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
我最喜欢的名人作文海伦凯勒

我最喜欢的名人作文海伦凯勒篇一我最喜欢的名人——海伦凯勒嘿,朋友!今天我要跟你唠唠我最喜欢的名人,那就是海伦·凯勒。
说起海伦·凯勒,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那个又聋又瞎的女作家嘛!”没错,就是她!但她可不仅仅是这样简单的标签就能概括的。
我第一次知道她的时候,心里就在想,这得是个多惨的人啊,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那得多绝望啊!也许换做是我,早就崩溃了,说不定还会自暴自弃呢。
可海伦·凯勒没有,她就像一株在石缝中拼命生长的小草,顽强得让人惊叹!她学习知识的过程那叫一个艰难。
我觉得我们平常学习,遇到点难题就喊苦喊累,跟她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她要靠手去触摸盲文,去感受那一个个凹凸不平的字符,也许这过程中她无数次想过放弃,“我能行吗?我真的可以学会吗?”但最终她还是坚持下来了。
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每次读,都仿佛能看到她在黑暗中努力寻找光明的样子。
这书里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着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
她告诉我们,哪怕身处困境,也不能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你说,这样的海伦·凯勒,能不让人喜欢吗?我反正是被她深深折服了,她就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篇二我最喜欢的名人——海伦凯勒嘿呀!今天咱还得聊聊我最喜欢的名人——海伦·凯勒。
你们知道吗?海伦·凯勒这名字,一开始对我来说,也就是个书上的人名罢了。
可当我深入去了解她的故事,哇塞,那简直是震撼到我了!想象一下,看不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听不到悦耳动听的声音,这日子咋过?我曾经想过,要是我处在她那样的境地,可能就天天哭鼻子,觉得人生没希望了。
但海伦·凯勒呢?她偏不!她就像个战士,跟命运死磕到底。
学习说话,这对我们正常人来说多简单的事儿啊,可对她来说,简直难如登天。
也许无数次她都在心里问自己:“我真能学会说话吗?这是不是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她愣是靠着触摸别人的喉咙,感受发声时的震动,一点点地学会了!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啊!她的经历让我明白,困难这玩意儿,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海伦凯勒的简介

海伦凯勒的简介海伦凯勒赢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受召力的作家之一。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海伦凯勒的简介,欢迎阅读。
海伦凯勒的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伦凯勒的贡献海伦·凯勒致力于社会主义,源于她作为残疾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她对其他残障者的同情。
起先,她简化字母表,使之适合残障者使用﹔但是她很快意识到,单纯地解决失明问题,是治标不治本。
通过研究她发现,盲人并非随机分布在各种人口中,而是集中在社会底层。
穷人更容易由于生产事故或者得不到充分的治疗而失明。
有些穷人沦为妓女,又多了一种因梅毒而导致失明的危险。
于是,凯勒认识到,社会阶级制度控制着人一生的命运,有时甚至决定他们是否会失明。
凯勒的研究并非书斋式的:“我参观过糖果店、工厂、棚户区。
就算我看不见,我也闻得到。
”海伦·凯勒作为社会主义者,是由1920xx年开始的。
在1920xx年,她加入了马萨诸塞州的社会党。
早在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之前,她就是一位社会激进分子。
她本人强调,这并非由于在那里所受的任何教育。
俄国革命爆发后,她对这个新生的共产主义国家大唱赞歌:“在东方,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的挣扎中,新秩序从旧的秩序中降生。
看哪!在东方,一个男婴降生了!向前!同志们,齐向前!奔向俄罗斯的营火!迎接黎明!”凯勒在她的书房书桌上方悬挂了一面红旗。
海伦凯勒励志故事

海伦凯勒励志故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励志故事主人公,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她却用自己的毅力和勇气,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她在18个月大的时候因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导致她失去了听觉和视觉。
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更不用说是一个孩子了。
然而,海伦·凯勒并没有被这个残酷的现实击倒。
在她6岁的时候,通过老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她学会了用手语和触摸来沟通,这为她后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基础。
在安妮·沙利文的悉心教导下,海伦·凯勒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讲话,她甚至考入了哈佛大学。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
她的一生就是对坚持和勇气的最好诠释。
在她的励志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无尽的希望和无限的可能性。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海伦·凯勒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不断前行,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也告诉我们,生活中没有绝对的黑暗,只要我们肯去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光明。
海伦·凯勒失去了两大感官,但她却用自己的内心和智慧,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
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生活,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她的一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和勇气,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迎来成功和幸福。
总之,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传奇,她的一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海伦凯勒资料

海伦凯勒资料海伦凯勒,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聋哑盲作家、演说家和社会活动家。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她以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努力和积极的心态战胜了身体上的残疾,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海伦·凯勒于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上。
正常的海伦在2岁时患上了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她失去了听力和视力。
从此以后,海伦进入了黑暗与沉默的世界。
在她7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决定请来一位家庭教师,教她学习手语。
这位家庭教师的名字叫安妮·沙利文,她起初面对海伦的情况感到十分困惑,但她并没有放弃。
通过耐心的教导和不懈的努力,安妮用手指写字在海伦的手上,一点一点地向她传授知识。
在安妮的帮助下,海伦逐渐掌握了手语,开始与外界进行交流。
她学会了读书、写字、数学和其他学科。
海伦非常聪明,她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很快就表现出了出色的成绩。
她先后就读于佛罗里达州的盲校和视听障碍学校。
在学校里,海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展示了她非凡的才能和坚定的意志。
1904年,海伦应邀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场慈善晚会上发表演讲,这是她第一次公开演讲。
她以真诚的言辞和坚定的目光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她的演讲被评为一次成功。
自此以后,海伦开始了她的演讲生涯,她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向人们讲述她的故事,传达她的人生哲学。
海伦用她的言辞和故事激励了无数人,让他们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演讲以外,海伦还是一位出色的作家。
她在1927年发表了自传体小说《黑水窟》,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黑水窟》讲述了海伦从小失去视力和听力开始的奋斗和胜利的故事。
这本书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伦的人生和她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海伦凯勒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女性,她凭借毅力战胜了生活中的困难,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不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困难。
她的坚持和奋斗精神成为了人们的楷模,在今天仍然被人们所铭记和敬仰。
海伦凯勒的事例简短概括

海伦凯勒的事例简短概括1. 简介海伦·凯勒,这个名字你一定听过吧?她可是个传奇人物,真的是从黑暗与沉默中走出来的一位超级女英雄!想象一下,一个小女孩,才19个月大就因病失去了听力和视力,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打击。
但是,海伦没有被打倒,反而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就像老话说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海伦用她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走出黑暗。
2. 她的奋斗历程2.1 学习的艰辛海伦在学习的过程中,简直是经历了“千难万险”。
她的老师安妮·沙利文,就像她的指路明灯,一直在她身边。
安妮非常有耐心,虽然海伦一开始是个“调皮捣蛋鬼”,但是她用手语一点一点地打开了海伦的心扉。
想象一下,海伦在她的手中,用手触摸字母,直到那一刻,海伦突然领悟到这些符号背后的意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得不得了!她简直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始探索这个充满色彩的世界。
2.2 超越自我海伦的成长过程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大片。
她不仅学会了沟通,还最终完成了大学学业,成为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聋盲人士。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成就哦!就像她常说的:“生活要么是个冒险,要么是个无聊。
”所以,海伦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总是选择迎难而上,真的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3. 她的影响力3.1 影响世界海伦的故事不止是一个人克服困难的传奇,更是启迪了无数人的心灵。
她不仅写了很多书,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倡导残疾人权利。
她的声音像一阵春风,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她常常告诉人们,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要我们愿意去探索、去感受,就能发现它们的存在。
就像她说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种精神真的是深深打动了大家。
3.2 激励人心海伦的故事就像一剂强心针,激励着那些面临挑战的人们。
她让大家明白,虽然生活有时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她的生活哲学就像一道光,照亮了许多人的前行道路。
海伦凯勒的简介

海伦凯勒的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作品。
1968年6月1日海伦逝世,1971年国际狮子会的国际理事宣布将每年6月1日定为“海伦·凯勒纪念日”。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海伦·凯勒和拿破仑是19世纪两个杰出的人物。
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海伦凯勒的成就1904年6月,海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
两年后,她被任命为麻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
她每天都接待来访的盲人,还要回复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
后来,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
到了1921年,终于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
海伦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
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
《我生活的故事》《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乐观》等,都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
海伦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她曾为这本书搜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而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却都在一场火灾中烧毁,连同它们一起烧掉的还有布莱叶文图书室、各国赠送的精巧工艺礼品。
如果换一个人也许心灰意冷,可海伦痛定思痛,更加坚定了完成它的决心,她不声不响地坐到了打字机前,开始了又一次艰难的跋涉。
10年之后,海伦完成了书稿。
她很欣慰,这本书是献给安妮老师的一份厚礼,老师安妮也为此而感到无比骄傲。
9、海伦·凯勒

(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 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以 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读了这一部分,你体会到了什么?
4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 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 “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 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 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 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都摸出了血。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 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 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
身上。海伦· 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 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1、回顾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 你感动?为看见阴影。 ——《冲出黑暗》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 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 满足。 ——《假如给我三天光 明》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 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 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 肯定会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书林漫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 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 都要学会满足。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 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 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 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 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 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1
1880年,海伦· 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 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 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 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 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 “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
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聋盲人。
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嘴巴也不能说话。
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错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
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
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
为了使写出来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装配了一个滑轮练习写字,当然安妮·莎莉文老师也付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让海伦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让海伦感受发声的震动的声音。
海伦·凯勒孩童时期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小姐。
莎莉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莎莉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让她能与别人沟通,再教导她一些生字的意思,她陆续学懂了鲜花、水、太阳等,并认为爱就是那温暖的阳光。
海伦凯勒的故事简介

海伦凯勒的故事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美国著名的聋哑盲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海伦·凯勒于1880年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
在她还是幼小的时候,因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使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而陷入了黑暗与寂静之中。
在她年仅6岁的时候,她的家人请来了一位名叫安妮·沙利文的女教师,她成为了海伦·凯勒的导师和伙伴。
安妮·沙利文用尽各种方法和耐心,教会了海伦·凯勒很多东西,包括手语和触摸字母等。
通过安妮·沙利文的教导,海伦·凯勒学会了与人交流,她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开拓。
在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海伦·凯勒顺利地进入了学校学习,她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学习能力。
她不仅学会了盲文和手语,还精通了英语、法语和德语等多种语言。
她还阅读了许多世界名著,对文学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后来考入了哈佛大学,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聋哑盲人。
海伦·凯勒一生都在为残疾人的权利和福利事业奋斗。
她多次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向世人展示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她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呼吁社会关注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她的努力和奉献为残疾人争取了更多的尊重和关爱,她被誉为“残疾人的光芒”。
海伦·凯勒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残疾并不是生活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她的故事鼓舞了无数人,成为了世界上残疾人的楷模和榜样。
总之,海伦·凯勒是一个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女性,她的一生充满了奇迹和感动。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战胜一。
关于海伦凯勒的资料 (2)

关于海伦凯勒的资料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20世纪最杰出的盲聋人士之一,也是一个有着令人钦佩的人生故事的女性。
她不仅克服了自身的残疾,还为世界上的残障人士争取了权益和尊重。
本文将介绍海伦·凯勒的个人背景、成就和影响。
个人背景海伦·凯勒于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她在19个月大时因疾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变得完全失能。
在海伦年满6岁之前,她过着沉默和黑暗的生活,无法与任何人有效沟通。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一生。
当她7岁时,家人聘请了一位老师,名叫安妮·沙利文。
安妮·沙利文成为海伦的导师和朋友,通过感觉和触觉的教学方法,她帮助海伦了解了世界的存在。
通过触摸海伦的手掌并用手指敲击字母的方式,她教会了海伦与人沟通的方式,打开了她的智力和沟通能力。
安妮·沙利文成为海伦的激励和引导者,两人的合作与友谊持续了一生。
成就海伦·凯勒的成就不仅来源于她对沟通方法的学习,还包括她的学业和社会活动。
学业海伦·凯勒在安妮·沙利文的指导下,以卓越的学术成绩完成了她的学业。
她于1904年进入哈佛大学,并于1909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
之后,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于1918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社会活动作为一个盲聋人士,海伦·凯勒积极为盲聋人士争取权益和社会地位。
她倡导普及特殊教育,并帮助建立了许多学校和机构,为残疾人士提供教育和康复服务。
海伦还多次访问许多国家,发表演讲,并呼吁要改善残障人士的生活条件。
她的工作和努力为全球残障人士争取了尊重和机会。
影响海伦·凯勒的故事和成就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故事鼓舞着无数残障人士,向他们证明了残疾并不是限制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的障碍。
海伦的自强精神激励和鼓舞了许多人,使他们开始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和逆境。
海伦凯勒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一位杰出的美国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1880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降生。
她在1岁半时因一场疾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沉浸
在漫长的黑暗与寂静之中。
然而,凭借着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海伦凯勒战胜了生活的重重困难,成为了一位令世人敬仰的人物。
海伦凯勒的童年充满了挑战和奇迹。
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她接受了教育,并
在6岁时遇到了她的启蒙老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
安妮用她温暖的爱
和耐心的教导,帮助海伦找回了对世界的信心。
在安妮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手语,开始了艰难的求知之路。
她学习狂欢并毕业于哈佛大学,成为了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
海伦凯勒的作品以其深刻的见解和感人的笔触而著称。
她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残疾人士的内心世界,呼吁社会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尊重。
她的著作《世界黑暗的见证》、《在我的宗教中》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让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文学创作,海伦凯勒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
她投身于残疾人权利和
教育事业,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包容和平等。
她的努力不仅使残障群体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也启迪了世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
海伦凯勒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希望,她用自己的坚韧和智慧,演绎了一个令人
动容的故事。
她的作品和精神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传奇。
海伦凯勒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的人物。
海伦凯勒资料

海伦凯勒资料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美国著名的盲聋人士,也是一位非凡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通过不屈的精神和无限的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世人树立了榜样。
海伦·亚当斯·凯勒于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库姆比亚。
她在18个月大时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过上了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凯勒的父母悲痛欲绝,但他们不放弃帮助她,最终请来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
沙利文通过手语与凯勒进行沟通,并教她认字。
凯勒渐渐学会了与人交流,但她内心深处仍然感到无助和孤独。
然而,一次意外的经历改变了她的命运。
在一次游泳中,凯勒感受到了水的流动和声音的震动,她意识到关键在于连接感觉和语言。
从那时起,凯勒愈加努力地学习,逐渐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1904年,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并于1908年毕业。
她成为了首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士。
随后,她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事业,出版了许多畅销书籍,为世人展示了盲聋人士的潜能。
凯勒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
她致力于改善盲聋人士的生活条件,并提倡残疾人权益。
她在全国范围内演讲,呼吁社会关注并帮助残疾人群体。
凯勒的努力获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赏。
她在1915年获得了美国总统林肯奖章,以表彰她在改善盲聋人士生活方面的贡献。
此外,凯勒还获得了多个荣誉学位和奖项。
海伦·凯勒在1968年6月1日去世,享年87岁。
她的一生不仅鼓舞了无数的残疾人士,更激励了全世界的人们。
她以她的勇气和毅力展现了人类的潜力和拼搏精神。
凯勒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我们都能战胜困难,实现梦想。
她的生平经历和成就将永远激励着世代人们追求自己的目标,展现出人类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海伦·凯勒的名言:“人生最美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我们用心去感受。
”。
海伦凯勒资料

海伦凯勒资料海伦凯勒资料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Nian6月27日-1968年6月1 日),19Shi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Huo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Ni。
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De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Li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Guo《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Zong 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Ru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De老师》等。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Nian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Shi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Huo 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
Sha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Guo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Can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Kan》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Xun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Ming》、《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Sheng平简介海伦·亚当斯·凯勒又译为海伦·Ka i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1968 6Yue1日),美国女作家,残疾教育家。
1880Nian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Zhen——塔斯喀姆比亚。
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Wei一次腥红热,被迫失去视力和听力。
在这黑An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自暴自弃,但在导师An妮·沙利文(Annie Sullivan)De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Xian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Xu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Ren 沟通。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De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Fa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文字的著名Zuo家和教育家。
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聋哑盲作家、社会活动家。
她的一生经历了不幸与幸福、挫折与成功,是世界上第一位聋哑盲人士大学毕业生,她的故事感动了世界,成为了励志的典范。
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在19个月大时突发高烧,导致她失去了听觉和视觉。
从此,她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沉浸在黑暗和寂静之中。
然而,她的命运在6岁时发生了改变。
亚瑟·赫勒(Anne Sullivan)成为了海伦的老师和导师,她以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耐心,帮助海伦打开了心灵的窗户。
通过手语和触摸,海伦学会了沟通和理解外界的信息,她终于摆脱了孤独和无助。
在亚瑟·赫勒的教导下,海伦·凯勒逐渐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智慧。
她学会了阅读、写作,甚至学会了说话。
她努力克服自己的残障,用毅力和勇气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她成为了盲人和聋人的代言人,她游遍世界各地,向人们传播着希望和勇气。
她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写成书籍,成为了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女性之一。
海伦·凯勒的一生是充满挑战和奇迹的。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类的意志是无法被击倒的。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故事之一。
海伦·凯勒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够迎来光明和希望。
她的坚韧和勇气让我们深受感动,也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勇往直前,迎接未来的挑战。
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生平简介:海伦·亚当斯·凯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残障教育家。
她幼年因意外疾病而引致失明及失聪。
后来凭借着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她学会了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接受教育。
她毕业于哈佛大学。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
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
因为她听不到别人说话,所以她也不可以学习说话。
但是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安妮·莎莉文(Annie Sullivan)的努力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认为视力和听力丧失的悲剧往往发生在那些因贫困而无法给予孩子及时治疗的家庭。
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引发的罪恶现象,海伦加入了美国国家社会党(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和国际产业工人协会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 ld),成为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
海伦凯勒简介简介海伦凯勒海伦·凯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
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猩红热而引致失明及失聪。
后来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是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
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海伦凯勒延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
她天生聪明伶俐,出生不到六个月,便能清楚地说出「tea」(茶)、「water」(水)等几个单字,对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锐。
她好奇地看著。
没什麼好大惊小怪的。
所以,她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会使出这麼原劲儿往前倾,事隔不久,母亲一个人静静回想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她发现海伦凯勒的观察力似乎特别灵敏。
关于热爱生命的故事海伦凯勒的故事

关于热爱生命的故事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一位美国作家、演说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以她克服盲聋而闻名于世。
凭借她顽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她向世人展示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无限的可能性。
下面是关于热爱生命的故事——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于1880年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上。
在她不到两岁的时候,她突然因一场严重的疾病而失去了视力和听力。
这让她的生活变得异常困难,她无法交流,也无法理解外界的信息。
然而,幸运的是,海伦并没有放弃对生命的热爱和奋斗的意志。
在海伦6岁的时候,她邂逅了一位年轻教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
安妮成为了海伦的导师和朋友,并帮助她找回了对生活的希望。
安妮教导海伦,用手指在她的手掌上表达特定的字母和单词。
通过这种方法,安妮成功地教会了海伦如何通过触觉和触摸来理解和交流。
海伦开始意识到,尽管她失去了两项基本的感知能力,但她仍然能够通过其他感官和学习来体验生命的美好。
海伦学习如何读书和写作。
她的天资聪颖,令人惊讶地很快就能够掌握这些技能。
她的才华被人们所发现,她写了几本畅销书,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
除了以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她还积极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尤其是为盲聋人士争取权益。
她坚信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和尊严,无论他们的残疾状况如何。
海伦的故事不仅表达了她个人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激励着全世界的人们。
她的坚持和努力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的无限可能性,无论我们面临多么困难的局面,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就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
正是因为她热爱生命,海伦·凯勒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象征,她的故事在世界各地被人们广泛传颂与教育,激励着无数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克服困难。
海伦·凯勒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个人成就,更是一种关于热爱生命的态度和一种对人类无限潜能的信念。
她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敢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并相信自己能够超越自己的局限,以追求自己的梦想。
海伦凯勒心态的故事简写

海伦凯勒心态的故事简写摘要:1.海伦凯勒的生平简介2.海伦凯勒失去视力和听力后的心态变化3.导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和影响4.海伦凯勒的学习和实践经历5.海伦凯勒积极心态的体现和影响6.总结:海伦凯勒心态对我们的启示正文: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美国著名的残障人士、作家、演说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出生于1880年,自幼失去视力和听力。
然而,她并没有被命运所屈服,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积极的心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大学学业的聋盲人士。
在失去视力和听力之后,海伦凯勒一度陷入绝望。
但在她7岁时,她的人生迎来了转机——导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出现。
安妮是一位富有爱心的视障女教师,她不仅教会了海伦凯勒如何使用触摸和手语与世界沟通,还帮助她建立了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在安妮的引导下,海伦凯勒开始了她的学习之路。
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触摸感受世界,通过手语与人交流。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她陆续学会了阅读、写作和其他多项技能。
她的勇敢和毅力使她成为世界的榜样。
海伦凯勒一生都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她的信念和坚持使她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她不仅完成了大学学业,还出版了十几本书,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
她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全球聋盲人士争取权益。
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她曾说:“一个快乐的生活不是减轻负担,而是增加肩膀上的力量。
”这句话成为了许多人励志的座右铭。
她的经历向我们证明,心态决定命运,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就能创造出属于我们的美好人生。
总之,海伦凯勒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勇气、信念和坚持的传奇。
她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都能够走出阴霾,迎接阳光。
海伦凯勒的资料

海伦凯勒的资料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美国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和残疾人权利倡导者。
她出生于1880年,在她仅19个月大时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导致她失去了视
力和听力。
然而,她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而是在老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帮助下,克服了困境,成为了一个杰出的女性。
海伦凯勒在她的一生中取得了许多成就。
她是第一个失去视力和听力的人,能
够通过触觉和手语进行交流,并获得了学士学位。
她还在许多书籍中记录了她的生平和心路历程,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作家。
她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倡导妇女权利和残疾人权利,为弱势群体发声。
海伦凯勒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坎坷,但她始终坚持乐观和勇敢面对。
她的故事
激励着无数人,让我们明白,无论遭遇什么困难,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我们都可以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海伦凯勒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她的坚韧和勇气,以及对生活的热
爱和对人类的慈善,让她成为了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榜样。
愿我们都能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海伦凯勒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海伦凯勒篇一我心中的英雄作文——海伦凯勒在我心中,有一位真正的英雄,那就是海伦·凯勒。
说起英雄,也许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战士,或者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拯救生命的勇士。
但海伦·凯勒,她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救援行动,可她却在我心中占据了英雄的位置。
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世界里的女性,命运对她是那么的残酷,可能老天爷打了个盹儿,就把苦难丢给了她。
小时候的她,因为一场重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世界末日。
我有时候就想,要是我处在她那样的境地,也许早就崩溃了,可能会整天怨天尤人,觉得生活没了希望。
但海伦·凯勒没有!她就像黑暗中的一颗星星,虽然周围一片漆黑,可她自己却努力地闪烁着光芒。
她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说话。
这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啊!这就好比让一个从来没见过颜色的人去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难度可想而知。
我觉得她真的太厉害了,她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称她为英雄吗?也许有人会说:“这有啥,不就是努力学习嘛。
” 哼,说这话的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们这些正常人,学习的时候稍微遇到点困难可能就打退堂鼓了,可海伦·凯勒呢?她面对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但她却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她的故事让我明白,生活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就算眼前一片黑暗,只要我们心中有光,就能找到出路。
海伦·凯勒,她就是我心中的那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篇二我心中的英雄作文——海伦凯勒嘿,朋友,今天我要跟你聊聊我心中的英雄——海伦·凯勒。
你知道吗?当我第一次了解到海伦·凯勒的故事时,我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
这世界咋能对一个人这么不公平呢?让她看不到也听不到,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可海伦·凯勒偏不向命运低头,她那股子倔强劲儿,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伦•凯勒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咱们国家的张海迪、南京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
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
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吮吸玫瑰凯勒(勒索)暴躁干燥脾气聋哑程度不屈不挠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2、同桌交流。
3、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隔绝倾诉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4、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她的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三、学习课文第二段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1)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后来呢?理解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字。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沙利文老师心疼地布用把他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
”(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读课文,读出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
(2)海伦开始的表现怎样?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猛然醒悟”说明了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信心和力量)(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学会了……学会了……”“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海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中所经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他的顽强的毅力。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从哪里体会出来?朗读,体会出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五、作业1、抄写词语2、认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课时一、复习1、用“喜悦”、“如饥似渴”说一句话。
2、朗读第二段,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海伦又是怎样拼命学习的?过渡:海伦是怎样学说话的?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2、同桌互读并讨论。
3、全班汇报。
理解:“萨勒让海伦摸清……怎样发音。
”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
“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海伦学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
)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读出来吗?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自读理解。
读、说、朗读体会。
“她说话的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
”应如何读这句话?(读出惊喜、终于成功了的语气)“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海伦,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有感情朗读,说体会。
三、学习第四段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流在人们心中。
(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四、通读全文1、自读全文。
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五、作业1、引号有哪些用法?完成课后习题4。
2、在第2课中,你能找到类似的用法吗?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板书:海伦·凯勒生病失聪失明奋斗复聪复明不屈不挠奉献永生留名二泉映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教学时间:3课时预习要求1、收集阿炳的生平资料,对阿炳生世有必要的了解。
听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
2、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在生字上注上拼音。
教学准备1、将《阿炳生世录》材料课前印发给学生。
2、录音带2盘,《二泉映月》和配音朗读。
第一课时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王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4、了解曲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板书课题:二泉映月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阿炳生世。
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
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
2、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3、课前,王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
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三、精读1—4节,了解创作背景。
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读1~4节,要把这四小节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3、分节指名朗读。
教师评价并随机点拨:(1)出示“饱经风霜”一词指导朗读好这个词和所在的句子。
(2)出示“卖艺度日”一词,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出示另一个成语:度日如年。
这句话该怎么读?4、同学们,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的,哪一节回答了这个问题?(第4自然段)再细细读读第4自然段,然后自己试着说说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5、指名说,畅所欲言,教师随机板书:时间:中秋夜地点:二泉环境:月光、流水心境:想到……听到……6、再指名练说,把板书中的关键词都用上,完整地说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
7、再读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比较难理解?(1)什么叫“静影沉璧”?(出示词语,结合插图体会)(2)“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一句怎么理解?①出示“渐渐地,渐渐地,……倔强的呐喊……”一句。
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阿炳的生世,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从课文第3节和阅读材料中去找答案)③四人小组讨论,推荐一名代表汇总。
④请四人小组的代表发言,老师随机点拨体会“坎坷”“饱经风霜”等词。
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8、指导朗读第4节。
同学们,第4小节写到了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饱经风霜的阿炳却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
美好的景,伤心的情,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
我们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他当时创作《二泉映月》时的情境。
(1)指名读,评价。
(2)集体朗读。
四、小结同学们,这一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通过读书和讨论,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
(老师把课题旁的前两个“?”擦掉)还剩下的这个“大问号”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解决。
一、复习导入(课前写上第一课时的板书,倒好录音带)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同学们,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勾起了阿炳辛酸的往事,他心中百感交集,但纵有千言万语能对谁说。
他是个艺人,此时,他要借用琴声来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
板书:倾二、学习第5段1、当时的阿炳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插图,用实物投影仪)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第5节的前面三句话,把我们带入当时的情景(1)学生自读自练(2)指名读、评价2、紧接着,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其中包含着的思想感情。
(出示段落)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师:同学们,这段话在文字上写得很有特色,请大家先反复地朗读比较,看谁能体会到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
(2)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视,个别交流点拨。
(3)指名谈感受。
①三次写到旋律,每次写到旋律后又写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师划出描写旋律的句子)②语句表达比较整齐。
(教师圈出重点词:赞叹、怀念、思索;表达、抒发;爱、爱、爱、爱)③指名读好这段话,让大家完整地体会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
3、引导质疑同学们,刚才读的这段文字,就是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包含的思想感情,课文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是你是否感觉到还有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得还不够深刻。
(1)学生质疑。
老师圈出重点词语,“委婉连绵”、“升腾跌宕”,“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问:想用什么方法来加深体会?(2)播放配音朗读的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