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

条文说明

SZ-08-2000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2000 上海

目次

1总则 (2)

2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3)

2.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

2.2基坑围护结构施工 (3)

2.3土体加固 (3)

2.4坑内井点降水 (4)

2.5支撑体系 (5)

2.6基坑排水 (5)

2.7承压水处理 (6)

2.8出土、运输和弃土 (6)

3基坑开挖 (7)

3.1 基坑开挖程序 (7)

3.2 支撑 (10)

3.3基坑纵向放坡 (11)

3.4基坑挡墙封堵 (12)

3.5坑底开挖与底板施工 (12)

3.6拆除支撑及井点 (13)

4信息化施工 (14)

4.1施工监测 (14)

4.2地下管线监护 (15)

4.3建(构)筑物监护 (16)

1 总则

1.0.1在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繁多的上海市区修建地铁车站,常会碰到深基坑施工中的周围环境保护的风险性问题。在上海地铁一、二号线建设中,针对上海流变性软土的特征,参考国内外深基坑工程理论和经验,并通过大量现场量测资料的反馈分析,建立了一套考虑时空效应规律的控制基坑变形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运用在地铁一、二号线车站深基坑和十余个邻近正在运行的地铁隧道的深基坑工程中(如新世界大厦、香港广场等),均达到了的控制基坑变形、保护周围环境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确保今后上海地铁基坑的质量与安全,避免因基坑施工不当而造成周围环境损坏,现制定本规程,以便施工和监理等部门掌握和应用。

1.0.2为了更好的与其他规范和标准相衔接,本规程中将基坑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与《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GJ08-236-1999)中基坑等级: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相对应。

根据上海地铁一、二号线工程量测和实践经验,凡基坑挡墙最大水平位移δh≥0.5%H(H 为基坑开挖深度)的车站基坑,均出现后期差异沉降大、漏水较多的现象,故在本规程中将《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三级标准取消,以保证车站结构防水的工程质量。

在分段划分开挖段时,每段最短20m,以保证基坑外纵向不均匀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1.0.3本规程特别强调信息化施工,这是根据国内外成熟的施工经验、特别是上海地铁二号线风险较大的几个车站深基坑施工经验而提出的。在规程中要求对施工中的基坑及其周围环境的变形速率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按反馈信息调整和优化施工措施,以有效控制变形,防险情于萌芽状态,不允许出现急救抢险的情况。

2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2.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1.1施工步序和参数是对开挖顺序每步开挖的空间尺寸、开挖时限、支撑时限、支撑预应力等各工序的定量施工管理指标,是控制基坑及其周围环境变形的重要技术参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按照可行、可靠、合理的原则予以选定。实践证明:合理选定和严格执行施工参数,才能满足设计所提出的变形控制要求,使得各工况下的变形预测值和实测值基本符合,确保整个基坑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2.1.2监护措施可分为两种:一是在开挖前对邻近管线及周围建(构)筑物进行预加固来增强其承受变形的能力,减少基坑开挖而引起的变形;二是在施工过程中结合跟踪监测,采用备用的变形控制措施来控制基坑挡墙和保护对象的变形(变形控制措施可参见条文说明4.2.2和4.

3.2)。

2.2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

2.2.1为防止地下连续墙槽壁失稳坍塌而导致周围环境的安全问题,可采用以下措施:1、减小槽幅长度;2、加固槽壁土体;3、抬高泥浆液面或降水以加大墙槽内外的液面高差;4、提高泥浆比重;5、尽量缩短成槽到砼浇灌的时间;6、在保护对象和墙槽之间设置隔离桩。

对于用H型钢加强的水泥搅拌墙,则应结合监测数据采用如下方法优化施工参数,以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1、控制浆液流量;2、控制提升速度;3、掺入适量速凝剂;4、采用跳幅搅拌的施工步序。

钻孔灌注桩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必要时可采用类似地下墙的治理方法。

2.3 土体加固

2.3.1由于水泥土或注浆加固需养护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设计强度,因此该类加固施工应尽早安排。在工期紧迫时,可掺加适量早强剂以缩短龄期。

2.3.2土体加固的目的主要有:

1、对地下墙底因清孔不好沉渣较厚、地下墙承受上部荷载或者逆作法施工的车站地下墙等情况,应进行地下墙墙底注浆加固;

2、当开挖土坡的稳定性满足不了安全度要求时,可在一定土坡范围内进行土体加固;

3、为提高基坑挡墙内侧的被动土压力,可按设计

具有夹薄层粉砂的粘性土或粘性土与砂性土互层中,

对基坑内地面至基坑底以下一定厚度的土体,采用超

前降水法加固被动区土体。

4、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树根桩等做围护结构时,可

在围护结构外侧用水泥搅拌桩或注浆等方法加固土体

以形成防水帷幕。

5、由基坑转角处的斜撑产生的平行墙面的分力可

能会引起挡墙转角处外侧土体产生较大抗力,为防止

转角结构转动,应在转角处抗力较大的被动区进行可

靠加固。(见图2.3.1)

2.3.3 加固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加固体的强度、施工条件、加固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造价等因素。

2.3.4 土体加固是一项隐蔽工程,应在基坑开挖前检测加固效果。检测方法可根据加固土体强度的大小,选用取芯试验、静力触探试验、轻便触探试验、标准触探试验等,检测数量宜保证每百平方米测两孔。

2.3.5 通常在水泥搅拌桩、旋喷桩、注浆等施工时会由于挤土效应而出现邻近管线、建筑物先隆起后下沉的现象,因此在靠近保护对象施工时应特别注意监护工作。在施工中要通过地面变形的跟踪监测数据,调整和优化以下施工参数:1、单位深度浆液量;2、注浆管提升速度;3、掺入适量速凝剂;4、注浆压力等。

2.4 坑内井点降水

2.4.1 坑内井点降水(图2.4.1)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地下水位降低后的土体固结来提高基坑被动区土体强度。 漕宝路地铁试验段101#端头井降水试验以及工程实测数据证明:夹薄层粉砂(K h ≥10-5cm/sec )的粘性土层,在降水3周后,土体抗剪强度增加30~50%,含水量减少30%。 2.4.2 降水必然会形成降水漏斗,从而造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要结合地下水位和周围环境监测,合理使用井点降水。在邻近保护对象附近一定要形成封闭的隔水帷幕后才能开始降水。

在采用回灌措施保护周围环境时要注意:回灌井点的滤管长度应大于抽水井点的长度(通常大2~2.5m );回灌必须使用清洁水;回灌设备应经常检查,防止堵塞;在回灌井点的保护范围内应设置水位观测孔,根据水位变化来调节回灌水量。

在降水期间,还要随时注意抽出的地下水是否浑浊,防止抽水带走土层中的细颗粒。 工程实例 延安东路隧道工程盾构进2#工作井时,在邻近工厂建筑物边线外10m 设喷射井点,而在建筑边线外2m 处设一排1.5m 间距的回灌水管,用水泵加压灌水,并在距建筑边线外4m 处打设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最终达到了预期的保护效果(图2.4.2)。

2.4.3 坑内降水并出现坑内外水头差后,基坑内的挡墙土压力会小于外侧压力,由此引发坑内土体的侧向固结,表现为挡墙向基坑内移动和坑外沉降,这在降水持续时间长、坑外建筑物超载大时尤为明显。

工程实例 地铁二号线河南路车站4#出入口(157#地块),紧靠该基坑的东海商都的地面超载为7t/m 2,基坑开挖前降水近5个月,东海商都沉降约7~8mm (图2.4.3)。 图2.4.1

图2.4.2 图

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