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作业观
新课标下应有一个新的作业观

丁: ra l Oh,e ly?
z£t p so imsd o iebs? n y e f f l oy u lk et
S: i e s i n e f c i n f l ,lk ce c ito ims,s c s AV T u h a A AR ,I — n
单 的 , 有 复 杂 的 。 这 样 可 以 针 对 不 同 水 平 的 学 生 , 所 有 也 让 的 学 生 都参 与进 来 , 正 达 到 训 练 和 培 养 学 生 听说 能 力 的 目 真 的 。同 时 在 回答 问题 时尽 可能 地 要 求 学 生 使 用 英 语 来 回答 。 新 课 文 讲 完 后 , 求 学 生 熟 读 并 能 够 背 诵 课 文 , 后 此 基 要 然 础 上 引 导 学 生用 自 己 的 语 言 进 行 复 述 或 表 演 课 文 内 容 这 种 形 式 足培 养 学 生 实 际运 用 能 力 的 最 佳 方 式 , 时也 能 进 一 同 步 起 到 强 化 学生 听说 能力 的训 练 。 四、 开放 课 堂 , 设 实 践 的外 部 条 件 创 ( ) 立 课 外 活 动 小 组 。 课外 活 动 小 组 可 根 据 学 生 的 一 建 语 言 水 平举 行 讲 故 事 , 诵 , 谜 语 , 朗 猜 出英 语 墙 报 , 办 英 语 举 知 识 竞 赛 等 等 。这 些 活 动 可 使 学 生 开 阔 视 野 , 长 知 识 , 增 又 可 以加 强 学 生学 习英 语 的兴 趣 , 高学 生 听说 英 语 的 能力 。 提 ( ) 二 开设 每周 一 次 的 听力 课 , 学 生 进 行 专 门 的 听 力 训 对 练 。教 师 可 以 利 用 录 音 , 播 电 视 , 络 教 学 等 现 代 化 教 学 广 网 手 段 来 促 进 学 生 的 听 说 训 练 , 化 语 言 环境 。 优 ( ) 展 “ 语 角 ” 动 。在 每 适 当 的 时 候 , 全 校 的 三 开 英 活 将 英 语 爱 好 者 聚集 起 来 , 展 “ 语 角 ” 动 , 活 动 中 让 学 生 开 英 活 在 按 某 个 话 题 或 是 自由 地 说 英语 , 励 他 们 多说 , 要 怕 说 错 , 鼓 不
作业观

新课标下,我的作业观文/刘丽华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作业练习。
科学有效的数学作业,有助于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以及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所以,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师应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作业观。
首先是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有意义的课内外作业。
(一)课堂作业: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坚持以练习贯穿于课堂始终。
关于练习的设计,除了教材中的练习题,许多教师常常会联系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自行设计一些。
我认为在设计时,要注意让习题体现以下三点:即基础性、层次性和趣味性(生活味),以确保学生在练习后起到巩固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
基础性这类习题关注的是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技能。
通过这样的练习,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特别是为学困生提供了再一次学习的机会。
因为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教师能及时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障碍而给予个别有效的辅导,为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层次性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练习的设计还应有一定的层次性。
我比较提倡设计"套餐"式的练习,即围绕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设置几份不同的作业,题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地选择性练习,使人人有练习,人人有提高,人人有成就感。
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分配律》时,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选择你所喜欢的题目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计算。
(1)25×3+25×7 13×(50+2)(2)24.5×37+24.5×63 2.5×14(3)68×34+34×31+34 72×25+72×76-72(4)25×5.6+2.5×44 125×0.63+12.5×13.7-125通过这一组题的选择性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
新课标作业设计理念

新课标作业设计理念引言新课标是指新的教育课程标准,它是国家对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业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因此,在新课标下,我们需要探讨新的作业设计理念,以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
理念一:个性化定制作业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每个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能力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我们需要个性化定制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可以更好地针对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来设计作业。
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施1.调查学生兴趣爱好:通过调查问卷或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确保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兴趣产生共鸣。
2.多样化任务选择: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任务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3.个性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反馈,可以使用口头评价、学生自评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他们对作业的投入度。
理念二:跨学科融合作业跨学科融合的价值在新课标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通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的实施1.选取主题式作业: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探索这个主题,如设计一个城市的规划。
2.促进学科之间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完成跨学科的作业,鼓励学生共同研究、交流和合作。
3.整合不同学科的评价标准:根据作业的主题和要求,制定全面的评价标准,包括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理念三:实践性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的重要性实践性作业是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性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实施1.社区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作业观

败 的感 受 , 转化 成 对 自己 长 处 和 弱 点 进 行 反 省 的 动
课外学习应是互为基础 , 相互 促进 . 课外数学 作业 作
力 , 强对 自己思 维 的勇 气 , 是 加 强 自我 意 识 的表 增 这
现.
为数学 教学活 动的有机 组成部 分 , 应该 是学生个 体 知识内化 、 数学学习能力 、 情感态度 和价 值观形成 的
社 ,9 9 17 .
( 稿 日期 :071 -1 收 2 0 .03 )
物, 充分利用科普读物的传播功能.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1 08 期
数 学教 学 研 究
7
学生 的学 习 有 课 外 的 d有 课 内 的 , 内 学 习 与 土 课
尽管作业在 教学活 动 中扮 演 着重要 角色 , 无 但 论是一般的教学论著作 , 是数学教学论 的专著 , 还 对 作业或数学作业 都没 有下定 义. 阅 中国大百科 全 查
头疼的必修 课. 传统 的数学作 业 观为学 生的学 习方
式 的 以下 5个 特 点 提 供 了温 床 :
书出版社 出版的 《 国大百科 全 书 ( 中 教育 ) (95 》1 . 8
要求” “ ;独立完成 ” 剥夺 了学 生之 间互 相学习 、 相 互 全面地 、 准确地展示数学史的全貌. 4 灵活性. ) 渗透 数学史 知识对学 生的数 学学 习 及将来工作都有作 用. 限于授课时 间安 排 , 只能有所 侧重. 数学史知识应穿插在授课 内容中 自然引 出, 要
组 , 好数 学史 的渗 透研 究 ; 做 让学 生编辑 数学 小报 《 数苑撷英 》介绍数学 家事迹 、 , 选登 历史名 题, 乃至 编辑校本课程《 数学史》 普及读本.
新课标下的作业观

、
“ 导 ” 实 现 自主 学 习 的关 键 精 是
“ 自主学 习 ” 不是对 学 习放任 自流 , 它
2设 问 , 发 思 维 . 激
发展 , 自主 完 善 。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自觉 学 重 视 学 生 的 “ ” 也 重 视 教 师 的 “ ” 课 学 , 导 , 习 、 动 学 习 、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养 学 堂 上 “ ” 须 致 力 于 “ ” 服 务 于 “ ” 主 学 培 教 必 导 , 学 。 生 主 动 学 习 、 会 学 习 意识 、 惯 、 力 和 我 认为 , 师应在 导人 、 问、 拨等 环节 学 习 能 教 设 点
际 和 年 龄 特 征 、 识 经 验 、 力 水 平 、 知 知 能 认
之相匹配 的学 习材料 , 让学 生 自学 、 自探 ,
然 后得出结论 。
朋 )
口 以后 学 生 晚 自修 、 外 活 动 、 中会 考 等 , 校 均 不 得 收 费 。 东 莞 市 教 育 局 近 日明 确 取 消 了 学校 晚 自修 费、 生体 检 费 、 阅参 考 资料 费 、 中毕 业 课 高 学 学 订 高
会 考 费等 收 费项 目
规律等 因素 , 抓住学 习思 维活动 的热点 和 焦点 , 通过各 种途径 创设 于教学 有关 的使 学 生感到 真实 、 新奇 、 有趣 的教 学情境 , 激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其 产 生 跃 跃 欲 试 的 使 探 索意识 。导入 时一是要 “ ”要 根据所 精 , 新 空 间 学 的 内容 ,或 创 设 一 个 引 人 人 胜 的 情 景 ,
方 法 , 现课 堂 自主 学 习 , 实 体现 代 课 堂教 上 下功夫 , “ ” 在 精 讲上做文章 。 学 改革 的必 然趋 势 ,是 素 质教 育 活 动灵 魂 。这一切 只有让学 生在充分的学 习空 问 中 自主地学 习才能实现。
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理念(一)遵循新课标要求1.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
3. 强化实践性、综合性,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体现作业功能1. 巩固课堂所学,拓展知识视野。
2.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3. 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作业设计内容(一)阅读作业1. 必读篇目:按照教材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指定篇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选读篇目:推荐与教材相关的优秀作品,拓展学生阅读面。
3.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优秀文学作品,提升文学素养。
(二)写作作业1. 课堂小练笔:结合课堂所学,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2. 作文:按照教材要求,完成规定题材、体裁的作文。
3.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创作。
(三)综合实践作业1. 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课本剧等。
2. 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围绕语文主题,开展小组合作研究。
3. 社会实践: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三、作业设计与布置(一)分层设计1. 基础性作业:针对全体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2. 提高性作业: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拓展能力。
3. 挑战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二)多样化布置1. 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2. 课后巩固:结合课堂所学,布置适量作业,巩固知识。
3. 周末作业:合理布置周末作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一)评价方式1. 学生自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
2. 同伴互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 教师评价: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作业。
(二)评价内容1.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能力提升:关注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作业观-模板_0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作业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的主体(学生)、客体(教师)和教材等方面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课堂上产生的学生生成性问题日益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发展的重点。
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反馈――作业,人们关注甚少。
为此,本文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谈一谈对自己在实施新教材(苏教版语文)中对作业处理的一些做法及想法。
以待抛砖引玉。
在作业方面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不断地思考创新,打破旧有的思维和观念,获得了许多有益的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剔除旧的同时也把一些长期积累的好方法和好的做法也给丢弃了,陷入了两个误区,一认为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就是要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加大训练的力度,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作业难度提高,数量增大,作业求全,求深的现象屡见不鲜。
另一认为新课改就是革除学生的负担,尤其减除掉学生的作业负担,注重开展一些在课堂上的热热闹闹教学活动。
殊不知,这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真实意图,没有真正把握新课程的实质。
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作业观应是科学的发展观,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作业多少要“适量”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要不要作业呢?回答是肯定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有作业。
因为有了作业就能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反馈。
作业检查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向。
作业作为教学反馈的手段,它的作用是重要的。
为此,在布置作业的数量上是有讲究的。
作业量既可多也可少,甚至可没有作业。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布置,让学生做多做少,教师要心中有数。
如教授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以下称“苏语一”)时,“向青春举杯”的作业我仅布置两次主题作业。
一是开展诗歌朗诵,要求人人参与;二是要求家长和学生互写一封家书,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
在学习“像山那样思考”时,我利用国庆七天长假,让学生回家后,到大自然中观察“江南”的秋景,并以“江南的秋景”为题,写一篇主题作文,返校后,在班内进行交流展示。
素质教育新课程下的作业观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新课程下的作业观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作业是课程与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作业观念、作业内容和形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需要新的作业观。
1.体现“三维”课程目标,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巩固和检查知识掌握情况,丢弃了作业应为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的发展性功能,这种认识的偏狭,加之应试教育的导向,导致作业陷入机械重复单调枯燥的误区。
教师布置作业体现不出学科特点,不重视学生差异,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一味强调多练,认为学生练得越多,记得越牢,学生能力也就越高,结果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单调枯燥重复性的作业所占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磨蚀,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被耗干。
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对作业的功能重新定位,备课时精心设计作业,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全面体现在作业系统中。
作业功能应定位于这样三个层次:一是巩固和检查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
二是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重在创设新情景和思维过程。
三是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方面,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重在体验和实践。
这样,既顾及了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和各种能力。
2.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改革作业形式与内容传统的布置作业强调统一性,这样的作业表面看来整齐规范,但缺乏灵活性趣味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失去兴趣的学生就简单应付,甚至抄袭。
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新课程下的作业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
2.1 作业的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
传统的作业围绕课本做文章,内容上强调知识性,答案强调唯一性和准确性。
很多题目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靠死记硬背,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很少能通过作业练习真正获得学习技能、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能力得不到可持续发展。
新课标下的作业观

新课标下的作业观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而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
学生成为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
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在培养学生正确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造才能等功能的研究不够,即使有一些,也局限于现成习题的改变和筛选,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因此,教师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明确作业的功能、设计、使用以及评价,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成果。
首先,应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
教师设计作业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形成某方面的解题技能,但具有这样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而作业设计时更应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
1、作业目标的多元化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
例如,在学习利率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到周围的储蓄机构去调查,并为自己的压岁钱设计一个最佳的储蓄方案;学习完平面图形后,可以让学生自制七巧板,并拼出最具想象力的图案来等等。
这些作业不仅更能巩固深化了新知,而且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深远的作用。
2、作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标告诉我们,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作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完圆的周长和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测量计算一棵树的横截面面积,学习体积后,可以布置学生测量一张扑克牌的体积等。
新课程下的作业观

四、 变单 一为 多样
这是一节讲评练习课 , 我正手拿一套哲学 练习题在教室里边走边讲, 并不时关注学生听 讲情 况 , 同学们 都低 头边 听边记 。这时我 发现
小 敏 同学不停 地在 写着 什么 , 先 以为是 在做 起 笔记 , 后来 一 阵 风 吹过 , 她 桌上 的几 张卷 子 将 吹 落在地 上 , 由于专 心 , 一点儿 也 没有发 现 。 她 我轻 轻走 到她 身边将 卷 子捡起放 到 桌上 , 瞥 并
作学习的方式 , 造成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退 化。《 政治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 要引导学生主
动参与 、 于探究 、 于动 手 , 步 培养 学生 收 乐 勤 逐
好理解 , 老师这样细心地花功夫讲解 , 你竟然
在这 里 写情 书 , 听课 。我 不假 思 索 , 把将 不 一
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 的能
力、 分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 以及 交 流 与
这页纸抢过来 , 果然是写给一位男生的信。这 时候 , 由于我停下讲课 , 全班同学都抬起头来,
有惊讶的 , 有幸 灾 乐 祸 的 , 有 几 个调 皮 鬼起 还 哄 :老师 , “ 写的什 么呀 ? 念 ! 小 敏 的脸 一 下 念 ”
了一 眼她 正在 写 的东西 , 骤然 间“ 亲爱 的…” 几
传统 的政 治作业 , 多为解 答题 型 。单 调 乏
味, 改进后作业形式多样化 , 不仅题型多样( 选 择题 、 断题 、 空题 、 答题 、 料 分析题 判 填 解 材
等 )而且 形 式 多样 , 有 一 般 的 书 面 作 业 、 , 既 口 头作业 , 又可布 置一 些联 系实 际 问题 的研 究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观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观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强生活体验、感悟、表达,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
如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体验小老师、小记者、小播音员等角色,参加学校文学社各种文学活动等,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开展诸如春游、参观、演讲、辩论、手抄报等活动,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活用了知识、增长了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总结:学生在顺利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运用崭新科学知识、新理念回去认知、化解各种实际问题,从中减少语文科学知识,快速增长语文才干。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陕西咸阳渭城区石桥中学蔡雅茹摘要: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入手,探讨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物理教学中,侧重研究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布置初中物理作业的一些具体作法。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着重书面作业轻阅读和实验作业、重知识型作业轻能力型、开放型作业、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其结果是:学生只会套题型,不会想问题、也不会提问题,更谈不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与原本应在体验中轻松愉快的物理学习相去甚远。
为了还物理学及物理教育的本来面目,新版的物理教材改变了以前教材单一的“题海”作业。
取而代之的是书面性作业少,实践性或社会调查的作业多。
新教材的课后作业符合“低门槛效应”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开放性。
一、传统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导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环境,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是师生的唯一目标,因而教师以课文为中心、以应试教育为杠杆来编制习题,用大量的时间去“搜索习题”,利用“题海”强化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效果,忽视了习题中的思维价值,在这样的教学中培养了大量的“习题高手”和“高分低能学生”。
教师布置作业时,总是全班统一一致,而且独立完成,注重学生的求同思维,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独立思考,忽视合作学习方式。
统一的作业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合作,因此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观念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为蓝图,以指定的教科书为依据,教师布置作业围绕书本,紧扣大纲,即对教材负责。
学生整天忙碌在纸和笔“青一色”的作业中,不需要深入生活,从概念到公式,机械模仿。
以至于许多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出现“以抄代做”的现象。
此外教师批改作业时,为改而改,非对即错,只见分数不见人,教师辛劳,学生厌学。
新课标下的作业观

文 时 , 由于见 少识 窄缺 少对作 者 的情 感 体验 ,缺 少对作 者 生活 时代背 景 的 了解 。因此 ,在 品读 文章 时会 体会 不到 那种 思想 感情 也是情 理之 中 。所 以 教 师应 该好 好应 用社 会 这个大 舞 台,为 学生创 造 一个真 实 的情景 ,引导学 生走进 文章 的深处 ,体 验不 同的人 生真 谛 ,不 同的人 生状 况 。提 高 理解 文 章 的能力 如果 说 ,语文 教育 的“ 工 具性 ” 指 向的是学 生未 来生 活 的话 ,那么 “ 人文 性” 关注 的是 学 生现实 的 生活 ,关注 的是 他们 在学 习 中的每 一 次快 乐 与感 动 ,每一 次创 造与 成功 。只 有 以学 生 的现实 生活 为基 础 ,语 文 教学才 能真 正成 为精 神 的源泉 从而 流入 学生 的生活 ,才 能焕 发 出力量而 成 为真 正 的教 育 。 总之 ,在 小学 语文 阅读 教学 中 ,教师应 以学 生 为主体 ,通 过有 感情 朗 读 ,情景 感想 ,感 知文 章 ,理解 主题 ,渗 透情感 ,积 累语 言 ,并加 以适 当 运用 ,得 以训练 学生 的阅读 能力 。让 学生 喜欢 阅读 、喜欢 学 习,不 断提 升 能 力,充 分 发挥他 们 的主观 能动 性 。当然 ,提 高语 文阅读 能 力并不 是 一朝 夕就 能够 实现 的 ,这需要 我们 不 断地在 教学 中积 累经 验 ,并不 断进行 尝 试 实验 ,从 而使 我们 的学 生在语 文 阅读 中能够 添上 一双 快乐 的翅膀 ,在语 文 的世 界里 自由翱 翔 。 参 考文 献 : … 1 徐艳 . 怎样提 高学生 的阅读 能力 U l l 新课 程 ( 中) . 2 O l 1 年O 7期 f 2 1徐 莉. 小 学生语 文 阅读 能 力的培 养Ⅱ 】 . 黑河教 育. 2 0 1 0 年1 O期
新课改下的作业观

新课改下的作业观新课改下的作业观**小学**新课改已实施一段时间了,但当今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总量过大,质量偏低,多机械重复,少思维训练。
应试教育色彩仍较浓厚。
这样的作业练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也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如何扭转这种教学态势,在作业设计上落实新课标精神呢?在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浅见。
二、多元化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1、注意学科间的整合渗透,力求形式多样、富以情趣。
新课标明桷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把音、体、美、劳、科学等学科的知识渗透于语文作业之中,淡化学科间的割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的作业设计可让听、说、读、写、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既符合儿童爱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如学了《绝句》《村居》等意境优美的诗,要求学生根据诗境为诗配上插图,变文字为画面。
作画的过程,即是学生理解诗义、感悟诗境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领悟、鉴赏审美能力。
学了《和氏献壁》《炮手》等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自编自演课本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创作才能。
学了《小小的书橱》《最美的花束》等课文,让学生为课文选择适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选择音乐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情感基调的把握过程。
学了《曹冲称象》《乌鸦喝水》等文章,让学生做简易实验来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实践证明,学科间知识的交叉渗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树立“大语文”观念,面向生活、拓展延伸。
语文的处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如让学生看电视新闻,摘录要闻并交流;组织参观访问,写参观记,访谈录;饲养小动物,写观察日记;阅读课外读物,办手抄报;从电视、街头收集广告用语,再尝试为某种产品设计广告;节假日为老人、老师、同学写祝愿语,自制贺卡等等。
新课标作业设计的理念

新课标作业设计的理念新课标作业设计的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作业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要,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首先,在新课标作业设计中,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传统作业以量为主,而新课标作业设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尽量选择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同时,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呼应,能够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在新课标作业设计中,要注重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特长都不同,因此作业设计要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可以设置多样化的任务和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和完成,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订正,及时了解学生在作业中的困惑和不足,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在新课标作业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作业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应用,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让学生能够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最后,在新课标作业设计中,要注重开展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作业,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共同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要注重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新课标作业设计的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作业设计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注重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开展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作者:牟联发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年第09期新课程理念下的多样化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
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与生成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可见,作业将是学生实现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探索、体验进取、体验成长、体验愉悦、体验幸福,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生活的需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是什么样的?作业的差异化。
新课程作业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体差异。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影响、个性差异、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生活阅历、知识多寡等不同,其作业目的、形式、内容、方法、态度等应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应对各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程度、数量、内容、形式等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层完成。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大约同步完成,教师可以统一调控教学活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查漏补缺,杜绝课内作业课外做,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不良现象发生。
分层完成作业,既可以让学困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做,避免抄作业的现象,也可以让学优生充分锻炼思维能力,让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作业的适用性。
传统的作业内容“繁、难、偏、旧、机械”,不切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实际,学生的创造力难以实现,学生看不到所学知识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做作业是为了考出好成绩,最终考上理想的学校。
其实今天的学生,将是明天的农业专家、企业家、或是个体劳动者等,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具有适用性。
作业设计要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贴近生活和现实,应用所学知识以及技能技巧解决生产、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知识得到创造性的应用,让他们感觉到作业不再是应付选拔考试的工具,而是一种为生活服务的手段。
对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作业设置的几点看法精

对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作业设置的几点看法学科:小学数学大港区太平镇第三小学左庆霞胡玉利内容提要: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项基本的活动形式。
过去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分数,作业布置多以应试为主,题海战术不仅把学生们累得抬不起头来,也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建立新型的作业观,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一,作业要溶于具体情境中,使数学生活化。
二,作业设计要创新,要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三,作业形式要开放,要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四,作业内容要有层次性,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性。
五,作业评价要多元化,不要只局限于教师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项基本的活动形式,是课堂的继续和延伸。
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可见恰当、合理的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回顾过去,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分数,在作业布置上煞费苦心,题海战术不仅把学生们累得抬不起头来,也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如今面对新的课改形式,以前那种“只重视机械模仿,不重视能力培养;只重视书面过程,不重视语言训练;只重视方法训练,不重视实际运用;只重视知识培养,不重视情感投入”的传统作业观已不再适应新型教学要求。
我们广大教师要摒弃传统作业观,建立一种适应当今社会需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作业观。
小学课程改革已进行了8年,在这几年的教学改革中,我也在不断的实践、探索。
下面就对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置试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作业要溶于具体情境中,使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因此学生的作业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把作业的内容放到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到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技能。
例如:教学有关利息的知识时,当学生学习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后,布置什么作业呢?照传统做法,让学生背公式,然后照公式机械的计算几道利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作业观
在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而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
学生成为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
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在培养学生正确观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造才能等功能的研究不够,即使有一些,也局限于现成习题的改变和筛选,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因此,教师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明确作业的功能、设计、使用以及评价,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果。
首先,应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
教师设计作业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形成某方面的解题技能,但具有这样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而作业设计时更应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
1 作业目标的多元化
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
例如,在学习利率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到周围的储蓄机构去调查,并为自己的压岁钱设计一个最佳的储蓄方案;学习完平面图形后,可以让学生自制七巧板,并拼出最具想象力的图案来等等。
这些作业不仅更能巩固深化了新知,而且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深远的作用。
2 作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标告诉我们,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知识。
比如说数学作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完圆的周长和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测量计算一棵树的横截面面积等。
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运用创造性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为今后解决这一类型的问题打下基础。
如果只找些类似机械简单的作业,就失去了作业“再学习、再发展”的作用。
3 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相互兼顾
教师设计的作业不能只看到眼前,不能只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更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而使学生陷入作业的海洋。
其次,开放性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作业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使“教学生活化”。
应将数学、语文、科技、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1 开放作业的情境,把实际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上。
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
应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如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模拟了超市购物、运动会等许多生活情景。
学生在这些开放的情境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
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2 开放作业的内容,让学生离开课桌、走出校园。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
”过去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再也不能被禁锢在课桌上。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去整理各种所需的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得到数据,然后才能完成作业。
3 开放作业的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
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
例如,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订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
如此丰富的作业,一定有合适各个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
再次,全面、公正、艺术地评价学生的作业,使学生创造热情更加高涨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公正、艺术的评价,能起到激励、触动的作用。
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既要客观公正,又要灵活艺术地评价。
1 屏弃“单一”的对错评价,提倡“多向”的优劣评价。
聪明的教师总是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也应如此,不仅要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意志、品质、兴趣和习惯等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意识、创新习惯。
有优点原则地大加赞赏,有缺点则旁敲侧击,既保护
了学生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 “轻视”作业结果,“重视”作业过程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
教师不应以作业的正确与否作为恒量学生作业唯一标准,应该看他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做的。
同样一个答案,有的方法简捷,有的方法繁琐,有的学生自己动脑筋的结果,而有的则是家长的“杰作”。
如果给同样一个评价,就有失公正,这样也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3 采取多种作业评价方式,机智艺术地处理学生的作业
作业评价不能以教师打一个等第、写一段评语为唯一模式,它应该是立体的、互动的、多向的,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集体评价。
例如,好的作业可以让大家一起来打等第,并说说理由;还可以让五年级学生中作业好的制作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画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既为大家服务,又展示了自己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