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护理讲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
![《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51cf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d.png)
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
专注疾病管理:提供及时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监测呼吸情况: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氧气饱和度。 提供氧疗支持:根据医嘱调节适当的氧气流量。 促进患者休息:适当安排休息时间和合理的体位。 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识别症状并控制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的处理和治疗
1
解除原因
寻找并处理引起呼吸衰竭的潜在原因。
《呼吸衰竭的护理》PPT 课件
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以及分类,包括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
常见呼吸衰竭的原因
1 肺炎
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炎症。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时呼吸道暂时闭塞导致短暂的呼吸停止。
3 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肺部组织过度膨胀。
呼吸衰竭的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
突然发生,常由外部因素引起,如麻醉药物过 量。
慢性呼吸衰竭
渐进性发展,常由慢性肺疾病引起。
呼吸衰竭的症状和表现
1 呼吸困难
感觉无法正常呼吸或需要用力呼吸。
3 皮肤发绀
皮肤呈青紫色,因氧气供应不足。
2 气促
呼吸频率增加,气息急促。
呼吸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物理检查
听诊肺部、观察呼吸频率 和深度。
血气分析
评估动脉血氧含量和二氧 化碳水平。
影像学检查
如胸部X光或CT扫描观察 肺部情况。
Hale Waihona Puke 2氧疗通过输氧设备提供额外的氧气。
3
呼吸机辅助
将患者连接到呼吸机,帮助支持呼吸功能。
呼吸衰竭的预后和预防措施
康复护理
定期锻炼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和呼吸训练。 参加有氧运动,加强肺功能。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戒烟和避免污染物。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94ee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9.png)
确保患者按时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的 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 整用药方案。
生活护理与心理支持
生活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心理支持
呼吸衰竭患者常因呼吸困难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 极配合治疗。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 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
休息。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其他感 染。
预防措施与康复指导
01
戒烟限酒,减少空气污 染和吸入刺激性气体。
02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 疫力。
03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 运动,提高心肺功能。
04
学习正确的呼吸操和肺 功能锻炼方法,增强呼 吸肌力量。
THANKS FOR WATCHING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目 录
• 呼吸衰竭概述 • 护理评估与诊断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健康教育
01 呼吸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在静息 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进而发生低氧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 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呼吸衰竭的分类
呼吸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I型和II型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病因
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胸廓活动受限、神经肌肉病变等。
自我管理与监测
01
02
03
04
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 率、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低
生活护理与心理支持
生活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心理支持
呼吸衰竭患者常因呼吸困难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 极配合治疗。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 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
休息。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其他感 染。
预防措施与康复指导
01
戒烟限酒,减少空气污 染和吸入刺激性气体。
02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 疫力。
03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 运动,提高心肺功能。
04
学习正确的呼吸操和肺 功能锻炼方法,增强呼 吸肌力量。
THANKS FOR WATCHING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目 录
• 呼吸衰竭概述 • 护理评估与诊断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健康教育
01 呼吸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在静息 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进而发生低氧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 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呼吸衰竭的分类
呼吸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I型和II型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病因
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胸廓活动受限、神经肌肉病变等。
自我管理与监测
01
02
03
04
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 率、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低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c62ba5650e52ea54189847.png)
(三)发病机制 1.肺泡通气不足
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是低氧血症最常见原因 3.弥散障碍
导致单纯性缺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
11
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忽模仿。文
(四)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影响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轻度缺O2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智
力减退等。严重缺O2可导致烦躁、谵妄、 昏迷。 (2)CO2潴留可引起精神神经症状。
2.海平面平静呼吸时PaO2<60mmHg 和(或)PaCO2>50mmHg。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
23
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忽模仿。文
四、治疗要点★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
24
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忽模仿。文
为什么气道通畅是纠正缺O2和CO2潴留的先决条件?
(一)通畅气道、氧疗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缓解支气管痉挛 3.建立人工气道(必要时)
❖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往往表现为II型呼吸衰
竭:即高碳酸血症型,PaCO2高于 50mmHg,同时有PaO2低于60mmHg 。
慢性呼吸衰竭分哪两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
7
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忽模仿。文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
8
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忽模仿。文
(一)病因 1. COPD:我国最常见病因★ 2.支气管哮喘。 3.各种慢性肺部感染。 4.其他:胸廓畸形、大量胸腔积液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
12
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忽模仿。文
2.对呼吸的影响 (1) 缺O2可反射刺激通气,若缺O2缓慢加
呼吸衰竭的优秀ppt课件
![呼吸衰竭的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076b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b.png)
神经系统
呼吸衰竭时,神经系统最 易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意 识障碍、昏迷等症状。
循环系统
呼吸衰竭时,循环系统负 担加重,可能出现心悸、 心律失常等症状。
呼吸系统
呼吸衰竭时,呼吸系统本 身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出 现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
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气道阻塞
气道阻塞是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 之一,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呼吸衰竭的优秀PPT课件
目录
• 呼吸衰竭概述 • 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 呼吸衰竭的治疗 •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护理 • 呼吸衰竭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呼吸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在静息 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进而发生低氧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 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康复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呼吸操、 太极拳等,以增强呼吸功能。
05 呼吸衰竭的最新研究进展
新药研究
新药研发
针对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开发新的药 物,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临床试验
对新药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 性,为药物上市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机制
研究新药的分子机制,深入了解其作用原理,为 后续的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肺实质病变
肺实质病变如肺炎、肺气肿等, 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受损。
呼吸肌疲劳
呼吸肌疲劳也是呼吸衰竭的原因 之一,主要见于重症肌无力、多
发性肌炎等患者。
03 呼吸衰竭的治疗
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雾化吸 入,使用祛痰药等。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1完整ppt课件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1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cccfdf0740be1e640e9aae.png)
22
(二)诊断
1.病程呈缓慢经过,结合病史、诱因、 临床表现判断。
2.海平面平静呼吸时PaO2<60mmHg 和(或)PaCO2>50mmHg。
精选PPT课件
23
四、治疗要点★
精选PPT课件
24
为什么气道通畅是纠正缺O2和CO2潴留的先决条件?
(一)通畅气道、氧疗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缓解支气管痉挛 3.建立人工气道(必要时)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分泌物增加、意 识障碍有关
精选PPT课件
30
六、护理措施 ★
精选PPT课件
31
1.氧疗护理
(1)给氧浓度和给氧方法。
Ⅰ型呼吸衰竭:短时间内间歇高浓度(﹥50%) 或高流量(4~6L/min)吸氧。
Ⅱ型呼吸衰竭: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氧 流量1~2L/min,浓度在25%~29%。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精选PPT课件
1
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精选PPT课件
2
概述
呼吸衰竭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
严重障碍,以至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 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或)二氧 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精选PPT课件
3
慢性呼吸衰竭★
球结膜充血、水肿。
精选PPT课件
19
5、其他 谷丙转氨酶升高、蛋白尿、红细胞尿、尿
素氮升高、上消化道出血等
精选PPT课件
20
三、检查及诊断
精选PPT课件
21
(一)检查
1.血气分析 ★ 动脉血气分析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2.电解质 可出现各种电解质紊乱
呼衰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呼衰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17fa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7.png)
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 管疾病、胸廓病变、神经中枢及 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
病理机制
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肺动-静脉样分流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症状、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诊断标准
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 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 心排出量降低等因素,可诊为呼吸衰竭。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戒烟限酒
宣传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呼吸系统 的危害,鼓励患者戒烟限酒,降
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预防感染
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预防呼吸道感染。
健康饮食
指导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 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监测病情
教会患者及家属监测病情的方法, 如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按医嘱用药
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 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确保治
疗效果。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和评估康复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予心理支持和辅导。
05 呼衰病人的康复与预防
康复训练的方法与内容
呼吸功能训练
通过呼吸操、吹气球等方 式,加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和协调性,改善肺通气功 能。
运动训练
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 管疾病、胸廓病变、神经中枢及 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
病理机制
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肺动-静脉样分流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症状、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诊断标准
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 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 心排出量降低等因素,可诊为呼吸衰竭。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戒烟限酒
宣传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呼吸系统 的危害,鼓励患者戒烟限酒,降
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预防感染
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预防呼吸道感染。
健康饮食
指导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 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监测病情
教会患者及家属监测病情的方法, 如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按医嘱用药
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 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确保治
疗效果。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和评估康复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予心理支持和辅导。
05 呼衰病人的康复与预防
康复训练的方法与内容
呼吸功能训练
通过呼吸操、吹气球等方 式,加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和协调性,改善肺通气功 能。
运动训练
呼吸衰竭护理 ppt课件
![呼吸衰竭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1917c76294dd88d0d26bf3.png)
ppt课件
11
发病机制
弥散障碍
交换是通过弥散过程实现。
影响弥散的因素:弥散面积肺泡膜的厚度和 通透性气体和血液的接触时间气体弥散能力 气体分压差其他:心排血量、血红蛋白含量、 V/Q比值。 CO2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的弥散速率力为氧的 21倍,弥散障碍主要是影响氧的交换,以低氧为 主。 吸入高浓度的氧可以纠正弥散障碍引起的低氧血 症。
红细胞增多
血液粘度增高
心脏负荷↑
心力衰竭
ppt课件 22
(四).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1.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PaO2↓ ≤60mmHg 智力、视力减退 ≤40–50mmHg 头痛、不安、定向 与记忆障碍、嗜睡、 昏迷等。
2.CO2潴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轻度:脑血管扩张,头痛、头晕、烦躁 ≥80mmHg:CO2麻醉→定向障碍、肌肉震 颤、嗜睡、呼吸抑制等
ppt课件
4
呼吸衰竭的分类
(一)按原发病变部位分为 1中枢性呼吸衰竭 2外周性呼吸衰竭
(三)按血气改变分为 1 低氧血症型(Ⅰ型) 2低氧血症型伴高碳酸血 症型(Ⅱ型)
Ⅰ型: PaO2<60mmHg, PaCO2正常 Ⅱ型:PaO2<60mmHg, PaCO2>50mmHg
ppt课件
(二)按病程经过分为 1急性呼吸衰竭 2慢性呼吸衰竭
ppt课件
29
六.呼衰的防治原则
防治原发病
防止与去除诱因作用 改善通气 氧疗 Ⅱ型患者:低浓度低流量吸氧 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紊乱 改善器官功能
ppt课件 30
建立通畅的气道,改善通气功能
湿化痰液,鼓励病人翻身拍背,促痰排出
祛痰剂
支气管扩张剂 肝素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建立人工通气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PPT课件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e2937bf5335a8102d220ef.png)
22
(二)诊断
1.病程呈缓慢经过,结合病史、诱因、
临床表现判断。
2.海平面平静呼吸时PaO2<60mmHg和(或)
PaCO2>50mmHg。
23
四、治疗要点★
24
为什么气道通畅是纠正缺O2和CO2潴留的先决条件?
(一)通畅气道、氧疗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缓解支气管痉挛
3.建立人工气道(必要时)
错乱、嗜睡和昏迷等症状。
35
(3)吸氧护理。
给予多少氧浓度或氧流量?
慢性呼吸衰竭分哪两型?
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8
(一)病因 1. COPD:我国最常见病因★ 2.支气管哮喘。 3.各种慢性肺部感染。 4.其他:胸廓畸形、大量胸腔积液等。
9
(二)诱因
1.呼吸系统急性感染(最常见)★
2.镇静安眠药、麻醉剂对呼吸中枢的抑制。
3.CO2潴留病人给氧浓度过高。
4.耗氧量增加:如寒战、高热、手术、合并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1
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源自竭2概呼吸衰竭
述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 能严重障碍,以至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 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或)二 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3
慢性呼吸衰竭★
4
病例导入
见案例视频3
病人,女,68岁,咳、痰、喘15年, 咳嗽加剧,痰呈黄色,不易咳出两天,夜 间烦躁不眠,白昼嗜睡。体检:T38℃, P116次/分,R32次/分,BP150/85mmHg,神 志恍惚,发绀,皮肤温暖。球结膜充血水 肿,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肺底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WBC14.5×109/L,动脉血 PaO243mmHg,PaCO270mmHg。初步诊断: COPD、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呼吸衰竭护理ppt幻灯片
![呼吸衰竭护理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4bd3fe2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1.png)
CO2潴留 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水肿 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管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
严重缺氧、酸中毒 周围循环衰竭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慢性缺氧和CO2潴留引起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体循环淤血。
脑血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COMPANY PROFILE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5.3秒,凝血酶原时间
比值:1.28,
凝血酶时间:15.5秒,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0.5秒
胸部CT示:胸廓对称,肺窗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
01
疾病相关知识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一、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 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 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 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 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 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 难、发绀等。
04
护理诊断及措施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及措施
COMPANY PROFILE
气体交换受损:与通气和换气功
能障碍有关。
1
知识缺乏:与对疾病的病程和治
5
疗不了解、文化层次低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
物多而黏稠、咳嗽无力有关。
护理措施:
1、 向病人讲述和解释疾病的起因、经过及主要治疗和护理方法。 2 、指导病人如何预防和促使疾病早日康复,进行肺功能锻炼等。 3 、教会病人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如饮食、活动对疾病的影响等 4、 通过交谈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针对病人的顾虑,给予解释和指导。
严重缺氧、酸中毒 周围循环衰竭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慢性缺氧和CO2潴留引起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体循环淤血。
脑血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COMPANY PROFILE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5.3秒,凝血酶原时间
比值:1.28,
凝血酶时间:15.5秒,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0.5秒
胸部CT示:胸廓对称,肺窗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
01
疾病相关知识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一、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 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 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 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 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 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 难、发绀等。
04
护理诊断及措施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及措施
COMPANY PROFILE
气体交换受损:与通气和换气功
能障碍有关。
1
知识缺乏:与对疾病的病程和治
5
疗不了解、文化层次低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
物多而黏稠、咳嗽无力有关。
护理措施:
1、 向病人讲述和解释疾病的起因、经过及主要治疗和护理方法。 2 、指导病人如何预防和促使疾病早日康复,进行肺功能锻炼等。 3 、教会病人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如饮食、活动对疾病的影响等 4、 通过交谈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针对病人的顾虑,给予解释和指导。
呼吸衰竭护理PPT课件
![呼吸衰竭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dc2d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6.png)
呼吸衰竭护理 PPT课件
x
目录
01. 呼吸衰竭概述 02.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03. 呼吸衰竭的护理评估 04. 呼吸衰竭的护理教育
1
呼吸衰竭概述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呼吸衰竭的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 呼吸功能障碍,使机体不能进行有 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二氧化 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 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
目的:提高血 氧饱和度,改
善呼吸功能
2
方式:鼻导管 吸氧、面罩吸 氧、无创呼吸
机等
3
氧浓度:根据 病情和血氧饱
和度调整
4
监测:密切观 察患者呼吸、 血氧饱和度等
指标
5
护理:保持呼 吸道通畅,预 防感染,加强
营养支持等
呼吸支持
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氧疗:提供高浓度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 体位管理: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呼吸道阻塞 气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感染 药物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药物等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支持
患者对护理人员 的信任程度
生活质量评估
01
呼吸功能评 估:评估患 者呼吸困难 程度、呼吸 频率、呼吸 节律等
02
心理评估: 评估患者 心理状态, 如焦虑、 抑郁等
03
社会支持评 估:评估患 者家庭、朋 友等社会支 持情况
04
自理能力评 估:评估患 者日常生活 自理能力, 如穿衣、进 食等
05
康复需求评 估:评估患 者康复需求, 如呼吸训练、 心理辅导等
呼吸衰竭的原因
神经肌肉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 脊髓灰质炎等
x
目录
01. 呼吸衰竭概述 02.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03. 呼吸衰竭的护理评估 04. 呼吸衰竭的护理教育
1
呼吸衰竭概述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呼吸衰竭的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 呼吸功能障碍,使机体不能进行有 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二氧化 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 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
目的:提高血 氧饱和度,改
善呼吸功能
2
方式:鼻导管 吸氧、面罩吸 氧、无创呼吸
机等
3
氧浓度:根据 病情和血氧饱
和度调整
4
监测:密切观 察患者呼吸、 血氧饱和度等
指标
5
护理:保持呼 吸道通畅,预 防感染,加强
营养支持等
呼吸支持
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氧疗:提供高浓度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 体位管理: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呼吸道阻塞 气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感染 药物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药物等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支持
患者对护理人员 的信任程度
生活质量评估
01
呼吸功能评 估:评估患 者呼吸困难 程度、呼吸 频率、呼吸 节律等
02
心理评估: 评估患者 心理状态, 如焦虑、 抑郁等
03
社会支持评 估:评估患 者家庭、朋 友等社会支 持情况
04
自理能力评 估:评估患 者日常生活 自理能力, 如穿衣、进 食等
05
康复需求评 估:评估患 者康复需求, 如呼吸训练、 心理辅导等
呼吸衰竭的原因
神经肌肉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 脊髓灰质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gradual worsening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leads to progressive impairment of gas exchange, the metabolic effects of which are partially compensated by adaptations in other systems
三、呼吸运动的随意调节
●大脑皮层控制随意呼吸运动。 ●这种控制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潜水需要屏气,
但不能 无限制屏气。 ●临床上,若自主控制通路受损,可观察到自
主呼吸和随意呼吸的分离现象。即自主呼吸 运动消失,患者必须“记住”要呼吸,一旦 入睡或注意力转移,呼吸运动停止。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efinition
著升高(>80mmHg),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呼吸困难, 头痛,头晕,甚至昏迷称为CO2麻醉。
CO2 ↑(正常CO2为0.04%)对呼吸的影响
●吸入气中CO2 1% 时→呼吸开始加深; ●4%CO2时→呼吸加深加快,通气量↑1倍以上; ●6%CO2时→肺通气量可增大6-7倍; ●7%CO2时→血液中PC02明显升高,可出现头昏、 头痛等症状; ●超过15%-20%,呼吸反而被抑制,可出现惊厥、 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efinition
P aO2<8 kPa(60mmHg) P aCO2 >6.66
kPa(50mmHg)
Classification
2.Classification (1)According to PaCO2 ■(Type I)respiratory failur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takes place.
Used with permission: Jensen M.S., Webanatomy 2007
Respiratory Review: Now your Breath is…
Alveoli fill with air. Oxygen diffuses thru alveoli walls. Oxygen diffuses to Capillaries
Respiratory failure develops when the rate of gas exchange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blood is unable to match the body's metabolic demands.
It is diagnosed when the patient loses the ability to provide sufficient oxygen to the blood and develops hypoxemia or when the patient is unable to adequately ventilate and develops hypercarbia and hypoxemia.
②H+对呼吸运动调节的途径及特点
动脉血中 〔H+〕
脑脊液中 〔H+〕
外周化学 感受器
中枢化学 感受器
呼吸 中枢
呼吸 加强
*血液的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对中枢 化学感受器的影响很弱。
③低氧对呼吸的兴奋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 实现。低氧对呼吸中枢直接作用是抑制。
不同程度的低氧对呼吸的影响不同
中度低氧
1.概念: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 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吸气肌: 膈肌和肋间外肌 呼气肌: 肋间内肌和腹肌 辅助吸气肌: 胸锁乳突肌 和斜角肌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呼吸中枢:中枢 神经系统内产生 和调节呼吸运动 的神经细胞群。
Apneusis 长吸式呼吸
a PaO2 of less than 60 mm Hg with a normal or low PaCO2.
Cause of:Edema, Vascular disease, Chest Wall &
Pleural disease.
■ ( TypeⅡ ) respiratory failure ( Hypercapnic respiratory failure)
O2 CO2
External circulation respiration
CO2
Internal respiration
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的过程。
一、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 外界大气的压力差
原动力: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
(一)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
EPIDEMIOLOGY
Respiratory failure is a common diagnosis among patients in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
碳酸酐酶
CO2+H2O
H2CO3
碳酸酐酶
HCO3+- H+
2.CO2、H+、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① CO2:动脉血中一定水平PCO2是维持 呼吸中枢基本活动的必要因素。
CO2刺激呼吸运动的途径: 中枢化学感受器(起主要作用,但反应慢) 外周化学感受器(与快速呼吸反应有关)
吸入气CO2浓度适当增加(1%~7%),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CO2排出受限或吸入气CO2含量超标,引起动脉血PCO2显
+
外周化学感受器 一
+
呼吸中枢
严重低氧
+
一
外周化学感受器
+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加深加快
呼吸运动抑制
3.CO2、H+和O2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发生总和而加大对呼吸的影响: 例:PCO2↑→ [H+]↑,二者作用发生总和,
肺通气的增加比单因素PCO2↑时明显 ●相互抵消而减弱对呼吸的影响:
例:[H+]↑→肺通气量↑→CO2排出↑→ PCO2↓,肺通气的增加比单因素[H+]↑时小
In practice, respiratory failure is defined as a PaO2 value of less than 60 mm Hg while breathing air or a PaCO2 of more than 50 mm Hg. (mmHg=millimeter hydrargyrum)
and bloodstream. Hemoglobin for transport of
oxygen. Oxygen to the heart and
to the body.
Respiratory Review Let your air out…
Hemoglobin frees oxygen. O2 to cells. CO2 is the waste product. Veins return CO2 to heart. Heart pumps CO2 to lungs. CO2 passes alveoli to be exhaled
Air is warmed and humidified. Cilia filter out dust particles. Macrophages destroy germs. Air goes to L and R bronchi. Then to the bronchioles. Through to the Alveoli. Oxygen and CO2 exchange
Respiratory Quiz
Respiratory Assessment:
Understanding the anatomy of the lungs, where does the exchange of hioles B. Aveoli C. Bronchial Tubes
Respiratory failure is a syndrome in which the respiratory system fails in one or both of its gas exchange functions: oxygen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limin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Jiang Shenghua
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 体交换过程。
Let’s Review: Respiratory Anatomy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Mouth, nose, throat (pharynx),
larynx, trachea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Lungs, bronchi, alveoli Medulla Oblongata
Controls inspiration/expiration
Microsoft clipart
Anatomy Review
Respiratory Review Let’s Take a Breath Together:
Contents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Epidemiology Phys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Evaluation Initial Management Advanced Management
三、呼吸运动的随意调节
●大脑皮层控制随意呼吸运动。 ●这种控制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潜水需要屏气,
但不能 无限制屏气。 ●临床上,若自主控制通路受损,可观察到自
主呼吸和随意呼吸的分离现象。即自主呼吸 运动消失,患者必须“记住”要呼吸,一旦 入睡或注意力转移,呼吸运动停止。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efinition
著升高(>80mmHg),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呼吸困难, 头痛,头晕,甚至昏迷称为CO2麻醉。
CO2 ↑(正常CO2为0.04%)对呼吸的影响
●吸入气中CO2 1% 时→呼吸开始加深; ●4%CO2时→呼吸加深加快,通气量↑1倍以上; ●6%CO2时→肺通气量可增大6-7倍; ●7%CO2时→血液中PC02明显升高,可出现头昏、 头痛等症状; ●超过15%-20%,呼吸反而被抑制,可出现惊厥、 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efinition
P aO2<8 kPa(60mmHg) P aCO2 >6.66
kPa(50mmHg)
Classification
2.Classification (1)According to PaCO2 ■(Type I)respiratory failur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takes place.
Used with permission: Jensen M.S., Webanatomy 2007
Respiratory Review: Now your Breath is…
Alveoli fill with air. Oxygen diffuses thru alveoli walls. Oxygen diffuses to Capillaries
Respiratory failure develops when the rate of gas exchange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blood is unable to match the body's metabolic demands.
It is diagnosed when the patient loses the ability to provide sufficient oxygen to the blood and develops hypoxemia or when the patient is unable to adequately ventilate and develops hypercarbia and hypoxemia.
②H+对呼吸运动调节的途径及特点
动脉血中 〔H+〕
脑脊液中 〔H+〕
外周化学 感受器
中枢化学 感受器
呼吸 中枢
呼吸 加强
*血液的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对中枢 化学感受器的影响很弱。
③低氧对呼吸的兴奋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 实现。低氧对呼吸中枢直接作用是抑制。
不同程度的低氧对呼吸的影响不同
中度低氧
1.概念: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 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吸气肌: 膈肌和肋间外肌 呼气肌: 肋间内肌和腹肌 辅助吸气肌: 胸锁乳突肌 和斜角肌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呼吸中枢:中枢 神经系统内产生 和调节呼吸运动 的神经细胞群。
Apneusis 长吸式呼吸
a PaO2 of less than 60 mm Hg with a normal or low PaCO2.
Cause of:Edema, Vascular disease, Chest Wall &
Pleural disease.
■ ( TypeⅡ ) respiratory failure ( Hypercapnic respiratory failure)
O2 CO2
External circulation respiration
CO2
Internal respiration
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的过程。
一、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 外界大气的压力差
原动力: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
(一)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
EPIDEMIOLOGY
Respiratory failure is a common diagnosis among patients in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
碳酸酐酶
CO2+H2O
H2CO3
碳酸酐酶
HCO3+- H+
2.CO2、H+、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① CO2:动脉血中一定水平PCO2是维持 呼吸中枢基本活动的必要因素。
CO2刺激呼吸运动的途径: 中枢化学感受器(起主要作用,但反应慢) 外周化学感受器(与快速呼吸反应有关)
吸入气CO2浓度适当增加(1%~7%),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CO2排出受限或吸入气CO2含量超标,引起动脉血PCO2显
+
外周化学感受器 一
+
呼吸中枢
严重低氧
+
一
外周化学感受器
+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加深加快
呼吸运动抑制
3.CO2、H+和O2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发生总和而加大对呼吸的影响: 例:PCO2↑→ [H+]↑,二者作用发生总和,
肺通气的增加比单因素PCO2↑时明显 ●相互抵消而减弱对呼吸的影响:
例:[H+]↑→肺通气量↑→CO2排出↑→ PCO2↓,肺通气的增加比单因素[H+]↑时小
In practice, respiratory failure is defined as a PaO2 value of less than 60 mm Hg while breathing air or a PaCO2 of more than 50 mm Hg. (mmHg=millimeter hydrargyrum)
and bloodstream. Hemoglobin for transport of
oxygen. Oxygen to the heart and
to the body.
Respiratory Review Let your air out…
Hemoglobin frees oxygen. O2 to cells. CO2 is the waste product. Veins return CO2 to heart. Heart pumps CO2 to lungs. CO2 passes alveoli to be exhaled
Air is warmed and humidified. Cilia filter out dust particles. Macrophages destroy germs. Air goes to L and R bronchi. Then to the bronchioles. Through to the Alveoli. Oxygen and CO2 exchange
Respiratory Quiz
Respiratory Assessment:
Understanding the anatomy of the lungs, where does the exchange of hioles B. Aveoli C. Bronchial Tubes
Respiratory failure is a syndrome in which the respiratory system fails in one or both of its gas exchange functions: oxygen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limin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Jiang Shenghua
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 体交换过程。
Let’s Review: Respiratory Anatomy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Mouth, nose, throat (pharynx),
larynx, trachea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Lungs, bronchi, alveoli Medulla Oblongata
Controls inspiration/expiration
Microsoft clipart
Anatomy Review
Respiratory Review Let’s Take a Breath Together:
Contents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Epidemiology Phys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Evaluation Initial Management Advanced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