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文史类考研人类学复习攻略重点理论与实践案例整理
![文史类考研人类学复习攻略重点理论与实践案例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10092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c.png)
文史类考研人类学复习攻略重点理论与实践案例整理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起源、进化、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
对于文史类考研人类学的复习来说,理论与实践案例的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文史类考研人类学复习攻略中的理论和实践案例。
一、理论部分1. 文化进化理论文化进化理论是人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化。
文化进化理论认为人类文化具有演化的性质,通过适应环境和社会变迁而不断发展。
2. 社会结构理论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的组织结构和关系。
它关注社会中的层级、角色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
社会结构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3. 文化相对主义理论文化相对主义理论认为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认知模式,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评价文化的优劣。
它强调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避免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他人。
4. 社会文化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
它研究社会结构、权力关系、仪式活动、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分析社会文化现象,可以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意义和动机。
二、实践案例部分1. 人类学调查实践案例人类学调查实践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访,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
例如,研究不同地区的民俗活动、宗教仪式和社会习俗。
2. 社会变迁实践案例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研究社会变迁,可以揭示社会结构和文化演化的规律。
研究社会变迁可以选择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等。
3. 跨文化交流实践案例跨文化交流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和交流,可以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旅行体验其他文化等。
综上所述,文史类考研人类学复习攻略中的重点理论包括文化进化理论、社会结构理论、文化相对主义理论以及社会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详细整理
![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详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a478105f0e7cd1842536b9.png)
是该应位单的化文究研学类人张主�导倡所派学史历国美�位单的化文究研学类人�区化文 。响影的学哲史历国德受同�念概的”从化文“ ”区化文“ 用使 �播传化文注关 。的样一不是义含和用作的它区化文的同不在质特化文的样同 �象现化文种各究研体具要�成造播传由都必未化文的似相为认�度态慎审持论播传对、5 。史历、理心、境环�的面方三是能可论结�究研的程过史历体具于对过通�解理的程过史 历体具对于自得须必则通和律规 。程过和因成史历的同不有具能可化文的似相为认 �较比化 文跨对反�度态评批持论化进对、4。化文释解化文用——体整的性神精种一是作看化文把 于向倾、3。化文的体具解理来究研程过史历的体具过通张主�则通的化文括概去要不�迹 轨展发史历的特独其有都化文种一每、2。因成的同不体具能可化文的似相、1�论殊特史历 。化文的体具解理来 究研程过史历的体具过通张主 �迹轨展发史历的己自它有具都 �的特独是都化文种一每调强 �的程过和因成史历的同不有具是能可象现化文的似相为认�度态评批持较比化文跨对、3 �成造播传由是就必未化文的似相为认即�度态慎审持论播传对�判批论法方的厉严成形论 化进典古对、2�化文释解化文用——体整的性神精种一是作看化文把于向倾、1�点论本基 。派学史历为称故�力动的迁变讨探、序顺和型类的象现史历 定确 、史历的展发类人建重是的目要主的学类人和学族民称宣们他因 。族民个每究研来中点 特的族民个每在须必�此因�史历的特独身自其有都族民个每为认�究研析分和理整集收行 进象现化文的体具对张主�法方的史历倡提�括概论理的性则原做不�证实于向倾上论法方 在们他。史历体具的族民个各是而�史历般一的界世全指是不史明文的张主所们他过不。史 明文和化文类人拟构来究研种这过通并 �合综的象现活生会社究研是务任般一的学类人张主 。义 主想理�性遍普是不而性别个是该应的注关学科史历�学科史历义主德康新国德�源渊想思 �派学史历国美 。论理的充 补相互是上际实者两们它是但 �端争生发常经间之论播传和论化进然虽 。类分的上间空理地 行进型类的化文类人对 �念概的间空理地用采则论播传而 �合组列排性践实的代断化文的模 规大种一即�史类人是法方究研的用采所论化进。 ”证论的学科“谓所了行进题问列系一的 ”明文“和”化文“对�msinoisuffid�论播传和)msinoitulove�论化进的础基科学定奠学类人 为�言而体具。段阶展发的似相向推化文的自各把径途似相着沿�化文的似相出明发能而从 �致一求需 、致一智心的类人 �为认论化进 �性特独 、性然偶的化文的派学论播传于对相、四 。照对的等等”代现——统传“ ”在现——去过“ ”方西——方东“ ”明文—— 蛮野“行进化文的上界世对调强更但�究研的界世个整对调强 然虽们他。象对究研作当化文种各球全把�界世个整括囊都究研的论播传和论化进。来由的 展发与源起化文类人明说了为是都旨主即 �处之似相有也但 �战挑的论化进对是论播传、三 。的定决性特独性然偶的明发造创和性特独的件条境环 由是这�次一明发被能只化文、2�的成造播传由是化文的似相、1�点论本基的论播传、二 。异差的率速化进、异差的段阶化进遍普中化文是过不同不的映反所异差的化 文类人、2�性同普的化进化文了定决性致一的理心、质本类人、1�点论本基的论化进、一 �系关的论播传与论化进 。式图化进的整完幅一出 现呈�明文业农到再�牧畜、植种艺园到集采、猎狩从�段阶次依的展发史历界世是而�序 顺的现出内域区理地个那或个这在们它是仅仅不已的映反所序顺的圈化文�中论理的他在
人类学复习资料
![人类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f228b0ded630b1c59eeb5ef.png)
人类学作为一门反思性的学科,它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通过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审视,达到对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当做全人类一般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反思与批评;2,通过揭示我们对各种文化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分析的努力中所固有的弱点,来打破既有观点的稳固地位,达到对知识获得一般性规律的反思与批评;3,通过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重新定位,达到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
古典进化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概述:古典进化论一般又叫做文化进化论,它是人类学的第一个理论(或流派)。
古典进化论以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为目标,注重人类文化一致性的研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时期的乐观主义的表现,表达出强烈的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
思想渊源:1、18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家有关学说的影响2、人类学本身思想脉络的影响。
3、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泰勒及其思想泰勒是英国第一位人类学教授。
他的著作有:《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的发展研究》(1965)、《原始文化》(1871)和《人类学》(1881),代表作:《原始文化》。
他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他主要运用文化遗留分析法和比较法。
文化遗存分析法:现实生活中的儿童游戏,民间俗语,荒谬的习惯,他认为可能跟古代文化的某一阶段有关系,它们是原始野蛮人的遗留物。
泰勒的研究逻辑是:由于古代社会的文化遗留在现实的文化当中,所以对遗留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历史发展的进程。
因此,文化遗留可以视为“文明进步全过程的路标”。
摩尔根及其思想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是古典进化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研究人类社会进化问题。
主要著作有《易洛魁联盟》(1851)、《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1年),《古代社会》(1877)等,代表作为《古代社会》。
摩尔根用了哪些观点来支撑他的人类社会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的思想的?泰勒而言,摩尔根对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文明”三阶段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论证,这种系统性表现在他用四根重要的支柱支撑了社会进化论大夏。
《人类学概论》考试大纲
![《人类学概论》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b4c71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3.png)
《人类学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人类学概论》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人类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运用人类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1、人类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2、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3、文化的多样性与普同性。
4、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5、人类的体质特征和演化。
6、人类的种族和族群。
7、亲属制度与婚姻家庭。
8、经济制度与生产方式。
9、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
10、宗教信仰与仪式。
11、艺术与审美。
12、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参与观察、访谈等。
三、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约占 20%)对人类学中的重要概念进行简要解释,如“文化相对论”“图腾崇拜”等。
2、简答题(约占 30%)回答一些较为简短但需要一定分析和阐述的问题,如“简述语言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论述题(约占 50%)要求学生对某一重要的人类学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如“论述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四、考试要求1、准确理解和掌握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的人类学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3、答题时要有条理,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五、参考教材具体教材名称六、各章节重点内容1、第一章:人类学的学科定义与研究领域重点掌握人类学的学科定义和分支学科。
了解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2、第二章:文化的概念与特征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掌握文化的特征,如习得性、共享性、象征性等。
理解文化的功能,如适应功能、整合功能等。
3、第三章:文化的多样性与普同性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
探讨文化普同性的表现和原因。
分析文化多样性与普同性的关系。
4、第四章:语言与文化了解语言的结构和特点。
掌握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
理解语言在文化传承和交流中的作用。
5、第五章:人类的体质特征与演化熟悉人类体质特征的主要方面,如骨骼结构、肤色等。
了解人类的演化历程和重要阶段。
文化人类学复习提纲
![文化人类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b5e9fc227916888586d757.png)
第一章文化人类学概述第一节人类学的定义及其学科X畴一、人类学的起源•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是由两个希腊文字组成,即anthropos(人)和logos(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学科。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有部分学者称其为“人的科学”(The Science of Man)。
1501年德国学者洪德(M.Hundt)首次使用“人类学”一词,但是当时只是用来指人体解剖和人的生理研究。
直到1863年,英国创立伦敦人类学学会,其研究X围才与现在的人类学研究比较一致。
此时,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才逐步形成起来。
二、人类学的含义•狭义: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人类学专指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包括灵长类学在内。
•广义: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人类学不仅包括体质人类学,也包括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在内,叫做社会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包括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
•由于人自身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研究人的人类学显然要研究人的生物方面和社会方面。
这样,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所有人类,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三、人类学的学科X畴1、四分法(1)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2)考古学(archaeology)(3)民族学(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4)语言人类学(linguistic anthropology)2、二分法:在四分法的基础上,把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都归入为文化人类学。
(1)体质人类学,这一名称创始于1871年,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学科;(2)文化人类学,一般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
四、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人类学是整体性、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X围宽广,在学科的属性和相关的研究方法上,人类学横跨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种不同的学科领域。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学科一、文化的含义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2. 文化与文明(1)文化比文明产生要远古的多。
803西方人类学史重要知识点
![803西方人类学史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7c674b6bec0975f565e218.png)
重点知识点803西方人类学史古典进化论学派:是19世纪中叶西方出现的第一个人类学理论流派,它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年间。
他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地发展。
这种循序的进化过程是全世界所有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造成了这种普遍性的原因在于人类心里的一致性。
起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斯蒂安、斯宾塞、泰勒、摩尔根。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是在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形成的人类学学派。
该派对进化论学派都持批评的态度。
认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对整体所做的贡献,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形成了英国较有影响的功能派队伍,为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实地调查方法。
播化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人类学学派。
其基本理论是直接与进化论相对的传播论,反对进化论学派的方法,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认为民族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研究文化基本内容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圈。
分为德奥播化学派和英国播化学派。
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1897年在巴里创办了《社会学年刊》后形成的学派,故又称“法国社会学派”或“杜尔干学派”。
它既是社会学的学派,又是人类学的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迪尔凯姆及其继承人莫斯,为巴黎人类学研究所培养了大量的人类学家。
美国心理学派:20世纪30年代初,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响下,美国一部分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转向文化与个人关系研究。
他们认为,文化塑造了民族的“基本人格”,而“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命运,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的。
文化是抽象的东西,个人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因此,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从研究这个民族的个体开始。
历史特殊论学派:美国历史学派形成于20世纪初。
(完整版)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完整版)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4419e058fb770bf78a55cb.png)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第一章人类学要义第一节何为人类学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章节要点: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
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
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内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
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
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
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内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
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
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
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c580702bed5b9f3f90f1c40.png)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
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
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
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
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
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
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
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
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
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
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
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
中国人类学史复习资料(合集五篇)
![中国人类学史复习资料(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03aa0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9.png)
中国人类学史复习资料(合集五篇)第一篇:中国人类学史复习资料中国人类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人类学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大分支。
2.我国北方学界基本沿袭了欧洲大陆的学术传统,将人类学有关的学科分为: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南方学界较多的受到美国学派的影响,把两大分支,四大学科糅合在一起。
3.中国人类学的特色:(1)架构上受美国人类学的影响较大,强调体质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三大分支的四学科结合;(2)具有较强的传统历史学的学风;(3)人类学应用研究有逐渐向社会学靠近的趋势;(4)新中华民族学的传统对象是少数民族,现在同时关注汉族并在一定场合灵活运用“人类学”旗号的意向,这种做法似乎告诉人们当年苏维埃民族学派的影响已经淡化;(5)人类学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有关的研究仍分归于法学、历史学、地学和文学等大门类下,人类学中国化的成熟程度远落后于社会学和民族学。
4.中国人类学史的分期:(1)萌芽时期:1928年以前;(2)创立时期:1928-1937;(3)发展时期:1938-1949;(4)恢复与发展时期:1966年以前;(5)重灾期:1966-1978;(6)重新恢复和再度发展时期:1979年以来。
5.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1)认为人美学与民族学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两门不同学科;(2)人类学的南北两派特色以及与社会学、历史学的交叉关系;(3)本土化及大陆与域外同行的对话;(4)口述与文献史料的并举。
第二章中国人类学发展的背景1.西方传统里的人类学与民族学:孔德、斯宾塞、泰勒、摩尔根、费雷泽、博厄斯、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
2.中国古代人类学知识的积累的三条线索:(1)主体族群对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异文化记载;(2)来自中原的著述者对于自身文化内部之不同部门的观察;(3)被主体族群视为他者的异文化族群对自己历史和文化的表述。
3.古代文献反映的人类学问题:(1)关于考古学的思想与实践;(2)关于当时思想家的社会观;(3)对于人的天性和中国式思维的探讨和论辩;(4)古代中国人具有民族文化进化的思想;(5)与符号语言学相关的讨论。
人类学绪论_提纲
![人类学绪论_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78ea57b941ea76e58fa04ff.png)
anthropos
人类源自自然;人类创造了自己,是自己的创造者;人类被他们创造的社会和文化所创造→
)人类进化一元论和多元论:一元论:人类起源在一个地方,人类具有一致性;多元论:反对
,挑战进化论,反。
(张小。
(《人从神创论到猿生论,人类自以为已经了解了自己。
但,人类学家却说:人属于自然,生长于自这样自大妄为的说法,人类学家抵抗说:尊重自然,重新回到自然,重视限度的伦理(这点今日
人类学,拉丁语名词;汉特Magnus Hundt《人类是万物之灵》1501:是对人的生理、解剖的研究。
解剖学;斯柏林《体质人类学》
居维叶,将人种三分:高加索人(白人)、蒙古人(黄人)、埃塞俄比亚人(黑人);达尔【今日,人种学开始没落,因为:全球化导致人种融合;发对进化论,发对种族优越论】。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7a6da004afe04a1b171ded2.png)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1、科学证明人是从进化而来的。
科学家认为,生活在洲的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2、据考古发掘和科学推测,人类形成约在距今年前,此时,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
3、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由于(1)劳动使四肢分离,学会了行走;(2)在劳动中发现了火,由吃生食转为吃熟食,促使了发达。
(3)在劳动中交流,使人类产生了共同的。
3、人类按体貌特征分为三大人种,即人,人,人。
华盛顿应该属于人种。
4、人类社会最初经历的是社会。
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是,最初的氏族是,此时妇女在生活中起着作用。
5、父系氏族后期,由于和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社会进入社会,从走向,也随之产生。
6、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是、、、和的克里特。
7、识图:在下图中的适当位置填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地图册)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1、埃及地处洲北部,河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
2、古埃及人建造了作为法老的陵墓,至今仍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一带。
最大的金字塔是。
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标志。
3、识图:下图名称是。
它位于洲。
看见此图,你想到了什么?(答3点)4、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指河河地区。
公元前19世纪兴起了王国,公元前18世纪,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5、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的名称是,它的制定者是,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
这部法典由、和三部分构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的社会面貌,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6、识图:下图的石碑刻有一部法典的全文,这部法典是。
其权标是在宣扬,法典的实质是。
7、河和河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
8、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制度,历史上叫做制度。
它把印度居民从高到地分成四个等级:、、、。
其中处于统治阶级地位的是和。
9、绘图:请绘一幅印度种姓制度的示意图,并说说你的看法[提示:(1)界限森严(2)表现在社会各方面(3)严重防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10、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国王最初称“大王”,以后称“”。
人类学复习
![人类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fcbe29f4afe04a1b071deff.png)
10级民族班人类学复习复习重点第二、三、六、七、十二章。
第四、五、九、十、十一、十三、十五也要看一下。
一名词解释1 民族志:P6 人类学者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最终坐下来对习俗的知识和思路的调整,进而完成的这个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
2 跨文化比较:p10 人类学家在对从世界上不同的民族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验证理论假设,发现人类欣慰的共性与差异,以实现理论概括或发现某种通则的研究方法。
3 体质人类学: p12 人类学者探讨古今人类生存的生物性基础,研究人类如何获得现今的形态和行为问题。
4 语言人类学:p16 语言人类学认为语言既是一种社会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践,它是着重考察人类各地语言实用与文化的关系的分支学科。
P17理解:(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5 考古人类学:p14 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
是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
文化人类学的已经通过田野工作和撰写民族志6普通轮:P22 指地球上全人类的一致性与共同性。
7文化相对性:p24 每一种文化都有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这些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二赞成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将文化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
8适应:P25 地球上的生物种群通过自身变化与周围环境达成协调并繁衍下去的过程。
生物性适应:指人体同周围环境保持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体制协调。
文化适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之和谐。
9 整体性:P27 指在人类学学科研究进程中,历代人类学家以不同的理论为出发点,积累关于人类整体性认识论的不断完善过程。
10化论:P35 ○1物种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在变化的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和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的作用;○3自然选择是把有力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淘汰,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而生存下来。
人类学复习
![人类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6e043a7f242336c1fb95e99.png)
人类学复习一、人类学定义:Anthropology1.有关人类的知识学问/人的科学/关于人的研究——以人文和科学为基础2.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3.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二、人类学四分支: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三、文化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泰勒四、文化的濡化由赫斯科韦茨(Herskovits)提出。
濡化是把人类和其他生物加以区别的学习经验,能使一个人在生命的开始延续中,借此种经验获得在该文化中的生存的能力。
从个体角度来看,濡化是人的学习和教育;从群体角度来看,濡化是不同族群、不同社会赖以存在和延续的方式及手段,同时也是族群认同的过程标志之一——人们通过代代相传的语言、服饰、饮食习惯、人格、信仰、共同的祖先和社会经历认同于某一族群。
核心:人及人的文化习得和传承机制。
P.39/222五、研究方法:历时性研究~研究跨越时间段的社会。
共时性研究~研究同时存在的社会。
共时性的研究是不考虑文化的历史和起源,而是将文化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一特定的角色,都具有一种功能。
因此,研究文化就是研究一种文化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文化的整体结构、各文化要素在这个整体系统中对于外界调适和内部整合两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以及比较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异同点。
六、研究视角整体观~跨文化视角~七、理论流派及其代表理论(看书)进化论~知识论传播学的文化圈~博厄斯(作用、地位、影响)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功能论~结构功能论代表作八、主位、客位研究文化的客位研究是对世界上各种文化进行分析,并从研究者的角度建构理论体系。
文化的主位研究则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文化的客位研究如同音素的分析,采用类似的国际音标那样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概念和术语,对世界上各种文化进行分析,并从研究者的角度建构理论体系。
历史人类学_提纲
![历史人类学_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107b5662f60ddccda38a099.png)
整体性研究 人类学总是把宇宙论秩序、日常秩序、人类每个个体纳入整体性研究中。 人类学探索宇宙论的领域 人类学探索真实世界的事物中实际运作的秩序 人类学探索话语和互动的领域
关注变迁 关注时空的变迁、变迁的因果关系、文化变迁、社会转变等。
历史人类学
人类学一直关注历史 溯源 18世纪的一批苏格兰和法国思想家的著作。
原则 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史 我们谈到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工作,以及他们之间的沟通时,历史的人类学和人类学的历史的 说法和内涵更让人接受。 意义的历史 人类对往昔历史的认知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过去,而是一种对他们的生活具有意义的历史。
参考书 历史_[希腊]希罗多德 中国文化史导论_钱穆
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f091a85f242336c1fb95e12.png)
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
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
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复习提纲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758446ed0d233d4b04e69b7.png)
第一章《人的由来》复习提纲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
一.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 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①现代类人猿: 生活在_____和_____丛林中,适于____生活,不能真正___行走,手也远不如人类的灵巧,不能___工具。
大脑和智力还远逊于人类,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如:___、___、____、_____。
与人类最相似的是_______.②森林古猿: 在距今____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___、____、___地区,尤其是___的热带丛林, 森林古猿在热带丛林过着以___为主的生活,这和现代类人猿一样。
2、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二. 从猿到人的进化1. 起源的年代、地区、环境: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有距今300万年前的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他的上肢和下肢的区别是_______。
说明了露西时代已经________行走。
图中的石器说明______工具。
2.变化的过程:由于____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由于___的改变和自身____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_____的方向发展,___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
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_______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____, _____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
4.古猿早期只是使用天然工具典型代表是__________后来学会了制造工具典型代表是_______5. 北京猿人化石发现于北京西部周口店的_____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前的直立人,1929年,______第一个发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_______先生被誉为“龙骨山的守望者”。
这幅图说明了什么?运动方式:劳动方式:穿衣方面:6、下列属于事实还是观点表出来。
人类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类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5ebbe0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f.png)
人类学期末复习资料1.论述田野工作方法一、田野工作的定义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二、田野工作的定位与研究取向定位:田野工作既包含一种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包括作为人类学研究理论的各种原则假说及其价值,以及研究者用于解释资料和得出结论的准绳或标准,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实地获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术与工具手段。
研究取向:①主位与客位:主位指研究对象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客位指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出发对事情的解释。
②局内人与局外人:局内人指与研究对象同属于一个文化群体的人。
局外人则指的是处于某一文化群体之外的人。
③大传统与小传统:少数有思考能力的上层人士创造的文化系统是大传统,下层农民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社会风习是小传统。
④小规模社会与大规模社会:社会同质性高、有简单的技术与经济、社会关系比较简单、与外界联系较少的非工业化社会是小规模社会。
地理范围较大、文化同质性减弱、出现职业多元、社会分层与人口流动、内在关系联系增加的社会体系较为复杂的社会是大规模社会。
三、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①问题研究:人类学者带着某一特定的问题做田野工作,在调查中主要收集被认为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民族志资料,通过区域的田野调查寻找人类学的理论切入点,从而以一个独立学科的视角讨论问题,获得结论与建议。
②过程研究:过程研究是人类学对社会文化变迁这一学科主题有远见的参与观察设计与实践,是指从人类学研究方法上思考和把握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研究;对原初调查点的重访、回访研究,以及对一个或一组田野调查点及其周边地区的长时段研究等。
四、理论预设与假说所谓理论预设与假说是根据对问题的了解,对事物的现象与想象之间的互相联系做出的初步判断性设想,来说明某种社会现象。
五、确定研究性质与对象①确定研究性质:探索性研究和诠释性研究。
②确定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是一个过程,根据主题情况灵活处理。
人类学知识框架
![人类学知识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6e9a686f647d27284b735153.png)
人类学理论:民族学/人类学通论1.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概念。
2.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基本原理。
3.中外民族学、人类学学派及其主要代表性人物和著作。
4.民族学、人类学的应用。
5、民族学、人类学的文化研究。
6、民族学、人类学的宗教研究人类学方法论: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1.国外各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学术思想和著作。
2.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3.民族学、人类学的基本理念。
4、民族学、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理论探索等)人类学学科分支:1·体质人类学或生物人类学2·考古人类学3·语言人类学4·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分类按流派分类:1.古典进化论学派2.传播论学派3.历史特殊论学派4.社会学派5.结构功能学派6.文化与人格学派7.新进化论学派8.结构主义人类学9.象征人类学10."解释人类学11."反思人类学按研究具体对象分类:1·经济人类学2·政治人类学3·象征人类学4·宗教人类学5·都市人类学6·医学人类学7·法律人类学8·心里人类学9·历史人类学按所持理论分类:进化理论(分为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两种)传播理论功能理论文化与人格理论结构理论文化唯物论象征理论解释理论实践理论体质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或生物人类学探讨古今人类生存的生物性基础,研究人类如何获得现今的形态与行为问题包括人的体质特征,特别是人类的进化和变异的过程和机制,以及人的体质(生物性)与文化的关系。
(二)新的学术与应用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新生的分子生物学更新了早已存在的遗传学现代人越来越关注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研究,这样的体质人类学关心人类形态与结构,因而既有学术上的意义,也有应用性的价值体质人类学可以认为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研究人类演化与进化的过程及现代人类的生物性与文化性的关系对人类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生命现象的文化诠释,形成为今日人类谋福利的应用性的创造考古人类学(一)围绕考古的学问考古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是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通过跨越时空考察文化的连续性来理解人类本身考古史(archaeological history)涉及建构人类文化发展历史,陈述区域文化发展史、地域分布特征等,以及对社会文化系统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作出解释考古学由史前考古学(prehistoric archaeology)、历史考古学(historic archaeology)组成(二)一个世纪的中国考古地位20世纪20年代兴起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我国的考古学研究一直是在历史学的框架内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
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
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
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
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
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
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
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
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
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
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
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
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
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
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
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
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
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
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
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7、一元论-在16世纪之前,由于基督教的传播,摩西的宇宙起源说得到普遍采用。
它主张全人类是由唯一的亚当和夏娃这一对人产生的。
一元论在当时是正统派,其成为当时人们所信仰的学说。
教会对无神论者怀疑亚当和夏娃表示谴责,如果不理会教会的谴责,异教徒就会被活活烧死。
8、普遍进化论-这是美国人类学家怀特提出的理论。
他认为文化发展有四个阶段:(1)人类仅依据自己体内能量的阶段-原始共产社会;(2)人类通过种植和饲养方法获取食物的阶段-东西方古代的文明;(3)通过动力革命,对新能源加以利用的阶段-现代工业化国家;(4)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的和平利用核能的阶段。
这个理论以能量学说来解释文化进化,即认为文化可以根据其能量总量的多寡或利用能量之技术效率的高低来划分阶段,从而对文化的各种差异不感兴趣,认为文化的进化就是人类利用能量总量的提高或利用能量之技术效率的提高。
9、直立爪哇人-这是荷兰学者杜波依斯博士1891年在爪哇岛发现的人类的遗骨,如部分牙齿、头顶骨和大腿骨化石。
他于1894年在爪哇公布其发现的报告。
自此以后,围绕着这个问题发表了大量论文,众说纷纭,所有论文综合起来看有三种不相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直立爪哇猿人的遗骨是类人猿的骨骼;第二种观点认为,直立爪哇猿人的遗骨是人类的骨骼;第三种观点认为,直立爪哇猿人是一种中间型。
"爪哇直立猿人"这个专门术语,代表了当时所发现的一系列人类的最早期人类。
直立猿人应属于更新世某一阶段的人类。
10、传播论学派-传播韵英文词是"diffusion",这个词也可被译为"散播"、"扩散"。
该学派名称的由来,是基于不同地区或不同族群具有类似的文化现象,但认为除了若干独立发明外,大多数是由传播而来,其中有因族群的迁移而传播,有因借入而传播的,这种文化的传播常由一个中心点向周围扩散。
11、拉策尔-传播学派的奠基人物,是个德国的人类学家。
其代表作有《人类地理学》和《民族学》等。
他的观点与古典进化论针锋相对。
他认为,世界各地的文化并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由少数几个地方的文化传播过去的,也就是说为什么全世界有这么多不同的文化?其实是因为大多数文化只是模仿了少数几个地方的文化而已。
由于地理上的远近、传播力的大小造成了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
而不是进化的结果。
12、文化圈-这是传播论学派提出来的理论。
传播论学派认为,世界上有若干个"文化圈",比如亚洲有个东方文化圈,欧洲有几个独立的文化圈,非洲也有几个文化圈,美洲也有几个。
说明世界文明发源地应该有几个才对,否则就没办法解释这几个"文化圈"的独立性和"文化圈"内的相似性。
这些文化圈内尽管国家不同,但文化却是相似的。
比如,拉策尔曾经根据弓箭的材料和弓箭上的羽毛断定,西非文化和印尼文化有联系。
13、法国社会学派-以涂尔干为首学派。
该学派的核心理论是社会整体论(即文化整体论)。
虽然该学派从整体来研究社会文化,但并不反对摩尔根,且也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只是反对进化论派的心理学说,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发展规律的科学。
据此,有的研究者将其列入进化论派的一个支派。
因此,以社会进化学说进行民族学研究是该学派的一个突出特点。
该学派偏重理论研究,除了强调研究各种社会事实,从中得出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以外,还强调正确运用比较法--提出"社会形态共变法"。
14、"需要功能论"-这是马林诺斯基的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即社会中的每一个文化要素都是有特定功能的,它产生的目的在于满足该社会的某种需求。
这种理论认为,文化不是如古典论派说的是历史的残余,而应该说是人的需要的体现,具有满足需要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指的也就是文化的现实和现代的作用。
15、尼安德特人头盖骨--是1856年在德国境内尼安德特河谷一个山洞中发现的,其化石特征: 属于早期智人,距今30万至20万年之间。
其骨胳粗大,肌肉发达,个子不高男子只有1.55--1.56米。
脑部已非常发达,脑容量约达1230毫升。
该化石最先发现于尼安德特,以后在欧洲、非洲等地均有发现,统称为尼安德特人。
16、历史特殊论学派-又称为博厄斯学派、文化历史学派、批评学派和美国学派。
这个学派认为:每个文化集团都有它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这个学派中的许多人或者受过进化论的影响,或者倾向于传播论的观点,但是,他们又与这两种理论都存在着区别。
他们1、反对古典进化论"单线进化"、"心理一致"的观点;2、反对"埃及中心论"的极端传播论的观点;3、一些重要成员吸收了"文化圈"的概念,提出了"文化区"的理论,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17、都市人类学--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都市的起源和发展、都市的文化系统及其内外关联以及都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诸问题。
18、医学人类学--又称为医疗人类学,即从人类学的角度对有关疾病及维护健康的观念和行为进行的研究的学科。
19、政治人类学--有别于传统政治学而致力于研究包括"非国家"、"非政府组织"的人类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在内的人类学研究。
二、简述题1、近代人类学和现代人类学的区别在哪里?近代人类学,观察文化用"本已"的目光,讲究文化等级主义,提倡文化中心主义;现代人类学,观察文化用"他者"的目光,讲究文化的互为主体性,提倡文化相对主义"本已"的目光又叫做客位的目光,而"他者"的目光又叫做主位的目光。
人类学家在研究不同民族和他们的文化的时候,十分强调"主位"和"客位"的观察方法的区分。
在人类学的方法中,主位的观点指的是被研究者(也就是局内人)对自身文化的看法,而客位的观点则是指这个文化的局外人的解释。
近代人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观察其他文化的时候采取"本已"的目光;现代人类学的特点与近代人类学相反,在观察其他文化时,采取的是"他者"的目光。
2、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传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测量技术、形态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等三部分组成。
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展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方法,例如胚胎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
特别是其中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3、人类测量学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何处?人类测量学在开始研究时就被视为是区别人类与低等动骇的精确方法。
由于研究方法得到改进和新资料不断发展,人类测量学具有了许多应用的价值;(1)促进了对人类的起源和演变问题的积极调查研究;(2)促使开辟对遗传学、生态学的研究;(3)促使犯罪学、指纹学的形成和发展4、"没有蛋就没有鸟,没有鸟就没有蛋"这句话是何意思?这是古代一些哲学家,如比达哥拉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等有关解释人类起源问题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