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转型之路

合集下载

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与转型

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与转型

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与转型近年来,金融科技行业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多创新和转型的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在金融科技时代创新和转型,成为了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的创新必经之路常常有人说,金融行业是个“相对封闭的行业”,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研究市场,让自己与其他行业保持步调一致,特别是在技术方面要走在前面,领先时代的潮流,也不断开展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商业银行可以将传统的模式转化为数字模式,并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更高效的业务流程和更好的客户体验。

例如,银行内控、业务审批等传统业务可以通过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效率和精度。

数字化还可以带来广泛的创新。

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开发多维度的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将自己的业务深度整合到数字化平台上,与其他企业、行业进行紧密合作,探索新模式、新渠道、新市场等。

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改变金融业务的新技术。

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金融科技则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创新的有力工具。

金融科技和商业银行的融合,可以带来多重的影响。

首先,金融科技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处理信用卡申请、管理提高流动性等多个方面。

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来创新业务模式,例如Fintech支付、网贷、供应链金融、小额信贷等业务。

最后,金融科技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依托数据化平台,实现更加精准的客户分析和营销推广。

在金融科技时代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的需求变化。

以下是一些创新和革新的方式和例子:1. 科技与数据驱动的转型商业银行借助科技和数据分析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创新业务模式的转型是金融科技时代的必由之路。

经营转型:商业银行实现现代化蜕变的必经之路

经营转型:商业银行实现现代化蜕变的必经之路
模 式 , 使 银 行 主动 提 供 包 括 信 贷 、结 算 、 理 咨 询 及 投 资 促 代
务等十二个方面对同业先进经验和主要做法 及我行存在的差距 和不足做 出了全面细致的评价 , 对转型理念作了详尽的阐释 ,
在 此 基 础 上 描绘 出深 圳 分 行 学 习 同业 超 越 同业 , 最终 实现 企
机制推动并举 ;发展业务和加强管理并举。
经营转型的总体方 向与路径 选择
比较分析 国内外同业 的先期经验 和深圳分行 的做法 ,经
是 经营转型的核心 ,经营转型 的核心 目标就是 要实现 以下几
个方 面的结构转 变:由单一 、传 统的经营结构 转 向综合 、现 代化 的经营结构 由传 统银行业务提供者 转向提供证券业 务 保 险业 务、基金 业务 、投资银 行业务 、资产管理业 务等 多项 业务 的综合 金融服务商 ;由以存 款等被动型 负债 为主的零售
理财等相结合的综合化服务 。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提高
既对国 内银行 的全球金融服务水平提 出了挑战 .也为 国内银 行跨国经营提供了巨大发展机会 。金融业的全 面开放 . 利率、
业愿景 的发展蓝图 . 并从思维变革、 系统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保
汇率市场化进程 的加快等要求银行尽快提升综合经营能力 。 从 内在动力来看 资本硬约束促使商业银行 主动 求变 . 商 业银行 以信 贷业务为主的传统 经营模式 已无法维 持符合 资本
管理变革、 实施 业 务 流 程 再 造 、 强文 明优 质 服务 等作 为未 来 加

段时期工作重点的全面转型之路更加清晰明朗。
现从融资 中介向全能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商业
银行保持核心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惟一出路。

走有特色的城商行转型之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简单思考

走有特色的城商行转型之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简单思考
面 对各 家银 行 的零售 战 略转型 ,做 为城 商行应 充分 发挥 自身 优势 ,明确市
通信 、 线 电视 、 税等 十几项 收费 , 有 地 极 大方便 了市 民生 活 。 同时还 可以推 出 了 具有 自身特 色 的卡 品种 ,像郑 州市 商业
银行 的商通 卡 、学生 卡 、商鼎 卡 ,洛 阳 资 本 投 入 获 取 更 多 的 经 营 利 润 的新 途 商业 银 行 作为 地 方 性股 份 制 商业 银 行 , 市商业 银行 的都 市一 卡通联 名卡 ,焦作 径 。于是 ,各大 银行 都把 目光转 向了零 具有决 策高 效 、体 制灵活 、信 息传 导迅 市商业 银行 的惠 友卡等 。 售 , 并 把 大 力 发 展 零 售 业 务 作 为 战 略 转 速 、地 域 优 势 明 显 等 特 点 ,这 是 城 市 商 在 营 业 网 点 的 设 置 方 面 ,城 市 商 行 型 的重 点 。在这 样 的形势 下 ,立足 于本 业 银行 与其 他商 业银 行的 比较优 势 。 因 也 定位为 “ 区银行 ” 社 ,将 网点触角 不断 土 的 城 市 商 业 银 行 , 如 何 应 对 这 种 同 业 此 应 充分 发 挥 这种 优势 ,在市 场 拓展 、
是 有难度 的 。 因此 城市 商行 要立足 于实 际, 做到 “ 商行 大特 色、支行小特 色”的 发展 思路 ,通 过差 异化 的竞争 ,寻找零 售业务 发 展 的支点 。 面 对 即将到 来 的激 烈竞争 ,各 城市
商 行 应 立 足 自 己 服 务 于 本 地 客 户 的 定
【 文章摘要 】
样 的发展 思路 ,各地 市商行 应该 独辟 蹊 径 ,不 断进行 业务 创新 。 中小企 业 贷款一 直 是各 家银 行不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创新之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创新之路

2 0 1 6 年上半年 , 政策宽松趋 于稳定使得各类需 求集 中释放 , 推动 了房地产市 场的整体 高位运行 , 二线及周 边城市 商品住宅 成交量轮 番上涨 , 但
( 一) 发 展 新 兴 产 业 及 传 统行 业 转 型 产 生 新 资
金 需求。当前我 国处 于前期刺激政策 的消化期 , 供 给侧 结构性 改革 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为 目标 , 为商 业银行支持 实体经济 拓宽 了空间 。政府也 明确提
出了要 大力发展《 中国制造 2 0 2 5 ) ) 五大工程 、 十大领 域中的产业 , 此类 产业在 发展初期都会有大量 的信 贷资金需求 , 这是商业银行市场拓展的 良好契机。 ( 二) 居 民消 费结构升级 对商业银行服 务产 生 新需求。目前我 国人均 G D P 在7 5 0 0 美元左右 , 从西 方发达 国家经验来看 , 当人均 G D P 达到 8 0 0 0 美元左 右, 居民消费结构将会从 生存性 消费转变为发展型 消费 。伴随人均收入的提 高 , 居 民消费也会进一步 向多样化 、 个性化转 变 , 这对 商业银行开发各 类新
伴随我 国宏观经济进人新常态 , 需求端的持续 刺激对经济增长收效不佳 , 供给抑制成为阻碍经济 长期 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 因素 。在 “ 三期叠加 ” 的复 杂形 势下 , 推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 , 是“ 十三 五” 时 期 调整经济结 构 , 使要 素实现最优 配置 , 提升 经济 发展质量和数量的重大战略举措 。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 , 商业银行应清醒
长质效 的重大战略举 措。培 育创造新动力和新供给 , 积极对接“ 去产 能、 去库存 、 去杠杆 、 降成本 、 补短板” 五
大任务 , 是商业银行实现创 新转型升级和科学稳健发展 的必由之路。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足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足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文章编号 :10 -0 12 0 (1 0 5 - 3 0 7 9 4 — 0 71) 0 9 0 -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的逐 步 深 化 和 扩 大 , 中 银 行 业 在 竞 争 力 明显 增 强 的 同 时 ,面 临 着 如 何 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问 题 。 笔 者 认 为 ,加 快 实 施 经 营 战 略 调 整 ,转 变 经
20 年 第 1 期 07 l ( 总第 35期 ) 7




No. 1 2 7 1 . 00 G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 5 n r lNo 37
S u h Ch n i a c o t iaFn n e
商业银 行经营转型足提高竞争 力的必 由之路
黄 泉 进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经 贸 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04 1 6 2)
志 所 描 述 的 , “ 是 一 个 对 金 融 服 务 业 极 富 挑 战 性 的 这
化 。银 行 转 型 的根 本 目 的在 于提 高 银 行 的 竞 争 力 ,商 业 银 行 在 实施 战 略 转 型 时 其 自身 与 环境 的 一致 性 随 着
时 间 的 变 化 在 形 式 、 内 涵 、状 态 j 所 表 现 来 的 差 -
度 逐 步 确 定 ,投 融 资 体 制 、收入 分 配 体 制 、消 费 结 构
发 生 了重 大 变 化 ,综 合 化 金 融 体 制 的 发 展 和 利 率 市 场 化 改 革 提 速 未 来 1 0年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将 面 临 战 略 挑 战 和 战 略 机 遇 并 存 的经 营形 势 ,经 济 改 革 向纵 深 推 进 ,产 业 结 构 不 断 向 高级 化 发 展 ,对 外 开 放 力度 加 大 , 居 民消 费投 资 需 求 日趋 旺盛 。正 如 英 国 《银 行 家 》杂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与实践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与实践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与实践第一章:引言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对传统业务模式的极大颠覆。

数字化转型让商业银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也是商业银行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探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与实践,希望能够为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帮助商业银行实现更好的发展与竞争优势。

第二章: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2.1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数字科技的普及和发展,消费者购物、支付等行为也发生了全面的数字化转变,消费者对于银行服务的需求也更倾向于数字化、便捷、快速的特点。

商业银行必须抓住市场需求的变化,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2.2 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冲击了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

比如传统的银行业务需要客户到现场进行业务操作,而数字化银行让客户在家也能完成大部分业务操作,可见数字化银行业务无疑会对传统银行造成极大的竞争冲击。

2.3 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数字化银行可以大大提高业务效率,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

比如客户自助数字化操作可以减少人力投入和成本,同时相信也会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第三章: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和思路3.1 建立数字化核心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建立数字化核心。

数字化核心是数字化企业的支撑,银行将传统的硬件抛弃,将传统的业务转变为数字业务,进而实现银行数字化转型之目标。

数字化核心需要集中体现在业务架构和数据架构两个方面,架构合理方便业务流程,核心数据不断积累则为银行业务优化带来更为有利的数据服务支撑。

3.2 智能化服务银行智能化服务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化服务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也能够为银行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

银行应该尽快实现服务自动化,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比如智能客服、智能投资、智能理财等,以对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更严格的监管,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严重的资本压力和流动性压力,以及愈加激烈的同业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转型是唯一的出路。

文章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商业银行转型的优略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务转型;swot分析随着经济形势的愈加复杂以及更严格的监管,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严重的资本压力和流动性压力。

因此,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转型是必由之路,商业银行必须清楚自身具备哪些条件,还有哪些不足,才能更好地制定业务转型的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1.资金实力雄厚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决定其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各类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数额巨大,且呈逐年稳定上升之势。

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处于绝对优势,股份制商业银行虽不及大型商业银行资金实力,但资产规模扩张也十分迅速,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2.营业网点优势经过长期发展,商业银行已经拥有覆盖广阔地域和人群的国内外网络系统。

如工商银行有境内外机构16386家和遍布全球的超过1440家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构成的电子网络。

如此庞大的银行网络是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无法相比的,也是其他金融机构短期内难以企及的。

3.客户资源优势商业银行在多年的发展中吸引了广泛的客户群体,并积累了良好的客户关系。

此外,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发达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健全也为银行吸引客户提供了客观条件。

我国的消费传统也使得居民习惯于与银行保持良好的业务关系。

这些都使得商业银行具有其他金融机构所没有的客户资源优势。

(二)弱势(weakness)1.银行业生存模式简单粗放管制利率提供了较大的利差,垄断地位赋予了商业银行在收费业务上的强势谈判能力。

商业银行维持存贷利差,增加收入,不断增长对应的存贷业务规模,努力吸储、增加放贷,再融资,在这种恶性盈利模式之下,净利润大幅增长不仅难以填补信贷扩张留下的资金缺口,反而会导致资金的缺口更加扩大。

商业银行数字化的主要历程与未来展望

商业银行数字化的主要历程与未来展望

商业银行数字化的主要历程与未来展望一、商业银行数字化的起源与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始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早期探索(1990s2000s):在这一阶段,商业银行主要关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业务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为主。

通过引入电子化支付系统、自动柜员机(ATM)等设备,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部分银行还开始尝试将电子商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相结合,如在线购物、网上银行等。

中期发展(2000s2010s):在这一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商业银行开始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层面。

通过推出移动银行、手机支付等创新产品,满足客户随时随地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开展跨界融合,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的入股以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的推出。

现代数字化银行(2010s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银行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促使其加快创新步伐。

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以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

商业银行数字化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受到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监管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商业银行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以实现业务创新、风险控制和客户体验的全面提升。

1. 商业银行数字化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业务变革。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趋势,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纷纷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银行业的整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全面的转型和革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商业银行转型的必要性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以下是几点商业银行转型的必要性:1.满足客户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更为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

传统的银行业务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商业银行必须进行转型,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2.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方式比较繁琐,处理业务的速度慢效率低,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3.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是金融业风险最大的类别之一。

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更好地保护客户资产安全,减少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的转型,不仅包括产品、服务、业务流程的变革,更涉及到组织结构、管理变革等方面。

从转型的方式来看,商业银行的转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商业银行必经之路。

效率低下、速度缓慢的传统银行业务已经无法满足客户要求,数字化银行业务的应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2.智能化转型。

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自动化、精细化管理。

3.创新化转型。

创新化转型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商业银行需要在产品、服务、业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1.加强数字化建设。

商业银行应加强数字化建设,推进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的应用,并不断推出新的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

2.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客户服务质量,提供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及时响应客户的问题和投诉。

数字经济时代的银行业转型之路

数字经济时代的银行业转型之路

中W外i l:MAY 15, 2021数字经济时代的银行业转型之路数字化转型建设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各家商业银行在积极进行实践的同时,也面临着认知、机制、数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需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解决。

文/本刊记者荣蓉韩英彤白琳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 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商业银行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数字化转型既是满足社 会生活的金融业态需求,也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提 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基于此,《中国外汇》采 访了工商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汪蔚菁、工商 银行总行金融科技部专家王建、中国银行总行交易银 行部副总经理王小丽、中信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总经 理张琳,对话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 践与发展趋势。

《中国外汇》:当前形势下,银行如何更好地通 过数宇化转型,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王小丽: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银行响应国 家“十四五”规划,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 合,积极捕捉数字产业、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新业 态金融服务机会,打造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必 经之路。

2021年,中国银行已将“持续着力发展科技 金融”确定为“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 要求的重要内容,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紧跟数 字中国建设步伐,主动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 往和日常生活的新趋势,下沉服务实体经济重心,深 度融合上下游供应链、服务链等生产生活场景,建设 开放金融生态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银行将加大行业研究力度,更 好融入创新性国家建设和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充 分运用以国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 翼的发展优势,着力持续支持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科 技型企业,助力増强企业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 术和制造业强基补链的能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科 技企业,为国家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贡献金融力量。

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及银行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及银行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及银行应对措施【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传统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模式以及技术创新对银行业务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已经变得不可逆转,因此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加速转型,并与互联网金融进行合作,以适应市场变化并保持竞争力。

合作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只有不断创新和改革,传统商业银行才能在互联网金融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商业银行, 冲击, 应对措施, 转型, 合作模式, 技术创新, 影响, 加速转型, 合作是未来, 金融创新。

1. 引言1.1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金融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普及,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金融行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互联网金融以其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不断涌现,包括互联网支付、互联网贷款、互联网理财等业务,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金融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和技术手段,促进了金融服务的普惠化和个性化,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推动了整个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服务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银行及时调整策略,加强创新,应对市场变化。

1.2 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冲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商业银行的传统模式和经营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完成各种金融业务,而传统银行的办事网点和人员显得过时和低效。

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战略选择:“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

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战略选择:“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

商业银⾏转型发展战略选择: “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2019-09-25经济“新常态”和利率市场化,已将中国商业银⾏带⼊⼀个全新的时期,过往凭借“⾼资本消耗”、“重资产运⾏”、“拼成本运营”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商业银⾏必须全⽅位加快转型,⾛“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之路,才能在新形势下摆脱困境,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伴随“新常态”下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商业银⾏⾯临信⽤风险持续增⼤的压⼒,加之利率市场化的全⾯实施,将⼤⼤削弱商业银⾏的盈利能⼒和内部资本积累能⼒;另⼀⽅⾯,随着信⽤风险暴露和盈利能⼒的下降,银⾏的边际资本效率也⾯临下滑的压⼒,⽀撑单位利润所需的资本将会增加;此外,商业银⾏市净率(即PB)持续低迷(低于1倍),导致依托资本市场筹集资本的效率也⼤⼤降低,⽽在低市净率情形下频繁融资即意味着对股东价值的摊薄与侵蚀(且受监管约束),并将进⼀步压制市净率⽔平,陷于恶性循环。

新形势下,商业银⾏实施“轻资本”战略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已⼤⼤增强。

“轻资本”是商业银⾏经营模式转型的核⼼所在,⽽“轻资产”、“轻成本”则是实现“轻资本”的必要前提与途径。

所谓“轻资产”,可以从两个层⾯去理解。

⼀是从物理形态看,就是要处理好“线下”与“线上”业态的关系。

在现阶段劳动⼒成本、物理⽹点成本快速上升,利差收益⽇趋下降的形势下,物理⽹点的边际成本越来越⾼,⽽边际收益则加速下滑,甚⾄呈现边际负效,依靠物理⽹点扩张的外延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

依托合理、⾼效、多业态物理⽹点,⼤⼒发展移动互联“线上”业务,满⾜客户全⽅位、全渠道产品、服务需求与体验,成为商业银⾏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从账务形态看,就是要处理好“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表表外业务”的关系,要改变传统的追逐资产负债表扩张、依托表内业务⾼耗资本发展的惯性,应着⼒发展低风险、低资本消耗乃⾄零资本消耗的表外、表表外业务,打造依托内⽣资本积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工行数字化转型之路

工行数字化转型之路

工行数字化转型之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便利性的追求,传统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也不例外。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工行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银行业务的创新和升级。

一、数字化银行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兴起,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遭遇了巨大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手机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来进行日常的金融操作,传统的柜面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数字化银行的出现,为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银行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工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工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深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工行意识到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客户的需求。

为了保持竞争力和提升服务质量,工行开始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三、工行数字化转型的策略1. 建设数字化平台工行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

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互联网银行等渠道进行各类金融操作,无需到柜面办理。

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也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

2. 推进大数据应用工行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客户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通过对客户行为和需求的深入了解,工行能够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大数据还可以帮助工行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

3.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行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客户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工行可以实现智能客服、智能风控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工行进行精准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工行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工行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客户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操作,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另一方面,工行的运营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范本模板】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范本模板】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移动互联网给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现阶段,各种新技术裹挟着媒体不断推陈出新的“概念”、“名词”,借着资本的力量铺天盖地,以创新之名,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搅动商业银行或激进、或观望、或无助的复杂心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践出符合心理预期的创新效果。

喧嚣的表象之下,我们来看一看商业银行面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哪些障碍,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清除障碍,走向坦途。

一、市场与客户1、服务界面日益模糊以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标志,极大降低了普通民众参与金融的门槛和频率,但是,大量非专业用户发起的自助交易,带来传统银行在服务界面上的改变:界面必须适应用户习惯,而不是专业要求.银行的专业术语和服务内容,应该嵌入用户的操作场景,借助用户的使用过程,实现银行的服务目的。

以直销银行App为例,单纯的直销银行App,很难吸引用户主动下载并注册信息,但是,如果把直销银行功能嵌入用户喜闻乐见的App中,当客户注册自己喜欢的App时,直销银行可以同步获得客户注册信息。

这就是应用场景化需求在渠道设计中的有效实践例子。

2、服务方式逐渐整合现阶段,消费金融热点初现,但是,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始终无力抗衡互联网企业,究其原因,是因为银行采取的方式对自己不利。

银行的核心优势在于长期建立起来的专业信用,和领先的风险管理能力,这些优势对于单一个人客户来讲并不突出,但是,对于企业客户来说,则是举足轻重。

因此,银行应该以企业/机构为单位,提供面向企业/机构,兼顾员工和家属,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一揽子金融服务,这样,不仅极大发挥了银行自身优势,而且快速提高个人客户获得能力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企业/机构与个人客户之间的紧密关系,提高客户信息质量,分散风险因素,强化风控结果。

要实现这一目标,银行需要对现有业务分工和职责进行调整:对公、对私、小微、供应链等专业部门,负责根据特定客户设计产品、精确定价、持续优化客户对产品的比较和体验.电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部门作为营销部门,负责开拓客户、推销产品、市场调研、建立渠道合作关系。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商业银行的必经之路,有助于提升竞争力、优化服务、提高效率。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进行探讨。

一、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涉及存贷款、理财、支付结算等多个领域。

传统的银行模式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服务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

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通过智能化的系统和技术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其次,数字化转型可以优化银行的业务流程。

传统的银行操作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再者,数字化转型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可以实现业务的集中管理、资源的共享利用,从而减少了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三、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商业银行需要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系统。

只有建立了可靠的信息基础,才能支撑起数字化转型的各项工作。

2. 数据管理与分析: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分析。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挖掘,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3. 金融科技应用:商业银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

例如,移动支付、智能理财、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客户的选择,提升用户体验。

4. 客户关系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将客户放在中心位置,了解客户需求,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的系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为了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

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银行的效益和服务效果,推动金融业的创新发展。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以期为相关机构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金融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革命。

数字化转型是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和改造传统业务模式,实现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全球化和个性化。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数字化转型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提升客户体验: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构建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和忠诚度。

2. 强化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可以整合多种数据来源,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感知和应对能力,降低风险损失。

3. 提高运营效率:数字化转型可以自动化和智能化银行的核心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4. 推动金融创新:数字化转型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遇和拓展空间,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商业银行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技术创新:商业银行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2. 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相关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支持,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引进,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3. 用户需求: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客户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

4. 互联网思维:商业银行需要拥抱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的组织边界,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与融合,通过开放式的创新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之路浅析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之路浅析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之路浅析作者:田向薇来源:《财富生活·下半月》2019年第08期摘要:受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影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逐渐丧失了传统优势,面临着转型升级。

目前,银行业受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冲击,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商业银行必须适应时代趋势,运用金融科技,将零售业务向着智能化、移动化、精准化、定制化、场景化的方向转型。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向自然人或家庭提供的一系列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包括存款、贷款、委托理财、信用卡融资、证券交易、咨询服务等。

由于服务对象是个人客户,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和消费基数,构成了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必须要转型升级,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和金融形势。

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必要性(一)宏观层面上,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深刻影响着经济和人民生活,冲击着商业银行传统的零售业务模式。

一方面,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传统的获客和盈利模式受到冲击。

传统模式下,商业银行凭借物理网点优势获取了大规模的客户资源,依靠重资源投入促进业务发展,获取利润。

但是,互联网金融拥有更加庞大的客户群体,只要是网络用户都可以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潜在客户。

根据长尾理论,互联网受众带来的利润累计起来是想当可观的。

另一方面,互联网加速了金融脱媒,极大挑战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都充当着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

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交易各方的沟通更加顺畅,极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同时交易的完成和后续管控更多地依靠大数据分析,降低了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

(二)中观层面上,银行同业竞争加剧的同时,受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冲击。

各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中,从存款到投融资,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更加受到严厉监管政策的制约,从产品设计到风险管理,框架趋同,竞争白热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转型之路发表时间:2013-08-28T08:59:07.18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吴永强[导读] 国际上,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固,欧洲仍然深陷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的泥潭。

吴永强/富滇银行昆明行政中心支行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的第三年,恰逢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国际上,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固,欧洲仍然深陷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的泥潭。

国内方面,出口增速因外需减退而大幅下降,消费的启动又难以在短期内有成效,经济增长减速已是各方的共识,金融体制改革中累积的各种矛盾不断放大:民间借贷静水流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社会各界频频质疑国有企业的效益增长等。

在此背景下,政府和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包括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人民币汇率扩大浮动幅度等。

这些措施释放出一个共同的信号,那就是“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会全面提速。

当前我国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是民众对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有很高的期待;二是利率市场化对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有积极作用;三是当前我国处于通胀较高的时期,持续负利率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对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改善实际利率水平的需求也较为迫切;四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市场化的利率环境作为基础;五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都完成了股改上市,初步具备了按照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能力,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和转型。

一、银行面临的挑战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完成以后,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诸多挑战。

第一个变化是,存款的稳定性可能会降低。

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将会出现差别,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资金会频繁地在银行间、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间、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间不断流动,出现储蓄分流风险。

过去30年中,美欧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从传统的储蓄存款转变为短期批发融资,正是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金来源综合影响的体现。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开启利率市场化进程时,银行业负债中存款占比接近92%,同业拆借占比不足4%;1986年美国废除Q 条例、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时,存款在银行业负债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不足83%,同业拆借占比则上升至13%;到发生次贷危机的2007年,美国银行业负债中存款占比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约占72%左右,同时同业拆借占比也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接近19%。

存款稳定性的降低,会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也会使银行需要更多地借助批发融资,对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种变化使金融体系流动性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也是次贷危机中大批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困难乃至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变化是,名义利率通常会出现先升后降的情况。

研究机构曾经对20个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前后的名义利率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名义利率在完成市场化后的短期内上升的有15个国家,下降的有5个国家。

但中长期来看,名义利率基本上是稳定回落的。

台湾利率市场化前后名义利率的波动情况,是对上述规律的一个完美印证。

台湾在1989年取消了对存贷款利率的所有管制,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

1989年前的5年中(1984年-1988年),台湾本地银行平均存款利率在5%左右,平均贷款利率在8%左右;1990年-1991年,平均存款利率大幅攀升至7%左右,平均贷款利率上至10%左右。

从1992年到现在的20年中,尽管有各种因素影响着台湾本地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波动,但总体趋势是回落的——2011年台湾本地银行平均存款利率不足1%,平均贷款利率也仅略高于2%,存贷款利率的整体波动区间已经大大低于20年前。

第三个变化是,存贷款利差普遍会收窄。

利率市场化完成以后,由于不再有管制,利率对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反映得更加充分,存贷款利差不可避免地会收窄。

仍然以台湾为例,1989年前的五年中,台湾本地银行平均利差大约在3.11%左右;1990年-1991年间,由于金融机构普遍提高了名义利率,利差暂时得以保持,大约在3.14%左右;1992年-2002年间,利差虽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但波动区间明显下降,平均水平在2.9%左右;2003年以后,台湾本地银行利差出现了直线收窄的趋势,到2011年,名义利差仅为1.41%左右。

第四个变化是,部分金融机构可能会出现经营困难。

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或完成后,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管理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面临经营困难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使在金融市场较为发达、金融监管较为完备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

例如,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储贷协会危机就与利率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

当时美国储贷协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期限较短的储户存款,资金用途主要是发放长期住房抵押贷款。

存款利率上限取消后,由于向储户支付的利率超过了住房抵押贷款收益率,储贷协会出现大面积亏损。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有1300多家小银行和1400多家储贷协会破产,约占同期美国商业银行和储贷协会总数的14%。

二、战略转型的方向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环境变化,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顺势而为的转型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能力提升和结构调整等方面。

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是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关键。

利率市场化后的一段时期内,价格竞争将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内容。

这将促使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成本约束机制,健全利率定价机制。

商业银行需要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完善利率定价的各个环节,遵循贷款利率必须覆盖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溢价和资本回报要求等要素的定价准则,全面梳理并健全资产风险定价、风险成本定价、管理成本定价、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各方面的定价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

需要提升的第二个能力是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利率风险管理是市场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大多仅使用缺口、久期等简单工具进行对利率风险进行计量。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会更为剧烈,商业银行必须使用更加先进的手段和工具应对和管理利率风险。

目前部分国内商业银行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建立内外部关联的利率体系、促进利率风险在系统内的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除此以外,商业银行还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或运用衍生工具,更加主动地进行利率风险控制。

需要提升的第三个能力是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能力。

利率市场化后,当价格竞争趋于稳定时,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能力对银行间竞争格局的影响就会变得格外重要。

商业银行要不断调整、组合和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通过推出新业务和新产品来改善资产、负债业务的结构,促进业务经营多元化,减少对存贷款利差收入的依赖。

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培育差异化的服务能力,通过在特定产品和特定领域的领先优势,更加有力地维系客户关系,降低客户对利率价格的敏感程度。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加快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

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差收窄趋势会对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冲击,促使银行经营行为发生一系列变化。

从客户结构上看,银行将会更加重视能够带来更高回报的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贷款资源将会向这些领域倾斜;从业务结构上看,银行将更加重视非利息收入业务,通过非利息收入的提高弥补息差收窄带来的赢利缺口。

已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大多达到30%-50%,有些甚至超过70%,我国商业银行这一比重一般还不到20%。

商业银行在新的环境下调整客户结构和业务转型的成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新的市场机遇虽然要谨慎对待,但也不必将利率市场化看得过于悲观。

利率市场化带给商业银行的并非只有挑战,也有机遇。

首先,市场化的利率环境下,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的转化会更有效率,资源配置也会更加优化,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也会为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做出贡献。

其次,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将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定价权。

商业银行能够根据市场基准利率水平、业务性质、客户资质等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使定价水平更加真实地反映业务实质,提高成本收益管理的精准度。

商业银行还可以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市场环境、财务目标等,有意识地选择目标业务品种、客户群,实现对客户结构、资产负债结构的主动管理与优化。

再次,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定价能力构成挑战,迫使各家银行在经营管理上体现出差异。

那些财务约束能力强、风险管理和定价水平高的银行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业务,财务约束能力弱的银行很难取得竞争优势。

长期来看,只要市场秩序良好,经营好的银行在市场化利率环境下可以取得比管制利率下更高的净息差。

中美银行业净息差之间的差距,很好地说明了利率管制并不是银行业净息差高的充分条件。

2003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整体波动区间一直大大低于美国银行业。

2003年-2005年间,我国银行业净息差在2.1%左右波动,同期美国银行业净息差大约为3.5%左右。

2006年-2008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持续回落,但仍为3.3%左右,2008年3季度创下的近30年最低净息差水平,仍然高达3.15%;同期,我国银行业受惠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和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净息差持续攀升,到2008年1季度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也仅有3.23%。

当前美国银行业净息差为3.5%左右,仍然高于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2.7%)。

美国银行业较高的净息差,正是其在市场化的利率环境中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的结果:一是高风险资产在美国银行业贷款中占比较高。

2011年末房地产相关贷款在美国银行业贷款中约占到52%左右,其次是工商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合计接近40%;二是随着资本市场和金融脱媒的深化,大企业更多地借助资本市场工具进行融资,美国银行业的客户结构以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为主,定价水平相对较高。

银行的转型之路注定不可能平坦,除了商业银行自身的努力外,更为关键的是需要我们的银行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内外合力才能使我们的金融机构完成这一艰难的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