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全科医学概论-重点人群的全科医疗服务
激素水平的变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 管舒缩异常,雌激素的减少可能导致骨质疏 松、骨折;多年的心理平衡被打乱,心理上 会出现重大变化,加之体内激素的改变,使 这一时期的妇女常发生精神状态的改变;心 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都有增高。
----更年期综合症
(四)妇女在各阶段的保健重点
1. 青春期保健
老年期患病特点
(1)临床症状不典型 (2)整体反应力低下,临床体征不典型 (3)易出现多脏器衰竭 (4)治愈率低 (5)多种疾病共存
全科医疗中的老年保健
1.老年综合功能评估 2.健康教育 3.健康检查 4.日常活动管理
饮食、排便、排尿 控制体重 医疗服务护理与康复服务 心理健康服务 临终关怀服务
三.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
(一)妇女各生殖阶段分期
1. 女童期 女童期指从新生儿期到青春期
(通常为婴儿期到10岁)的阶段,女童期 一般包括婴儿期(出生到一周岁前)、幼 儿期(1~2岁)、学龄前期(3~5岁)、 学龄期(6~10岁)。
2. 青春期 WHO规定,青春期(Adolescence)
的年龄范围从10岁开始到19岁末。
1. 生理、心理特点 2. 问题:月经病、科感染性疾病、不正当的性行为、
性犯罪、生育功能损害
孕产期
o 生理、心理特点 o 问题: 孕期:焦虑和抑郁状态、妊娠并发症、母亲健康与
胎儿发育。 分娩期:心理问题、产后大出血、产后感染 产褥期:产后抑郁症、产后适应、体力和体型
恢复、乳腺炎
(三)妇女不同时期的主要健康问题
(一)妇女各生殖阶段分期
3. 孕产期 是指从生命的准备阶段即受孕前
的准备阶段开始,到新生儿的早期阶段,包 括孕前、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
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与护理(1)
• (3)暂住3个月以上或外来的7岁以下儿童,必须在附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接种卡。
• (4)乡镇、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预防保健人员应积极开展 查访和宣传动员工作,为免疫儿童及时建卡发证,主动发 现并搜寻计划外生育和流动人口中的接种对象。
• (5)凭免疫接种卡接种疫苗并记录,避免发生错种或重 种
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方 法和技巧。
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柔嫩,新陈代谢旺盛,需每日洗澡, 顺序:面部-头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会阴和臀部,做 好系带护理,24小时保持干燥,7天左右自然脱落。
做好卡介苗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如:摔伤、烫伤、窒息等 婴儿抚触,增加体格锻炼,给新生儿进行科学有序的全身
上臂外侧三角肌 皮下注射
第1、2剂间隔3个 月
预防接种禁忌症
•一般禁忌证 • 患活动性肺结核、肝病、 溃疡病发作期、发烧、急性 传染病等,须待病情缓解, 恢复健康后方可接种。 •特殊禁忌证 • 是某种生物制品特有的, 如结核病人不能接种卡介苗。
预防接种的实施
1、确定接种对象 2、通知儿童家长 3、领取疫苗
按摩,促进小儿血液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增加情感交 流,稳定情绪,改善睡眠,促进小儿消化吸收功能。
婴儿期健康管理
• 婴儿期特点 婴儿期指小儿出生到满一周岁 特点主要是生长发育迅速,尤其是体重增长显著,体重是
衡量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乳牙萌出语言运动系统的 发育, 营养需要量相对较大,但是小儿消化功能未发育成熟,易 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缺乏性疾病, 神经系统发育快 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易患各种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心理特点,皮肤饥渴的需要是感觉运动期。
高危儿的早期筛查
第6章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学龄前期:防车祸和走失 学龄期:常见的意外伤害有车祸、运动中
的意外创伤、自杀事件。注意教育方法和 手段,避免影响小儿心理健康发展。
三、儿童期护理与保健措施
新生儿家庭访视
访视时间:社区护士应在新生儿出院回 家后24h内,一般不超过72h进行家庭访视。
幼儿期
从1周岁到满3周岁前为幼儿期,又称学步期。
特点: ☆语言、动作及心理方面发展迅速期 ☆饮食从乳类逐渐过渡为成人食物,如喂养不当,易发生 营养缺乏或消化功能紊乱; ☆小儿免疫功能仍不健全,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仍易发生。 ☆易发生意外事故; ☆小儿获得自主感的时期。
学龄前期
从3周岁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
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 各种疾病。
3、佝偻病:
(1)鼓励怀孕妇女和小儿进行户外活动 (2)提倡母乳喂养 (3)出现佝偻病夜啼、枕秃、睡眠不安、
烦躁、易激惹,及时就医
(4)避免久坐、早坐、早站、久站和过早 行走预防O型腿
(5)生后1~2周开始,作为预防应每日口 服维生素D 400~800IU,直到2周岁。
6、视力异常:
视力异常是指眼球无器质性病变而视力不能 达到正常者。包括近视、弱视、斜视等视力问 题。
【护理措施】
预防弱视的发生 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视力保健
定期检查视力,及时发现及时矫正:小儿应 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
7、意外伤害:
婴儿期:窒息、吞食异物和跌伤。自4~5 个月会翻身时避免坠床。开始学步时防止 发生意外摔伤。
(6)增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
4、肥胖:
儿童肥胖多为营养过剩及缺乏运动所 致的单纯性肥胖。多见于喜食油腻、含糖 量高的食物或吃零食过多等的小儿。
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特点和指导
区、县卫生局妇幼卫生科
省、自治区、直辖市 妇幼保健院
市妇幼保健院(所)
区、县妇幼保健院(所)
街道、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设有社区护士
17
四、我国儿童保健现状
统计指标
年
婴儿死亡率
1990 51‰
2000 32.2‰
2010 下降1/5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1‰ 39.7‰ 下降1/5
• 检查:婴儿无器质性疾病,体重曲线呈低偏趋势 • 最终判断结果:体重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喂养不当
7
什么是社区儿童、青少年健康保健?
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根据儿童、青少年不 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以满足其健康需求为 目的,以解决社区内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 为核心,为他们所提供的系统化服务。
8
社区保健的重点对象
儿童保健 青少年保健
0~6岁学龄 前儿童
学龄期 青春期
3岁内婴 幼儿为重点
学校为重点
9
小儿年龄分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青春期
学龄期
学龄前期
10
一、基本概念
1.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自出生脐 带结扎至生后28天。
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因此此期强调良好的护理和合理的喂 养。
和有抽搐史者 • 麻疹:其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接受大剂量皮质
激素、白血病者暂缓接种,妊娠者。 • 乙肝苗:其成分过敏者
27
2020/5/23
28
(三)预防接种的实施
接 种 证 、 卡 建 立
接 种 前 的 准 备
接
接
种
种
时
后
的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健康检查与监测
定期健康检查
为重点人群提供定期健康检查服务,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及早发现潜 在的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 止病情恶化。
疾病筛查与干预
疾病筛查
针对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开展相应的筛查工作,如糖尿病 筛查、肺癌筛查等,提高早期发现率。
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预防保 健等。
通过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 务。
医联体服务模式
医联体服务模式是指将多个医 疗机构联合起来,形成区域性 的医疗服务体系。
医联体内医疗机构之间资源共 享、信息互通,为居民提供更 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02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服务对 象
儿童保健
01
02
03
04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及早 发现和干预生长偏离或疾病。
促进合理营养
提供科学喂养和饮食指导,确 保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
预防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 种,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病率。
常见病防治
针对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 防治和健康宣教。
医联体服务模式可以整合医疗 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 率和质量。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是指医疗机构通过 互联网技术为居民提供远程医疗咨询 和服务。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可以缓解医疗资源 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可 及性和效率。
远程医疗服务包括在线咨询、远程诊 断、远程会诊等,可以为居民提供更 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服务费用较高
诊疗费用高昂
社区医疗机构的诊疗费用普遍较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社区护理学图文讲义-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一、儿童保健(一)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同时具有三大特点: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而有阶段性的过程;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具有个体差异性。
学龄期:6/7岁~青春期学龄前期:3~(6/7岁)幼儿期:1~3岁婴儿期:满1周岁前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到满28天(二)常见健康问题1.生理性体重下降2.生理性黄疸3.乳腺肿大和假月经4.婴幼儿腹泻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6.营养不良7.肥胖8.龋齿9.近视10.意外伤害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1周以内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下降幅度为出生体重的3%~9%。
于出生后7~10日恢复至原体重,对10天后体重仍下降者应寻找原因。
早开奶和及时补充水分可减少体重下降的幅度。
新生儿黄疸病理性黄疸治疗:蓝光。
3.乳腺肿大和假月经原因:雌激素突然中断;表现:乳腺肿大多出现于生后3~5天,一般2~3周后自然消退,无须处理;假月经可出现于生后5~7天,持续1~3天即自行停止,也无须处理。
4.婴幼儿腹泻发病人群:2岁以内婴幼儿;病原: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感染途径:粪口途径传播;发病季节:夏季、秋冬季;护理:呕吐、腹泻严重者暂禁食,避免进食含纤维素多的大块食物,注意臀红预防;添加辅食注意原则。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人群:3个月至2岁小儿;表现:早期多表现为易激惹、烦躁、夜间惊啼、枕秃。
及时就医治疗可无明显后遗症;预防:怀孕晚期开始补充维生素D;加强室外活动,每日不少于1小时;此外,作为生后2周~2周岁,应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800IU。
6.营养不良病因:喂养不当和(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表现:首先为体重不增,继而体重下降;预防:合理喂养。
7.肥胖病因: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脂肪积聚过多;预防和治疗:合理饮食与积极锻炼。
8.龋齿口腔保健1.预防乳牙龋:孕母在孕期补充钙、磷。
乳牙未萌出时饭后漱口。
前牙萌出开始,每天清洁口腔,用纱布或脱脂棉轻擦牙面。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乙肝预防接种)ppt课件
加强疫苗采购、分配和供应管理,确 保疫苗及时、足量地供应到基层接种 点,满足重点人群的接种需求。
加强社区参与和宣传
提高公众认知度
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社区 居民对乙肝预防和接种重要性的 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 能力。
鼓励社区组织参与
引导和支持社区组织、志愿者等 社会力量参与乙肝预防接种宣传 和推广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 与的良好氛围。
其他途径
如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 体液中也可能含有乙肝病毒,
但传播几率相对较低。
乙肝对人体的危害
01
02
03
慢性感染
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 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和肝癌。
肝功能衰竭
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可导致 肝功能衰竭,严重时可致 命。
其他并发症
乙肝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 其他并发症,如肝性脑病、 门静脉高压等。
总结词
加强监督与评估
详细描述
应加强对乙肝预防接种执行情况的监督与 评估,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估
总结词
评估体系不完善
详细描述
目前乙肝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估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科学 、客观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总结词
加强长期效果评估
详细描述
除了短期效果评估外,还应加强乙肝预防接种的长期效 果评估,以全面了解接种对降低乙肝发病率的作用。
保护重点人群的健康有助于维护整 个社区的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负担。
02 乙肝预防接种基础知识
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04
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分娩、 哺乳等途径从感染的母亲传播
给新生儿。
血液传播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而社区中的重点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因此,做好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工作至关重要。
老年人是社区重点人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对于老年人的保健,定期的健康体检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社区可以组织免费或优惠的体检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在饮食方面,老年人应保持均衡的营养。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等。
同时,要控制盐分和糖分的摄入,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
社区可以开展营养讲座,为老年人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
运动对于老年人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社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运动场地和设施,如健身器材、广场舞场地等,并组织专业的健身指导人员,帮助老年人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儿童是社区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对于儿童的保健,预防接种是关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为适龄儿童提供及时、全面的疫苗接种服务,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此外,儿童的营养状况也需要关注。
家长应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社区可以开展亲子营养课堂,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健康的饮食。
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家长和社区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社区可以设立儿童心理咨询室,为孩子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孕产妇是社区重点关注的特殊人群。
孕期保健对于保障母婴的健康至关重要。
社区应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定期对孕产妇进行随访和检查,包括孕期的体重、血压、血糖监测,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评估等。
在营养方面,孕产妇需要增加营养摄入,但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
社区重点人群中医保健方案
老年人中医保健方案随着位之后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日趋增强,老年人的队伍日趋庞大。
由于年龄的增大,生活机能逐渐衰退,易伴发各种退行性病变,特别是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因此要建立健康科学地生活方式,平日养生要注意三防,其一要防激动、激烈等情绪变化:开始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绞痛、心梗,甚至猝死。
其二防跌倒:由于工作骨质疏松的存在,跌倒后极易骨折,甚至危及生命。
其三防便秘:便秘可以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肺的通、换气功能,腹压升高、养耗增加。
诱发心绞痛、心梗,所以老年人通过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适当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老年人要注意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
三个半分钟是:①醒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②. 起来后坐半分钟;③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钟。
经过这三个半分钟,脑不会缺氧,心脏不会骤停,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猝死、心梗及脑中风。
三个半小时是:①早上起床运动半小时,如快走,打太极拳等,因人而异,运动适量;②中午睡半小时,老年人早上起得早,中午适当需要休息,要使心脏受到保护;③. 晚上漫步行走半小时,减少心梗及高血压的发病率。
老年人动作要缓慢,洗脸水不要过热或过冷,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其衣着应顺四时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由于老年人防御机能减退,衣着应以暖些为好。
祖国医学认为,根据临床上的症候表现、脉象、舌苔,主要有以下九种体质:正常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本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可根据老年人的具体体质选择养生方法如下:1.正常体质养生法2.阴虚体质养生法:补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关键在补阴;五脏之中,肝藏血,肾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养肝肾二脏为要。
3.阳虚体质养生法:祛阳法寒,温补脾肾,因为阳虚者关键在补阳。
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
4.气虚体质养生法: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主管护师社区讲义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学习目标:熟练把握:社区儿童、青青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掌握:社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围婚期与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和护理。
了解:儿童、青少年、老年期特点。
教学重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教学难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儿童保健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学习目标:熟练把握:社区儿童、青青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掌握:社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围婚期与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和护理。
了解:儿童、青少年、老年期特点。
教学重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教学难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儿童保健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学习目标:熟练把握:社区儿童、青青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掌握:社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围婚期与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和护理。
了解:儿童、青少年、老年期特点。
教学重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教学难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儿童保健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学习目标:熟练把握:社区儿童、青青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掌握:社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围婚期与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和护理。
了解:儿童、青少年、老年期特点。
教学重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教学难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儿童保健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学习目标:熟练把握:社区儿童、青青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掌握:社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围婚期与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和护理。
了解:儿童、青少年、老年期特点。
教学重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教学难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儿童保健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学习目标:熟练把握:社区儿童、青青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社区重点人群养生方案
社区重点人群养生方案1.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养生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养生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社区中,存在着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独居老人、居家隔离人员等,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需要得到特殊的关注和照顾。
因此,对这些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养生方案进行研究和探索,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2. 社区重点人群的分类在社区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人群,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根据其特点和需求,我们将社区重点人群分为以下几类:2.1 老年人老年人是社区中最为特殊的一类人群,他们的身体机能、免疫力、代谢能力等均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失眠、记忆力减退、心理萎靡等问题。
因此,老年人的健康养生方案需要考虑到这些特殊需求,比较适合老年人的养生方式包括:•适当的运动:老年人应该逐渐增加运动的量和强度,并注意避免运动过度。
•规律的生活: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饮食健康等。
•心理调节:老年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应该尽可能地减少负面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
2.2 独居老人独居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者子女远离他们的老年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都需要特别关注。
对于独居老人,比较适合的养生方式包括:•较为简单的运动方式:独居老人可以适当进行散步、打扫卫生等较为简单的运动方式,以增强身体机能和保持健康。
•持之以恒的兴趣爱好:独居老人可以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如书法、画画、看书等,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和保持身心健康。
•确保定时就餐:独居老人应保持饮食的健康和规律,确保定时就餐。
2.3 居家隔离人员居家隔离人员是指因疫情等原因被隔离在家中的人员,他们需要采取特殊的养生方案,以维护健康。
对于居家隔离人员,比较适合的养生方式包括:•适当的室内运动:居家隔离人员可以进行适当的室内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6社区护理---儿童妇女保健
*
3.恢复期 经过一定的治疗后,各种临床表现均消失,肌张力恢复, 血液生化改变和X线表现也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经治疗或自然恢复后临床症状消失, 仅重度佝偻病遗留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
我国主要是营养素缺乏引起
原因: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零食较多。
宣传:母乳喂养;适当添加辅食;及时断奶;养成进食 的好习惯,纠正偏食、挑食;及时调整营养结构。
*
1.初期
多数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此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患儿有 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 磨擦,出现枕部秃发。
2.激期 以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为主,乒乓球征。头颅常呈方形, 前囟大及闭合延迟。肋串珠。 “鸡胸”,或 “漏斗胸”, “肋缘外翻”;脊柱后突、侧突;会站走的小儿 “O”型或“X” 型腿。患儿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因腹部肌肉软弱而使腹部膨大, 平卧时呈“蛙状腹” 。
*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
社区护士应在新生儿出院回家后24h内,一般不超过 72h进行家庭访视。
访视目的: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处理,科学育儿 访视次数:生后28d内一般需要访视3-4次即初访、周 访、半月访、满月访
*
共访视2-3次,
*
初访:出生后的3天内(新生儿出院回家后 24小时内,一般不超过72小时)
*
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而造成。
儿童肥胖原因:营养过剩;缺乏运动
宣教:科学喂养知识;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避免过甜 的零食和干果;禁止暴饮暴食;积极参加运动。
*
好发年龄:2-14岁
四大致病因素:致龋细菌;蔗糖;牙菌斑;易感牙齿
社区重点人群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
岑城镇卫生院重点人群中医保健方案一、中医药保健目的运用祖国医学理论,拟定适合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的中医保健方案,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将中医药内容有机地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中医业务的渠道,开辟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径,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二、中医药保健服务对象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
三、中医药保健服务措施(一)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以中医整体观和中医理论整体系统的认知方式,整体与功能调节的艺术,反映中医健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效指导社区居民实践预防保健。
(二)情志调摄:七情是人体对事物的不同反映,强调形神统一和保持“神”的自然稳定调节,移情易性,以情解情,避免七情所伤,防止疾病发生。
(三)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检查和健康状况评价,重点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和早报告,积极控制和改变社区不良行为因素和社会方式。
(四)充分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气功、食疗、药膳、保健运动等自然疗法,激发机体抗病能力。
(五)充分利用社区中医药资源,对社区慢性病人开展康复指导,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供相关的中医药康复知识的咨询和简单易行的康复训练指导。
(六)根据一年四季老年人、妇女、儿童各自特点,制定相应的中医保健药物和保健品应用指导。
(七)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类型,举办各种培训,提高中医药治疗保健效果。
1、社区保健指导人员培训:保健内容、健康教育,调整保健方案,提高服务技能,效果评价考核。
2、社区居民培训:掌握正确的保健方法,接受保健指导训练,提高保健效果。
(1)运用中医理论,对产褥期和更年期妇女开展保健服务:产褥期强调适寒温、避外邪、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适劳逸;更年期加强有关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咨询。
(2)运用中医优势,开展小儿生长发育失调、肺炎、哮喘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指导。
社区重点人群养生方案
社区重点人群养生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的意识越来越高,而社区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向社区重点人群推广养生方案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社区重点人群的养生方案,希望能帮助他们保持身体健康。
高血压人群的养生方案1.合理饮食:高血压人群应少吃盐,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2.科学锻炼:建议高血压人群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3.心态调整:高血压人群应保持心态的平和,避免焦虑压力大,可以通过听音乐、打太极等方式进行放松。
糖尿病人群的养生方案1.合理饮食:糖尿病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高糖高脂的食品,建议多吃高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水果、蔬菜等。
2.控制体重:糖尿病人群应该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3.科学锻炼:建议糖尿病人群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4.注意药物治疗:糖尿病人群应该按照医生建议规律服用口服药和胰岛素等药物,不要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肥胖人群的养生方案1.控制饮食:肥胖人群应避免饮食过量,可以适当减少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增加吃蔬菜、水果等低热量食品的比例。
2.科学锻炼:建议肥胖人群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等,既可以燃烧体内的脂肪,也可以强身健体。
3.调整生活习惯:肥胖人群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
老年人群的养生方案1.坚持适度运动: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
2.保证营养供给:老年人应该保证膳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低脂肪的食品等,还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
3.小心预防跌倒:老年人应该注意自身的安全,尤其需要小心预防跌倒等伤害。
儿童人群的养生方案1.合理饮食:儿童食品应选择健康的食物,不过量,不过油,控制糖分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2.适量运动:儿童应该避免长时间的坐着或看电视玩电脑等,而是应该适量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
社区重点人群养生方案
社区重点人群养生方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区内的人群也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对象。
社区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他们都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照顾。
本文提供了针对社区重点人群的养生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年人养生方案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保养身体,以下是老年人养生方案:饮食养生老年人饮食方面应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还要保持饮食的多样性,摄入更多的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的平衡。
为了保持饮食的新鲜度,老年人也可以适当增加食物的烹饪方式,如选择蒸、煮、爆等方式。
锻炼养生老年人在养生方面提倡适当的锻炼,如散步、小跑、太极拳等。
这些运动方式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并有助于预防老年人患上疾病。
但也要注意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负担,增加身体的疲劳程度。
睡眠养生老年人在睡眠方面应该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养成好的睡眠习惯,可以避免失眠、脑部疾病等。
儿童养生方案儿童养生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儿童养生方案:饮食养生儿童在饮食方面应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应该多吃新鲜的花卉类蔬菜,少喝饮料以及其他刺激性食品。
为了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建议所有的儿童都应该遵循科学、营养、卫生的饮食习惯。
锻炼养生儿童在锻炼方面应该适当增加运动量,一般来说,儿童可以选择各种普及的体育运动课程,如足球、篮球、排球等,这些课程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培养儿童的意志和运动能力。
睡眠养生儿童在睡眠方面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采取隔着网眼纱窗或门缝通风的方式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保持光线适度避免过度照亮,确保室温温度适宜,减少噪音污染,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学习和生长发育的质量。
孕妇养生方案孕妇养生方案旨在提高胎儿健康和孕妇身体素质,以下是孕妇养生方案:饮食养生孕妇在孕期饮食方面,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天然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红枣、核桃、花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1.掌握:社区儿童的保健措施;社区妇女的保健措施;社区老年人的保健措施。
2.熟悉:儿童期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社区妇女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老年期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
3.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各期妇女特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学习重点一、儿童期护理与保健措施(一)新生儿家庭访视社区护士应在新生儿出院回家后24h内,一般不超过72h进行家庭访视。
访视次数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一般需访视3~4次,即初访、周访、半月访、满月访。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增加访视次数。
访视内容可归纳为一观察、二询问、三检查、四宣教、五处置。
每次访视的重点内容为:1.初访重点(生后3天内):①观察新生儿居室内的环境,如温湿度、通风状况、安全及卫生情况等。
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如面色、呼吸、吸吮能力等。
②询问新生儿出生情况,出生方式,有无窒息史,出生时的体重,有无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以及哺乳、睡眠、大小便情况。
③测量体重、身高、体温。
注意检查有无黄疸、脐部有无感染、出血等。
检查有无听觉障碍和其他先天性畸形。
④指导母乳喂养,宣传婴儿抚触的益处和方法,普及新生儿期的家庭护理知识。
⑤发现异常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做好记录,预约下次访视时间。
2.周访重点(生后5~7天):①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
②询问新生儿吮奶、哭声、大小便情况及喂养和护理中是否遇到新问题并给予指导。
③检查脐带是否脱落,若已脱落,检查脐窝是否正常;检查臀部有无红臀,皮肤皱褶处有无糜烂等。
④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处理指导。
3.半月访重点(生后10~14天):①检查生理性黄疸是否消退。
②测量身长体重。
判断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恢复情况,如未恢复应分析原因并给予指导。
检查新生儿听力。
③指导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预防佝偻病。
4.满月访重点(生后27~28天):①询问喂养、护理情况。
②测量体重和做全面体格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寻找原因并给予指导。
(二)定期健康检查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决定定期检查的频率为“421”,即出生后第一年检查4次,1次∕2~3个月;第二年、第三年每年2次,1次∕6个月;3岁以后每年检查1次,但视力、听力及牙齿应坚持每半年检查一次。
如发现异常增加检查次数。
(三)生长发育监测目前我国卫生部规定测量体重的时间分别为:生后一年内测量5次,即生后1、3、5、8、12个月。
第二年3次,即生后15、20、24个月。
第三年2次,即生后30、36个月。
(四)儿童计划免疫1.实施程序:见表6-1表6-1 五种计划免疫疫苗预防接种实施程序表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日破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疫苗混合制剂接种方法皮内注射口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缘上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侧三角肌上臂三角肌中部初种次数 1 3 3 1 3 初种年龄出生时 2个月 3个月 8个月出生时3个月 4个月 1个月4个月 5个月 6个月加强年龄 4岁 1.5~2岁 1.5~2岁6岁白破疫苗二、孕期妇女保健产前检查指导孕妇自怀孕初期开始至怀孕结束,孕妇要进行产前检查。
初查时间在孕12周之前,复查时间为孕12周之后,每4周一次。
孕28周后,每2周一次。
孕36周后,每周一次。
孕期自我监护1.胎动计数:教会孕妇在孕26周开始计数,每天计数3次,分别在早、中、晚时侯,每次计数1小时。
孕妇每天固定一个最方便的时间,采取静坐或侧卧,思想集中,开始计数,当出现胎动时予以记录。
正常情况下,胎动每小时3~5次。
若每小时超过4次提示胎儿安适;3次的胎动次数总和乘以4得12小时胎动次数,若12小时的胎动在30次以上为正常;12小时胎动总数下降至30次以下,提示胎儿缺氧,严重缺氧时,胎动消失。
胎动消失须引起重视,立即进行处理,到医院就诊,否则胎儿有死亡的危险。
2.教其丈夫学会听胎心音: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耳直接贴在孕妇腹部的左右下方(指头位时)或用听诊器听取胎心音,胎心音像钟摆动均匀的“达达达达……”。
正常胎心率120~160/min。
胎心每分钟超于160次或少于120次,或跳动不规则都属异常,说明胎儿在子宫内有缺氧情况,应及时去就医。
3.测量子宫底高度:妊娠4月后,在孕妇腹部摸到子宫底部;嘱孕妇排空膀胱,仰卧位,沿腹中线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子宫底间的距离;每周1次,正常20~34周,每周约增加1cm;34周后增长较慢,平均每周长0.8cm;孕40周时子宫底平均高度34cm。
每次作记录。
连续数周不增,子宫横径不增宽,提示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增加过快过多提示羊水过多或双胎,均应去医院就诊。
4.测孕妇的体重与腹围:孕妇每1~2周至少要称体重一次。
一般情况下,每周增重应不少于0.3 kg,不大于0.5 kg。
整个孕期即妊娠足月时体重约增加10 kg~12.5kg,若增重过快,应警惕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腹围每周增加约6.9mm,一孕月增加约2.7cm。
5.其他:胎膜早破,如一旦发生,孕妇应立即平卧,听胎心,并到医院就诊;阴道出血,一旦出现,应考虑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及时就诊,进一步明确原因。
三、产褥期妇女保健生殖器官的观察1.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圆而硬,宫底脐下一指;产后第一天因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宫底稍上升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10~14天子宫降入骨盆,耻骨联合上方扪不得子宫底。
如不按期复旧,或有压痛,应及时检查与处理。
2.恶露:产后,随着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的血性液体经阴道排出,称恶露,包括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白色恶露。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一般血性恶露持续约1周,以后逐渐转变成浆液性恶露,约2周后转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可持续2-3周。
共持续4到6周,总量约250ml-500ml,持续时间及总量个体差异较大。
如合并感染恶露变为混浊、臭味、量多,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全身症状。
此时应防产褥感染。
计划生育产褥期内禁忌性生活;产后42天起应采取避孕措施,原则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正常分娩者产后3个月可放宫内节育环,剖宫产者一般产后6个月放环;在此之前,42天后用避孕套。
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产后检查包括产后访视和产后健康检查。
产后访视至少3次,分别为产后出院的3天、 14天、28天,目的是了解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和哺乳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产妇应于产后42天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了解内生殖器恢复情况,同时带婴儿来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
乳母用药指导乳母用药后,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乳汁的量很少,不超过摄入量的1%~2%,一般对乳儿不影响。
但不同的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有较大的差异,如母体服用地高辛后,乳汁中含量甚微,服用异烟肼及甲硝唑等药物含量较高。
因此哺乳期应禁用激素类、避孕药、抗代谢药、甲状腺功能抑制剂等;有些药物应慎用,如镇静剂、抗惊厥药物、抗精神失常药、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广谱抗生素和可吸收导泻剂等。
母乳喂养1.母乳喂养的益处:①母乳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各种营养成分易消化吸收;母乳含有免疫抗体可防止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
②母乳喂养婴儿,婴儿能与母亲的皮肤频繁接触,母婴间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
③母乳喂养也有利于产妇健康,可促进子宫复旧,预防产后出血,延长生育间隔;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
2.母乳喂养的方法:①原则是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分娩后半小时内进行第一次吸吮,产后1周内,哺乳次数应频繁些,最初哺乳时间只需3~5min,以后逐渐延长至15~20min。
②产妇喂奶前清洗双手,禁用肥皂和含酒精类物质。
喂奶前不喂糖水。
③哺乳姿势及婴儿含接姿势要正确:婴儿的身体贴近母亲,头和身体要呈一条直线;婴儿的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下颏贴近乳房,防止婴儿鼻部被乳房压迫及头部与颈部过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难。
母亲用C字形的方法托起乳房,用乳头刺激婴儿的口周围,使婴儿建立觅食反射,当婴儿的口张到足够大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婴儿嘴中④每次哺乳后,常规挤1~2滴乳汁涂抹乳头与乳晕,可防皲裂;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1~2min,排除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3.处理好哺乳期乳房的几种情况:①乳房肿胀:常与乳腺管不畅所致乳房形成硬结、乳汁淤积或因感染出现早期炎症有关,应结合全身情况,检查局部。
针对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处理,先用温热毛巾湿热敷配以按摩乳房,促使乳汁流畅,也可行理疗;如属感染则加用抗生素;轻者继续哺乳。
②乳头皲裂:初产妇或哺乳方法不当,容易发生。
轻者可继续哺乳,每次哺乳后应在皲裂处涂敷乳汁,皲裂严重者可暂停哺乳,但要保持泌乳。
③乳汁不足:早期吸吮乳汁为初乳,量少;产后2~3天后才逐渐增多。
因此应鼓励产妇频繁地让婴儿吸吮乳头,做到按需喂哺;同时注意营养的摄入,与婴儿同步休息,奶水就会逐渐增多。
④产妇因病不能哺乳需退奶的方法:维生素B660mg,口服每日3次,连续2~3天;乙烯雌酚5mg,口服每日3次,连续2天。
四、社区老年人的保健措施(一)饮食保健1.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平衡(1)摄取适当的热能,维持理想体重(2)保证优质蛋白质,常吃蛋、奶、豆制品(3)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饮食宜清淡(4)保证各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摄入(5)常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的摄入2.合理的烹调3.一日三餐合理安排,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4.注意饮食卫生5.恰当地进餐方式(二)运动保健1.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老年人根据自已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气功、跳舞等。
2.运动时注意运动的时间和地点运动时间易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饭后1~2小时进行。
每次活动半小时左右,一天运动时间不超过2小时为宜。
地点应为空气清新,安静清幽,噪声和污染较少的地方,如公园、操场等。
3.运动时的着装运动时的着装应舒适、轻便,以棉织品为好。
鞋应轻便、柔软、跟脚、不打滑。
袜子也以透气、柔软的棉线袜为好。
4.自我监测运动强度适宜的运动量对老年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可反映机体的最大摄氧量,摄氧量是反映机体对运动负荷耐受的一个指标。
因此,最适宜的运动量可通过运动后监测最适宜的心率,自我感觉进行综合判断。
最适宜心率=170-年龄,身体健康者可用180作减数。
自我感觉如运动中出现严重的胸闷、心率减慢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治疗。
运动结束后在3分钟内心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量较小;在3~5分钟之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量适宜;在10分钟以上才恢复者,表明运动量大,应减少运动量。
难点解析一、儿童期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一)生理性黄疸【临床表现】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黄疸出现于出生后2~5天,一般14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