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提升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7.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7.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7.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1.下列关于物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B.一个物种只含有一个生物C.同一物种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D.自然状态下,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且后代也有繁殖能力答案 B解析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所以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物种,A、D正确;一个物种含有多个生物,B错误;同一物种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表现相似,C正确。

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种群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答案 D解析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A正确;地理隔离可以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 正确;不同物种间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不同的种群可以为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正确。

3.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B.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C.同一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D.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答案 A解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被迁来后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且被海洋隔开,这样不同种群间形成地理隔离。

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使不同种群地雀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也不同,最终使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这标志着形成了不同物种的地雀,A正确。

4.下列关于隔离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C.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马和驴可以杂交,但二者存在生殖隔离答案 D解析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A错误;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B错误;隔离(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错误;马和驴可以杂交,但二者存在生殖隔离(无可育后代),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名师制作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名师制作作业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选择题1.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用进废退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称为保护色。

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样利于动物捕食和避敌。

这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越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

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保护色得到积累加强;天敌的视觉越发达,容易发现食物昆虫,能获得食物而生存,否则就会不适者被淘汰。

这是双方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故D正确。

2.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髙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答案】A【解析】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进化,A符合题意;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体现了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不符合题意;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体现了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不符合题意;陆生植物的出现,改善了陆地的环境,为陆地生活的动物提供了生存条件,体现了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不符合题意。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解析】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A正确。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4:7 2 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4:7 2 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第22课时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下列属于同一物种的是()A.生活在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B.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C.种植在同一块地里的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D.北极熊和马来熊[解析]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答案] B2.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蜈蚣。

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蜈蚣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蜈蚣。

对这种现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B.蜣螂种群的基因库没有发生改变C.该蜣螂属于消费者不属于分解者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从题干无法判断两类蜣螂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A错误;该蜣螂的出现说明蜣螂种群的基因库发生了改变,B错误;该蜣螂能捕食蜈蚣,说明它是消费者,而它又能以粪便为食,因此它又是分解者,C错误;该蜣螂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答案] D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进化的本质是遗传A.①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①②③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④叙述错误,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答案] D4.有一个老鼠的种群,最初全部生活在一个地域,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将该种群分为A、B两个种群。

如果A种群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而B 种群的地区变化不大,种群A进化的速率很可能()A.最初比B慢B.最初比B快C.与B相同D.开始比B慢,然后比B快[解析]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A种群生活的地区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生存斗争激烈,使得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进化快。

[答案] B5.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24:7 2 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24:7 2 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2.图是某海岛上蜥蜴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是通过长期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岛上蜥蜴产生了适应环境的定向变异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D.蜥蜴新物种的形成不影响岛上其他生物种群的进化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4.下列有关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的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自然选择的不定向性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5.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其原因在于二者间已形成生殖隔离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判断d物种是否是不同于b物种的新品种的方法是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交配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要有隔离存在B.地理隔离是指由于地理障碍,使不同区域种群彼此无法交配C.生殖隔离专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8.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b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9.下列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殖隔离不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B.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人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C.生殖隔离产生的关键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D.不同的物种之间一定具有生殖隔离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C.物种的灭绝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1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B.突变、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12.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东北虎和华南虎经过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亚种C.马和驴交配产生骡以完成物种间的基因交流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13.海洋中有由地震形成的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类的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14.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A.甲B.乙C.丙D.甲、乙15.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二、非选择题:共40分。

高中生物 第7章 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7章 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隔离与物种形成1,2,3,4,10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5,6,113.综合考查7,8,9,12,13,14,15A.性状出现了显著差异B.产生了地理隔离C.进化出新的生理功能D.产生了生殖隔离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2.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一个物种可以有多个种群B.是指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C.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不同物种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同时产生解析:一个物种可以分布在不同地方,可以有多个种群;物种是指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由于子代不育,故属于不同物种;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生殖隔离,不一定有地理隔离。

3.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 D )A.雌萤火虫对同种雄萤火虫发出的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有反应,对异种雄虫发出的信号无反应B.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C.玉米的花柱很长,拟蜀属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D.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解析:雌萤火虫对异种雄萤火虫发出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无反应,属于生殖隔离;由于牛蛙和豹蛙属于两个物种,虽然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但是在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属于生殖隔离;玉米和拟蜀属植物属于两个物种,拟蜀属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进行受精过程,属于生殖隔离;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属于染色体变异遗传病,不属于生殖隔离。

4.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D )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与原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解析:a表示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表示新物种形成,通过自然选择,新物种的基因库与原来物种的基因库不相同,与原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表示地理隔离,但有些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第6章第4节基础题组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协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协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蛾与灰色桦尺蛾之间表现为协同进化C.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种间竞争等实现协同进化D.光合生物产生了氧气,而氧气也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属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解析: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黑色桦尺蛾与灰色桦尺蛾为同一物种,二者之间不存在协同进化,B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从目前来看,最早的生物化石是古细菌化石B.先出现原核生物,然后出现真核生物C.先出现单细胞生物,然后出现多细胞生物D.先出现生产者、消费者,然后出现分解者解析:地球上先出现生产者和分解者,然后出现消费者,D项错误。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是( A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C.生物多样性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不会相互影响、协同进化的解析:生物的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先有单细胞生物,后有多细胞生物,早期地球与现代地球相比,没有氧气,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的,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D错误。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A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⑤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解析:③和⑥是自然选择学说本来就有的内容,①②④⑤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1:7 2 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1:7 2 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定向变异的结果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2.英国的椒花蛾身体和翅都有浅色斑点。

随着工业发展,煤烟等污染物使该虫栖息的树干和墙壁变成黑色,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各工业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色椒花蛾,这种变化说明()A.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B.生物突变都是有害的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基因突变和重组是定向的3.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4.判断侵入甲岛和乙岛上的两个蜥蜴种群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其标志是看这两个种群的蜥蜴是否具有()A.特定的生理功能B.不同的形态结构C.地理隔离现象D.生殖隔离现象5.下列关于隔离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C.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可以杂交,但二者存在生殖隔离6.下列各项中,形成了新物种的是()A.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母马与公驴交配产生不育的骡子C.二倍体水稻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D.桦尺蠖体色的基因S的频率由95%变为5%7.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

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8:7.2.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8:7.2.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础再现]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B.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C.区分不同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3.狼和鹿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4.关于共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物种可以单独进化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无益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5.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进化成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差异很大,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能力提升]6.下列选项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A.昆虫和体内共生菌的关系B.有长着细长花矩的兰花,就存在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D.随着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条件7.原始生命出现之后,最可能符合生物进化趋势的是()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9.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B.图2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C.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D.图4中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弱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11.如图是某一条大河两岸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河东,下为河西,甲、乙、丙、丁为4个物种,请据图回答:(1)由甲物种进化为乙、丙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3:7.2.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3:7.2.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隔离三个环节D.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2.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环境的地雀物种B.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多数物种的形成一般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B.植物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C.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D.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4. (2019·南昌市期末)下列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群基因库的差异逐渐增大可能导致生殖隔离B.突变和自然选择都不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D.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5.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

A地区某些个体有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且两者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6.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④7. 下列选项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A.有长着细长花矩的兰花,就必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式口器的昆虫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得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C.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D.不同物种的进化是互不干涉,彼此孤立的8.虫媒花与某些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定向变异的结果B.种内斗争的结果C.种间互助的结果D.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9.(2019·济宁市期末)下列关于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捕食者能够促进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B.自然选择能够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C.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许多病菌发生了各种抗药性变异,出现了“超级细菌”D.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10.(2019·邯郸市期末)下列有关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性生殖可使种群产生大量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大多通过长期的生存斗争逐渐形成D.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仅意味着新物种的不断形成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鼠的绝灭不会影响到人类B.若有新物种形成,则生物的多样性增加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D.有性生殖的出现减缓了生物的进化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12分)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看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题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马与驴为两个不同的物种,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突变B.基因重组C.生殖隔离D.地理隔离答案:C2.如果有两个小群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一个物种()A.它们的食物种类要相同B.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内C.它们的毛色一定相同D.能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答案:D3.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A.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B.昆虫和体内共生菌的关系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这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答案:A4.下列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殖隔离不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B.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人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C.生殖隔离产生的关键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D.不同的物种之间一定具有生殖隔离答案:B5.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B.不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C.同一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D.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答案:A6.下图是某一条大河两岸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河东,下为河西,甲、乙、丙、丁为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1)由甲物种进化为乙、丙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河东的乙物种迁回河西后,不与丙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内部条件是________不同,外部条件是存在________。

(3)假如迁回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

你判断乙、丁是两个物种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新教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高中生物(新教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中⽣物(新教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协同进化与⽣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课后练习题第3节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第4节协同进化与⽣物多样性的形成[学习⽬标] 1.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

2.结合具体实例概述⽣物的协同进化和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知识点⼀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然状态下相互□01交配并且产⽣□02可育后代的⼀群⽣物称为⼀个物种。

2.隔离(1)□03不同物种之间⼀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04可育后代,这种现象称为□05⽣殖隔离,例如马和驴交配产⽣不可育的螺,故马和驴为不同物种。

(2)□06同种⽣物由于□07地理障碍⽽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08基因交流的现象,叫作□09地理隔离。

(3)地理隔离和⽣殖隔离都是指□10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然条件下基因不能□11⾃由交流的现象,这⾥统称为□12隔离。

3.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1)新物种的形成过程(2)结论□2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特别提醒种群与物种的关系(1)⼀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种鲫鱼可以⽣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个个被陆地隔离的不同种群。

(2)同⼀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形成不同的亚种,进⽽形成许多个新物种。

问题探究如何判断两种动物是否是同⼀物种?提⽰:设计杂交实验,是否能产⽣可育后代,即是否存在⽣殖隔离。

问题探究⼆倍体西⽠和四倍体西⽠是不是同⼀物种?为什么?三倍体西⽠是不是⼀个物种?为什么?提⽰:不是。

因为⼆倍体和四倍体杂交产⽣的三倍体不可育,存在⽣殖隔离,所以不是同⼀物种。

三倍体西⽠不是⼀个物种,因为⾃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产⽣可育后代。

问题探究新物种的形成⼀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吗?提⽰:不⼀定,但⼀定要经过⽣殖隔离,如低温造成某植株染⾊体加倍形成新物种,没有经过地理隔离。

[例1]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种群因河道改变⽽发⽣的变化,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道的改变使同⼀种群的⽣物变成了不同的物种B.河道的改变使两个种群失去了基因交流的机会C.B种群和C种群基因频率的不同仅与环境的变化有关D.地理隔离必然导致⽣殖隔离,⽣殖隔离必然源于地理隔离解题分析河道的改变使⼀个种群被分割成两部分,从⽽形成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因河流的阻隔,形成地理隔离,失去了基因交流的机会,但是并没有证据说明B、C两种群的⽣物成为了两个物种,A错误,B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差异与环境的选择作⽤有关,还与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有关,C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殖隔离,⽣殖隔离未必就⼀定源⾃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形成过程,D错误。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作业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作业[基础对点]知识点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下列能形成新物种的是()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抗虫棉答案 A解析判断是否形成新物种的标准是新形成的物种与原来物种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说明已形成了新物种,否则还没有形成新物种。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说明二者存在生殖隔离,又由于四倍体西瓜自交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四倍体西瓜属于一个物种,则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A符合题意;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了,但未突破种的界限,仍属于同一物种,B不符合题意;骡子不育,不是一个物种,C不符合题意;抗虫棉是基因工程产生的,只是多了一个抗虫基因,与不抗虫的棉花不存在生殖隔离,仍是一个物种,D不符合题意。

2.明代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

”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答案 B解析“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工选择去掉不好的个体;“分数缸饲养”是指利用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

3.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它们之间都可以杂交成功。

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A.优胜劣汰B.过度繁殖C.生殖隔离D.性状分离答案 C解析在自然状态下,这两种杜鹃花是不能杂交的,所以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

虽然人工条件下可杂交成功,但不符合物种的概念。

4.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答案 B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

2018-2019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时提升作业: 十九 7.2.2 7.2.3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018-2019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时提升作业: 十九 7.2.2 7.2.3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2017·威海高一检测)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 )A.进化为另一物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种类D.绝灭【解析】选D。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若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此昆虫就会被淘汰甚至绝灭。

2.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B.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C.同一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D.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解析】选A。

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被迁来后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且被海洋隔开,这样不同种群间形成地理隔离,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使不同种群地雀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也不同,最终使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这标志着形成了不同物种的地雀,故A选项正确。

3.(2017·南宁高一检测)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生殖隔离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植物因开花季节和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自由交配,即使能交配,但也会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死亡,或产生的杂种后代无生殖能力,这都属于生殖隔离。

【补偿训练】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 )A.优胜劣汰B.过度繁殖C.生殖隔离D.性状分离【解析】选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课后习题 第6章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课后习题 第6章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B.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C.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D.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答案:C2.地球上已有的生物约200万种,其中只进行无性生殖的原始种类不过1%~2%,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种类占绝对优势。

下列关于这一事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性生殖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B.有性生殖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C.有性生殖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前D.有性生殖形成合子,丰富了子代的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有性生殖提高了变异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加快了生物进化;有性生殖是真核生物独有的生殖方式,应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后。

3.生物多样性的本质是( )A.遗传多样性B.蛋白质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物种多样性答案:A解析: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4.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

以上实例能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昆虫在斗争中占优势C.天敌在斗争中占优势D.双方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答案:D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根本上讲,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C.隔离能阻止种群的基因交流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答案:D解析: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A项正确。

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项正确。

隔离是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C项正确。

生物的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项错误。

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B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A.进化为另一物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种类D.绝灭【解析】选D。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若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此昆虫就会被淘汰甚至绝灭。

2.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B.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C.同一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D.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解析】选A。

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被迁来后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且被海洋隔开,这样不同种群间形成地理隔离,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使不同种群地雀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也不同,最终使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这标志着形成了不同物种的地雀,故A选项正确。

3.(2017·南宁高一检测)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生殖隔离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植物因开花季节和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自由交配,即使能交配,但也会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死亡,或产生的杂种后代无生殖能力,这都属于生殖隔离。

【补偿训练】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A.优胜劣汰B.过度繁殖C.生殖隔离D.性状分离【解析】选C。

两种杜鹃花在不同时间开花,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差异使得两者不能自由发生基因的交流,这属于生殖隔离。

4.下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94294210()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B.若物种2是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解析】选B。

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而是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物种的形成一定发生了进化,即种群基因频率一定改变,故物种2与物种1相比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故种群1和种群2都发生了进化。

5.(2017·广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B.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选C。

种群中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库的改变;共同进化过程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6.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物种可以单独进化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无益C.生物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解析】选D。

物种生存在开放的环境中,受生存环境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不能单独进化。

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较弱的个体,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生物的共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的。

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种间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个物种一旦绝灭,会影响到与之有关的其他物种的生存和进化。

7.下列观点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B.地理隔离阻碍了不同种群间基因的自由交流C.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解析】选C。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地理隔离阻碍了不同种群间基因的自由交流,使种群的进化方向发生差异,B正确;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的进化,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D正确。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

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浅色桦尺蠖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解析】选B。

由于突变是不定向的,在使用皮康霜之前,有的病原体就会因突变而对皮康霜有抗性,皮康霜对病原体进行了选择,保留了有抗药性的个体;狮和虎是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华南虎和东北虎为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黑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之间只存在一个性状的差异,两者仍为同一物种。

9.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 3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

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形成新的物种D.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都少于隐性基因【解析】选C。

分析曲线可知,甲曲线基因频率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速度快,表示当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故A项正确;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表现型而改变基因频率的,故B项正确;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故C项错误;隐性基因可以在杂合子中存在,而显性基因能直接表现出来,有害的会直接被淘汰掉,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0分)10.科学家曾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请回答:(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

(2)几百万年前的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海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_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

(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____。

(5)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环节。

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解析】(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可构成一个种群。

(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比目鱼形成不同物种,即形成了生殖隔离,其外因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

(4)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形成的种群中基因数量较少。

(5)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物种形成的内因是生物体的基因发生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

答案:(1)种群(2)生殖自然选择地理隔离(3)基因突变(4)少(5)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基因【互动探究】(1)有人将B物种从甲岛带到了乙岛,若干年后B物种在乙岛上消失,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提示:因不适应生存环境而被淘汰。

(2)迁到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乙岛上B物种产生了变异,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引起基因库变化,最终与B物种产生了生殖隔离,形成了D物种。

【补偿训练】(2017·揭阳高一检测)请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于达尔文的学说而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已经由个体水平深入了____________水平。

(2)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多样性包含的三个层次中,____________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

(4)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是____________。

(多选)A.自然选择学说不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B.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D.自然选择学说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解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已经由个体水平深入了分子水平。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图中①表示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也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此图中②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

(3)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基因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

(4)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生物进化的原因。

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均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答案:(1)分子(2)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3)基因(4)B、C、D1.(8分)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

如图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3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 600,且存在地理隔离。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94294214()A.种群①在第25代时基因型为aa的个体约占总数的25%B.个体的死亡对种群③的A基因频率影响最小C.第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解析】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