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研究和中试放大
发酵过程的实验室研究、中试和放大
一. 实验室研究
(一) 实验设备 实验室研究所用的培养仪器和设备,如培养皿、培养箱等,已在微生物教科书和实验中介绍和 使用过,这里就不再叙述。绝大多数是需氧发酵,所以,对沉没(深层)液体培养来说,有气体自 然交换的摇瓶发酵和强制通气的发酵罐发酵。前者需要摇瓶机,后者需要容量大小不同的发酵罐 摇瓶机有往复式和旋转式两种。它们由3-4 个主要部件所构成,有支持台、电动机、控制系统 等可装有不同数量和不同大小的摇瓶,有250,500,1000ml的摇瓶,还有供种子液的4L大的摇瓶 。
1. 瓶塞对氧传递的阻力 为了保证瓶内是纯种培养,必须在瓶口配有一定厚度的棉花或多层纱布等过滤介质,以杜绝外
界空气中的杂菌或杂质进入瓶内。瓶外的氧气通过过滤介质,一定有传递阻力。Hara采用不同物质 的瓶塞,在转速为210r/min, 偏心距为3.5cm的摇瓶机上,29-30 0C下进行试验,采用外界氧扩散进入 取代空瓶中CO2的方法,测定氧透过瓶塞的氧传递系数(KC) O2(cm3/min)。结果见下页图。
第十五章 发酵过程的实验室研究、中试和放大
(Research in Lab. and Scale up) 第一讲
一.实验室研究 二.微生物摇瓶与罐培养的差异和发酵规模改变的影响(上)
第四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第三节 中试放大的研究方法
三、数字模拟放大 ✓ 用数学方程式表达实际过程和实际结果,然
后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研究、设计放大。 ✓ 随着化学反应工程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模拟和仿真成为了放大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代表了化工工程开发的发展方向。
5
三、数字模拟放大
✓数字模拟放大过程 1.建模:即通过小型化学试验,结合化学、化 学工程理论,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 2.模型检验:通过一定规模的试验进行。 3.模型运用:经过验证的数学模型进行各种模 拟试验,即通过改变参数,用计算机解数学方 程,达到放大和优化的目的。
第四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中试放大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中试放大的工艺问题与故障 排除 第五节 生产规程
1
第三节 中试放大的研究方法
一、逐级经验放大 ✓ 依据开发者的经验,依靠小规模试验的方法 和获得的实测数据,不断适当加大实验规模 (小试装置-中间装置-中型装置-大型装 置),对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器进行摸索的一 种过程。
6
三、数字模拟放大
建模思想
建模
基础研究 冷模实验
等效性检验
模拟实验 中试放大
化学反应 发
展
传递过程 中
的
数学模型 数
学
修正Leabharlann 模型检验放大 优化
工业装置
模型参数
7
2
一、逐级经验放大 ✓ 优点:是经典的放大方法,其每次放大均建 立在实验基础之上,可靠程度高。 ✓ 缺点:缺乏理论指导,放大过程中放大系数 不宜过高,开发周期长;同时,每次放大都要 建立装置,开发成本较高。
3
二、相似模拟放大 ✓ 主要是应用相似原理进行放大,即依据放大 后体系与原体系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放大。 ✓ 相似模拟放大有一定局限性,只适用于物理 过程放大,而不适用于化学过程的放大。 ✓相似模拟放大的一种特例是数量放大法,即 通过增添过程设备单元的方式进行放大。
中试放大研究与生产工艺规程制定
第一节 中试放大研究
经验放大法—主要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试验装置、中间装置、中型装置、大型装置)来摸索反 应器的特征。在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中,中试放大主要采用经验放大法,也是化工研究中的主要 方法。
相似放大法—主要应用相似理论进行放大。使用于物理过程,有一定局限性。(非线性) 数学模拟放大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法,它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工厂)
一般情况下,单元反应的方法和生产工艺路线应在实验室阶段就基本选定。在中试放大阶段,只是确 定具体工艺操作和条件以适应工业生产。但是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 难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其工艺过程。
如:硝基苯电解还原生产对氨基苯酚,中试放大时存在铅阳极的腐蚀问题,电解槽的定期拆洗等。
第二节 物料衡算
❖ 解:(1)每天应生产的对硝基乙苯的量为: ❖ 300× 1000/300=1000kg ❖ (2)每天需投料乙苯:
❖
(纯乙苯)
❖
❖ x=1351/0.95=1422kg(工业品)
x10.167 100103k5g1 15.117 0.52
第二节 物料衡算 ❖ 每天副产邻、间位硝基乙苯:
第二节 物料衡算
10.2.2 确定物料衡算的计算基准及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通常采用的物料衡算的基准有: ①以每批操作为基准,适用于间歇操作设备、标准或定型设备的物料衡算,化学制药产品的生 产间歇操作居多。 ②以单位时间为基准,适用于连续操作设备的物料衡算。 ③以每公斤产品为基准,以确定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
氯乙醛缩二甲醇+20%甲醇钠,140℃,10×105Pa
C l C H 2 C H ( O C H 3 ) 2
第五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三、中试放大的前提条件-1
• 1.小试合成路线已确定,小试工艺已 成熟,产品收率稳定且质量可靠。成 熟的小试工艺应具备的条件是:
– 合成路线确定; – 操作步骤明晰; – 反应条件确定; – 提纯方法可靠等。
三、中试放大的前提条件-2
• 2. 小试工艺的考察已完成。已取得小试 工艺多批次稳定翔实的实验数据;进行 了3~5批小试稳定性试验说明该小试工 艺稳定可行。
数学模型的建立
• 合理简化过程,提出物理模型模拟实际过程。 • 对物理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得到数学模型。 • 用计算机研究数学模型各参数变化对过程的
影响。 • 数学模拟放大法以过程参数间的定量关系为
基础,能进行高倍数放大,缩短放大周期。
数学模拟的前提和发展方向
• 数学模拟进行工程放大,主要取决于预测 大设备的行为的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3)制定生产工艺
• 在大型设备和车间投入生产,试制若 干批号后,制定出生产工艺规程。
• 生产工艺规程
二、中试放大的重要性
一般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放大50~100倍 的中试放大,以便进一步考察研究在一定 规模的装置设备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变化 的规律,以解决小型实验所不能解决或未 发现的问题。
为什么要经过中试放大阶段? Answer should be from reasons and aims!
Example-1
• Pr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hlormethine • Ethanol as solvent • EtOH + Dichloromethane
HO
CH3NH2
O HOAc
N
HO
POCl3, DMF
Cl
工艺研究和中试放大
中试放大方案
设备选型和设计
根据中试放大的需求,选择合适 的设备类型和规格,并进行相应 的设计,以确保设备能够满足中
试放大的要求。
工艺流程设计
根据小试工艺和中试放大的目标, 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 理、反应、分离、纯化等步骤。
操作规程制定
制定详细的中试放大操作规程,包 括设备操作、工艺控制、安全防护 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中试放大的 顺利进行。
和重现性。
03
中试放大
中试放大目标
1 2
验证工艺可行性
通过中试放大,验证小试工艺在更大规模下的可 行性,评估其在实际生产中的表现。
优化工艺参数
在中试过程中,对工艺参数进行进一步优化,以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3
评估经济效益
通过中试放大,对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市场需 求等进行综合评估,预测产品的经济效益。
中试放大实施过程
原料准备和处理
准备所需的原料,并按照 工艺流程进行相应的处理 ,以满足中试放大的要求
。
产品分离和纯化
根据工艺流程,对反应产 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 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01
02
03
04
05
设备安装和调试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 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
能够正常运行。
反应过程控制
在中试放大过程中,对反 应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 管理,确保反应能够按照
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促进工艺研究的智能化发展,实 现工艺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对策与建议
推广绿色环保工艺
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鼓 励企业采用绿色环保工艺,推动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可持续 发展。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引言中试放大是指将实验室中研发出的新产品或新工艺进行规模放大,以进行更加真实、全面的验证。
中试放大对于工艺的稳定性、放大比例、能耗等方面的考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试放大的意义以及相应的生产工艺规程。
中试放大的意义中试放大是从实验室研发到工厂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
通过中试放大,可以对新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全面验证,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修正,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中试放大的意义如下:1.验证工艺可行性:中试放大可以验证实验室中开发的新工艺是否适用于生产环境。
通过大规模放大实验,可以发现生产上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
2.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中试放大可以通过不同参数的尝试,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对于产品的质量和产能具有重要影响。
3.改进工艺流程:通过中试放大,可以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中试放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进行解决。
4.降低生产成本:中试放大可以发现材料及工艺上的优化空间,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中试放大工艺规程中试放大的工艺规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原材料准备原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对于中试放大至关重要。
应根据实验室中的研究结果,选择适合的原材料,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2. 设备调试在中试放大前,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调试和验证。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测试,以防止事故发生。
3. 工艺参数确定根据实验室中的研究结果,确定中试放大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
同时,应考虑原材料的批次差异性,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范围。
4. 中试放大过程开始中试放大后,需要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操作。
注意观察和记录每一个关键的操作步骤,包括原材料投料、反应过程控制、产物收集等。
5. 产品质量监控中试放大过程中,应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
可以通过取样、在线检测等方式,进行产品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中试放大研究与生产工艺规程制定
中试放大研究与生产工艺规程制定一、前言在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试放大研究是新产品开发和现有产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中试放大研究与生产工艺规程的制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工艺的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中试放大研究与生产工艺规程制定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中试放大研究的目的中试放大研究是将实验室研究成功的新工艺或新产品进行放大,以验证其在工业生产条件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中试放大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确定生产工艺的优化条件,验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探索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中试放大研究的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2.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工艺参数、原料配方、设备配置等。
3.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并进行记录。
4.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5.制定规程:根据实验结果,制定中试放大研究的生产工艺规程,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点等。
四、生产工艺规程的制定1. 工艺流程:明确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操作步骤,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操作规范:规定操作人员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求,包括设备操作、原料配制、生产记录等。
3. 质量控制点: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4.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五、注意事项1. 确保中试放大研究的实验环境和条件与工业生产条件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严格执行实验操作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定期对生产工艺规程进行评估和修订,及时调整工艺参数,确保生产工艺的稳定和可控。
通过中试放大研究与生产工艺规程的制定,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工艺的可控性,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抱歉,我目前不能完成1500字的长篇文章。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CHO OH HO
O
CHO
n
盐酸的用量是关键!
糠醛
例 2:
CH3CHO
Cl2/ CH3OH
Cl OCH3 OCH3
CH3ONa /CH3OH
H3CO
OCH3 OCH3
H2N NH O O S NH NH2
BaSiO3-H2SiO3
H3CO
OCH3
PCl3/ DMF / CH3ONa
H2N NH O O S N N OCH3
例:
CHO H HO H H OH H OH OH CH2OH H HO H H CH2OH OH H OH OH CH2OH CH2OH O
H2/Raney Ni 催化氢化
黑乙酸菌 氧化
H HO HO
OH H H CH2OH
D-葡萄糖
D-山梨醇
COOH
L-山梨糖
OH O HO H OH O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假单孢杆菌 氧化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1998年修订) 1999年6月19日印发,其中关于原料药的规定 连续生产的原料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生产的在规 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间歇生产的原料药,可由一定数量的产品经最后混 合所得的在规定时间内均质产品为一批,混合前的 产品必须按同一工艺生产并符合质量标准,且有可 追踪的纪录。
磺胺-5-甲氧嘧啶
例 3:
OH HO OH O OH OC12H21O9
O / NaOH HOH CH CO 2 2
OCH2CH2OH OCH2CH2OH OH O OC12H21O9
芦丁
7,4’,3’-三羟基芦丁
5. 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的确定 在中试放大阶段由于处理物料增加,因而又必要考虑 使反应与后处理的操作方法如何适应工业生产的要求,特 别要注意缩短工序、简化操作。
有机合成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之关键知识分享
有机合成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之关键有机合成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之关键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物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及精制方法等)通称为工艺条件。
一、研发到生产的三个阶段1、小试阶段:开发和优化方法2、中试阶段:验证和使用方法3、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方法,并根据变更情况以绝对是否验证注:批量的讨论:中试批量应不小于大生产批量的十分之一二、小试阶段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
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
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
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1、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
2、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
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
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
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合成反应一般要用大量溶剂,多数情况下反应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可直接回收套用。
有时溶剂中可能含有反应副产物,反应不完全的剩余原料,挥发性杂质,或溶剂的浓度改变,应通过小试研究找出回收处理的办法,并以数据说明,用回收的原料和溶剂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4、安全生产和环境卫生:安全对工业生产至关重要,应通过小试研究尽量去掉有毒物质和有害气体参加的合成反应;避免采用易燃、易爆的危险操作,实属必要,一时又不能解决,应找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耐劳苦 尚俭朴 勤学业 爱国家
6)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原辅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参数的测定:
为解决生产工艺和安全措施中的问题,须测定某些物 料的性质和化工参数,如比热、粘度、爆炸极限等。
2、确定物料衡算的计算基准及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⑴物料衡算的基准
通常采用的基准有: ▲以每批操作为基准,适用于间歇操作设备、标准或定 型设备的物料衡算,化学制药产品的生产间歇操作居多。 ▲以单位时间为基准,适用于连续操作设备的物料衡算。 ▲以每公斤产品为基准,以确定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 ⑵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车间每年设备正常开工生产的天数一般以330天计算, 其中余下的36天作为车间检修时间。
3) 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考查 小试时,由于物料体积较小,搅拌效率好,传热、传
质的问题表现不明显;中试放大时,必须根据物料性质 和反应特点,注意研究搅拌器的型式,考查搅拌速度对 反应影响的规律,特别是固一液非均相反应时,选择适 宜的搅拌器型式和搅拌转速。
儿茶酚
胡椒环
中试放大时,起初采用180r.p.m的搅拌速度,反应过于激烈而发 生溢料;将搅拌速度降至56r.p.m,控制反应温度在90~100℃(实验 室时温度为105℃),结果胡椒环的收率超过小试水平,达到90%
⑴放大系数: 在放大过程中,称放大后的试验(或 生产)规模与放大前规模之比为放大系数。
⑵放大现象:由于未充分认识放大规律,因过程规 模变大造成指标不能重复的现象,称为放大现象。
⑶放大效应 ①多指放大后反应状况的恶化、转化率下降、选择 性下降,造成收率下降或产品质量劣化的现象—负放 大效应。 ②放大中较好地解决了小型实验中不易解决的诸 如计量、传热、搅拌等现象,少数场合也可使反应得 到改善—正放大效应。
制药工程学中试放大与工艺规程
02
03
审核
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工艺规 程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 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以 及生产的实际情况。
批准
经审核合格的工艺规程, 应由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变更控制
对工艺规程的任何变更, 都应进行严格的变更控制, 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 性。
04 中试放大过程中的问题与 对策
设备选型与配置问题
中试放大的实施步骤与监管要求
实施中试放大
按照设计流程进行操作,记录详细步骤和数据。
中试放大结果评估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放大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中试放大的实施步骤与监管要求
01
监管要求
02
03
04
制定详细的中试放大监管规定 ,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数
据的可靠性。
对中试放大的原料、设备、操 作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
经验总结
深入市场调研,明确产品质量标准; 系统梳理工艺流程,制定详细操作规 范;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保障 产品质量。
失败案例分析及教训汲取
案例一
某制药公司中试放大失 败
背景介绍
该公司试图将一种新型 抗病毒药物从实验室规 模放大到中试规模,但 在放大过程中遇到严重 问题,导致项目失败。
原因分析
工艺参数未经充分优化, 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设备选型不当,生产效 率低下;团队建设不足, 操作技能欠缺。
失败案例分析及教训汲取
• 教训汲取:充分优化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谨慎选择 设备型号和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重视团队建设与培训,提升 员工操作技能。
失败案例分析及教训汲取
案例二
另一制药公司工艺规程执行不力
背景介绍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
▲副产品和三废的回收、综合利用及处理问题在中试 阶段不可能全部解决。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耐劳苦 尚俭朴 勤学业 爱国家
第二节 放大试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中试放大的方法有逐级经验放大法、相似放大法和 数学模拟放大法。 1.相关概念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耐劳苦 尚俭朴 勤学业 爱国家
什么是中试放大?
采用金属或玻璃制造的小型工业器械.应用工业级原料, 按照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操作。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 究之后,可以核对、校正和补充实验室获得的数据。
▲为什么要进行中试放大 G.E.Davis(第一部《化学工程手册》的作者)指出:
与原体第之间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进行放大。 ⑵相似理论 几何相似:几何相似要求两个大小不同体系的对应
尺寸具有比例性。 运动相似:运动相似要求具有时间的比例性,即在
几何相似的两体系中,各对应点的运动速率相同。 动力相似:动力相似要求具有力的比例性,即在几
何相似的两体系中,各对应点承受的作用力相同。 热相似:热相似要求在几何相似的两体系间,各对
“在实验室中几克物料的小实验,对于指导大型工厂 的建设工作并没有什么作用。但用数公斤物料进行的 试验,则无疑可提供大型工厂需要的全部数据。” 可 见,工业化设计工作要在一定规模的完整试验基础上 才能进行。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耐劳苦 尚俭朴 勤学业 爱国家
确定工艺路结后,每步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反应 一般不会因小试、中试放大和大型生产条件不同而有明 显变化,但各步最佳工艺条件,则随试验规模和设备等 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有可能需要调整。这是因为:
4.化学反应工程理论指导放大 化学反应工程理论指出,“放大效应”的主要原因
制药工艺学-中试放大与工艺规程
混合法
将逐步放大法、相似模拟法和数学模 型法等方法相结合,综合利用各种方 法的优点,提高中试放大的成功率和 效率。
其他方法
如经验放大法、专家系统法等,这些 方法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 的效果,但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选择和应用。
03 工艺规程制定及优化
工艺规程内容及格式要求
工艺规程内容
05 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保障 体系建设
生产过程控制关键环节识别
原料质量控制
确保原料来源可靠,质量稳定,符合相关标准和 要求。
生产工艺控制
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的稳 定性和可控性。
中间品和成品检验
建立完善的检验制度,对中间品和成品进行全面、 准确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考虑设备升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应考虑设备的 可升级性,以便在未来进行技术升级 时能够降低成本。
设备布局设计思路和方法
工艺流程导向
空间利用率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将设备按照生产顺序进 行合理布局,减少物料搬运和人员走动距离, 提高生产效率。
充分利用厂房空间,合理规划设备布局,提 高空间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过程控制和检验
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和检验,确保生产过 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预期要求,防止 不合格品的产生。
持续改进策略探讨
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
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 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实施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
02 中试放大方法与策略
逐步放大法
实验室规模研究
01
在小试阶段,对反应条件、原料配比、催化剂等进行详细研究,
药品工艺研发小试、中试、放大详解【最新版】
药品工艺研发小试、中试、放大详解什么是工艺过程工艺过程的概念: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配料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通称为工艺条件。
制药通行惯例是:1、小试阶段--开发和优化方法2、中试阶段--验证和使用方法3、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方法,并根据变更情况以决定是否验证4、批量的讨论备注:中试批量应该不小于大生产批量的十分之一(√)大生产批量不得大于中试批量的十倍(×)小量试制阶段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
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
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
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小试阶段的主要任务:1.工艺:反应参数,工艺过程后处理方式2.物料: 物料属性, 物料控制3.结构确证小量试制阶段的任务:1、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
2. 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
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
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
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合成反应一般要用大量溶剂,多数情况下反应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可直接回收套用。
有时溶剂中可能含有反应副产物,反应不完全的剩余原料,挥发性杂质,或溶剂的浓度改变,应通过小试研究找出回收处理的办法,并以数据说明,用回收的原料和溶剂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第五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2024版)
1. 生产工艺路线的确认和复审 例:抗癌药物氮芥(chlormethine,5-6)曾用乙醇做溶剂
精制,所得产品熔程长,杂物较多,质量难以保证。 中试放大时,改变氯化反应条件和提纯方法,先用无 水乙醇溶解,再加入非极性溶剂二氯乙烷,使其结晶
析出,从而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
例:硝基苯电解还原生成对氨基酚,进一步反 应制备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 ,扑热息痛, 5-7)
物料 流量 摩尔组 名称 /kmolh-1 成/%
物料 流量 摩尔组 名称 /kmolh-1 成/%
输 苯和
甲苯
入
混合 液
输 馏出液
80
200 苯:0.4
甲苯:0.6 出 釜液
120
苯: 0.985 甲苯: 0.015
苯:0.01 甲苯: 0.99
总计 200
总计 200
Hale Waihona Puke 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例3 甲苯用浓硫酸磺化制备对甲苯磺酸。 已知甲苯的投料量为1000kg,反应产物中 含对甲苯磺酸1460kg,未反应的甲苯20kg。 试分别计算甲苯的转化率、对甲苯磺酸的 收率和选择性。
X
A
反应消耗 A组分的量 投入反应 A组分的量
100 %
3.收率(产率) 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计算
的理论产量之比值,也以百分率表示。
产物实际得量 Y 按某一主要原料计算的 理论产量 100 %
产物收得量折算成原料 量
Y
原料投入量
100 %
4.选择性 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占分率。
主产物生成量折算成原料量
二、确定物料衡算的计算基准及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1.物料衡算的基准
通常采用的基准有:
第十章 发酵过程的实验室研究、中试和放大
夹套:5m3以下的罐子采用,冷却水流速低,传热 系数小,换热效果差。但能减少罐内附件,减少死 角。
冷却蛇管:罐内装4-6组,水流速度快,但管径小, 流量小,适用于冷却水温度低的地区。
冷却列管:罐内装4-6组,管径大,耗水量大,降 温快,适用于冷却水温度高的地区。
冷却面积的计算
K,m:决定于搅拌器的型式,挡板的尺寸及 流体的流态
P0
N 3 D 5
是一个无因次数,可定义为功率准数NP。该准数表征着机械 搅拌所施与单位体积被搅拌液体的外力与单位体积被搅拌 液体的惯性之比。
N 单位体积液体所受外力 P 单位体积液体的惯性力
P0 /V
ma /V
式中
ω:涡轮线速度 a:加速度 V:液体体积 m:液体质量
• 缺点:它不适用于高粘度或含大量固体的培养液。
(三)实验室研究和统计学方法
1、实验室研究的目的: ❖ 菌种保藏 ❖ 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和繁殖的条件 ❖ 研究培养基最适组分 ❖ 实验室规模的培养技术
三. 实验室研究和统计学方法
2、研究的步骤 ❖ 先确定培养基组分 ❖ 通气强度 ❖ 影响代谢产物产量的关键因素 ❖ 摇瓶实验:提供基本信息和初步发酵工艺数据
T、t1、t2 分别为醪温、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传热系数的经验值或计算 夹套 K 为4.187*(150-250)kJ/m2 h K 蛇管 K 为4.187*(300-450)kJ/m2 h K
W
Q总
cP t2 t1
Q总——每1m3醪液在发酵最旺盛时,1h的发热量与醪液总
体积的乘积
cp——冷却水的比热容
达到既通风有搅拌的目的,从而省去了压缩机。
❖ 缺点: 进罐空气处于负压,因而增加了染菌机会,且搅 拌转速甚高,有可能使菌丝被切断,使正常的生长受到影响。
全面介绍工艺研发:小试、中试、放大
全面介绍工艺研发:小试、中试、放大什么是工艺过程工艺过程的概念: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配料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通称为工艺条件。
制药通行惯例是:1、小试阶段——开发和优化方法2、中试阶段——验证和使用方法3、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方法,并根据变更情况以决定是否验证4、批量的讨论备注:中试批量应该不小于大生产批量的十分之一(√)大生产批量不得大于中试批量的十倍(×)小量试制阶段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
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
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
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小试阶段的主要任务:1.工艺:反应参数,工艺过程后处理方式2.物料: 物料属性, 物料控制3.结构确证小量试制阶段的任务:1、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
2. 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
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
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
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合成反应一般要用大量溶剂,多数情况下反应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可直接回收套用。
有时溶剂中可能含有反应副产物,反应不完全的剩余原料,挥发性杂质,或溶剂的浓度改变,应通过小试研究找出回收处理的办法,并以数据说明,用回收的原料和溶剂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近年来,微型中间装置的发展也很迅速,即 用微型装置取代大型中间装置,为工业化装置提 供精确的设计数据。其优点是费用低、建设快, 在一般情况下,不必做全工艺流程的中试放大。 而根据实验室小试数据直接放大。
整理课件
五、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中试放大是对已确定的工艺路线进行实践性审查, 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整理课件
第一节 中试放大
整理课件
一、新药研究
新药研究的最终目的 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药品、供医疗应用 新药投入大量生产以前,必须研制出一条成熟、稳定、适合 于工业生产的技术工艺路线。研制过程分阶段进行。
新药合成研究的三个阶段:
1. 实验室研究阶段
2. 中试放大阶段 本章所指的化学制药工艺的放大
整理课件
二、中试放大的重要性
1 . 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生产阶段,如果不做好中试放大, 将存在许多问题:试剂的纯度问题,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原 料都是工业级的,将不可避免的多混入杂质;经济的问题; 尽量选用毒性低的溶剂。
化学纯:是指满足一般生产或分析试验的试剂纯度; 分析纯:纯度比化学纯要高。 色谱纯:一般用于色谱分析。
从实验室研究进入到中试至少要具备的条件:
(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2)操作条件已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料的分析检验方 法已确定; (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 需的一般设备; (4)进行了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5)已提出了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整。理课件
放大系数
放大后的试验规模 放大前的试验规模
2. 放大效应:多指放大后反应状况恶化、转化率下降、选择 性下降,造成收率下降或产品质量劣化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内因,主要是指参与反应的分子中 原子的结合状态、立体构型和构象、功能基的活 性、各种原子和功能基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物理 性质等、它们都是设 计和选择合成路线的理论依据。 化学反应的外因,主要是指反应时的配料比、 温度、溶剂、催化剂、pH值、压强、反应时间、 反应终点控制和设备状况等。 药物的化学合成反应大部分是有机反应,它们 的反应速度一般都比较馒,因此,反应度问题常 常成为药物合成的主要矛盾。
试验的基本方法
、
中试放大的方法有经验放大法、相似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 大法等:①经验放大法主要是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实验装置。 中间装置。中型装置一大型装置)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在药物 的工艺研究中,中试放大主要采用经验放大法.它也是目前药物 合成科研中采用的主要方法。②相似放大法主要是应用相似理论 进行放大,此法有一定局限性,只适用于物理过程的放大,而不 宜用于化学反应过程的放大。③数学模拟放大法是应用电子计算 机技术的放大法,它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此外,近年来微型中间 装置的发展也很迅速. 即用微型小间装置取代大型中间装置,为工业化装置提供精确的 设计数据,其优点是费用省,建设快。还有,国外在一般情况下 不做全流程的中试放大(中间试验),而只做流程中某一关键环节 的中型试验。总之,近年来制药工业化中间试验的方法发展迅连, 为加快中试放大的速度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设备树质和腐蚀试验
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大部分反应是在玻璃仪器中进行 的,但在工业生产中,反应物料要接触到各种设备材质, 有时某种材质对某一化学反应有极大的影响,甚至使整 个反应失收。例如将对二甲苯、对硝基甲苯等苯环上的 甲基经空气氧化成羧基(以冰醋酸为溶剂,以溴化钻为 催化剂)时,必须在玻璃或铁质的容器中进行.如有不 锈钢存在,可使反应遭到破坏。因此.必要时可先在玻 璃容器中加入某种材料,以试验其对反应的影响。 另外,在研究某些腐蚀性物料对设备材质的腐蚀情 况时,需要进行腐蚀性实验,以便为选择生产设备提供 数据。
3.推进式搅拌器 推进式搅拌器—般有三片桨n/r,呈 螺旋推进器形式,如轮船上的推进器。此类搅拌器用于 需剧烈搅拌的反应.例如,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呈乳浊状 态.使少量固体物质保持悬浮状态,以利反应进行。此 类搅拌器转速较高、一般在300一600转/m办最高可达 1000转/m此对于搅拌低枯度各种液体有良好效果。 4涡轮式搅拌器 涡轮式搅拌器能够最剧烈地搅拌液 体,它特别适用于混和粘度相差较大约两种液体、含有 较高浓度固体微粒的悬浮液、比重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 或气体在液体中褐充分分散等场合,转速一般可达200 一1000转/m抗生素发酵车间大都采用此类搅拌器。
中试放大采用的装置可以根据反应要求、操作条件等进行选择或 设计,并按照工艺流程来安装,也可以在适应性很强的多功能车 间中进行。这种车间一般拥有各种规格的中、小型反应附和后处 理设备,各个反应箱除装有搅拌器外,各种配管可以通蒸气、冷 却水或冰盐水等,釜上还附有蒸馏装置可以进行回流(部分回流) 反应或边反应边分馏或减压分馏等、因此,能够适应一些化学反 应的各种不同操作要求,有的反应釜还配备有中、小型离心机等; 固—液混合物过滤一般采用小型移动式压滤器;此外.高压反应、 加氢反应、硝化反应、烃化反应、格氏反应等以及有机溶剂的回 收和分馏精制也都有通用性设备。这种多功能车间可以适应多种 产品的中试放大或多品种的小批量生产。在这种多功能车间中进 行中试或生产,不需要强调按生产流程来布置生产设备,而是根 据反应的需要来选用反应设备。
பைடு நூலகம்
反应条件限度试验
通过上述工艺研究,可以找到最适合的工艺条件(如温 度、压强、PH等),它们往往不是一个单一的点,而是 一个许可范围。有些反应对工艺条件要求很严,超过一 定限度以后,就要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进行工艺条件的限度试验,有意识 地安排一些破坏性实验,以便更全面地掌握该反应的规 律,为确保安全和正常生产提供数据。 原辅材料、 原辅材料、中间体及新产品质量的分析方法研究 在药物的工艺研究中,有许多原辅材料,特别是中 间体和新产品.均无现成的分析方法。为此,必须开展 这方面的分袄方法研究,以便制订出准确可靠而又简便 易行的检验方法。
小型试验进行到什么阶段才能中试呢?要制定一个统 一的标准是比较难的 列一些内容应该是具备的: (1)实验室小试收率稳定,质量可靠; (2)操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及原料的分析 (2) 方法已经制定; (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试验已经进行,并能 提出所需的一般设备 (4)进行过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 法。 (5)已提出所需原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6)已提出安全生产要求。
中型试制中的若干问题
在工艺条件的考察阶段中,以下问题必须注意和解决 (一)原输材料规格的过渡试验 在对所设计的或选择的工艺路线以及各步反应条件 进行试验研究时,开始要使用试剂规格的原辅材料(原 料、试剂、溶剂等),这是为了排除原辅料中所含杂质 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当工艺 路线确定之后,在进一步考察工艺条件时,就应尽量改 用以后生产上所能得到供应的原辅材料。为此,考察某 些工业规格的原辅材料所含杂质对反应收率及产品质量 的影响,制订原辅材料的规格标准,规定各种杂质的允 许限度。
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考察
药物合成中的反应有很多是非均相反应,且反应热效 应较大,在小型实验时,由于物料体积小,搅拌效果好, 传热传质问题表现不明显,但在放大中必须根据物料性 质和反应持点,注意研究搅拌器型式和考察搅拌速度对 反应的影响规律,以便选择台乎要求的搅拌器和确定适 宜的搅拌转速。有时搅拌转速过快也不一定合适。例如 由儿茶酚与二氯甲烷在固体氢氧化钠和含有少量水分的 二甲基亚矾存在下反应的中试放大时,初时采用180转 /min的搅拌速度,因搅拌速度过快,反应过于激烈而 发生溢料。后来经考察,将搅拌速度降至56转/min并 控制反应温度在90一100度,结果收率超过了小实验水 平,达到90%以上。
搅拌
搅拌是使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物获得密切接触机会的重要措施, 在一定程度内,搅拌,加速了传热和传质。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加 快反应速度和缩短反应时间的目的,以避免或减少由于局部浓度 过大或局部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某些副反应。 搅拌对于互不混合的液—液相反应、液—固相反应、固—固相反 应(熔融)以及固—掖—气三相反应等待别重要。在结晶、萃取等 物理过程中,搅拌也很重要。 各反应所要求的搅拌器型式和搅拌速度不尽相同.若反应物料 较桔稠,则搅拌器型式选挥颇为重要。有些反应一经开始,必须 连续搅拌,不能停止,否则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和生产事故。如 乙苯的硝化反应中,混酸是在搅拌下加入到乙苯中去的,因两者 互不相溶,故搅拌效果关系很大,若突然停止搅拌,会造成安全 事故。又如抗菌素发酵过程中也是不能停止搅拌的,否则将造成 生产事故。
反应后处理方法的研究
一般说来,反应的后处理系指从化学反应结束直到取得本步反应的产物的整 个过程而言.这里不仅包括从反应混合初中分离得到目的物,而且也包括母 液的处理等。后处理的化学反应较少(如中和等),而多数为化工单元操作,应 认真对待。 在合成药物生产中,有的合成步骤与化学反应不多,然而后处理的步骤与 工序却很多,而且较为复杂。搞好反应的后处理对于提高反应的收率、保证 药品质量、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 必须重视后处理方法的研究。 后处理方法随反应的性质不同而异,但在研究此问题时,首先应摸清反应 产物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物质种类、组成和数量等(这可通过反应产物的分离和 分析化验等工作加以解决),在此基础上,找出它们性质之间的差异,尤其是 主产物或反应目的物区别于其它物质的持征,然后,通过实验拟订反应产物 的后处理方法。在研究与制订后处理方法时,还必须考虑简化工艺操作的可 能性,并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还必须指出,在对整个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中,应注意培养工人熟练的操 作技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操作误差不能超过一定范围(一般在21.5%), 以保证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
中试放大阶段的研究任务
该阶段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以下十点,实践中可根据不同情况,分清主次,有 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一)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的最后确定 在一股情况下,工艺路线和各步反应所采用的操作方法应当在实验室研究 阶段就确定下来,但当原来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单元操作反应方法在中试放大 阶段暴露出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就应重新选择其它路线,再按新路线进 行中试放大。 I二)设备材质与型式的选择 开始中试放大时应考虑所需各种设备的材质和型式,并考察是否合适,对 于接触腐蚀性物料的设备材质的选择问题尤应注意。例如含水1%以下的二甲 基亚矾对钢板的腐蚀作用极微,但含水达5%时,则对钢板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后经多次试验,发现它对铝的腐蚀极微弱,故可向用铝板制造的容器中加入 含水5%左右的二甲基亚矾。
中 试 放 大
当研究药物工艺的实验室阶段的任务完成后,一股都需 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的规模放大50一100倍的中试放 大(或称中间实验)阶段,以便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 装置设备中备步化学反应条件变化的规律,并解决小型 实验所不能解决或未发现的问题。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 不会因小实验、中试放大相大型生产的不同而改变,但 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则有可能随试验规模和 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如果把在实验室玻璃仪 器条件下所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原封不动地段到工业生 产中去.有时会影响收军和质量发生溢料或爆炸等不良 后果,甚至会一无所得。因此,搞好中试放大十分重要。
常用的搅拌器
1.桨式搅拌器 桨式搅拌器是搅拌器中最简单的一种, 制造简便,转速一般在20一80转/min。对于液—液互 溶系统的混和或可溶性固体的溶解比较适用。 2.框式或锚式搅拌器 框式或锚式搅拌器一般来说 仍屑于桨式搅拌器的类型。主要用于不需剧烈搅拌及含 有相当多的固体悬浮物或有沉淀析出的场合,但固体和 液体的比重差不能太大。此类搅拌器在重氮化等反应中 较为常用,其转速一般在5—60转/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