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习题及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 ,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适宜的观看比例 ,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能源资源的开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开展的顺序是(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解析】1选A,2选D .第1题,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越性;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但水运极弱 .第2题,煤炭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优势资源和能源,有开展火电的根底,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开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适度开展煤化学工业 .【加固训练】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21年的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以下图中外圆为2021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答复(1)、(2)题 .(1)关于能源消费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D.核电和再生能源开展速度最|慢(2)以下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①减少灰霾天气②减少紫外线辐射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④加剧能源供给紧缺程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中外圆(2021年)、内圆(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而图中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比重,结合消费总量可知煤炭消费量大大增加;水电消费比重是增加的;再生能源开展很快 .第(2)题,由图可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原油、天然气为主,排放的污染物会加大灰霾天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资源为主,大量开发会加剧供给紧缺程度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答复3、4题 .3.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C.黄骅港将开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4.图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解析】3选B,4选C .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图中铁路为神黄线,主要是运输煤炭;黄骅港是煤炭输出港,不是石油输出港;该地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建设 .第4题,图中环境问题是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应选C .(2021·成都模拟∶∶∶∶∶∶31.9 .以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市最|有可能是( )A.克拉玛依B.阜新C.重庆D.无锡6.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7.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开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开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开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根底雄厚的优势,开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解析】5选B,6选A,7选D .第5题,该市在1980年煤炭工业比重较大,说明该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最|可能为阜新 .第6题,比拟三年的工业结构,煤炭工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说明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调整 .第7题,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必然面临枯竭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要依托其他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故继续扩大其开采量是不正确的 .【方法技巧】建设原料、能源基地区位条件分析思路(1)原料(或能源)分布、储量大小、埋藏深浅、质量好坏、厚度大小 .(2)地形是否平坦开阔,交通运输是否便利 .(3)供水、电力等根底设施建设情况 .(4)消费市场的大小或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 .(2021·合肥模拟)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答复8、9题 .8.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④大力开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8选B,9选A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第9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 "碳的零排放〞 .读以下图,完成10、11题 .10.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A.飓风频繁登陆B.极地东风强盛C.季风环流旺盛D.盛行西风强盛11.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A.风力资源匮乏B.土地资源短缺C.劳动力资源短缺D.科技水平较低【解析】10选D,11选D .第10题,由图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第11题,丹麦位于西欧,属于兴旺国|家,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开展 .【加固训练】以下图是美国外乡某类电站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A.地热能B.核能C.太阳能D.水能(2)影响该类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原料C.市场D.科技【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可知,电站主要分布在美国城市经济兴旺地区,即能源消费区,最|可能是需要原料最|少的核能;而地热能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中电站分布区并不全是太阳能和水能资源丰富地区,应选 B .第(2)题,该电站主要分布区是经济兴旺地区,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故影响因素是市场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21·郑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22分)材料一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 "脏油〞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局部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 .材料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 .(1)分析阿尔伯塔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 .(2)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中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信息,以及图中阿尔伯塔省位于高纬度的位置信息 .由位置可知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不利于开采;同时因冬季寒冷而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 .第(2)题,图中显示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有石油管线相连,那么加拿大油砂开采会保障美国的石油供给,减少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同时降低石油加工业本钱 .答案:(1)开采本钱和风险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冻土广布,开采困难;劳动力短缺 .(2)提高加拿大作为美国供给国的地位,降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保障了美国的能源供给 .降低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等生产本钱,带动美国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开展 .13.(能力挑战题)(2021·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答复相关问题 .(34分)材料一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这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第(1)题,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邻近能源消费重心东部地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结合题干提示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 .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公众号:惟微小筑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 .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兴旺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 .市场:我国经济开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 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拟便利,外运条件好 .(2)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开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开展;大力开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开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3.1能源资源的开发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问题思考〗
1 山西为我国的煤炭大省,但不是我国的经济强省, 其原因是 以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产业链短,产 品附加值低。 2 本区发展高耗能工业限制因素有哪些,产生的 问题有哪些? 水资源不足
加剧的当地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对 当地的生态也造成破坏,如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 漠化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区域优势产 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发展态势良好 业的发展 优势的丧失 区域调整
一.资源开发条件 山西的区域优势
1.山西省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煤炭资源 的有利条件 储量丰富
——煤炭资源
具体表现
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700亿吨,可开采560年 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 全国十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山 陕 西 ③ ( 1 )黄河在山西段位于 西 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 ① 山西能否发展 不利于航运; 黄河水运? (2)黄河水量不大,季 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 运量大 输比较困难。 为主 成本低
② 为辅
④
二、能源基地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海 运
焦—兖—日铁路
华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华南
二、能源基地建设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发电+焦炭
转换率=
煤炭总产量
能源大省 坑口电站
炼焦业
经济强省 电力
焦炭
〖问题分析〗
⑵分析将煤炭转换为电能输出的优点及不足。
输出地:输电经济效益高,减轻交通压力,但会 加剧当地的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输入地: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能源输 入地环境。
讨论:对于山西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输煤 输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第三章《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测试题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王彦峰一、单项选择题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 000亿元。
据此回答1~2题。
1.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交通不便解析: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答案:B2.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解析: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A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解析: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③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答案:C4.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从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①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②应为我国东部地区,西电东送不正确;②③常规能源丰富,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①④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D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图。
读图回答5~8题。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读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①劳动力资源充足②消费市场广阔③水运交通便利④煤炭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②开发石油资源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④就地建设坑口电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题,山西省和鲁尔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消费市场广阔。
第2题,山西煤炭基地建设的措施包括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建设坑口电站等。
2.D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完成第3~4题。
3.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B.加工工业C.采掘业D.冶金业4.山西省围绕煤炭资源,构筑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
对于山西省来说,构筑三条新产业链的最大好处在于( )A.离京津唐工业基地很近,市场广阔B.可以减少当地大气环境污染问题C.煤炭不出本省,可以降低运输成本D.可以深度利用煤炭资源,发挥综合效益3题,读图可知,1985年采掘业的比重最高,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采掘业。
第4题,对于山西省来说,构筑三条新产业链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深度利用煤炭资源,发挥综合效益。
4.D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第5~6题。
5.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采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6.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轻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5题,在地表水匮乏地区,水资源不足,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地理人教版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练习(含解析)
地理人教版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练习(含解析)水的下流速度,增加发电效率,B错。
据此推测,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量高峰时期,而在用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从而调节不同时期的电力供应,C对。
抽水蓄能电站并不是蓄积山区雨水,D错。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能源资源开发。
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推测,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量高峰时期,而在用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因此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电量较少的后半夜。
故选D。
近年来,做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的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
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
读图,回答3-4题。
1.山西省发展煤转电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 )A. 节约水资源B. 减轻环境污染C. 减少经济收入D.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2.方案①与方案②比较( )A. ①方案环境污染严重B. ②方案经济效益明显C. ①方案煤炭利用率高D. ②方案工业耗水量小【答案】【小题1】D【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山西煤转电对当地的影响。
燃煤发电会消耗大量水资源,加重山西省水资源短缺,A错;煤炭发电产生大气污染,会加重山西本地环境污染,B错;煤炭转化为电力,延长了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C错;煤炭转为电力,减少了煤炭的外运量,从而减轻铁路运输压力,D对。
故选D。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及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比两个方案可知,①方案煤炭开采后输出煤炭和煤炭发电,产业链短,煤炭的利用率较低,对当地环境污染较小,AC错;②方案煤炭开采后发展电力、冶金工业、煤化工业,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增加了水资源消耗,工业耗水量增加,加剧了山西水资源短缺,B对,D错。
故选B。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该地风的风速、风向日变化的大小随季节有显著改变。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高考习题集训(有答案)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单项选择题(2013河北模拟)至2020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
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
读图,回答1~3题:[1.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2.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A.清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B.投资成本低廉C.技术先进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3.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A.地热B.天然气C.风能D.太阳能解析:1.B 2.A 3.C 第1题,图示的核电站都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这里能源供应紧张,建核电站的目的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第2题,核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可以保护环境。
第3题,沿海地区风力大,还可以发展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2013陕西模拟)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读图,回答4~5题:4.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5.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解析:4.B 5.C 本题组考查区域发展的条件。
第4题,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第5题,由“煤变油”工艺流程图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工艺需要大量的水,而本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
(2012武汉质检)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的是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哪项措施( )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2.关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辅以公路建设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④发展炼焦业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1.A 2.C 第1题,通过读图可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煤炭开采量。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
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2019·山西太原质检)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1~2题。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C)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D)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②④说法错误。
第2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B)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炼铝厂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因此应靠近能源丰富的地区布局。
4.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D)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解析】变输煤为输电,燃烧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不能降低山西省内的环境污染。
(2019·石家庄模拟)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
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B)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6.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C)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解析】第5题,煤田露天开采,一定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集训36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A模拟精选[2021·山西测试]由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接壤地带所形成的“黄河几字湾”地区,煤炭总量占全国的76%和世界的1/4,是中国乃至世界十分罕见的能源富集区。
下图示意“黄河几字湾”地区。
据此完成1~2题。
1.制约“黄河几字湾”地区能源开发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劳动力C.资金D.生态环境2.促进“黄河几字湾”地区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规模B.建设火力发电厂C.发展精细煤化工业D.提高煤炭外运能力[2021·四川成都七中一模]图1为“2013年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1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B.粗铜综合能耗增幅大于水泥C.清洁能源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D.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小4.图2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比重上升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C.工业技术的革新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2021·潍坊一模]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5~6题。
5.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6.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2021·河南安阳一中适应性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艾奥瓦州位于美国中部地区(下图),是美国风电利用率最高的州,其超过30%的电力来自风电,拥有风机、叶片、塔筒等全套风电设备生产布局。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4、分布在山东省和河南省之间的油田是: A.中原油田 B.胜利油田 C.大庆油田 D.辽河油田 5、我国的能源资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发电量 6、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一组矿产是: A.煤、石油 B.铜、铁 C.钨、稀土 D.金、银
如图3.5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 基地,读图回答7—9题。 7、有关该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地处我国东部地区,紧靠 京津唐地区 B.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向东 近邻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向东 邻近京津唐地区 D.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向西 近邻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开采条件好 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读图回答: 山西煤炭分布特点? 主要煤田名称: 大同、宁武、西山、霍西、 沁水、河东六个巨型煤田 著名煤矿: 大同、平朔、阳泉
2、市场广阔
生产量 23.7亿吨
< 消费量 26.5亿吨
能源缺口
人口增加 人口
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水平 能源缺口进一步扩大
提高外运能力。③生态脆弱,污染严重——加强生态建
设和保护,防治污染。
(4)图乙中显示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所存在的问题
是什么?结合图示,目前的能源输出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案】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不平衡。能源输出
方式有:①通过铁路运到东部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运 往南方;②通过铁路、公路运往南方;③通过建坑口电 站,将煤炭转为电能输出(西电东送)。 点拨:第(1)题,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主要从该 地的地形、气候、水、生物、土壤等方面说明。第(2)题,
的优势有哪些? 【答案】①煤炭、有色金属、稀土、非金属矿等资
源丰富(资源优势);②承东启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
高中地理 专题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下列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①风能②生物能③天然气④核能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④【解析】风能和生物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核能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C2.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主要是因为( )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②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
而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答案】C山西省原煤、焦炭产量,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与此同时,煤化工成为山西省能源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并借此打造了一条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产业链。
据此完成第3-4题。
3.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A.能源、冶金、化工B.轻工业C.电子工业D.旅游业4.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A.扩大农业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加强交通建设,扩大煤炭外运C.优化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D.增加煤炭生产,多输出煤炭【答案】3.A 4.C近十年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增长值长期占工业增长值的60%以上,尤其是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得到了加速发展。
我国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GDP能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据图完成第5-7题。
5.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A.交通运输压力加大B.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C.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D.耕地面积减小,劳动力短缺6.山西省围绕煤炭开发,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铝土、铁矿资源,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但其经济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下列符合该省今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是( )A.禁止开采本地资源,改为进口B.加大力度开采地下丰富的煤炭、铝土和铁矿等资源,提高矿产资源销售价格C.封闭矿山,关停所有的重化工业企业,使生态环境迅速转向优良D.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一、三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7.针对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物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需要采取的措施有( )A.加强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革新,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B.对紧缺的矿产资源停止开发,加大对储量丰富的资源的开发力度C.严格限制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加大重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劳动力投入【答案】5.C 6.D 7.A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高中地理专项练习: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选择题近日,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图K33-1)在山东济南亮相,这是我国首个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
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可以让阳光透过它,使下面的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
据此完成1~3题。
图K33-11.与西北地区相比,在济南周边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①光照充足②节约土地③资金、技术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网密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A.地质及水文条件B.气象及水文条件C.气象及气候条件D.地质及气候条件3.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A.南方水乡B.西北戈壁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2018·广东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8月联考] 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制度后,太阳能发电站数量急剧增加。
2017年,日本调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收购价格,大型光伏发电站的低价格面板需求增长迅速,受其影响,我国新能源光伏面板K企业决定进军日本市场。
截至2018年1月,产自我国K企业的光伏面板已被应用在巴西圣保罗、墨西哥城、莫斯科和智利的圣地亚哥等多个城市。
据此完成4~6题。
4.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目的是(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解决能源短缺问题C.解决国内失业问题D.提高能源利用率5.中国K企业进军日本市场的最大优势是( )A.技术先进B.知名度高C. 产品价格低D.产品质量高6.仅考虑自然因素,下列城市6月份太阳能光伏发电时长最长的是( )A.圣地亚哥B.圣保罗C.墨西哥城D.莫斯科[2018·北京一零一中学3月月考]“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
图K33-2示意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局部地区弃风率。
读图,回答7~8题。
图K33-27.图中四省级行政区“弃风限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辽宁省电力需求量大B.吉林省电力资源丰富C.黑龙江省核电发电量大D.内蒙古自治区风能缺乏8.降低弃风率的有效措施是( )A.改变风电的时空差异B.加强能源调配与管理C.扩大风电场建设规模D.减少资金和技术投入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发电、采暖和供热是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练习(含解析)新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错误!错误!错误!错误!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完成1~2题。
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解析:第1题,右图中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夏季高温多雨,城市化水平不高,水资源缺乏;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第2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不能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采取的共同措施。
答案:1.D 2。
B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4.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解析: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故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答案:3.A 4。
D“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完成5~6题.5.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①四川②河北③福建④辽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③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辽宁、四川两省区资源丰富,但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资源诅咒”省区。
高中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材第43页活动1.教材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
(1)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使用地的环境污染。
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从输出成本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
(3)山西缺水,燃煤发电消耗大量水资源。
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不是简单地肯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它们是各有利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种方式一直并存。
2.资料揭示的内容如下:(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晋煤的比重将减小;(4)山西煤炭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
以上资料的引申信息: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
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不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可能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小,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能源的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产品的附加价值。
教材第46页活动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山西省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多亿吨,储量丰富,矿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10,矿种单一、煤质中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埋藏浅。
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经过,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材第43页活动1.教材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
(1)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使用地的环境污染。
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从输出成原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
(3)山西缺水,燃煤发电消耗大量水资源。
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不是简洁地确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它们是各有利弊的,正由于如此,这两种方式始终并存。
2.资料揭示的内容如下:(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削减;(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晋煤的比重将减小;(4)山西煤炭的开采因种种缘由不具优势。
以上资料的引申信息: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
假如不重视这个问题,不实行预防措施、准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行能持续进展。
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格外单一。
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峻威逼。
更为严峻的是,假如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小,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格外不利的影响。
为避开这种状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能源的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产品的附加价值。
教材第46页活动1.从煤炭资源隐藏量和品种看,山西省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多亿吨,储量丰富,矿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10,矿种单一、煤质中等,地质构造简洁,煤层厚、埋藏浅。
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经过,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
3. 1 能源资源的开发(有答案)--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3. 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知识】一、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潮汐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1)类型:主要包括等矿物能源。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二、资源的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
2.市场。
3.位置适中,。
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②、③、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运输为主、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
(2)发展炼焦业:为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的产业结构2.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3.结果(1)单一结构转变为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1)对原有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轻纺工业、3.“三废”的治理:(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3)对于废水,主要采取的办法。
【要点突破】1.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2、图解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3、山西能源的综合利用及其影响【课堂训练】: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它们都以重工业的发展为主,请结合山西省的发展状况回答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题组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三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3.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A.西南、西北地区B.京津、华北地区C.东北、华北地区D.华东、华南地区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该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4.(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排水沟宜建在( )A.AB.BC.CD.D5.(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B.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建隔离护坝主要是为了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7.围绕能源开发,贵州最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铁—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提升题组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了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9.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
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11.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12.(2017百师联盟猜题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岩、高岭土、铁矿石、长石、石英等28种,其中煤炭储量约422.9亿吨,坐拥山西煤炭储量的六分之一。
下图示意朔州市位置及铁路、河流分布,下表示意朔州市2007—2011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1)指出朔州市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5分)(2)说明朔州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
(6分)(3)分析朔州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5分)(4)有人提议朔州市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6分)13.(2017宁夏银川二模)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
区域内煤炭资源储量大,是优质化工和动力用煤,是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距首府银川市40千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油气、光能、风能资源。
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1)简述宁东地质历史时期煤炭形成的地理环境。
(6分)(2)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8分)(3)宁夏煤炭资源丰富,为何还要大力发展光伏、风能产业?(8分)答案精解精析基础题组1—3.D D B 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点;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但水运并不便利。
这里的煤炭是优势资源和能源,有发展火电的基础,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发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亦可适度发展煤化学工业。
山西火电主要输往我国北方地区用电量大的京津、华北地区。
4.A 露天采掘会使采掘区地势变低,为了避免周围水体或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采掘区,应该在其周围修建排水沟或隔离护坝。
图示采掘区周围有A和D,其中D位于河流与采掘区之间,应为隔离护坝;A应为排水沟。
5.A 在重要的交通线附近,可修建固沙草方格来阻挡沙漠侵袭,保护公路的安全。
一般生态建设初期以工程措施(隔离护坝、排水沟等)为主,后期以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等)为主。
隔离护坝的作用是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6.C 贵州是在丰富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产基地,以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为主。
7.D 贵州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可以以煤炭为基础构建煤—焦—化产业链,利用煤炭能源和铝土矿,发展煤—电—铝产业链。
贵州缺少铁矿,不适合构建煤—铁—钢产业链;缺少天然气资源,不适合构建煤—气—液产业链。
提升题组8.A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9.D 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10.B 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提是风能资源丰富,内蒙古因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而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强劲,有利于建设风电基地。
11.A 注意关键词“生态意义”,风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12.答案(1)地势特点:地势较高,总体呈西南高、西北和东北低之势。
(2分)判断依据: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1分)西北部苍头河水系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汇入黄河,东北部桑干河水系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汇入海河,苍头河流域和桑干河流域之间为分水岭。
(2分)(2)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位于山西省北部,距离东部广阔能源市场较近,能源外运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条件较好;本地重化工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桑干河、苍头河等提供较多水资源。
(任答3点得6分)(3)第一产业比重小,并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大,且以重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比重较低,2011年与2007年相比有所上升。
(4分)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1分)(4)观点一:赞同。
理由:朔州市河流水域面积较大且劳动力丰富;(2分)随着经济发展,水产市场逐步扩大;(2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2分)观点二:不赞同。
理由:朔州市重工业比重大,缺水严重,发展水产养殖业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并造成水污染;(3分)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3分)解析本题以山西省为背景,考查地势特点及判断依据、能源基地的建设、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
第(1)题,朔州市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地势比较高;图示朔州市两个水系,流向分别为自东南向西北和自西南向东北,据此可判断地势大致倾斜方向。
第(2)题,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考虑能源资源量、内外市场、连接能源基地和市场之间的交通条件、水资源等。
第(3)题,产业结构指第一、二、三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的组成关系和变化。
第(4)题,若赞同,则从水域面积、劳动力优势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论述;若不赞同,则从水资源劣势、产业发展困难和环境破坏等方面论述。
13.答案(1)气候温暖湿热;植被茂密成林;泥沼广布;地壳下沉形成沉积环境。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2)煤炭资源储量大;靠近黄河,用水便利;地形平坦开阔,土地丰富廉价;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协作条件好;靠近省会城市,综合服务配套设施良好;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3)光能、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能源消费市场广阔;光能、风能发电成本低;清洁能源,对环境、生态影响小;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扶持;可有效利用广阔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解析(1)可从煤炭形成的地理条件方面入手,煤炭的形成需要有茂密的森林,有利于森林生长的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以及成煤的地质条件,如地壳下沉形成沉积环境等。
(2)可从图文材料中得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有: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有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区域内煤炭资源储量大;距首府银川市40千米,靠近省会城市,综合服务配套设施良好;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油气、光能、风能资源,产业基础、协作条件好;等。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大力发展光伏、风能产业的原因为: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光能、风能等资源;光能、风能均为清洁能源,对环境、生态影响小;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扶持;国家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能源消费市场广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