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以及西安事变的过程及其影响。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日本侵华的全面开始,中国人民进入了局部抗战时期。
而西安事变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事件,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的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详细过程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影响,理解九一八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和影响,理解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3.能够分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影响。
2.西安事变的经过和影响。
3.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和西安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详细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和影响,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奏折》结论2: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结论3: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急于发动侵略战争。
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结论4:蒋介石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3、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4、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1)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结论1:民族失败论(2)1931年10月,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结论2:牺牲局部,保住全局5、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面对日本的侵略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做的呢?全国人民: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的侵略。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二、一二九运动(1)背景:华北危机日益严重(2)时间:1935年12月9日(3)地点:北平新华门前(4)口号:“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质课教案_2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单元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由于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东三省的迅速沦亡,加剧了民族危机。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爆发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本课内容上承新民主主义的兴起,下启人民解放战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时设计说明本课以讲授为主兼用其它教学方法,如图文结合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等。
教师的讲授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梳理日本侵华线索、引导分析九一八事变中蒋介石的对日政策及影响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及影响。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通过影视及文学作品对于抗日战争也有了一些了解。
而且这个的年龄段的学生对战争感兴趣,既热衷于感官认识又喜欢理性思考,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性的引导。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培养学生阅读、概括、分析、运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 2)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勿忘国耻,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认定目标(播放一段纪念九一八的新闻视频,设疑导入)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先让我们共同来看一段新闻视频【教师】:播放视频通过看这段新闻视频后,老师设疑:同学们可曾知道80多年前的东北,也就是在1931年沈阳城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之后的东北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全国人民为什么都来纪念九一八?九月十八日为什么是咱们中国的国耻日?同学们,想知道这些疑问吗,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来探讨答案吧!由此导入新课。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质课教案_1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该以先辈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教材分析】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松花江上》,提问大家知道这首歌吗?看课后自由阅读资料并结合每年九月十八日的防空警报提问: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让我们走进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二、新课讲授(一)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1、出示文字图片,分析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讲述大致经过。
学生回答——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2、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教师教师总结:1、日本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3、国民党全力剿共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3、教师提问:伪满州国何时何地成立?执政是谁?有哪些危害?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教师注意正确性。
4、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抵抗。
提问:中国人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后回答。
(二)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教师提问: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学生回答:日本占领东北后,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策划了“华北自治运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质课教学设计_3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学过程课前预备铃放自制抗战ppt。
一、导入新课随自制PPT播完,播放防空警报声由低到高。
师:同学们,知道今年这个警报声音是哪天响起的吗?生:9月18日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拉响警报是为了警醒广大市民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从九一八开始中国人民走上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之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段历史,请大家把书翻到86页。
(展示PPT 标题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二、新课讲授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一篇章:国仇家恨向谁述1、九一八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师:这首歌叫《松花江上》是20世纪30年代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流亡三部曲之一。
歌曲描述了当时的东北人民过着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辛酸生活。
在歌曲中,我们可以听到当时人们痛斥着“九一八九一八”。
同学们,你们知道九一八发生了什么吗?生:(根据预习简单的描述九一八)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表格。
师:1931年9月18日夜,随着一声巨响,日本以中国东北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为借口,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炮轰沈阳城。
第二天日军就占领沈阳。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师:在九一八事变中,日本说是中国人挑起了这场战争。
那事实是否是如此呢?展示关东军参谋花谷正的回忆录。
“柳条湖事件的参加者花谷正写的回忆录中的写到:“18日夜,弯月挂起,高粱地黑沉沉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
岛本大队中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
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离兵营800米往南去的地点。
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时间是10点多钟,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生:(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这是日本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
)师:日本为什么要精心策划这场阴谋来挑起战争呢?生:原因一:为战争制造借口。
(带学生观察地图柳条湖地理位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为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本课教材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讲述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也有历史图片,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细节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历史资料,深入分析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可能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细节,掌握中国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抗日战争中英勇抗争的敬意,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细节及历史背景。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收集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的历史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质课教案_0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前系统新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以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为切入,主要介绍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民众是如何一步一步由局部抗战走向联合抗战的。
本课为抗日战争史的第一课,是为日军侵华、民族危亡的开始。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通过影视及文学作品对于抗日战争也有了一些了解。
而且这个的年龄段的学生对战争感兴趣,既热衷于感官认识又喜欢理性思考,所以,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特点引导。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德育目标):通过九一八事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侵略野心,感受东北民众陷入亡国奴的悲惨生活;通过东北民众的局部抗战和一二·九运动中学生的爱国行为,使学生树立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爱党教育。
能力目标:通过对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基本事实的概括,培养学生历史信息提取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影响;一二·九运动爆发原因和影响;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并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解决策略:通过视频材料文字史料辅助学习,加深对史实的理解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解决策略:讨论如何处置蒋介石从而理解西安事变制造了改变抗战局面的机会,而能够把握住机会,将事变解决好至关重要。
二、课堂系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配合背景音乐《松花江上》、抗日战争相关图片,播放自编诗:《那些年那些歌那些事》1931年九一八的隆隆炮声让我们国难当头一首首不朽的战歌承载着深重苦难在血火中诞生激励着中华爱国儿女同仇敌忾大敌当前国共两党不计前嫌共赴国难中国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中国军民的鲜血洒满了华夏每一寸土地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3500万同胞用生命的鲜血终于迎来了这一天这一天他们迎来了国家尊严民族尊严胜利师:背景音乐《松花江上》让我们感到悲愤与忧伤,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与什么战争直接相关吗?(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在绝望的情况下参战的,但正是这场战争让中国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韧性。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秀教案
1 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目标与内容
教学方法
整合点与软件
课前预习
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张学良口述历史》一 书,了解口述历史这一重要的史学领域。了解史 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任务驱动法
内容:学生登录 qq 下载《张学良口述历 史》,通过阅读,完成预习学案,在线提交作
整合点: 布置预习任务,通过 qq 在 线作业发布并批阅。 软件:QQ 建群
温故知新
目标:学生通过写对张学良评价的历史小短 任务驱动法 文,学会写中考人物传记类小短文技巧。
内容:结合本课知识以及《张学良口述历 史》一书,课后写一篇关于张学良的历史小短 文,分享在 QQ 群中。
教师:选取优秀短文制成美篇,发布在班级 的历史微信公众号上进行课后传阅。
整合点:
利用美篇、微信公众号传 阅优秀文章。
整合点: 展示翻动的日历
预习成果 展示
目标:学生分享对本书的感受,锻炼学生史 课堂讨论法 料概括、理解能力。
内容:学生小组分享各自预习探究后对本书 的感受。
各小组长分享成果。
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归纳。引导学 生完成导学案中节选文字与张学良内心独白关键 词的连线。
整合点:
利用电子白板及利用苹果 大师“同屏”功能呈现学 生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战争形势示意图,了解华 北危急,中国危急,一二九运动爆发各地青年学 子纷纷发出号召要求联共抗日,却遭到无情镇 压。
亡国奴生活的图片结合, 制作成段视频,体会直 观。
软件:会声会影、狸窝视 频剪辑工具。
合作探究 西安事变
——无悔
目标:通过整合知识、分析当时不同势力对 西安事变态度以及张学良本人、后人评价,形成 时空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 情操和历史价值观。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以及西安事变的经过,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两个重要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插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两个事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图片解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这两个事件,他们可能已经了解到一些基本信息。
然而,对于这两个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两个事件的历史内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两个重要事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掌握两个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解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背景、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4.讲解法:教师讲解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含有图片、视频、插图等丰富的课件,生动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
2.资料:收集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相关的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3.板书设计:提前设计好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板书,突出重点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历史事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行,以及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立场和态度。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注重历史事实的叙述,也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历史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历史意义的理解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经过和意义,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立场和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经过和意义。
2.教学难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立场和态度,以及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资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
4.视频资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二 西安事变:
(根据以下视频学生看课本71页回答以下问题)
讲授新课
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自主学习)
一 九一八事变:
(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视频内容并结合课本第70页)学生在课本中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制造者、借口、经过、结果。
(学生回答)
悲怆的乐曲很快使学生融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多媒体视频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小记者采访等方法
课时: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歌曲导入)
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让我们欣赏一首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歌曲《松花江上》(播放视频歌曲《松花江上》),一首悲怆的歌曲,把我们带入到一段辛酸的回忆,歌曲中的什么事情让我们这么难忘呢?---九一八事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回首那难忘的岁月。(板书:难忘“九一八”)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师:说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谓由来已久。你们能举出历史事实吗?
活动三:(探讨解惑)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关于九一八事变你还有哪些困惑?
师总结(视频展示)困惑:
1、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要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2、日本为什么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东三省?
师:(视频展示图片)对学生提示:(第一幅图是日本的侵华政策,“如与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第二幅图是柳条湖的位置图片)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标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教学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丧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松花江上》。
(多媒体播放)教师: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指出)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诉说。
请同学们想一想,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新课探究】一、九·一八事变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由日本来参予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材料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军侵华的恶行、国共两党的对抗以及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西安事变。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这段历史的基本情况,认识到的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他们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认识。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意义和影响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华罪行、国共两党对抗和西安事变的史实,认识这些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军侵华的恶行、国共两党的对抗和西安事变的经过。
2.难点: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日军侵华的严重性、国共两党对抗的背景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和意义。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探究,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
3.视频资料:关于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华、国共对抗和西安事变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华罪行、国共两党对抗和西安事变的史实,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经过。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质课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教学策略的选择1.根据课程改革对初二年级学生的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为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2..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创设历史情境,重温历史事件,感受历史。
3.问题教学法: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环环相扣,调动思维,温故知新。
探究新知。
4..小组合作法:分组合作探究,思维碰撞,同时伴以老师引导,培养团队精神。
5.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展示“日军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图片”师:从图片中你获得了那些历史信息?生:日本人对中国的残暴,野蛮……..师:请问同学们“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持续了多少年?”生:14年在这14年里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蚕食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有进行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抗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配有悲凉的的曲调将学生带入课堂,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并说出日本人的残暴,从而走进今天的学习主题讲授新课一,九一八事变活动一(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师:甲午战败日本获利,20世纪初日本为什么又要对我国发动战争呢?我们请位同学结合课本“相关事实”和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下生: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向中国发动战争乘中国内战发动九一八事变活动二(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师: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谓蓄谋已久啊,1931年日本悍然对我国发动战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我们请两位记者前来给我们报道一下。
中国记者日本记者(1)两位记者的报道谁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呢?我们来看一张图片和一个日本士兵回忆由学生带领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通过分角色扮演以不同身份来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使学生产生疑问,再带领学生探究史实的真相,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过程中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材料一:日本兵花谷正的回忆十八日夜,弯月挂起,高粱地黑沉沉一片………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之后在爆炸现场附近扔下了3具身着中国士兵服装的尸体,以便于嫁祸中国军队。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18《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一、课标内容本课要求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和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影视及文学作品中已经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但由于思维还不够成熟,在看待问题时容易过于片面或偏激,需要教师巧妙引导,帮助他们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
为了厘清各部分内容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日本对中国的步步侵略,另一条是中国社会各派政治势力对日本侵略的抗中。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___、爱国学生、部分___爱国将领展开了反日浪潮。
___在___,爱国学生发动了一二·___,爱国将领___、___发动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因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自主研究、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研究目标:目标1:通过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研究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说出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经过;列举伪满洲国成立的时间、地点、人物;通过了解抗日英雄的故事,体会他们的爱国精神,培养分析、归纳、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
目标3:列举华北危机的表现有哪些;说出一二•___的时间、领导党派、口号、意义。
目标4:说出西安事变的时间、人物、目的、结果、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小组探讨:___、___“以下犯上”,扣押___的原因,培养小组探讨、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播放视频《松花江上》并思考: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有家难回?2.讲授新课本课分为三个部分: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秀教案
业。 教师通过 qq 在线作业及时批改反馈。
目标: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问题教学法
导入 翻动的日历
内容:说到张学良,就不得不提到他生活里 的一个小习惯,那就是记日记。但他记日记的不 同点在于,他每次写日记都会留出一页空白处, 写上九月十八号,对他来说,这个日子究竟有什 么重要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翻看日历,共同追 忆那段如烟往事。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目标与内容
教学方法
整合点与软件
课前预习
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张学良口述历史》一 书,了解口述历史这一重要的史学领域。了解史 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任务驱动法
内容:学生登录 qq 下载《张学良口述历 史》,通过阅读,完成预习学案,在线提交作
整合点: 布置预习任务,通过 qq 在 线作业发布并批阅。 软件:QQ 建群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 要求为: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 意义。
【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初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在能力层面,学生课余查阅资 料,分析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还不成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课前历史书籍的发放,微视频、图片等信息技 术手段的运用,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合作探究 九一八事变
——自责
目标:通过张学良内心独白为线索展开教 学,引导学生梳理历史线索能力。
内容:学生通过观看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微视 频,了解事件概况,并运用思维导图软件梳理知 识线索。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国内各种矛盾交织,国共两党关系紧张,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的发生。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认识其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形成对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及影响,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及影响,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史料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提炼有效信息。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其在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2.史料: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相关史料。
3.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4.视频: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纪录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接着,提问:“什么是西安事变?它为什么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播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两个历史事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课教案_0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及解读(1).2011年课程标准内容: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现实变得意义。
(2).课标解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中共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教材分析《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初中课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课承上启下,承上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启下指的是这一节课是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主要学习日本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抵抗,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这一节课也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的极好内容。
2.教材内容特点及处理本节课分为三个子目: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三个子目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教材内容比较简练,重点突出;辅助教材有文字、图片等,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阅读教材,学生可轻松获得历史知识,但由于教材简练,学生难于自觉地从教材中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及意义,需补充资料,启发思考,充分讨论,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学情分析知识状态: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初步掌握了归纳历史事件要素的方法,养成了查找、收集资料及课前预习的习惯。
认知能力:由于年龄特征,这个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相对突出,,理性的思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不足。
通过影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比较零散、片面,不系统,只有表象的认识,缺乏实质的理解。
教学对策: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❶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在这一天拉响了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
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
1.出示图片:图为日军占领吉林东北军军械厂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简单叙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
提示:一是制造借口,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为制造九一八事变炮制的借口;二是军事进攻,日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三是事变后日本快速侵占东北三省,并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3.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
4.教师归纳: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5.教师强调: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从两方面讲述。
首先,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其次,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6.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
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教师提问: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的呼声,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提示1: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提示2: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向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抗争,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
2.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3.教师强调: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目标导学三:西安事变
1.展示资料: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后,就致力于争取张学良所部的东北军和杨虎城所部的十七路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在红军前线政治工作的教育和争取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广大官兵都赞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救亡口号,主动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和杨虎城受到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全国抗日潮流的推动,从1936年初,他们就实际上停止了同红军的战斗。
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陕北举行联合抗日救国的会谈。
不久,工农红军与东北军的前线停止战斗,联合抗日。
2.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材料和教材内容,讨论回答: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
③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
④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3.教师讲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4.教师讲述:西安事变震惊了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
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看看材料。
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国打内战
美英两国:主张和平解决,南京政府向张、杨妥协
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不希望中国打内战
国民党:讨伐派(亲日派何应钦)和和平解决派(亲英美派)
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5.教师强调: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将阶级恩怨放到一边,从大局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等赴西安谈判。
所以,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决,是当时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也是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努力的结果。
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课堂总结
我们要做的是铭记,要勿忘国耻!要月圆更怀强国志,知耻长谋福安康。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死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
❸板书设计➷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经过: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三省→伪满洲国建立抗争:抗日义勇军(杨靖宇) 东北抗联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爆发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原因:日本制造华北危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过程:扣押蒋介石——和平解决
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争初步形成
❹教学反思➷
本课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资源,通过恰到好处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讨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树立对国家、民族正确的责任感以及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教学知识过程中,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大知识点进行前后梳理。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