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汕头市高三期末统考文综历史试题复习进程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级2022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级2022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6×3=48)1. 西周以来,国家一切重要政治、社会要事仪式都在太庙举行。
而春秋时期,鲁国太庙因疏于维护而破败。
这一变化反映了,鲁国A.封建治理体制确立 B.祭祀处于无足轻重地位C.宗法制度逐渐解体 D.因战争遭受了巨大破坏2. 秦汉时期,粮食生产是农民的主要经营,此外还有桑麻纺织、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副业。
以上多种经营的收入,也仅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
这表明小农经济A.是不完全的自给自足经营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C.是一种脆弱的经济结构 D.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3.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 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 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4.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一位正在送外卖的酒店伙计形象。
据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
”这说明,北宋A.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城市经济繁荣C.坊市格局已被打破 D.自然经济瓦解5.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
王守仁的这一观点A.肯定了人的自我价值 B.是儒学回归孔孟本源的体现C.说明早期民主思想已经产生 D.印证了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6. 1718年,年过六旬的康熙皇帝对人抱怨:“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
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这反映了当时A.中央集权加强B.专制皇权强化C.社会矛盾尖锐 D.军机大臣懒政7.以下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上述两种观点A.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目的是为殖民侵略者辩护B.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C.在对“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后者的解释相对合理D.二者都认为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导致了鸦片战争爆发8.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考试试题
24.在对先秦时期古城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当时已有专门的排水系统。
如二里头木结构排水暗沟、偃师商城石砌排水暗沟、安阳殷墟陶土排水管道、周原卵石排水暗沟等。
这说明A.先秦时期各地存在密切联系B.各时期的技术存在传承关系C.城市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D.先民重视对环境的改造利用25.钱穆指出,封建时代贵族管家称宰,秦汉统一后,家宰就变成了国家政治领袖,管国家政务。
汉代皇室事务,照例都归御史中丞管,御史中丞隶属于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隶属于宰相。
这可以说明汉代A.宰相由贵族私官演化而来B.皇室事务以监察为主体C.家宰职权扩大并威胁皇权D.国家治理体制尚不完善26.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前朝扩大了很多。
唐代每次进士及第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这一变化A. 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 客观上加剧了社会危机C. 推动科举制的日益完善D. 导致官员素质明显降低27.李贽在评价《藏书》时说:“盖我此书,此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也……凿凿皆治平之事与用人之方。
”李贽认为《藏书》A.是应对科举的参考书B.利于辅佐君主治理天下C.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D.否定了程朱理学的地位28.雅典公民大会只能讨论由五百人议事会所提出的议案,任何人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与事先准备的议案无关的其他问题,都会受到严惩。
但公民大会可以有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提议,这是唯一可在五百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
这说明A.民主政治无制衡机制B.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C.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D.公民大会的议事内容不可改变29.在罗马共和国前期,国家将审判权由高级官吏分散掌理中独立出来,交由专门设置的最高司法行政长官即最高裁判官执掌,同时有关国家司法活动的一般原则也逐渐形成一套明确的规定。
这表明A.依法治国理念的践行B.司法制度趋向完善C.法律制定日趋民主化D.立法权逐渐下移30. 表:西欧金银出口量,1601-1780年(吨,银当量)时间到波罗的海岸到地中海岸从荷兰到亚洲从英国到亚洲合计1601-1650 2475 2500 425 250 5650 1651-1700 2800 2500 775 1050 7125 1701-1750 2800 2500 2200 2450 9950 1751-1780 1980 1500 1445 1450 6375———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由上表可推知A.世界市场逐步形成B.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经济中心C.西方殖民扩张遭到抵制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地位31.法国学者蒙田(1533—1592)提出:“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找不到什么东西”。
2019届汕头市高中三年级期末统考文综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9年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24.东周时期,《春秋》等经传动辄将违反政治、文化礼仪的诸侯斥为蛮夷,就连卫、郑、晋、鲁等国也不例外,而一些边缘部族却因为做了符合周礼的事而被赞许为华夏。
这反映了当时A.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思想文化高度繁荣C.儒家维护礼乐秩序的愿望 D.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25.1899~2004年,我国出土战国至魏晋竹木简牍约26.5万枚(件),分布于全国150余处出土点。
这些出土点又大多分布在湖北、湖南、甘肃、新疆等省区。
这一分布特点说明A.南方及西北地区曾经是文化中心 B.古代科技在南方及西北传播缓慢C.当时简牍并非中原主要书写载体 D.历史和环境对此发生了共同作用26.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
这一变化反映了A.当时政治形势发生剧烈变化 B.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至南方C.两宋政权官方哲学明显不同 D.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客观27.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苏州税监向商人和机户加征商税和织机税,导致“吴中之转贩日稀,机户之机张日减”,继而发生了织工暴动,殴杀税务官,捣毁税监署。
此次织工暴动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当时苏州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自由手工业者日益增多C.地方政府腐败无能 D.机户对织工的剥削严重28.清政府于1850年10月至1851年5月,共调兵13600名并放银超过一百六十万两到广西。
该举措的目的是A.大力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镇压大规模反清运动C.防范英法发动全面战争 D.阻挡法国殖民者侵略29.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说。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的政治、经济有别于西欧 B.维护国共两党合作的现实需要C.两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全面 D.十月革命否定了剩余价值学说30.右图为一幅创作于1944年的漫画,名为《我正在后退》,作者意在图7A.歌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说明抗日战争进入了反攻阶段 C.批判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表达对持久战战略方针的支持31.表:1975~1986年中国国民收入与外贸进出口数据比较统计表项目年份国民收入出口进口(单位:10亿元人民币)1975 250.3 14.30 14.741978 301.0 16.77 18.741980 366.7 27.24 29.141986 779.0 108.2 149.86 由上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A.逐步改变了外经贸政策 B.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对外贸易发展日益失衡 D.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32.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的个人自由是以宽容为基础的,但宽容和制度性保障有着本质的差异,宽容是统治者的恩赐,即使专制君主偶尔也对个人自由表现出宽容,而制度则意味着是一种义务。
2019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及备考策略
28.
表 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 1 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 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 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 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 望。
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 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 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 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 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 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 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 年 6 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2019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七校联合体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9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七校联合体交流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周礼》载,太宰居辅弼天子的要职,主持监察。
监察事务实际由小宰主持。
该系统中的宰夫、宫正、大史、小司寇等也兼有监察的职权。
材料表明西周A. 监察系统独立于行政B. 监察体系已基本完善C. 监察职能分布很广泛D. 监察制度未真正建立【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太宰、小宰、宰夫、宫正、大史、小司寇等兼有监察的职权,说明当时专职独立的监察制度未真正建立,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监察系统独立于行政,故A错误;当时专职独立的监察制度没有形成,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监察职能分布很广泛,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兼有监察的职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专职独立的监察制度未真正建立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吴蜀与曹军大战于赤壁B. 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主帅C. 曹操率军在作战中失败D. 曹军因饥饿瘟疫而失败【答案】C【解析】【详解】“乃引军还”“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死者大半。
……引军北还”都从不同层面说明曹操败退的信息,故C项正确;表格只有两个文献提及吴蜀与曹军大战于赤壁,故A项错误;材料只有《后汉书•汉献帝本纪》和《资治通鉴·汉纪》提及周瑜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有《三国志•魏书》和《资治通鉴•汉纪》涉及到曹操因为饥饿瘟疫而失败,故D项错误。
3. 宋代政府曾在西北诸州、广州、泉州等地设置蕃学,供延边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和外国商人及其子弟就读学习。
这表明当时A. 政府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B.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 经济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D. 程朱理学强调夷夏之辨【答案】C【解析】【详解】“蕃学”主要是“供延边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和外国商人及其子弟就读学习”的场所,说明当时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推动文化方面的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无关,故A项错误;封建政府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程朱理学并没有阐述夷夏之辨,故D项错误。
广东省汕头市盐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盐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
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
该材料表明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参考答案:C2. 据统计,1948年当选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中,有60人选择了留在大陆或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回到大陆。
当时在美国的老舍、曹禺、钱学森等人,经过努力也纷纷回到了祖国。
1949年前后,这一批知识分子A.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B.承担着完成民主革命的重任C.响应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感召D.成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关键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前后大批知识分子留在大陆或者从国外返回祖国,可见这些知识分子对新中国充满希望,希望振兴中华,选项C正确;A与材料无关,且曹禺、老舍不属于科学家,排除;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选项B排除;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选项D排除。
3. 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
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主旨是A.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B.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C.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D.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参考答案:D4. 193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拟定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时,提出了在湘、鄂、赣三省建立后方战略基地的设想:“拟以湖南中部如湘潭、醴陵、衡阳之间,为国防工业之中心区域,并力谋鄂南、赣西以及湖南各处重要资源之开发,以造成一个主要经济中心”。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为围剿红军做军事筹划B.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为抵御日军进攻做准备D.力图消灭地方各派军阀参考答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国民政府的政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2019年广东省汕头市河溪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2019年广东省汕头市河溪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后世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称这类画作的意境为“残山剩水”。
以下诗句中与这类画作创作背景相同的是()A.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参考答案:D略2.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罗马法陷于沉寂,教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
但到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宣扬“国王的爱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国王不受法律约束”。
这在当时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参考答案:B“国王的爱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国王不受法律约束”的主张出现在12世纪,当时的欧洲是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罗马教皇是西欧各国的太上皇,这些主张是对天主教皇权威的一种挑战,故有利于各民族国家自主意识的增强,所以选B;人文主义运动兴起的时间不是在12世纪,应该是14世纪,故A不符合史实;上述只是主张,不可能起到“改变了”的作用,只有付诸行动,才有可能达到C的结果,故排除C;题干主张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故D与上述主张不一致,故排除D。
3.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后的民主政治建设。
题干中李长凤大娘当选为代表,享有了选举权,可见人民民主的原则得到了落实,故A项正确。
题干所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之前在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于1954年9月才正式建立,故B项错误。
2019年广东省汕头市城南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年广东省汕头市城南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然而好景不长,导致这一现象瓦解的原因包括①美苏争霸;②日本西欧崛起;③中国的振兴;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D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
本题可用排除法。
首先搞清楚,“这一现象” 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
然后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中国的振兴没有关系,可排除③。
2. 下表为晚清财政税收表晚清财政税收的变化,说明了A.农业税变化不大,工商税迅速增长B.工商业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C.近代中国经济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B3. 新中国某时期规定: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有,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农民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推广公共食堂;同时成立了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缝纫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提高了生产力B.“一五”计划加快了工业化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提前完成D.中央号召推广人民公社参考答案:D4.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
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中国军事的落后 B.中国科学落后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参考答案:C5. 下表是美国《纽约时报》对卢沟桥事变的部分报道(据2018年1月14日北华大学东亚中心副研究员赵文铎文章整理)据该表可推知B.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抵抗日本侵略C.日本侵华是为了保护华北的利益D.美国《纽约时报》立场比较客观参考答案:A【详解】由材料“南京政府采取敌对手段”“和平有赖于南京同意在华北地区达成和平协议”“国民党推行的反日政策”等出自日本方面关于卢沟桥事变责任的言论,从反面说明国民政府采取了对日抵抗的政策,故选A;材料没有反映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态度,排除B;日本侵华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满足其称霸的需求,保护华北的利益只是借口而已,排除C;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的是日本方面关于卢沟桥事变责任的认识,不具有客观性特征,排除D。
广东省汕头市新中学校2019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新中学校2019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私人武装多由徒附和宾客组成,并按军队的编制组织“部曲”家兵护卫田庄。
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A.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B.具有社会治理功能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D.是分封制度的延续参考答案:A东汉的田庄对土地、人口的控制都是相当严厉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而且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是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故A项正确。
从材料无法比较得出东汉田庄的管理方式是否落后的结论,故B项排除。
C项说法夸大了田庄的作用,排除。
王国问题与东汉田庄无关,故D项排除。
2. 1922年10月,中共党员杨匏安曾指出:“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展)最落后的国家,国家的政权掌握在军阀官僚手里,目前革命第一步,就是打倒封建特权。
为增大革命势力起见,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应联合作战,这是毫无疑义的。
”下列对杨匏安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成为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B.揭开了国民大革命的序幕C.富有创见的探讨了革命战略和策略D.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22年10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来的,故A项错误;揭开国民大革命序幕的也是国民党一大,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应联合作战”“打倒封建特权”,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革命战略和策略,故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上,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3.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
广东省汕头市爱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爱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表是《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中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
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B.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较高C.城市化的主因是商品经济发展D.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云贵地区的城市化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从中可以看出平均数在 5.1%和6.0%,可见其城市化整体发展缓慢,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分别是7.4%(10.6%)和7.0%(8.7%),横向比较来看,城市化比率较高,B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城市化发展的主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云贵地区的城市化比率从1843年的4.0%到1893年的4.5%,可见是增长的趋势,D项表述有误,与题意相符,正确。
2. 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75万人,比1952年增加两倍。
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达到1 019万人,比1952年增长66%。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B.文化教育事业长足发展C.农业调整解放大批劳动者D.中共中央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参考答案:A3. 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
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
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A.有利于美国摆脱经济危机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参考答案:A4.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贵族政体是()A. 西周分封制B. 秦朝皇帝制C. 元朝行省制D. 清朝军机处参考答案:A5. 宋太宗不仅多次鼓励臣下直言,并将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
广东省汕头市珠厦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珠厦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
”材料主要反映出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参考答案:A2. 有众多史学家批评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国家管制经济思想,但是在统治者的政策实践中,却一直是以干涉主义经济政策为取向。
《历代制度详说》中也指出,“白桑弘羊既开利孔之后,虽有贤君良相,多是因循不能变。
”导致“因循不能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B.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C.保证了官营产品垄断市场D.顺应了重农抑商政策需要参考答案:A商业管制背后反映的是官营垄断,进行官营垄断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长期这种政策能够因循沿袭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保障百姓生产生活的稳定虽然是一个目的,但并不是最主要的,故B项错误;本身这种行为是官营垄断,而并不是目的是为了保证官营产品垄断市场,故C项错误;本材料应该是对商业的重视,而不是对商业的抑制,故D项错误。
3.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则材料能够反映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当今新科技革命。
依据材料“新能源……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可知C项正确。
2019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陈琳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陈琳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A、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B、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C、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D、苏联经济改革成功,美日欧形成鼎足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正好是美苏冷战的时期,当时中苏关系破裂,中美关系没有解冻,在美苏两强之下,中国外交要打开局面,只有改善与两强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关系,而这时亚非拉美和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在逐渐崛起过程中,所以把外交立足点定位为两个中间地带,故选C。
A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亚非拉美国家的独立运动正在进行中,还没有最终实现,故排除A;B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D的说法也不符合题干所述时间,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的外交2. 图四和图五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图四党员数量消长图五党员成分构成变化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C.1927年和1928年 D.1949年和1950年参考答案:C3.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君主专制制度参考答案:C4. 右图反映世界古代五大区域的文明,其中,最早建立统一国家并实行中央集权的是在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参考答案:B5. 1972年,美苏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规定今后不再建造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器,导弹拥有数量限制为美国1710枚,苏联2358枚。
广东汕头2019高三上年末统一质量检测-历史
广东汕头2019高三上年末统一质量检测-历史〔历史〕12、《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种规定的不同反映的是A.宗法等级制B.皇权专制C.中央集权制D.分封制13.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
这一规定的全然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操纵C.防止诸侯割据D.加强中央集权14.下图说明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15.17世纪以后中国人口激增的缘故不包括A.农耕经济的繁荣B.政局的相对稳定C.高产农作物的引进D.医疗水平的提高1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这种做法A.引发政体频繁变更社会动荡B.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D.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17.《蔡元培复政府慰留电》:“大总统、总理、教育总长钧鉴:学生举动,逾越常规,元培当任其咎。
政府果曲谅学生愚诚,宽其既往,以慰舆情,元培亦何敢不勉任维持,共图补救。
”1919年5月。
由此可见蔡元培认为A.否定五四运动B.学生运动虽不合法但符合情C.爱国应该理性D.五四运动既不合理也不合法18.造成下表现象的直截了当缘故可能是A.中国差不多实现关税自主B.民族资本主义进展迅速C.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升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9.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能够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贵族全权公民公民〔成年男性〕平民自由人妇女城邦居民外邦人奴隶A.民主政治完善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C.民主范围有限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20.“要勇于探究未知!要有勇气运用你的头脑!”主张这种观点的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21.1921年4月21日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和小生产……比较,资本主义那么是幸福。
2019年广东省汕头市集星初级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2019年广东省汕头市集星初级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写道:“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解决。
……所谓的革命,无非是要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
”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前期( )A.革命目的极具坚定性B.革命手段极具优越性C.革命过程极具跳跃性D.革命结果极具建设性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说明革命具有坚定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故选A。
优越性、跳跃性和建设性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排除B、C、D三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名师点睛】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性:1、历史功绩: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⑤革除陋习,引起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历史。
2、局限性:①革命果实被窃取;②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③在革命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 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A.以组织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B.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参考答案:C3. 顾炎武说:“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表明他主张A.倡明理学B.工商皆本C.经世致用D.反对专制参考答案:C4. 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
2019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汕头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1.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受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
这一举措的目的是A. 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B. 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D. 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可【答案】C【解析】【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将王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
故答案为C项。
宗法制的目的是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材料所述为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西周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可,排除D项。
【点睛】分封制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带有“家天下”的色彩,“国”乃是“家”的大而化之。
从政权角度说,周王是最高统治者,是天下诸侯的“周天子”,是君臣关系;从宗族角度说,周王是姬姓宗族的大家长,与同姓诸侯是兄弟关系或父辈与子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政治权力是根据宗族地位分配的;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2.北魏后期,许多北方的汉族士大夫认为南方已不是正统所在,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
这种认识反映了A. 北方经济重心地位仍较稳固B. 儒家文化自南向北的传播趋势C.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D. 南方三教合一的趋势日益明显【答案】C【解析】【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从材料中的“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等信息来看,这种认识反映了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故答案为C项。
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状况,排除A项;材料中的认识是民族交融的结果,不是儒家文化传播的结果,排除B项;这一变化与三教合一没有关系,排除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9年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24.东周时期,《春秋》等经传动辄将违反政治、文化礼仪的诸侯斥为蛮夷,就连卫、郑、晋、鲁等国也不例外,而一些边缘部族却因为做了符合周礼的事而被赞许为华夏。
这反映了当时A.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B.思想文化高度繁荣C.儒家维护礼乐秩序的愿望D.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25.1899~2004年,我国出土战国至魏晋竹木简牍约26.5万枚(件),分布于全国150余处出土点。
这些出土点又大多分布在湖北、湖南、甘肃、新疆等省区。
这一分布特点说明A.南方及西北地区曾经是文化中心B.古代科技在南方及西北传播缓慢C.当时简牍并非中原主要书写载体D.历史和环境对此发生了共同作用26.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
这一变化反映了A.当时政治形势发生剧烈变化B.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至南方C.两宋政权官方哲学明显不同D.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客观27.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苏州税监向商人和机户加征商税和织机税,导致“吴中之转贩日稀,机户之机张日减”,继而发生了织工暴动,殴杀税务官,捣毁税监署。
此次织工暴动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当时苏州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自由手工业者日益增多C.地方政府腐败无能D.机户对织工的剥削严重28.清政府于1850年10月至1851年5月,共调兵13600名并放银超过一百六十万两到广西。
该举措的目的是A.大力发展近代军事工业B.镇压大规模反清运动C.防范英法发动全面战争D.阻挡法国殖民者侵略29.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说。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的政治、经济有别于西欧B.维护国共两党合作的现实需要C.两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全面D.十月革命否定了剩余价值学说30.右图为一幅创作于1944年的漫画,名为《我正在后退》,作者意在图7A.歌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说明抗日战争进入了反攻阶段C.批判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表达对持久战战略方针的支持31.表:1975~1986年中国国民收入与外贸进出口数据比较统计表项目年份国民收入出口进口(单位:10亿元人民币)1975 250.3 14.30 14.741978 301.0 16.77 18.741980 366.7 27.24 29.141986 779.0 108.2 149.86 由上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A.逐步改变了外经贸政策B.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对外贸易发展日益失衡D.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32.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的个人自由是以宽容为基础的,但宽容和制度性保障有着本质的差异,宽容是统治者的恩赐,即使专制君主偶尔也对个人自由表现出宽容,而制度则意味着是一种义务。
这种说法A.认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专制B.肯定了雅典政制对近代民主制的影响C.揭示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是人文精神D.指出了雅典政制并非现代意义的民主33.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
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
上述举措A.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D.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34.1905年,纽约州限定面包工人最高工时的法律被联邦最高法院裁定违宪无效,理由是该法破坏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契约自由”。
该判决结果在30年代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最终被联邦最高法院在1937年的新判例中推翻。
这反映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A.对立法机构的制衡逐渐减弱B.对宪法的解释受时代背景影响C.逐渐代表底层劳动者的利益D.对案件的审判取决于民意要求35.1929年,苏联开始转向一种短期内迅速形成的、全新的经济政治管理模式,其建立原则是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制,消除私有的经济活动。
这一模式A.集中了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C.主要针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D.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1766年前后,有两位中国人受耶稣会资助赴法国进修,返回广州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给了他们一笔恩金并要求回去后报告中国情况。
当时,法国的经济学家杜尔果(后任财政总监)列出了五十二个问题清单指示这两位中国人加以研究(有节略)。
(一)中国有许多富人吗?或问彼邦人的财富是很不平均的?(二)有许多拥有大量的土地、房子或田产的人吗?(三)有许多非常富有、雇佣大批工人劳动、生产大量商品的企业家吗?(四)有许多非常富有并从事大商业的商人吗?(五)有很多靠放债收息而生活的人吗?(六)高官要职一般是由哪些人充任的?他们是依租息不劳而获的官家子弟吗?……(十七)中国买卖土地普遍吗?……(十九)一般贷款利息几何?是二十抽一,即利息百分之五吗?或比这高?或比这低(二十)在中国,一人独耕土地,最大面积几何?中国的情形是否像法国一样,也有拥有一百、二百、三百阿尔旁土地或比这更多的土地的农庄吗?……(二十五)以产业收入而致富的人也能像那些因官致富的官员一样富有吗?……(二十八)中国工人每天工资几何?一人工作,多少天才可获得一两银?……(三十)人们是否可以当他愿意的时候自由买卖米粮?允许囤积吗?不会命令商人和农民开仓售粮吧?官府不会限价吧?当饥馑之时,允许向别的城市自由运粮吗?(三十一)今想获得一架摊开浆液制造纸张的压榨机或模型。
……(四十二)今想获得一副印刷刻板,一些足够印几份样品用的墨汁,一把中国常用的刷子或绒线球。
最后,我们还想知道印刷的过程。
……——《世界史资料丛刊·杜尔果:给两位中国人关于研究中国问题的指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杜尔果研究中国的目的,并说明研究的历史背景。
(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当时中法两国在政治方面的异同。
(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技西传对当时法国的意义。
(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改变世界的七种元素:代表着力量又具有进攻性的铁;组成生命又释放热量的碳;折射着人类贪婪欲望的金;为世界留下影像的银;蕴藏巨大毁灭能量的铀;创造白色纯净空间的钛;以及催生互联网世界从而彻底颠覆人类生活的硅……发现元素和利用元素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革新和贪婪疯狂的历史,在促进人类繁荣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本性,引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据(英)约翰·布朗《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改变世界的7种元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在上述七种元素中选择任意一种,概括其表现形式的变化,指出历史上与其相关的史事,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
)(12分)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试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经历了一个曲折多变的发展过程。
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
在过去的50多年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但是,由于产权制度、监管体制、内控制度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改革势在必行。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试点工作在浙江等8个省进行。
该方案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以及国家帮扶信用社。
2004年8月底,将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到了21个省市自治区。
2007年8月,随着最后一家省级合作社的正式挂牌,我国新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摘编整理自申学锋:《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与现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1世纪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1世纪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意义。
(6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面对法西斯的猖獗,西方许多保守人士都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德苏之间开战,一举将两个产生祸害的力量削弱。
于是西方政府迟迟不愿与苏联协商,甚至到了1938—1939年间,各国依然不改对苏联的狐疑。
这迫使1934年以来便与西方站在同一阵线,坚定带头反对希特勒的斯大林深恐自己落入单独对付希特勒的泥淖之中,在1939年8月与德国签下了互不侵犯条约。
斯大林希望依此条约置身事外,坐观德国与西方各国相斗,苏联也可以根据条约取回自革命后失去的一大片西部领土。
美国的重心在太平洋地区以及美洲,欧洲的局势与它实在没有什么重大关系。
……要不是珍珠港事变,以及希特勒对美宣战,美国自始至终必将置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极端的年代1914~199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前法西斯势力猖獗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行为。
(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他出发后被匈奴所俘虏,在匈奴人中过了十年囚徒生活,之后逃跑,终于到达大宛。
……张骞回到中国,带回了葡萄种子,还带了大量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中国才制定了后来在中亚的前进政策。
汉武帝据此形成了一个新方案:他展望着一个伸展到极远的西方的伟大外交网,决心要和帕米尔以外的各国开辟持久的关系。
这不仅仅是为了中国反抗匈奴,也意图在国内国外荣耀汉室,同时也是进行奢侈品贸易的手段。
从《史记》上可以看出,不管是派遣使节出去,或是招待这些被访问国家回访的使团,汉王朝都意图给外国人造成中国伟大的印象。
这样,交换使节就成为一种贸易形式,为进一步非官方的贸易开辟了道路。
——摘编整理自【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9分)2019年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41.(25分)评分标准:(1)目的:了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为法国资本主义开辟市场(或殖民扩张)提供条件;借鉴中国经济、社会治理经验,解决法国社会问题;学习中国先进科学技术(每点2分,任答2点,学生回答每一要点内的部分答案,即可得本要点的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