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lj2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全
TaTLma KJe K
dMdML m dtdt
L
Tm
Ra J K eKm
——机电时间常数(秒);
Ta
La Ra
—电动机电枢回路时间常数 (秒)
若输出为电动机的转角q ,则有
TaTm
d 3q
dt 3
Tm
d 2q
dt 2
dq
dt
1 Ke
ua
Tm J
ML
TaTm J
dM L dt
—— 三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 9
(1)根据克希霍夫定律可写出原始方程式
((23))式消LuLCcdd中去(titd)i中2d是utRc间2(中Cti1)变间C1量iR变dCti量idd后udt,ct,(t它)u输r与u(入tc输)(输t)出出uu微rc((tt)分)有方如程下式关系
或
T1T2
d 2uc (t) dt 2
T2
duc (t) dt
扰动输入为负载转矩ML。 (1)列各元件方程式。电动机方程式为:
TaTm
d 2w
dt 2
测输T速Km出发td为d电wt电测压机速w 反 K馈1e系ua数
Tm J
M反L馈 电TaJT压m
dM L dt
ua Kae ut Ktw e ur ut 12
(2)消去中间变量。从以上各式中消去中间变
量ua,e,ut,最后得到系统的微分方程式
线性(或线性化)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 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称为传递函数。
令线C性(s定)=常L[c系(t统)],由R下(s)述=Ln阶[r(微t)]分,方在程初描始述条:件为零
时[[aab,nnmbssdmdn进mt+ndn+dt行acmmbn(tm拉-r1)-(s1t氏ns)-am1变n+-1b1+…m换dd…1t+,nndd+1a1t得mm1bcs1(11到+ts)r+a关(t0b)]于0C]的RD(sM的s的a(()分s1s(分))=代sdbd为母)t1子为数cd传d多(tt多传方)r递项(项t程递函)式a式0函数c。b(0数tr) (t)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基本步骤: 分析各元件的工作原理,明确输入、输出量 建立输入、输出量的动态联系 消去中间变量 标准化微分方程
①将与输入量有关的各项放在方程的右边,与输出量有 关的各项放在方程的左边;②各导数项按降幂排列; ③将方程的系数通过元件或系统的参数化成具有一定 物理意义的系数。
量及其各阶导数,在t= 0 时的值为零。
二指输入信号作用于系统之前系统是静止的,
即t= 0 时 ,系统的输出量及各阶导数为零。
许多情况下传递函数是能完全反映系统的动 态性能的 。
20
一、传递函数的概念与定义
Ur(s)
G(s)
Uc(s)
G ( s ) U c( s ) U r( s )
21
二、关于传递函数的几点说明
平衡位置附近的小偏差线性化
输入和输出关系具有如下图所示的非线性特性。
14
在平衡点A(x0,y0)处,当系统受到干扰,y 只在A附近变化,则可对A处的输出—输入关系
函数按泰勒级数展开,由数学关系可知,当 x
很小时,可用A处的切线方程代替曲线方程(非
线性),即小偏差线性化。
15
可得
df y dx |x0
解:分析质量块m受力,有
外力F,
弹簧恢复力 Ky(t)
阻尼力 fdy(t) / dt
F(t)
k
惯性力 md 2 y / dt2
由于m受力平衡,所以
M y(t)
Fi 0
f
式中:Fi是作用于质量块上 的主动力,约束力以及惯性
力。
将各力代入上等式,则得
10
d 2 y(t) dy(t) m dt2 f dt Ky(t) F (t)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020年2月4日
EXIT
第2章第3页
另一个原因:许多表面上看来似乎毫无共同之 处的控制系统,其运动规律可能完全一样,可以 用一个运动方程来表示,我们可以不单独地去研 究具体系统而只分析其数学表达式,即可知其变 量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代表数学表达式相同的 任何系统,因此需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比如机械平移系统和RLC电路就可以用同一 个数学表达式分析,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可以 进行仿真研究)。
(2)根据各元件在工作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理或化学定律,按工 作条件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并考虑相邻元件的彼此影响,列出微分 方程。常用的定律有:电路系统的基尔霍夫定律、力学系统的牛顿 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等等。
(3)消去中间变量后得到描述输出量与输入量(包括扰动量) 关系的微分方程,即元件的数学模型。
注:通常将微分方程写成标准形式,即将与输 入量有关的各项写在方程的右边,与输出量有 关的各项写在方程的左边。方程两边各导数项 均按降阶顺序排列。
2020年2月4日
EXIT
第2章第24页
2.建立步骤 ① 按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列出系统各个部分的微分 方程。 ② 确定系统的工作点,并分别求出工作点处各变量的工作 状态。 ③ 对存在的非线性函数,检验是否符合线性化的条件,若 符合就进行线性化处理。 ④ 将其余线性方程,按增量形式处理,其原则为:对变量 直接用增量形式写出;对常量因其增量为零,故消去此项。 ⑤ 联立所有增量化方程,消去中间变量,最后得只含有系 统总输入和总输出增量的线性化方程。
exit2020年2月18日exit2020年2月18日2121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2222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线性化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线性化2323传递函数传递函数2424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2525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2626信号流图信号流图2727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exit2020年2月18日数学模型1
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y y0 k1 ( x1 x10 ) k2 ( x2 x20 )
f k1 x1
( x10 , x20 )
f k2 x2
( x10 , x20 )
如何进行线性化
使用小偏差法
连续可导的非线性特性
本质非线性特性
小偏差理论
• 具有连续变化的非线性函数
y f ( x)
A[x0,y0]为预定工作点,则该非线性函数可以 线性化的条件是变量x偏离预定工作点很小
线性化方法步骤:
• (1)建立系统(环节)运动方程;
• (2)利用Taylor级数或一次微分方法,将输出-输入
实验法:给系统或元件输入一定形式的信号(阶跃信 号、正弦信号等),根据系统或元件的输出响应,经 过数据处理而拟合辨识出系统的数学模型。
反映元件及系统 的特性要正确 写出的数学式子 要简明 数 学 模 型
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频率特性 结构图
• 实验法 • 解析法
信号流图 状态空间表达式
§2.1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Fi k k -弹性系数 f -阻尼系数 m m-物体质量 x
f
由牛二:
外力
弹性阻力
粘滞阻力 代入整理
例
电枢控制的直流电动机
电枢电压控制的直流电动机线路原理图和结构图
(1)列写原始方程式。
La dia Ra i K e ua dt
J
d ML Md dt
(2)消去中间变量。 M d K m ia
c S dH c(Qs Q f )dt dH 1 或 (Qs Q f ) dt s
Qf H
非线性的
3、消去中间变量
Qf 有 :
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课件
别是其中的一些细节,请注意深入理解。
齐次性 线性性质 微分定理 积分定理 终值定理 初值定理 卷积定理
Laf (t) aF(s)
Laf1(t) bf2 (t) aF1(s) bF2 (s)
L
d dt
f (t) sF(s)
0 dt
0
s0
即
f () lim sF (s) 。 s0
因为要求 s 沿着使 f (t) 的拉氏变换积分为收敛的区域内的某条路径趋于零,根据使 拉氏变换积分为收敛的条件,这要求 f (t) 的拉氏变换 F (s) 在 s 右半闭平面内是解析的。 在使用终值定理时,要首先检验 F (s) 在 s 右半闭平面解析的条件,否则会导致错误。
(5)初值定理
设 F (s) 是 f (t) 的 0 型的拉氏变换,且极限 lim sF (s) 存在,则有 s f (0 ) lim sF(s) s
注意,应用初值定理无法给出严格的 f (t) 在 t 0 时刻的值,但能给出 f (t) 在 t 0 的值。 应用函数导数的拉氏变换法则,在使函数 f (t) 的拉氏变换积分为收敛的区域内令 s 趋于无穷
大,根据使拉氏变换积分为收敛的条件,这时总有 R s 0 ,于是对于时间间隔 0 t ,
有 lim est 0 ,故有 s
lim
s
L
df (t) dt
lim
s
0
df (t) dt
est dt
lim
s
sF (s)
f (0 ) 0
即
f (0 ) lim sF(s) s
从上述证明过程可以看出,应用初值定理只能给出函数 f (t) 在 t 0 时刻的值,而且,这样一个 事实与函数 f (t) 是否满足 f (0 ) f (0) f (0 ) 并无关系。
第2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整理且标准化
m d 2 y(t) f dy(t) y(t) 1 F (t)
k dt 2 k dt
k
令 T m / k 称为时间常数;
f /(2 mk ) 称为阻尼比;
K 1/ k
称为放大系数。
得
T2
d 2 y(t) dt 2
2T
dy(t) dt
y(t)
KF (t)
例2-4考虑图2-4所示液位控制系统,其中水箱水 位H为被控量,忽略次要因素,引起水箱水位变化 的物理量主要是输入流量Q1和负载流量Q2。试确 定该系统,节流阀开度一定时水箱水位与输入流量 的关系方程。
2.1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定义方法
一、定义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变量,以及内 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图表、曲线。
二、数学模型的建立 1、方法 (1)解析法:依据系统及元件各变量之间所遵循的物理化
学定律,列出变量间的数学表达式。 (2)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求出系统或元件各变量之间的关
类为连续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线性 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 等。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不是惟一的,根 据不同的建模目的可以建立不同的数学模 型,即使对于一样的建模目的也可以建立 不同形式的数学模型,对于工程上常见的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微 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等 .
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有解析法和 实验法两种。解析法也称机理分析法,属于理 论建模的范畴,是通过分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 理,利用系统各组成局部所遵循的物理学根本 定律来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实验法也称实 验辨识法,是通过实验对系统在输入信号作用 下的输出响应数据进展测量,利用模型辨识方 法,来建立反映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关系 的数学方程。
自控原理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拉普拉斯变换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典型反馈系统的几种传递函数关于系统数学模型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着的对象之间的有机组合。
静态系统(static systems)/稳态系统当前输出仅由当前的输入所决定的系统。
(静态方程或方程组)动态系统(dynamic systems) 当前输出不仅由当前输入决定,而且还受到过去输入的影响的系统(系统内部有储能或/和耗能元件,所以输出对输入表现出一定的运动惯性)。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
(微分方程或微分方程组)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 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变量以及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描述系统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分析和设计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首要任务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旦系统的数学模型被推导出来,就可以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对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
•建模modeling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过程,即用数学模型来表示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过程。
也是寻求系统数学模型的过程。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分为解析(analytical)法和实验(experimental)法解析法:依据系统及元件各变量之间所遵循的物理、化学定律列写出变量间的数学表达式,并实验验证。
实验法:对系统或元件输入一定形式的信号(阶跃信号,单位脉冲信号,正弦信号等),根据系统或元件的输出响应,经过数据处理而辨识(identify)出系统的数学模型。
线性定常系统(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系统参数是集中、定常(时不变)、描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是线性的(方程中各变量之间是代数相加关系,包含变量的每一项的系数均与其它变量无关),这种系统就是线性定常系统。
对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可以采用叠加原理。
非线性系统(nonlinear systems)时变系统(time-variant systems)线性定常动态系统是经典控制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
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第2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第2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自动控制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种自动化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我们可以对系统的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并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线性时不变系统和非线性时变系统两类。
1.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时不变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且系统的性质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用常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表示,其中常微分方程适用于连续系统,差分方程适用于离散系统。
常见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包括电路、机械系统等。
2.非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时变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系统的性质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泛函方程等形式来表示。
非线性时变系统由于具有更复杂的动力学特性,通常需要借助数值方法来求解。
二、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模型法、数据模型法和状态空间法。
1.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主要通过物理规律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它基于系统的物理特性及其输入输出关系,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物理模型法适用于那些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物理规律的系统。
例如,对机械系统可以利用牛顿定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2.数据模型法数据模型法是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它基于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借助统计方法和系统辨识技术来进行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
数据模型法适用于那些难以建立明确物理模型的系统。
例如,对于生物系统或经验性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模型法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3.状态空间法状态空间法是一种以状态变量和输出变量为基础的建模方法。
它将系统的动态行为表示为一组一阶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形式。
状态空间法对于较复杂的系统具有较好的描述能力,能够反映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动态特性。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本章要点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和出发点。
本章主要介绍从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系统框图去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内容包括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步骤、传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系统框图的建立、等效变换及化简、系统各种传递函数的求取以及典型环节的数学模型。
为了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设计,须定量计算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
而要完成此项任务,就必须掌握其变化规律,用一个反映其运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描述系统的动态过程。
这种描述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称为系统的数学模型。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主要有解析法和实验法。
解析法是从系统元件所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出发去推导系统的数学模型。
如果不了解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则应采用实验法建立数学模型,即在系统的输入端加上测试信号,在根据测试出的输出响应信号建立其数学模型。
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多种,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时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复域数学模型)、频率特性(频域数学模型)和动态结构图(几何模型)。
第一节系统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是描述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关系最直接的方法。
当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都是时间t的函数时,其微分方程可以确切描述系统的运动过程。
一、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步骤1.根据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运动规律,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2.从输入端开始,根据各环节所遵循的运动规律,依次列写微分方程。
联立方程,消去中间变量,求取一个只包含系统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微分方程。
3.将方程整理成标准形式。
即把含输出量的各项放在方程的左边,把含输入量的各项放在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各导数按降幂排列,并将有关系数化为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表示形式,如时间常数等。
二、举例说明例2-1求图2-1所示RC网络的微分方程。
解:由图可知,输入量为u i(t) , 输出量为u o(t) ,根据电路遵循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dtt du Ct i t u R t i t u o o i )()()()()(=+=消去上式中的中间变量i(t) ,得)()()(t u dtt du RCt u o o i += 整理得 ()()()o o i du t RCu t u t dt+= 例2-2 求直流电动机的微分方程。
第2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系统的微分方程 2.2 拉普拉斯变换 2.3 传递函数 2.4 系统方框图 2.5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和方框图 2.6 环节的基本连接方式及其总传递函数 2.7 方框图的等效变换及化简 习题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系统的微分方程
1. 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 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全面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 结构组成和支 持系统运动的物理规律, 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2) 一般从系统的输入端开始, 根据各元件或环 节所遵循的物理规律, 依次列写它们的微分方程。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3) 将各元件或环节的微分方程联系起来消去中 间变量, 求取一个仅含有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微 分方程, 它就是系统的微分方程。
L[ f1(t) f2(t)] L[ f1(t)] L[ f2(t)]
(2 - 28)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证
L[ f1(t)
f2(t)]
0 [ f1(t)
f2 (t)]estdt
0
f1(t)estdt
0
f2 (t)estdt
L[ f1(t)] Lf2 (t)] F1(s) F2 (s)
两个环节反馈连接时的传递函数gscsrs可以从图224环节的反馈连接当反馈信号bs与输入信号rs相减时称为负反馈此时602正反馈的情况当反馈信号bs与输入信号rs相加时称为正反馈此时综合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情况闭环系统的总传递函数gs为62中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如果前向环节放大倍数很大则反馈系统的传递函数就简化为即反馈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决定于反馈环节的动态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可编辑全文
*
上式表明,三个环节的串联可以用一个等效环节来代替。这种情况可以推广到有限个环节串联(各环节之间无负载效应)的情况,等效环节的传递函数等于各个串联环节的传递函数的乘积,如有n个环节串联则等效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
2. 环节的并联
环节并联的特点是各环节的输入信号相同,输出信号相加(或相减)。
2.7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一.闭环系统
*
(3)开环传递函数: 假设N(s)=0,主反馈信号B(s)与误差信号E(s)之比。
(2)反馈回路传递函数:假设N(s)=0,主反馈信号B(s)与输出信号C(s)之比。
*
(4)闭环传递函数 Closed-loop Transfer Function 假设N(s)=0 输出信号C(s)与输入信号R(s)之比。
复习拉普拉斯变换有关内容(6)
(3)积分定理
零初始条件下有:
进一步有:
例4 求 L[t]=?
解.
例5 求
解.
复习拉普拉斯变换有关内容(7)
(4)实位移定理
证明:
例6
解:
令
复习拉普拉斯变换有关内容(8)
(5)复位移定理
证明:
令
例7
例8
例9
复习拉普拉斯变换有关内容(9)
负反馈:反馈信号与给定输入信号符号相反的反馈。
正反馈:反馈信号与给定输入信号符号相同的反馈。
*
上述三种基本变换是进行方框图等效变换的基础。对于较复杂的系统,例如当系统具有信号交叉或反馈环交叉时,仅靠这三种方法是不够的。
(二)信号相加点和信号分支点的等效变换
对于一般系统的方框图,系统中常常出现信号或反馈环相互交叉的现象,此时可将信号相加点(汇合点)或信号分支点(引出点)作适当的等效移动,先消除各种形式的交叉,再进行等效变换即可。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全
其中: fs (t) Kx(t)
弹簧力
fd (t)
阻尼力
B
dx(t dt
)
m
K
B
所以有:
m
d 2 x(t) dt 2
B
dx(t) dt
Kx(t)
f
(t)
特点:f (t) 为作用于各部件的诸力之和,而每一个部件变化
了相同的位移x(t) 。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元件和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A1(0.5 j0.866) A2 (0.5 j0.866)
使等号两端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有 解之得 A1 1, A2 0
0.5.866
所以
F (s)
1 s
s2
s s 1
1 s
(s
s 0.5 0.5)2 (0.866 )2
(4)对部分分式进行拉式反变换,即得微分方程 的解。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2 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解微分方程
例:已知
d 2 xc dt 2
5 dxc dt
6xc
6u(t)
u(t) 1(t)
设初始条件为 xc (0) 2, xc (0) 2 求输出量 xc (t)
解: 将微分方程取拉氏变换
(s
0.5 0.5)2 (0.866 )2
所以 f (t) 1 e0.5t cos 0.866 t 0.57e0.5t sin 0.866 t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2 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解微分方程
例:已知
F (s)
s2 s2
9s 33 6s 34
求 f (t) L1 F (s)
F (s) M (s) A1 A2 An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传递函数: 初始条件为零时,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称为该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
01
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02
为系统输出量, 为系统输入量。
03
在初始情况为零时,两端取拉氏变换:
04
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
或写为
传递函数与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
电动机机械微分方程
(2-2)(2-1) Nhomakorabea若考虑电动机负载力矩和粘性摩擦力力矩时:
其中
,通常忽略不计。
电动机电磁转距与电枢电流成正比
消去中间变量
将(2-3)带入(2-4)得
(2-3)
(2-5)
(2-6)
则当电机空载时有
(2-4)
将(2-5),(2-6)带入(2-1)得
(2-7)
令:
结论:
B
(1) 相加点前移 1.相加点等效移动规则 相加点前移,在移动支路中串入所越过的传递函数的倒数方框 (2) 相加点后移 相加点后移,在移动支路中串入所越过的传递函数方框。 2.4.5 结构图的简化
1)分支点前移
2、分支点等效移动规则 分支点前移,在移动支路中串入所越过的传递函数方框。 (2) 分支点后移 分支点后移,在移动支路中串入所越过传递函数的倒数的方框。
由
(1)
I2(s)
I1(s)
I(s)
+
+
例:试绘制如图所示 无源网络的结构图。
例2-6 图中为一无源RC网络。选取变量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定律,写出其微分方程组为
零初始条件下,对等式两边取拉氏变换,得
RC网络方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τ称延迟时间
所以 ,延迟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补充:
需要指出,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多场合是存
在迟延的,比如皮带或管道输送过程、管道反
应和管道混合过程,多个设备串联以及测量装 置系统等。迟延过大往往会使控制效果恶化, 甚至使系统失去稳定。
2.4 系统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在控制工程中,为了便于对系统进行 分析和设计,常将各元件在系统中的功能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描述控制系统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以及 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称为系 统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 结构框图和信号流图等。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简称:建模),对 于系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系统建模一般采用解析法或实验法。
2.1 系统微分方程模型
F (s) L[ f (t )]
∞ 0
f (t )e st dt
上式称为拉氏变换的定义式。为了保证式中等号右边的积分存在,f (t)应满足下 列条件: (1)若t<0,则f (t) = 0。 (2)若t>0,则f (t)为分段连续。 (3)若t→∞,则e−st较f (t)衰减得更快。 ∞ 由于 f (t )e st dt 是一个定积分,t将在新函数中消失。因此,F(s)只取决于s,它 0 是复变数s的函数。拉氏变换将原来的实变量函数f (t)转化为复变量函数F(s)。 拉氏变换是一种单值变换,f (t)和F(s)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通常称f(t)为 原函数,F(s)为象函数。
复习:电感与电容的知识
i(t) uL
uL L
di(t) dt
uc
1 C
i(t)dt
u
L
dt Li(t)
duc dt
i(t)
1 C
请作为公式记下来!!
解:
图2.1
RLC网络
(2.1)
(2.2)
(2.3)
(2.4)
【例2-2】建立如图2-2所示滤波电路以U1为 输入量、U2为输出量的微分方程。其中i1,i2 为中间变量。
建立微分方程的步骤(2)
(4)将各元件或环节的微分方程联立起来消 去中间变量,得到一个仅含有系统输入量与输 出量的微分方程,即为整个系统的运动方程。 (5)标准化。将与系统输入量有关的各项放 在等号右侧,与输出变量有关的各项放在等号 左侧,并按降幂排列,最后将系统有关参数规 划为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形式。
(2-7) (2-8)源自 (i1 i2 )dt(2-9)
(4)由式(2-7)~式(2-9)消去中间变量可得 请大家动动手计算一下!
dU 2 R1C1R2C2 2 ( R1C1 R2C2 R1C2 ) U 2 U1 dt dt d 2U 2
(2-10)
(5)标准化。将与系统输出量有关的各项写在方程的左端,与 系统输入量有关的各项写在方程的右端,并把有关参数用具有 一定物理意义的量来表示,可得 式中,T1=R1C1R2C2,T2=R1C1+R2C2+R1C2为时间常数。
(4)方框:表示对输入信号进行的数学运算。方框中写入元件的传递函故,可作 为单向运算的算子。这时,方框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具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即 Y(s)=G(s)U(s)。图2.10(d)所示为一个方框单元。
假设二阶振荡环节的微分方程为:
(2.36)
其传递函数为:
(2.37)
式中ωn 为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δ为阻尼比,在后 面时域分析(第3章)中将详细讨论。
(6)延迟环节(时滞环节)
特点:输入信号加入后,输出信号要延迟一段时间τ后才重现输入信号。 其数学表达式为
y(t) u(t )
输出量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拉氏变换为
复习完拉氏变换相关内容,我们开始学习传递函数的内容。
2.3 传递函数
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
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
氏变换之比。
设线性定常系统由下述n阶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
设 y(t)和 u(t)及各阶导数在t=0时的值均为零,即零初始 条件,则对上式中各项分别求拉氏变换,并令 可得s的代数方程 为:
比例环节 微分环节 积分环节
这些典型环节是:
比例-微分环节 一阶惯性环节
二阶振荡环节
延迟环节
典型环节是按照数学模型的共性划分的, 它和具体元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 典型环节只代表一种特定的运动规律,不 一定是一种具体的元件。
(1)比例环节
定义:比例环节又称放大环节,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为一种固定的比 例关系。 比例环节的表达式为:
图2-2 滤波电路
图2-2 滤波电路 解:(1)该系统为电学系统,遵循电学系统的相关规律。 (2)由电工学知识中基尔霍夫定律,列写各环节或元件 的方程为
1 C1 1 C2 1 C2
(i1 i2 )dt R1i1 U1 i2 dt R2i2 i2 dt U 2
1 C1
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用图形来表示,即结
构图和信号流图。
结构图
本节内容 2.5节内容
信号流图
2.4.1 系统结构图
结构图:具有形象和直观的特点。系统结构图是 系统中各元件功能和信号流向的图解,它清楚地表 明了系统中各个环节间的相互关系。 结构图是由许多对信号进行单向运算的方框和一
些信号流向线组成;构成方框图的基本符号有四种,
建立微分方程式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解析法,即根据各环节所遵循的物 理规律(如力学﹑电磁学﹑运动学﹑热学等) 来编写。本节重点讨论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是实验辨识法,即根据实验数 据进行整理编写。
我们通过简单例子介绍解析法。
[例1] 列写图2.1所示RLC网络的微分方程。
图2.1
RLC网络
在做此题之前,先复习一下关于电感与电容的知识。
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式中K为常数,称为比例环节的放大系数或增益。 特点: 输入输出量成比例,无失真和时间延迟。 实例:比例放大器,齿轮,电阻(电位器)等。
(2)微分环节 1)理想微分环节
定义:在暂态过程中,输出量为输入量的微分,即:
特点: 输出量正比输入量变化的速度,能预示输入信号的变化 趋势。
注意
我们要求熟练掌握涉及RLC电路的微分方程 的建模,对于机电系统以及机械系统建立微分 方程不作要求,仅供大家参考。
补充:Laplace变换基础
拉氏变换的概念 若将实变量t的函数f(t)乘以指数函数e−st(其中s=+j,是一个复变数),再 在0到∞之间对t进行积分,就得到一个新的函数F(s)。F(s)称为f(t)的拉氏变换, 可用符号L[f(t)]表示。
L[
F ( s) f (t )dt ] sn
n
拉氏变换的基本定理
(4)初值定理。函数初始值(t→0的数值),等于函数拉氏变换乘以s后的s→∞的极 限值,即
lim f (t ) lim sF ( s)
t 0 s ∞
(5)终值定理。函数的稳态值(t→∞的数值)等于函数拉氏变换乘以s后的s→0的极 限值,即
即信号线、比较点、传递环节的方框和引出点。 1. 由图2.10,我们来学习系统结构图的4种基本符号。
图2.10
信号线
结构图的基本组成单元
方框(或环节)
引出点(或测量点) 比较点(或综合点)
(1)信号线:是带有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信号的传递方向,传递线上标明被传递 的信号,如图2.10(a)所示。 (2)引出点:从同一信号处引出的各信号,在数值和性质上完全相同,引出点可以 表示信号引出或被测量的位置,如图2.10(b)所示。 (3)比较点:对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代数运算。箭头上的加号或减号表示信号是相 加还是相减。如图2.10(c)所示。
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
实用中,常把原函数与象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列成对照表的形式。通过查表就 能够知道原函数的象函数或象函数的原函数。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对照表如表2-1所示。 表2-1 常用函数拉氏变换表
原函数f (t)
象函数F (s)
1
1 s 1 s2 1 s a n! s n 1
1 (s a)2
(t)
l(t)
t
e−at
t n(n=1,2,3„) te−at
sint cost
s2 2
s
2
s 2
拉氏变换的基本定理
(1)线性定理。 1.两个函数和的拉氏变换等于两个函数拉氏变换的和,即 L[f1(t) + f2(t)] = L[f1(t)] + L[f2(t)] = F1(s) + F2(s) 2.函数放大K倍的拉氏变换等于函数拉氏变换的K倍,即 L[Kf(t)] = KF(s) (2)微分定理。函数求导的拉氏变换等于函数拉氏变换乘以s的求导次幂(初始 条件需为零),即当初始条件f(0)=0时,L[f '(t)]=sF(s)。 同理,若初始条件为 f(0) = f ‘(0) =„= f (n−1) (0)= 0 则 L[f (n) (t)] = snF(s) (3)积分定理。函数积分的拉氏变换等于函数拉氏变换除以s的积分次幂(初始 F ( s) L[ f (t )dt ] 条件需为零),即当初始条件 f (t )dt t 0 0 时, 。 s 同理,当初始条件为零时,则有
特点: 输出量与输入量的积分成正比例 积分环节的动态方程为:
y(t) k u(t)dt
对应的传递函数为:
或
实例:积分放大器
举例: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积分环节,输入ur(t),输 出uc(t),其传递函数为
ur(t) uc(t)
大家想想怎么来求传递函数!!!
解:
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器,其输入电压u r(t)和输出 电压uc(t)之间的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