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的到来。

(2)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问题。

2.表现(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

3.影响(1)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 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教材整理3 文艺的春天1.背景(1)“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路线。

(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

(3)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服务。

(4)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方针。

(5)20世纪80年代初,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

2.表现(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伤痕文学”。

(2)出现了以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3.前景: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能力提升1.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高潮”出现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B.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2.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曾强调:“我们所主张的……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

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用毛泽东的两段话导入。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跟我们解释一下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讲授新课】一、“双百”方针的提出(课件1---12)1、“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在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被当成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3)1956年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双百”方针的提出“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首先要明确“双百”方针的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使学生明确,“双百”方针的针对性。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间,领会它们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识记和掌握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的原因,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学习古人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争辩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含义。

2.难点:“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先后出现过“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至今还有重大意义。

(二)讲授新课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含义(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1年—221年。

(2)含义: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和文化进行的政治活动,春秋末期至战国前夕,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变有秦朝建立、楚汉之争、焚书坑儒、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等。

2.“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也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统一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形成了“天下无道,诸侯并起”的局面,社会的动荡不安,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百家争鸣就在这种情况下兴起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统治者都企图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决定思想和学术的发展,所以,不同学派的著作得以陆续问世,学术思想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影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至今还有重大意义。

学案8: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案8: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2)1956年初,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已开始。

(3)为了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容:艺术问题上,学术问题上。

4.特点:既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的方针。

5.成就(1)领域: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

(2)代表:老舍的,郭沫若的《蔡文姬》,杨沫的《青春之歌》。

(3)意义: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6.影响: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二、曲折的年代1.原因(1)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的到来。

(2)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是问题。

2.表现(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的批判。

①小说: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②寓言诗:艾青的《蝉的歌》。

③昆曲:《李慧娘》。

④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

(2)一些作者被划为“右派”或。

3.影响(1)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三、文艺的春天1.原因(1)“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路线。

(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

(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和。

(4)强调坚持贯彻方针。

(5)中共中央提出加强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

2.表现(1)表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

(2)出现了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3.发展:21世纪以来,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课堂练习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

”此决定()A.是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体现B.有利于“双百”方针贯彻执行C.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2.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 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体育事业的指导方针?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中国女排五连冠
历届奥运会中国成绩
23届 2放百家争鸣
❖ 有 3000 余 年 建 城 史 的 北 京 , 经 过 改 革开放的洗礼,将以崭新的、多姿 多彩的面貌进入新世纪,她将以饱 满的热情欢迎全世界的体育健儿和 各界朋友,共同参与奥运会。
“双百”方针
文学艺术的成就 零的突破
思考
❖ 1.“双百”方针是什么? ❖ 2.说一说“百家争鸣”名称的由来? ❖ 3.“双百方针”的含义是什么? ❖4.新时期科学文化事业繁荣的新方针?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不同学派的涌 现自己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以著作形式表述自 己学术观点的有189家。所谓“诸子百家”,“家”, 是指一种学说或是一个学术派别;其实主要归为10 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 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所谓“百家争鸣”, 是说诸学派各抒己见、相互辩驳。
汉城 巴塞罗那 亚特兰大
悉尼 雅典
金牌数目 15 5 16 16 28 32
中国名次 4 11 4 4 3 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