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复习题
病理生理学必考期末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分)1.1.反常性碱性尿答:高钾血症时(1分),细胞外的钾进入细胞内,细胞内的氢移向细胞外,血液变酸性。
(2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K+增加,K+-Na+交换增加,H+-Na+交换降低,肾排H+↓,尿呈碱性(2分)。
2.慢性缺氧红细胞增多的机制及利弊答:低氧血症→肾近球细胞→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骨髓造血干细胞→RBC、Hb↑(负反馈)(2分)有利:RBC、Hb↑,携氧能力↑;(2分)有害:过度↑,如红细胞压积﹥60%,血液粘滞性↑→血流变慢,促进微血栓形成。
(1分)3.肾性骨营养不良答:由于肾脏疾患引起的肾性佝偻病、骨软化、骨质疏松和骨硬化(1分),主要原因有:主要原因有:①钙磷代谢障碍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分)②维生素代谢障碍;(1分)③酸中毒(1分)4. CO2麻醉答:.高碳酸血症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功能抑制的现象. (1分)①CO2入脑↑,因为CO2为脂溶性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颅内压↑,(2分)②HCO3-为水溶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而CO2源源不断的进入颅内→脑脊液的pH值降低比血浆更明显→颅内压↑↑。
(2分)五、论述题(每题10 分共20分)1.休克初期机体发生何种形式的代偿?说明其代偿机制。
1.(1)回心血量↑维持ABP:(2分)①自身输血: CA↑→B、V收缩→血管容量↓,尤其是容纳体循环血量70%V 收缩→回心血量↑,称为“自身输血”。
(1分)②自身输液:组织液返流入血是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
α受体(+)→微A收缩>微V→微循环灌<流→Cap中流体静压↓→组织液向Cap内移↑,(返流入血↑)称为“自身输液”。
(1分)③循环血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ADH分泌增多。
(1分)(2)血流重分布:在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下,机体为了缓解这样的应激而出现的皮肤、肌肉、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而心、脑血管不收缩甚至扩张,血流量增加。
病理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炎症的典型表现?A. 红肿B. 热C. 疼痛D. 肌肉萎缩2.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在于:A. 细胞膜完整性B. 细胞核形态C. 细胞质密度D. 细胞骨架结构3. 以下哪种物质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A. 胶原蛋白B. 弹性蛋白C. 纤维蛋白D. 肌动蛋白4. 缺氧时,细胞内哪种物质的含量会增加?A. 乳酸B. 二氧化碳C. 氧气D. 一氧化氮5. 血栓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A. 血管内皮损伤B. 血流缓慢C. 血液成分改变D. 以上都是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肿瘤细胞的特征?A. 无限增殖B. 接触抑制丧失C. 细胞间粘附性增强D. 易形成转移7. 以下哪种机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A. 免疫耐受破坏B. 抗原模拟C. 免疫复合物沉积D. 以上都是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A. 活性氧产生B. 钙超载C. 细胞凋亡D. 细胞坏死9. 以下哪种疾病与氧化应激有关?A. 糖尿病B. 动脉粥样硬化C. 阿尔茨海默病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A. G蛋白B. 受体酪氨酸激酶C. 核受体D. 细胞骨架蛋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特征。
2. 描述炎症反应的三个主要阶段。
3. 阐述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机制。
4. 说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细胞外基质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
2. 讨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举例说明。
答案一、单选题1. D2. A3. A4. A5. D6. C7. D8. D9. D10. D二、简答题1. 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特征包括: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凝聚,染色质边缘化,形成凋亡小体,细胞膜保持完整,不引起炎症反应。
2. 炎症反应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白细胞渗出和趋化,组织修复和再生。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试题及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过程以及疾病对人体机能影响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病理生理学的简答题试题及答案:试题1:简述炎症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过程。
答案: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因子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其目的是清除损伤因子,修复受损组织,恢复正常功能。
炎症的基本过程包括血管反应、细胞反应和体液反应。
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渗出。
细胞反应主要涉及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
体液反应则包括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反应的调节。
试题2:解释什么是细胞凋亡,并说明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程序化细胞死亡过程,它在生物体的发育、组织稳态维持以及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生理过程中,细胞凋亡有助于去除多余或损伤的细胞,维持组织平衡。
在病理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失调可能导致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试题3:阐述肿瘤形成的分子机制。
答案:肿瘤形成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涉及多个基因的突变和调控失衡。
肿瘤形成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1)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2) 细胞周期调控的失调;3) 细胞凋亡和衰老的抑制;4) 血管生成的促进;5) 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增强;6) 免疫逃逸。
试题4:简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答案: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缺血后恢复血流时,组织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
其机制包括:1) 活性氧的产生和氧化应激;2) 钙离子超载;3) 细胞膜的损伤;4) 炎症反应的激活。
这些机制共同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组织损伤甚至细胞死亡,对机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试题5:解释何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列举几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答案: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疾病。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1) 类风湿关节炎;2) 系统性红斑狼疮;3) 多发性硬化症;4) 1型糖尿病;5) 银屑病。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低渗性脱水引起休克和脱水貌的机制?休克由于丢失的主要是细胞外液,严重者细胞外液将显著减少,同时由于处于低渗状态,导致水分向细胞内渗透,进一步减少细胞外液量,并且因为液体的转移,致使血容量进一步减少,故容易发生低血容量型休克。
脱水貌由于血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使组织间液减少更为明显,因而患者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和婴幼儿囟门凹陷。
2.为什么高渗性脱水易发热?高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高渗,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的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脱水,此时汗腺细胞中水减少,则导致排汗困难,机体热量无法由此散发,引起发热。
3.高钾和低钾引起肌无力的机制?低钾血症时出现超极化阻滞,其机制根椐Nernst方程, Em≈59.5lg [K+]e/[K+]I,[K+]e减小,Em负值增大,Em至Et间的距离加大,兴奋性降低。
轻者肌无力,重者肌麻痹,被称为超极化阻滞。
高钾血症时出现去极化阻滞,高钾血症使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变小,按Nernst方程,静息膜电位负值变小,与阈电位的差距缩小,兴奋性升高。
但当静息膜电位达到-55至-60mv时,快Na+通道失活,兴奋性反下降,被称为“去极化阻滞”。
4.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心肌收缩分别有什么影响?5.什么是反常性酸性尿和反常性碱性尿?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减少,此时细胞内液K+外出,而细胞外液H+内移,引起细胞外液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降低,H+浓度增高,造成肾小管K+-Na+交换减弱而Na+-H+交换加强,尿排K+减少,排H+增多,加重代谢性碱中毒,且尿液呈酸性。
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升高,此时细胞外液K+内移,而细胞内液H+外移,引起细胞外液酸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增高,H+浓度降低,造成肾小管K+-Na+交换增强而Na+-H+交换减弱,尿排K+增多,排H+减少,加重代谢性酸中毒,且尿液呈碱性。
6.机体优先维持血容量细胞外液容量的变化可以影响机体对渗透压变化的敏感性。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三、简答题4.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最主要危害有何不同。
[答题要点]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严重高渗→脑细胞脱水、脑体积缩小→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静脉破裂、脑内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低渗性脱水:①大量细胞外液丢失②细胞外液低渗、大量细胞外水分进细胞内→低血容量性休克5.高渗性脱水机体可通过哪些措施使细胞外液高渗有所回降?[答题要点]①口渴,增加饮水;②少尿,减少水分排出;③细胞内水向细胞外转移,起“自我输液”作用。
6.患儿一岁半,发热一天,水样便6-7次,最可能发生何种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答题要点] 高渗性脱水:主要因发热经呼吸道和皮肤失水过多又未饮食水,腹泻丢失大量消化液。
低钾血症:腹泻丢失大量钾离子。
代谢性酸中毒:腹泻丢失大量碳酸氢根。
8.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各举一例说明。
[答题要点]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如充血性心衰时,全身毛细血管流体静压↑;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肝硬化时,蛋白合成↓;③微血管通透性↑,如炎性水肿时,炎症介质使微血管通透性↑;④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可引起阻塞性淋巴性水肿。
9.球-管失衡有哪几种形式,常见于哪些病理情况?[答题要点]有三种形式:①GFR↓,肾小管重吸收水钠正常;②GFR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钠水↑;③GFR↓,肾小管重吸收钠水↑。
常见于充血性心衰、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
12.给病人大量滴注葡萄糖液为什么会出现腹胀?[答题要点]大量滴注葡萄糖→糖原合成↑,细胞外K+进入细胞内→低钾血症;此外血液稀释→肾排K+↑→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时,因平滑肌兴奋性↓,胃肠蠕动↓,产生大量气体→腹胀。
15.为什么低钾血症时心电图出现T波低平和U波增高?[答题要点]血清钾浓度↓→心肌细胞膜对K+ 通透性↓→3相复极化K+外流↓→3相复极化过程延缓而T波低平。
U波是浦肯野(Purkinje)纤维3相复极化形成,正常时被心室肌复极化波掩盖,低钾血症时,浦肯野纤维复极化延长大于心室肌复极化过程→出现增高的U波。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1 心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与诱因:原因;1心脏舒缩功能障碍2 心脏负荷过重前容量负荷过重。
诱因;1感染;2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3 感染毒素直接抑制心肌收缩4 呼吸道。
感染时,1肺血管阻力增加加重右心后负荷,2 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律失常,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4 妊娠分娩。
2心功能不全时心外代偿方式有哪些1;增加血容量,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代偿方式2;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供血3;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4;红细胞增加3 诱发心力衰竭的机制1;心肌收缩功能降低1 心肌收缩相关的蛋白改变2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3 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2;心肌舒缩功能障碍1 钙离子复位延缓2 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3 心室舒张势能减少4 心室顺应性降低3;心室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4 简述酸中毒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的机制1;抑制钙离子内流2;使肌浆网与钙离子亲和力增加而释放钙离子减少3;氢离子与钙离子竞争结合肌钙蛋白5心脏代偿机制1;心外代偿增加血容量血液重新分布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红细胞增加2;心内代偿心率加快最早出现;心脏紧张源性扩张增加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肥大。
6 为什么弥散障碍只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1;CO2有脂溶性弥散速度比氧气大20倍2;动静脉血氧分压差远大于二氧化碳分压差值3;由氧气与二氧化碳的解离曲线特点导致7 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及原因1;限制性通气不足原因(1)呼吸中枢损害或抑制(2)呼吸肌收缩麻痹或抑制(3)胸腔顺应性降低(4)胸腔积液或气胸(5)肺顺应性降低2;阻塞性通气不足(1)中央性气道阻塞;(2)外周性气道阻塞小气道阻塞表现为呼气困难8 肝性脑病常见诱因1 ;最多见-消化道出血2 ;高蛋白饮食肠道毒性物质增多3;氮质血症肠道产氨增多4 ;碱中毒氨弥散入血液增加使血氨增加5 ;感染6;便秘9 简述肝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1)代谢障碍,血糖降低和低蛋白血症(2)水、电解质代谢障碍;肝性腹水、低钾血症、低钠血症(3)胆汁分泌及排泄障碍;(4)凝血功能障碍;(5)生物转化功能障碍;药物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障碍和激素灭火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内DIC及炎性介质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可导致死腔样通气。
肺弥漫性功能障碍、肺内分流和死腔样通气均使PaO2降低,导致Ⅰ型呼吸衰竭。
1.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判定脑死亡的根据是①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②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
10.剧烈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试分析其发生机制。
剧烈呕吐易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机制:
①胃液中H+丢失,使消化道内HCO3-得不到H+中和而吸收进血;②胃液中Cl-丢失,可引起低氯性碱中毒;③胃液中K+丢失,可引起低钾性碱中毒;
④胃液大量丢失,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继发醛固酮增多。
4、 试述DIC的发病机制。
答:DIC的发病机制包括:
(1) 组织严重破坏,使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DIC的发生发展。
(2) 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激活XII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激活激肽释放酶,激活纤溶和补体系统,导致DIC。
(3)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导致DIC。
此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更为兴奋,血液灌注量进行性下降,组织缺氧日趋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内脏毛细血管心流淤滞,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自身输液停止,血浆外渗到组织间隙为。
此外,由于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等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促进血浆外渗,引起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增大,血液粘滞度进一步升高,促进红细胞聚集,导致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加重恶性循环。
[答案要点]由于高原空气淡薄,大气中O2分压低,当初上高原的人吸进氧分压低的空气时,会造成机体PaO2下降,PaO2<60mmHg时可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故出现呼吸急促。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病理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1、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出现水肿的主要原因是:A. 毛细血管血管血压增加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D. 淋巴回流受阻E. 以上都不对2、引起机体钠水潴留的主要机制是:A. 肾小管重吸收增强B. 钠水摄入过多C. 利钠激素分泌增多D. 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激活E. 以上都不对3、AB>SB可能有: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呼吸性碱中毒D. 高AG代谢性酸中毒E. 混合性碱中毒4、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 最重要的代偿方式是A. 细胞外液缓冲B. 细胞内液缓冲C. 呼吸代偿D. 肾脏代偿E. 骨骼代偿5、某幽门梗阻患者, 反复呕吐, 血气分析结果为pH7.49,PaCO 48mmHg(6.4kPa),HCO 36mmol/L,酸碱平衡紊乱类型为: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混合型酸碱紊乱6、某溺水窒息患者, 经抢救其血气分析结果为: pH7.15, PaCO 80mmHg(10.7kPa),HCO 27mmol/L,应诊断为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E. 混合性酸中毒7、再灌注损伤是指:A. 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后果B. 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C. 无钙后再用含钙溶液灌注引起钙超载D. 缺氧后再用富含氧溶液灌流引起的组织损伤E. 以上都不是8、钙反常发生的钙超载损伤与下列哪项有关:A. 无钙期引起钙泵功能障碍B. 细胞膜通透性增高C. 复钙期钙浓度过高D. 膜外被与糖被层表面分离E. 缺氧后又给氧9、体内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A. 心B. 脑C. 肝D. 肾E. 肺10、呼吸衰竭伴发右心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A. 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静脉回流增加B. 慢性缺氧血量增多C. 血液粘滞性增高D. 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E. 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11、死腔样通气是指:A. 肺泡通气分布严重不均B. 部分肺泡V/Q比率增高C. 各部分肺泡的V/Q比率自上而下递减D.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低于0.8E. 肺动-静脉短路开放12、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 肺顺应性降低B.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C. 非弹性阻力增加D. 肺泡扩张受限E. 肺循环短路增加13、对热限概念哪项正确:A. 体温升高持续时间受限制B. 体温升高的高度受限制C. 发热激活物的强度受限制D. 内生致热原产生的量受限制E.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受限制14、发热的共同信息物质很可能是:A. 内生性致热原B. 淋巴因子C. 类固醇D. cAMPE. 前列腺素15、下列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A. 外毒素B. 内毒素C. 抗原抗体复合物D. 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 吞噬细胞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16、发生难治性休克最主要的原因是A. 酸碱平衡紊乱B. 严重的肾功能衰竭C. 心功能不全D. DICE. 肺水肿17、心力衰竭时失代偿的表现为A. 心率加快〈160次/分B. 心肌肥大C. 正性肌力作用D. 心脏肌源性扩张E.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18、下列哪种疾病伴有左心室后负荷加重A. 甲状腺机能亢进B. 高血压病C. 肺动脉高压D. 心室间隔缺损E. 心肌炎19、心脏离心性肥大的本质是:A. 心肌细胞增生B. 心肌纤维变粗C. 肌节串联性增生D. 肌节并联性增生E. 以上都不是20、动脉血氧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高低B. 动脉血氧分压的高低及Hb的质和量C. 动脉血的pH及动脉血氧分压D. 2,3-DPG的含量E. 血氧容量21、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血氧容量可正常B. 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降低C.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D.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E. 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22、某患者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氧分压100mm (13.3kPa), 动━静脉氧含量差3.5ml%,最可能是:A. 慢性支气管炎B. 肺气肿C.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D. 慢性贫血E. 严重维生素B缺乏23、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A. 血氧容量降低B.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 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 静脉血氧含量增加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加24、下列哪项关于DIC 的叙述是正确的:A. DIC是一种急性全身性的病理过程B. DIC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病理过程C. DIC是一种急性局部性的病理过程D. DIC是一种慢性局部性的病理过程E. 以上都不是25、下列哪项是导致DIC 发病的共同关键环节:A. 凝血因子Ⅻ的激活B. 组织因子大量入血C. 凝血酶生成增加D.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生成E. 凝血因子Ⅴ的激活26、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 的直接原因:A.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B. 组织因子入血C. 血液高凝状态D. 红细胞大量破坏E. 异物颗粒入血27.死腔样通气是指A.静脉血经异常动静脉瘘直接回流入动脉血B.支气管痉挛,停留在内的无效通气量减少C.肺泡通气量正常,血流量减少,通气/血流比增大D.肺泡通气量减少,血流量正常,通气/血流比降低E.静脉血经开放的动静脉吻合枝直接流入动脉血28.下述哪项不是氨造成肝性脑病的作用原理A.大量生成α-酮戊二酸B.减少脑细胞ATP生成C.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生成D.增加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E.抑制神经细胞膜Na+-K+-ATP酶活性29.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最主要机制是A.输入库存血B.消化道产氨增多C.肠道pH升高增加氨吸收入血D.增加γ-氨基丁酸生成E.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30.急性肾小管坏死时A.尿钠含量减少,尿比重降低B.尿钠含量增加,尿比重增加C.尿钠含量减少,尿比重增加D.尿纳含量增加,尿比重降低E.尿钠含量减少,尿比重不变31、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出现水肿的主要原因是:A. 毛细血管血管血压增加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D. 淋巴回流受阻E. 以上都不对32、引起机体钠水潴留的主要机制是:A. 肾小管重吸收增强B. 钠水摄入过多C. 利钠激素分泌增多D. 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激活E. 以上都不对33、AB>SB可能有: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呼吸性碱中毒D. 高AG代谢性酸中毒E. 混合性碱中毒34、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 最重要的代偿方式是A. 细胞外液缓冲B. 细胞内液缓冲C. 呼吸代偿D. 肾脏代偿E. 骨骼代偿35、某幽门梗阻患者, 反复呕吐, 血气分析结果为pH7.49,PaCO 48mmHg(6.4kPa),HCO 36mmol/L,酸碱平衡紊乱类型为: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混合型酸碱紊乱36、某溺水窒息患者, 经抢救其血气分析结果为: pH7.15, PaCO 80mmHg(10.7kPa),HCO 27mmol/L,应诊断为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E. 混合性酸中毒37、再灌注损伤是指:A. 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后果B. 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C. 无钙后再用含钙溶液灌注引起钙超载D. 缺氧后再用富含氧溶液灌流引起的组织损伤E. 以上都不是38、钙反常发生的钙超载损伤与下列哪项有关:A. 无钙期引起钙泵功能障碍B. 细胞膜通透性增高C. 复钙期钙浓度过高D. 膜外被与糖被层表面分离E. 缺氧后又给氧39、体内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A. 心B. 脑C. 肝D. 肾E. 肺40、呼吸衰竭伴发右心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A. 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静脉回流增加B. 慢性缺氧血量增多C. 血液粘滞性增高D. 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E. 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41、死腔样通气是指:A. 肺泡通气分布严重不均B. 部分肺泡V/Q比率增高C. 各部分肺泡的V/Q比率自上而下递减D.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低于0.8E. 肺动-静脉短路开放42、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 肺顺应性降低B.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C. 非弹性阻力增加D. 肺泡扩张受限E. 肺循环短路增加43、对热限概念哪项正确:A. 体温升高持续时间受限制B. 体温升高的高度受限制C. 发热激活物的强度受限制D. 内生致热原产生的量受限制E.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受限制44、发热的共同信息物质很可能是:A. 内生性致热原B. 淋巴因子C. 类固醇D. cAMPE. 前列腺素45、下列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A. 外毒素B. 内毒素C. 抗原抗体复合物D. 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 吞噬细胞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46、发生难治性休克最主要的原因是A. 酸碱平衡紊乱B. 严重的肾功能衰竭C. 心功能不全D. DICE.E.肺水肿47、心力衰竭时失代偿的表现为A. 心率加快〈160次/分B. 心肌肥大C. 正性肌力作用D. 心脏肌源性扩张E.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48、下列哪种疾病伴有左心室后负荷加重A. 甲状腺机能亢进B. 高血压病C. 肺动脉高压D. 心室间隔缺损E. 心肌炎49、心脏离心性肥大的本质是:A. 心肌细胞增生B. 心肌纤维变粗C. 肌节串联性增生D. 肌节并联性增生E. 以上都不是50、动脉血氧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高低B. 动脉血氧分压的高低及Hb的质和量C. 动脉血的pH及动脉血氧分压D. 2,3-DPG的含量E. 血氧容量51、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血氧容量可正常B. 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降低C.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D.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E. 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52、某患者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氧分压 100mm (13.3kPa), 动━静脉氧含量差3.5ml%,最可能是:A. 慢性支气管炎B. 肺气肿C.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D. 慢性贫血E. 严重维生素B缺乏53、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A. 血氧容量降低B.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 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 静脉血氧含量增加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加54、下列哪项关于DIC 的叙述是正确的:A. DIC是一种急性全身性的病理过程B. DIC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病理过程C. DIC是一种急性局部性的病理过程D. DIC是一种慢性局部性的病理过程E. 以上都不是55、下列哪项是导致DIC 发病的共同关键环节:A. 凝血因子Ⅻ的激活B. 组织因子大量入血C. 凝血酶生成增加D.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生成E. 凝血因子Ⅴ的激活56、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 的直接原因:A.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B. 组织因子入血C. 血液高凝状态D. 红细胞大量破坏E. 异物颗粒入血57.最不易发生口渴的是A. 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B. 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高钠血症C. 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D. 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E. 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减少58、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原因?A. 毛细血管内压增加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 淋巴回流受阻D. 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E. 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59、抽动脉血样后不与大气隔绝, 下列哪一项指标将受影响最大A. SBB. ABC. BED. BBE. 以上都不对60、某幽门梗阻患者, 反复呕吐, 血气分析结果为pH7.49,PaCO 48mmHg(6.4kPa),HCO36mmol/L,酸碱平衡紊乱类型为: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混合型酸碱紊乱61、某溺水窒息患者, 经抢救其血气分析结果为: pH7.15, PaCO 80mmHg(10.7kPa),HCO 27mmol/L,应诊断为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E. 混合性酸中毒6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代偿的主要方式是:A. 细胞外液缓冲B. 细胞内液缓冲C. 呼吸代偿D. 肾脏代偿E. 骨骼代偿63、Ⅰ型与Ⅱ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区别是:A. 动脉血氧分压B. 肺泡气氧分压C. 动脉血pH值D.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E. 二氧化碳结合力64、某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60mmHg(8.0kPa)吸纯氧 15min后无改善,最可能属哪种异常:A. 弥散障碍B. 功能分流增加C. 解剖分流增加D. 通气障碍E. 以上都不是65、高钾血症时的心电图特点是:━━━━━━━━━━ T波 Q-T间期 U波──────────A. 高尖缩短–B. 低平缩短–C. 低平延长-D. 高尖延长–E. 低平缩短+66、大叶肺炎患者出现低张性缺氧时:A. 血氧容量下降B.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C. 动脉血氧饱和度升高D. 静脉血氧含量升高E. 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67、某患者血氧检查为: 血氧容量20ml%,动脉血氧含量15ml%,动脉血氧分压50mmHg(6.7kPa), 动━静脉氧差4ml%, 其缺氧类型为:A. 低张性缺氧B. 血液性缺氧C. 循环性缺氧D. 组织中毒性缺氧E. 混合性缺氧68、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主要变化是:A. 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 动脉血氧含量下降C.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 血氧容量降低E. 动━静脉氧差下降69、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 低输出量性心衰B.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 一氧化碳中毒D. 氰化物中毒E. 亚硝酸盐中毒70、内生性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A. 病灶组织的"内感受器"B. 血管内感受器C.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D. 作用骨胳肌,产热增多E. 以上都不是71、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A. 产热和散热平衡B. 散热大于产热C. 产热大于散热D. 产热障碍E. 散热障碍72、休克发病学主要环节是A. 外周血管扩张B. 心输出量减少C. 器官血液灌流量减少D. 外周血管收缩E. 血容量减少73、下列哪项不是微循环淤血期的表现A. 血压降低B. 表情淡漠C. 皮肤紫绀D. 脉压增大E. 无尿74、休克的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烦躁不安B. 脉搏细速C. 血压均下降D. 面色苍白或紫绀E. 少尿或无尿75、维生素 B1 缺乏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A. 兴奋-收缩偶联障碍B. 心肌能量储存障碍C. 心肌能量生成障碍D. 心肌能量利用障碍E. 心肌收缩蛋白破坏76、黄嘌呤脱氢酶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需要有:A.镁依赖性蛋白水解酶B.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C.钙依赖性蛋白水解酶D.钼依赖性蛋白水解酶E.铜依赖性蛋白水解酶77、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 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受损B. 小血管内血流淤滞C. 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D. 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E. 小血管强烈收缩78、严重组织损伤引起DIC 的主要机制是:A. 凝血因子Ⅻ被激活B. 组织因子大量入血C. 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破坏D. 继发于创伤性休克E. 消除活化的凝血因子的功能受损79、妊娠末期的产科意外易诱发DIC,主要是由于:A.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B.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 微循环血流淤滞D. 纤溶系统活性增高E. 血中促凝物质含量增加80、再灌注损伤不会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A. 冠脉搭桥术后B. 体外循环后C. 器官移植后D. 心肺复苏后E. 心肌梗塞后81、再灌注损伤可见于:A. 心B. 脑C. 肾D. 肠E. 各种不同组织器官82、下列指标中哪项最能反映心泵功能的降低A. 动脉压下降B. 心输出量减少C. 心率加快D. 心肌最大收缩速度降低E. 心室dP/dtmax减少83. 脑死亡的标志是:A. 脑细胞功能消失B. 大脑机能严重障碍C. 脑干以上中枢机能严重障碍D. 全脑功能永久消失E. 大脑分析综合功能丧失84.病因学的正确含义是:A. 研究疾病原因的科学B. 研究疾病特异性的科学C. 研究疾病原因和条件的科学D. 研究疾病抵抗力的科学E. 研究疾病诊断理论的科学85. 发生乙型肝炎的原因是A. 病毒B. 机体抵抗力降低C. 不洁食物D. 遗传性因素E. 输血不当86.下述哪项不属于病理过程A.发热B.肺炎C.休克D.E.水肿87.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是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诱因C.疾病的危险因素D.疾病的原因E.疾病的内因88.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脑死亡的诊断标准A.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B. 心跳停止C. 瞳孔散大或固定D. 脑电波消失E. 自主呼吸停止89.. 全脑机能的永久性停止A.生物学死亡期B. 临床死亡期C.植物人D.濒死期E.脑死亡90.下列哪一物质不是内生致热原:A. 白细胞介素-1B. 干扰素C. 肿瘤坏死因子D.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E. 脂多糖91.在疾病发生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A.疾病的诱因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条件D.社会环境因素E.精神心理因素92.脑死亡是指A.大脑皮层的功能永久性停止B.大脑皮层及脑干的功能永久性停止C.大脑皮层及小脑的功能永久性停止D.延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E.全脑机能的永久性停止93.下述哪种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类型最容易发生休克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94.下述哪项与急性低钾血症的描述不相符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B.可由胃肠道消化液大量丢失引起C.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D.心肌自律性降低E.心肌传导性降低95.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A.服用水杨酸过量B.严重缺氧C.糖尿病D.腹泻E.尿毒症96.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谢措施是A.增加肺泡通气量B.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C.肾小管泌H+、泌NH3增加D.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进行缓冲E.肾重吸收HCO3-减少97. 原发性SB>AB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98.内生致热源作用的部位是A.中性粒细胞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骨骼肌D.皮肤血管E.肝99.下述哪项不属于发热激活物A.细菌B.病毒C.CampD.致炎物E.抗原-抗体复合物100.下述哪项不是肝功能障碍诱发DIC的机制A.肝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的作用减弱B.肝清除内毒素的解毒功能降低C.肝生成血小板减少D.肝释放组织凝血因子增多E.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101.组织损伤易引起DIC,这主要是通过A.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B.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C.激活网状内皮系统D.激活补体系统E.激活纤溶系统102.乏氧性缺氧时最主要的血氧变化特征是A. PaO2增高B.PaO2降低C.血氧容量降低D.动脉血氧含量不变E.动脉血氧饱和度升高103.组织中毒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征是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氧容量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04.休克期微循环血液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多灌少流、灌多于流C.不灌不流、灌等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少灌多流、灌少于流105.下述哪项不是导致休克时心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A.冠脉血液灌流量减少B.心肌耗氧量增加C.肥大心肌向衰竭转化D.毒性物质抑制心肌收缩力E.高血钾减少Ca2+内流106.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主要改变是A.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B.肺循环阻力升高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支气管平滑肌强烈痉挛E.回心血量增多使前负荷过度107.当左心衰竭合并右心衰竭时病人A.肺淤血水肿加重B.肺淤血水肿减轻C.肺淤血水肿程度不变D.肺淤血加重合并全身水肿E.肺淤血程度不变但合并全身水肿108.下述哪项不是左心衰竭的代偿方式A.心脏肌张源性扩张B.心率加快C.心肌肥大D.血液重新分配E.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109.下述哪项不是左心衰竭病人发生呼吸困难的原因A. 肺顺应性降低B. 经肺血管旁感受器兴奋中枢C. 呼吸道阻力增高D. 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E. PaO2降低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110.导致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 肠道产氨增加B. 肾产氨增加C. 肌肉产氨增加D. 肠道pH升高E. 肝清除氨减少111.假性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是A. 干扰三羧酸循环B.干扰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功能C. 抑制神经细胞膜Na+-K+-ATP酶活性D. 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E.增强γ-氨基丁酸的作用112.正常时胆红素的最主要来源是A.衰老的红细胞破坏时血红蛋白的分解代谢B.肝细胞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分解代谢C.骨髓无效造血时血红蛋白的分解代谢D.组织中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酶类分解代谢E.肌红蛋白的分解代谢11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对病人危害最大的并发症是A.水中毒B.高钾血症C.低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E.氮质血症114.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钙磷代谢障碍的表现是A.血磷降低,血钙降低B.血磷升高,血钙升高C.血磷降低,血钙升高D.血磷升高,血钙降低E.血磷正常,血钙降低115.某休克病人,血PH7.32,[HCO3-]18mmol/L,PaCO24.53Kpa(34mmHg),其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116.下述哪项与肥大心肌由代偿转变为衰竭的原理无关A.心肌细胞数目过度增加B.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减少C.心肌毛细血管数量相对减少D.心肌细胞线粒体数目相对减少E.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二.问答题1、简述呼衰时肺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的类型, 原因和血气改变特点.2、试述左心衰竭导致呼吸困难的机制.3. 比较三种类型脱水出现血压下降的严重性, 并阐明其发生机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风湿细胞的来源是A、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D、成纤维细胞E、心肌细胞正确答案:B2、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A、胃B、肝C、鼻咽部D、食管E、乳腺正确答案:A3、下肢静脉内血栓形成后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是A、血栓脱落后可造成肺动脉主干栓塞,从而引起猝死发生B、形成静脉石后造成该静脉的永久性堵塞C、血栓被机化后永久堵塞下肢血管D、血栓脱落后引起全身多器官的梗死E、堵塞血管,引起下肢梗死正确答案:A4、关于发热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维生素消耗减少B、糖分解增强C、脂肪分解增强D、基础代谢率增高E、负氮平衡正确答案:A5、缺氧引起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最明显和最常见于A、低张性缺氧B、贫血性缺氧C、CO中毒性缺氧D、氟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正确答案:A6、下列哪项属于内出血()A、胃出血B、紫瘢C、子宫出血D、肺出血E、鼻出血正确答案:A7、皮肤黏膜较深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称为()A、窦道B、空洞C、溃疡D、屡管E、糜烂正确答案:C8、关于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溶解性坏死B、肝细胞再生C、结缔组织增生D、气球样变E、嗜酸性变正确答案:C9、下列关于肾盂肾炎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多见于女性.多由上行性感染引起B、是肾盂粘膜和肾小球的增生性炎症C、可形成大小不等的多发性脓肿D、是由细菌直接感染肾间质引起的炎症E、上行性感染首先累及肾盂,下行性感染先累及皮质的间质正确答案:B10、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A、膜性肾小球肾炎B、脂性肾病C、膜性增生性肾炎D、急性肾小球肾炎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H、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纤维细胞C、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D、肾小球间质细胞E、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正确答案:C12、下列哪种情况下的体温升高属于过热A、剧烈运动后B、妇女月经前期C、处于高温环境D、流行性脑膜炎E、妇女妊娠期正确答案:C13、关于增生,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增生与激素和生长因子作用有关B、增生就是实质细胞增多C、增生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D、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可发生增生E、过度的增生就会发生肿瘤正确答案:E14、对结核病有一定诊断意义的病理变化是A、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B、干酪样坏死C、灰白色、半透明状、粟粒大小的病灶D、类上皮细胞E、找到1anghans巨细胞正确答案:B15、循环性缺氧时静脉的A、血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B、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降低C、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D、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正常E、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正确答案:D16、肾梗死区的坏死多为A、液化性坏死B、坏疽C、脂肪坏死D、凝固性坏死E、干酪样坏死正确答案:D17、一次性快速失血一般达到机体总血量的多少可引起失血性休克A、40%B、35%C、25%D、15%E、20%正确答案:C18、鼻咽癌最常见于鼻咽A、前壁和咽隐窝B、顶部C、咽隐窝D、外侧壁E、前壁正确答案:B19、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A、血浆大于细胞内液B、基本相等C、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D、组织间液小于细胞内液E、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正确答案:B20、前列腺增生症常发生在:A、侧叶B、后叶C、内区D、前叶E、整个前列腺正确答案:C21、创伤愈合过程中,2~3日后伤口边缘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伤口愈合的自然规律B、肌成纤维细胞作用C、炎细胞作用D、纤维细胞的作用E、胶原纤维的作用正确答案:B22、细胞水肿发生机制是A、过氧体受损B、线粒体受损C、高尔基体受损D、核膜受损E、溶酶体膜受损正确答案:B23、急性炎症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一般按下列顺序发生:A、细动脉短暂收缩一血流加速一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慢一白细胞附壁B、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一细动脉短暂收缩一白细胞附壁一血流速度减慢C、血流速度减慢一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一细动脉短暂收缩一白细胞附壁D、细动脉短暂收缩一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一白细胞附壁一血流速度减慢E、细动脉短暂收缩一血流速度减慢一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一白细胞附壁正确答案:A24、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分支是哪个?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B、右冠状动脉内旋支C、左冠状动脉内旋支D、左冠状动脉主干E、右冠状动脉主干正确答案:A25、临床上最广泛应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A、组织、细胞培养B、尸体解剖C、动物实验D、活检E、核酸杂交技术正确答案:D26、哪一项不属于渗出性炎症?A、出血性炎B、化脓性炎C、感染性肉芽肿性炎D、浆液性炎E、假膜性炎正确答案:C27、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A、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B、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C、肾间质充血水肿D、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E、肾小球内血管系膜细胞增生正确答案:D28、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A、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B、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C、散热减少D、产热增加E、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正确答案:C29、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A、生长方式B、有无复发C、有无转移D、生长速度E、生长部位正确答案:E30、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淤血的后果:A、含铁血黄素沉积B、间质细胞增生C、可并发血栓形成D、出血E、实质细胞的增生正确答案:E31、DIC最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是A、凝血物质大量消耗B、纤溶亢进C、凝血功能障碍D、大量微血栓形成E、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C32、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高A、肿瘤的恶性程度越低B、对放射治疗越敏感C、预后越差D、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越大E、肿瘤转移越早正确答案:A33、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血管是A、豆纹动脉B、小脑小动脉C、脊髓前动脉D、大脑前动脉正确答案:A34、鼻咽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高分化鳞癌B、大圆细胞癌C、未分化癌D、腺癌E、低分化鳞癌正确答案:E35、心衰时血容量增加的代偿反应可产生的负面影响是A、心排出量减少B、心脏后负荷减少C、水钠排出增加D、心室充盈不足E、心脏前负荷增加正确答案:E36、早期胃癌最多见的类型是:A、表浅凹陷型B、凹陷型C、表浅平坦型D、隆起型E、表浅型正确答案:B37、下述因素哪种与血栓形成无关?A、血流缓慢B、血管内膜损伤C、癌细胞崩解产物D、血小板数量增多E、纤维蛋白溶酶增加正确答案:E38、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浆渗透压是A、>250mmo1∕1B、>330mmo1∕1C、>310mmo1∕1D、>270mmo1∕1E、>290mmo1∕1正确答案:C39、关于发热的概念是指A、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B、是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C、是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体温超过正常值0.5℃D、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E、体温超过正常值0∙5°C正确答案:C40、既有肝细胞的大片坏死,又有肝细胞的结节状再生是下列哪型肝炎A、急性普通型肝炎B、轻度慢性肝炎C、中度慢性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E、急性重型肝炎正确答案:D41、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是A、胃体弥漫性病变B、伴有恶性贫血C、病变主要在胃窦部,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D、维生素B12吸收障碍E、血清胃壁细胞抗体阳性正确答案:C42、下列哪一种细菌与慢性胃炎的发病有关A、幽门螺杆菌B、大肠埃希菌C、链球菌D、葡萄球菌E、黄曲霉正确答案:A43、下列关于心脏后负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心脏射血所遇到的阻力B、又称压力负荷C、能决定心肌的初长度D、包括主动脉压增高E、包括肺动脉压增高正确答案:C44、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A、年老体衰B、服用激素C、蛋白质缺乏D、患有动脉粥样硬化E、局部固定正确答案:E45、左心衰竭引起肺循环充血的主要表现是A、颈静脉怒张B、心律失常C、呼吸困难D、肝大压痛E、下肢水肿正确答案:C46、下列哪种疾病好发在女性?A、血吸虫病B、动脉粥样硬化C、肺癌D、胃癌E、胆石症、胆囊炎正确答案:E47、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增生的细胞是A、肾小球内的中性粒细胞B、肾小球球囊壁层细胞C、肾小球球囊脏层细胞D、肾小球周围的成纤维细胞E、肾小球血管间质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正确答案:E48、肺癌一般不转移至()A、肾B、脑C、骨D、肝E、心正确答案:E49、诊断恶性肿瘤最可靠的依据是()A、肿块边界不清B、出现转移C、肿块体积大D、出血坏死E、切除后复发正确答案:B50、心衰细胞是由于:A、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存噬了红细胞B、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尘埃颗粒C、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纤维素样坏死物D、心衰时巨噬细胞的集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51、发热患者最常出现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混合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正确答案:E52、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A、溃疡位置多在十二指肠降部B、溃疡大小多为Icm以上C、前壁之溃疡易出血D、后壁之溃疡易穿孔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53、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A、大脑B、心脏C、肾D、肺E、胃肠道正确答案:A54、变质是指()A、局部组织坏死、纤维化B、局部组织萎缩、化生C、局部组织变性、坏疽D、局部组织水肿、坏死E、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正确答案:E55、二尖瓣狭窄时,在心内形成的血栓多为A、微血栓B、闭塞性血栓C、红色血栓D、混合血栓E、白色血栓正确答案:D56、子宫肌腺病是指子宫内膜异位于A、子宫圆韧带B、卵巢C、子宫直肠窝D、子宫肌层E、子宫浆膜正确答案:D57、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性质是A、急性浆液性炎症B、急性增生性炎症C、急性纤维素性炎症D、急性化脓性炎症E、急性出血性炎症正确答案:B58、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的主要特征是A、左心房扩张B、左心室扩张C、左心室向心性肥大D、弥漫性心肌纤维化E、右心室肥大正确答案:C59、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A、心律失常B、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肾小管泌氢增加E、肾小管泌钾增加正确答案:A60、下列细胞再生能力排序,正确的是A、胃黏膜柱状上皮>神经细胞>成纤维细胞B、肝细胞〉横纹肌细胞>周围神经C、呼吸道被覆细胞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肾小管上皮细胞〉神经细胞D、软骨细胞>表皮细胞>心肌细胞E、间叶细胞>平滑肌细胞>软骨细胞正确答案:C61、下述哪项关于风湿病的记述是错误的?A、抗菌素的广泛应用,降低了风湿病的发病率B、是一种结缔组织病C、抗体滴定度增高提示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直接作用下引起的D、多见于温带、亚热带E、早期咽部培养,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达70-90%正确答案:C62、肾盂肾炎是指A、肾间质的纤维素性炎症B、肾盂黏膜的化脓性炎症C、肾盂黏膜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D、肾实质的变质性炎症E、肾实质化脓性炎正确答案:C63、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A、激素分泌紊乱引起B、抗原抗体反应引起C、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D、肾间质炎症累及肾小球E、抗原沉积正确答案:B64、细胞内液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A、钙离子B、氢离子C、钾离子D、镁离子E、钠离子正确答案:D65、下列哪一项不是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A、代谢性酸中毒B、氮质血症C、高钙血症D、少尿E、高钾血症正确答案:C66、下列哪一种癌在胃幽门部不会出现A、髓样癌B、腺癌C、胶样癌D、鳞癌E、硬癌正确答案:D67、关于子宫肌瘤,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恶变率很低B、多数肿瘤发生于子宫肌层C、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D、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E、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及局部肿块正确答案:C68、下述哪项不是膜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A、低蛋白血症B、高脂血症C、水肿D、高血压E、蛋白尿正确答案:D69、组胺主要存在于()A、巨噬细胞B、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血管内皮细胞正确答案:B70、下述有关食管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食管上段最常见B、亚硝胺与食管癌发生有关C、鳞状细胞癌多见D、主要沿淋巴道转移E、可见原位癌正确答案:A7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引起()A、蜂窝织炎B、纤维素性炎C、出血性炎D、浆液性炎E、脓肿正确答案:E72、导致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肺疾病是A、大叶性肺炎B、硅肺C、慢性支气管炎D、病毒性肺炎E、支原体肺炎正确答案:C73、关于风湿病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风湿性关节炎常可导致关节畸形B、风湿病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C、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对临床诊断风湿病有帮助D、心脏病变对患者危害最大E、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正确答案:A74、某男42岁,长期胸闷、气短、心痛,未及时就医,不幸死亡,尸检发现心包狭窄,包内有绒毛状物。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汇总1.病理生理学总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
2.什么叫基本病理过程基本病理过程又称典型的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3.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各论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叙述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过程,如心衰、呼衰、肾衰等。
4.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包括:①病理生理学总论;②典型病理过程;③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学;④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⑤分子病理学。
我国病理生理学目前的教学内容是研究疾病共性的规律,仅包括病理生理学总论、病理过程及主要系统的病理生理学。
5.为什么说医学研究单靠临床观察和形态学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试举例说明。
①临床观察与研究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故有局限性;②形态学研究一般以病理标本和尸体解剖为主,难以研究功能和代谢变化。
举例:休克的微循环学说、肿瘤癌基因研究、酸碱失衡的血气分析等。
6.为什么说病理生理学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①19世纪已有实验病理学的诞生,已认识到研究疾病功能和代谢变化的重要性;②20世纪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推动了医学研究;③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人类基因谱的破译,必将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这一任务也必然会落在病生工作者身上。
7、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8、什么是循证医学?答: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果,为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病理学思考题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失1.细胞好组织的适应分几类各有何生物学意义2.列举发生于肝细胞的三种变性类型,说明其病变特点及其意义。
3.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肢体发生萎缩,请问哪些因素参与了萎缩4.何谓化生列举几种常见的化生。
鳞化可发生于哪些组织和器官5.简述坏死的过程及基本病理变化。
6. 简述坏死与凋亡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1.简述肉芽组织的组成成分及其在修复过程中的意义2.某印刷厂切纸工不慎将食指切断,2小时后在医院骨科行断指再植术,术后断指存活,请问有几种组织参与损伤修复并简述各组织修复及愈合的特点及过程3.某患者,右侧小腿皮肤有2*2*3cm溃疡,请推测其伤口的愈合过程。
4.简述瘢痕组织形成对机体的利弊。
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淤血有哪些主要后果2.简述肺淤血/肝淤血病理特点及发生条件。
3.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及体内各种血栓的形态特点。
4.栓子有哪些类型哪种最为常见简述栓子的运行途径。
5.简述血栓形成对机体影响。
6.股静脉血栓形成对局部和全身有何影响7.简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8. 何谓混合血栓常见于哪些部位9. 梗死是否坏死两者在概念上有何不同简述梗死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第五章炎症1.举例说明变质、渗出、增生三者在炎症中的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炎症是以防御为主的病理反应3简述炎性渗出对机体的利与弊。
4.何谓炎症介质,简述其作用的主要方面。
5.简述炎细胞的来源,分类及功能。
6.简述渗出性炎症的类型及好发部位,病理特点。
7.简述肺脓肿/肛周脓肿的转归。
8.何谓肉芽肿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常由哪些原因引起9. 急性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有哪些其病理变化的基础是什么10. 简述急性炎症的结局。
第六章肿瘤1.何谓肿瘤简述肿瘤性增生和炎性增生的区别。
2.鳞癌可发生于人体哪些部位其病变特点是什么光镜下如何区别分化好的鳞癌3.以胃癌为例,说明恶性肿瘤的蔓延和转移,简述转移瘤的特征。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病理生理的主要任务是 CA. 鉴定疾病的类型B. 描述疾病的表现C. 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D. 研究疾病时的代偿功能2、分子病学是研究 AA. 疾病在分子水平上的病理变化B. 核酸、蛋白质受损所致的疾病C. 酶蛋白受损所致的疾病D. 由DNA遗传变异所致的疾病3、不完全康复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A. 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B. 基本病理变化尚未消失C. 主要症状消失D. 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4、完全康复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A. 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B. 自稳调节恢复正常C. 主要症状消失D. 劳动力恢复正常5、有关体液的容量和分布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A.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不论年龄、性别都是相同的B.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0%C.成人组织间液占体重的15%D.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5%6、正常成人血清钾平均浓度为 DA.1.5mmol/LB.2.5mmol/LC.3.0mmol/LD.4.5mmol/L6、正常成人血清钠平均浓度约为 CA.100mmol/LB.120mmol/LC.140mmol/LD.160mmol/L7、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CA.白蛋白B.球蛋白C.Na+D.K+8、低渗性脱水最主要的原因是 D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B.醛固酮分泌不足C.大量失液后处理不当D.消化道大量失液9、高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CA.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增多B.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无变化C.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细胞内液减少更明显D.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10、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可导致颅内出血 B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11、成人失钾最重要的途径是 DA.经胃失钾B.经小肠失钾C.经结肠失钾D.经肾失钾1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CA.T波低平、U波增高、ST段抬高、QRS波变窄B.T波高耸、U波降低、ST段下移、QRS波增宽C.T波低平、U波增高、ST段下移、QRS波增宽D.T波高耸、U波降低、ST段抬高、QRS波变窄13、高钾血症时的心电图特点是 BA.T波高尖、QRS波增宽、P波抬高B.T波高尖、QRS波增宽、P波压低C.T波低平、QRS波增宽、P波抬高D.T波低平、QRS波变窄、P波压低14、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的发病因素是 AA.肺泡毛细血管内压增高B.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肺淋巴回流障碍15、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原因 AA.循环血量增加B.门静脉回流受阻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醛固酮、ADH灭活减少16、正常人动脉血液的pH维持在 BA. 7.30~7.40B. 7.35~7.45C. 7.40~7.50D. 7.30~7.5017、血液中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A. H2CO3与HCO3-的比值B. PaCO2C. HCO3-与H2CO3的比值D. HCO3-18、BE负值增大可见于 A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19、代谢性酸中毒时不会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DA.心律失常B.心肌收缩力减弱C.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D.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20、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钾血,主要原因是 BA.K+摄入量减少B.细胞内H+与细胞外K+交换增加C.消化道排K+增加D.细胞外液增多使血钾稀释21、某溺水窒息患者,其血气分析结果为:pH值7.1,PaCO210.07kPa(80mmHg),HCO3-27mmol/L,应诊断为: C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酸中毒22、慢性肺心病,右心衰竭合并水肿。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病理生理学一、问答题1、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亚健康?三者之间有何联系?疾病是指机体在病因和条件的共同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健康至少包含健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可互相影响,心理的不健康可伤害身体,甚至引起躯体疾病,疾病也可引发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
亚健康状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可向健康转化,若长期忽视亚健康,不予积极应对,则亚健康可向疾病转化,重视疾病预防,促使亚健康向疾病转化。
2、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正常情况下组织间液和血浆之间不断进行液体交换,使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保持动态平衡,而这种平衡主要受制于有效流体静压、有效胶体渗透压和淋巴回流。
①毛细血管内压增高:a、淤血b、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c、心力衰竭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白蛋白下降原因:a、摄入不足b、合成障碍c、丧失过多d、分解代谢增强③微血管壁通透性↑:a、血浆胶体渗透压↓b、组织胶体渗透压↑④淋巴回流受阻:a、淋巴管阻塞:如丝虫病,淋巴管炎症b、淋巴回流受阻:如乳腺癌3、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正常人钠、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体液量的相对稳定。
这种平衡的维持依赖于排泄器官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相应减少时,就会导致钠、水的潴留。
原因:①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炎性渗出物和内皮细胞肿胀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单位严重破坏,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少。
②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下降。
以及继发于此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使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钠、水潴留。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简答题1、人体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答:人体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尸检、活检、细胞学检查。
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
2、简述疾病的原因?答:病因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先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3、脑死亡的概念和判断脑死亡的标准?答:脑死亡概念:是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判断脑死亡的标准:①无自主呼吸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④瞳孔散大、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4、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形态特点及功能?答:肉芽组织的肉眼形态特点:鲜红色,颗粒状,柔软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
功能: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伤口及其它组织缺损3.机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及其它异物5、简述皮肤创伤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区别?答:一期愈合:组织损伤范围小,缺损少,创缘整齐,对合紧密,无切口感染所需时间短,形成瘢痕小。
二期愈合:组织损伤范围及缺损大,创缘不整齐,无法对合,并伴感染、坏死、出血、渗出物多,炎症反应明显的创口,所需时间长,形成瘢痕大。
6、简述坏死的类型及常见部位?答:(1)凝固性环死:常见于心、肝、肾、脾等器官。
(2)液化性坏死:常见于脑、脂肪组织胰腺等。
(3)坏疽:①干性坏疽:常见于四肢末端:②湿性坏疽:常见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如子宫、肺、阑尾等;③气性坏疽:多见于深部组织或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
7、萎缩的分类及发病机制?答:病理性萎缩-局部性萎缩。
营养不良性萎缩: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缺血所致的脑萎缩。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脑积水长期压迫脑、肾实质引起的压迫性萎缩。
废用性萎缩:骨折后肢体长期被石膏固定不活动引起的废用性萎缩。
神经损伤性萎缩: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垂体肿瘤或缺血性坏死,靶器官缺乏正常刺激而引起的甲状腺、肾上腺及性腺萎缩。
8、简述变性的类型及常见部位答:①细胞水肿:常见于肝、肾、心②脂肪变性:肝细胞和心肌细胞③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血管壁及部分细胞内④病理性钙化9、简述影响损伤修复的因素?答:影响损伤修复的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病生简答题1.试述创伤性休克引起高钾血症的机制?答:1)创伤性休克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排钾障碍是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2)休克时可发生乳酸血症.酸中毒及急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酸中毒.酸中毒时,细胞外液中H+和细胞内液中的K+交换,同进肾小管泌H+增加而排K+减少;3)休克时组织因血液流量不足而缺氧,细胞内ATP合成不足,细胞膜钠泵失灵,细胞外液中的K+不易进入细胞,缺氧严重引起细胞坏死,细胞内K+释出.4)体内70%储存于肌肉,广泛的横纹肌损伤可释放大量K+.故创伤性休克极易引起高钾血症.2.试述水肿的发生机制?答(1)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1)毛细胞血管压增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4)淋巴回流受阻;(2)体内钠水潴留:1)滤过膜的通透性下降;2)滤过面积减少;3)有效率过压降低;(3)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1)球-管平衡失调;2)肾血流重分布;3)醛固酮和ADH分泌增多;4)利钠激素分泌增少.3.为什么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病人易并发休克.DIC.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答:1)血管系统对儿茶酚氨的反映性降低,尤其是毛细血管前扩约肌最为明显,使血管容量不断扩大,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引起休克.2)酸中毒可使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内凝系统;还可是组织细胞受损,激活外凝系统;加上休克时血液浓缩血流减慢,故易并发DIC.3)酸中毒时,H+竞争性抑制CA+与肌钙蛋白结合;生物氧化酶活性受抑制,ATP生成减少;血钾升高,抑制CA+内流;H+升高时,CA+与肌浆网的结合较牢固;诱发产生心肌抑制因子等,故易致心衰.4)酸中毒时,细胞内K+和细胞外H+交换,加上肾小管排出H+↑而排K+↓,引起高钾血症.后者可引起心肌传导性降低而发生包括心室纤颤在内的心律失常.4.DIC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其发生机制如何?答:DIC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多部位,难以用常规止血方法治疗的出血,其发生机制主要有:1)全身广泛性血栓的形成,造成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从而引起凝血障碍;同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因缺血缺氧性损伤而通透性增加;2)继发性纤溶亢进,产生大量纤溶酶,后者既便是已经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和纤维蛋白原溶解,还可使多种凝血因子水解;3)FPD增多,它具有抗凝血酶作用,抑制纤维蛋白酶的聚合和多聚体生成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5.为什么休克早期血压可以不降低(试述机制)?答:血压主要取决于血管外周阻力,心输出量和血容量的大小,休克早期血管外周阻力增大;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含量显著增高,血管紧张素Ⅱ.血小板合成并释放出大量TXA2,神经垂体加压素上升,白三烯.内皮素心肌抑制因子产生增加,这些均有缩血管作用.同时机体发生一系列代谢反应:1)体内血液重分布,腹腔内脏和皮肤小血管强烈收缩,脑血管明显改变,冠状动脉反而舒张,这样可使心脑得到较充分的血液供应;2)微静脉和小静脉等容量血管收缩,可使引”自我输血”作用;3)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故收缩更甚,结果大量毛细血管网关闭,灌>流,毛细血管压下降,组织间液回流入血管升高,相当于”自身输液”;4)动脉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上升;5)醛固酮和ADH分泌升高,肾内血流重分布,使肾脏重吸收钠水上升,这些代偿反应可使缺血期患者血压稍和,不降甚至加重略有升高.6.简述急性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的可能机制?答:1)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肺血管的ɑ受体;2)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作用于肺血管壁的H1受体;3)血管紧张素Ⅱ增加;4)肺循环微聚物中的血小板释放出强烈缩血管的TXA2;5)肺循环中白细胞释放出白三烯及血管内皮释放出的内皮素也缩血管;6)肺血管平滑肌对Ca+.Na+的通透性增加.这些都会引起肺血管收缩.7.试述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反应及其生理病理意义?答: 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血液中儿茶酚氨浓度大量上升,通过多种效应影响机体的机能代谢活动,发挥出巨大的作用.(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的积极意义(构成激励机制):1)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加;2)血液重分布,保证心脑等器官血液供应;3)扩张支气管,改善肺泡通气;4)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提供更多能源物质;5)促进多种激素分泌,起协同放大作用;6)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反应更灵敏.(2)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的消极影响(构成损伤机制):1)心肌耗氧量增加,发生功能性缺氧;2)外周小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组织缺血;3)引起血小板聚集,加重缺血缺氧;4)大量能源物质被消耗;5)诱发产生氧自由基.8.心衰时心缩力降低的发生机制?答(1)心肌能量代谢障碍:1)能量生成障碍,见于重度贫血;;2)能量利用障碍:例如肥大心肌肌球蛋白头部ATP酶相对不足.(2)心肌结构的破坏:见于严重的心肌炎.心肌病等.(3)兴奋-收缩耦联障碍-Ca2+运转失常;1)心肌去极化时细胞内Ca2+浓度降低;2)酸中毒;3)高钾血症;4)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减少.心肌收缩力的大小取决于其结构完整.能量供氧和利用及兴奋收缩耦联因子-Ca2+运转正常,故上述原因可导致心力衰竭.9.试述呼吸衰竭致衰竭的发病机制?答:(1)肺动脉高压:1)缺氧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肺内组胺产生增多,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TXA2生成增多和血管平滑肌细胞Ca2+内流增多而使肺血管收缩,这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CO2潴留和[H+]升高可增加肺血管对缺氧的敏感性使之收缩更甚;2)肺内原有病变,如肺小动脉壁增厚,管壁狭窄或纤维化,肺毛细胞血管受破坏和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或微循环血栓形成等,均使肺循环阻力增加;3)慢性缺氧刺激肾脏和骨髓使细胞增多,血液粘滞度增加,肺循环阻力增大,呼吸深加快使胸腔负压加大,回心性有效量和肺血流量增加;(2)心肌受损:缺氧.高碳酸血症.高钾血症或合并感染等均可损伤心肌,长期缺氧可引起心肌变性坏死或纤维化,这些都可使心缩力下降.10.呼吸性酸中毒与代谢性酸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答:当发生呼吸酸中毒时,PaCO2升高,具有脂溶性CO2浓度增大,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脑血管舒张,脑血流量增加,引起持续性头痛.可出现多种精神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早期头痛不安焦虑,进一步发展出现震颤.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导致肺性脑病.而代谢性酸中毒发生时,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强,使抑制性神经介质rˉ氨基丁酸生成增多.影响氧化磷酸化,导致ATP生成减少,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11.为什么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症状较慢性呼吸性酸中毒严重?答:原因有: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缺乏肾代偿,体内HCO3—代偿性增多;2)CO2为脂溶性分子,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而HCO3—为极性成分,通过血脑屏障缓慢,因而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脑脊液PH降低程度比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明显.由于上述原因,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症状较慢性呼吸性酸中毒严重.12.为什么发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PH低于正常,呈失代偿状态?答: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体内CO2潴留,H2CO3浓度增大,而HCO3ˉ则不能缓冲H2CO3;2)H2CO3解离H+和HC O3ˉ,H+与细胞内的K+交换,H+被蛋白所缓冲,血浆HCO3ˉ浓度有所增加,有利于维持〔HCO3ˉ〕与〔H2CO3〕的比值;3)血浆中的CO2弥散进入红细胞,在碳酸酐酶催化下生成H2CO3,解离为H+和HCO3ˉ,H+被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 HCO3ˉ进入血浆与CL—交换,使血浆中HCO3ˉ的浓度有所增加,这种离子交换和缓冲十分有限,往往PaCO2每升高10mmHg(1.3KPA),血浆HCO3ˉ仅升高0.7-1.0mmol/L,不足以维持〔HCO3ˉ〕与〔H2CO3〕的正常比值;所以发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PH低于正常,呈失代偿状态.13.试分析缺氧时2,3-DPG增多及其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机制?答:(1)缺氧时2,3-DPG增多的可能机制是:1)还原血红蛋白呈碱性,使红细胞内PH稍高于血浆,从而使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DPGM)活性增强,2,3-DPG产生增多;2)还原血红蛋白与2,3-DPG结合,使红细胞内游离2,3-DPG减少,解除对DPGM的抑制作用,因而2,3-DPG 增多.(2)2,3-DPG增多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机制为: 1)2,3-DPG与还原血红蛋白结合,使其空间构型稳定,结合氧能力减弱;2)2,3-DPG本身为酸性,红细胞内2,3-DPG增高,使细胞内PH降低,故可降低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引起氧离曲线右移.14.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血液性缺氧的发生机制及主要特点?答: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10倍,一氧化碳中毒时可形成大量的碳氧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同时CO还能抑制红细胞的糖酵解,使2,3-DPG合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HbO2的氧不易释出,故可导致缺氧.其主要特点是血氧容量和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粘膜皮肤呈樱桃红色.16.血氨升高及其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一)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升高的机制:(1)血氯生成过多:1)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使肠粘膜氯伴血,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及蠕动减慢,细菌大量繁殖,氨生产成过多;2)肝硬化病人常有上消化道出血,血中蛋白质有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氨;3)肝硬化病人常合并肝肾综合症,肾脏排液尿素减少。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考博)
简述疾病发生的常见分子机制,并举例说明。
简述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机制。
简述ALI引起呼吸衰竭的机制。
简述病理性凋亡信号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作用环节。
简述热休克蛋白的基本功能。
简述内生致热原的种类及来源。
简述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细胞损伤的机制。
简述细胞凋亡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原理。
简述肝性脑病发生的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简述细胞坏死与凋亡的区别。
简述ARDS的概念及引起呼吸衰竭的机制。
简述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的改变。
简述各型缺氧血氧指标的变化特点。
简述中枢发热介质的类型及作用简述急性肾小管坏死少尿的机制。
1 .简述各种原因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 DIC 的机制。
缺氧、酸中毒、抗原一抗体复合物、严重感染、内毒素等原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受损可产生如下作用:(1) 促凝作用增强,主要是因为:①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释放 TF ,启动凝血系统,促凝作用增强;②带负电荷的胶原暴露后可通过 F Ⅻ a 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2) 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降低。
主要表现在:① TM / PC 和 HS / AT Ⅲ系统功能降低;②产生的 TFPI 减少。
(3) 血管内皮细胞的纤溶活性降低,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tPA 减少,而PAI-1 产生增多。
(4) 血管内皮损伤使 NO 、 PGI 2 、 ADP 酶等产生减少,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功能降低,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
(5) 胶原的暴露可使 F Ⅻ激活,可进一步激活激肽系统、补体系统等。
激肽和补体产物 (C 3a 、 C 5a ) 也可促进 DIC 的发生2 .简述严重感染导致 DIC 的机制。
严重的感染引起 DIC 可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内毒素及严重感染时产生的TNFα 、 IL-l 等细胞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可使 TF 表达增加;而同时又可使内皮细胞上的 TM 、 HS 的表达明显减少 ( 可减少到正常的 50 %左右 ) ,这样一来,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原抗凝状态变为促凝状态;②内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暴露胶原,使血小板粘附、活化、聚集并释放 ADP 、 TXA 2 等,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促进微血栓的形成。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复习题
病理⽣理学简答题复习题1、哪种类型的脱⽔渴感最明显?为什么?低容量性⾼钠⾎症渴感最明显。
因低容量性⾼钠⾎症时,细胞外液钠浓度增⾼,渗透压增⾼,细胞内⽔分外移,下丘脑⼝渴中枢细胞脱⽔引起强烈的渴感。
另外细胞外液钠浓度增⾼,也可直接刺激⼝渴中枢。
2、急性低钾⾎症对神经肌⾁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急性低钾⾎症时,神经肌⾁兴奋性降低,其机制为超极化阻滞。
细胞外钾急剧减少,⽽细胞内假没有明显减少,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增⼤,根据Nernst⽅程,细胞的静息电位负值增⼤,使其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需要增⼤刺激强度才能引起兴奋,即兴奋性降低。
3、⾼钾⾎症对神经肌⾁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钾⾎症时神经肌⾁的兴奋性可呈双相变化。
当细胞外钾浓度增⾼后,[钾离⼦]i/[钾离⼦]e⽐值减少,按Nernst⽅程静息电位(Em)负值减⼩。
Em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神经肌⾁兴奋性增⾼。
如Em下降到或接近阈电位,可因快钠通道失活⽽使神经肌⾁兴奋性降低,即去极化阻滞。
4、试述急性低钾⾎症对⼼脏的影响。
低钾⾎症对⼼肌的影响:⼼肌兴奋性增⾼,传导性减低,⾃律性增⾼,收缩性增⾼。
5、⾼钾⾎症及低钾⾎症对⼼脏兴奋性各有何影响?试述其机制。
⾼钾⾎症时⼼肌兴奋性先升⾼后降低,其机制为去极化阻滞,即⾼钾⾎症时,细胞内外液中钾离⼦浓度差变⼩,按Nernst⽅程Em负值减⼩,使其与阈电位的差值减少,故兴奋性增⾼;但严重⾼钾⾎症时,Em接近阈电位时,快钠通道失活反⽽使⼼肌兴奋性降低。
急性低钾⾎症时,细胞内外液钾离⼦浓度差变⼤,但低钾事⼼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细胞内钾外流减少,Em负值变⼩,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故兴奋性增⾼。
6、试述⽔肿的发⽣机制。
当⾎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和/或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时就可能导致⽔肿。
(1)⾎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①⽑细⾎管流体静压增⾼;②⾎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③微⾎管壁通透性增加;④淋巴回流受阻。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①肾⼩球滤过率下降;②肾⾎流重分布;③近曲⼩管重吸收钠⽔增多;④远曲⼩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增加。
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病理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疾病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为了帮助学生和医学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本文将提供一套病理生理学试题及其答案,以供学习和复习之用。
一、选择题1.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疾病的临床表现B. 疾病的发病机制C. 疾病的预防措施D. 疾病的治疗手段答案:B2.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病理生理学的范畴?A. 细胞凋亡B. 炎症反应C. 肿瘤发生D. 药物剂量计算答案:D3. 细胞缺氧会导致哪种代谢途径增强?A. 糖酵解B. 脂肪酸氧化C. 氨基酸分解D. 胆固醇合成答案:A4. 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会如何改变?A. 增强B. 减弱C. 保持不变D. 先增强后减弱答案:B5. 肾功能不全时,下列哪种物质的排泄会减少?A. 尿素B. 肌酐C. 尿酸D. 葡萄糖答案:A二、填空题1. 病理生理学中的“应激反应”是指细胞在受到__________时的一系列适应性反应。
答案:各种有害刺激2. 在病理生理学中,__________是指由于组织细胞损伤或死亡所引起的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答案:炎症3.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和(或)__________。
答案: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受阻4.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它通过__________和(或)__________两种方式来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反应三、简答题1. 简述病理生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答案:病理生理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生理和代谢机制。
通过深入理解病理生理学的原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并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描述细胞凋亡的生理意义。
答案: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细胞死亡方式,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组织的形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它通过精确地去除多余、过时或受损的细胞,从而参与了生物体的发育、生长、免疫调节和疾病防御等多种生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哪种类型的脱水渴感最明显?为什么?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渴感最明显。
因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水分外移,下丘脑口渴中枢细胞脱水引起强烈的渴感。
另外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也可直接刺激口渴中枢。
2、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急性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其机制为超极化阻滞。
细胞外钾急剧减少,而细胞内假没有明显减少,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增大,根据方程,细胞的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使其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大,需要增大刺激强度才能引起兴奋,即兴奋性降低。
3、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可呈双相变化。
当细胞外钾浓度增高后,[钾离子][钾离子]e比值减少,按方程静息电位()负值减小。
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如下降到或接近阈电位,可因快钠通道失活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即去极化阻滞。
4、试述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减低,自律性增高,收缩性增高。
5、高钾血症及低钾血症对心脏兴奋性各有何影响?试述其机制。
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其机制为去极化阻滞,即高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小,按方程负值减小,使其与阈电位的差值减少,故兴奋性增高;但严重高钾血症时,接近阈电位时,快钠通道失活反而使心肌兴奋性降低。
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钾离子浓度差变大,但低钾事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细胞内钾外流减少,负值变小,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故兴奋性增高。
6、试述水肿的发生机制。
当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和/或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时就可能导致水肿。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④淋巴回流受阻。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②肾血流重分布;③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④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7、简述代谢性酸中毒时肾的代偿调节作用。
代谢性酸中毒如果不是由于肾脏原因引起,也不是由于血钾升高引起时,肾脏可以通过增强排酸保碱来发挥代偿调节作用,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强,泌,产3增多,重吸收3-也相应增多。
从而加速的排泄,并使尿液中可滴定酸及4的排出增加,尿液降低。
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3-增多,使血浆3-得到补充。
8 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为什么?容易引起增大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三类:①摄入非氯性酸性药物过多:如水杨酸类药物中毒可使血中有机酸阴离子含量增加,增大,3「因中和有机酸而消耗,[3〕降低。
②产酸增加:饥饿、糖尿病等因体内脂肪大量分解酮体生成增多;缺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等使有氧氧化障碍,无氧酵解增加乳酸生成增多。
酮体和乳酸含量升高都可造成血中有机酸阴离子浓度增加,增大,血浆中3为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大量消耗,引起增大性代谢性酸中毒。
③排酸减少:因肾功能减障碍引起的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见于严重肾功能衰竭时。
此时除肾小管上皮细胞泌减少外,肾小球滤过滤率显著降低。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生成的磷酸根、硫酸根及其它固定酸根不能经肾排出,血中未测定阴离子增多,增大,血浆3-因肾重吸收减少和消耗增多而含量降低,引起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弓起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和机制如下:(1)消化道直接丢失3-:肠液中的3-浓度高于血浆【3-】任何原因导致的肠液丢失均可引起3-丢失,因而血浆【3-】降低。
(2)轻度或者中度肾功能衰竭,肾小管上皮细胞泌及重吸收3-减少。
(3) 肾小管性酸中毒,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病变,导致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3-减少和/或集合管泌功能降低,引起血浆3-浓度降低。
(4)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碳酸酐酶抑制剂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碳酸酐酶的活性,故细胞内H23生成减少,结果使肾小管上皮细胞泌和重吸收3-减少。
(5)含氯的成酸性药物摄入过多:由于使用过多的含氯的盐类药物,如氯化铵,盐酸精氨酸等,在体内易分解出,消耗血浆中3-而导致代谢型酸中毒。
10、试述代谢性酸中毒降低心肌收缩力的机制。
代谢性酸中毒引起心肌心肌收缩力减弱的机制可能是:(1)浓度增加可竞争性地抑制2+肌钙蛋白钙结合亚单位的结合,使得2和肌钙蛋白结合减少,影响兴奋-收缩偶联。
(2)浓度增加可以减少2+流;(3)浓度增加使得和肌浆网结合得更加牢固,使得肌浆网释放2+减少,这些都可以造成心肌收缩力降低。
11、简述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利弊。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既可以提高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增加携氧能力,有利于氧向组织弥散:但如红细胞增多过多,也可使血液粘滞度增加,血液阻力增大,组织血流量减少,并增加心脏负担和易于血栓形成。
12、各种缺氧的血气变化如何?13、何谓紫绀?与缺氧有何关系?当毛细血管血液内脱氧血红蛋白量平均浓度达到或超过50(5),皮肤粘膜呈青紫色,这种现象称为紫绀(发绀),主要见于低张性和循环性缺氧发绀是缺氧的一个临床症状,但有发绀不一定有缺氧,反之,有缺氧者也不一定出现紫绀。
例如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可降至50(5)以下,即使全部都成为脱氧血红蛋白(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不会出现发绀,但缺氧却相当严重。
又如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5),出现发绀,但可无缺氧症状。
因此,不能以发绀作为判断缺氧的唯一指征。
14、各型缺氧皮肤粘膜的颜色有何区别 _低张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青紫色,循环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青紫色或苍白(休克的缺血缺氧期时),组织中毒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玫瑰色,血液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中毒)、咖啡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或苍白(贫血)。
15、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血液性缺氧的发生机制及其主要特点。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一氧化碳中毒时可形成大量的碳氧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同时还能抑制红细胞的糖酵解,使2, 3 —合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2的氧不易释出,故可导致缺氧。
其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粘膜、皮肤呈樱桃红色。
16、发热激活物的种类。
外致热源,包括: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分枝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
体内产物,包括: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
17、简述血循环中传入中枢的途径(1)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①在血脑屏障的毛细血管床部位分别存在有1、6、的可饱和转运机制,推测其可将相应的特异性地转运入脑。
②也可能从脉络丛部位渗入或者易化扩散入脑,通过脑脊液循环分布到(2)通过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①终板血管器紧靠,是血脑屏障的薄弱部位。
该处存在有孔毛细血管,对大分子物质有较高的通透性。
可能由此入脑。
②被分布在此处的相关细胞(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膜受体识别结合,产生新的信息(发热介质等),将致热原的信息传入.(3)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细胞因子可刺激肝巨噬细胞周围的迷走神经将信息传入中枢。
18、试述发热过程的三个时相及各期特点。
①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上移,中枢发出神经信号,机体产热增加。
此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畏寒、皮肤苍白、“鸡皮”和寒战。
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
②高温持续期:当体温上升到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的高度后,便不再上升,而是波动于该高度附近,称为高温持续期。
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是中心体温与上移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
③体温下降期:由于发热激活物、得到控制和清除,或依靠药物使“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后,机体出现明显的散热反应,称为体温下降期(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是散热多于产热,体温下降,逐渐达到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19、试述发热的防治的原则①治疗原发病②发热的一般处理:主要针对物质代谢的加强和大量脱水等情况,与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维生素与水。
③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高热病例,尤其是达到41C以上者,避免中枢神经细胞和心脏的严重损害,小儿高热,容易诱发惊厥,更应及早预防。
发热时心跳加速,循环加快,增加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故对心脏病患者及有潜在的心肌损害者须及早解热。
对妊娠早期妇女,发热有致畸胎的危险。
妊娠中、晚期妇女,循环血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发热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有诱发心力衰竭的可能性。
20、试述全身适应性综合症的分期及各期特点:分为三期,各期的主要变化是1、警觉期:此期在应激作用后迅速出现,为机体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
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使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但此期持续时间较短。
2、抵抗期:表现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机体表现出适应、抵抗能力的增强。
但同时有防御储备能力的消耗,对其它应激原的抵抗力下降。
3、衰竭期:持续强烈的有害刺激将消耗机体的抵抗能力,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合力明显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显现,与应激相关的疾病、器官功能的衰退甚至休克、死亡都可在此期出现。
21、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主要包括哪些?:1.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该系统的主要中枢效应与应激时的兴奋、警觉有关,并可以引起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该系统的外周效应主要表现为血浆中的儿茶酚胺水平增加。
引起机体对应激的急性反应如代谢改变与心血管代偿机制。
交感神经兴奋主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兴奋主要释放肾上腺素。
2.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强烈兴奋:通过—途径导致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也能引起应激时情绪行为反应。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是应激时最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3.应激时还会出现一交感一肾上腺髓质轴和轴以外的其它内分泌变动如胰高血糖素升高,胰岛素降低等。
22、应激性溃疡及其主要发生机制如何?:应激性溃疡: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当溃疡发展侵蚀大血管时,可引起大出血。
(1)胃粘膜缺血(2)胃腔内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3 )其它:酸中毒时血流对粘膜内的缓冲能力降低,可促进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胆汁逆流在胃粘膜缺血的情况下可损害粘膜的屏障功能,使粘膜的通透性升高,反向逆流入粘膜增多等。
23、简述使休克病情加重的机制休克一旦并发,将使病情恶化,并对微循环和各器官功能产生严重影响:①时微血栓阻塞微循环通道,使回心血量锐减;②凝血与纤溶过程中的产物,如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某些补体成分,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重微血管舒缩功能紊乱;③造成的出血,导致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加重了循环障碍;④器官栓塞梗死,加重了器官急性功能障碍,给治疗造成极大困难由于休克时缺氧和缺血,必然导致乳酸血症性酸中毒,根据酸中毒的程度及时补碱纠酸可减轻微循环的紊乱和细胞的损伤,如酸中毒不纠正,由于酸中毒时和2+的竞争作用,将直接影响血管活性药物的疗效,也影响心肌收缩力,酸中毒还有导致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