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供应链关系研究前沿与评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供应链关系研究前沿与评述
西方供应链关系研究前沿与评述
一、供应链关系的新特点
供应连管理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企业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其定义还要追溯到80年代初。Oliver和Webber(1992)通过对美国、日本和西欧的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传统的管理整合性营销渠道的方法已难以达到效果,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即供应链管理。此后,其他学者开始采用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并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及观点,从中可以发现供应链关系的几个特点:
(1)供应链已从单纯的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客户的单一链状结构演变为一种从上游多重供应商的供应商到下游多重客户的客户的复杂网络结构;
(2)在这一复杂的网络结构中,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已从单纯的两个企业的关系,如供应商——零售商关系,演变为既有纵向、又有横向的网络依存关系;
(3)供应链的管理已从单纯的业务流程管理上升为一种企业战略,一种企业哲学,即通过复杂的业务活动和网络关系的整合与管理以创造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
因此,鉴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供应链成员关系的复杂性,有关供应链成员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
二、供应链关系的四个层次
纵观国外学者对于供应链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即内部供应链、双边关系、外部供应链和供应链网络。
第一层次——内部供应链,是企业内部功能的整合的管理,包括内向和外向的物料流和信息流等功能的整合。这一概念是由Oliver和Webber于1982提出的,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其研究限于企业内部的操作层上,主要是研究供应、生产和销售等企业内部功能的整合,注重企业自身资源的利用,但较少涉及企业间的关系。
第二层次——双边关系,是与紧密供应商或经销商或零售商的双边关系的管理,是将供应链作为从纵向一体化到纯粹市场关系间的一个中间形态的关系来研究。但这样一种关系仅局限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这类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组织中的交易成本理论。
第三层次——外部供应链,包括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客户、客户的客户等成员在内的企业链的管理,是将供应链作为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最终客户的企业间的链式结构来管理。这一层次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注意的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成员操作的一致性。研究的主要原理是工业动力学,或称为佛雷斯特效应。所谓佛雷斯特效应(ForrestEffect)是指对工业活动的信息反馈特性的研究,表明组织结构(政策)扩大和(决策和反馈)时间延迟怎样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的成功。它论述在一个公司,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国家的经济中,信息流、资金流、订单流、物流、人
和下游客户的关系,另一个是制造商和上游供应商的关系,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条件下,对下游客户灵活反应的能力依赖于对上游供应商的治理机制,即供应商资格考核规划以及基于抵押的治理结构,并对服装产业的纵向供应链网络进行了验证。G.TomasM.Hult等人(2000)则从领导和关系承诺的角度分析了供应商——买方——用户的供应链关系,认为在用户与买方以及买方与供应商的双边关系中承诺的建立方面,转移型领导比事务性领导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RussellJohnston和wrence(1998)提出增值伙伴关系(Value-AddingPartnership,VAP)的概念,并通过美国汽车行业、意大利纺织业和药品分销业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基于获取争价力的企业关系充满激烈竞争,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最好利益,而增值伙伴关系能够获得纵向一体化的利益,而克服其不利方面,如“大企业病”,但同时作者也指出VAP生存需要克服的风险。
3.网络关系研究中的横向、纵向依存以及竞合关系的研究最为前沿
供应联网络关系的研究是难度最大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非常少,但已经引起学者的关注,其中,纵向依存和横向依存的共存关系以及供应链成员中的竞合关系是最为前沿的研究。GoranSvensson(2002)运用市场营销的功能主义理论(functionalisttheory)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认为供应链管理与功能主义理论有着相似的理论基础,从企业业务活动的依存关系来看,都存在时间依存性、关系依存性和功能依存性,在这种依存关系中,既有纵向依存关系,又有横向依存关系;既有直接依存关系,又有间接依存关系;既有单向依存关系,又有双向依存关系。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企业哲学,它同时强调活动、成员与资源在运作、战术和战略层面,在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市场营销渠道间的全面双向依存。但是,目前的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边界只侧重在企业的纵向依存关系,供应商的横向竞争关系被忽略了,这是不完整的,因为横向依存关系和纵向依存关系是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的,不考虑横向依存关系,则很难真正认识纵向依存关系。HerbertKotzab 和ChristophTeller(2003)则开创性地将竞合论用于分析澳大利亚的零售业供应链成员关系分析,从价值网的概念中扩展出供应链价值网的概念,并且把ECR(有效客户反应)设为供应链管理的竞合模型进行分析。
四、结论
纵观供应链成员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的理论工具逐渐丰富
20世纪80年代供应链成员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难以解释现在基于信用和信息共享的伙伴关系。90年代的研究则引入了战略结构理论、基础资源论以及网络理论等,大大丰富了研究的理论工具,也更为深刻地揭示了现实。如基于战略结构理论的研究揭示了信息处理可以带来基于信用的协作关系,信用减少交易相关的风险;基于资源论的研究揭示了成员之间的高信用可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高信用支持了供应链的快速反应和成员承担更大的风险主动性;其他组织理论,如代理理论和网络理论,也揭示了供应链中信用和协作的作用。
2.网络关系的研究亟待深入
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双边关系的研究,链状层次的研究不多,而网络关系的研究就更为匮乏。供应链企业是一种网络组织,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中都已得到认同,但是供应链企业关系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