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治疗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ppt课件
社交适应能力评估等多个方面。
3
术后康复监测
术后康复监测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估和康复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预防小儿脑性瘫痪
产前保健
婴幼儿保健
孕期定期产检和遵循医生建议, 预防患病风险。
关注婴幼儿健康,合理喂养和 提供适宜的运动环境。
接种疫苗
及时完成疫苗接种,预防感染 性疾病对婴幼儿大脑的不良影 响。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病因包括产前因素、围产期因素和出生后因素。 • 脑性瘫痪的影响因素包括脑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年龄等。 • 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元损伤、运动系统障碍和神经肌肉连接异常等。
康复治疗方法
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言语治疗
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运 动疗法和康复训练等,可 综合应用以提高患儿运动 功能。
小结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早期干预和全面治疗可以为患 儿带来最好的康复效果。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
本课件介绍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方法与效果评估。了解脑性瘫痪的概念和分 类,以及康复治疗的种类和重要性。
什么是小儿脑性瘫痪
1 脑性瘫痪定义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运动和姿势障碍,是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损伤引起的。
2 脑性瘫痪的分类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受累部位,脑性瘫痪可分为四种类型:痉挛型、强直型、混合型和 不定型。
通过体操、按摩和理疗等 技术,促进肌肉协调和运 动发展。
通过语音训练和发音矫正 等方法,促进患儿语言和 交流能力的提高。
运动疗法
康复训练
通过各类运动和运动训练,增强患儿肌肉力 量和运动协调能力。
通过功能性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帮助患儿 逐步恢复或改善日常生活技能。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基本原则是:1. 早诊断、早治疗。
2. 综合治疗、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3. 家庭参与、协作治疗。
4. 分析患儿的心理、引发其主动性。
5. 医疗康复与教育康复同步进行。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有:一. 运动功能训练内容:人体的运动大体分为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粗大运动有基础性运动(抬头、翻、爬、坐、跪、站、走、跑、跳、投等)和技巧性运动(翻滚、走平衡木等)。
精细动作包括:抓、握、提、放、撕、扯、捻、压、拧、悬、揉、搓、翻、掀、折、曡、捆、绘、写等。
二. 常用的治疗训练方法;首先要根据小儿运动发育顺序制定治疗计划,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规律。
第二不要给两个以上难题。
第三是运动和感觉训练同时进行。
早期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一) 头的控制:1. 眼球追視训练: 治疗师用颜色鲜艳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在离患儿眼睛30cm的水平位置缓慢的左右、上下移动,完成眼球追視训练,为头的控制打下基础。
2. 仰卧位头部的旋转: 完成仰卧位时头部的上下左右旋转功能训练。
3. 肘支撑头抬起:俯卧位完成此功能训练,来抑制迷路性反射姿势及屈肌张力的亢进。
4. 仰卧位头部的上抬:脑瘫患儿常有仰卧位时屈肌控制能力低下,受到外界刺激是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这种情况进行此项训练非常必要。
5. 俯卧位头部上抬与双上肢支撑 :这一动作主要是抬高头部的抗重力能力和双上肢支撑负重的能力。
(二)躯干的控制1.仰卧位的屈伸统合的调整:通过调整双上肢可以向前方伸展,,还可以抓住膝、脚并放到口边,分离运动开始出现,腹侧肌肉发育达到高峰。
2.俯卧位的屈伸统合的调整:这一训练来控制患儿肩关节上提和内收。
3.骨盆的控制训练:这是维持坐位和站立的重要环节(三)上肢的支撑1.骨盆部位的负重及重心的移动。
2.侧方、后方支撑体重(四)保护性伸展:在球上完成效果较好.(五)坐位的训练:这一训练完成坐位的平衡和调整能力(六)爬行能力训练:包括腹爬、膝手立位爬行,俯卧位、膝跪位、仰卧位的训练侧卧位、(七)站立训练:从跪到站立(四点跪训练、两点跪训练、蹲起训练)从坐位站起、从跪位站起、单腿站立、立位姿势等训练。
1岁以内小儿脑瘫156例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好 的患儿还 可 以增 加机 械辅 助训练 。② 推拿按摩疗法 : 推拿按摩 主要是对患儿 的
经络进行调整 , 也 是 目前 对 小 儿 脑 瘫 治 疗
治疗 , 治愈 1 1 9例 , 治愈 率 7 6 . 3 %, 显 效
Hale Waihona Puke 使用最广泛 的康 复治疗 手段 J 。推拿 按
儿 进行 有 目的 的 作 业 活 动 , 增 大 各 关 节 的 运动范围 , 加 强各 器官之 间的 配合 , 改善
疗
法
作业疗 法
推 拿按摩 疗 法
运 动 疗
高脑 瘫 患 儿 的生 存 质 量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而 且费用低廉 , 值得推广。 参 考 文献
l 刘旭 , 吕旭 东 . 穴 位 针 灸 配 合 按 摩 治 疗 脑 瘫
t Hl E sE ( 3 ( ) M M UNt T Y 0OC T ORS
1岁 以 内d , J L 脑瘫 1 5 6例 康 复 治 疗 疗 效 分 析
杨 军
对并发癫痫 、 佝偻 病及 贫血 等给予 处理 ; 同 时采 取 运 动 疗 法 、 推 拿 按 摩 疗 法 和 作 业
身、 不抓物 、 四肢 活动 不协 调 、 流 口水 、 不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1岁 以 内 小儿 脑 瘫 康
复 治 疗 的 临床 效 果 。 方 法 : 收 治 1岁 以 内 小 儿脑 瘫 患 儿 1 5 6例 , 一般 采 用 物 理 学 疗 法、 作 业 疗 法及 推 拿 、 药 物 等 方 法 进 行 综
挥父母 的影响 , 为患儿 回归正常 的社会生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PPT课件
• ②平衡能力训练。
7
二、康复护理
正确抱姿
脑瘫孩子多数时间由家长抱着,对其 应该根据病情,采取正确的抱法,以促 进头部、躯干的控制能力,纠正孩子的 不良姿势。
8
二、康复护理
1、痉挛性脑瘫:让孩子坐或卧于床上,双腿
分开,先把孩子蜷起来。成屈髋、屈膝状态,然 后把他抱起来,与母亲面对面的放在胸腹前,孩 子的双腿分放于母亲身体两侧,双手抱住母亲颈 部或肩,头可以枕在母亲肩上,也可以与母亲面 对面。
33
三、康复训练
家长帮助控制头部,使其一侧肘支撑,
辅助下肢完成从单肘支撑到俯卧位转换。
34
二、康复方法
下肢摆动带动身体 翻转,促进翻身动作, 注意:保持双上肢上举 上抬。
35
三、康复训练
利用斜坡使小儿做向下翻滚动作,以诱发主动翻身。
36
三、康复训练
37
三、康复训练
辅助小儿完成侧卧位 到单肘、单手支撑,到逐 渐坐起,从而完成由侧卧 位到坐位的动作转换,
(二)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1.痉挛型
• ①降低肌张力,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 ②防止关节变形; • ③抑制原始反射,促使自动反应,鼓励进行避免痉
挛姿势的自主运动。
4
一、康复原则
(二)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2.手足徐动型
• ①加压固定,静态制动为主,控制关键点; • ②减少过度刺激和过度活动; • ③强调保持对称姿势,控制
25
三、康复训练
球上头控训练
辅助孩子 双肩,做前后 左右倾斜, 以提高不同情 况下的头部控 制反应能力。
26
三、康复训练
双上肢无力,无法支撑上身体重,借助器材辅助完成手2支7 撑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PPT课件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 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取得了显著的治疗 效果,在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被广 泛应用。Bobath 法强调婴儿期脑组织有高 度可塑性和顺应性,是学习的最有潜力时
期,为早期治疗的最佳条件。
Bobath疗法
• Bobath技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obath夫妇 经过多年的康复治疗实践而逐渐形成。这 一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治疗神经系统疾患, 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 (如儿童脑性瘫痪、成人偏瘫等)最有效 的方法之一。
大臣回奏说:“当地闹灾荒,没粮食吃。”
晋惠帝忽然灵机一动,说:“为什么不叫他 们多吃点肉粥呢?”
临床特征
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主要表现 1 为运动障碍 2 姿势异常
脑瘫康复的特点
• 1、康复治疗方案随年龄而异:即不同年 龄段有不同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
• 2、康复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能力和生活 自理能力,而非单纯肌力训练。
脑瘫的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
• 目的: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 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等,为 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
• 方法:仪器、徒手。 • 注意事项:至少应在治疗前、中、后各进行1次;
并根据评定的结果制定、修改康复治疗计划并对 康复治疗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善,成为一种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痉挛性运动障碍的新方法。适应于由于肌 肉痉挛而严重限制拮抗肌的活动,从而导致关节活动显著障碍,并影响肢 体功能,包括手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或者.由于严重痉挛 而导致日常时候护理极度困难时。
手术治疗
• 适应症:经较长时间治疗无效或效果很差, 肢体已经发生畸形的患儿。
• 4、中医疗法(针灸、推拿•) 9、 康复工程(矫形器等辅助器械)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训练范本
03
影像学检查:通 过X光、CT、 MRI等影像学检 查,评估康复训 练对患者脑部病 变的影响
04
康复治疗师评估: 康复治疗师根据 患者的康复情况, 对康复训练效果 进行专业评估
评估结果分析
01
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的目的:了解康复训 练对脑瘫患儿的改善程度
02
评估方法:采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如 GMFM、PEABODY等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训 练
演讲人
目录
01. 小儿脑瘫概述 02. 康复评定训练 03. 康复训练方法 04. 康复训练效果评估
1 小儿脑瘫概述
脑瘫的定义
脑瘫是一种由于 大脑发育异常或 损伤导致的运动
功能障碍
脑瘫主要表现为 运动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语言功能障碍等
脑瘫的发病率约 为1%-2%,是儿 童残疾的主要原
康复评定的内容
运动功能评定:评估患儿的 运动能力,包括肌肉力量、
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等
认知功能评定:评估患儿的 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
忆力、语言能力等
感知觉功能评定:评估患儿 的感知觉能力,包括视觉、
听觉、触觉等
心理社会功能评定:评估患 儿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包 括情绪、行为、社交能力等
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评估患 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穿
3 康复训练方法
运动疗法
01 运动疗法的定义:通过运动 训练,改善小儿脑瘫患者的 运动功能、协调性和平衡能 力。
02 运动疗法的目标: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 会负担。
03 运动疗法的方法:包括主动 运动、被动运动、辅助运动 和抗阻运动等。
04 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运动方案,注意运动强 度和频率,避免运动损伤。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和姿势的异常。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运动和功能活动的练习,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拉伸、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瘫康复训练中起到辅助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痉挛和肌肉僵硬,减轻疼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脑瘫,只能缓解症状。
3.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针对脑瘫患儿的言语和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发音练习、听觉训练和口腔肌肉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说话的流利度和清晰度,提高沟通能力。
4.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主要关注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手部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5. 功能电刺激:功能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神经肌肉再生和恢复的方法。
通过电刺激,可以帮助患儿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控制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6. 脑瘫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姿势控制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可以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
7. 水疗:水疗是一种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水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身体负荷,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促进肌肉放松和运动协调。
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可以帮助患儿锻炼肌肉和改善运动能力。
8. 脑瘫康复游戏: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增加患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使用游戏化的训练器材、进行团队合作的康复游戏等,可以激发患儿的积极性,提高康复效果。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综合运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功能电刺激、康复辅助器具、水疗和康复游戏等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方法
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方法〔一〕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一般是指脑部在发育完成前,因任何原因使脑组织受伤变性所留下来的后遗症。
1988年7月24日《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对脑瘫下的定义是:"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发育时期的非进展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
脑瘫代表的一组障碍,不是单一的疾病。
除主要表现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外,还包括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视觉、听觉、言语等障碍。
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的统计数字相差悬殊。
在兴旺国家有下降趋势,并且有中度和重度患儿增加与年龄加大的特点。
例如日本近年统计发病率由1.5‰下降到1‰。
据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在我国目前0--14岁肢体残疾儿童约有62万人,占所有肢体残疾的8.2%,脑瘫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
据有关单位统计,国脑瘫的发病率约为1.5--5‰。
脑瘫的原因1. 出生前原因如染色体异常,风疹、梅毒、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放射线、一氧化碳中毒,母亲重度贫血、妊娠中毒症,胎盘异常等。
2. 围产期原因如颅出血、过期分娩、胎盘异常、脐带绕颈、小儿心肺异常、新生儿期呼吸障碍、痉挛、高胆红素血症,分娩外伤引起的颅出血等。
3. 出生后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部外伤,呼吸障碍、心脏停跳、持续痉挛等。
临床所见造成脑瘫最常见的3大原因为窒息、早产、核黄疸。
脑瘫的分类1. 按临床特点分为〔1〕痉挛型;〔2〕手足徐动型;〔3〕强直型;〔4〕共济失调型;〔5〕震颤型;〔6〕肌力低下型;〔7〕混合型;〔8〕无法分类型。
2. 以受损程度分为〔1〕轻度无需照顾;〔2〕中度局部协助、或使用支架和装具;〔3〕重度终生照顾。
见下表。
脑瘫的表现1.生长发育缓慢均有不同程度的落后于同龄儿,在各个发育阶段均有障碍。
如3个月还不能抬头、6个月仍不会坐、7~8个月还不会爬等等。
婴幼儿的正常运动发育规律:新生儿的运动是无规律而且不协调的,其原因在于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传导路线与神经纤维髓鞘没有完全形成。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1.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2. 言语疗法:言语疗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脑瘫患儿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4. 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需要协助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
5. 教育疗法:教育疗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提高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除了以上常见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康复训练方法,如物理疗法、化学疗法、营养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身体状况、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同时,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不断调整和改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原则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原则
俺跟您唠唠这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原则。
您说这小孩得了脑瘫,那可真是让一家人揪心呐!这康复治疗,首先得有耐心,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就说这训练吧,得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俺见过有的家长,那急得哟,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就好起来,这哪成!咱得慢慢来,像教孩子走路,今儿走一步,明儿走两步,一点点进步。
还有啊,得给孩子足够的关爱。
这孩子本来就遭罪,咱不能再给他脸色看。
得时刻鼓励着,哪怕他就动了那么一小下,咱也得夸夸,让孩子心里头暖乎乎的。
再说说这环境,得舒舒服服的。
别孩子一训练,周围乱糟糟的,那能行?得安静,得让孩子能静下心来。
还有那医生护士,得跟孩子亲,不能冷冰冰的。
要跟孩子说笑,让孩子不怕。
俺有一回见着一个小孩,那小眼神可怜巴巴的,训练的时候累得直哭。
这时候家长和医生就得哄着,陪着,给他力量。
反正这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到,原则就是要有耐心、有关爱、有好环境,这样孩子才有希望慢慢好起来。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探析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探析摘要:脑瘫是由于脑部的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一系列功能障碍的情况,主要表现就是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其严重程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我国脑瘫的发病人数每年不少于600 万,其治疗也是当今医学的难点之一。
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展了系列研究,本文在分析小儿脑瘫病因和分类基础上,研究脑瘫患者康复治疗方法,以期指导实践,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瘫;康复训练;手术;康复训练;疗效0 引言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及反射异常。
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觉及听觉障碍等。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脑瘫患者的预后与很多因素相关,个体差异很大,主要与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脑损伤重,病情就重,症状较难改善。
预后还与患者诊断及开始治疗的早晚,治疗方法,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状态,依从性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只有早期观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且不断坚持治疗康复,才能尽量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
本文分析了脑瘫病因,研究了分类,给出了治疗方法,希望可以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和患者家属开展康复治疗工作。
1 小儿脑瘫病因和类别脑瘫疾病的原因复杂,主要原因有低体重(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g)、先天性异常、脑缺血缺氧、核黄疸等。
小儿脑瘫一般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震颤型、肌张力底下型、混合型等。
其中痉挛性发病率最高,占全部病人的60%~70%,常与其他型的症状混合出现,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主要表现为中枢性瘫痪,受累肢体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姿势异常、深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2岁以后锥体束征仍阳性。
上肢屈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肘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关节屈曲。
卧位时下肢膝关节、髋关节呈屈曲姿势;俯卧位时抬头困难;坐位开始时,头向后仰,以后能坐时,两腿伸直困难,脊柱后凸,跪时下肢呈“W”形;站立时髋、膝略屈,足尖着地;行走时呈踮足、剪刀样步态。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素材PPT
2、Bobath认识脑性瘫痪的基本观点
Bobath认为:脑瘫患儿和正常小儿不同,存在着精细运动 和随意运动等多方面障碍,因而表现出复杂离奇的动作和各 种异常姿势。这种异常不仅是运动功能障碍,还有语言、性 格、视觉、听觉、智力等多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这些障碍 常重复出现,在一个脑瘫患儿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障碍 的情况,称为“脑损伤综合征”。在治疗脑瘫时也发现随着 运动功能改善,其他伴随障碍也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 此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按照小儿生长 发育的规律进行治疗。
为此Bobath提出:为了纠正这种异常运动姿势,必须关闭 (切断)这种异常运动的短路循环,赋活正常的运动神经传导 路。前者是为了抑制异常姿势反射,后者是为了促通正常姿 势反射。对婴幼儿脑瘫,只要关闭异常姿势运动的短路循环, 就有可能自然赋活在种系发生中早就存在的正常运动姿势。 所以Bobath强调早期治疗脑瘫。
(三) 4-5个月:表现不追视,不注意看人,眼神不灵活, 表情呆板,逗时无反映。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 有角弓反张或下肢硬性交叉,不伸手抓物或总是一只手抓物。
(四) 6-7个月:表现无手口眼协调障碍,手抓物很快松 开,非对称性姿势,头后背,肩后伸,下肢硬性交叉,上肢 内旋,手握拳,原始反映残存。
出生后因素:占12%,多为头部外伤、出血及颅内感染等。
三、脑瘫的早期表现
由于小儿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当损伤后,根据神经 发育的理论,其在姿势、运动、反射、肌张力等方面的发育 受到影响,出现运动发育落后、原始反射残存、异常姿势及 异常运动模式,关键是早期发现这些症状。现将不同时期小 儿脑瘫的早期表现总结如下: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瘫的临床表现逐渐明显典型化,诊 断多不困难。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运动疗法PT严国斌
肌肉牵伸作用
1.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3.调节肌张力 4.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 5.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平衡训练
• 按训练时的体位分类: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 和站立位训练
• 控制关键点 • 1)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身体关键部位(中心控制点: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控制点:
肩峰、髂前上棘;远端控制点:拇指、拇趾)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降低肌 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 2)手法操作从躯干和近端开始,向远端移行,并随之减少操作点和控制的量以逐渐诱导出 随意运动,常与反射性抑制联合应用
• 肩部和上肢的关键 点调节
BOBATH疗法
• 头部关键点控制
BOBATH疗法
BOBATH疗法
•
立位姿势
•
关键点控制
BOBATH疗法
• 反射性抑制模式(RIP): • 躯干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过伸位,可以降低屈肌张力,增加伸肌张力;
伸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屈曲位,可以降低伸肌张力,增加屈肌张力;屈肌与伸肌张力 均增高时,通过旋转躯干(保持骨盆不动)来抑制。
脑瘫康复治疗原则
•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通过利用被动活动、负重等手法,以降低肌肉张力, 提高拮抗肌的收缩能力;通过利用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牵拉等手法以维持、扩大关节的活 动度;利用反射性抑制姿势的手法来抑制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向心性屈曲或伸展的异常姿 势;通过利用手掌和足底的负重、头部的主动运动和重心的转移练习以及平衡反应的诱发和 强化以促进正常的运动功能。
培智学校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
培智学校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常常会带来轻重不同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影响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帮助脑瘫儿童恢复运动功能和提高自理能力,培智学校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康复训练,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康复方法,这些脑瘫儿童得到了有效的康复和协助。
培智学校采取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脑瘫儿童常见的康复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按摩、电疗、温热治疗、超声波等。
这些疗法能够刺激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肌肉张力不足和肌肉萎缩等症状,帮助儿童恢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主要包括传统物理疗法、健身器材疗法、功能性训练等方法。
这些方法有助于练习脑瘫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提高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等,帮助儿童恢复或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3. 语言康复。
脑瘫儿童常常伴随着语言障碍。
培智学校通过语言康复的方法,包括言语疗法、声音模仿练习、口语教育、语音学习等,促进儿童语言的发音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4. 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是一种运动和感觉刺激相结合的综合性康复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儿童借助于各种感觉输入,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提高儿童感知能力和反应速度,练习平衡、肌肉协调能力、对称性等,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运动控制和运动能力。
5. 食物疗法。
饮食调节也是脑瘫儿童康复的重要方面之一。
培智学校综合考虑脑瘫儿童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设计出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营养搭配、食物多样性、饮食时间规律等,促进健康食物与良好的健康习惯。
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康复方法,培智学校针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许多儿童的肌肉协调能力、平衡力、自理能力等均有较大提高,为脑瘫儿童争取更独立自主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一、康复训练简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特点是肌肉协调能力的障碍和运动功能的受限。
为了帮助脑瘫儿童恢复和改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记录一位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效果。
二、患儿情况介绍患儿小明,男性,6岁,被诊断为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
他的家庭非常重视他的康复训练,每周定期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
三、康复训练方案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通过各种运动和手法,改善患儿的肌张力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
我们为小明设计了一系列的物理治疗方案,包括拉伸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等。
通过定期的物理治疗,小明的肌张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肢体运动也变得更加协调。
2.语言训练脑瘫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语言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通过音标练习、发音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流利和准确。
3.认知训练脑瘫儿童的认知能力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将认知训练纳入康复训练方案中。
通过益智游戏、记忆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知训练,小明的认知能力明显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得到了改善。
四、康复训练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小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的肌张力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更加灵活和协调。
在生活中,他能够更好地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如穿衣、洗脸等。
同时,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自信和积极。
五、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因此,家庭和医疗机构应该共同合作,为脑瘫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训练服务。
脑瘫儿童康复案例
脑瘫儿童康复案例摘要:一、脑瘫儿童康复案例背景介绍二、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三、康复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四、康复成果及启示正文:脑瘫是一种由于胎儿期或新生儿期脑部损伤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我国有许多脑瘫儿童,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个脑瘫儿童的康复案例,探讨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并总结康复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以期为类似患儿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脑瘫儿童康复案例背景介绍患儿小李,男,一岁半。
出生时因难产导致缺氧性脑损伤,后被诊断为脑瘫。
小李的父母了解到脑瘫并非无法治愈,于是带着孩子踏上了康复之路。
二、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1.物理治疗:针对小李的肢体功能障碍,采用按摩、被动运动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2.语言治疗:针对小李的语言障碍,进行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心理治疗:给予小李关爱和心理支持,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4.康复教育:对小李进行特殊教育,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5.家庭支持:家长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学习康复知识,为小李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康复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1.治疗周期长:脑瘫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儿和家庭付出长时间的努力。
2.治疗效果不稳定:康复过程中,小李的病情有时会出现反复,给治疗带来困难。
3.社会歧视:脑瘫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遭受歧视,影响其心理健康。
四、康复成果及启示经过长达两年的康复治疗,小李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1.脑瘫康复需要综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等多方面。
2.家庭支持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应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3.社会各界应关注脑瘫儿童,消除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包容的成长环境。
总之,脑瘫儿童的康复之路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科学治疗和家庭支持,康复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运动疗法PT严国斌
通过评估患者的症状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目标。
2
锻炼和治疗
通过各种运动和技术,进行个别或群组康复治疗。
3
跟踪和调整
定期跟踪患者的进展,并根据需求进行治疗计划的调整。
康复治疗:效果与案例分享
改善肌肉协调
通过PT治疗,儿童的肌肉协调 能力明显改善,提高日常生活 的质量。
增强力量和灵活性
PT治疗帮助小儿脑瘫患者增加 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提高运动 表现。
提高社交和心理发展
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 感和社交互动,促进全面的发 展。
保持治疗效果:维护和预防
康复治疗的效果可以通过积极的维护和预防措施来持久。建立良好的健康习 惯和定期康复训练是关键。
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
了解养护孕妇身体健康、避免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及早干预和识别潜在问题 是预防小儿脑瘫的重要步骤。
运动疗法PT:改善小儿脑瘫
运动疗法PT是一种基于运动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锻炼和特定技术来改善小 儿脑
PT治疗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改善肌肉协调和平衡,以及增强肌肉力量,帮助 小儿脑瘫患者掌握更好的运动模式和姿势。
PT治疗:具体步骤
1
评估与目标制定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运动 疗法PT严国斌
欢迎来到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演示。通过运动疗法PT,我们帮助小儿脑瘫患者 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探索治疗的奥秘和效果。
小儿脑瘫:了解症状及影响
小儿脑瘫是一种运动和姿势障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肌肉僵硬、肌群疲劳和 协调问题。这对儿童的生活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小儿脑瘫的诊断评估
早期诊断,准确的评价是使脑性瘫儿得到 理想的康复,有效的进行疗育的关键。因为婴儿 期脑发育快,新生儿脑重340—400克,6个月约 800克,三岁以前发育最快(60%),越早可塑 性越大,只有早发现才能早康复治疗,否则将失 去最佳的脑功能恢复时机。健康儿的运动发育与 脑发育同步,新生儿是以原始反射形式、脊髓反 射形式支配运动。中脑以下中枢控制的运动为不 随意运动,只有成熟的脑部——大脑调节低级中 枢才能产生随意运动。所以早期进行功能训练, 不仅促进脑损伤的恢复,控制疾病发展 还能使患 儿获得正常运动功能达到正常化。
四肢均受累,上肢及躯干较轻,双下肢 则较重。
4、三肢瘫:
三个肢体同时受累,可见双上肢、单 下肢,亦可见于双下肢、单上肢
5、截瘫型:
只有双下肢受累,双上肢基本正常。
6、偏瘫型:
一侧肢体及躯干受累,多见上肢较重。
7、单瘫型:
单个肢体受累,此型少见。
三、按病情程度分:
1、轻度:生活基本自理。 2、中度:生活部分自理,但需一定
出生后3个月:抬头开始部分翻身 出生后6个月:能翻身,开始坐 出生后7个月:能坐稳,开始爬 出生后8个月:爬行熟练 出生后10个月:会站住 出生后12个月:会走 出生后13个月:独自行走很好,会拾起东西 出生后18个月:会倒退步行
2岁:会上台阶,会踢球 2岁半:会单腿站,跳跃 3岁:跳跃,蹬车 4岁:单腿跳 5岁:沿直线走 6岁:脚跟对着脚尖退走,单足站立10
第一节 脑瘫的定义或概念
脑在发育成熟前因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而引起的,以 非进展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 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 视、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等多种障碍。
第二节 脑瘫的发生
原因
脑瘫发生原因较复杂,约有80%以上的病儿可追查 出较明显的致病原因,但仍有15%-20%发病原因尚不 清楚.直接的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
3、共济失调型
少见,约占脑瘫儿的5%左右。主要病变 在小脑或大脑。其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偏低, 平衡功能差,随意运动的协调性差,伴有意 向性震颤和眼球震颤。病理反射阴性,亦伴 有构音障碍。
4、弛缓型: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膝反射可引出或
亢进,一般多见于婴儿时期。
5、强直型:
肌张力高,运动阻力增大,有“铅管样” 强直。
一、脑瘫儿早期诊断及临床体征
只有早期发现才能做到早期治疗。理由是:① 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在三岁前最快,早期脑的可塑 性最大。②“波依他”认为生后2周即可能诊断 脑性瘫痪,生后6个月做出诊断治疗效果最佳。 他报道207名脑瘫儿,199名(96.1%)通过康 复得到正常化。③性格形成主要在学龄前,特别 是教育、心理、身体的康复应越早越好。④日本 对大阪某区新生儿运用“波依他”法进行了5年 以上长期脑瘫筛查防治,发病率降至0.07 ‰。 为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近年来脑瘫研究的重 点。
• 6、震颤型:
•
很少见。表现为四肢震颤,多为静止
震颤。
• 7、混合型:
•
有2种或2种以上各类型的特点。常见
于痉挛型与手足徐动型相结合者。
二、按瘫痪部位分:
1、四肢瘫 : 双上、下肢与躯干均受累,上、下肢
程度类似。
2、双重性偏瘫:
四肢同时受累,但双上肢重,有时左 右侧严重程度也不一致。
3、双瘫:
根据脑组织的损伤的时间先后次序大致可划分为三 个期:
①出生前(胎孕期):染色体异常、病毒感染(风 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受放射线照射、一氧化碳 、有机汞中毒、孕妇重度贫血、妊娠中毒症、胎盘异 常等。
注:胎儿脑在妊娠期前三、四个月内发育最快,这个 期间若受损害,比妊娠后期为重,病变残留程度不仅 严重而且范围也广泛。
②围产期(胎产期):各种因素所致脑损伤、脑缺
氧、早产儿、低体重儿、过期分娩、小儿心肺异常、呼
吸障碍、小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③新生儿期(出生后):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头 颅外伤、呼吸障碍、持续性惊厥、脑血管障碍——急性 小儿偏瘫等。
临床表现
小儿脑瘫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痉 挛型与非痉挛型两大类。美国脑性瘫痪协会(AACP)则以运 动症状为主体进行分类。我国1988年在佳木斯市召开的首届 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的标准也是参考此类标准而制定 的。
第三节 小儿脑瘫(CP)康复
天津市残疾人康复协会 原宽立
绪论
小儿脑瘫是儿童常见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无论是发达 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一定的发生率,发达国家患病率 2‰~3‰.
国内最新资料显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
0~6岁肢体残疾儿童43.4万,综合残疾儿 童32.4万,肢体残疾中第一位是脑瘫,占 36.86%。
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
残疾儿童现患率1.32%,其中肢体残疾占五 类残疾中的24.69%,综合残疾占23.2%,合 计约47.89%。
我 国2001年流行病学调查,脑瘫儿童的发病 率为1.92‰,按每年我国有2000万新生儿 出生计算,每年新增脑瘫患儿40000例以 上。为此,脑瘫是引起儿童肢体残疾的重 要原因,它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发展, 若不能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康复治 疗与训练,将会导致小儿终身残疾,给家 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和压力。
的扶助。
3、重度: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胎第儿四期:节母亲正感到常胎小动儿便主是胎要儿大最运初动的运动
形式
发育程序
新生儿:运动无规律,不协调(由于新生儿
的大脑皮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育不成熟,传导路线及神经纤
维髓鞘没有完全形成,随着年龄增长,大脑
皮层的功能逐渐健全,条件反射也日益增多
,便逐渐掌握了各种新的运动和技巧。)
一、按临床特点分为:
1、痉挛型 最常见,约占脑瘫的70%,主要病变在锥体系,主要表现为
肌肉张力增高,肌肉僵硬并由此导致身体长期处于异常姿势, 使患儿活动困难,被动运动阻力增高,有“拆刀样”痉挛,腱 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此型智力多受影响。
2、手足徐动型
较常见,约占脑瘫25%左右。主要为锥体外系,基底 核损害,其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在过高或过低之间波动 。运动志愿与运动结果不一致,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阴 性,多伴有构音障碍。
秒,能抓、蹦、跳、踢球。
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由上而下、由近 及远、功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由不协调到随意的过程。如先抬头而后会坐 、站、走。四肢的生长及功能发育先近端后 远端,先会粗大动作再会精细动作。年龄越 小增长越快,运动能力的发育一般都随着大 脑皮层传导通路及神经纤维髓鞘的发育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