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识中国经济的两个奇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识中国经济的两大奇迹

中国的两大奇迹

拥有高度古代文明的中国在近代落伍,甚至在结束了战乱,完成了革命以后的几十年,尚未摆脱贫困与封闭,是另外一个“奇迹”;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一个“奇迹“。

□中国的近代落伍的原因

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 为什么在19世纪会走向衰败和落伍? 长期战乱分裂的欧洲,为什么会在19世纪后超越中国、领先世界?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在世界学术界,它被称为“李约瑟之谜”。

许多杰出的学者已在破解这个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如麦迪逊(Angus Madison)

的《世界经济千年史》(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以及伊懋可(Mark Elvin) 关于“高度平衡陷阱”的重要论断(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按照麦迪逊的统计, 中国经济一千年里一直在持续增长,并在1820年左右达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但是, 尽管如此, 中国经济的增长却一直是依靠不断增加劳动力投入而维持的, 而1500年之后,西方的增长则主要是依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创新来实现的。如果说西方1500年之后的增长, 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话,那么观察同时期的中国, 却会发现:经济增长伴随的乃是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口很少的西方却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并最后超越了中国。

麦迪逊和伊懋可的论断, 就“李约瑟之谜”给出了一个典范性的解释模式。但是, 他们的解释也遭到了两个方面的有力挑战。一个挑战就来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 西方的增长方式受资本积累这个基本目标的制约, 这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排斥人类劳动的弊端。同时, 西方在1500年之后的飞跃增长不仅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也是近乎无偿占有当时还很廉价的世界资源的结果, 这包括无偿占有美洲、印度的农产品,以及世界绝大部分矿产品, 西方的增长带有掠夺自然的特性。因此, 从排斥人类劳动和掠夺自然这两个方面来看, 西方19世纪的增长方式也是不能持续的。

而第二个挑战是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持续起飞而产生的, 这个学派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东亚经济“奇迹”, 解释为东亚具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的结果, 是这些优质劳动力通过建立合作型社会、创新西方单一竞争型模式的结果, 与排斥劳动和就业、依靠自然资源的大规模耗散谋增长的方式不同,前者被称为“勤劳革命”, 后者被称为“工业革命”。

由此,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处于东亚中心的中国依靠不断增加劳动力投入而维持

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并未完全得到改变,并且中国的经济在近几十年的

改革开放中虽得以较大的发展,贫穷和封闭的现状得以改观,但真正能完全解决这一

问题还要从经济的发展模式出发,探寻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

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制度变革、要素供给和

市场需求三方面论述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一)制度变革。制度变革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

增长的重要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制度创新和变革涉及到的领域、范围、人

员和取得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这其中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变

革就是1978年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乡镇企

业的兴办、经济特区的成功,每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都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它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样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了深远

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经济组织的效率,充分地发挥了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潜力,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增强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促使我国经济融

入世界经济中去。可以预见,随着充满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推动

我国经济进入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二)生产要素的充足供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

本高速积累、劳动力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从1978—2007年的三十年间,我国的投资率平均高达37.3%,世界上很少国家能长期保持这样高的投资率。这一方

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高储蓄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吸引大量的外资。到2007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 602亿美元。三十年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平均高达4.1%。①我国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每年约有1.9亿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这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保障。同时,我国的教

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2006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为377.5万、研究生毕业生达25.6万。劳动者的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人才保障。三十年来,我国科研经费不断增加,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有显著提升。每年的专利申请授

权数大幅增加,1990年授权数只有2.3万件,而到2006年增加到26.8万件。我国经

济增长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在我国改革开放

初期,商品短缺、资金短缺、技术短缺制约我国经济的增长。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推行促使劳动力供给大幅增加,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外资的大量引进,使资本的积累

快速增加。这些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保障和源泉。

(三)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导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一国

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及产品的生产情况,还取决于该国或地区产品的需求情况。从全球范围看,主要产品基本上都是

供过于求,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需求方面,而不是供给方面。同样,对我国来说,进入20世纪

90年代后,短缺经济已得到改变,绝大多数产品是供过于求。因此,需求的扩大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

拉动力。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1 738亿美元,是1978年的105倍,年均增长率为18.1%。我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加快了资本积累的速度,提高了我国专业

化水平和优势资源的效益,创造了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促进了我国的技术创新。这些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样,我国进口贸易的高速发展也间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本品,这些资本

货物的进口使我国取得了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提高了我

国工业的效益,提升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增加非常迅猛。2007年出口额为12 180亿美元,是1978年的125倍,年均增长率为18.8%。我国自1994年起,出口额一直大于进口额。1995~2004

年的十年间,净出口平均为276.7亿美元,且增长相对平稳。而2005-2007年的三年间,净出口急剧增长,分别为1 020亿美元、1 775亿美元和2 622亿美元,增长率分别高达217.9%、74.0%、47.7%,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度分别为23.7%、21.6%、13.8%。②我国外贸的迅速发展是与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连的。外资

企业的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一直持续快速增长,这一比重在1993年超过

1/3,2001年超过1/2,2006年接近60%。这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标志着我国以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得巨大成功。

中国经济的两大“奇迹”的教训和经验对于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的认识中国经济的”两大奇迹“会对我国经济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

有完全建立起来,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将在我国各领域不断展开,其成效将在我国进

一步的改革开放中逐渐得到释放。目前,我国经济总的市场化程度还较低,虽然商品

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则较低。随着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的效

率将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