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
高考历史大题常用术语汇总
高考历史大题常用术语汇总一、总术语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思想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经济形态+....政治: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关系+外交+军事+....思想文化: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原因=主观原因(内)+客观原因(外)主观原因(内因):(事件发起者+参与者)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客观原因(外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二、各历史分期原因背景01 中国古代史事件的原因背景历史因素:该事件发生前的事件(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该事件),前人的经验。
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家分裂,政权并立,政治腐败;某些制度实行带来一定成效。
经济因素: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发展。
民族因素:民族融合,华夏认同。
对外关系因素:外交方面的成效,如中外交流,民族与民族之间交流。
思想文化因素:各种思想的盛行。
个人因素:统治者个人的谋略,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士大夫的历史责任感。
02 中国近代史事件的原因背景外部因素:政治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步深入,中国的领土主权及其他权利逐步失去;经济上,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思想文化上,西方科技文化传入。
政治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先后登上政治舞台;清政府及北洋军阀政府的腐朽统治。
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并得到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思想文化因素:西学的传播;中体西用及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03 中国现代史事件的原因背景外部因素:国际环境的变化,冷战、局部“热战”、第三世界的发展等,时代主题的变化。
政治因素: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等。
经济因素:计划经济体制中取得的成就,探索与失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思想文化因素:“双百”方针;教育的普及与重视。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原因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目的类:根本目的、直接目的条件类:条件、根本条件、最重要条件、历史必然条件二、内部结构要素:经过、内容、表现三、评价要素:结果类:结果、效果、成果、后果性质类:性质、实质、特点意义类:作用、影响、经验、教训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
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
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原因”和“条件”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例: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①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②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③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④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④(一)原因类“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
从现象和本质分,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矛盾方面分,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分,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根本原因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
一般应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
例: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上,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商品D.清政府的闭关政策2.直接原因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又称为近因。
往往是表面现象的一种。
常见命题用语历史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二)(四)常用指示动词的解释1.结合、联系、据、根据、依据【解释】一般设问的形式是“结合(联系)……,分析/说明/评价……”,这里的“联系”、“结合”也可以换成“据”、“依据”、“根据”,都是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前提或基础。
结合(联系、根据)的对象,在历史题目中实际上作为背景和依据而存在的,用以说明(论证、阐述)后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题中要求“结合(联系、根据)”的内容是次要的,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重点。
前者只需简明扼要地带过,答题的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上,放在分析/评价/说明的事物上。
2.指出、举出(列举)、概括、试述、简述、概述【解释】“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举出(列举)则为举例性质,如无特别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历史学科的“概括”是指按照某种特定的要求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本质的、科学的、周密的整理和加工,或者把分散的历史内容按某种要求集中归纳到一起,或者将复杂繁多的历史内容按某种要求扼要叙述;“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它所解答的问题依据表现为“是什么”、“怎么样”;“简”、“简要”、“概要”,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综合,愈是要求“简”,就愈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抓主干去枝节,点到即止。
在近四年福建省的高考历史试题中,最常用的指示动词是“指出”和“概括”,分别出现了15次和10次,可见试卷的命制者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也追求答案表述的简洁,避免让考生陷入书写的泥淖。
3.比较【解释】“比较”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事件或概念辨别异同。
综合比较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技能,“比较”包含了概括、归纳、综合等技能,因此鉴别能力较强,有利于区分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不同。
“以历史研究基本方法作为‘能力立意’的思维依托”,特别是注重“比较分析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的方法”⑤是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特点之一。
高考历史解题中常见关键词语解释
高考历史解题中常见关键词语解释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
“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
“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
(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
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
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
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2005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
例如:1995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
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列举(举出):一个一个的举出来。
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
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
高考历史特点类答题模板术语
高考历史特点类答题模板术语以下是 7 条高考历史特点类答题模板术语:1. 要关注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啊!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六国,那我们得清楚他为啥要统一六国,前期做了啥准备,统一后又有啥影响,这就是来龙去脉呀。
例子:工业革命为啥会发生呢?可不就得研究它之前的那些技术积累、社会需求啥的嘛!2. 得重视“前因后果”呀!一件事情的发生肯定有它的原因,然后又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就像辛亥革命,前面有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后面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例子:为啥五四运动爆发呀?这不就是众多因素累积的结果嘛,然后它又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变革呢!3. 要学会抓住历史的“关键点”!很多时候一些关键的时间点、人物或者事件就能决定历史的走向呢。
像遵义会议就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呀。
例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光荣革命,那就是个关键节点呀,改变了英国的发展轨迹呢!4. 不要忽略历史中的“细节之处”!细节往往藏着很多重要信息呢。
比如宋代的市民生活细节就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
例子:研究二战时那些小战役的细节,是不是能让我们更清楚战争的过程呀!5. 必须认识到历史的“连续性”啊!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不是割裂的。
从古代到现代,很多东西都是一脉相承的哟。
例子: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那就是有一定连续性的呀,不是突然就变了的呢!6. 要留意历史事件的“独特性”!每个历史事件都有它的特别之处呢。
像文艺复兴,那就是欧洲文化发展的独特阶段呀。
例子:唐朝文化的繁荣有它的独特性吧,别的朝代能完全一样吗?7. 绝对不能轻视历史的“复杂性”!历史可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那是很复杂的。
比如一个历史人物可能既有功绩又有过错呀。
例子:评价秦始皇,能简单地说他好或者坏吗?那多复杂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高考历史特点类答题模板术语真的很重要呀,掌握了它们,历史答题就能更得心应手啦!。
历史选择题中命题用语
历史选择题中的命题用语[摘要] 选择题在历史考试中的地位:无论高考、会考的考试模式怎样变,在历史学科的试题中,选择题都占相当大的比重。
实际上,有了学科基础知识,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而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最佳练习题型就是选择题。
[关键词] 本质实质特点特征正确理解“命题用语”是解题的钥匙:历史选择题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实质”、“性质”等等都是比较固定的历史命题用语,对做题很关键,但又比较难以把握。
现归纳以下题例、略做解释,以帮助更准确地理解命题用语,更正确地解答这类试题。
命题用语的分类:原因: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因、外因、条件:前提条件、必要条件、基本条件、主观条件、客观条件目的:主要目的、主观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性质:本质、实质、特点、特征根本原因:它是指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因素,是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是最本质的原因,是决定事物必然结局的原因。
多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阶级本质、内因等方面的原因。
如何分析根本原因?第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
社会发展和两个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引起社会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例如: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影响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思想(答案c)又如: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府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解析:这是98年全国高考题。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在当时的中国还缺乏必要的发展资主义的社会条件,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和封建自然经济的阻力。
因此d项符合题意,而b项可以理解为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直接原因。
第二,从阶级分析。
高考历史问答题常见词语试解
高考历史问答题常见词语试解在平常的考试和高考评卷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考生在问答题上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题不清,而审题不清这一点又明显地是因为对题目中一些常用词语的含义不求甚解所致。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审题和解题,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历史问答题题目中的常见词语做一番试解,供参考。
对一些常见词语的试解1.背景、原因、条件、目的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
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
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
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
2.原因根本原因:是引起结果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原因。
一般应从引起历史事件的重大方面去分析。
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内因等。
主要原因:是指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往往起着决定作用的原因。
在命题中,有“最主要”和“主要”两种限制语,前者与根本原因意思相当,后者要注意分析出属于主要的所有因素。
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的原因。
“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3.经过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
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之外,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
如:“五四”运动的经过怎样?就要答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结局(取得初步胜利)三部分内容。
【技巧】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
一 背景要素类:原因、目的、条件 二 内部结构要素类:过程、内容、表现 三 评价要素类:结果、性质、意义、启示 四 常用指示动词的解释
一 背景要素类:原因、目的、条件
“背景”是指对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 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现实环境及影响因素,主要包 含原因、条件两方面的内容。
在特定情况下,“背景”、“原因”、“条件” 三者可以通用,而一般情况下“背景”所包含的内容 则比“条件”和“原因”来得多,所涉及的范围也更 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当“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 较为明显,前者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后者 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
(3)特点 特点就是事物的独特之处,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特点的归纳”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事物本质属性进行分析, 2、从分析事物各方面的表现入手,把握其各方面状况 3、“历史事物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往往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其自 身出现的新特点,抓住其新变化的特征 4、通过比较,可以区分事物之间的异同,而所谓‘异’,即不 同的特点;所谓‘同’,即共同的特征。 5、从其历史作用上进行分析,以加深认识。
高考历史பைடு நூலகம்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
新高三体验课
要想提高历史大题的成绩,必须弄清楚解 答大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 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在历次考试中许多 考生由于对部分命题用语内涵不能准确把握, 不能区分相近的命题用语的差别导致失分现象 十分普遍。因此熟悉命题用语,弄清每一个限 定词的内涵,对提升历史高考成绩显得尤为必 要。
3.根本原因: 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
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从 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反映 历史客观规律的要求,一般应从历史事件本质的、深层次的因 素,如生产力、经济基础、阶级本质、内因等方面去寻找。
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及用语
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及用语【一】历史大题答题用语1、是什么、什么是、为什么、怎样是什么是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得不单凭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
如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二是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语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
例如,什么是“明治维新”?为什么是询问原因和目的。
考生要凭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
例如,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
怎样是疑问代词,询问原因、性质、动作、状况、方式或情况等。
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子中间时,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问原因和经过;二是经过和结果,并且以前者出现的机会居多。
2.主要、简要“主要”是指几者中最重要的;“简要”即简明扼要,是要精炼而准确地把主要的部分概括性地表述出来。
关键在于抓住主要之点,否则是简而不要;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则又不成其为主要,而是庞杂了。
如: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这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都有许多特点,而要求答“主要特点”,每个人三五句话就概括了。
如此精炼的水平,考生自是不易达到,教师要将其训练到此程度,又谈何容易!3.现象、表现“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
“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作用、影响、意义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
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
5. 客观原因 . [词语解释 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词语解释]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词语解释 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移的外在因素。 移的外在因素。 [应用训练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没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 应用训练] 九一八” 应用训练 九一八 事变后, 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原因是: 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原因是: A、中共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 B、中日民族矛盾还没有成 、 、 为主要矛盾 C、国民党加紧围剿苏区 D、党内“左”倾错误的影 、 、党内“ 响
2.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词语解释 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 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 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 生的近期原因,又称为近因。“直接原因”往往是表面现象的 生的近期原因,又称为近因。 直接原因” 一种。 一种。 [应用训练 应用训练] 应用训练 (1)1894年,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的直接原因是 ) 年 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A、日军侵占中国的属国朝鲜 B、日本拒绝从朝鲜撤军 、 、 C、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台湾 D、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 、 、 (2)“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 宋教仁被刺 B. 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 . 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 袁世凯称帝 D. 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 .
[解题思路 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根本原因”这个特定概念,抓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弄清 根本原因”这个特定概念, 解题思路 解题的关键是弄清“ 住概念中的“ 住概念中的 “ 根本原因必须是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 来分析比较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B。 因”来分析比较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 。理由 是 : 选项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 选项 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点是“ 自给自足” 这表明当时中国仍处于男耕女织, 点是 “ 自给自足 ” , 这表明当时中国仍处于男耕女织 , 农产 品和手工业品基本自给的状况, 品和手工业品基本自给的状况 , 这就使英国工业品难在中国 找到市场(即选项A) 另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找到市场(即选项 );另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 给性又造成闭关性, 给性又造成闭关性 , 决定了清政府有政治上实行闭关政策 即选项D) 由此可见,选项A和 都是由选项 所决定的, 都是由选项B所决定的 (即选项 )。由此可见,选项 和D都是由选项 所决定的, B项是根本原因。至于选项 ,则很容易判断出其错误,因为 项是根本原因。 项是根本原因 至于选项C,则很容易判断出其错误, 18世纪后期, 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 , 中国的手工产品在 世纪后期, 世纪后期 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 质量上是很难优于英国用大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的。 质量上是很难优于英国用大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的。
历史问答题题目常见词语试解
历史问答题题目常见词语试解在平常的考试和高考评卷过程中,笔者发现一部分考生在问答题上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题不清,而审题不清这一点又明显地是因为对题目中一些常用词语的含义不求甚解所致。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审题和解题,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历史问答题题目中的常见词语做一番试解,供参考。
对一些常见词语的试解1.简述、综述、概述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
但是历史问答题的题目中如果出现了“简述”二字,就意味着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简单叙述题,如“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
二是复合简述题,如“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措施及影响”。
三是综合叙述题。
如“简述中国古代在医药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综述就是综合叙述。
历史问答题中如果含有“综述”二字,就肯定属于综述题。
然而,在历史问答题中,综述题直接用“综述”作提示语的并不多,更多的是用“简述”作提示语,有的甚至不用提示语。
所以,判断一道问答题是不是综合题,主要应该看全题意思是否以综述作为主要解答方法。
综述题和简述题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从答案内容来看,简述题只要求叙述—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集中;综述题则要求叙述多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分散。
第二,从解答方法来看、简述题主要是概括叙述,而且采用的是“详细概括法”;综述题虽然也要概括,但它采用的是“高度概括法”。
而且它的主要解答方法是综合。
第三,由上述两点就决定了简述题属于普通题或“基础题”。
而综述题属于综合题或“提高题”。
概述就是概括叙述的意思。
概述和综述的意思基本相同。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采用“高度概括法”去叙述。
如“概述184O—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
”2.背景、原因、条件、目的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革命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
历史学科常用命题术语小析
《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10年北京卷)17.“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
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 ……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 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 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 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②主要原因:指决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 方面。 ③直接原因:促使历史事物产生的诱导性因素, 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催化剂的 作用、偶然性因素)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 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 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 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012广东文综,23)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
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 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 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 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 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根本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3)冷战期间,美
高考历史答题术语
高考历史答题术语一、原因类0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①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维护,同时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②政治:封建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时也是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③社会:广大人民渴望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④理论:法家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汉武帝以来,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为其长期存在提供理论基础⑤地理: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土辽阔,需要统一的强有力的政权进行管理02.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Ⅰ:有利①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②农民自身:农民不同程度的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较高③政府扶植:为保证财源,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政策Ⅱ:不利①经济:小农经济规模小,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顽固的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②政治: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③灾害:严重自然灾害03.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①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②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新技术难以向社会推广,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保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③劳动者: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④统治者: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发明04.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①经济: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相应动力②政治:明清统治者仍顽固坚持重农抑商政策③文化:文化专制的强化,禁锢了思想和创新④对外: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05.中国自然经济经济解体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前提条件: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③内部根源: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终究难以抵挡机器大生产的有力进攻④客观因素:中国近代工业及近代交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联系,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06.近代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Ⅰ:从世界潮流看: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为斗争形式,以实现近代化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显然违背了这一潮流Ⅱ:从运动自身看:①经济:农民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是新的阶级力量,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②思想: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③政治: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和社会制度④组织: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07.辛亥革命兴起和失败的原因Ⅰ:兴起的原因: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④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特别是三民主义的提出⑤组织:革命团体,特别是同盟会的成立⑥军事:在孙中山领导下,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Ⅱ:失败的原因①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源)②政治: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③思想: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④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即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⑤群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⑥组织:缺少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也没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08.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由对抗转为缓和的原因①中国: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应对苏联威胁;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②美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守势;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经济受西欧日本挑战;美国经济发展进去滞胀状态③根本原因:国家利益需要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09.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和条件①地理:三面环海、港湾众多,山多地狭、耕地较少②经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比较发达③阶级:工商业阶层实力增强④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追求民主权利⑤思想: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人文精神萌发⑥外部:借鉴吸收其他文明成果10.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Ⅰ:必要性: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②社会根源:西方人渴望获得黄金,掀起了疯狂的“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切断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Ⅱ:可能性:一主观条件:①政治: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②宗教:传播天主教的精神动力③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二客观条件:①内部:地理知识进步,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②外部:中国的指南针传播到西方并应用于航海11.二战以来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①生产关系: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②战争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促使国家职能发生转变,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经验教训: 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④科技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不断调整⑤社会因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二、影响类12.“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①积极:(次要)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安全②消极:(主要)使中国日益封闭,脱离了世界发展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和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1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①积极:在一定时期内(封建社会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促进了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巩固了新兴资产阶级政权②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从长远角度看这既不利于农业发展,又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的发展规律,失去了其进步性,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14.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不利于社会进步②积极: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对后世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学术思想更是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15.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Ⅰ:消极(居于主要地位,具有主观色彩):①政治: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③社会:呈现半殖民地色彩④对外:国门大开,被迫开放Ⅱ:积极(居于次要地位,具有客观色彩):①政治:中华民族日益觉醒,民族、民主革命开始②经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开始了近代化进程③思想:出现了开始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④社会: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④对外:有利于加强中外交流16.近代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①消极: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是中国近代日益贫穷落后的根源②积极:殖民者把西方先进的文明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7.康梁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①进步性: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了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的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②局限性:既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走向失败18.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①外交环境:促使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热潮,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②经济建设: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③祖国统一:为外部势力从台湾撤退和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提供了条件④教育与生活:随着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留学的目的地逐渐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交流,同时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19.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①对西欧: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②对亚非拉:西欧进行了早期殖民扩张,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是导致亚非拉落后的历史根源③对全球: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20.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①对法国:对法国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②对欧美: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③对亚洲:启蒙思想家的许多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许多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④对资产阶级时代: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⑤对世界:形成了强大的思想潮流,影响深远2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①从近代化史观看: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从文明史观看:是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宰割和奴役的产物,使亚非拉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的附庸;但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人类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③从整体史观看:其形成使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列强间展开激烈争夺,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22.三次工业革命影响Ⅰ:第一次工业革命①生产力:蒸汽时代②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社会关系: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到来④国际关系:确立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Ⅱ:第二次工业革命:①生产力:电气时代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③社会关系: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④国际关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Ⅲ:第三次科技革命:①生产力:信息时代②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浪潮③社会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福利国家兴起④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明显三、评价类23.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Ⅰ:积极:①政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②经济: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③社会: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Ⅱ:消极:①政治:易形成暴政和导致腐败现象②经济: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③思想: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进步(2)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①从皇权与相权关系来看: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这既削弱了相权,又加强了皇权②从三省间关系来看:三省之间互为补充,分工明确,这既分工合作、牵制监督,又提高了办事效率③从影响来看: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严密完备的体现,对后世影响深远24.全面评价科举制①积极:它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公正的选官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术语(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术语(答题技巧)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术语背景类的问题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影响、作用、评价的题目。
要考虑积极、消极,对内、对外的影响。
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1、拿到题目第一步,先明确中心。
无论题目有多少问,都总是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
高中历史主观题明确中心后,每问都必须环绕此中心作答,不能脱离。
要做到①浏览全部的问题,看从哪一板块、哪一具体问题设题;②紧盯材料的出处:标题、注释(尤其是时间、人物、著作等);③抓住中心句:通常在段或句的首、尾、中;④根据材料大意自己提炼。
2、高中历史主观题要抓住材料的主旨,首先就要找到题设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高中历史主观题的材料分析题往往篇幅很长,信息量大,并且有时候会引用古籍中的句子,学生读起来困难,容易抓不住重点。
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可以从题设和材料中学会抓住关键的词句,并且用笔勾画出来,从而快速把握出题者的出题思路。
3、字数答得多不如要点分得全。
高中历史主观题要开阔思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在答题中,学会多列几个点,简明扼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高中历史答题方法(一)审题方法第一,明确题目结构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
高考历史试题题目常见词语
1. 联系、结合例,“联系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试结合19 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联系”、“结合”意思差不多,字面上说是与之发生关系,实际上则是以之作背景和依据,用以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题中要求“联系(结合)”的内容是次要的,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主要答案所在。
那么前者究竟答不答呢?当然要简明扼要地回答,但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之上。
下面再看一例,就更清楚了:“结合13 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700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
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
2.说明、表明“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22.24.30.32题);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意思。
3.体现、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通用版】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术语万能模板
通用版】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术语万能模板模板01:中国古代史的大题万能句政治方面,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避免了分裂,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同时,选官制度的发展和成熟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国力和士气,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中央集权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包括商品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发展,以及税制改革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这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包括人口的增加和人均寿命的提高,以及农产品的商品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但同时,重农抑商的影响和海禁政策也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文化方面,儒学成为正统,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文化认同。
需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包括儒学,同时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文化的世俗化也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模板02:中国近代史的大题万能句在政治方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导致内忧外患。
社会变革的推动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闭关锁国被打破,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近代化的兴起和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变化。
在文化方面,西学东渐和西方民主思想的逐步传入,以及维新思想的传播和救亡图存意识的兴起,实业救国思潮的涌现。
同时,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包括三民主义的影响,以及民主和科学的传播,如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促进了国人科学水平的提高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模板03:中国现代史的大题万能句在政治方面,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完善,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同时,这也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经济方面,改革开放的推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包括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探析高考历史解题常用语言的相关应用
探析高考历史解题常用语言的相关应用为了更好地总结十年历史高考,这里将试题中常用词语不失繁琐作一专门的分析。
“述”,就是表达,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
“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的问题依据是什么,怎么样。
“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也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综合,愈是要求“简”,就愈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
抓主干去枝节,点到即止。
背景,一般是指一历史事物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实际上包含了原因、条件两方面内容。
原因,一般是答复“为什么”,也就是必要性;条件,一般是答复“有什么”,也就是答复可能性。
当然,这也是不是绝对的,如“抗战为什么能胜利?”等,原因就不仅仅是“必要性”。
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较为明显;但是,二者分列时,其含义又根本相同,甚至可以互相替代。
不过仔细推敲依然有细微的差虽,“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些,在论及成败时就用“原因”,而不能用“条件”。
“历史背景”与“背景”本质是一致的,在这里“历史”并无实在意义。
“原因”与“社会原因”、“根本原因”其实也是一回事。
“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是相对的。
前者是根源性、本质性、决定性的原因,一般应在经济根底、社会性质、阶级本质中去寻找;后者那么是因果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物的原因,往往是指导火线之类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指导致历史事物发生的假设干原因中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在单项选择题中,与根本原因没有多大区别。
客观原因是相对主观原因而言的。
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假设干个,但凡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的原因就不是客观原因。
“前提”,本来是指推理中的判断。
前提条件,也就是先决条件,假设干条件中主要条件。
前提和条件,实际是指主要条件和其它一般条件。
“说明”,一般来说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表达、反映和说明、说明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要想提高历史大题的成绩,必须弄清楚解答大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在历次考试中许多考生由于对部分命题用语内涵不能准确把握,不能区分相近的命题用语的差别导致失分现象十分普遍。
因此熟悉命题用语,弄清每一个限定词的内涵,对提升历史高考成绩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就此作一专门的分析与介绍。
(一)背景要素类:原因、目的、条件“背景”是指对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现实环境及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原因、条件两方面的内容。
在特定情况下,“背景”、“原因”、“条件”三者可以通用,而一般情况下“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则比“条件”和“原因”来得多,所涉及的范围也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当“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较为明显,前者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后者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
“以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作为‘能力立意’的思维主题”,“重视考查考生揭示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①是近几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基本特点。
纵观四年自主命题的非选择题,无论是必考题还是选考题,均有多问涉及对“背景”、“原因”概括分析的考查,其分量之重、频率之频繁,简直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如2009年第38题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第41题C第(1)问“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2010年第38题第(2)问“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GDP走势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第(3)问“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2011年第38题第(2)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2012年第38题第(2)问“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第(3)问“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
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第41题A第(1)问“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第41题C第(1)问“材料一中‘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等等。
1.原因【解释】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他事情发生的条件或因素,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一对范畴。
从现象和本质看,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之分;从矛盾方面看,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之分;从主客观方面看,则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之分。
2.直接原因【解释】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亦称为近因。
通常所说的“导火线”,则是指直接原因中促成事件在某一特定地点、以某种特定方式爆发的偶然因素。
例如,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利成为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3.根本原因【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映历史客观规律的要求,一般应从历史事件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质、内因等方面去寻找。
20世纪90年代的许多选择题都会涉及“根本原因”的考查,由于其观察角度及思维维度的单一性,新课程高考选择题逐渐舍弃这一设问方式,而注重在非选择题当中通过原因的全面分析来考查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和缜密性。
4.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解释】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的,是指在导致历史事物发生的诸多原因中起主要(主导)作用的因素,这种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往往不止一种,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又可称为“最主要的原因”。
众多原因中,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
5.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解释】“主观原因”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也就是人们促成事物发展的主观努力。
“客观原因”则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外在因素,一般指历史条件。
6.目的【解释】“目的”是指人在行动之前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要达到的境地、目标或希望实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
“目的”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有时表述为“意图”,如2012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41题C第(1)问“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这里的“意图”其实就是“目的”。
7.条件【解释】条件是指制约和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及发展变化的诸因素。
事物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通常可分为根本条件、主要条件、次要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前提条件等等,前提条件也就是先决条件。
如工业革命在英国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内部结构要素类:过程、内容、表现1.经过【解释】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
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外,经过一般包括产生、发展、结局几部分。
2.内容【解释】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
如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各项措施。
3.现象、表现【解释】“现象”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历史试题中的“现象”、“表现”基本上都是指历史史实或状况,回答时要将相关的史实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表述的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如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38题第(3)问“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
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由于降低难度的需要,题目给出了“政治、经济和思想”的角度提示。
(三)评价要素类:结果、性质、意义、启示。
新高考不仅重视对历史背景要素和历史概念之内部结构要素的考查,更重视历史概念的结果要素和评价要素即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作用、影响等的考查。
“如果说重现历史事实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揭示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那么,对历史事物的价值性认识则是回答‘怎么样’的问题。
从近几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命制者颇为重视考生能否对历史事物做出价值性评价,鼓励考生表达个人看法,将其确立为‘能力立意’的根本要求” ②,通过要求考生回答“如何评价”、“谈谈认识”、“说明了什么”等问题,凸显对其分析、评价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典型设问如2009年第38题第(4)问“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41题C第(2)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以及2010年第41题A第(2)问“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谈谈你对当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所谓“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等,也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等。
如对其加以细分的话,可包括结果、性质或实质、意义、启示等几类。
1.结果类:一般包括效果、结果、后果、成果、成绩、结局等用词,其实都是指某种事物、某种力量、某种做法、某种态势、某种因素产生或发展的阶段或是最后状态。
但在使用的范围、表达的感情色彩以及价值取向上略有区别。
(1)结果【解释】使用最广泛,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从词性上看,结果属于中性词。
(2)效果【解释】效果是指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
(3)成果【解释】成果与效果词意相当,成果更明显地肯定其好的方面,即所取得的成就、成绩,从词性上看是褒义词。
(4)后果【解释】后果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从词性上看,是贬义词,但在高考命题中有时是以中性词的面貌出现。
(5)结局【解释】结局也可以说是中性词,可以是好的结局,也可以是坏的结局,在这点上与结果相似。
但是,结局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最后的政治(或军事、经济)态势。
2.性质类(1)性质【解释】性质是事物所具有的特质,即此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特点和根本属性,强调抛开表面现象,直指本质、特征。
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根据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即可作出初步判断。
性质主要着眼于区别,定性于是什么,其具体含义往往因所指事物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如关于战争的性质,侧重的角度是战争的正义性、非正义性(侵略性、反侵略性);如果分析历史事件的性质,则往往考虑用阶级分析法,明确是哪个阶级采取的、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行动;具体如涉及到“革命”性质的分析,就要从当时的社会形态出发,看革命面临的任务、革命动力和革命对象、看斗争纲领中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以及革命的历史功绩等方面,对其阶级、社会属性作出正确判断。
(2)实质、本质【解释】实质是事物、问题的实在内容,是指事物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着重于寻根,着眼于固有。
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近几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对这方面多有涉及,如2009年第41题A 第(2)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2010年第41题B第(2)问“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阶级立场往往是考虑答题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3)特点【解释】特点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之处,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
正确认识史事的特点,是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要重点解决的新问题,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模块学习要点中即有多处涉及对特点的了解和认识,如“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等等。
而从平常的质量分析及学生意见反馈看,“特点的归纳”也是让考生感到非常头疼的难题之一。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史事的特点进行归纳:“对事物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是把握事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归纳,可以从分析事物各方面的表现入手,在把握其各方面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事物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往往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其自身出现的新特点,抓住其新变化的特征,也是认识特点的有效方法”;“比较是识别和归纳事物特点的重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