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公开课一等奖PPT

合集下载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 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 《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 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写作背景
义熙元年(405年)。41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最后一次出 仕,做了85天的彭泽县令。到任81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 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 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 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 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 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 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自悔 自醒 自我宽慰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乘舟归家的轻松愉快 归家的迫不及待
文本研读
思考2:赏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用了什么手法,体 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 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 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文本细读
齐读“辞”,探讨行文线索及文章结构,作者 围绕“归去”写了哪些内容呢?
●叙事线索
归途 抵家 室内 园中
虚写
第一段
荒芜 为什么 ※使心志被形体所役使 被动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 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
挽回
补救 指出来做官
何,为什么
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
作者简介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彭泽县 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 就请求去那里。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 之情。何则?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 切:紧急、急切
➢ 交病:(身心)都感到痛苦。交: 都,一齐,同时;病:困乏。
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 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 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分析小序
1.小序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2.既然最终选择“归去”,那此前陶渊明因何就职? 3.陶渊明又为何辞官?根本原因是什么?
小序交代了做官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以及写作的时间和背景。
思考2:既然最终选择“归去”,那此前陶渊明因何就职?
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回去
助词,无义 语气词 文体
“辞”源于屈原创造的诗体“楚辞”,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 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特点:①句式散化,一般押韵。②两句一组,四句一节。③六字句为 主,一般每句三拍。
掌握字音词义:
惆怅 chóuchàng 飏 yáng 熹微 xī 樽 zūn 觞 shāng 眄 miǎn 庭柯 kē 矫 jiǎo 岫 xiù 翳 yì 盘桓 huán 棹 zhào 窈窕 yǎotiǎo 遑遑 huáng 皋gāo
➢ 尝:曾经,过去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 从:从事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 ➢ 人事,指做官。(今义:常指人的离
生之志。犹望一稔rěn, 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
当敛裳宵逝。
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
作)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
知心话 名作动,
指耕种之事
弹琴读书
幽深曲折的样子
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
有时
名作动,划桨
暗含人生际遇之坎坷
形作动,欢喜羡慕
行将结束
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矛盾
疏通第四段
回去吧
为什么
取独
取独
确实 指做官
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
大概 是,正确;非,错误
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遗憾 取独
行人
恨晨光之熹微。
第一段小结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家之急切 自责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归家之缘由
文本解读
总结:文章第二段作者抵家后有哪些活动?体现了作者什么 样的心情和志趣?
抵家之乐 载欣载奔
室内之乐
自酌 怡颜 寄傲 易安
园中之乐
园日涉 以成趣
欣喜若狂
舒适安逸
留连忘返
怡然自得、淡泊孤傲、归隐之志
疏通第三段 停止
驾车 疑问代词,什么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助词
意动,认为...愉悦 意动,认为...快乐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
算了吧 寄生 天地之间 何 从心所欲 指生死
什么
立,扶着
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

神仙居住的地方 希望, 留恋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并序》PPT课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并序》PPT课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
• 以“陶渊明,我想对你说”写一段 话。



陶 渊

明辞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官、大济苍生是他的初衷 • 鄙弃官场、蔑视权贵是他的节操 • 淡泊明志、闲适自在是他的追求 • 娱情诗酒、躬耕田亩是他的情趣 • 保洁守志、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
乐天知命、不忘思忧是他人生的真悟

《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 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 ppt课件
8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
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0
久户狗暧榆方开羁误少 在庭吠暧柳宅荒鸟落无 樊无深远荫十南恋尘适 笼尘巷人后余野旧网俗 里杂中村檐亩际林中韵 ,,,,,,,,,, 复虚鸡依桃草守池一性 得室鸣依李屋拙鱼去本 返有桑墟罗八归思三爱 自余树里堂九园故十丘 然闲颠烟前间田渊年山 。。。。。。。。。。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面对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 以天命为乐,还犹疑彷徨什么呢?
31
聊 乘 化 以 归 尽
登 皋 以 舒 啸
32
一、叙事线索
行文线索
归途 抵家 居室 涉园
归 心 似

欣 喜 若 狂
怡 然 自 乐
27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既可以探寻那幽深曲折的沟壑,也可以走过那 道路崎岖的山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 一生将要结束。
28
乐 琴 书 以 消 忧



留 连 忘 返
33
二、感情线索
自责自悔
(1段)
自安自乐
(2、3段)
乐天安命
(4段)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优秀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优秀课件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 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

北宋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归 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抵押家一时 个的韵欣ou喜韵又脚体是现“游在”哪“求些”“语优句”“当畴中”“?舟”“丘南”“流宋”“休朱” 熹 : 其 辞 义 夷 旷 萧 散 , 虽 托 楚 声 而 无 其 尤 怨
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
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切 蹙 之 病 。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 之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 郡里一位督邮来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 以明心志。
叁 陶渊明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频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肆 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 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 散文家。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
他的作品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 对后代诗人产生很大的影响。被后世称作“田 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
主要作品有:组诗《归园田居》《饮酒》,散 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 来兮辞(并序)》。
山水田园,是失意的封建文人最后的精神家园。 在这篇《归去来兮辞》中,你能否读出——
• 痛苦孤寂的诗人, • 在努力自我宽慰,自我疗愈。
• 他内心矛盾挣扎, • 在努力与自己和解!
第一节
何,为什么
身体 役使 何,为什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 形 役,奚惆怅而独悲?
被动句
规劝,挽回
赶上,补救
著名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 ……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全)令种秫 谷(shú :黏高粱,可以做烧酒,), 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坚持) 请种粳( jīng:和大米相同,是稻谷的总 称)。乃使一顷(100亩)五十亩种秫,五十 亩种粳。素简贵(向来简朴自爱),不私事 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告诉)应束带 见之,潜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 小儿!”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兮辞》。
第二节
横木为门,简陋的房屋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 门。省略句(于)
代指隐士住处
形作名,小孩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仅能容纳双膝,
拿起
看 使动,使愉快 形作名,傲世的情怀 知道 形容居处狭小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审 容膝 之易安。
树木枝茎,此指树

《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一等奖奖课件.ppt

《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一等奖奖课件.ppt
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谏,止,此处解释为挽救。语出《 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乃瞻衡宇:
衡,通“横”,衡宇,横门,隐士居住的用横木为门的 简陋居室。《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 迟。”意思是贤者安于贫贱。古代的人们常用“衡门”、 “衡宇”指贫贱者的居处。
3、三径就荒: 萧统《文选》李善注引《三辅决录》说:汉蒋诩隐居时, 在房前的竹子下开了三条小路,只和求仲、羊仲两人来往, 后人就以三径作为隐者居所之称。
《归去来兮辞》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我家境贫困,耕田植桑不够用来供给自 己(生活)。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 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 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饥冻之事虽然是急迫,但违背自己 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我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了口腹 的需求而驱使自己;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于是烦恼感慨,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 志愿。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 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遗憾晨
光朦胧天不亮。
状语后置句
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请摘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田园将芜” “心为形役” , “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 “迷途未远, 今是昨非”
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 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优秀课件(25张PPT)_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优秀课件(25张PPT)_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思考讨论
在这种对比中,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世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其形象也就跃然于纸上了。 “乙巳岁十一月”中的“乙巳”采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 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
情在景中,景与物也有人情和个1性.“。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有什么深刻内涵?
本文是如何体现辞赋的文体特点的?
《二归是去 “饥来冻兮虽辞切并,序违》己是交陶病渊”;明创既作有的抒作情者小赋对,久也是违一的篇脱田离园仕途生、活回归的田向园的往宣,言。又有恨自己没早些归来的感叹,同时“松 下此列句对 是有说关郭文教化授常的识妻的子表。述,不菊正确犹的存一项”是更( )是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
写作特点
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的感慨、追求、遗憾、喜悦等感情,不是直接生发, 而是借助了对景物的形象描写。情在景中,景与物也有人 情和个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结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 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出仕和辞官的原因,以及归 田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 达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文章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 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 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 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 、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 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
第三单元
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导入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语助词
请允许我
古今异义,农事,春耕。
形容词意动,以……为悦,以……为乐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 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 之行休。
形作动,羡慕
将要
既……又
顺应天时,适合时令
田园生活之乐
农村生活的乐趣
和亲戚们谈家常
弹琴读书
准备劳作
驾车出游
第三段:归田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以:介词,用来。宾语前置
生:动词,维持。
会:适逢,恰逢。
以…为:把…作为
以:介词,因为。
见…于:固定格式,表被动。
去:距离。
之:结构助词,的。
寻:时间副词,不久。
慷慨:感慨,叹息
去:离开
研读序文
0
1.序讲了哪些内容? 交代了文本写作的时间、背景,叙述了作者做官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2.作者辞官的原因有哪些?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3)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4)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3.辞官原因中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第(1)点: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05全文主旨
《归去来兮辞》 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海德格尔说:“如果说漂泊是诗人的天职,那么还乡就是诗人的宿命。”陶渊明的意义,就在于他向我们提出了“还乡”的命题,并告诉我们,出发,但不要迷失了自己,追求,但别忘了回归家园。 陶渊明为后人创造了精美的言语,后人读之,明白言语的意义固然重要,但文章的价值更在于言语本身。读时充分感觉到言语的存在,让言语连同意义,连同作者的心灵,依附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不仅为我们所知,更为我们所有。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教学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教学课件
(序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供给自己生活 )。幼稚盈 ( 满 )室,瓶( 盛粮食的器皿 )无储粟,生生( 维持生活 )所资,未见 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 轻快的样子 )有怀,求之靡 ( 无,没有)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 因为 ) 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 ( 距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伸志而不能。内心的悲哀自然是难以避免的。 同时, 就文章看,“我” 的归去之乐始终伴随着生存之艰, 于是在自我陶醉的同时,也不断进行自我安慰,这 从文中的问句可以看出。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 兮焉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 之?”“乐夫天命复奚疑?”就文句看,也可见“我” 内心的悲哀。“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一 句也透露相同的消息。 但是,“我”在作品中把得自然的快乐表达得如此 真率,不能不说“我”也的确有“质性自然”、 “性本爱丘山”的一 面。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辞官归隐是自己的本性使然, 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 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最终辞官归去。
我辞官想要过上 怎样的生活呢?
质性自然的生活是怎样的?
➢归去之乐
家中之乐: 田园之乐: 交往之乐: 出游之乐:
➢ 作者介绍
陶渊明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作过祭酒、 参军之类的小官。由于对黑暗的社会不满, 不肯同流合污,决心从事耕作,过隐居生活。 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 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
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散文 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 作者介绍
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 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 寒,29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彭泽县令等下级官职,每次任职时间都很短。几度 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41 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 十二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却再无 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终年63岁。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助词
语气助词
一种文体
《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写诗人辞官归隐,“于官曰归去,于家曰 归来,故曰归去来”(毛庆蕃评《古文学余》),
今一般认为“来”是助词,兮,语气词。
归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归去吧”“归去啊”之类。

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比诗自由,比散 文整齐,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 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 为辞赋。 ①以两句为一组,四句为一小节;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 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 ②句式散文化,一般押韵。 ③注重文采,长于抒情,善于用典。
家叔陶夔,时任太常卿(掌管国家祭
祀礼乐)
以⑧:连词,因为。 见⑨:被。 邑⑩:边远的城镇,相当于现在的县。
亲戚朋友多次劝我去做官,我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 有门路。恰逢有出使外地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 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我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补充:寒素士人(落魄贵族)
于是怅然①慷慨②,深愧平生之志。犹③望一稔rěn④,当敛裳chá ng⑤ 宵逝⑥。寻⑦程氏妹丧于⑧武昌,情在骏奔⑨,自免去⑩职。
怅然①:失意的样子。
慷慨②:感叹。【古今异义,这里指
感叹;今义:①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如慷慨就义;②不吝啬】
犹③:只。
一稔④:庄稼成熟一次,引申为一 年。稔:谷物成熟。
小序: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和辞官的原因。
我的家境贫困,耕田种植不能供给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多,米缸 里没有余粮,所赖以维持生活的,没有办法解决。亲戚朋友多次劝我去 做官,我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恰逢有出使外 地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 荐),我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未停息,心里害怕到远方供 职,彭泽县距离家乡百里,官田收获的粮食足够用来酿酒。因此就请求 到那里。但过了没几天,便有辞官回家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 性天然这样,不是造作勉强得来的。受饥挨冻之事虽然迫切,但违反自 己的意志就会使人身心都感到痛苦。我曾经出仕,但都是为了谋生糊口 而役使自己。于是感到失意、感叹,深感有愧于平生的志愿。还是想等 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衣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 世,去吊丧的心情非常急迫,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季八月到冬季, 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辞官的事顺遂心意,就写了这篇文章,并命名为 《归去来兮》。时间是乙巳年十一月。

归去来兮辞一等奖演示教学63页PPT

归去来兮辞一等奖演示教学63页PPT

谢谢!
归去来兮辞一等奖演示教学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 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 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 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 的这种行为。
庭院虽已荒废,但松菊却保存 完好,这给作者很大 的慰藉,松、菊傲霜耐寒,一向是忠贞坚强的象征, 陶渊明更是从来以松明志,以菊寄傲的,写松写菊 表现了陶渊明的清高人格。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景物描 写有何特点?
这是景物描写的名句,用无心形容流云,用知还形容飞 鸟,把云和鸟人格化了,在此基础上,作者将感情寄托 到物上,表现出自己的归田恰似一只倦飞得鸟儿急于返 巢的心理,达到了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
2、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 活?依据何在?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 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个方面,形象地 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3、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具体分析
归途 抵家 居室
涉园
留 连 忘 返
归 心 似 箭
欣 喜 若 狂
舒 适 安 逸
第二段:归家后的怡然自得.
二、研读第2段
1、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 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 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 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艺术鉴赏
1.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犹如天籁 ,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作者直抒胸臆, 不假涂饰,自然真纯可亲。
“《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 痕。” (李格非语)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语)
艺术鉴赏
2.丰富而又富于创造的已先归,其想象 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学习目标
1要了解关于辞的这种体裁的常识 2要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守志归隐的思想 3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优美,在风格 上具有淡远潇洒的特点,而这种文风跟作者 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 的。学习本文对此要深入加以体会。 4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又从何看出?
“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 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 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 工。
3、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 情怀?
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生活。
4、“三径就荒,松菊尤存”这一句写松菊有何 作用?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 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 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 渊明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在课文的小序里陶 渊明已经明确说出了自己不愿意做官的原因。那么, 辞中第一段哪些词又明确表达了这样的心愿?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可追…‘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题解
回去吧
归 去 来 兮
回去

语气助词
辞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
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 辞。
①句式散化,一般押韵。 ②两句一组,四句一节。 ③六字句为主,一般每句三拍。
全文结构思路:
表达对官场的鄙弃,对田 园生活的向往
自 责 自 悔
已往
出 仕 归 隐
来者
昨非
今是
一、研读第1段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 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 书的隐士情怀之表露。
内容分析
承上而问
自我解答 卒章显志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富贵浮云( 反 ) 恬然自乐(正 )
乐天安命
四、研读第4段
1、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渊明是最为焦灼的 一个,在第3段结尾处两句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 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艺术鉴赏
3.引用典故,仿佛信手拈来,语如 己出,浑然无用典之迹。
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引用《论 语· 微子》楚狂接舆的歌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追”,稍加点化,形神俱显。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7-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 “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 (江西九江)人,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 人,其诗质朴、平淡、自然,我国的第 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 居》、《饮酒》等。
公元405年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 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来县巡视。县 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 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 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 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 乡里小人。”即日解绶去职,归家途中写 下与官场决裂的宣言书,即《归去来兮 辞》。
田 园 生 活
内容分析
农 村 生 活 的 乐 趣
和亲戚们谈家常 弹琴读书
准备劳作
驾车出游
第三段:归田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三、研读第3段
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
思考:本段中, 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 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 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 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 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 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 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 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全文主旨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 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 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 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 的向往和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