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的有性杂交课件
拟南芥的图位克隆技术
拟南芥基因的图位克隆技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冰浙江杭州3100291 国内外研究现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一种模式植物,具有基因组小(125 Mbp)、生长周期短等特点,而且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The Arabidopsis Genomic Initiative, 2000)。
同时,拟南芥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具有高等植物的一般特点,拟南芥研究中所取得成果很容易用于其它高等植物包括农作物的研究,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十字花科中还有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目前拟南芥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植物学及各国ZF的重视。
从遗传学的观点来看,基因克隆的途径可概括为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两种。
正向遗传学途径指的是通过被克隆基因的产物或表现型突变去进行;反向遗传学途径则指的是依据被克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来实现。
虽然一些模式生物(如拟南芥)的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但还有40%的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还是未知的。
图1 图位克隆所需努力的比较(1995年和2002年)(Jander等,2002)图位克隆(map-based cloning)又称定位克隆(positional cloning),1986年首先由剑桥大学的Alan Coulson提出(Coulson等,1986),用该方法分离基因是根据目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的,无需预先知道基因的DNA序列,也无需预先知道其表达产物的有关信息。
它是通过分析突变位点与已知分子标记的连锁关系来确定突变表型的遗传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拟南芥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各种分子标记的日趋丰富和各种数据库的完善,在拟南芥中克隆一个基因所需要的努力已经大大减少了(图1)。
目前完成整个拟南芥的图位克隆过程大约需要一年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筛选突变体开始,逐渐找到和表型相关的基因。
这和反向遗传学的方法正好相反。
拟南芥基因的图位克隆技术
筛选突变体 Landsberg野生型 确定突变体是否是单基因突变及显隐性
突变体筛选
col0
诱变
繁种 淘汰致死突变和不能繁殖突变
处理
×
基因图位克隆
a
a
A
A
×
Col-0突变体
Landsberg野生型
F1
a
A
×
1 2 3 4 5
1 2 3 4 5
a
A
a
A
A
A
a
a
F2
粗定位
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杂交的突变体植株是作为父本还是母本是没有关系的。
图位克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就很难或者不能通过图位克隆技术来定位基因
一个给定的性状是由不止一个的基因位点控制的
表观(上位)遗传突变:一个基因在表达和功能上的可遗传改变,而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这是图位克隆工程中又一个可能的复杂情况
染色体上位点的物理和遗传距离的比值变化是比较小的,对作图的分辨率也只有较小的影响,1%重组的遗传距离相当于100--400 Kb的物理距离,平均是250 Kb。然而着丝粒区域是一个显著的例外,在这里1%重组的遗传距离相当于1000--2500 Kb。
SSLP: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是基于PCR的分子标记,在拟南芥基因组中有较多分布(在Col和Ler两个生态型中,每1000bp有4—11个不同的序列),而且是共显性的,它的检测非常直接,需要设计引物来检测假定的SSLP标记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它是拟南芥不同生态型之间基因组中的单个核苷酸的差别,这些差别的核苷酸通常位于不编码区域。 最常见的用于检测SNP标记的方法主要是剪切(酶解)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 ,它也是基于PCR的。
《拟南芥的有性杂交》课件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清洗实验台
选取亲本
2
面和工具。
选择具有不同特征的亲本植株作为杂交
的亲本。
3
制备花粉淀粉液
将适量花粉混合到含有营养液的滴定管
制备花蕾
4
中,制备花粉淀粉液。
选择合适大小的花蕾,并为其储备足够
的养分。
5
进行授粉
用花粉淀粉液将雌蕊授粉。
筛选合适的杂交种子
6
根据杂交后代的表型特征,筛选出具有
双亲特征的种子。
7
杂交种子的保存
将选取的杂交种子保存在适当的温度和
杂交后代的表型分析
8
湿度条件下。
观察杂交后代的形态特征,记录表型数
据。
9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分析
提取杂交后代的DNA,进行基因型鉴定。
统计分析杂交结果
10
授粉
将花粉从雄蕊传递到雌蕊,使两 个亲本的基因结合。
受精
杂交
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发育成新的个体。
两个不同的亲本通过有性生殖方 式产生具有双亲特征的后代。
有性杂交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增加遗传多样性、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性、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
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可能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
拟南芥的有性杂交的实验过程
拟南芥的生殖方式
1 有性生殖
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具有两个亲本特征的后代。
2 无性生殖
通过植株分枝、地下茎或孢子的形成,产生与亲本一模一样的后代。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有性生殖
产生多样性的后代,促进基因重组,适应环境变化。
无性生殖
产生遗传稳定的后代,快速繁殖,适应稳定的环境。
拟南芥_植物界的_果蝇_
拟南芥——植物界的“果蝇”毛健民 李俐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河南周口466000)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植物拟南芥(A rabid op sis thaliana),被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近年来,植物科学中许多有价值的发现几乎都是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取得的,拟南芥已成为1种典型的“模式”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
拟南芥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由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现就拟南芥的生物学特性、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基因组计划的进展情况作一简介。
1 拟南芥的生物学特性拟南芥属十字花科拟南芥属的1个种。
其植株小、成熟个体高约30c m左右,形态特征简单。
拟南芥的生长期很短,从播种到收获种子一般只需6周左右,而且产生的种子数量多,每株每代可产生数千粒种子。
拟南芥的这一生物学特性,使我们在以它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分析时,可以大大缩短时间。
相比之下,小麦、玉米等植物的生长期一般需几个月,使得遗传实验分析花费的时间较长。
拟南芥还是1种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因此,人工诱变后可以在子二代中直接筛选变异株的纯合子。
同时,根据遗传分析需要,人工杂交也很容易完成。
在目前已知基因组大小的高等植物中,拟南芥的核基因组最小,其单倍体基因组只有80000kb左右。
由于基因组小,使得其基因库的构建、筛选等过程变得简单、快速,同时,还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例如,对于含约20kb外源DNA片段的Κ2克隆基因库,只需16000个克隆就可以有99%的机率分离任何1个核基因。
相比之下,烟草需要370000个,小麦需要1000000个。
2 拟南芥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拟南芥单倍体有5条染色单体,组成了拟南芥的5个连锁群。
目前已有100多个单基因变异用遗传方法定位在这5个连锁群上。
由于这些变异位点的基因参与了很重要的植物生理生化及发育过程,因此,克隆这些基因,并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这些变异的分子基础或遗传本质和它们控制植物发育的机理,对于阐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发育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如对拟南芥花器官特异性基因的研究。
神奇的拟南芥
神奇的拟南芥拟南芥与油菜、萝卜、卷心菜等同为十字花科植物,向下细分为鼠耳芥属。
拟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拉丁文名为Arabidopsis thaliala (L.) Heynh。
拟南芥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
在我国的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生长。
我国古人常将身边的一些卑微、低贱之物“视若草芥”,拟南芥早先也就是一种无声无息、名不见经传的小草。
拟南芥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
但近一百年来,随着生物学和经典遗传学的蓬勃发展,科学家们逐渐注意到它的研究价值。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希望在植物中找到像动物中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那样繁殖快、易于在实验室培养、适于遗传操作的实验材料,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植物遗传学研究的长期落后状况。
拟南芥植株较小(一个8cm见方的培养钵可种植4-10株)、生长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约4-6周)、结实多(每株植物可产生数千粒种子)。
拟南芥的形态特征分明(图1),莲座叶着生在植株基部,呈倒卵形或匙形;茎生叶无柄,呈批针形或线形。
侧枝着生在叶腋基部,主茎及侧枝顶部生有总状花序,四片白色匙形花瓣,四强雄蕊。
长角果线形,长约1-1.5cm,每个果荚可着生50-60粒种子。
这些特点使得拟南芥的突变表型易于观察,为突变体筛选提供了便利。
拟南芥是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易于保持遗传稳定性。
同时,可以方便的进行人工杂交,利于遗传研究。
拟南芥的另一个优点是易于转化。
经过不断的实践,浸花法(floral tip)已成为拟南芥转化最常用的方法。
对生长5-6周已抽苔的拟南芥打顶来促进侧枝生长(图2A),待花序大量产生时将其在含有转化辅助剂silwet和蔗糖的农杆菌溶液中浸泡几分钟(图2B),3-4周后对转化植株收种子(图2C)。
在含有合适抗生素的平板上对种子进行筛选,能够健康生长的幼苗为转基因植株(图2D)。
拟南芥杂交实验教学实践应用
拟南芥杂交实验教学实践应用摘要:拟南芥与豌豆都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故在课堂中开展南芥进行杂交实验,以增强学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以及核心概念3的理解。
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老师实验教学能力。
关键词:拟南芥杂交实验教学一、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其结论是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出,学生对该定律的学习是通过高度总结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为增强学生对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的理解,应开展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拟南芥与豌豆有相同的生殖方式,故,本实验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增强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2.学情分析本学期,高一年级进入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学习,开篇章节即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我校学生为为本市二批次学生,学习孟德尔遗传规律普遍存在困难,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多数停留在理论水平,不能与实际相联系。
另外,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对植物有性生殖的理解不到位。
为增强学生对孟德尔杂交方法的认知,增强学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以及有性生殖的理解。
3.实验条件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设计了简易的拟南芥培养箱,成功摸索了在我校种植拟南芥的条件,为该实验的进行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1、增强学生对孟德尔杂交实验方法的认知。
2、理解孟德尔历经8年时间,在无法观察性状分离内在原因的条件下,坚持不懈,认真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
3、通过模拟实验,加深对豌豆杂交实验以及生物遗传规律的理解。
三、教学实施1、拟南芥植株特点设计幻灯片,通过幻灯片介绍拟南芥的植株特点:分布广泛,一年生草本,十字花科,花朵直径约3mm,花瓣4片,白色,匙形。
植株小,生命周期短,3周左右开花,6周即可完成一个世代。
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基因纯合度高,是世界公认的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模式植物之一。
野生型有WS,Col-0和Ler三种,分别介绍三种生态型在表型上的差异,再介绍本实验中提供的两种突变体bri1-301(以Col-0为背景突变),irx1-1(以Col-0为背景突变)。
园艺植物常规育种技术—有性杂交育种(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件)
杂种结果前一般选杂种苗生长健壮、抗性强,茎干和枝条粗壮、节间短,叶片大而厚、叶色深,芽大饱满等丰产性状。
第六节 有性杂交育种实例介绍
结果后的选择
杂种结果后,可直接根据杂种果实的风味、品质及产量进行鉴定和选择。怎样进行结果初期的品质及丰产性鉴定?
花序坐果率和平均每台负荷量
第六节 有性杂交育种实例介绍
结果后的选择根据杂种果实的风味、品质及产量进行鉴定和选择
第六节 有性杂交育种实例介绍
富士的来源
富士苹果是日本园艺试验场东北支场培育的优良品种
1939,以国光为母本,元帅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种子播种,得实生苗,从1947年开始结果,1952年又选出一个兼具国光和元帅二个亲本优点的优良单系,暂定名为“东北7号” 。经观察,认为“东北7号”风味好,果汁多,耐贮藏,性状优于国光。
二、杂种的培育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1.培育条件应均匀一致
2.培育条件应与育种主要目标相对应
第五节 杂种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第五节 杂种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第五节 杂种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选株标准: 质量性状和遗传力高的数量性状严格些,遗传力低的宽松些。
生育期、株高、抗病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并重,开始出现稳定的株系
第五节 杂种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世代
F1
F2
F3
F4
性状表现
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品种或品系与其他品种杂交的全部组合的平均表现。
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有可能育出超亲的定型品种。
第三节 杂交亲本的选择选配
(六)注意品种繁殖器官的能育性和杂 交亲和性
1.在选配亲本时,应选雌、雄性器官发育健全结实性强的种类作父、母本;
拟南芥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拟南芥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近年来,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已成为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
以其快速的生长周期、小型的基因组、高度开放的研究环境、以及大量的遗传资源等特点,它成为理解植物基因功能的最佳模型。
本文将从拟南芥的繁殖机制、基础遗传图谱、以及拟南芥在研究中扮演的角色三个方面,着重介绍拟南芥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一、拟南芥的繁殖机制拟南芥是一种典型的十字花科植物,其繁殖方式有两种途径:自交和异交。
与其他植物不同的是,它的自交不会产生显性缺陷,这为其进行遗传学实验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此外,拟南芥也可以通过离体培养进行无性繁殖,这使得研究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产生足够多的植物材料。
在拟南芥的生殖过程中,花粉和卵细胞都具有单倍体基因型,且由于其自交不产生显性缺陷,可以方便地进行遗传杂交实验。
通过选择不同的基因型,可以获得符合研究需要的植物群体,从而对基因功能进行深入研究。
二、拟南芥基础遗传图谱在拟南芥分子遗传学中,构建基础遗传图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1994 年,因为拟南芥基因组大小仅有 125 Mb,使得 Clark 等人首先建立了拟南芥基础遗传图谱,推动了拟南芥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拟南芥基础遗传图谱由五十多个连锁群组成,其中,每个连锁群都与一个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相对应。
通过建立基础遗传图谱,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不同基因之间的物理位置及其相对位置,从而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的功能。
三、拟南芥在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拟南芥在基因克隆、基因转录调控和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1. 基因克隆拟南芥的遗传学实验可通过体细胞杂交、花粉管导入、基因突变筛选等多种方法进行。
其中,由于其小型的基因组和成熟的修饰技术,拟南芥在基因克隆研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拟南芥的基因克隆,可以解决许多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遗传问题。
例如,通过对小麦、水稻等作物中的同源基因进行克隆,可以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进行研究。
神奇的模式植物--拟南芥
神奇的模式植物--拟南芥神奇的模式植物--拟南芥拟南芥与油菜、萝卜、卷心菜等同为十字花科植物,向下细分为鼠耳芥属。
拟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拉丁文名为Arabidopsis thaliala (L.) Heynh。
拟南芥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
在我国的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生长。
我国古人常将身边的一些卑微、低贱之物“视若草芥”,拟南芥早先也就是一种无声无息、名不见经传的小草。
拟南芥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
但近一百年来,随着生物学和经典遗传学的蓬勃发展,科学家们逐渐注意到它的研究价值。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希望在植物中找到像动物中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那样繁殖快、易于在实验室培养、适于遗传操作的实验材料,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植物遗传学研究的长期落后状况。
拟南芥植株较小(一个8cm见方的培养钵可种植4-10 株)、生长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约4-6周)、结实多(每株植物可产生数千粒种子)。
拟南芥的形态特征分明(图1),莲座叶着生在植株基部,呈倒卵形或匙形;茎生叶无柄,呈批针形或线形。
侧枝着生在叶腋基部,主茎及侧枝顶部生有总状花序,四片白色匙形花瓣,四强雄蕊。
长角果线形,长约1-1.5cm,每个果荚可着生50-60粒种子。
图1 拟南芥的形态这些特点使得拟南芥的突变表型易于观察,为突变体筛选提供了便利。
拟南芥是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易于保持遗传稳定性。
同时,可以方便的进行人工杂交,利于遗传研究。
拟南芥的另一个优点是易于转化。
经过不断的实践,浸花法(floral而)已成为拟南芥转化最常用的方法。
对生长5-6周已抽苔的拟南芥打顶来促进侧枝生长(图2A),待花序大量产生时将其在含有转化辅助剂silwet和蔗糖的农杆菌溶液中浸泡几分钟(图2B),3-4周后对转化植株收种子(图2C)。
拟南芥_植物界的_果蝇_
拟南芥——植物界的“果蝇”毛健民 李俐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河南周口466000)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植物拟南芥(A rabid op sis thaliana),被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近年来,植物科学中许多有价值的发现几乎都是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取得的,拟南芥已成为1种典型的“模式”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
拟南芥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由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现就拟南芥的生物学特性、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基因组计划的进展情况作一简介。
1 拟南芥的生物学特性拟南芥属十字花科拟南芥属的1个种。
其植株小、成熟个体高约30c m左右,形态特征简单。
拟南芥的生长期很短,从播种到收获种子一般只需6周左右,而且产生的种子数量多,每株每代可产生数千粒种子。
拟南芥的这一生物学特性,使我们在以它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分析时,可以大大缩短时间。
相比之下,小麦、玉米等植物的生长期一般需几个月,使得遗传实验分析花费的时间较长。
拟南芥还是1种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因此,人工诱变后可以在子二代中直接筛选变异株的纯合子。
同时,根据遗传分析需要,人工杂交也很容易完成。
在目前已知基因组大小的高等植物中,拟南芥的核基因组最小,其单倍体基因组只有80000kb左右。
由于基因组小,使得其基因库的构建、筛选等过程变得简单、快速,同时,还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例如,对于含约20kb外源DNA片段的Κ2克隆基因库,只需16000个克隆就可以有99%的机率分离任何1个核基因。
相比之下,烟草需要370000个,小麦需要1000000个。
2 拟南芥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拟南芥单倍体有5条染色单体,组成了拟南芥的5个连锁群。
目前已有100多个单基因变异用遗传方法定位在这5个连锁群上。
由于这些变异位点的基因参与了很重要的植物生理生化及发育过程,因此,克隆这些基因,并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这些变异的分子基础或遗传本质和它们控制植物发育的机理,对于阐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发育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如对拟南芥花器官特异性基因的研究。
《拟南芥的有性杂交》课件
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积累。
危险品管理
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试剂和器材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实 验室安全。
实验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分类
将实验废弃物按照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分 别放置在相应的废弃物容器中。
废弃物处理
对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灭菌 、焚烧等,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
植物进化研究
拟南芥作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过渡类型 ,对于研究植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02
有性杂交原理
有性杂交的定义
有性杂交是指通过两个不同遗传背景 的个体进行交配,实现基因重组和遗 传物质交换的过程。
在植物中,有性杂交通常涉及两个不 同品种或种属的个体进行交配,产生 具有新遗传特征的后代。
基因组简单
易于培养
拟南芥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可以在 实验室条件下容易地培养和繁殖。
拟南芥的基因组相对简单,只有四条 染色体,这使得基因定位和克隆相对 容易。
拟南芥的生物学特性
自交不亲和性
尽管拟南芥可以进行有性杂交, 但其自交是不亲和的,即自花授 粉不能产生后代。
异花授粉
拟南芥需要异花授粉才能完成有 性杂交,即需要不同植株之间的 花粉传递。
有性杂交后代变异
大
拟南芥的有性杂交后代具有较大 的遗传变异,这为研究者提供了 丰富的遗传材料。
拟南芥的科研价值
1 2
模式植物研究
由于拟南芥具有上述特点,它被广泛用作植物学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模式植物。
基因功能研究
通过拟南芥的有性杂交,可以获得具有特定遗传 变异的后代,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和基因定位。
综述了拟南芥有性杂交在遗传学、基因组学和植物育种等领域 的应用价值,展示了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Leabharlann THANKS感谢观看
《有性杂交育种》PPT课件
杂交后代的系谱选择(F1): 按组合播种;淘汰不良组合;优良 组合按组合混合收获种子.
♀♂
♀♂
♀ ♀ ♀
♂ ♂
♀♂
♀♂
♀♂
♀♂
♂
A×B♂
C×B 淘汰
D×A 淘汰
♀♂ ♀♂ ♀♂ ♀♂ ♀♂ ♀♂ ♀♂ ♀♂ ♀♂
B×D
♀♂ ♀♂ ♀♂ ♀♂ ♀♂ ♀♂ ♀♂ ♀♂ ♀♂
A×D
杂交F2代选择 F2种子按组合分区播种;组合间的比较, 淘汰不良组合;优良组合中选留优良单株优良单株进行 隔离自交,并分单株留种.
多亲 杂交
***回交 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 回交育种 采用多次回交方法育成新品种。
A×B
F1×B
BC1F1×B
BC2F1×B
1.3 有性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 亲本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 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 亲本选配 从入选的亲本中选用哪些亲本配组 杂交。
有性杂交育种学习要求
【目的要求】 1、了解:远缘杂交不亲和性、不育性、不稔性的特点及其克服方法。 2、理解:有性杂交育种的意义。 3、掌握:常规有性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的基本概念和程序。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有性杂交育种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性 第二节 有性杂交亲本的选择选配 第三节 有性杂交的方式与技术 第四节 有性杂交后代的选择与培育 第五节 回交育种 第六节 远缘杂交育种 【学习重点】 有性杂交的方式和技术 【学习难点】 常规有性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1.4 有性杂交技术 1.4.1 有性杂交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杂交计划,准备杂交用具 1.4.2 亲本株的培育和选择 1.4.3 隔离和去雄 1.4.4 花粉的制备 1.4.5 授粉、标记和登记 1.4.6 杂交后的管理 对杂交母本植株加强管理,包括及时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其它 一些意外损害的防止。
拟南芥的有性杂交知识课件
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植物有性杂交的方法; 2 了解拟南芥作为模式生物的特点。
实验原理:(见课本)
实验材料:
拟南芥,
Columbia生态型。
实验用品:
镊子、一次性手套、竹签、细线等。
实验步骤:
1 选择母本: 选刚刚能看见一点白色花瓣的
花作为母本。
2 去雄:用镊子小心去掉母本花的花萼(绿
色部分),撑开花瓣,去掉雄蕊(呈微黄色)。
首先,用镊子头部小心的沿着花苞的方向拨弄 几下,把花苞拨松,去掉绿色的花萼;然后,用镊 子把白色花瓣撑开,把微黄色的雄蕊夹掉。
注意:镊子要进行消毒;不要碰到、损伤柱头。
5 观察记录:两三天后,如果柱头在发育长
大,则表明杂交成功。
实验报告:
说明实际结果,并进行分析。
《有性杂交育种》PPT课件
F4 4、适于多系杂种的选择; 5、可能得到育种目标以外的优良类型。
缺F点5 :1、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目标不一致的性状易丢失;
2、未选择,存在许多不良基因类型;
F6 3、杂种后代要求大群体; 4、高代选择工作量大;
5、亲缘关系无法考证。 F7
23
园林植物杂交实训
整理课件
24
有性杂交技术(4)
6. 标记和登记 7. 杂交后的管理检查
隔离物、标牌、种株 状况等。 8. 杂交种子的收获和 贮存
整理课件
25
§4 杂交后代的处理
通过有性杂交(包括远缘杂交)所得到的杂种, 只是基因重组的育种原始材料,即提供了综合优 良性状于同一体的基础或可能性。优良基因型能 否出现和被保留下来,并被纯化为优良品种,还 决定于对杂交后代的培育和选择手段及一系列的 试验。下面介绍杂交后代的选择方法。
代
双显
显隐
隐显
双隐
需
2
(3/4)2 (3/4)(1/4) (1/4)(3/4) (1/4)2
种
……. ……. ……. ……. …….
植
植
株
n
(3/4)n
(1/4)n
数
P= (1/4)r(3/4)d
量
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代表目标性状出现的概率
算
r代表控制目标性状的隐性基因对数
d代表控制目标性状的显性基因对数
整理课件
32
n Pn+CinPi(1-P) n-i+ +P(1-P)n-1 (1-P)n 若要保证目标性状有1株出现的几率>=a,那么非目标性状出现的几率就必须<1-a
7有性杂交PPT课件
带回室内取出花药,在干燥条件下促使花药开裂 后,收集花粉备用。
若父本花先于母本花开放,将花粉贮存在低 温、干燥、黑暗条件下可以延长花粉的寿命。
花粉生活力检验的方法主要有形态检验法、 化学试剂染色检验法、培养基发芽检验法、授粉 检验法等。
-
17
(2) 亲本应尽可能具有较多的优良性状
亲本的优良性状越多,需要改良的性状就越少, 则越容易选配与之性状互补的亲本,从而在短期内 达到预期的育种。
(3)明确亲本的目标性状,分清目标性状的主次 目标性状一要具体,二要明确目标性状的构成
性状。根据构成性状进行选择比由它们构成的符合 性状进行选择更具可操作性,选择效果更好。
-
11
添加杂交的个亲本在杂种中的遗传组成 因参加交配的次序而异。添加杂交的亲本数 越多,早期参加杂交的亲本在杂种中的遗传 组成所占的比例越小。为了防止遗传力低的 性状在添加杂交时被削弱,应先将遗传力高 的性状进行亲本配组,再将遗传力低的性状 进行亲本配组。
-
12
(2)合成杂交(composite cross)
-
1
一、杂交及有性杂交育种(cross and sexual cross breeding)
1. 杂交 不同基因型配子结合产生杂种,称为杂
交(cross)。杂交是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来 源。杂交的遗传学基础是基因重组,其目的 在于获得基因重组所产生的优良性状。
-
2
根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可分为 近缘杂交和远缘杂交(wide cross)。近缘 杂交一般指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或变种之 间的杂交。
-
23
(6)注意父母本的开花期和雌蕊的育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植物有性杂交的方法;
2 了解拟南芥作为模式生物的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原理:(见课本) 实验材料:
南 芥 , Columbia生态型。 拟
实验用品:
镊子、一次性手套、竹签、细线等。
实验步骤:
1 选择母本: 选刚刚能看见一点白色花瓣的
花作为母本。
2 去雄 :用镊子小心去掉母本花的花萼(绿
母本花的柱头上轻轻擦拭数次 ,套好袋子,做好 标记。 注意:一般授粉在上午10点之前进行为宜;去 雄后可以一、两天后再授粉。
5 观察记录 :两三天后,如果柱头在发育长
大,则表明杂交成功。
实验报告:
说明实际结果,并进行分析。
色部分),撑开花瓣,去掉雄蕊(呈微黄色)。
首先 ,用镊子头部小心的沿着花苞的方向拨弄 几下,把花苞拨松,去掉绿色的花萼; 然后,用镊 子把白色花瓣撑开,把微黄色的雄蕊夹掉。 注意 :镊子要进行消毒;不要碰到、损伤柱头。
3 选择父本 :选择 花完全展开,呈十字状,
雄蕊很黄的花作为父本。
4 人工授粉 :用镊子夹住雄蕊柄部取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