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 12首钢琴练习曲
浅析德彪西的《12首钢琴练习曲》
浅析德彪西的《12首钢琴练习曲》作者:闵敏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2期摘要:德彪西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坚持以自己革新的创作理念为前提,创造了一种新的钢琴艺术,是继肖邦之后又一位挖掘钢琴内在音响的大师。
本文主要分析德彪西创作于晚期的《12首钢琴练习曲》的技术课题和创作特征,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演奏。
关键词:德彪西;12首钢琴练习曲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063-02一、德彪西简介克洛德·德彪西(1862-1918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评论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德彪西音乐的诞生标志着西方音乐史从浪漫主义时期迈入了印象主义时期,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德彪西对钢琴音乐的最大贡献在于对钢琴音响的发掘和在和声手法上的大胆创新。
他摆脱了大小调体系的束缚,和声不再是功能性的,打破了传统和声主要以和弦连接进行的动力展开的手法。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朦胧、飘逸,幽静的气氛,刻画出精致细腻的色彩效果。
正是由于这些与印象派绘画风格相似的艺术特征,德彪西的音乐被人们称作印象主义音乐。
二、德彪西钢琴作品的创作阶段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可分三个阶段:1884-1900年是早期阶段。
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两首阿拉伯风格曲》、《贝加莫组曲》、和《为钢琴而作组曲》。
这个时期的德彪西继承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虽然在和声运用上已经在探索新路,但还未形成真正的印象主义风格。
1901-1914年是中期印象主义风格成熟阶段。
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版画集》、钢琴套曲《意象集》第一集和第二集、钢琴组曲《儿童园地》、《24首钢琴前奏曲》,这个时期是他印象主义风格最成熟的时期,也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
1914-1917年是晚期阶段。
德彪西这个时期的钢琴作品不多,除了为两架钢琴而作的《黑与白》、《六首古代碑文》以外,主要的作品就是《12首钢琴练习曲》。
浅谈德彪西钢琴练习曲的演奏
浅谈德彪西钢琴练习曲的演奏作者:王亚文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24期摘要:洛德·阿希尔·德彪西(Cloude Achille Debussy 1862-1918)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彪西受当时文学与绘画的影响,他的作品富有丰富的色彩和模糊不定的意境,他用音乐描绘变化的事物、大自然的景致,不追求音色的清晰,着重光线、色彩的变化。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练习曲演奏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有《波西米亚舞曲》、《两首阿拉伯风格曲》、《梦幻曲》、《叙事曲》、《E大调舞曲》、《浪漫圆舞曲》、《降D大调夜曲》、《贝加莫组曲》、《玛祖卡》、《威钢琴而作》、《版画集》、《素描集》、《假面具》、《欢乐岛》、《意象集》、《儿童园地》、《向海顿致意》、《极慢板》、《十二首前奏曲》、《十二首练习曲》,钢琴四手联弹作品《b小调交响乐》、《小组曲》、《“民间主题”苏格兰进行曲》、《六首古代碑文曲》,为双钢琴而作《林达拉雅》、《白与黑》。
肖邦是德彪西最爱的先辈音乐家,他在整理修订《肖邦练习曲》时,产生了创作练习曲的想法,德彪西《十二首练习曲》出版于1915年,分为上下两集,第一集是:《为五指练习而作》、《为三度音程而作》、《为四度音程而作》、《为六度音程而作》、《为八度音程而作》、《为八音指法而作》,第二集是:《为半音阶指法而作》、《为装饰音而作》、《为重复音而作》、《为对峙音响而作》、《为复合琶音而作》、《为和弦而作》。
其音色、调式、和声都是值得研究的,每一首的技法和风格都是独树一帜的。
德彪西的练习曲在创作上用了很多新手法,和声上打破传统规则,大量使用不协和音程,调式上喜欢使用中古调式和东方的五声音阶。
他的乐句结构具有片段性,赵晓生曾经说过:“德彪西先是把一整块的东西砸成许多碎片,然后再把几种不同的碎片拼在一块,拼成一个新的图形。
它总是一个个片段,上上下下不同的片段,组合起来,镶嵌起来拼成新的东西。
希曼诺夫斯基十二首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征分析
Western Music 西方音乐希曼诺夫斯基十二首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征分析任彦洁(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摘要】20世纪初,“钢琴练习曲”从对手指演奏技巧的训练与展示,转而成为更多地探索并表现作曲家的艺术革新与创作特色的音乐体裁。
希曼诺夫斯基的《十二首钢琴练习曲》(OP.33)便是在创作技术和演奏技术两个方面对传统音乐进行突破和挑战,它本着艺术性高于技术性的原则,将古典主义简洁明快的曲式、印象主义富有色彩性的和声、浪漫主义强烈主观性的情感与各种复杂的演奏技术融合一体,用现代音乐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本文将对这套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探索作曲家丰富自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希曼诺夫斯基;十二首钢琴练习曲;艺术特征;研究分析;现代音乐风格【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识码】A卡罗尔·希曼诺夫斯基(1882——1937)是波兰继肖邦之后诞生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走了一条曲折而艰难的艺术创作之路,徘徊在各种音乐流派之间,接受它们影响的同时在努力寻求真正具有独创性的音乐风格。
他将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浪漫主义气质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希曼诺夫斯基独特的“现代音乐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十二首钢琴练习曲》(OP.33)创作于1916年,标志性的“流线型”乐句、复杂的织体音响、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充满迷幻般的色彩性和声,使这套练习曲摆脱单纯以技术训练为目标的传统意义,而成为表现作曲家丰富的创作手法与个人情感表达的创新之作。
一、十二首钢琴练习曲的创作背景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残酷的战争对敏感的音乐家内心世界的冲击极易产生紧张压抑、忧郁恐惧的心理。
为了躲避战争纷扰,希曼诺夫斯基在家附近修了一间小屋——“康泊兹托尼亚”(作曲斋之意)。
通常他一天要花上十多个小时坐在钢琴旁谱曲,许多优秀的作品在此时诞生,如《第三钢琴奏鸣曲》《排档间饰》《假面具三首》《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十二首练习曲》等。
德彪西四度音程练习曲中的中国文化意境
德彪西四度音程练习曲中的中国文化意境德彪西作为法国印象派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其创作风格深受印象派美术作品的影响,捕捉光影变幻,追求一种转瞬即逝的氛围。
他在给卡普莱德信中说他的晚期作品———《十二首钢琴练习曲》涵盖了“千余种依据不同钢琴演奏者的长处和短处对症下药的良方”①,故可将其看作是他一生在钢琴音乐创作上的总结。
德彪西在1889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接触到了东方音乐,这对他今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启示。
有学者曾提到过:“中国音乐、越南音乐以及印尼的爪哇音乐,吸引了德彪西敏感的耳朵;爪哇人跳着宗教性舞蹈,给舞者伴奏的是一个独特的乐队,乐队除了有一个像中提琴的二弦乐器外,其余都是铃铛、拨浪鼓、小钟及各种锣等打击乐器,它们赋与了音乐以西方乐队从未有过的音乐。
德彪西对这种来自东方的打击节奏,五声音阶及全音音阶的旋律印象极为深刻,进而影响了他后来的音乐创作,使他成功地运用全音音阶的作曲技巧,形成属于个人的独特音乐风格。
”②德彪西《十二首钢琴练习曲》中的第三首《为四度音程而作》使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其中的音色变换、和声处理、表情记号的标注使笔者在学习中联想到了中国文化的韵味。
以下是笔者融合中国文化对四度音程练习曲所做的简要分析。
乐曲开始的五声音阶给人以清新之感,使人联想到魏晋文人寄情于竹林的画面。
之后左手出现了复调音型,并于右手形成对峙,给人以突然之感。
第五、六小节的左手部分具有层次感,左右手附点二分音符的对峙应用踏板保持,同时左手的单音要注意强弱逐步变化,切忌突然,静中有动。
此处单音类似于寺院钟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7-12小节出现了“紧缩”、“锤奏”的音乐术语,具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感。
这里的重音应该点出来,同时要是力度变化表现得明显;第8、11小节右手的和声应响亮突出,同时左手指尖要有力度,慢落键于中低音区,仿佛太极中阴阳的矛盾统一,这种矛盾关系也体现在13-19小节。
19小节的“回原速”使乐曲转换了另一种神秘的意境,左右手旋律的交错呼应应在弹奏时明显表现出来。
德彪西梦幻曲作品简介
德彪西梦幻曲作品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被誉为“印象派音乐之父”。
他的音乐风格独特,融合了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特点,对20世纪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创作的梦幻曲(Préludes)是其代表作之一,被誉为钢琴史上的经典之一。
德彪西梦幻曲分为两册,每册包含12首小品,共24首曲目。
每首曲目都以独特而富有想象力的名称命名,如《月光》、《瀑布》、《雨神》等,展现了作曲家对自然景观和情感的诗意表现力。
梦幻曲的风格多变,旋律优美,和声丰富,色彩丰富。
德彪西巧妙地运用了和声的模糊性和颠覆传统的结构形式,使得整个曲集呈现出一种模糊、梦幻般的感觉,给人以独特而深远的情感体验。
梦幻曲的演奏要求极高,需要演奏者具备出色的技巧和表现力。
德彪西对于音乐的要求非常苛刻,他希望演奏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诠释他的音乐意图,将每一处细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梦幻曲成为了钢琴演奏家们展示自己技巧和艺术修养的重要作品之一。
梦幻曲的音乐语言独特,充满了神秘和诗意,让人联想起一幅幅美丽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德彪西通过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创作天赋,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德彪西梦幻曲是一组充满想象力和神秘感的音乐作品,展现了作曲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创作才华。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演奏的重要作品之一,对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示例: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著名作曲家,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和声语言和创新的作曲技巧,开创了20世纪音乐史上的新篇章,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的代表作之一就是《梦幻曲》(Préludes),这是一部包含24首短小的钢琴曲集,被视为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被划分为两册,每册包含12首曲子,总共涵盖了德彪西音乐创作的各个方面,展现了他多样化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德彪西,钢琴,音乐]德彪西钢琴音乐中色彩性音色的演奏技法研究
德彪西钢琴音乐中色彩性音色的演奏技法研究德彪西钢琴音乐中色彩性音色的演奏技法研究引言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德彪西音乐风格和作曲技术的分析,找到演奏色彩性音色的具体技法。
通过对德彪西钢琴音乐中色彩性音色的演奏技法的研究,能够掌握更科学的演奏方法,并把演奏方法总结成系统的理论,做到理论与实际演奏相结合。
希望本论文能使钢琴演奏者从中获得理论上的启示和演奏上的帮助,使其在演奏中色彩性的音色效果充分展现出德彪西印象派钢琴音乐的魅力。
一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技术分析(一)调式音阶1.全音音阶。
又称黑海音阶,是按十二平均律由六个全音组成的六声音阶。
由于全音阶特殊的音程结构,导致了它没有大小调体系中的主音、属音和下属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没有导音进入主音的倾向。
2.中古调式。
又称教会调式,是产生于大小调式之前的调式,在德彪西的音乐中中古调式得以“复活”。
在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中,中古调式被广泛地运用着并造成一种特殊的色彩。
3.五声音阶。
五声音阶在以中国为代表的许多东方国家盛行,德彪西运用五声音阶创作钢琴作品的主要来源是佳美兰乐队为代表的东方音乐。
(二)和弦德彪西及其他印象派作曲家把平行和弦率先使用,并成为印象派音乐的标志,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于这种和声语言不仅与传统和声比较起来,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而且还能表现印象派音乐中的那种朦胧的诗意与情趣。
”我们知道,传统和声的声部进行以反向进行为最佳,最忌讳声部同向平行进行。
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在传统和声中绝对禁止的平行五八度也竟然成为常见现象,他运用平行和弦居然打开了新的音响色彩之门。
德彪西的另一个创举是作品中大量出现无解决的和声,在他的思想中,所有的不协和和弦都是“协和”的。
他的创作中和声的功能性被淡化,和声的色彩性被提高到了首要位置,并用这些色彩性的和声来形成了模糊、朦胧的音响感觉。
除了平行和弦与无解决和声之外,德彪西还有意地使用了其它“新式”和弦来制造他钢琴音乐中的各种色彩。
钢琴教学的高级阶段学习指导
钢琴教学的高级阶段学习指导如果说钢琴的初级阶段我们侧重于手指技能的训练,学习和掌握各类基本弹奏技术,那么,随着学习的深入,程度的提高,更要注意培养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级阶段的重点应当是在音乐的表现上,从乐曲中学技术,用技术表现音乐。
这个阶段应广泛地接促各种风格、各种类型的作品,扩大曲目范围。
一、钢琴教学高级阶段的练习曲1、莫什科夫斯基《钢琴技巧练习曲》作品72N·莫什科夫斯基(1854~1925)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
经过中级阶段大量的、比较机械的、纯技术性的训练以后,要进入高级阶段,莫什科夫斯基《钢琴技巧练习曲15首》作品72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
它既有相应的难度,又有较强的音乐性,在练习这些曲子是,尤其要注意句子的长线条进行,音乐起伏、均匀而流畅。
2、莫谢莱斯《钢琴练习曲24首》作品70L·莫谢莱斯(1794~1870)捷克-德国钢琴家、作曲家、杰出的钢琴教师。
莫谢莱斯《钢琴练习曲24首》作品70乐谱的序言里指出:"作者的初衷不在培养完美的机械的技能,而在倾诉演奏之想象,使他善于处理明、暗细腻层次。
",并且指出四个要点“指触”的说明;连奏奏法;遵照节拍演奏;练习的正确方法。
24首练习的技术课题,几乎都是不同的,最后一首还采用了序曲与赋格的写法。
作者在每首练习前都注明了具体的要求和方法。
练习之前应当仔细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努力去领会和掌握。
3、克列门蒂《钢琴练习曲选29首》M·克列门蒂(1752~1832)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
克列门蒂《钢琴练习曲选29首》又称“名手之道”,“艺术津梁”、“通向艺术的阶梯”。
是波兰作曲家陶西格从克列门蒂的100首练习曲中精选的。
作为高难度的练习,克列门蒂的这一教材值得推荐。
虽然有不少仍然是技巧性的,但是,对于进一步提高手指对各种技术的适应能力是有效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①乐谱上每一首练习都标明指法,演奏时应当很好地去研究,有些指法对于手的自然状态或习惯用法来说比较别扭,但作为练习必须这样做。
德彪西钢琴练习曲研究
德彪西钢琴练习曲研究
德彪西的钢琴练习曲是一组技巧性和音乐性非常强的乐曲,被认为是钢琴演奏的经典之作,也是德彪西音乐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德彪西钢琴练习曲共有12首,每首曲子都注重技术和表现力的融合,既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水平,又要求演奏者有出色的音乐感悟能力。
其中第一首《月光》以其独特的琴音和优美的旋律广受钢琴演奏者的喜爱,同时也是这组练习曲中难度最低的一首。
第二首《火神》则是一首较快节奏的曲子,要求演奏者具备较强的手指协调能力,同时表现出火热和激情的冲动。
第三首《神秘》则以其神秘、梦幻的风格和音效而著名,要求演奏者具备幻想和想象力,在演奏中尽情表现出曲子中那种神秘的感觉。
其余曲子如同其它的练习曲一样,涵盖了各种技巧要求,如速度、手型、跨度、揉捏等,任何一首曲子都需要演奏者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和掌握。
总的来说,德彪西钢琴练习曲不仅是一组容纳了技巧与音乐的完美融合的乐曲,也是一组能够让钢琴演奏者不断探索和提升自身水平的珍贵资源。
德彪西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第一篇章阿拉伯风格曲《阿拉伯风格曲1》——以大量的左右手三连音以及右手三连音切分左手的形势,表现出一种特别的节奏感,随着轻响的变化以及略有东方风格的主旋律,给听众带来一种奇特的幻境,仿佛置身于一个安谧平和的下午,阳光从树从间穿透,洒在身上。
《阿拉伯风格曲2》——比第一首更为随意,它以清脆的吱吱鸟鸣声的音型从头至尾贯穿各个乐段,同时尾声具有一种奇形怪状的、虚拟的赋格曲式,一开始宛如两支大管。
中间乐段靠后部分再度进入转调,在处理转调的手法上生动而有特色第二篇章儿童乐园《博士》——德彪西将这首单调的练习曲加上“博士”学位,为对克莱门蒂枯燥、死板的指法练习曲的戏谑,乐曲中刻意模仿了克莱门蒂的练习曲,以刻板的分解和弦音型奏出,表现了儿童无可奈何地弹奏练习曲并感到非常厌烦的心理。
《洋娃娃小夜曲》——这是一首孩子向可爱的洋娃娃演唱的童谣。
全曲始终贯穿着拨弦乐器的声响,一支朴素而优美的旋律轻轻回荡。
《雪花飞舞》——高音区柔和而清淡的旋律,模仿雪花在逐渐变大,随着节奏的加快,惟妙惟肖地模仿了漫天飞雪的景象。
《小黑人》—一首父爱的曲子,引用的是瓦格纳旋律序曲主题,也就是在歌剧中反复出现,象征渴求爱情的主导动机。
第三篇章贝加摩舞曲《帕斯比叶舞曲》——这是德彪西至此更为接近古钢琴风格的作品,它是法国古老的一种小步舞,4拍子,从头跳到尾。
这个小步可能是步伐很碎步的一种舞蹈,非常活泼有生气,但又非常典雅的,这是法国音乐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前奏曲》——F大调,4/4拍,中板。
以“前奏曲”作为开头,这是有点过时的手法,基本上回到了《两首阿拉伯风格曲》的形态,甚至其主题与其中第二首在主题上有某种程度的近似。
还有一两段颇似格里格的模进手法。
《月光》——作曲家以清淡的笔墨,朴素的音调,给人们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图画。
乐曲采用了古老的多里亚调式,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四篇章意象集《水中倒影》——水中倒影,这首作品是作者在追忆那荒芜人烟的原野时,变得坐立不安,即可便产生的创作的愿望,于是用此作品记载了他一瞬间的强烈印象,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水与光的幻化影像,刻画出了书中倒影的清澈轮廓。
钢琴学生必看关于钢琴教学初,中,高级别教材
<钢琴学生必看>关于钢琴教学初,中,高级别教材一、钢琴教学初级阶段的练习曲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当于从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到车尔尼的《钢琴流畅练习曲》849。
1、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这是我国钢琴初级阶段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
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57首以前这部分是巩固手型,训练手指独立性的练习,要求弹奏放松、自然、练习速度以慢速中速为主。
第二部分是58~79首。
58首到70首是训练快速练习,这里的快速是针对前阶段而言的,在学生奏法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初步加快速度。
71首~79首是带装饰音与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
练习时先慢速,把节奏弹准确,弹平均,双手对齐,在稍微加快。
这部分又是旋律练习要注意乐谱上的表情术语及力度术语,注意分句、呼吸、旋律的连贯与歌唱。
第三部分是80首到结束,是综合性的练习,无论音型、节奏型、音阶琶音类和双音练习都比前面丰富,练习时不仅要弹准确,还要注意音乐起伏,做出力度,速度变化。
2、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139这是从599过渡到849的教材之一。
139的教材编排不如599集中,可以选择与599不同类型的曲目。
在599到50首左右就可以交叉使用。
3、车尔尼《24首钢琴左手练习曲》718这是全部为左手而写的练习,内容有音阶,琶音型、五指型、分解和弦等,学习顺序要灵活掌握,对于手小的学生,可以先学音阶型或五指型的曲目,八度练习暂缓。
4、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821本教材不仅技术类型较丰富,而且难度跨度大,包含了从初级程度到高级程度的练习。
每一首只有8小节,技术课题非常集中,尤其适合一些其他课业多,练习时间较少的学生使用。
5、莱蒙《钢琴练习曲》37(又译为“勒穆瓦纳”)全书共50首,由浅入深。
他的特点是较多的左手练习,双手比较均衡。
可以弥补车尔尼练习曲中偏重右手的不足之处。
6、布格缪勒《简易练习曲25首》100,《练习18首》109这两集练习曲都是有标题的小曲,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旋律优美动听,音乐性较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作曲家作品目录_德彪西
Vocal
Pierrot ("Le bon Pierrot que la foule (“”),为人声和钢琴而作的歌 1881 contemple"), song for voice & piano 曲。
Vocal
Aimons nous et dormons ("Aimons nous et dormons, sans songer au reste du monde"), song for voice &
而作的歌曲。
032
Clair de lune ("Votre âme est un
月光(又译“明月之光”)(“”),1882
Vocal Art Song (General)
paysage choisi"), song for voice & 为人声和钢琴而作的歌曲。
piano
033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Sur la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在夏日明 1882
voice & piano
040
Invocation, cantata for male chorus & 祈祷,为男声合唱和管弦乐队而 1883
Vocal Art Song (General)
ne saurait apaiser"), song for voice & 的歌曲。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0a
021 022
piano
Zéphyr (Triolet à Phillis) ("Si j'étais le 西风(“假如我是带翼的西风”),1881 zéphyr ailé"), song for voice & piano 为人声和钢琴而作的歌曲。
一人一张经典碟—季雪金·《德彪西钢琴曲全集》
一人一张经典碟—季雪金·《德彪西钢琴曲全集》专辑名称:德彪西钢琴曲全集Debussy: The Complete Works For Piano专辑歌手:Walter Gieseking (瓦尔特·季雪金)唱片公司:EMI Classics发行时间:1994年07月03日专辑语种:古典专辑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法语: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作曲家。
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和《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组曲《贝加马斯克组曲》、《意象集》、《版画集》等;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
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
其音乐对自他已降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甚至设法远离这一称谓。
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亦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
《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水星上位于33.9°S, 347.5°W的撞击坑命名为德彪西撞击坑。
德彪西一家原是农民世家,在约1800年他们由勃艮第迁至巴黎。
其祖父是贩酒商,后则成为一名木匠。
而德彪西的父亲曼纽-阿希尔(Manuel Achille)则曾在海军当步兵七年,后来与妻子维多林定居圣日耳曼昂莱并经营一家瓷器店。
克劳德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圣日耳曼昂莱,他也是曼纽夫妇的头一胎。
曼纽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个海员。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德彪西举家搬迁到戛纳的姑姐克莱门汀(Clementine)家。
德彪西的中大型乐曲
德彪西的中大型乐曲
(原创版)
目录
1.德彪西的生平简介
2.德彪西的中大型乐曲概述
3.德彪西的中大型乐曲代表作品
4.德彪西的中大型乐曲的艺术特点
5.德彪西的中大型乐曲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德彪西,全名阿希尔 - 克洛德·德彪西,生于 1862 年,卒于 1918 年,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
他的音乐作品被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的中大型乐曲是他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交响诗、协奏曲、室内乐等多种形式。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德彪西的高超音乐才华。
德彪西的中大型乐曲代表作品有交响诗《大海》、《牧神的午后》,钢
琴协奏曲《月光》等。
其中,《大海》以大海为背景,通过音乐描绘出了
大海的波澜壮阔和神秘莫测,是德彪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牧神的
午后》则是德彪西的一部室内乐作品,以其独特的和声和旋律,展示了德彪西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德彪西的中大型乐曲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其音乐语言的独特性和
情感表达的深度。
德彪西善于运用全音阶和五度和弦等非传统和弦,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
同时,他也善于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深邃的情感内涵,令人深受感动。
德彪西的中大型乐曲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和
音乐理论,对法国音乐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被广泛演奏和传播,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彪西、十首世界著名的序曲作品
德彪西、十首世界著名的序曲作品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1862年8月22日,德彪西出生在巴黎近郊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出身卑微,但一心渴望儿子成名。
德彪西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幼年时就显露出显著的音乐才能。
他七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一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在学习期间,德彪西就显露出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领域的强烈愿望。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的一个三重奏中的钢琴家,并且有机会到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那个贵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
在那里,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
德彪西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与别国作曲家们所用的大调、小调音阶大相径庭的奇怪音阶非常感兴趣,这些音阶是建立在狂热的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的。
一年以后,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像许多别的法国音乐家们一样,赢得了罗马奖而完成了他的音乐学院课程。
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荡儿》荣获罗马大奖。
从此,他的创作活动逐渐频繁起来,并对瓦格纳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90年以后,德彪西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他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沙龙。
在这里,德彪西结识了许多青年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们的一些全新的艺术观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
他开始欣赏他们的诗,并为这些诗歌谱曲。
这时,他的音乐已开始带有“印象主义”色彩,并逐渐发展成为他最后总的艺术风格。
尽管德彪西对当时人们称他为“印象主义者”一事极为反感,但他确实是印象主义乐派的创始者。
除了贯穿着德彪西一生的歌曲创作之外,他在成熟时期的主要器乐创作以1892年的前奏曲《牧神午后》为起点,随后还有交响三折画《夜曲》(1897-1899年)、三幅交响素描《海》(1905年)和交响三部曲《意象集》(1909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