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之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
说说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说说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漏电距离)是在两个导电体之间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要求,而电气间隙是不同带电体之间或带电体与机壳(大地)之间不会发生击穿的安全距离,这两个参数如考虑不周,将会引起电路击穿,绝缘失效。
在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应考虑额定电压、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置方向、承受电压时间长短等多种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在先进的设备与产品标准中有此规定值。
如低压电器电控设备有以下规定:额定电压“大于300V小于660V”爬电距离为14MM,电气间隙为8MM——摘录自《电气设计禁忌手册》(P576页)主编李辛(李辛:中国电机工业协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1992。
4。
副主编薜钦琳柴富修机械工业出版社责任编辑:李振标王琳责任校对:丁丽丽1995年9月第一版:1996年9月第二次印刷咱们再看看,有一种低压电器就敢大大地违反这个规定:它是一个“4扁孔三相四线”插座,规格为380V16A上标:CHNT(R)AC30模数化插座A007217浙江囗囗囗囗电器有限公司白色塑料壳绝缘为左右开式(外壳可分为左右两瓣或叫两半儿)不是上下开式或叫上盖下底儿式左右两瓣的连结有的一批用自攻丝螺钉;或有一批使用空心铝管铆钉铆住……外形:上扁孔——竖(长)孔——为零(地)线;下扁孔——横(长)孔——为一个火线(B相);左扁孔——竖孔——为火线(A相);右扁孔——竖孔——为火线(C相)。
打开塑壳,看看内部结构就发现问题了:“左扁孔——A相火线”,与“下扁孔——B相火线”的连结到A、B接线柱的二个铜条之间的距离小得惊人!猜猜它敢小成什么样儿?它才仅仅有4MM!这就是说:它这个“380V16A”的插座的A、B两相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才仅有4MM。
这与上述规定中说的“大于300V小于660V”的电压(380V当在这个范围内)爬电距离应为14MM,电气间隙应为8MM,4MM——→14MM4MM——→8MM,差得多么悬殊!它这样违反规定的后果是什么呢?我曾见到过两例这样的插座在插上插头时爆炸起火团的事例。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算法详细资料说明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算法详细资料说明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一、定义
1、电气间隙:不同电位的两个导电部件间最短的空间直线距离。
2、爬电距离:不同电位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3、隔离距离(机械式开关电器一个极的):满足对隔离器的安全要求所规定的断开触头间的电气间隙。
4、抽出式部件:可以从连接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和试验位置同时应保持与成套设备的机械连接的可移式部件。
5、连接位置:可移式部件或抽出式部件为保证其正常的设计功能而处于完好的连接状态的一种位置。
6、试验位置:抽出式部件的一种位置,在此位置上,有关的主电路已与电源断开但没有必要完全形成隔离距离,而辅助电路已连接好,允许对抽出式部件进行运行试验,此时该部件仍与成套设备保持机械上的连接。
7、分离位置(隔离位置):抽出式部件的一种位置,在该位置时,主电路和辅助电路的隔离距离已达到要求(见7.1.2.2),而抽出式部件与成套设备仍保持机械连接。
8、移出位置:可移式部件或抽出式部件移至成套设备外部,并与成套设备在机械上和电气上均脱离的一种位置。
9、绝缘配合: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一方面与预期过电压和过压保护装置的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预期的微观环境和污染防护方式有关。
10、污染:能够影响介电强度或表面电阻率的所有外界物质的状况,如固态、液态或气态(游离气体)。
11、污染等级(环境条件的):根据导电的或吸湿的尘埃,游离气体或盐类和由于吸湿或凝露导致表面介电强度或电阻率下降事件发生的频度而对环境条件作出的分级。
污染等级1: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
安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

安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IEC/EN60950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 L 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5mm 6mmIEC/EN60065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6mm 6mmIEC/EN60335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Transformer) 6mm 6mm初级—次级(Except Transformer) 6mm 6mmIEC/EN61558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6mm安全规格(系列标准)注:1、IEC/EN60065 适用于:家用电子类产品,例如: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VCD,DVD,电子琴,复读机......2、IEC/EN61558 适用于:安全变压器及安全隔离变压器,例如:空调内置变压器,按摩椅上的变压器,鱼罐内的变压器等,其实,所有产品均可用此标准,但是,由于此标准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产品不申请此产品.除非其他标准类没含盖的产品或客人特殊要求.3、IEC/EN60335适应于:家用电器类产品,例如:电池充电器,灯具,微波炉等.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带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size=2]安全距离[/size]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 PE(大地)≥,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 大地≥,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要开槽.(5)、二次侧部分之间≥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4、有关于布线工艺注意点:如电容等平贴元件,必须平贴,不用点胶如两导体在施以10N力可使距离缩短,小于安规距离要求时,可点胶固定此零件,保证其电气间隙.有的外壳设备内铺PVC胶片时,应注意保证安规距离(注意加工工艺)零件点胶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胶丝等异物.在加工零件时,应不引起绝缘破坏.5、有关于防燃材料要求:热缩套管 V—1或VTM—2以上;PVC套管 V—1或VTM—2以上铁氟龙套管 V—1或VTM—2以上;塑胶材质如硅胶片,绝缘胶带V—1或VTM—2以上PCB板 94V—1以上6、有关于绝缘等级(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2)、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3)、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保护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4)、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5)、加强绝缘: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各种绝缘的适用情形如下:A、操作绝缘oprational insulationa、介于两不同电压之零件间b、介于ELV电路(或SELV电路)及接地的导电零件间.B、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a、介于具危险电压零件及接地的导电零件之间;b、介于具危险电压及依赖接地的SELV电路之间;c、介于一次侧的电源导体及接地屏蔽物或主电源变压器的铁心之间;d、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C、补充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a、一般而言,介于可触及的导体零件及在基本绝缘损坏后有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零件之间,如:Ⅰ、介于把手、旋钮,提柄或类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轴心之间.Ⅱ、介于第二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穿过此外壳的电源线外皮之间.Ⅲ、介于ELV电路及未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b、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D、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一般而言,介于一次侧电路及a、可触及的未接地导电零件之间,或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电路之间或c、TNV电路之间双重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注:ELV线路:特低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SELV电路:安全特低电压电路.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条件下或单一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可触及的零部件之间,以及任意的可触及零部件和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仅对I类设备)之间的电压,均不会超过安全值.TNV:通讯网络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携带通信信号的电路.。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标准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标准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标准。
电气间隙是指电气设备中两个导电部件之间的最小距离,它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
而爬电距离则是指在给定的电压下,两个导电部件之间不会发生击穿现象所需要的最小间隙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标准对于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标准是根据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额定电压越高,对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就越严格。
在不同的电气设备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电气设备的设计和生产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来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这样才能保证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击穿和漏电现象,从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除了在设计和生产阶段严格控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电气设备,定期的维护和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的维护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电气设备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进行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测时,需要特别注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符合标准要求,就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进行绝缘处理、更换部件等,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之,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标准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只有在设计、生产和运行过程中严格控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才能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定期的维护和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问题,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及冲击电压安规要求

表三:基本绝缘电气间隙
等级
测试电压
CATI
CATII 1.5mm 3.0mm 5.5mm
CATIII 3.0mm 5.5mm 8.0mm
CATIV 5.5mm 8.0mm 14.0mm
≤300V 0.5mm >300V ≤600V 1.5mm >600V ≤1000V 3.0mm 表四:双重绝缘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及冲击电压安规要求
表一:双重Leabharlann 缘爬电距离等级测试电压
材料组Ⅰ CTI≧600 3.0mm 6.0mm
材料组Ⅱ CTI≧400 4.2mm 8.6mm 14.2mm 材料组Ⅱ CTI≧400 2.1mm 4.3mm 7.1mm
材料组Ⅲ CTI≧100 6.0mm 12mm 20.0mm 注:材料污染等 级为2级
材料组Ⅱ CTI≧400
材料组Ⅲ CTI≧100 HB
防火等级
ABS PA-757 ABS AF-312 PMMA CM-211
√ √
V-0 HB
注:所有 材料污染 等级均为 2级
注:外壳材料防火等级要求V1级或更优(5V、V0或V1级)。 材料UL黄卡上CTI≧600对应等级为0级,CTI≧400对应等级为1级, CTI≧100对应等级为2级。
CATIII 500 800 1500 2500 4000 6000
CATIV 800 1500 2500 4000 6000 8000
50V 100V 150V 300V 600V 1000V
万用表各部位要求的绝缘等级: 输入插孔 基本绝缘 钳头 基本绝缘 壳体四周 双重绝缘 电池盒 双重绝缘 透明镜 双重绝缘
等级
测试电压
CATI 1.5mm 3.0mm 5.9mm
安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

IEC/EN60950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 L 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5mm 6mmIEC/EN60065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6mm 6mmIEC/EN60335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Transformer) 6mm 6mm初级—次级(Except Transformer) 6mm 6mmIEC/EN61558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6mm安全规格(系列标准)注:1、IEC/EN60065 适用于:家用电子类产品,例如: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VCD,DVD,电子琴,复读机......2、IEC/EN61558 适用于:安全变压器及安全隔离变压器,例如:空调内置变压器,按摩椅上的变压器,鱼罐内的变压器等,其实,所有产品均可用此标准,但是,由于此标准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产品不申请此产品.除非其他标准类没含盖的产品或客人特殊要求.3、IEC/EN60335适应于:家用电器类产品,例如:电池充电器,灯具,微波炉等.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带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size=2]安全距离[/size]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 PE(大地)≥,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 大地≥,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要开槽.(5)、二次侧部分之间≥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4、有关于布线工艺注意点:如电容等平贴元件,必须平贴,不用点胶如两导体在施以10N力可使距离缩短,小于安规距离要求时,可点胶固定此零件,保证其电气间隙.有的外壳设备内铺PVC胶片时,应注意保证安规距离(注意加工工艺)零件点胶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胶丝等异物.在加工零件时,应不引起绝缘破坏.5、有关于防燃材料要求:热缩套管 V—1或VTM—2以上;PVC套管 V—1或VTM—2以上铁氟龙套管 V—1或VTM—2以上;塑胶材质如硅胶片,绝缘胶带V—1或VTM—2以上PCB板 94V—1以上6、有关于绝缘等级(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2)、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3)、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保护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4)、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5)、加强绝缘: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各种绝缘的适用情形如下:A、操作绝缘oprational insulationa、介于两不同电压之零件间b、介于ELV电路(或SELV电路)及接地的导电零件间.B、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a、介于具危险电压零件及接地的导电零件之间;b、介于具危险电压及依赖接地的SELV电路之间;c、介于一次侧的电源导体及接地屏蔽物或主电源变压器的铁心之间;d、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C、补充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a、一般而言,介于可触及的导体零件及在基本绝缘损坏后有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零件之间,如:Ⅰ、介于把手、旋钮,提柄或类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轴心之间.Ⅱ、介于第二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穿过此外壳的电源线外皮之间.Ⅲ、介于ELV电路及未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b、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D、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一般而言,介于一次侧电路及a、可触及的未接地导电零件之间,或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电路之间或c、TNV电路之间双重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注:ELV线路:特低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SELV电路:安全特低电压电路.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条件下或单一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可触及的零部件之间,以及任意的可触及零部件和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仅对I类设备)之间的电压,均不会超过安全值.TNV:通讯网络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携带通信信号的电路.。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国标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国标摘要:一、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定义及区别二、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三、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及举例四、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重要性五、总结正文:众所周知,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那么,究竟什么是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它们有哪些区别?在电力设备中如何应用?我国又有哪些相关规定呢?一、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定义及区别爬电距离是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
它是为了防止电极化导致的绝缘材料带电现象而提出的。
电气间隙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它是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简单来说,爬电距离关注的是绝缘材料,而电气间隙关注的是空间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有着不同的侧重,但都是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在电力设备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设计带灭弧的隔离开关时,固定螺丝之间的距离、触头之间的距离,以及灭弧罩之间的距离都需要根据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来合理设置。
这是因为距离太大了会浪费材料,使产品尺寸变大;距离太小了则不能满足标准要求。
三、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及举例我国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标准规定如下:1.0.4kv电压等级下,电气间隙应大于或等于20mm;2.1-3kv电压等级下,电气间隙应大于或等于75mm;3.6kv电压等级下,电气间隙应大于或等于100mm;4.10kv电压等级下,电气间隙应大于或等于125mm;5.15kv电压等级下,电气间隙应大于或等于150mm;6.20kv电压等级下,电气间隙应大于或等于180mm;7.35kv电压等级下,电气间隙应大于或等于300mm。
此外,爬电距离的计算则需根据污秽等级来确定。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 即可 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 即可 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 10N 力,外壳施以 30N 力, 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 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 材料;
——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 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 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 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爬电距离的决定: 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 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 部分:保险丝前 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 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 如一次侧地对大地 (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 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 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 即可 (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 以上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距离。
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 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
安规之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

1、 一次侧电路对外壳(保护地)的安全距离; 2、 一次侧电路对二次侧电路之间的安全距离。
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是两个导电体之间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而最小电气绝缘间隙主要由表格 2J、 2K 和 2L 来确定。具体查表方法如下:
爬电距离爬电距离是两个导电体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而最小爬电距离只由表格2n再根据实测工作电压有效值和绝缘材料的材料组别确定最小爬电距离由表2n表2n最小爬电距离单位为mm有效值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v污染等级材料组别印制板其他材料2000406304210142025283225005610056125182532364032007516075162232404550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之间的电压测试方法假如开关电源输入有ln和pe则测试图如下图1所示
定)。
表 2N 最小爬电距离
单位为 mm
污染等级
1
2
1
2
3
有效值工作
材料组别
电压(小于或
印制板
其他材料
等于 V) Ⅰ、 Ⅰ、 Ⅰ、 Ⅱ、Ⅲ Ⅱ、Ⅲ Ⅱ、Ⅲ Ⅰ a、Ⅲb a a、Ⅲb
Ⅲa、
Ⅱ
Ⅲb
Ⅰ
Ⅲa、
Ⅱ
Ⅲb
200
0.4 0.63 0.42 1.0 1.4 2.0 2.5 2.8 3.2
250
0.56 1.0 0.56 1.25 1.8 2.5 3.2 3.6 4.0
1、 根据交流电网电压有效值和过电压类别确认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由附录 Z 和表 2J 确定); 表 2J 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安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

IEC/EN60950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 L 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5mm 6mmIEC/EN60065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6mm 6mmIEC/EN60335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Transformer) 6mm 6mm初级—次级(Except Transformer) 6mm 6mmIEC/EN61558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5.5mm 6mm安全规格(系列标准)注:1、IEC/EN60065 适用于:家用电子类产品,例如: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VCD,DVD,电子琴,复读机......2、IEC/EN61558 适用于:安全变压器及安全隔离变压器,例如:空调内置变压器,按摩椅上的变压器,鱼罐内的变压器等,其实,所有产品均可用此标准,但是,由于此标准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产品不申请此产品.除非其他标准类没含盖的产品或客人特殊要求.3、IEC/EN60335适应于:家用电器类产品,例如:电池充电器,灯具,微波炉等.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带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size=2]安全距离[/size]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 要开槽.(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 ——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4、有关于布线工艺注意点:如电容等平贴元件,必须平贴,不用点胶如两导体在施以10N力可使距离缩短,小于安规距离要求时,可点胶固定此零件,保证其电气间隙.有的外壳设备内铺PVC胶片时,应注意保证安规距离(注意加工工艺)零件点胶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胶丝等异物.在加工零件时,应不引起绝缘破坏.5、有关于防燃材料要求:热缩套管 V—1或VTM—2以上;PVC套管 V—1或VTM—2以上铁氟龙套管 V—1或VTM—2以上;塑胶材质如硅胶片,绝缘胶带V—1或VTM—2以上PCB板 94V—1以上6、有关于绝缘等级(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2)、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3)、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保护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4)、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5)、加强绝缘: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各种绝缘的适用情形如下:A、操作绝缘oprational insulationa、介于两不同电压之零件间b、介于ELV电路(或SELV电路)及接地的导电零件间.B、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a、介于具危险电压零件及接地的导电零件之间;b、介于具危险电压及依赖接地的SELV电路之间;c、介于一次侧的电源导体及接地屏蔽物或主电源变压器的铁心之间;d、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C、补充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a、一般而言,介于可触及的导体零件及在基本绝缘损坏后有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零件之间,如:Ⅰ、介于把手、旋钮,提柄或类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轴心之间. Ⅱ、介于第二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穿过此外壳的电源线外皮之间.Ⅲ、介于ELV电路及未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b、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D、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一般而言,介于一次侧电路及a、可触及的未接地导电零件之间,或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电路之间或c、TNV电路之间双重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注:ELV线路:特低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42.4V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SELV电路:安全特低电压电路.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条件下或单一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可触及的零部件之间,以及任意的可触及零部件和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仅对I类设备)之间的电压,均不会超过安全值.TNV:通讯网络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携带通信信号的电路.。
安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安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安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专业术语的天书,实际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可是大有用处。
想象一下,你家的电器。
如果没有这些标准,电器里那些电流啊,电压啊,简直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搞不好就会引发电击、短路,甚至是火灾。
想想看,那可是相当危险的事情,谁敢小觑呢?咱们聊聊什么是电气间隙。
这就像是两块电气元件之间留的“安全距离”,这样电流就不容易越界。
简单来说,就是让电流有点“私人空间”,别老想着往人家那边跑。
比如说,电路板上的电气间隙如果设置得不够,那可就相当于让两个不熟悉的人共用一个小沙发,非但不舒服,还容易闹矛盾。
这种情况下,电流说不定就会跑过去“串门”,结果可想而知。
再说爬电距离,顾名思义,就是电流爬行的“路线”。
这就好比是一条蜿蜒的小路,从一个地方爬到另一个地方。
电流可不想走直线,它爱走弯路。
这个“爬”的过程可不能太短,要给它留点空间。
想象一下,如果小路两旁都是尖尖的石头,电流没准就会觉得“疼”,结果可能就会跑偏,甚至引发故障。
设定合适的爬电距离,能有效防止电流在不该去的地方乱窜,保持一切的正常运转。
在生活中,这些标准就像是交通规则,大家都要遵守,才能避免意外发生。
你想啊,如果路口没有红绿灯,行人和车辆岂不是要闹得不可开交?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设置,正是为了维护这条电气“高速公路”的畅通无阻。
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比如变压器和电机,它们的内部结构复杂,更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来确保安全和高效。
这些间隙和距离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得根据使用环境、材料特性等多方面考虑。
就像是做菜,调料放多放少,火候掌握得当不当,味道就天差地别。
对于电气设备来说,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作条件,都会影响到电流的流动特性,这可得仔细琢磨,才能找到那个“最佳”的状态。
别以为这些都是理论上的东西。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标准的落实可是需要工程师们反复测试和验证的。
设计师们甚至需要用到专业的测量工具,来确保一切符合要求。
PCB设计指南:安规、布局布线、EMC、热设计、工艺

PCB设计指南:安规、布局布线、EMC、热设计、工艺Part 1安规距离要求部分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一、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距离要求:1、爬电距离:输入电压50V-250V时,保险丝前L—N≥2.5mm,输入电压250V-500V时,保险丝前L—N≥5.0mm;电气间隙:输入电压50V-250V时,保险丝前L—N≥1.7mm,输入电压250V-500V时,保险丝前L—N≥3.0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5、变压器两级间≥6.4mm以上,≥8mm加强绝缘。
Part 2抗干扰、EMC部分一、长线路抗干扰在图二中,PCB布局时,驱动电阻R3应靠近Q1(MOS管),电流取样电阻R4、C2应靠近IC1的第4Pin,如图一所说的R应尽量靠近运算放大器缩短高阻抗线路。
因运算放大器输入端阻抗很高,易受干扰。
输出端阻抗较低,不易受干扰。
一条长线相当于一根接收天线,容易引入外界干扰。
在图三的A中排版时,R1、R2要靠近三极管Q1放置,因Q1的输入阻抗很高,基极线路过长,易受干扰,则R1、R2不能远离Q1。
在图三的B中排版时,C2要靠近D2,因为Q2三极管输入阻抗很高,如Q2至D2的线路太长,易受干扰,C2应移至D2附近。
二、小信号走线尽量远离大电流走线,忌平行,D>=2.0mm。
三、小信号线处理:电路板布线尽量集中,减少布板面积提高抗干扰能力。
四、一个电流回路走线尽可能减少包围面积。
如:电流取样信号线和来自光耦的信号线五、光电耦合器件,易于干扰,应远离强电场、强磁场器件,如大电流走线、变压器、高电位脉动器件等。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安规知识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by pingsh1995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1.确定电气间隙步骤确定工作电压峰值和有效值;确定设备的供电电压和供电设施类别;根据过电压类别来确定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大小;确定设备的污染等级(一般设备为污染等级2);确定电气间隙跨接的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2.确定爬电距离步骤确定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值;确定材料组别(根据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其划分为:Ⅰ组材料,Ⅱ组材料,Ⅲa组材料,Ⅲb组材料。
注:如不知道材料组别,假定材料为Ⅲb组)确定污染等级;确定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3.确定电气间隙要求值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 4943:2H 和2J和2K,60065-2001表:表8和表9和表10)检索所需的电气间隙即可决定距离;作为电气间隙替代的方法,4943使用附录G替换,60065-2001 J替换。
GB 8898-2001:电器间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电压,查图9来确定。
(对和电压有效值在220-250V范围内的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零部件,这些数值等于354V峰值电压那些数值:基本绝缘3.0mm,加强绝缘6.0mm)4.确定爬电距离要求值根据工作电压、绝缘等级及材料组别,查表(GB4943为表2L,65-2001中为表11)确定爬电距离数值,如工作电压数值在表两个电压范围之间时,内差法计算其爬电距离。
GB8898-2001其判定数值等于电气间隙,如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加强绝缘可减少绝缘可减少1mm:1.这些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会受外力而减小,但它们不处在外壳的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与危险带电零间;2.它们靠刚性结构保持不变;3.它们的绝缘特性不会因设备内部产生的灰尘而受到严重影响。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国标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国标
摘要:
1.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定义
2.国标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规定
3.影响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因素
4.如何在设计和使用中遵守国标要求
5.国标对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重要性
正文: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电气安全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以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爬电距离是指两个导电部件之间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表面电场强度引起空气击穿的最小距离。
电气间隙则是指两个导电部件之间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介质击穿或电弧放电引起短路的最小距离。
这两个参数都是衡量电气设备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影响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设备材料、电压等级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
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
例如,根据GB 50254-2014《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应满足相应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定期对
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始终符合国标要求。
国标对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方面,这些要求可以有效防止由于电气击穿、电弧放电等引起的火灾、触电等事故;另一方面,它们也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的重要措施。
总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国标规定对于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我们的家庭,为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世界各国均有相关法规以约束电器产品对人身造成的各种伤害。
因此,安全性设计在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安全距离是在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属于电工电气产品安全距离的两种形式,在灯具、信息技术设备、音视频设备以及家电类产品的安规检验中均不可或缺。
而实际在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实际测量中往往有不同的结果差异,本文就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定义及测量谈谈几点理解。
定义电气间隙是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是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人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一般而言,如果不是污染等级为1,爬电距离通常要大于电气间隙。
测量步骤步骤一)电气间隙的测量步骤确定工作电压峰值和有效值;确定设备的供电电压和供电设施类别;根据过电压类别来确定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大小;确定设备的污染等级(一般设备为污染等级2);确定电气间隙跨接的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二)爬电距离确定步骤确定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值确定材料组别;确定污染等级;确定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要求值:电气间隙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检索所需的电气间隙即可决定距离。
在日常测量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不同的人往往结论有差异,首先要注意是否引入了过多的人为误差。
针对具体产品选用恰当的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
安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

IEC/EN60950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 L 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5mm 6mmIEC/EN60065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6mm 6mmIEC/EN60335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Transformer) 6mm 6mm初级—次级(Except Transformer) 6mm 6mmIEC/EN61558 空间距离 /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 3mm 3mm保险丝本体 3mm 3mm初级—次级 5.5mm 6mm安全规格(系列标准)注:1、IEC/EN60065 适用于:家用电子类产品,例如: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VCD,DVD,电子琴,复读机......2、IEC/EN61558 适用于:安全变压器及安全隔离变压器,例如:空调内置变压器,按摩椅上的变压器,鱼罐内的变压器等,其实,所有产品均可用此标准,但是,由于此标准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产品不申请此产品.除非其他标准类没含盖的产品或客人特殊要求.3、IEC/EN60335适应于:家用电器类产品,例如:电池充电器,灯具,微波炉等.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带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size=2]安全距离[/size]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 要开槽.(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 ——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4、有关于布线工艺注意点:如电容等平贴元件,必须平贴,不用点胶如两导体在施以10N力可使距离缩短,小于安规距离要求时,可点胶固定此零件,保证其电气间隙.有的外壳设备内铺PVC胶片时,应注意保证安规距离(注意加工工艺)零件点胶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胶丝等异物.在加工零件时,应不引起绝缘破坏.5、有关于防燃材料要求:热缩套管 V—1或VTM—2以上;PVC套管 V—1或VTM—2以上铁氟龙套管 V—1或VTM—2以上;塑胶材质如硅胶片,绝缘胶带V—1或VTM—2以上PCB板 94V—1以上6、有关于绝缘等级(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2)、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3)、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保护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4)、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5)、加强绝缘: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各种绝缘的适用情形如下:A、操作绝缘oprational insulationa、介于两不同电压之零件间b、介于ELV电路(或SELV电路)及接地的导电零件间.B、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a、介于具危险电压零件及接地的导电零件之间;b、介于具危险电压及依赖接地的SELV电路之间;c、介于一次侧的电源导体及接地屏蔽物或主电源变压器的铁心之间;d、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C、补充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a、一般而言,介于可触及的导体零件及在基本绝缘损坏后有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零件之间,如:Ⅰ、介于把手、旋钮,提柄或类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轴心之间. Ⅱ、介于第二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穿过此外壳的电源线外皮之间.Ⅲ、介于ELV电路及未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b、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D、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一般而言,介于一次侧电路及a、可触及的未接地导电零件之间,或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电路之间或c、TNV电路之间双重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注:ELV线路:特低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42.4V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SELV电路:安全特低电压电路.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条件下或单一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可触及的零部件之间,以及任意的可触及零部件和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仅对I类设备)之间的电压,均不会超过安全值.TNV:通讯网络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携带通信信号的电路.。
PCBA板安规距离的要求:电气间隙Clearance和爬电距离Creepage

Clearance和Creepage的区别,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意思及区别Clearance(电气间隙)是什么意思Clearance: 电气间隙--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Creepage(爬电距离)是什么意思Creepage: 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Clearance和Creepage的区别,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区别按照字面意思,Clearance(电气间隙)是指两点空间的最短距离。
Creepage(爬电距离)是是指两点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
从下面这张图很明显的能够看得出来。
上面的实线是Clearance(电气间隙)的最短距离,下面虚线是沿着绝缘表面Creepage(爬电距离)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BMS里面的安规设计: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下)

上接前文,这一篇主要介绍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还是要事先介绍几个概念定义。
污染等级对于绝缘来说,固体内部绝缘效果最好,然后是气体内部,最差的是固体和气体分界处表面;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污染导致,为了量化污染程度,它被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图片来源于GB/T 16935.1-2008):对于BMS来讲,因为PACK的IP等级一般为IP67,是一个比较良好的密闭环境,所以这里的污染等级一般选择为污染等级2。
绝缘材料的CTI相比电痕化指数(CTI)是用来对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进行评价的等级参考,CTI数值越大,代表绝缘性能越好;对BMS实际应用来说,涉及到的绝缘材料主要是PCB、器件材料和壳体材料;一般通用的要求是PCB的CTI≥175,其他材料CTI≥600。
海拔修正系数海拔主要对电气间隙有影响,在2000m以下不考虑海拔影响,但2000m以上就要考虑,主要方法就是需要乘以一个海拔系数做降额,具体见下表。
BMS一般应用环境的海拔要求在5000m以下,所以海拔因素也是要考虑的。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计算的方法其实说白了就是查表法。
最小电气间隙的确定根据GB/T 16935.1,电气间隙应以承受所要求的冲击耐受电压来确定。
说得浅显些,需要选取一个在实际电路中出现的最大过压值,然后对应下表,直接选择对应的电气间隙。
这里再澄清一下,GB/T 16935.1是一个通用的安规标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电动汽车的安规标准,所以暂时参考通用标准。
在GB/T 16935.1里面,推荐了几个额定冲击电压的优选值,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可以选择2500V作为BMS加强绝缘的冲击耐受电压。
这样的话,污染等级为2、非均匀电场、耐受电压2500V,那么对应的最小电气间隙为1.5mm,注意还要乘以海拔系数:1.5*1.48=2.22mm,再留一下余量的话,一般可以取做3mm作为加强绝缘的最小电气间隙。
最小爬电距离的选取爬电距离也是类似方法,跨接在爬电距离两端的长期工作电压的有效值决定了爬电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示波器探头
交L
流
电N
网
输 入
PE
变压器
一次 电路
光耦
二次 电路
+Vo
RL -Vo
电源产品
图1 假如开关电源输入只有 L、N 则测试图如下图 2 所示:
示波器探头
交 流L变压器来自电一次网
电路
输N
入
光耦
二次 电路
+Vo
RL -Vo
图2 实例分析
实测 100~240VAC 输入开关电源初次级最大电压波形如下图 3 所示,工作电压峰值为 500V,工作电压有效值为 265V,根据表 2J 可知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为 2500V。
爬电距离计算:按照污染等级 2、材料类别Ⅲ可知 265V 有效值电压在表 2N 的 250V 和 320V 之间,而 250V 时基本绝缘为 2.5mm,320V 的基本绝缘为 3.2mm,即 265V 电压基本
绝缘为
即加强绝缘为 5.3mm 海拔对安全距离影响
以上查询的安全间距只适用于海拔 2000m 以下,而对于海拔 2000 以上的情况,安全 距离需要乘以一定系数。标准 GB/T 16935.1 的表 A2 给出了海拔与系数的对应关系,比如 海拔 5000mm 时,最小安全间距需要乘以 1.48 倍。
1、 根据交流电网电压有效值和过电压类别确认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由附录 Z 和表 2J 确定); 表 2J 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2、 首先确定污染等级,再根据实测两点峰值工作电压 B 和上述确认的交流电网电源瞬 态电压值可确定最小电气间隙为 C1(由表 2K 确定);
表 2K 一次电路绝缘以及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绝缘最小电气间隙(海拔 2000m 以 下) 单位为 mm
在 IEC60950、GB4943-2011 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需要的最小安全距离,而安全 距离又包括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两种。对于开关电源主要需要保证最小安全距离的地方有以 下两个方面:
1、 一次侧电路对外壳(保护地)的安全距离; 2、 一次侧电路对二次侧电路之间的安全距离。
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是两个导电体之间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而最小电气绝缘间隙主要由表格 2J、 2K 和 2L 来确定。具体查表方法如下:
图3 电气间隙计算:按照u ZHIYUAN Electronics Stock Co., Ltd. 文章源自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3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电源产品
即最小电气间隙的基本绝缘为 C1+C2=2.34mm(由于峰值电压 500V 大于输入电压峰值), 加强绝缘为 4.68mm;
4、 如果 B 大于交流电网峰值则最小电气间隙为 C1+C2,如果 B 小于或等于交流电网峰 值则最小电气间隙就等于 C1。
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是两个导电体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而最小爬电距离只由表格 2N 来确
定;具体查表方法如下:
1、 确定污染等级;
2、 再根据实测工作电压有效值和绝缘材料的材料组别确定最小爬电距离(由表 2N 确
320
0.75 1.6 0.75 1.6 2.2 3.2 4.0 4.5 5.0
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之间的电压测试方法
假如开关电源输入有 L、N 和 u ZHIYUAN Electronics Stock Co., Ltd. 文章源自广州致远电u ZHIYUAN Electronics Stock Co., Ltd. 文章源自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1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电源产品
3、 确定污染等级后,再根据实测两点峰值工作电压 B 和电网电源瞬态电压确认附加电 气间隙 C2(由表 2L 确定); 表 2L 一次电路的附加电气间隙(适用于海拔 u ZHIYUAN Electronics Stock Co., Ltd. 文章源自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4
定)。
表 2N 最小爬电距离
单位为 mm
污染等级
1
2
1
2
3
有效值工作
材料组别
电压(小于或
印制板
其他材料
等于 V) Ⅰ、 Ⅰ、 Ⅰ、 Ⅱ、Ⅲ Ⅱ、Ⅲ Ⅱ、Ⅲ Ⅰ a、Ⅲb a a、Ⅲb
Ⅲa、
Ⅱ
Ⅲb
Ⅰ
Ⅲa、
Ⅱ
Ⅲb
200
0.4 0.63 0.42 1.0 1.4 2.0 2.5 2.8 3.2
250
0.56 1.0 0.56 1.25 1.8 2.5 3.2 3.6 4.0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电源产品
安规之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
本文从安规距离基本定义入手,解析了 IEC60950、GB4943-2011 标准中的爬电距离和电 气间隙的查询方法并描述了工作电压测试规范,最后针对实测电压波形图进行了分析与计 算。从理论解析到实例分析,一步到位让你轻松了解开关电源的安规间距。 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