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概论

合集下载

动物科学概论第二篇课件 第三章 现代养禽生产

动物科学概论第二篇课件 第三章 现代养禽生产

2019/8/16
11
狼山鸡(Langshan):原产江苏, 1883年承认为标准品种。
丝羽乌骨鸡(Silkies): 原产 江西、广东等省,用于药用和 玩赏。外貌“十全”特征:紫 冠、缨头、绿耳、胡子、五爪、 毛脚、丝毛、乌骨、乌皮、乌 肉。另外,眼、跖、趾、内脏 和脂肪出呈乌黑色。年产蛋100 个左右,蛋壳淡褐色,就巢性 强。
经济意义:繁殖力强,生长迅速,饲料转化率高,适于密集饲 养,便于集约化管理;禽产品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 禽蛋干物质中49%,鸡肉干物质中77%,肉仔鸡几乎90%是 蛋白质.
家禽业是近几十年发展最快的畜牧业之一,生产优质、安 全的禽产品将成为家禽业发展的主流.
2019/8/16
3
现代家禽业:以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组织和管理生产,实 现禽业内部的专业化和各个环节社会化;不断提高劳动生 产率、禽蛋和肉的产品率和商品率,实现高产、优质、低 成本的目标.
4
(3)中国养禽业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养禽业历史
驯养家禽最早,培育了100多个地方良种,积累了丰富经验. 但长期作为家庭副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下.
发明人工孵化技术, 公鸡阉割术,鸭的填肥术,群鸭放牧 技术,强制换羽术,制皮蛋术,咸蛋淹制术等.
发展现状及前景
已成为世界第一养禽大国,正在从农村副业向现代专业化 商品经营方向转变.
2019/8/16
12
中 国 地 方 品 种
清远麻鸡
2019/8/16
惠阳胡须鸡
浙江仙居
13
培育现代鸡种所用到的标准品种
现代蛋鸡: 白壳蛋鸡:来航鸡配套系杂交; 褐壳蛋鸡:洛岛红或洛岛红与来航配套杂交; 浅褐壳蛋鸡:白壳与褐壳蛋鸡杂交。

动物科学概论第一篇课件 第五章 动物行为与动物福利

动物科学概论第一篇课件 第五章 动物行为与动物福利
直动性(orthokinesis) 移动速度发生改变
调转动性(klinokinesis) 转弯频率发生改变
11
如名校效应,孟母三迁,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趋同行为: 不同类群、亲缘较远的动物,由于生活在极为 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和对相应环境适应的结果,表现出相似的 行为类型.
如德国约翰(Johunn Pernaller)研究了不同鸟的行为差异,涉及取食、社会、 筑巢、领地等行为及季节性羽毛色彩变化、迁徙、鸣叫和育雏等方面。 法国的勒雷(Chorles George Lereg)对狼、狐的捕食行为及野兔的恐惧表现 有过生动的描述,提出了动物依靠它们的记忆和生活经验能够聪明地生活.
兰丝花和兰丝花蛾的协同作用:兰丝花蛾的产卵 器如针的细管,能刺穿兰丝花子房壁而产卵其中. 产卵后采集花粉,保证花能结籽,使幼虫成长期 有种子为食料.由于花的种子很多,对兰丝花无 损.共生互利,协同发展.
16
行为的动机(motivation)
概念
以结构特征、生理状态及后天学习为基础的,在表现某一特定行为 之前的动物内部状态,是动物行为的内在因素.环境刺激与动机结合, 交互作用引发出行为.体内环境稍有改变便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 与反馈作用形成能引起相应行为的冲动,冲动就是具体的行为动机,如 性冲动、摄食冲动等.
3
家燕
1、动物行为
(1)概念 是动物的动作和动作的变化,动物对环境的反应以及对
环境适应性的总称.(录像:动物行为的概念、生理基础)
行走/奔跑/飞翔/跳跃/游泳/觅食/呼吸等明显的位置转移; 注目/竖耳/立毛/发声/变色/释放气味等身体局部的细微变化; 姿态、简单的心理活动和器官的分泌行为等静态现象.
物在受到等级高于自己的动物的威胁或攻击时,不敢反抗而往往找等级低 于自己的动物发泄.

实验动物科学概论

实验动物科学概论

实验动物科学概论21 世纪是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实验动物科学则是整个生命科学、包括医学生物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沿学科,发展迅速。

从20 世纪初诞生的第一个近交系实验小鼠到80年代的转基因(transgenic)小鼠、90 年代的基因敲除(knock-in)小鼠、以及2002 年培育成功的基因封闭(knock-down)小鼠,已经或将要为生物医学研究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历年来三分之二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自于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科学概论1 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概况实验动物政策法规和管理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科学在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21 世纪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趋势术语和定义普通级动物(CV.conventioanl animal)要求不携带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级别最低的实验动物;饲育在普通环境中。

术语和定义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动物实验(试验)(Animal experiment))1.1 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实验动物学(experimental zoology)←动物学(zoology)]实验动物科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是通过漫长的动物实验研究过程逐步发展起来的。

而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实验动物科学是在20 世纪50年代形成的。

1.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实验动物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实验动物的研究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验动物学科自身发展的科学意义和使用价值,它已经广泛地与许多领域的科学实验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是现代科学技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和条件(SARS.禽流感.GMP.GLP)。

人兽共患病-兽医学概论(动物科学专业使用)

人兽共患病-兽医学概论(动物科学专业使用)
2.各型之间几乎没有免疫保护力,感染了一型口蹄疫的动物仍可感染另一型口蹄疫病毒而发病。 3.偶蹄兽和人:易感顺序:牛>猪>羊>人。
口蹄疫-症状
1.口腔、鼻镜、蹄部和乳腺有水泡-溃疡-结痂(脱落); 2.仔畜心肌炎急性死亡。剖检可见心肌松软,有淡黄色斑或条纹,有“虎斑心”之称。 3.育肥猪突然死亡之后,口吐白沫,剖检可见出血性肠炎。
60种,因而构成了许多血清型。
序号 1 2 3 4 5
禽大肠杆菌病
类型 脐炎型
脐孔闭合不全、红肿
症状
气囊炎型 气囊壁增厚,有干酪样渗出物
腹膜炎型 眼型
腥臭、腹腔内充满淡黄色,液体及破裂卵黄,肠道粘连 急性:眼睛红肿流泪,多为一只眼发病。慢性:上眼睑增生
输卵管炎
输卵管明显增粗,内积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成年蛋鸡发病时,输卵管局部高度 扩张,内积异形蛋样渗出物,表面不光滑,切面呈轮层状。
饮水:双黄连口服液+抗生素,连用3-4天。
2012年治疗方案: 黄连解毒散 1克/只+多维 饮水:双黄连口服液+利巴韦林+氟苯尼考
口蹄疫-病原
1.为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 A、O、C、 SAT1、 SAT2、SAT3和Asia1型,以及65个以上亚型。O型口蹄疫为全世界流行最广的一个血清型,我国流行 的口蹄疫主要为O、A、C三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
日龄 1~7
2
仔猪白痢
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浆状稀粪
为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
10~30
3
水肿病
组织水肿,行动障碍
断奶前后仔猪
禽大肠杆菌病-治疗
1.个体:禽万能方案。 2.轻度:抗病毒中成药+敏感药物,一个疗程; 3.中度:抗病毒中成药+氟苯尼考+多西环素,

兽医学概论重点归纳完整

兽医学概论重点归纳完整

1.疾病:动物机体在外部环境的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并表现机体生命活动障碍,对畜禽造成生产能力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2.疾病的经过和转归:潜伏期 ;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最初症状出现为止前驱期:从机体出现疾病最初症状开始,到出现主要症状为止的阶段明显期:继前驱期之后,到疾病出现全部的典型症状的阶段转归期:指疾病的结束阶段3.血液循环障碍:分为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全身性指休克和心脏功能不全局部包括充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4.充血: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液含量增多。

分为静脉性充血和动脉型充血动脉性: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临床上称潮红)静脉性: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5.出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6.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相互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7.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8.栓子:阻塞血管腔的这种异常物质9.梗死:由于动脉血液阻断,局部组织缺血而引起的坏死10.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多的现象11.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戏班的死亡12.坏死的分类:凝固性、液化性、坏疽13.炎症:动物对致炎因素及其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反应14.发热:恒温动物在致热源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体温调节中枢技能紊乱,以体温升高为主的全身适应性反应热型:稽留热: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持续数天,而没昼夜体温摆动幅度不超过 1℃,如:大叶性肺炎、猪瘟弛张热:体温升高持续时间教程,昼夜体温摆动幅度不超过1℃,而且低点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例如:卡他性肺炎、化脓性肺炎、败血症间歇热:发热期和无热期有规律的相互交替,高热期和无热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主要见于血液原虫病回归热:与间歇热相似,不同的是两个发热期之间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

动物医学概论课件

动物医学概论课件
动物医学与人类医学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人类医学主要关注人 类的健康和疾病,而动物医学则涵盖了各种动物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动物医学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寄生虫学、兽 医外科、兽医内科、兽医中兽医等。
动物医学的发展历程
动物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近现代 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发病机理
是指疾病发生过程中,机体内部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包括病原体的 侵入和增殖、毒素的作用、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组织损伤和修复等。这些过程 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疾病的发病过程。
病理形态学变化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疾病发生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细胞坏死和组织损伤等。这 些损伤可导致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
产后期护理
在母体产后恢复期间,应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护理,促进其康复。
06
动物医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结词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犬类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病犬进行及时诊断和有 效防治,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详细描述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犬的胃肠道和骨髓。病犬出现呕吐 、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防治措施包括隔离病犬、定期消毒 、注射疫苗等。
关节脱位治疗
对于关节脱位的动物,应及时进行手法复 位和固定。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外科疾病,如肿瘤、畸形等, 应进行手术治疗。
产科疾病防治
孕期护理
为怀孕的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
分娩协助
在动物分娩时,应协助胎儿顺利产出,避免难产等问题的发生。

动物医学概论总结

动物医学概论总结

动物医学概论病理学绪论疾病概念1、健康(health):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2、疾病(disease):在致病因素的损害与机体的抗损害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科学。

3、病因: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包括生物性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先天及遗传因素,必须物质的缺乏和过多,免疫学因素,精神和社会因素6方面。

4、诱因:加速或延缓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5、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6、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诱因机体的内在因素:(1)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外部屏障结构破坏及机能障碍;内部屏障结构破坏及机能障碍;(2)机体的适应能力降低;(3)体质及机体反应性降低。

外部因素:气候、地理、社会7、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1)组织机制(直接作用)(2)神经机制(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于神经系统)(3)体液机制(内分泌活动的改变,体液质和量的改变)(4)分子机制(酶活性的改变,核酸结构的改变)8、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一般规律(1)疾病过程中损害与抗损害的斗争(2)疾病过程中的阶段性及因果转化规律(3)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9、疾病的转归分为康复和死亡。

其中康复包括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康复途径包括机体防御机能增强和机体的代偿适应反应。

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死亡期三个阶段。

10、脑死亡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

其判断标准包括:(1)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2)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3)脑干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脑电波消失;(6)脑循环完全停止。

第一节水肿1、水肿(edema):过多的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或细胞内积聚的病理过程。

分为浮肿和积水。

绪论-动物科学基础

绪论-动物科学基础
绪论-动物科学基础
学时:64 = 54理论 +10实验
教材特点:目前无适用教材,必须记好笔记(抽查)
参考书:《动物学》《家畜解剖学》 《 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 《动物生理学》
上课要求(六不):不旷课;不迟到;不袖手; 不手机;不睡觉;不“说话”
关于实验课: 基础一实验室(三)
需准备: 实验报告本、铅笔、实验服
3、分类的基本单位及物种的命名
分类的最终目的是确定“种”
物种(species)的概念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遗传等的群体
3)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4)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互配生殖的自然种群)
马(♀) × 驴(♂)

种下的几个概念
品种(breed / strain):
• 器官(Organ):由几种不同组织发育分化相互 结合形成,并能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
• 系统(System):执行动物有机体某一方面功 能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 有机体(organism):体内各器官、系统密切 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 。
• 按功能不同将动物机体分为: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 7个最基本的等级单位,缺一不可(要倒背如流)
举例: 虎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豹属 虎(种)
有时为了进一步区分(7个基本单位不够用),可 增加辅助单位——在原有等级前冠以形容词,如 “总”、“亚”等
举例: 虎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食肉目
猫科
豹属
虎(种)
分类的目的? —— 辨认、研究、利用、保护

动物科学专业概括

动物科学专业概括
总之,动物科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动物生物学、行为学、营养学、繁殖学 和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它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动物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和 动物健康管理等实践技能,为动物生产、保护和研究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动物科学专业概括
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动物饲养管理、动物繁殖、动物健康管理、动物营养、动 物行为研究、动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他们可以在农业、畜牧业、动物科研机构、动物保护 组织、动物医院、动物园等领域就业。同时,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 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事科研、教学和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等工作。
动物科学专业概括
动物科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生物学、动物行为、动物营养、动物繁殖和动物健康等方面的学 科。它涵盖了动物的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行为学、营养学、繁殖学、疾病学 等多个领域。
动物科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特征和生态适应等方面的 知识。学生将学习动物的分类、进化、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基础理论,以及动物的饲 养管理、繁殖技术、动物健康和疾病防控等实践技能。在学习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动物的福 利、动物保护和动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等伦理和社会问题。

动物科学概论第二篇课件 第四章 畜牧场规划设计

动物科学概论第二篇课件 第四章  畜牧场规划设计
建场规模参考值: 奶牛场: 200~300头,配地800~1500亩 商品猪场:5千~1万头:配土地500~1000亩 肉鸡场: 10万~20万只:配土地500~600亩 蛋鸡场: 5万~10万只:配土地300~500亩
第二节 畜牧场规划布局与公共卫生设施
(二)畜牧场用地
种类
表1 国家规定畜牧用地标准 头数 面积(m2) 种类 头数 面积
13
场养猪场
14000
2.7
14
1.4
第二节 畜牧场规划布局与公共卫生设施
(三)畜牧场工艺流程规划
1. 主要生产指标
主要包括:公母畜禽比例,种畜禽利用年限,情期受胎率, 年产窝(胎)数,窝(胎)产活仔数,仔畜出生重,种蛋受精 率,种蛋孵化率,年产蛋量,畜禽各饲养阶段的死淘率,耗料 和劳动定额等。
第二节 畜牧场规划布局与公共卫生设施
(三)畜牧场工艺流程规划
生产群
表 4 小型猪场猪群组织
头数
生产公猪及后备公猪 后备母猪 空怀母猪和怀孕母猪 哺乳母猪 2~4月龄断奶仔猪 4~8月龄肥育小猪
20 100 130~145 60 540 1040
一年两次产仔
第二节 畜牧场规划布局与公共卫生设施
(三)畜牧场工艺流程规划
表 5 中型猪场猪群组织
第一节 场址选择
一、自然条件
1. 地势:高燥(高出当地历史洪水线以上,地下水位距离地 面2m以下)、平坦、有缓坡(1%~3%为宜,不超过25%)。 背风向阳。
2. 地形:整齐、开阔、有足够面积,根据牧场规划,留有发 展余地。
3. 土壤质地:选择壤土。 4. 水源水质:充足,水质良好。
第一节 场址选择
如果畜禽舍纵墙与冬季主风向垂直,则通过门窗缝隙和孔洞 进入舍内的冷风渗透量大,对保温不利。

动物科学学科概论

动物科学学科概论

动物科学学科是一门研究动物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繁殖育种、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科学。

动物科学学科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生态学等。

动物科学学科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为人类的农业生产、食品供应和动物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支持。

动物科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包括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生理机能、生长规律、繁殖技术、遗传改良等方面,以及与动物相关的环境因素、饲料营养成分、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动物科学学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涉及畜牧业生产,还涉及到野生动物保护、动物园管理、宠物养殖等领域。

同时,动物科学学科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如医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

总之,动物科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动物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动物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4) 家畜解剖生理课程教学大纲......................................................( 9) 动物微生物课程教学大纲 (17)家畜遗传育种课程教学大纲 (20)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5)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大纲 (29)兽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3)动物繁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40)畜牧各论课程教学大纲 (45)兽医临床课程教学大纲 (53)畜牧业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59)畜牧兽医基本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64)动物检疫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67)家畜环境卫生课程教学大纲 (70)饲料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73)经济动物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76)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82)淡水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86)动物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90)饲料配合与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 (92)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95)《动物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适用专业与适应学时1.适用专业:本课程是动物科技系通用课,适用于畜牧兽医、兽医、动物营养、动物防疫与检疫、水产各专业。

2.适用学时:畜牧兽医适用学时为26~34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是研究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动物生长发育规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动物的分类,了解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进化规律,为专业课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与畜牧各论的关系本课程是畜牧学教学的扩展,主要讲授脊椎动物的分类知识,家畜禽的解剖知识在《家畜解剖生理中讲述》,也可以说是畜牧学的基础。

动物医学概论课件

动物医学概论课件
动物医学的社会作用
动物医学对于社会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保障动物福利和促进公共卫生上,还体现在 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弘扬文化传承等方面。
06
案例分析和讨论
案例一:动物的诊疗过程
诊疗原则
根据动物的病史、临床症 状和病理变化,制定合理 的诊疗方案。
治疗方法
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等方法,旨在恢复动物健 康状态。
动物的健康管理
疫苗接种
寄生虫控制
定期为动物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多种常见疾病 。
定期驱虫可以预防动物感染寄生虫病。
兽医检查
饲养管理
定期进行兽医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 在的健康问题。
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减少动物患病的风险。
动物营养和健康管理的关系
01
02
03
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动物的营养状况对其健康 有重要影响。
健康对营养的影响
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其营养 需求也有影响。
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可 以同时满足动物的营养和 健康需求。
05
动物医学伦理和社会责任
动物医学伦理的概念和原则
动物医学伦理的定义
动物医学伦理是指对动物福利、动物健康和动物使用过程中 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动物医学伦理的原则
动物医学伦理主要遵循人道原则、公正原则、社会责任原则 和尊重原则。
动物疾病预防的方法
科学饲养管理
合理配置饲料,注意饲料 质量和卫生,保持饲养环 境清洁卫生。
防疫措施
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 定期检查、消毒、免疫接 种,将患病动物隔离。
避免应激因素
尽量减少动物的应激因素 ,如运输、环境变化等, 保持动物健康状态。
动物疾病控制的方法

动物科学简介

动物科学简介

动物科学,让生活更美好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咱们人类自己,还有一群“小伙伴”在默默地为咱们的生活添砖加瓦,它们就是动物界的各位“大佬”。

而这些“大佬”背后的学问,可大了去了,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动物科学。

动物科学,听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它跟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它就是研究动物怎么养、怎么用、怎么让它们更健康、更快乐地生活的一门学问。

咱们平时吃的肉、蛋、奶,穿的皮衣、皮鞋,甚至玩的宠物,都离不开动物科学的功劳。

首先,说说吃的吧。

咱们中国人讲究“吃”,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而这其中,动物科学可是帮了大忙了。

你想啊,要是没有科学家研究怎么让猪、牛、羊长得更快、更壮,肉质更鲜美,咱们哪能吃到那么多美味的红烧肉、牛排、羊肉串呢?还有啊,那些养鸡、养鸭的,也不是随便养养的。

他们得研究怎么让鸡、鸭长得快,下的蛋又多又大。

这样,咱们才能买到既便宜又好吃的鸡蛋、鸭蛋,还有那些香喷喷的烤鸭、卤鸭。

再来说说穿的。

冬天冷的时候,咱们得穿暖和点。

这时候,皮衣、皮鞋就派上用场了。

而这些皮制品的原材料,大多来自动物。

比如说牛皮吧,它可是做皮鞋、皮包的好材料。

还有羊皮,用来做皮衣、围巾,既保暖又时尚。

动物科学家们得研究怎么让这些动物的皮更厚实、更有弹性,这样咱们做出来的皮制品才更好看、更耐用。

当然啦,除了吃和穿,动物科学还跟咱们的宠物有关。

现在啊,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

狗狗、猫咪、小鸟、小鱼……它们都是咱们的好朋友。

但是,养宠物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你得知道它们吃什么、喝什么、怎么照顾它们才不会生病。

这些啊,都是动物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

他们得研究动物的行为习性、营养需求、疾病防治等等。

这样,咱们才能养出健康、快乐的宠物来。

而且啊,动物科学不仅仅是为了咱们人类自己服务的。

它还能帮助动物们过得更好。

你想啊,要是动物们生病了,没有兽医给它们看病,它们得多难受啊。

而动物科学就是培养兽医的摇篮。

通过动物科学的研究,咱们可以知道动物们为什么会生病、怎么预防和治疗它们的疾病。

第二章 动物学概论

第二章 动物学概论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身体分区
头、足、内脏团、外套膜, 体外常见贝壳
消化道发达,有齿舌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 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 差不多,但是却有25600颗牙 齿(齿舌)。
水生软体动物具有鳃 开管式循环
心耳—心室—动脉—血窦— 静脉—心耳
代表动物:
蜗牛、螺、蚌、乌贼
浙江大学学生动物保护者协会 Animal Protector Associ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脊索(notochord) 位于消化道的背面,神经管的腹面, 是一条具弹性、不分节、起支持作用的棒状支柱。 脊索出现的意义:
支撑:内脏器官的支持与保护 运动能力增强、有利于定向运动 有利于主动捕食及逃避天敌 为头骨的形成、颌的出现、椎管对中枢神经保护的发展提 供基础 躯体大型化
浙江大学学生动物保护者协会 Animal Protector Associ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学生动物保护者协会 Animal Protector Associ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鱼纲的主要特点
出现上下颌(进化重大转折,提高捕食能力) 成对附肢(平衡/改变方向,四肢的先决条 件) 脊柱代替脊索(支持身体/保护骨髓) 五部脑
浙江大学学生动物保护者协会 Animal Protector Associ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脊索、脊椎、脊柱 的区分
在脊椎动物亚门中,脊索(具弹性的棒 状结构,不分节)由脊柱所代替。脊柱 是由一节节脊椎骨连接而成,分节,既 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
浙江大学学生动物保护者协会 Animal Protector Associ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动物学概述

动物学概述

动物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动物生物学由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及相关研 究方法和技术的渗透和应用,而使研究的范围 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展开,形成了从基因— 细胞—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与 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的分支学科。学科的渗透 和研究工作在不同层次的展开,使传统动物生 物学的界限变的模糊。
动物分类学(taxonomy)或系统分类学(systematic biology):动物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对研究对象 (物种)的正确鉴定;此外地球上还有众多物种未被 认识和鉴定;哪些物种是特定生态系统的关键种,需 要加以保护?动物之间的演化关系如何? 各国的发展趋势是:分类鉴定工作结合生物多样性或 生物进化研究,并趋向于使用多种方法(数值分类、 分子系统学),加快建立物种库。
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史
动物学研究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人类不断认 识自然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类进步和变 迁的历史,它的全部发展史都是与人类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1. 2. 3. 4.
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体上可以划分 为四个阶段: 描述性动物学阶段; 实验生物学阶段; 分子生物学阶段; 生物学多学科交叉阶段 。
功能生物学所研究的问题已不再是停留在回答 “what” (一般性的描述),而是要解答“why” 或“how”。 例如:研究动物的取食已不再停留在回答某种 动物取食什么,而是更侧重于回答为什么该动 物要取食这些食物,其食性为什么比其它动物 广或窄,其取食对策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产生 或得以保留。
结 束!
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 20世纪30年代)
18世纪末至 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 提出了物种进化的思想,认为动物在生活环境 的影响下,可以变化、发展和完善。同时期的 居维叶也在比较解剖学及古生物学方面作出了 贡献。 19世纪中叶德国生物学家施万阐明了动物体的 基本结构单位是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科学概论
结业论文
薛林媛
2012/1/1
动物科学概论
动物科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

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消化代谢等生命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

动物科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生育繁殖、消化代谢等动物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

伴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动物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启动和阶段成果的取得,人类正逐步在基因层面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分子调控规律。

动物科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将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

专业介绍
动物科学是研究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育种、消化代谢等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上述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和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多种需求。

随着科学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领域已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畜禽、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繁殖、加工等各个领域,并且借助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的层面上深入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和代谢的规律。

动物科学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档肉类饮食需求,主要进行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

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畜禽生产实践,你将了解兔子、小白鼠、马、牛、猪、鸡甚至猫和犬等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对其进行饲养管理、帮助它们繁殖后代等等的科学方法。

近期研究生产绿色肉食品的课题非常热门。

动物科学更偏重对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注意统筹布局;同时希望你有爱动物的心,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21世纪,动物科学发展火热,该类专业人才奇缺以后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对学习者生产实践经验积累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很重要。

专业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领域在范围上已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水产动物、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繁殖、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在研究深度上已从动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使得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规律。

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的成功育成表明。

动物科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生育繁殖、消化代谢等动物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

伴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动物基因组计划
的全面启动和阶段成果的取得,人类正逐步在基因层面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分子调控规律。

动物科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将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

专业特色
可以掌握牛、猪、羊、禽等动物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技术;通过毕业实践环节的优化设计和实施,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动物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在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与管理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推广、开发和贸易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力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