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doc 12)

合集下载

浅析成本管理在企业的重要性

浅析成本管理在企业的重要性

浅析成本管理在企业的重要性中文摘要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标,而在现代企业的经营当中,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以较少的耗费获得更好的收益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因而,成本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经济指标,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可以增加企业自身利润和职工群众的利益,同时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实现高效率的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佳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现代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重要性实现途径目录中文摘要 (1)一、成本管理的概念 (3)二、企业实行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3)(一)成本管理企业发展的基础 (4)(二)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5)(三)成本管理体现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本质和核心 (5)(四)成本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5)(五)加强成本管理是控制各种劳动耗费的手段 (6)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一)缺乏成本战略思想 (7)(二)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8)(三)企业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8)(四)成本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不畅 (8)四、成本管理的实现途径 (8)(一)引进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8)(二)构筑成本管理系统观念 (9)(三)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内控制度 (10)(四)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10)(五)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11)(六)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11)(七)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12)参考文献 (12)一、成本管理的概念成本管理是从产品设计到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围绕所有耗费而发生的制造成本、各项费用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成本水平不仅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现代成本管理的五大理论

现代成本管理的五大理论

现代成本管理的五大理论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先进的制造方式,如:敏捷制造、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逐步涌现出来,使得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够适应现代的生产制造模式。

在这种形势下,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

一、作业成本管理上世纪70年代初Staubus教授首次提出了作业和作业会计的概念,但是当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8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认识到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实际。

Cooper和Kaplan等人在分析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弊端后,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将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通过成本动因更为精确地分摊到产品成本中,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计算是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

作业成本管理使用作业成本的信息,其目的不仅要使所销售的产品和服务合理化,更重要的是明确改变作业与过程以提高生产力。

它将成本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供应链作业层次,尽可能消除“非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从成本优化的角度改造作业和重组作业流程;并且对供应链中的各项作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定关键作业点,对关键作业点进行重点控制。

应该说作业成本管理的出现使人们眼前一亮,它突破了传统的人们对于成本的种种认识,并为管理者拓展了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

二、战略成本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由英国学者Simmonds 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他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

Wilson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注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

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以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加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围。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该企业的战略相结合,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各项成本行为,成本结构实施全面了解、分析、控制,从而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对企业价值链中各环节成本进行分析和优化,实现成本降低、效益提升。

本文旨在对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优势、实施方法和应用案例。

二、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概述2.1价值链理论2.1.1价值链概念价值链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1985年提出,他认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构成了一个连续的价值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即为价值链。

具体包括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会对产品或服务增加价值,从而满足客户需求。

2.1.2价值链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企业的各项活动,将其分为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

2.分析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价值链环节。

3.分析价值链环节的成本和利润,找出优势环节和劣势环节。

4.制定战略,优化价值链,提高竞争优势。

2.2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概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以战略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制定成本优化策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2.3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原理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将成本管理融入到企业的各个价值链环节,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找出成本驱动因素和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实现成本最优化和价值最大化。

三、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优势3.1成本分析与控制能力提升3.1.1基于细分市场进行产品定位与定制化生产通过分析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企业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定位和定制化生产,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这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3.1.2成本驱动型绩效评估体系建立与应用建立成本驱动型绩效评估体系,将成本控制与员工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

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战略成本管理(SCM)是指如何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以及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

一、国外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成果列举国外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从宏观方面来说,是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从微观方面来说,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是企业通过成本管理系统,为了弥补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国外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最早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主要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视角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研究,仅对战略成本管理作理论层面的探讨。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

美国会计学者杰克·桑克和戈文德瑞亚等人于1993年出版的《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以战略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1995年欧洲的克兰菲尔德工商管理学院提出了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模式,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工具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竞争战略的制定、竞争对手分析和目标瞄准、行业分析、成本动因分析、评估组织面临的挑战、确定自身的目标。

1998年英国教授罗宾·库珀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

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通过充分透彻的分析,来减少或者消除非增值作业,使成本达到最低,是一种“源流”管理。

二、我国战略成本管理文献综述21世纪初的我国,同样面临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传统的强调以企业内部价值耗费为基础的成本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在外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有些学者也开始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浅析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与应用

浅析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与应用

在 誊
:清 鼍 堂
属煮 ,
同 a : 晶i _; 考 会 I 理
境 战 管 会 特 强 各 相 指 或 力资源投资分析。 。 略 理 计 别 调 类 对 标 比;


酶 战 理计点用 略 会特应 管
本 荔 、 釜
战略。
的展 发



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中 , 充分运用战略管理思 应 量与非数量信息并重 ,为企业战略及企业战术 计和战略管理会计共 同关 注的焦点 ,它是一个 : 想 的制订 、执行和考评 ,揭示企业在整个行业 中 对投资立项 、研究 开发 与设计、生产与销售进 : ,可以选择一些 管理较完善 、会计制度较健 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 ,建立预警分析系统 ,提 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 。战略成本管理分为三个 全的企业 ,组织战 略管理会计的实施 ,从实践 供全面 、相关和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现代管理 部 分 ,即价值链分析 、竞 争对 手分析和成本动 中逐步积 累经验 ,培养出二批高质量的战略管
有一定 的风 险。一般而言 ,报酬与风险是共存 的,报 酬越 大 ,风险也越大 。但 当风险 增加到
定程 度,就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由于战略 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 间界 限, 管理会计着 重研究全局、长远的战略性 问题 , 现 代企业 正面 临 国内和 国际 两个 市场 的 着重从长期竞 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 的 因此 ,它必须经常考虑风险因素 。它通过在经 竞争挑战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现代化的 发展方 向,它更注 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 营 与投 资管 理 中采用 一定 的方 法 ,如投 资组 今天 ,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时刻要涉及到战略 问 持 ,甚至不惜牺牲短期 利益。所以 ,构成企业 合 、资产重组、并购与联营等 ,来分散风险 。 题 。作为管理决策支持 系统 的管理会计也逐步 竞争地位 的上述八大 因素都是战略管理会计 必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 向战略管理会计方 向发展 。然而 ,管理会计是 须研究的 内容 ,而不是 仅局限于优 良的财务业 为了弥补传统管理会计的不足 ,战略管理 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来源于实践 、又必 绩这一财务指标 。 会计应运而生 。传统管理 会计注重企业内部管 须应用于实践 。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不应 只停 3 、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 理 ,从战术角度深人 到企业 内部 的作业水平 , 留于纯粹的理论研究 ,而应在管理实践 中使其 的非财务信息 。 重在 “ 己” ;战略管理会 计则立 足于全局 , 知 得到丰富和完善 ,并更好的指导和应用于我国 企 业要想获 得持续 的竞争优势 ,单靠优 良 从战略角度拓展到整 个宏观 环境 ,寻求企业竞 的企业管理实践 。 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 的,它还 必须依仗众多 争优势 ,重在 “ 知彼 ”。二者相辅 相成 ,互为 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及其内涵 的非财务指标 ,因此 ,战略管理会计 必须 提供 ; 补充。这种微观深人与宏观扩展 的结 合。是现 2 世纪8 年 代以 来 ,企 业面临 的制 造环 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 息,具 体包括五 O O 代管理会计为适应复杂 多变 的客观 环境 的必然 境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而传统管理会计在成本 大类信息 :( 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 1 ) 发展趋 势。因此 ,在实际应用 中,我们 不能片 计算系统、成本控 制系统和业绩报告系统等方 () 业管理 部门对 上述 战略财 务与 经营业 绩 2企 面地 否定任一方面的重要性 ,而应将二者结 合 面 ,已不适应新的制造环境。在企业管理发展 信息的评价 分析。() 3前瞻性信 息。 () 4背景信 i 起来 。更全面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到战略管理的阶段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存在上 息。 ( 竞争对手信息 。 5 ) ; 目前 ,由于我 国管理 制度的基础 比较落 述问题 ,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 ,战略管理会 4 、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 、综合性的 后 ,尚未实行战略管理 ,信 息技术 在企 业管理 计逐渐形成。 风险管理。 : 中应 用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企业财 务信 息管 作为一支新兴的会计学分支学科 ,战略管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 经营活动 , 理 系统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战略管理会计 在我 理会计( ) S 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 也重视辅助活动 ;既重视生产制造 ,也重视其他 j MA 国全面 应用的条件 尚不成熟 。但是 ,从长 远发 的产物。它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 ,通过报告 价值链活动 ;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 , 展来看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 的复杂化和 市场竞 战略的成功 与否来对 战略 管理产 生影响。战略 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 ,战略管理会计应 管理 会计分析和提供 与企 业战略 相关的信 息, 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I  ̄,回避可能的风 争 的 日益激 烈 ,传统管理会计 已不能很好地适 I l , 应新 的企业管理环境的需求 。战略 管理 会计的 特别是反映 实际成本 、业 务量、价 格、市场占 险一 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 一 产生 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而且在现 有率 、现金流量和企业总资源 的需 求等 方面的 三 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代企业 竞争 战略的实施过程 中,起着越来越重 相对水平和趋势的信 息。它要解 决的主要 问题 战略管理会计究竟包括哪些 内容 , 有些学 要 是:如何适应 变化 中的内外部 条件 ; 企业 资源 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 的作用。鉴于我 国对战略管理会计 的重视和 研究 力度不够 ,目前应加强战略管理会计 的建 在内部如何分配与利用 ,如何便企业内部之 间 1 .战 略 目标 的制定 。战 略管理 会计首先 设和推广应 用。我 国企业改革正在不断深入 , 协调行动 , 以取得整体上更优的战略效果 。 要从企业外部和 内部搜 集信息 ,提出各种可行 : 现代企业制 度正在 逐步建立 ,同时科学技术迅 目前 对战 略管 理会计 的定 义 尚未达 成共 的战略方案 ,供高 层管 理者选择 ,协助其制定 识。一些学者认为 ,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取得整 战略 目标 。企业的战略 目 可以分公司战略 目 猛发展 ,这些都将 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 标 组织上、技术上的支持。 体竞争优势为主要 目标 ,以战略观念审视企业 标、竞争战略目标和职能战略 目 标三个层次 。 因此 ,我国 在实 施现 代企 业制 度和 经济 外部和内部信息 ,强调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数 2 .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传统管理会

企业成本管理的展望和建议

企业成本管理的展望和建议

企业成本管理的展望和建议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化,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有效的成本管理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还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当前形势下,展望未来,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对企业成本管理进行创新和改进,同时提出建议。

一、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成本构成和成本变动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识别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企业应当积极引进和应用这些技术手段,提高成本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二、注重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和全局性未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应当注重系统性和全局性,而不仅仅是管理焦点所在的某一个方面。

除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外,企业还应当充分关注各项非生产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

企业应当注重成本管理的全局性,即通过整体规划和整体优化,提高整体效益,而不仅仅是追求某一环节的短期成本降低。

这需要企业领导者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同时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三、强化成本管理的管理人员素质和意识未来,企业需要加强成本管理的管理人员素质和意识培养。

成本管理可能涉及到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成本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企业需要加强成本管理的意识培养,即使让所有员工都意识到成本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成本管理工作,共同为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而努力。

四、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内控制度未来,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内控制度,以推动成本管理工作的持续深入。

对于成本管理工作出色的员工,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成本管控三步法

成本管控三步法

成本管控三步法企业成本管理的根本是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首先应全员树立成本意识,其次建立健全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再次选择积极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法,这是企业成本管控三步法。

一、全员树立现代成本意识成本意识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一个基本立足点,它要求除企业管理者和参与成本控制的管理人员外,企业全部人员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全员树立成本意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企业技术和人员素质低无法降低成本等传统思想的束缚,要使企业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企业目标是利润,而决定利润多少主要两个因素,一个是成本,一个是产品价值,传统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至力于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

而现代成本理念即强调的是成本效益观,成本效益理念可以通俗地表述为:“为了省钱而花钱”的思想,即为了长期、大量地削减开支而应该支出某些短期看来好似高昂的费用,不是简单地以成本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而是投入与产出之比作为评价标准,则现代成本控制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在产品成本既定的情况下产品价值的增加,一是在产品价值既定的情况下耗费的降低。

企业成本是企业对所控资源的耗用,包括人力、物力、技术和信息等,而这些耗费最终作用在最终产品主,但其起关键作用的耗费主体是企业的所有员工,尽管企业资源耗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和流程设计的合理性,但最终的执行还得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员工的责任心、对流程的执行度、操作熟练程度、操作技巧等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最终成本,另外产品在技术、功能、外观上的创新虽然可能不会降低其耗费,但有可能增加产品的价值,这也是一种成本节支方式。

只有让全员树立起现代成本意识,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成本控制意识,才能最大地挖掘企业的成本控制潜力。

树立企业全员成本意识不光表现在企业有多少多少成本制度,有多少多少成本控制人员,其根本应将成本效率观念溶入到企业每个员工的血液之中,要使企业每个员工都能自觉自愿地、随时随地为增加产品价值、节省各项耗费着想。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措施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措施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措施1 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战略作用(1)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即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的成本管理。

(2)从管理环节上看。

不仅要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管理,也要对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过程的成本进行管理,还要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成本预测与企划。

(3)从参与管理的人员上看,企业应该通过经济责任制考核把生产成本与各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经济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员工的企业成本意识,要求全体员工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使各级管理人员和车间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在为企业创造收益的同时必须想方设法为企业降低成本。

2 重视和发挥价值链体系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的核心作用(1)既要分析本行业的价值链,清楚企业在本行业中的位置,也要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以便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争取更大的优势。

(2)企业的管理者还可以通过重构价值链,从而达到能够降低成本和强化企业竞争地位的目的。

(3)企业的管理者把企业看成是多职能组织的价值链,并以多职能为中心进行管理,取长补短,实现产品价值、产品成本的.最优组合。

(4)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应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更应注重对企业的外部管理,企业应长期收集行业和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定期进行分析,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

(5)树立价值链的观念不但要让企业的管理人员认识到成本管理与本企业的产、供、销方面的相关性,而且要让企业的管理人员意识到本企业是处于一个价值链之中。

3 有效利用和控制成本动因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由于各种战略成本动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企业应在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各战略成本动因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相互间的抵触。

(2)充分利用成本动因间相互加强的效果,找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战略成本动因,进而对现实系统行为状态进行评价和改进,引导企业战略成本的态势下移,使企业的成本在既定战略下持续降低,获得持久竞争优势。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探究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探究
决 择 和 控 制 , 评 价 其 实 行 的 效 果 和
种 既定活 动 的成 本 。成 本动 因或 多 或少 能够 置于 企 业控 制 之下 ,控 制
成 本 不 是 控 制 成 本 本 身 , 是 控 制 而
率 性 、产 品外 观 、联 系等 方面 的作 业 程序 安排 ,为战 略成 本 管理 目标
强 势 一 弱 势 一 机 会 一 威 胁 ( 称 简 S OT) 析 方 法 , 将 外 部 环 境 分 W 分 是 析 和 内 部 条 件 分 析 结 合 起 来 形 成
企 业成本控 制战 略的 一种有效 的
改 变 价 值 活 动 之 间 的 联 系 可 以 改 变 价 值 活 动 之 间 的 关 系 , 而 改 变 从
二 是 要 对 企 业 的 成 本 动 因进 行
型 , 是 全 面 影 响 产 业盈 利 能 力 的 就
六 种 力 量 。 对 任 何 产 业 来 说 ,盈 利
联 系 实 际 , 能 使 战 略成 本 管 理 的 才
方 法得 到合 理 有效 的运 用。 二 、 企 业 战 略 成 本 管 理 方 法 的
和 竞 争 优 势 。 价 值 链 分 析 为 企 业 成 本 分 析 提 供 了依 据 和 基 础 ,成 本 作 为价 值 创 造 过 程 中 的一 种 代 价 , 其 分 析 只 能 放 在 与 价 值 创 造 有 关 的 活 动 之 中 进 行 。 对 价 值 链 进 行 分 析 是 一 个 必要 前提 。

析 。 要 明 确 各 价 值 活 动 之 间 的 相 互
法 研 究 现 状
联 系 ,提 高 企业 创 造 价值 的 效 率 ,
增 加 企 业 降 低 成 本 的 可 能 性 , 企 为 业 取 得 成 本 优 势 和 竞 争 优 势 提 供

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

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

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实力,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兴起。

它突破了传统管理“正确地做事”的思维范式,而立足于“做正确的事”。

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自然也不例外,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SCM)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SCM的思想观念、在这一观念指导下的方法集以及这些观念和方法如何在我国企业中有效推行等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战略成本管理(SCM)的观念美国会计学界两位着名的教授库伯(Cooper)和斯拉莫得(Slagmulderr)对SCM曾作如下简明的界定:SCM意指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improve?thestrategic?position?of?a?firm)之目的[1]。

综合当今SCM的思想观念与方法,笔者认为其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至少具有以下特点:l.成本管理的目的变化?SCM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探求提高(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的成本降低途径。

如果某项成本降低途径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则应弃之不用;另一方面,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则这种成本的增加是值得鼓励的。

如某细分市场上的顾客需要设立某项特殊的产品售后服务,虽然这一做法会增加企业成本,但它吸引了顾客,保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当然企业亦可通过工程再造(reengineerin)来重组业务流程,以达到同时降低成本和强化企业的竞争地位之目的。

比如某医院通过精简就诊程序来降低成本,并且力图使得重新设计后的就诊程序有利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化趋势的加速,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也需要注重成本控制和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特点、优势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将成本管理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

其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性视角:战略成本管理强调从长期的角度看待成本管理,而不仅仅是短期的利润最大化。

它认为,成本管理应当服务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通过持续的成本优化和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全局性观念:战略成本管理注重从全局的角度审视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整体战略中。

它不仅仅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还关注产品的研发、设计、采购、销售等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以实现企业整体成本的最小化。

外部导向性:战略成本管理强调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它认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当紧密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政策法规等因素,以便及时调整成本管理策略,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竞争优势导向: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成本管理来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

它强调通过成本领先或差异化策略,形成企业在市场上的独特竞争力,从而实现长期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增长。

持续改进与创新:战略成本管理倡导持续改进和创新的理念。

它认为,成本管理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企业应当通过不断的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和管理的持续改进。

现代医院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与应用

现代医院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与应用

管理方法与应 用 口中院第雾 福医附豢医 建学属人院 霎二, 蘩誊 黎民 豢誊 蠹0
中心 。实践 证 明 , 个战 略成 本 的投 入 , 这
值 。 × ×医院对 运 送 、 洁 、 护等 临 床 保 维
支 持 项 目进 行价 值 链重 构 。外 部资 源 委
性 ,决 定 筹集 资 金精 心 策 划进 行场 所 改 托 专 业 公 司 管 理 , 然 每 年 多 花 费 一 大 虽
内部 延伸 到 外 部 , 外 部 竞 争 对 手 的 成 造装 修 , 设备 。 用 两个 月 的时 间就 笔 的 委 托 管理 费 , 能 够 改 善 医 院 整体 对 添置 仅 但 本信 息进 行 分 析推 测 , 比较 中找 差 距 将体 检 办升 格 为 一站 式服 务 的健 康 体 检 服 务 形 象 , 效 提 高 整 体 服务 水平 。楼 在 有
维普资讯
【 摘要 】 为适应经 营环境 的 变化 , 创造
竞 争优 势 , 医院 应 适 时 更 新 成 本 管理 方 法—— 将 成 本 管 理 与 医院 战 略 有 机 结 合 , 用 价 值 链 分 析 方 法 , 集 成 本 信 采 采 息 , 战 略 管理 服 务 , 进 医 院 可 持 续 为 促
撰 稿
门将 安 排 公 务 员 健 康 体 检 的 消 息 后 ,
从 × ×医院所 处 的 地 理位 置 、社 会 知 名 度 、 弟医 院体 检 项 目开展 情 况 , 析后 兄 分 发 现健 康 体 检 具 有 潜 在 的 广 阔市 场 , 可 以提 高 医院竞 争 实 力 。医 院管 理层 从 战 略成 本 管 理 角度 评 估 投 入 产 出 的 可 行 是 创 造 一 个 价 值 链 战 略 , 链 中的 每 个 使 成 员 充 分 整 合 并 为 全 过 程 增 加 相 应 价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标题1:战略成本管理概述战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目标所需分析和决策的所有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等。

它的核心是将成本和价值联系起来,以落实战略与市场定位。

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战略成本管理则是一种全新的成本控制模式。

它不仅关注成本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关注成本对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流程及客户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升质量、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目标。

在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深厚的业务实践知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创新的思维方式,因此导师应当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掌握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以保证本研究的深入与严密。

总结: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进步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帮助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链系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标题2:战略成本管理的组成要素战略成本管理的组成要素包括:成本结构分析、组织优化、计划制定、成本控制等。

其中,成本结构分析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要素,主要是通过对成本的处理与分解来达到最优化的目的。

组织优化则是考虑到人力、财务等因素之后,来解决消除浪费和实现杠杆效应。

计划制定则是为了准确合理地进行各项工作规划和安排。

成本控制则是在前三项工作的基础上,策略性地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实时调整和控制成本变化水平,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

导师应该带领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成本计算、分析、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监督等。

引导学生了解企业运作的内外部环境、竞争态势等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让学生理解成本管理关联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奠定基础。

总结:战略成本管理的组成要素包括成本结构分析、组织优化、计划制定、成本控制等。

导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度了解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环境、竞争态势等,让学生了解成本管理的各个维度和组成要素。

标题3: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方法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最流行的是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绩效成本管理等方法。

关于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理论综述

关于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理论综述
2 . 3在 航 空企 业 中的 应 用
随后 哈佛 商学院的迈克 尔 ・ 波特 教授在其 《 竞争优势》 一书中第一 次从战略的高度来详 细考虑成本管理通过识别企业竞争 战略 ,制定简单 可行 的 战 略框 架 ,以强 调 战 略成 本 管 理 方 法 。 1 9 9 2年 ,V. G o v i n d a r a j a n 和J .P .S h a n k和 1 9 9 3年 美 国 管 理会 计 学者 J .P .S h a n k和 V .G o v i n — d a r a j a n等人在西蒙斯和迈克尔 ・ 波 特研究 的基 础上 出版 了 《战略成本 管理》 一书 ,提 出可 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 S h a n k 模式 。他们利用一系列 的分析工具 ,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 战略性 的透视 ,使战略成本 管理 的理 论 和方法更加具 体化 ,其 主要 内容包 括 战略价 值链 分析 、战略定 位分 析 、战 略 成 本 动 因分 析 。 从1 9 9 2年到 1 9 9 7年 ,美 国在战略成本管理领 域不 断发展 出了新 的 内容 ,主要有策略成本分析 、 目标成本法 、产品生命周期法 、平衡财务 与非财务绩效表 。
战略成本 管理的萌 芽最早发 端于 2 0世 纪 8 0年代 英 国学 者西蒙 斯
( S i mo n d s )提 出的 “ 战略成本会计观念 ” , 这 种 观 念 着 重 强 调 了 企 业 管 理 会计 与 企业 战 略结 合 的重 要 性 。
定位分析和成本动 因分析三项基本 内容 。最后给出了在钢铁企业 中实施 战 略成 本 管 理 的一 些 建 议 。 比如 要 成 立 战 略 成 本 管 理领 导 小 组 和 战 略 成 本管理 委员会 ,制定 战略成本管理制度 ,强化信息化管理等 ;应 当进 一 步和直接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节约交易费用 。

(战略管理)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的成本决策

(战略管理)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的成本决策

(战略管理)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的成本决策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的成本决策一、战略成本动因成本动因(costdriver)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

这些原因构成了成本的决定性因素(determinant)。

由于各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同,影响其成本的因素也会不同。

到底什么是影响企业成本的最重要的因素呢?对于传统的管理会计而言,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即产量就是唯一重要的成本动因。

这是与传统的制造业下,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占制造成本较大比重的情况相联系的。

随着新制造环境的出现,产品的成本性态发生了改变,使得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对成本信息的扭曲越来越严重,导致了作业成本法的诞生。

在作业成本法下,许多过去不被重视的各种作业计量尺度如材料移动次数、定单数量、准备次数等都被看作成本动因。

但无论是产量,还是材料移动次数等都是作为客观的被动的成本动因用于成本分析,可以把它们称之为作业性成本动因。

事实上,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影响成本的因素的话就会发现,比作业性成本动因对成本影响更大的因素委实不少,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战略成本动因。

所谓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

与前述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它具有如下特点:(1)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连,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等。

(2)它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长期、更持久、更深远。

(3)与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这些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为困难。

战略成本动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structuralcostdriver)与执行性成本动因(executionalcostdriver)。

由于这些成本动因在成本计算中常不予考虑,因此常常被传统的成本管理所忽视。

这样,成本动因就可以按其对成本影响的程度划分为战略成本动因和战术成本动因,两类成本动因分别从基础经济结构和作业程序两方面影响企业的成本姿势(costposition),并为企业改变其成本地位提供了能动的选择。

谈战略成本管理与应用条件

谈战略成本管理与应用条件

谈战略成本管理与应用条件李雪琴(四川省经济贸易学校,四川 成都 610041)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李雪琴(),女,四川成都人,四川省经济贸易学校经济师,从事经济管理与研究。

摘 要: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开放性、长期性、动态性的特点。

我国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对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人员的教育,提高企业管理阶层的整体素质;成立专业的管理协会,推动成本管理的规范化,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 特点 应用 条件 中图分类号:F27017;F 27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024(2008)04-65-03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开发与实施,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果与成本行为进行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从而寻求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成本管理手段。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一)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开放性战略成本管理超越了企业自身,将企业、市场、顾客、竞争者融为一体。

传统成本管理主要着眼于企业的内部环境,提供的决策分析信息也主要以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条件为依据,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内部系统,影响了决策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而战略成本管理则需要考虑到市场的顾客需求及竞争实力,将成本管理信息收集与加工的涉及面和控制视角向企业价值链的上游与下游扩展与延伸,从而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知己知彼,确定和实施正确的成本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

(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着眼于创造企业未来的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和“降低成本”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成本管理观念。

前者强调长期的成本管理,后者则只注重短期成本目标的实现。

战略成本管理的精髓在于不再只局限于企业的短期利润,而是以顾客满意为导向,追求一种持续改善的成本优势,以保持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从而弥补了传统成本管理追求短期利润的不足之处。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其基本框架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其基本框架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其基本框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部分企业都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采用成本控制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所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很有可能因为控制成本使得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有所下降.从长远来看,一味的实行控制成本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对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行调整,建立有利于现代企业发展的战略成本管理.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及特点1.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自身和同行业的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对企业自身做出准确的评价,让企业的经营者形成企业管理战略,了解企业自身具有的竞争优势,从而扬长避短,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已经形成的成本管理体系,按照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求,而建立的一种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体系.由于企业所处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是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都是以战略管理为基础,以成本会计信息贯穿始终,通过对成本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将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扩大企业的成本管理范围,重视战略成本管理的过程和业绩,使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总体的成本支出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创造竞争优势.2.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1)战略成本管理的动态性.企业实行战略成本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因此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周期性变化极为重视.由于企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以不同阶段的战略成本管理有所不同.企业应该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对战略管理进行调整,使战略成本管理满足企业的需要,这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动态性.(2)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战略目标,分析企业未来的竞争发展变化,帮助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它与企业长期参与市场竞争休戚相关,因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而变化.(3)战略成本管理的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是立足于企业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对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析.了解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重视对供销商、顾客的服务质量,统计产品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成本支出,从而对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二、目前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但是由于我国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时间不长,对于成本管理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战略成本管理观念淡薄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意识都很淡薄,甚至有些企业并不理解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仅仅将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方式.而有些企业即使采用战略成本管理,也只是做表面文章,并没有将战略成本管理运用到企业战略分析、评估当中,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这两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我国大部分的企业中,一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战略成本管理的意识,另一部分企业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反而因此耗费企业更多的人力和资金.2.盲目引进先进观念,而忽略本国的国情由于国外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应用较为成功且研究较为深入,而国内对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许多企业都直接借鉴国外的战略成本管理经验.国外的管理理论虽然成熟,但仅适用于国外企业的发展环境,并不一定满足我国企业的发展需要.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较少,人工费较高,因此企业大都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而在我国科技并不十分发达并且劳动力廉价,人工的成本要远低于机器生产的成本,如果盲目的引进国外的战略成本管理方式,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支出,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三、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是以战略管理为基础开展的,在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分析中,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组成主要包括对战略定位、成本动因、价值链三方面的分析.1.战略定位分析通过对企业所处的战略环境进行准确的分析,明确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对企业成本管理进行定位,从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战略,这就是战略定位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包括三种竞争战略:第一,重点集中战略.将竞争市场划分为几个领域,将管理重点集中于其中一个领域,尽可能的使产品得到该领域的消费者的认可,这样就能在该领域中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第二,差异化战略.想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不仅产品的质量要好,还要让产品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特征,这样才能获得竞争优势;第三,成本领先战略.产品的成本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利润,因此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最有效的战略.2.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是进行一项经济活动的原因,是成本结构的重要因素.进行成本动因分析有利于帮助企业经营者准确了解企业成本形成的原因,加强对成本的控制.成本动因分析主要包括了结构性和执行性的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是主要分析对象是企业经济结构,利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式对企业的规模、技术、经营等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趋利避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就是将企业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力、质量管理、作业程序、生产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等因素作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过程的控制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3.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企业价值链,了解企业各项价值活动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各项关系的分析来提高各项经济活动产生的价值效率,这样才有可能降低成本,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成本优势.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方案根据目前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只是盲目照搬国外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应该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出真正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成本管理实施方案.1.树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就是降低成本,没有对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致使产品质量降低,最终将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应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生产活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企业自身和竞争者的相关信息,将企业成本管理融入到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中,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本优势.2.灵活运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工具灵活的运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工具是发挥战略成本管理作用的关键,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是三个重要的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企业经营者了解企业的成本因素、相关行业信息、市场环境的变化等信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应用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便利,也使企业间合作的成本大大降低,企业的发展途径越来越多,因此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战略成本管理系统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科学的进行成本控制.与此同时,建立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系统不能盲目的照搬国外的方法,要选择适合我国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要求的成本管理系统.企业实行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获得在市场竞争中的长期优势.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虽然我国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我们的企业应树立起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建立先进的成本管理系统,灵活的运行成本分析工具,寻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参考文献1.刘洁.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价值链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2).2.石江华.战略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3).3.解佑亮,孙守伟.传统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比较研究.会计师,2010(03).。

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次贷危机与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今天,传统的治理手段差不多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进展,企业的治理者必须在治理思想、治理组织、治理方法和治理手段等方面有相应的转变与创新,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成本低的产品,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战略成本治理现在已成为各行业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取得连续性的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把重点放到制订竞争战略上来,而传统的成本治理仅仅是在如何降低成本上做文章。

不可否认,在成本治理中,降低成本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事实上在企业采纳不同竞争战略的情形下,当以保证企业产品的差异化(如售后服务)为重点时,能够适当提高成本,同样也能达到取得竞争优势的目的。

因此,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不再是浅显、片面的考虑问题查找解决的方法,而是深入分析、多角度的看待问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尽管为企业带来了更为宽敞的市场与更多的机遇,但也让企业开始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

国际上一些实力雄厚的房地产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竞争更加猛烈,能够说本土企业的外部环境相当恶劣。

而我们也与国际上的大企业存在着专门大的距离。

因此,为保证企业在猛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采纳科学的治理手段来操纵房地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再是单纯的以降低成本为目标。

我们必须在治理上有所创新,采纳战略的思想,进行企业的治理和成本的操纵。

1.2 国内外研究情形1.2.1 国外战略成本治理的研究现状战略成本治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他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一角度对战略治理理论进行探讨,认为战略成本治理确实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治理者提出战略决策所需信息。

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的内涵成本管理,通常在习惯上被称为成本掌握。

所谓掌握,在字典里的定义是命令、指导、检查或限制的意思。

它是指系统主体实行某种力所能及的强制性措施, 促使系统构成要素的性质数量及其相互间的功能联系根据肯定的方式运行,以便达到系统目标的管理过程。

而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掌握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详细是指在生产经营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使之符合有关成本的各项法令、方针、政策、目标、方案和定额的规定,并准时发觉偏差予以订正,使各项详细的和全部的生产耗费被掌握在事先规定的范围之内。

成本管理一般有成本猜测、成本决策、成本方案、成本核算、成本掌握、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

成本管理的内容遍及现代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成本管理是指日常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成本管理,是依据事先制定的成本预算,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根据肯定的原则,采纳特地方法进行严格的计算、监督、指导和调整,把各项成本掌握在一个允许的范围之内。

狭义的成本管理又被称为“日常成本管理"或"事中成本管理"。

广义的成本管理则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阶段的全部成本的掌握,既包括“日常成本管理" ,又包括“事前成本管理"和“事后成本管理"。

广义的成本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它与成本猜测、成本决策、成本规划、成本考核共同构成了现代成本管理系统。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适应大工业革命的消失而产生和进展的,其中的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等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新经济的进展,人们不仅对产品在使用功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强调在产品中能体现使用者的共性化。

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的成本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无论是在观念还是在所运用的手段方面,其都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有着显著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实力,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兴起。

它突破了传统管理“正确地做事”的思维X式,而立足于“做正确的事”。

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自然也不例外,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SCM)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SCM的思想观念、在这一观念指导下的方法集以及这些观念和方法如何在我国企业中有效推行等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战略成本管理(SCM)的观念美国会计学界两位著名的教授库伯(Cooper)和斯拉莫得(Slagmulderr)对SCM 曾作如下简明的界定:SCM意指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improve thestrategic position of a firm)之目的[1]。

综合当今SCM的思想观念与方法,笔者认为其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至少具有以下特点:l.成本管理的目的变化SCM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探求提高(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的成本降低途径。

如果某项成本降低途径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则应弃之不用;另一方面,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则这种成本的增加是值得鼓励的。

如某细分市场上的顾客需要设立某项特殊的产品售后服务,虽然这一做法会增加企业成本,但它吸引了顾客,保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当然企业亦可通过工程再造(reengineerin)来重组业务流程,以达到同时降低成本和强化企业的竞争地位之目的。

比如某医院通过精简就诊程序来降低成本,并且力图使得重新设计后的就诊程序有利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医院这一举措导致顾客增加,战略位置加强。

2.成本管理的X围拓展SCM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

首先,由于当今企业成本结构中,产前与产后的成本比重逐步增加,则其成本管理不应停留在产品生产过程的耗费控制方面,更应着眼于产前的产品设计和材料采购成本、产后的产品营销和顾客使用成本控制等方面。

因而SCM深入到企业的研发、供应、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部门,以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控制各部门内部及各部门之间(intra-organizational)相互联系的成本。

其次,战略成本管理X围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还超越企业边界进行跨组织(inter-organiza-tional)的成本管理,诸如与企业价值链相关的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分销商)企业建立电子资料信息交换系统(EDI)、及时运输系统,相互协调地进行成本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企业成本管理不应局限于国内而应在全球X围内重构企业价值链,以获取全球经济的组合优势。

最后,还应对企业外部(extra-organizational)竞争对手成本信息进行推测与分析,在相互比较中找出本企业的成本差距,重塑企业的成本与竞争优势。

3.成本管理的重点转移传统成本管理重在成本节省(cost reduction),即力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徒耗无谓的成本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现为“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执行形式[2]。

减少废品损失、节约能耗、零库存。

作业分析与改进等皆属此列。

而SCM重在成本避免(cost avoidance),立足于预防。

在进行企业策划时就对企业的地理位置、市场定位、经营规模等一系列具有源流特质的成本动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以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

另外,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为避免成本的发生,尽力设计满足目标成本要求、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4 .成本管理的方法更新由于受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影响,SCM的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

至于SCM的方法究竟有哪些,目前国内外文献中说法不一。

笔者认为,为了达到SCM的取得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目的,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创新和选择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一个是战略成本规划(strategic costing)层面,旨在帮助企业通过事先的成本规划与控制,从根本上改进其长期的盈利能力。

这一层面的方法主要有源自战略管理的价值链分析法,以及用于制定成本目标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规划法等。

另一个是经营改进(operational improvement)层面,旨在改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效率,落实成本规划,继续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顺应这一思路的方法有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法与标竿制度(benchmarking)、成本动因分析法等。

当然这种区分不可能像刀切那样清楚。

事实上,在获取企业成本优势的过程中,这两个层面相辅相成,同时这些方法亦是集成与整合在一起的。

二、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一)价值健(value-chain)分析法这种方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

价值这里是指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资上的和技术上的界线分明的各项活动。

波特将其划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前者如内部后勤、生产作业等,后者如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二者皆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显著不同的具体活动[3]。

VC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

也就是说,VC并不是独立活动的汇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4]。

在这一系统内各项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即某项活动进行的方式影响其它活动的成本与效率。

波特将其划分为内部联系和纵向联系(企业VC与供应商、买方及购销渠道VC之间的联系)两大类[5]。

联系的普遍存在意味着仅仅考察一项活动本身并不能全面理解这项活动的成本性态,同时为降低相互联系的活动的总成本创造了机会,企业可通过协调或优化这些联系来创建其整体成本优势。

1.识别与优化VC的内部联系企业VC内部的联系体现在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之间,如实际采购影响外购投入的质量及生产成本、检查成本和产品质量。

更多的联系体现在各种基本活动之间,如加强对投入部件的检查会降低后面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成本。

2.识别与协调VC的纵向联系这一联系存在于同一行业内部为消费者提供某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之间。

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及其与企业VC的其它连接点能够十分显著地影响企业的成本。

如供应商产品的适当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并且,改善VC的纵向联系,将使得企业与其上、下游与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这些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如施乐公司(Xerox)通过计算机终端向供应商提供其生产进度表,使供应商的元器件能及时运来,这样可同时降低双方的库存成本。

找出和追求这种机会,需要对供应商、买方及购销渠道的VC进行仔细研究。

3.VC重构在对各类联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所处产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可对其VC进行适应性重构。

如可通过改变产品组合、工艺流程、服务方式与服务X围,重新选择VC的上游、下游与购销渠道或调整他们之间的联系等方式来进行VC的剪裁与重新构建,以从根本上改变其成本地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product life CycleCost)法从生产经营者的角度来看,产品生命周期意指产品从“孕育”到“消亡”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如下五个阶段[6]:(1)产品研究和初始设计;(2)产品开发和测试;(3)生产;(4)销售;(5)顾客使用。

产品在上述五个阶段中所发生的全部耗费即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近年来,由于对环境的日益重视,有关专家认为应将产品废置之后对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产品废置成本考虑进来,以更全面地反映其生命周期成本。

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全面计量与分析,目的有三:第一,帮助企业更好地计算产品的全部成本,便于企业在将产品推向市场之前,做好总体成本效益预测,以决定开发该产品是否有利可图。

第二,帮助企业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各阶段的分布状况来确后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阶段。

产品的研究开发与设计阶段现已成为SCM所关注的焦点。

这不仅因为开发设计本身的成本很高,而且因为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导致相关的成本锁入(locked-incost)。

据专家测算,这一阶段所确定的产品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例高达75%-90%之间”’。

这意味着其成本已基本确定,以后各阶段只能在这一框架内进行小幅调整,成本降低余地不大。

第三,由于扩大了对成本的理解X围,有利于在产品设计阶段便考虑顾客使用与产品废置成本,以更有效地管理这些成本。

(三)目标成本规划法(Target Costing)如何改进产品与工序设计,在满足市场需求及企业所期望的盈利水平的前提下,降低设计阶段被锁定的80%左右产品成本?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发明的目标成本规划法可担此重任。

这一方法对提高日本工业企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立下汗马功劳。

80年代以来,这一方法被欧美许多著名的企业(如福特汽车)相继采用,大大改进了其成本与财务状况。

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利润而必须达到的成本目标值,即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下的最大成本容许值。

目标成本规划法的核心工作就是制定目标成本,并且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改进产品与工序设计,以最终使得产品的设计成本小于或等于其目标成本。

这一工作需要由包括营销。

开发与设计、采购、工程、财务与会计甚至供应商与顾客在内的设计小组或工作团队来进行。

主要操作过程如下:1.制定目标成本由于目标成本一目标售价一目标利润,因此须首先制定目标售价,这需要进行市场研究,预测市场目前和将来需要的产品及其主要功能、需求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还应了解竞争者的产品功能与价格。

然后,可根据企业中长期的目标利润计划,并考虑对投资报酬与现金流量的期望等因素来确定目标利润(率),由此受市场驱动(market一driven)的目标成本得以确定。

2.改进设计以达到目标成本产品之目标成本确定之后,可与公司目前的相关产品成本相比较,确定成本差距。

而这一差距就是设计小组的成本降低目标,也是其所面临的成本压力。

设计小组可把这一差距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解,如可分解为各成本要素(原材料、配件、人工等)或各部分功能的成本差距,也可按上述设计小组内的各部门(包括零部件供应商)来分解,以使成本压力亦得以分配和传递,并为实现成本降低目标指明具体途径。

然后,设计小组可运用质量功能分解(QFD)、价值工程法(VE)、工程再造等方法来寻求满足要求的产品与工序设计方案。

QFD旨在识别顾客需求,并比较分析其与设计小组计划满足的需求的差距,以支持VE工程的设计过程。

VE是一种评价与改进设计方案、提高产品价值的系统性方法,可通过下述两种方式实现成本降低目标:其一,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前提下,削减其零部件成本和制造成本;其二,通过削减不必要的产品功能来降低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