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哲理散文阅读训练:幽径悲剧
《幽径悲剧》阅读练习附答案
《幽径悲剧》阅读练习附答案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不全是荆棘丛。
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要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
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
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
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得万斛闲愁。
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
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我还有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
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1、节选的三个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作者在第1段中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而下一段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选段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选文第三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
季羡林《幽径悲》阅读答案
[标签:标题]篇一:八年级语文幽径悲剧学习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藤萝之美。
2.根据文章内容,探究藤萝被毁的原因。
3. 通过诵读和探究,领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学习过程:同学们,昨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课前学习任务,你们已经带着问题预习了《幽径悲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来共同探讨一个关于美和悲剧的话题。
那么,何为"悲剧"呢?ppt:【序幕】ppt:鲁迅先生曾给悲剧下了个经典的定义:"悲剧就是美的毁灭。
"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
【第一幕】赏藤萝之美一、在燕园的幽径上长着一株美丽的藤萝,它究竟美在何处呢?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画出了描写的语句,现在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些语句,认真地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藤萝的呢?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藤萝的呢板书:干--苍黑古劲外在美:枝--盘曲而上叶--一团团、绿花--一朵朵、紫红、香二、这些语句都显示了藤萝外表的美,那么藤萝的美仅仅如此么?对,同学们说得真好,藤萝的美还在于它的内在美。
板书:内在美:友好、善良、奉献三、像这样一株美丽的藤萝,我们都会喜欢,可先生对它的喜爱之情更加强烈,对它更加情有独钟,这是有原因的。
请同学们自读9-10两段文字,探究其中原因。
ppt:读9-10两段文字,探究:作者为什么对这株藤萝情有独钟?唯一的精神寄托与安慰季羡林先生经历了那惨无人道的十年浩劫,与这株古藤相似。
我们有《牛棚杂忆》中的一段话为证。
这株藤萝虽饱经风霜,历尽艰辛,仍然葆有着那份真、善、美,萌生着生机与活力。
这株藤萝也就成为先生唯一的精神寄托与安慰。
遗憾的是,这株藤萝未能永远绽放它的美丽,那年春天它被无情杀戮了。
ppt:【第二幕】悲藤萝之惨一、请同学们阅读第11段至文末,先找出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惨状的词句,然后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这株古藤萝的悲惨经历。
ppt:请同学们阅读第11段至文末,先找出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惨状的词句,然后以这株古藤萝的口吻自述悲惨经历。
《幽径悲剧》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幽径悲剧》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幽径悲剧》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幽径悲剧》这一条路……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
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
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
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
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
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
秋天,枫叶儿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
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
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日。
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
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
但是在山上,虽然落叶树都把叶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绿色更加浓烈,意思是想把其他树木之所失,自己一手弥补过来,非要显示出绿色的威力不行。
再加上翠竹助威,人们置身其间,决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1、文中划线句“绿叶接天,红荷映日”化用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请你把这两句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懦者立怯者强”是什么意思?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说,“这是一条神奇的'幽径”,“神奇”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幽径悲剧
幽径悲剧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于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
单元说明中强调“大自然是奇异美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我们应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呼声”,“谴责愚氓的恶行,慨叹智者的无奈”,从而“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
本文是季羡林先生于1992年写下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通过对北大燕园幽径中一棵古藤萝遭人无端砍伐的悲剧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被扼杀的悲愤、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和民族悲剧的思考。
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先生伟大人格的基础上进而从先生身上学到如何反思历史、如何关心自然、如何营造真正的社会和谐,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看来,尤其显得意义深远。
二、教学设想本文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一篇散文。
其文章内涵丰富而深邃;其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其情渗透字里行间,沉痛不失其含蓄。
文中古藤萝的悲剧,是整个幽径的悲剧,是燕园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
所以说《幽径悲剧》是一篇极佳的阅读教学的文本。
本着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设计此课。
为达到以上标准要求,可选用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为主的教学方式。
三、学情分析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很多篇散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生了解散文的鉴赏重点:通过散文的学习掌握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描绘方法;体会作者抒发的美好情感。
本文的学习以继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为目标,并开拓新的领域——体会悲剧效果。
但是由于本文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也许比较容易欣赏到藤萝的美,但可能不太了解作者为什么特别关注藤萝的命运,因此有必要穿插相关的文革背景,让学生了解藤萝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给作者带来的心灵安慰,此外,由于人生阅历的限制,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悲剧的深层含义因此备课时应求扣住文本本身,让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在悲剧的氛围中体会本文主旨。
苏教版语文八上幽径悲剧阅读练习
幽径悲剧·课后习题详解一、本题强调“你”,强调主观感受,答案没必要统一。
这位老教授的心中,自然物同人一样,有灵性,有情感。
他对自然物的情感,像对人一样,超级细腻,超级丰硕。
他对自然美的感受专门深切,他爱自然美,他爱生命,自然物对他有强烈的感染力。
他以为自然物的命运也反映出人性的善恶,他为自然物的破坏而痛心疾首,悲忿难过。
二、1.什么缘故作者对一棵古藤会产生如此的感觉?因为作者以为自然物的命运也反映出人性的善恶,幽径的古藤得以幸存下来,表明人性尚未完全泯灭,因此感觉那个世界仍是值得迷恋的。
2.作者对他所说的巨人是什么情感?你是如何明白得的?作者对他所说的巨人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以为,一个人的情感过度纤弱,成不了巨人;一方面,也略含贬义,讥讽他们的失误,做了蠢事,破坏了美好事物却毫不心疼。
3.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作者批评世人一味追求实利,缺了点人文精神,缺了一点对自然对生命的关切。
三、这棵躲过了一场大大难的古藤,却毁于愚氓之手。
或许那个人以为这棵藤会阻碍大树的生长;或许那个人以为这棵藤高攀在大树上,不美,该砍。
总之,他不了解这是一棵有着文化内涵的古藤,这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古藤。
他竟然如此不知道珍爱自然生命。
作者十分痛心地写了它被砍后的惨状;成了吊死鬼,像“失掉了母亲的孤儿”,“连痛哭也没有地址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说它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还以后得及明白自己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
这越发令人感到痛心悲伤。
四、略。
1 (一)①但是,我欢乐得太早了,人一辈子毕竟仍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处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今年春天,我走太长着这棵古藤的地址,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先腾空的qiú________干,突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yè________。
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它们尚以后得及明白,自己赖以生成的根干已经被砍断,离开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
幽径悲剧课文解析
幽径悲剧课文解析一、作者及背景。
1. 作者。
- 季羡林,著名学者、翻译家、作家。
他学贯中西,在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
他的散文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2. 背景。
- 这篇文章写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社会处于快速发展变革时期,人们在追求物质进步的同时,对自然和传统文化中的美好事物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
季羡林先生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痛惜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二、文章结构。
1. 第一部分(1 - 6段):幽径之美。
- 第1段开篇点题,用“曲径通幽处”引出北大燕园内的幽径。
- 第2 - 3段描写幽径的环境,如“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写出了幽径的幽静、自然之美。
- 第4 - 6段重点写幽径中的藤萝,从不同季节来描绘藤萝的美。
春天,藤萝“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夏天则“满耳是蝉声,满目的是浓浓的绿影”,秋天虽无花朵,但藤萝的叶子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部分为下文藤萝的悲剧做铺垫,越是描写藤萝的美,越能凸显悲剧的惨烈。
2. 第二部分(7 - 10段):藤萝悲剧。
- 第7段“我快乐得太早了”是一个转折句,引出藤萝的悲剧。
原来藤萝被无端砍伐,只剩下了“古藤的残株”。
- 第8 - 9段作者详细描述了自己看到藤萝被砍伐后的震惊、悲哀之情。
“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 第10段作者点明这是“愚氓灭美”的悲剧,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那些破坏美好事物的人。
3. 第三部分(11 - 12段):悲剧的深层思考。
- 第11段作者从藤萝的悲剧联想到其他美好事物的命运,如“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幽径悲剧
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文化书院院务 委员会主席、中科 院院士、中国语言 学家、文学翻译家, 梵文、巴利文专家。 被称为“东方学 大师”。
整体感知文章。
快速阅读课文,请用 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悲 剧。
理清文章结构
1、文章实际是在写幽径的悲剧吗?请你 根据课文的内容把课文题目“幽径悲剧” 中的“幽径”换掉,你觉得换成哪个词语 好?为什么? 2、题目为“幽径悲剧”,那么文章的哪 几节文字是在写“幽径”呢?哪几节文字 是在写“藤萝”呢? 3、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写“藤萝”的 “悲剧”呢?
观藤萝之惨
找出文中描写藤萝被毁之后 的语段,划出你认为最能表 现藤萝被毁后的惨状的语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谈谈你的感受。
探究问题
1、找出表现作者悲痛的语句,并谈谈你的 感受。
2、你认为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写的是“悲”却用大量笔墨 写了“美”,你怎样理解? 在 行文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幽径 (四季美景)
悲剧 (美的毁灭)
古
藤
(真 善 美)
教师寄语
智慧的人们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愚昧的人们制造着一幕幕悲剧; 珍爱环境,善待自然; 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让悲剧不要在我们手中重现!
拓展训练
我们的身边是否还有“愚氓 之手”,“愚氓灭美”的现 象?请以“悲剧还在延续” 为话题,说说身边的“悲 剧”。
明 天 还 有 树 吗 ?
幽径四季 之美
山上:春夏秋冬四时景物
湖中:绿叶接天.红荷映日; 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
赞 美 之 情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美的语句, 并分析是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
• • • •
形:盘曲、古劲苍龙般 (比喻) 色:苍黑、紫红、淡紫的花、绿叶 味:幽香、淡淡的幽香 声:引来的蜜蜂声、隐隐约约的古藤 的哭泣 (拟人) • 态:微笑、控诉、万分委屈(拟人)
季羡林《幽径悲剧》阅读答案
季羡林《幽径悲剧》阅读答案篇一:八年级语文幽径悲剧学习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藤萝之美。
2.根据文章内容,探究藤萝被毁的原因。
3. 通过诵读和探究,领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学习过程:同学们,昨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课前学习任务,你们已经带着问题预习了《幽径悲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来共同探讨一个关于美和悲剧的话题。
那么,何为悲剧呢?ppt:【序幕】ppt:鲁迅先生曾给悲剧下了个经典的定义:悲剧就是美的毁灭。
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
【第一幕】赏藤萝之美一、在燕园的幽径上长着一株美丽的藤萝,它究竟美在何处呢?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画出了描写的语句,现在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些语句,认真地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藤萝的呢?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藤萝的呢板书:干--苍黑古劲外在美:枝--盘曲而上叶--一团团、绿花--一朵朵、紫红、香二、这些语句都显示了藤萝外表的美,那么藤萝的美仅仅如此么?对,同学们说得真好,藤萝的美还在于它的内在美。
板书:内在美:友好、善良、奉献三、像这样一株美丽的藤萝,我们都会喜欢,可先生对它的喜爱之情更加强烈,对它更加情有独钟,这是有原因的。
请同学们自读9-10两段文字,探究其中原因。
ppt:读9-10两段文字,探究:作者为什么对这株藤萝情有独钟?唯一的精神寄托与安慰季羡林先生经历了那惨无人道的十年浩劫,与这株古藤相似。
我们有《牛棚杂忆》中的一段话为证。
这株藤萝虽饱经风霜,历尽艰辛,仍然葆有着那份真、善、美,萌生着生机与活力。
这株藤萝也就成为先生唯一的精神寄托与安慰。
遗憾的是,这株藤萝未能永远绽放它的美丽,那年春天它被无情杀戮了。
ppt:【第二幕】悲藤萝之惨一、请同学们阅读第11段至文末,先找出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惨状的词句,然后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这株古藤萝的悲惨经历。
ppt:请同学们阅读第11段至文末,先找出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惨状的词句,然后以这株古藤萝的口吻自述悲惨经历。
人教版高中语文幽径悲剧
作者把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 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 也是生活中真、善、美的悲剧。
藤萝毁于愚氓之手,是他们造成了悲剧。
“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 自己来背了。。。。”
欢迎来到语文课堂Biblioteka 幽季 羡径
林悲
剧
作者 简介
季羡林(1911- ) 北京大学 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 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 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 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 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 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 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 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
拓展训练
我们的身边是否还有“愚氓之手”,“愚氓灭 美”的现象?请以“悲剧还在延续”为话题, 写写身边的“悲剧”。
桑、委曲、大千世界 奈何、不足不外人道 也、自知之明、争名 于朝、争利于市
预习提示
《幽径悲剧》是一篇 涉笔“人与自然”、 “人与生命”问题的 散文。
悲剧
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毁灭给人看
读课文思考问题:
一、课文中有哪些段落描 写幽径之美?哪些段落描 写藤萝的美?是如何描述的?
二、文中有哪些段落描写 “悲”?请找出并用自己的 话口述出来.
字、词理解
漠然: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 弥补、攀附、幸免、
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 不加重视。
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着 就显得更有趣味,更有意思。
史无前例、异化、惆 怅、摇曳、绽开、依 稀、估摸、无端、沧
幽径悲剧(5篇)
幽径悲剧(5篇)第一篇:幽径悲剧《幽径悲剧》教学设计《幽径悲剧》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一篇散文。
其文章内涵丰富而深邃;其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其情渗透字里行间,沉痛不失其含蓄。
文中古藤萝的悲剧,是整个幽径的悲剧,是燕园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
所以说《幽径悲剧》是一篇极佳的阅读教学的文本。
本着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设计此课。
为达到以上标准要求,可选用创设情境,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朗读为主的教学方式。
本课预期达到的学习目标:1、阅读描写藤萝的有关语段,能说出藤萝的不幸遭遇以及原因。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学习重点: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前学习: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对燕园的了解。
交流2、师: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越美的事物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
在北大燕园,一条幽径发生的这一场悲剧,使得季羡林先生伤心落泪,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设计说明: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增加学生知识积累,点明悲剧本质,深化学生思维 ]二、情感画廊:(形象)(一)感受这株藤萝的魅力师1: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在这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明确:是一条幽径上一株古藤萝被毁灭的悲剧。
师2:在没被毁灭之前,这是一株怎样的藤萝,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我觉得这是一株藤萝,从文中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理解是明确:可以从写幽径的角度来说,幽径四季之美是为了托出幽径藤萝,写藤萝不仅是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显得不寻常,而且与燕园的其他藤萝相比,这一棵古藤萝也显得“最得特色”;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历史悠久、文化气息;可以从其古藤萝形、色、味、声入手,感受其美丽;还可以从其品质来体验,从无害人之心。
季羡林《幽径悲剧》赏析
季羡林《幽径悲剧》赏析(2)季羡林《幽径悲剧》赏析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因为“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所以作者觉得虽有“幽径翠色”、“众藤千紫”、“浩劫幸运”的衬托还不够,于是他推波助澜,尽情地铺陈其心中的“快乐”,赞“古藤”为燕园的“鲁殿灵光”,称其为自己悲愤惆怅时惟一的安慰,并由其淡淡的幽香、的蜂声羽化出对人世、人生美好的留恋。
显然,在作者心中,“这一棵藤萝”已不只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种美的化生,是对生活的一种信赖和寄托。
可就在此时,“然而”一折,南柯梦醒,现实的荆棘深深地刺痛了作者的心,幽径的这棵古藤下面已被砍断,成了“吊死鬼”在风中摇曳,更可怜的是它那初绽的淡紫的花朵还浑然不知,“还在绿丛中微笑”。
可见,这处“波折”可谓天上人间,大喜大悲。
强烈的对比,突现了作品的悲剧效果,增强了作品对人们的警示教育作用。
4.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
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非走不可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驰而过。
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
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但是,这也不行。
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
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
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作者不愧为著名的教授和学者,具有深的哲理,并没有将笔触止于“美”的毁灭,而是通过对自己在古藤被毁后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渲染了“悲哀至极”的心情,进一步加重作品的悲剧色彩。
再用“但是”一转,诉说了自己“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并为“无端被人杀害”的古藤进行申诉,点明了自然万物的无奈和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漠然,及古藤“只有哭泣,哭泣,哭泣”的结局。
这就是使古藤的悲剧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丰富了古藤“美”的内涵,它是“真”、“善”、“美”的集合体,它被“愚氓之手”所毁,说明我们国民的素质急待提高,从而使古藤的悲剧演化成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幽径悲剧阅读答案]《幽径悲剧》优秀教案
[幽径悲剧阅读答案]《幽径悲剧》优秀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幽径悲剧阅读答案]《幽径悲剧》优秀教案【阅读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标题的评论,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初二语文幽径悲剧阅读试习题
初二语文幽径悲剧阅读试习题(一)从此以后,……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这两段文字,一段写自己看到古藤那让人“毛骨悚然”的惨相后“悲哀至极”的心情,一段写古藤对“无端被人杀害”的“控诉”,你觉得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2.“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你怎样看待“愚氓灭美”之事?(4分)3.说说下列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6分)(1)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2)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
1.形式上是并列关系,实际上两段都表现“我”无比悲痛的心情。
藤萝无知,藤萝的“哭泣”“控诉”实际上是“我”的感情迁移的结果,或者说,“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和“控诉”,是“我”在极度悲痛情况下的一种幻觉,是“我”在哭泣,在控诉。
评分规范:根据学生回答酌情给分。
2.表现作者无比悲痛愤慨的心情。
愚昧无知也可以毁美,与血腥暴力有着同样的恶果,文章的揭露十分深刻。
说明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否则就会制约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评分规范:基本意思正确得满分。
3.(1)反问,突出表明自己心情的悲哀。
(2)拟人,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丽。
评分规范:修辞手法1分,作用2分。
(二)14.写的是一棵古藤的悲剧,为什么标习题却为“幽径悲剧”?(6分)15.季羡林自称“经营派”,他认为散文要讲究章法,结构严谨,要“惨淡经营”,绝不能随意为之。
也巧妙地运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来突出中心,请你分析并概括这种手法在全文中的具体表现。
(6分)16.文中第(10)段中画线部分写得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
(4分)17.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6分)14.(1)古藤生长在幽径中,古藤的悲剧也是幽径的悲剧。
(2分)(2)以“幽径悲剧”为习题,能扩大悲剧性,因为这条曲径本有来历,也风景秀美,却遭破坏;(2分)(3)幽僻之处,尚有悲剧发生,以“幽径悲剧”为习题,更能揭示这也是时代的悲剧、人类的悲剧,以此深化主习题。
《幽径悲剧》阅读答案幽径悲剧节选阅读答案
《幽径悲剧》阅读答案|幽径悲剧节选阅读答案阅读《幽径悲剧》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0~13题。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
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
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
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
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
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
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
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但是,这也不行。
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
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
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
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
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
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
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
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
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10.“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1.“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也对藤萝“深表同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1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三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分)1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参考答案:10、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不愿意看到藤萝被毁的情景(1分),表现了作者悲哀至极的心情。
幽径悲剧
古藤:真、善、美 古藤的悲剧,幽径的悲剧,燕园的 悲剧,时代的悲剧。
珍惜美,,爱护美。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 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 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 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 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 容,就要绽开似的。
古藤被毁的惨状如何?
• 古藤被毁的原因何在? • 作者对于古藤被毁的感情如何? • 联系作者的感受,体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内Leabharlann 。 2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解文章的主旨。
思考:
• 1幽径上发生了什么事? • 2用“悲剧”一词是否小题大做呢? 你是如何理解的?
1)这是一株怎样的藤萝?
• 2)文章开头花了一些笔墨写幽径, 有什么作用? 3)藤萝在“我”心中的地位?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 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 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 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 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 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 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幽径悲剧
季羡林
走进悲剧
快速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在 这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明确:一株古藤萝被毁灭的悲剧。
欣赏藤萝之美
藤萝之美,美在哪里?
形象美 品质美
幽径之美
我从……中看出,这是一条…… 的幽径。
巧妙地运用铺垫的手法用环境之美 来突出藤萝之美,以美衬美。
读透悲情
这么美的藤萝,最后是怎样的结 局?结合第11段文字,说说你读到 的藤萝之悲。
身边悲剧
我们的身边是否还有“愚氓之 手”,“愚氓灭美”的现象?请 以“悲剧还在延续”为话题,说 说身边的“悲剧”。
走近季羡林
文中作者两次提到说“自己是一 个没出息的人”,也常常为一些小 动植物落泪,你怎样看待其人?
季羡林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 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 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先生在长达六七十年的学 术生涯中,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 精神财富,在海内外学术界、教 育界、文化界有着崇高声誉。
2006年感动中国之感动印象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 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 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 移,宠辱不惊。
读透悲情
面对古藤萝无端被毁,作者的心 情如何?
பைடு நூலகம்
读透悲情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事物被 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
探究原因,反思根源
藤萝被毁,让人悲痛。那么有没 有让作者更痛的原因呢?
背景资料
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失去理智、荒唐、愚 昧而疯狂的时代,一切代表“真、善、美” 的人和事物都被打倒。文章写于1992年,这 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十 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年,改革春风劲吹,取 得了伟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 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昧灭美”的现象。 作者迫切地感到必须努力实行科教兴国,迅 速提高国民的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于是, 怀着重大的使命感写下此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中考哲理散文阅读训练:幽径悲剧语文中考哲理散文阅读训练:幽径悲剧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
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
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
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
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
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
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
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但是,这也不行。
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
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
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
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
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
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
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
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
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10.“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1.“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也对藤萝“深表同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1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三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分)1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参考答案:10、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不愿意看到藤萝被毁的情景(1分),表现了作者悲哀至极的心情。
(1分)11、反衬人们缺少对藤萝生命的关怀之心(1分),也衬托出“我”内心的同情和无奈的感受。
(1分)12、内容上:强调了藤萝无端被人杀害的委屈和无助,表达了对人们无心关注一棵古藤生死的不满。
(1分)表达上:采用拟人和反复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藤萝“无端被人杀害”的委屈。
(1分)(拟人:“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
”“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
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反复:“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13、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的“感情太多”,而“别人”则忙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根本漠视古藤的存在或被毁,因而他们无法理解作者的痛苦(1分)。
作者借古藤的灭亡抒发了对无端毁坏自然、毁灭生命的“愚氓”行径的痛恨(1分),也表达了对缺少感情共鸣的无奈和哀叹(1分)。
11.“我”“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古藤的灭亡引起了“我”怎样的“闲愁”?下文中写了哪两件事体现“我”的“闲愁”,请作简要概括。
(3分)【答】1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多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分)【答】1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答】参考答案:10.①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件事吗?(市、之)②现在邯郸距离大梁,也比街市远许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
(去、于、过,句式不能改变)11.一棵幽径古藤被无端砍断,“我”悲哀(痛苦)至极(1分)“我”怕见古藤枯干闭着眼疾趋而过。
(1分)“我”隐约听到古藤的哭诉。
(1分)12.内容上:强调了藤萝无端被人杀害的委屈和无助,表达了对人们无心关注一棵古藤生死的不满(1分)表达上:采用拟人和反复的手法,进一步突出藤萝“无端被人杀害”的委屈(1分)13.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感情太多”,而“别人”则忙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根本漠视古藤的存在或被毁,因而他们无法理解作者的痛苦(1分)作者借古藤的灭亡抒发了无端毁灭自然、毁灭生命的“愚氓”行径的痛恨(1分)也表达了对缺少情感共鸣的无奈和哀叹。
(1分)语文中考哲理散文阅读训练:吟赏炊烟①炊烟是乡村的符号,我这个城里长大的女孩,很少有机会细品它。
而在最近的一次搬迁中,我来到了城郊定居,得以吟赏炊烟。
那炊烟和青天、夕阳一起,组成了打动人心的乡村意境。
②在我的想象空间里,炊烟是一个村落的气息,一个村落的召唤,一个村落的灵魂。
炊烟应该与季节无关,它仅与乡村相伴。
但当我近距离地感受炊烟,却发现它竟和季节有关。
【甲】春天的炊烟,有的是青青的野菜芳香,而【乙】秋天的炊烟,安静,轻盈,古老,却多了一份金黄的浓烈,【丙】冬天的炊烟,更多了家的暖意。
③时代确实发生了变革,炊烟和老牛一起,正慢慢成为了一个似乎陈旧的故事。
许多农家的灶火暗了下去,灶洞里没有了红色的热闹,显得冰凉而孤独。
每天傍晚,我漫步乡间,眼睛里掠过了碧绿的田野,掠过了低矮的乡村老屋,掠过了放学的欢快的孩子,而最让我惊喜的,是偶而一个低矮的乡村老屋上升起一缕长长的炊烟,想象着放学的儿童望见自家屋上的炊烟,也就望见了厨房里的母亲,望见了从田间回来的父亲。
④炊烟,是乡村原始古朴的风景,它因家而诞生,因家而美丽。
我带着诗意的心情去欣赏炊烟:低矮的房舍是炊烟的老家,寥廓的天空是炊烟的归宿,绿树灌丛是炊烟的衣衫,小河流水是炊烟绵长的思念。
炊烟、村落、绿树、小溪,就是这样一些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古朴悠远的乡村风景画。
我们可以在梦里追忆烟雨江南轻盈如水的柔美,还有朦胧炊烟下放歌的纤纤女子的柔媚;我们心灵的画布上重见旷野村落炊烟的飘逸,还有袅袅炊烟下村姑灿烂羞涩的笑脸。
⑤因为炊烟,我想起了外婆。
童年的每个假期,我都去乡下,看男人的锄头和扁担把粮食从地里挑到了家里,女人的菜刀和锅铲把粮食变成了食物。
炊烟日复一日地升起,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乡村,外婆用一种最质朴的生命方式,送给了我们平淡而温暖的假期生活。
⑥袅袅的炊烟,是一个,是一道,是一段。
它曲线优美的身姿勾起的不仅是对它的回忆,更是对乡村的依恋。
⑦而今,炊烟在从乡村慢慢淡去,甚至那些晚归的男女,都是刚从城里打工归来。
他们的家中,尚有老人为他们燃起炊烟,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炊烟将会消失。
⑧炊烟是乡村最后的牧歌,而我却像一个乡村长不大的孩子,常常在暮烟四起时寻找它、欣赏它……(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1年第10期)12.依据上文内容在第⑥小节横线处填上恰当的短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3分)是一个,是一道,是一段。
13.选出下列古诗句中跟上文所写的内容和意境最相近的一项:(2分)----------------【】------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b。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d。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14.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颇具画面感和意境美,试以第④小节划线句为例进行赏析。
(3分)15.第②小节中有甲、乙、丙三个描写不同季节炊烟特点的句子,请任选一句并发挥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不少于30字。
(2分)我选择的是【】:16.第⑧小节作为全文的结尾,可谓意味深长,请仔细琢磨句中的关键词语“最后的牧歌”和“寻找它、欣赏它”,简要阐述这个结尾的深刻含义。
(4分)参考答案:12.⑴一个温暖的故事;⑵一道古朴的风景;⑶一段如诗的岁月。
(3分。
每点1分,意对即可)13.d。
(2分。
)14.提示:共3分。
要紧扣题干中的画面美(2分)和意境美(1分)来答题。
意对即可。
参考一:炊烟、村落、绿树、小溪等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乡村风景画,这画面中以炊烟为主体,其它景物配合,既有色彩美、又有画面美,带给人古朴悠远的意境,产生家的感觉,诗意的心情。
参考二: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炊烟与乡村景物的和谐协调与完美融合,构成一幅古朴如诗的风景画,透露出作者对炊烟浓浓的喜爱与欣赏。
15.提示:根据原句,文字优美,表达顺畅,字数相符。
(2分。
分2、1给分)16.参考:“最后的牧歌”说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恬淡、优美、和谐的牧歌式的“炊烟”(即乡村生活)越来越少,并趋于消失。
“寻找它、欣赏它”表达了对炊烟的留恋和喜爱,对美好乡村生活的挽留,同时也表达了对炊烟即将消失的惋惜、失落和对逝去的美好岁月的感慨和无奈。
(共4分。
两方面各2分。
意对即可)语文中考哲理散文阅读训练:树知道①月亮升起时,远山如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悄然隐退。
山下,娘家花园里那棵丹桂开花了,娘家的月色也就香了。
②披着一身幽香的月色,我们坐在一地花影里。
母亲突然说,看,树上是不是鸟?③我踮起脚尖,却看不真切,便脱了鞋,爬到凳上看。
真的!两只很小很小的鸟儿,交颈依偎在桂花枝上,头顶特别白,身子像是粉红色。
遂想起一句诗来:“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
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绿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心中砰然而动。
想让母亲也看看,便轻轻将桂花枝往下扳了一扳。
不料,鸟儿惊醒了,“扑啦”一声飞向园外,消失在黑憧憧的树影里。
母亲嗔怪我惊动了它们。
父亲闻声从房里出来说,没关系,这些小鸟常来。
④这倒也是,娘家的花园是蝴蝶、蜜蜂和鸟儿的天堂。
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这儿总在不停地变幻着一幅幅隽永的画卷。
未进园门,紫薇已在墙头颌首含笑。
蔷薇虬劲的枝干狂草般游走在铁栏杆间,柔嫩的花叶如饱蘸水墨的笔,在白色粉墙上尽情倾诉酝酿了一整个冬季的缠绵。
推开咿呀作响的红铁门,依墙而立的文旦树涌来满眼绿意,三两棵被花儿和果实醉弯了腰的石榴树将你的视线引向花园深处。
三三两两白梅、迎春、玉兰、栀子花、美人蕉,还有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晚饭花,在这片靠山傍水的天地间,尽享清风明月、阳光雨露,无不花繁叶茂。
鱼儿们在水里游曳张望,成群的鸟儿高唱着四处飞奔,蝴蝶毫无防备地歇在你肩上。
⑤暮色四合的时候,我们将饭桌摆在桂树下。
一阵微风拂过,几点桂雨飘在被轻轻夹起的小葱豆腐上,让人良久不忍动筷,怕惊落了这份芳香的诗意。
这时,小狗都都突然在园门外大摇大摆地用前脚敲门,要求共进晚餐。
打开门,它忽闪一下从你脚下钻到草坪里,先撒起欢来。
⑥闭上眼,感觉着这些旺盛而无拘无束的生命,我看见自己那颗蒙尘结痂的心冉冉盛放,一瓣比一瓣纯净,一瓣比一瓣透明。
⑦自然,就想起了杭州家里那些可怜的植物。
⑧它们刚来时,应该是喜欢这个家的。
⑨巴良木和发财树婷婷的身姿和青翠的叶子,衬着客厅洁白的沙发,在台灯的光晕里摇曳出幸福的绿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