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书
RRU3959&RRU3959w DescriptionIssue 04Date 2015-12-30Copyright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Trademarks and Permissionsand other Huawei trademarks are trademarks of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All other trademarks and trade names mentioned in this docum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NoticeThe purchased products, services and features are stipulated by the contract made between Huawei and the customer. All or part of the products, services and features described in this document may not be within the purchase scope or the usage scope.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in the contract, all statements, inform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is document are provided "AS IS" without warranties, guarantees or representations of any kind, either express or implied.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document to ensure accuracy of the contents, but all statements, inform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is document do not constitute a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Address: Huawei Industrial BaseBantian, LonggangShenzhen 518129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ebsite: Email: ******************RRU3959&RRU3959w Description ContentsContents1 Overview (1)1.1 Appearance (1)1.2 Physical Ports (2)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4)2.1 Frequency Band (4)2.2 Capacity (4)2.3 Receiver Sensitivity (5)2.4 Output Power (6)2.5 Power Consumption (19)2.6 Input Power (20)2.7 Equipment Specifications (21)2.8 CPRI Port Specifications (21)2.9 Environment Specifications (22)3 Acronyms and Abbreviations (23)1 OverviewThe RRU3959/RRU3959w is an outdoor remote radio unit which is powered by a powercabinet. It is the RF module of the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and is installed close to the antenna.The RRU3959/RRU3959w performs modulation, demodulation, data processing, andcombination and division of baseband signals and RF signals. By using the software-definedradio (SDR) technology, the RRU3959 can work in GU, GL or UL dual-mode throughsoftware configurations, the RRU3959w can work in GL dual-mode through softwareconfigurations.The RRU3959/RRU3959w has a dual-transmitter and dual-receiver design, which furtherimproves the output power and the carrier capacity.The software version of the RRU3959(900MHz/1800MHz) is SRAN10.1, which iscompatible with the N-1 and N-2 versions of MBTS, MBSC, and OSS NEs. Therefore, theRRU3959 can be used with products of SRAN8.0, SRAN9.0 and SRAN10.1 versions. Allthese three versions include the RRU3959 software components. The RRU3959 used inSRAN8.0, SRAN9.0 and SRAN10.1 has no impact on the KPI of products.The software version of the RRU3959(2100MHz) is SRAN11.0,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N-1 and N-2 versions of MBTS, MBSC, and OSS NEs. Therefore, the RRU3959 can be usedwith products of SRAN9.0, SRAN10.1 and SRAN11.0 versions. All these three versionsinclude the RRU3959 software components. The RRU3959 used in SRAN9.0, SRAN10.1 andSRAN11.0 has no impact on the KPI of products.The software version of the RRU3959w is SRAN10.1,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N-1versions of MBTS, MBSC, and OSS NEs. Therefore, the RRU3959w can be used withproducts of SRAN9.0 and SRAN10.1 versions. All these two versions include the RRU3959wsoftware components. The RRU3959w used in SRAN9.0 and SRAN10.1 has no impact on theKPI of products.1.1 AppearanceFigure 1-1 shows the appearance of the RRU3959/RRU3959w.Figure 1-1Appearance of the RRU3959/RRU3959w1.2 Physical PortsRRUs have a modular design. Its external ports are located in the cabling cavity or at thebottom of the module.Figure 1-2 shows the physical ports on the RRU3959/RRU3959w and Table 1-1 describesthese ports.Figure 1-2Physical ports on the RRU3959/RRU3959w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1 Frequency BandTable 2-1RRU3959/RRU3959w frequency band2.2 CapacityTable 2-2Single-mode capacityTable 2-3Multi-mode capacity2.3 Receiver SensitivityTable 2-4RRU3959/RRU3959w receiver sensitivityNOTE●The receiver sensitivity of GSM, as recommended in 3GPP TS 51.021, is measured in the centralband at the antenna connector on condition that the channel rate is 13 kbit/s and the bit error rate(BER) is not higher than 2%●The receiver sensitivity of UMTS, as recommended in 3GPP TS 25.104, is measured in the entireoperating band at the antenna connector on condition that the channel rate reaches 12.2 kbit/s andthe bit error rate (BER) is not higher than 0.001.●The receiver sensitivity of LTE, as recommended in 3GPP TS 36.104, is measured under a 5 MHzchannel bandwidth based on the FRC A1-3 in Annex A.1 (QPSK, R = 1/3, 25 RBs) standard.2.4 Output PowerNOTE●RRU3959/RRU3959w working in GSM mode and in the 900 MHz/1800 MHz frequency bandcomply with the standard EN 301 502 V9.2.1. RRU3959/RRU3959w modules working in UMTS,LTE or multi-standard radio (MSR) mode and in the 900 MHz/1800 MHz frequency band complywith the standards ETSI EN 301 908 V5.2.1, 3GPP TS 37.104 and 3GPP TS 37.141.●For the RRU3959/RRU3959w working in GSM mode: When the S1 or S2 configuration is used and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is 60 W per carrier, the corresponding 60 W power license must beobtained.●The output power is 1 dB less than the standard power when the RRU3959/RRU3959w is located ata height of 3500 m to 4500 m; and is 2 dB less than the standard power when theRRU3959/RRU3959w is located at a height of 4500 m to 6000 m.●Factors such as the inter-site distance, frequency reuse factor, power control algorithm, and trafficmodel affect the gain achieved by dynamic power allocation. Therefore, in most cases, the networkplanning can be based on the power specification achieved by dynamic power allocation.●In the power sharing mode, the power control and DTX functions must be enabled.In GBSS8.1, thedynamic power sharing feature is mutually exclusive with the GBFD-113201 Concentric Cell,GBFD-114501 Co-BCCH Cell, GBFD-118001 BCCH Dense Frequency Multiplexing, andGBFD-117501 Enhanced Measurement Report (EMR) features. In GBSS9.0 and later versions, thedynamic power sharing feature can be used together with these features.However, the dynamicpower sharing feature currently cannot b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GBFD-117002 IBCA (InterferenceBased Channel Allocation), GBFD-117001 Flex MAIO, GBFD-118701 RAN Sharing, andGBFD-114001 Extended Cell features in GBSS8.1, GBSS9.0, and later versions.●Power sharing assumes a random distribution of UEs in the cell.●The output power per carrier in the output power tables indicates the maximum output powersupported by the network performance.●When two LTE carriers are configure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power spectrum density (PSD) ofthe two carriers be set to the same value. Power spectrum density = Carrier output power/Carrierbandwidth (1.4 MHz and 3 MHz bandwidths are considered as 5 MHz bandwidth in this formula.)●For RRU3959w, the scenario where the third-order intermodulated signal falls in the receivefrequency range of a configured carrier is not supported.Table 2-5, Table 2-6, and Table 2-7 show the 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supporting the 900 MHz frequency band and the following modes: GO, UO, and GU.Table 2-5 and Table 2-8 show the 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 supporting the 1800MHz frequency band and the following modes: GO, LO, and GL.Table 2-5 and Table 2-8 show the 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 supporting the 2100MHz frequency band and the following modes: UO, LO, and UL.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and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show the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w supporting the 1800 MHz frequency band and thefollowing modes: GO, LO, and GL.Table 2-5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 (900 MHz/1800 MHz, single-mode)Table 2-6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 (900 MHz, GU non-MSR)Table 2-7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 (900 MHz, GU MSR)Table 2-8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 (1800 MHz, GL MSR)Table 2-9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2100 MHz, single-mode)Table 2-10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2100MHz,UL MSR)Table 2-11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w (1800 MHz, single-mode)Table 2-12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w (1800 MHz, GU non-MSR)Table 2-13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w (1800 MHz, GU MSR)Table 2-14Typical output power for the RRU3959w (1800 MHz, GL MSR)2.5 Power ConsumptionNOTE●The typical power consumption and the maximum power consumption are measured when the basestation works at a temperature of 25°C.●The typical power consumption for GSM is reached when the base station works with 30% load.The maximum power consumption for GSM is reached when the base station works with 100%load.●The typical power consumption for UMTS is reached when the base station works with 40% load.The maximum power consumption for UMTS is reached when the base station works with 100%load.●The typical power consumption for LTE is reached when the base station works with 50% load. Themaximum power consumption for LTE is reached when the base station works with 100% load.●This section describes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n entire base station. Board configurations in aBBU are as follows:-GSM: one GTMU-UMTS: one UMPTb1 and one WBBPf3 in 3x1 and 3x2 scenarios, one UMPTb1 and twoWBBPf3s in 3 x 3 and 3 x 4 scenarios.-LTE FDD: one UMPTb1 and one LBBPd1 when one carrier is configured.Table 2-15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DBS3900 (V er.D) (–48 V) (configured with the RRU3959,900 MHz)Table 2-16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DBS3900 (V er.D) (–48 V) (configured with the RRU3959,1800 MHz)Table 2-17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DBS3900 (V er.D)( –48 V)(configured with the RRU3959,2100MHz)2.6 Input PowerTable 2-18Input power2.7 Equipment SpecificationsTable 2-19Equipment specifications2.8 CPRI Port SpecificationsTable 2-20CPRI port specifications2.9 Environment SpecificationsTable 2-21Environment specificationsRRU3959&RRU3959w Description 3 Acronyms and Abbreviations3 Acronyms and AbbreviationsTable 3-1Acronyms and abbreviations。
DKBA04000001[V5] 标准样板的规定及清单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DKBA0.400.0001 REV.5.0代替DKBA0.400.0001 REV.4.0标准样板的规定及清单DEFINITION AND LIST FOR THEOBSERVATIONAL STANDARDS2005年12月25日发布2005年12月25日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造型设计部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DKBA0.400.0001 REV.3.0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本规范版本升级更改主要内容:见下表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郑玲15593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侯树栋10084、谢斌16469MQE:陈军17658TQC:马宝兴39736目录Table of Contents1标准样板的规定 (6)1.1标准样板分类及其用途 (6)1.2标准样板的基体材料和尺寸 (6)1.2.1金属或塑料基材 (6)1.2.2PC薄膜 (6)1.3标准样板的代号 (6)1.4标准样板的外观及其色差要求 (7)2标准样板清单 (7)3标准样板的使用及管理要求 (7)表目录List of Tables表1 标准样板的分类及其适用对象 (6)表2 标准样板的基体材料和尺寸 (6)表3 标准样板清单及样板外观要求 (8)表4 薄膜标准色板清单 (10)图目录List of Figures错误!未找到目录项。
标准样板的规定及清单Definition AND LIST FOR THE OBSERVATIONALSTANDARDS范围Scope:本规范规定了产品结构设计中采用的标准样板的类别、尺寸及编号规则等内容,并列出了现行的所有标准样板。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金属材料质量要求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DKBA0.400.0114 REV.1.0金属材料质量要求Requirement for the metal material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整机工程部结构造型设计部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无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目录Table of Contents1规定的材料81.1材料牌号及化学成份81.2材料的机械性能91.2.1基本力学性能91.2.2工艺性111.3对预镀钢板的特殊要求111.3.1表面镀层厚度及表面处理方式111.3.2表面外观质量111.3.3镀层附着性试验121.3.4表面耐蚀性121.3.5表面接触电阻131.3.6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力132替代材料133附录:预镀钢板外观花纹图片154参考文献REFERENCE DOCUMENT 16表目录List of Tables 表1 钢材牌号及化学化学成份8表2 材料力学性能要求10表3 替代材料表13图目录List of Figures 图1 耐指纹电镀锌钢板:均匀的灰色15图2 热镀铝锌板:小晶花15图3 热浸镀锌板:大晶花16图4 热浸镀锌板(GI料):无晶花、但有锌纹16金属材料质量要求Requirement for the metal material范围Scope:本规范规定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产品所用到的金属材料的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检验。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本文说明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产品中所用到的所有金属原材料的种类以及每种材料的详细质量指标要求、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包括材料牌号、化学成份、强度等等项目。
本文所提到的压铸材料仅是指压铸加工用的原材料,对于压铸件产品的质量请参见其它规范。
(完整word)华为公司详细设计方案模板
文档编号:版本号:密级:XXX详细设计方案(模板)项目名称:(此处填入项目中文名称)(此处填入项目英文名称)项目负责人:(此处填入项目负责人)拟制:年月日审核: 年月日批准:年月日文件控制变更记录审阅分发目录1引言51.1 编写目的51.2背景51。
3 参考资料51.4术语定义及说明5 22设计概述52.1任务和目标52.1。
1需求概述52。
1。
2运行环境概述62.1.3条件与限制6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6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6 3。
1详细需求分析63.2接口需求分析6 4总体方案确认7 4。
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74.2 系统详细界面划分74。
2。
1应用系统与支撑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74.2。
2系统内部详细界面划分7 5系统详细设计75.1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75.2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85。
3系统界面详细设计85.3.1外部界面设计85。
3。
2内部界面设计95.3。
3用户界面设计9 6数据库系统设计9 6。
1设计要求9 6。
2信息模型设计9 6。
3数据库设计96.3.1设计依据96.3.2数据库选型96。
3。
3数据库种类及特点96.3.4数据库逻辑结构96.3.5物理结构设计106.3.6数据库安全106.3。
7数据字典10 7网络通信系统设计10 7。
1设计要求107。
2网络结构确认107.3网络布局设计107.4网络接口设计11 88信息编码设计11 8。
1代码结构设计118.2代码编制11 99维护设计11 9。
1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1 9。
2系统及用户维护设计119.3系统扩充119。
4错误处理119.4。
1出错类别119。
4.2 出错处理119.5 系统调整及再次开发问题12 10系统配置12 10。
1配置原则12 10。
2硬件配置12 10。
3软件配置12 1111关键技术1211.1关键技术的提出1211.2关键技术的一般说明1211.3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13 12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13 13投资预算概算及资金规划13 14实施计划13 14。
(完整word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DKBA4031—2009。
06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2009-06-30发布2009—07—XX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6)1范围和简介 (7)1。
1范围 (7)1.2简介 (7)1。
3关键词 (7)2规范性引用文件 (7)3冲裁 (7)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7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8)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8)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8)3。
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9)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93。
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10)3。
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11)3.8。
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11)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11)4折弯 (11)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11)4。
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12)4。
2。
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12)4.2.2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13)4.2。
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3)4.3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13)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4)4。
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14)4。
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 (15)4。
5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15)4。
6打死边的设计要求 (15)4。
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 (16)4。
8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 (16)4。
9弯曲件的回弹 (16)4。
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 164.9。
2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16)5拉伸 (17)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17)5.2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17)5.3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18)5.4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18)5。
华为技术规范汇总
备注
1、本规范规定了结构件、电缆、包装件上粘贴使用的标签 和薄膜材料的质量性能要求。2、本规范详细规定了标签和 薄膜材料的质量要求,包括材质成份、外观颜色、粘接强度 、耐温性能、抗紫外光性能、UL认证要求、阻燃要求等。 本文件用于指导产品设计、生产及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检验;供应商来料验收的抽检比例可按其它相关文件执行。 本规范规定了结构件图纸中标注表面处理时所用的代码内 容,并说明了每种工艺所对应的技术要求以及每种外观要求
华为企业技术标准
序号
规范名称
1
刚性PCB性能规范及验收标准
2
气相防锈粉技术要求
3
铝合金压铸机加结构件公差技术要求
4
不锈钢拉爆膨胀螺栓技术要求
5
PCBA检验标准
6
标签 薄膜材料质量要求
7
标准样板的规定及清单
Hale Waihona Puke 8表面处理代码9
不锈钢钝化质量要求
10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
11
通用电缆设计规范
12
PCB设计规范
照Q/DKBA3178.1《刚性PCB检验标准》执行。 本标准为客户监控检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安装的通信设备的 硬件工程质量提供依据,便于与客户协商明确客户对工程硬 件安装质量的要求,保证工程硬件安装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交付给客户满意的工程硬件安装质量,为今后设备安全稳定 系统服务项目、服务承运诺行及提双供方保维证护。部门在运行维护工作中
华为基本法》全文,值得珍藏(含完整版word)
华为基本法》全文,值得珍藏(含完整版word)华为基本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华为基本法是华为集团的行为准则和组织管理体制的基本规范,旨在规范华为内部员工的行为,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第二条华为基本法适用于华为集团及其子公司的全体员工和管理层成员,无论物理位置、岗位职责和任职职位如何,都必须遵守该法。
第三条华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科创带动业务发展,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环境。
第四条华为注重合规经营,遵守各国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严禁任何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行贿、偷税漏税、内幕交易等,同时要遵循商业道德和良好商业行为准则。
第二章公司运营第五条华为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价值,满足客户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并与客户共同成长。
第六条华为要强调团队合作,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发挥个人优势,实现个人价值和公司利益的双赢。
第七条华为要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持续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章人权和劳工权益保护第八条华为尊重人权,维护员工的劳工权益,不歧视任何员工,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虐待、歧视、滥用或剥削员工。
第九条华为要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劳动权益,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第四章诚信经营第十条华为要坚持诚信经营,真实、准确、全面地披露信息,不造假、不夸大宣传,不从事任何虚假宣传、虚假经营等不正当行为。
第十一条华为要加强对商业伙伴的管理,建立公正、公平的合作关系,禁止与商业伙伴勾结、串通欺诈、滥用职权等不正当行为。
附件:1. 华为基本法完整版2. 华为集团相关政策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合规经营: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商业道德的要求。
2. 行贿:指以财务等手段向他人行贿,以获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3. 偷税漏税:指企业通过虚假申报、隐瞒收入等手段逃避缴纳应纳税款的行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DKBA 1606-XXXX.X Web应用安全开发规范V1.52013年XX月XX日发布2013年XX月XX日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网络安全能力中心&电信软件与核心网网络安全工程部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C&C++语言安全编程规范》《Java语言安全编程规范》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无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产品网络安全红线》和《电信软件与核心网业务部安全能力基线》中的Web安全要求引用了本规范的内容,如果存在冲突,以本规范为准。
目录Table of Contents1概述 (7)1.1背景简介 (7)1.2技术框架 (7)1.3使用对象 (8)1.4适用范围 (8)1.5用词约定 (9)2常见WEB安全漏洞 (9)3WEB设计安全规范 (11)3.1W EB部署要求 (11)3.2身份验证 (11)3.2.1口令 (11)3.2.2认证 (12)3.2.3验证码 (14)3.3会话管理 (15)3.4权限管理 (16)3.5敏感数据保护 (17)3.5.1敏感数据定义 (17)3.5.2敏感数据存储 (17)3.5.3敏感数据传输 (19)3.6安全审计 (20)3.7W EB S ERVICE (21)3.8REST FUL W EB S ERVICE (22)3.9DWR (23)4WEB编程安全规范 (24)4.1输入校验 (24)4.2输出编码 (28)4.3上传下载 (29)4.4异常处理 (29)4.5代码注释 (30)4.6归档要求 (30)4.7其他 (31)4.8PHP (33)5WEB安全配置规范 (35)6配套CBB介绍 (35)6.1WAF CBB (35)6.2验证码CBB (36)7附件 (36)7.1附件1T OMCAT配置SSL指导 (36)7.2附件2W EB S ERVICE 安全接入开发指导 (36)7.3附件3客户端IP鉴权实施指导 (36)7.4附件4口令安全要求 (37)7.5附件5W EB权限管理设计规格说明书 (37)Web应用安全开发规范V1.51 概述1.1 背景简介在Internet大众化及Web技术飞速演变的今天,Web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保温材料技术规范
第五章给排水保温材料第一节总则5 . 1 . 1 说明本章说明保温材料的制造和安装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
5 . 1 . 2 一般要求A .保温材料无论在运送、储存和安装的过程中,均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确保保温材料不受破损。
B .保温材料必须不含石棉物质。
5 . 1 . 3 质量保证A .所有保温材料应符合当地消防局规定。
5 . 1 . 4 资料呈审A .提交完整的保温材料产品技术说明书资料。
B .提交当地消防局认可的试验证明。
C .提交所有保温材料的样品。
第二节产品5 . 2 . 1 管道系统的保温材料A、弹性发泡橡塑保温材料材料是属于连续管条状或板材的合成橡胶隔热材料,具有防火性、易曲性、闭孔性和富弹性。
防火性能应按设计图纸文件要求,并须满足中国国家相关消防规范要求:橡塑氧指数≥32%,难燃B1级。
需提供本年度安全性能型式检验报告。
湿阻因子≧5000最小密度:40kg/m最大K-系数:0.034w/m.k温度范围:在摄氏零下40 度至120度之间B.玻璃纤维保温管段,表面须附有原厂装贴的铝质防潮层,以铝质管夹和箍固定。
保温管段材料除应符合国家标准《绝热用玻璃棉及器制品》GB / T13350 - 2000 外,规格还应满足如下要求:最小密度:110Kg/m3最大K -系数:0.035w/m.k操作温度范围:在摄氏40至700度之间5 . 2 . 2 承接冷凝水之排水管所有承接冷凝水、直至接至管井内的立管位置均需提供保温,以防管道产生凝露。
5 . 2 . 3 保温外表的处理所有设于机房内的的保温设备和喉管均须采用设计图纸文件要求覆盖保温表面作保护,覆盖层的外观整齐和一致。
注:表面的处理要求以设计明确要求为准。
5 . 2 . 4 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或楼板的管道保温A .但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或楼板的保温管道,其外覆的保温层之耐火程度必须与防火分隔墙或楼板的耐火要求相同。
B .所采用的保温材料必须为当地消防局批准,其厚度与其相连接的管道保温相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
Q/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Q/DKBA3178.2-2004代替Q/DKBA3178.2-2003高密度PCB(HDI)检验标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目次前言 (4)1范围 (6)1.1范围 (6)1.2简介 (6)1.3关键词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术语和定义 (6)4文件优先顺序 (7)5材料要求 (7)5.1板材 (7)5.2铜箔 (7)5.3金属镀层 (8)6尺寸要求 (8)6.1板材厚度要求及公差 (8)6.1.1芯层厚度要求及公差 (8)6.1.2积层厚度要求及公差 (8)6.2导线公差 (8)6.3孔径公差 (8)6.4微孔孔位 (9)7结构完整性要求 (9)7.1镀层完整性 (9)7.2介质完整性 (9)7.3微孔形貌 (9)7.4积层被蚀厚度要求 (10)7.5埋孔塞孔要求 (10)8其他测试要求 (10)8.1附着力测试 (10)9电气性能 (11)9.1电路 (11)9.2介质耐电压 (11)10环境要求 (11)10.1湿热和绝缘电阻试验 (11)10.2热冲击(Thermal shock)试验 (11)11特殊要求 (11)12重要说明 (11)前言本标准的其他系列规范:Q/DKBA3178.1 刚性PCB检验标准Q/DKBA3178.3 柔性印制板(FPC)检验标准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本标准对应于“IPC-6016 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HDI) Layers or Boards”。
本标准和IPC-6016的关系为非等效,主要差异为:依照华为公司实际需求对部分内容做了补充、修改和删除。
标准代替或作废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Q/DKBA3178.2-2003 高密度PCB(HDI)检验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上游规范Q/DKBA3061 《单面贴装整线工艺能力》Q/DKBA3062 《单面混装整线工艺能力》Q/DKBA3063 《双面贴装整线工艺能力》Q/DKBA3065 《选择性波峰焊双面混装整线工艺能力》DKBA3126 《元器件工艺技术规范》Q/DKBA3121 《PCB基材性能标准》下游规范Q/DKBA3200.7 《PCBA板材表面外观检验标准》Q/DKBA3128 《PCB工艺设计规范》与标准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的内容:相对于前一版本的变化是修订了RCC材料厚度及公差要求、微孔及埋孔孔径公差要求、镀铜厚度、热冲击条件等,增加了微孔形貌、积层被蚀厚度要求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DKBA 1606-XXXX.X Web应用安全开发规范 V1.52013年XX月XX日公布 2013年XX月XX日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网络安全能力中心&电信软件与核心网网络安全工程部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C&C++语言安全编程规范》《Java语言安全编程规范》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无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产品网络安全红线》和《电信软件与核心网业务部安全能力基线》中的Web安全要求引用了本规范的内容,假如存在冲突,以本规范为准。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1概述 (9)1.1 背景简介 (9)1.2 技术框架 (10)1.3 使用对象 (12)1.4 适用范围 (12)1.5 用词约定 (13)2常见WEB安全漏洞 (13)3WEB设计安全规范 (15)3.1 W EB部署要求 (15)3.2 身份验证 (16)3.2.1 .................................. 口令163.2.2 .................................. 认证173.2.3 ................................ 验证码223.3 会话治理 (23)3.4 权限治理 (27)3.5 敏感数据爱护 (28)3.5.1 .......................... 敏感数据定义283.5.2 .......................... 敏感数据存储293.5.3 .......................... 敏感数据传输323.6 安全审计 (34)3.7 W EB S ERVICE (36)3.8 REST FUL W EB S ERVICE (37)3.9 DWR (39)4WEB编程安全规范 (41)4.1 输入校验 (41)4.2 输出编码 (48)4.3 上传下载 (49)4.4 异常处理 (50)4.5 代码注释 (50)4.6 归档要求 (52)4.7 其他 (53)4.8 PHP (58)5WEB安全配置规范 (61)6配套CBB介绍 (61)6.1 WAF CBB (61)6.2 验证码CBB (62)7附件 (63)7.1 附件1T OMCAT配置SSL指导 (63)7.2 附件2W EB S ERVICE 安全接入开发指导 (63)7.3 附件3客户端IP鉴权实施指导 (63)7.4 附件4口令安全要求 (63)7.5 附件5W EB权限治理设计规格讲明书 (64)Web应用安全开发规范 V1.51概述1.1背景简介在Internet大众化及Web技术飞速演变的今天,Web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金属材料质量要求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DKBA0.400.0114 REV.1.0金属材料质量要求Requirement for the metal material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整机工程部结构造型设计部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无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目录Table of Contents1规定的材料81.1材料牌号及化学成份81.2材料的机械性能91.2.1基本力学性能91.2.2工艺性111.3对预镀钢板的特殊要求111.3.1表面镀层厚度及表面处理方式111.3.2表面外观质量111.3.3镀层附着性试验121.3.4表面耐蚀性121.3.5表面接触电阻131.3.6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力132替代材料133附录:预镀钢板外观花纹图片154参考文献REFERENCE DOCUMENT 16表目录List of Tables 表1 钢材牌号及化学化学成份8表2 材料力学性能要求10表3 替代材料表13图目录List of Figures 图1 耐指纹电镀锌钢板:均匀的灰色15图2 热镀铝锌板:小晶花15图3 热浸镀锌板:大晶花16图4 热浸镀锌板(GI料):无晶花、但有锌纹16金属材料质量要求Requirement for the metal material范围Scope:本规范规定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产品所用到的金属材料的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检验。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本文说明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产品中所用到的所有金属原材料的种类以及每种材料的详细质量指标要求、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包括材料牌号、化学成份、强度等等项目。
本文所提到的压铸材料仅是指压铸加工用的原材料,对于压铸件产品的质量请参见其它规范。
DKBA04000001[V5] 标准样板的规定及清单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DKBA0.400.0001 REV.5.0代替DKBA0.400.0001 REV.4.0标准样板的规定及清单DEFINITION AND LIST FOR THEOBSERVATIONAL STANDARDS2005年12月25日发布2005年12月25日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造型设计部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DKBA0.400.0001 REV.3.0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本规范版本升级更改主要内容:见下表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郑玲15593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侯树栋10084、谢斌16469MQE:陈军17658TQC:马宝兴39736目录Table of Contents1标准样板的规定 (6)1.1标准样板分类及其用途 (6)1.2标准样板的基体材料和尺寸 (6)1.2.1金属或塑料基材 (6)1.2.2PC薄膜 (6)1.3标准样板的代号 (6)1.4标准样板的外观及其色差要求 (7)2标准样板清单 (7)3标准样板的使用及管理要求 (7)表目录List of Tables表1 标准样板的分类及其适用对象 (6)表2 标准样板的基体材料和尺寸 (6)表3 标准样板清单及样板外观要求 (8)表4 薄膜标准色板清单 (10)图目录List of Figures错误!未找到目录项。
标准样板的规定及清单Definition AND LIST FOR THE OBSERVATIONALSTANDARDS范围Scope:本规范规定了产品结构设计中采用的标准样板的类别、尺寸及编号规则等内容,并列出了现行的所有标准样板。
ESD控制规范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代替华为ESD培训教材(新员工类)控制规范第一部分:静电放电控制总规范2004-04-30发布2004-05-30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公司ESD项目组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 ESD控制规范第一部分:静电放电控制总规范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本规范版本升级更改主要内容:由于部门变动,ESD组织机构中职责部门进行了修改;其他分规范进行优化总规范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生产工艺部:周迪红(26027)器件可靠应用研究管理部:谢荣华(15243)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器件可靠应用研究管理部:袁明川(2760)、谢荣华(15243)生产工艺部:刘红春(8154)、周迪红(26027)、罗榜学(2270)产品试制工程部:吕耀东(26443)质量管理部:刘剑(21505)本规范所替代的历次修订情况和修订专家为:目录1遵循的政策和职责 (10)外部供应商和分包商 (10)组织结构和责任主体 (10)人员职责 (12)2ESD敏感分类 (13)静电敏感评价模式 (13)器件静电敏感分类 (13)静电防护区域等级分类及基本的ESD控制措施 (15)3防静电工作区(EPA) (17)EPA划分和环境要求 (17)固定、可移动和便携式EPA (19)防静电标识 (19)防静电地板 (19)防静电工作台 (21)工作椅 (21)设备、仪器、工装、工具 (22)人员 (24)接地 (25)防静电包装材料 (29)周转工具 (33)环境静电电压和高静电电压处理 (34)离子化 (35)防静电液 (36)4人员防静电要求 (37)人体电压 (37)腕带 (37)工鞋和鞋跟 (38)工衣工帽 (38)手套和指套 (39)工作椅 (40)5包装及其标识要求 (40)包装材料要求 (40)包装ESD敏感器件 (41)对非ESD敏感器件/组件的包装 (42)包装操作方法 (43)标签及标识 (44)6存储、周转、运输 (45)存储 (45)周转 (46)运输 (46)7工程现场 (47)人员和环境要求 (47)接地要求 (47)操作要求 (47)包装处理 (48)8防静电设计要求 (49)产品设计 (49)装备和工装设计 (49)制造工程设计 (50)包装设计 (50)9工程变更 (50)人员变更 (51)物料变更 (51)产品变更 (51)环境变更 (51)工艺方法和操作指导文件的变更 (52)实施静电防护整改的变更 (52)10日常检查及测试要求 (52)员工每日自查程序 (52)11培训与认证 (53)培训要求 (53)认证要求 (54)再培训与重新认证 (54)撤回认证 (55)ESD责任人员和稽查人员的培训认证 (55)12稽查与纠正 (56)月度自检程序 (56)内部季度审查程序 (57)年度第三方审查程序 (57)对合作方的ESD稽查 (57)稽查问题的纠正 (58)ESD记录的保持要求 (59)13防静电问题处理程序 (59)防静电材料用品的认证 (60)ESD问题的反馈 (60)14附录 (60)附录A--ESD术语和定义(编号:) (60)附录B--月度ESD稽查CHECKLIST (编号:) (60)附录C--年度ESD审查CHECKLIST (编号:) (60)附录D--防静电环境温湿度记录表(编号:) (60)15参考文献 (61)静电放电控制总规范范围 scope:本规范适用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各子公司、合资企业、外协厂、供应商和合作方的生产制造体系内部静电防护工程的设计、使用、管理、维护和检测。
技术公司内部技术规范DKBAE华为图纸说明规范手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华为图纸说明规范【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整机工程部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目录范围: (4)1.标准应用原则52.图框结构说明53.图纸标注说明73.1. 图面说明73.2. 压铆件标注 73.3. 焊接符号标注83.4. 紧固件材质和表面处理标注84.材料栏内容说明84.1. 标准材料标注格式84.2. 非标准材料标注格式 104.3. 特殊标注115.表面处理代码说明115.1. 表面处理代码编码规则115.2. 表面处理代码表示的内容 116.附录176.1. 常用材料新旧表示对照表 176.2. 作废代码列表18华为图纸说明规范Specification of Explanation for Huawei Drawings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件设计图的标题栏中各部分的表示规则以及图面标注规则。
本规范适用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检验。
简介:本规范对结构件设计图纸标注进行了说明。
主要介绍了图框各部分所表达的含义,以及结构材料代号和表面处理代号的含义。
关键词:材料,结构,图框,标注,表面处理,代号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缩略语:术语和定义:•标准应用原则华为产品生产参照的技术资料有:华为图纸、华为企业标准、通信设备行业标准、中国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的优先级别从高到底依次为:华为图纸、华为企业标准、通信设备行业标准、中国国家标准。
当规范与图纸要求不一致的地方,按照图纸要求执行。
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dkbae华为图纸说明规范手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华为图纸说明规范【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整机工程部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目录范围: (4)1.标准应用原则52.图框结构说明53.图纸标注说明73.1. 图面说明73.2. 压铆件标注73.3. 焊接符号标注83.4. 紧固件材质和表面处理标注84.材料栏内容说明84.1. 标准材料标注格式84.2. 非标准材料标注格式104.3. 特殊标注115.表面处理代码说明115.1. 表面处理代码编码规则115.2. 表面处理代码表示的内容116.附录176.1. 常用材料新旧表示对照表176.2. 作废代码列表18华为图纸说明规范Specification of Explanation for Huawei Drawings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件设计图的标题栏中各部分的表示规则以及图面标注规则。
本规范适用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检验。
简介:本规范对结构件设计图纸标注进行了说明。
主要介绍了图框各部分所表达的含义,以及结构材料代号和表面处理代号的含义。
关键词:材料,结构,图框,标注,表面处理,代号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3GB/T706热轧型钢缩略语:缩略语英文全名中文解释术语和定义:术语定义面膜指以PC 薄膜塑料制作的、带有不干胶背胶的自粘贴型塑料薄膜类产品。
印刷是在面材的背面进行。
1级平面重要外观表面,体现产品外观形象,具有装饰性,产品正常使用时,可以直接正视到的主要外观表面•标准应用原则华为产品生产参照的技术资料有:华为图纸、华为企业标准、通信设备行业标准、中国国家标准。
(完整word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docx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DKBA4031-2009.06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2009-06-30 发布2009-07-XX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5)1范围和简介 (6)1.1范围 (6)1.2简介 (6)1.3关键词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冲裁 (6)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 6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6)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7)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7)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8)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8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8)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9)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9)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9)4折弯 (10)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10)4.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10)4.2.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10)4.2.2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11)4.2.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1)4.3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11)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2)4.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12)4.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 (12)4.5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13)4.6打死边的设计要求 (13)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 (13)4.8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 (14)4.9弯曲件的回弹 (14)4.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 144.9.2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14)5 拉伸 (15)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15)5.2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15)5.3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15)5.4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15)5.5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165.6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6)5.6.1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准方法 (16)5.6.2拉伸件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 (16)6成形 (16)6.1加强筋 (17)6.2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 (17)6.3百叶窗 (17)6.4孔翻边 (18)7附录 (19)7.1附录 A:高碳钢、低碳钢对应的公司常用材料牌号列表 (19)7.2附录 B 压印工艺、压花工艺简介 (20)7.2.1压印工艺 (20)7.2.2压花工艺 (20)8参考文献 (21)前言本规范的其他系列规范:无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无规范代替或作废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无与其他规范或文件的关系:无与规范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的内容:第一版,无升级更改信息。
华为技术规范汇总
13
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
14
华为电缆组件测试规范
15
电缆组件检验标准
16
高密度PCB(HDI)检验标准
17
硬件质量标准
传输设备维护保障
18
技术支持服务规范
19
室外光缆接头盒技术要求
20
华为硬件设计规范
21
包装材料检验作业标准指导书
22 金属材料及其表面处理的选型设计要求
23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PCB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为PCB设计者提供必 要的设计原则和约定
本规范规定了钣金结构设计所要注意的加工工艺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钣金结构设计必须遵守的加工工艺要求。 规范化华为电缆组件产品的测试要求,确保产品的机械物理
性能、电气性能、环境性能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本标准针对HDI印制板特点,对积层材料、微孔、细线等性 能及检测要求进行了描述。本标准没有提PCB可能遇到的各种与可组装性、可靠
性有关的事项及性能检验标准。 2、对刚性PCB的相关要求做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外观、内在
特性、可靠性等,以及常规测试和结构完整性试验要求。 3、本标准适用于华为公司刚性PCB的进货检验,采购合同中
的技术条文、PCB厂家资格认证以及刚性PCB的设计参考。 气相防锈粉是一种能自动不断挥发充盈密封包装空间,甚至 孔、缝而对金属起保护作用的气相防腐蚀粉状材料。本规范 明确了此种材料的成分、防锈期限、产品规格、物料包装方
须共同遵守的流程进行全面界定。 华为提供的系统服务包括故障处理服务、巡检服务、技术咨 询服务、软件版本支持服务、资料更新服务、技术交流服务
等。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GJ2-72光缆接头盒和GLK-48光缆接头盒的 选型、采购与检验 硬件工程师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DKBA4031-2009.06 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2009-06-30发布2009-07-XX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5)1范围和简介 (6)1.1范围 (6)1.2简介 (6)1.3关键词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冲裁 (6)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 6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6)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7)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7)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8)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8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8)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9)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9)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9)4折弯 (10)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10)4.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10)4.2.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10)4.2.2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11)4.2.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1)4.3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11)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2)4.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12)4.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 (12)4.5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13)4.6打死边的设计要求 (13)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 (13)4.8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 (14)4.9弯曲件的回弹 (14)4.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 144.9.2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14)5拉伸 (15)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15)5.2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15)5.3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15)5.4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15)5.5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165.6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6)5.6.1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准方法 (16)5.6.2拉伸件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 (16)6成形 (16)6.1加强筋 (17)6.2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 (17)6.3百叶窗 (17)6.4孔翻边 (18)7附录 (19)7.1附录A:高碳钢、低碳钢对应的公司常用材料牌号列表 (19)7.2附录B 压印工艺、压花工艺简介 (20)7.2.1压印工艺 (20)7.2.2压花工艺 (20)8参考文献 (21)前言本规范的其他系列规范:无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无规范代替或作废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无与其他规范或文件的关系:无与规范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的内容:第一版,无升级更改信息。
本规范由整机工程部结构造型设计部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和解释部门:结构造型设计部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邓在明(10166)、盛辉(21628)、李俊周(17743)。
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曾喜能(7700)、田雨(15962)、向子上(17314)、王永刚(21437)、许剑明(21269)、刘长林(20072)、李浩(25479)。
本规范批准部门:整机工程部结构造型设计部本规范所替代的历次修订情况和修订专家为: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1范围和简介1.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钣金结构设计所要注意的加工工艺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钣金结构设计必须遵守的加工工艺要求。
1.2简介我司产品结构件主要是由钣金材料经过冲压加工而成,这些冲压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对冲压工艺影响很大。
冲压件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有利于节省材料、减少工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
按钣金件的基本加工方式,如冲裁、折弯、拉伸、成型,本规范通过阐述每一种加工方式所要注意的工艺要求,提出对钣金件结构设计的限制。
1.3关键词钣金、冲裁、折弯、拉伸、成形、排样、最小弯曲半径、毛边、回弹、打死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冲裁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冲裁件的加工工艺性也有所不同。
目前我司通信产品结构件一般只用到普通冲裁。
下面介绍冲裁的工艺性,是指普通冲裁的结构工艺性。
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3.2图3.2.1 冲裁件圆角半径的最小值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深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1.5t(t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以便增大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口强度。
见图3.3.1。
图3.3.1 避免窄长的悬臂和凹槽(图1.2)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图3.4.1 冲孔形状示例材料圆孔直径b 矩形孔短边宽b高碳钢 1.3t 1.0t低碳钢、黄铜 1.0t 0.7t铝0.8t 0.5t* 高碳钢、低碳钢对应的公司常用材料牌号列表见第7章附录A。
表1冲孔最小尺寸列表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一定的限制,见图3.5.1。
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t;平行时,应不小于1.5t。
(图1.4)图3.5.1 冲裁件孔边距、孔间距示意图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折弯件或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工件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图3.6.1)图3.6.1 折弯件、拉伸件孔壁与工件直壁间的距离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
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板材太薄难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应优先保证过孔d2。
表2用于螺钉、螺栓的过孔*要求钣材厚度t≥h。
表3用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及过孔*要求钣材厚度t≥h。
表4用于沉头铆钉的沉头座及过孔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冲裁件毛刺超过一定的高度是不允许的,冲压件毛刺高度的极限值(mm)见下表。
材料壁厚材料抗拉强度(N/mm2)>100~250 >250~400 >400~630 >630f mg f m g f m g f m g>0.7 ~1.0 0.12 0.17 0.23 0.09 0.13 0.17 0.05 0.07 0.1 0.03 0.04 0.05>1.0 ~1.6 0.17 0.25 0.34 0.12 0.18 0.24 0.07 0.11 0.15 0.04 0.06 0.08>1.6 ~2.5 0.25 0.37 0.5 0.18 0.26 0.35 0.11 0.16 0.22 0.06 0.09 0.12>2.5 ~4.0 0.36 0.54 0.72 0.25 0.37 0.5 0.2 0.3 0.4 0.09 0.13 0.18* f级(精密级)适用于较高要求的零件;m级(中等级)适用于中等要求的零件;g级(粗糙级)适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
表5冲压件毛刺高度的极限值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毛边方向:BURR SIDE。
* 需要压毛边的部位:COIN或COIN CONTINUE 。
一般不要整个结构件断口全部压毛边,这样会增加成本。
尽量在下面情况使用:暴露在外面的断口;人手经常触摸到的锐边;需要过线缆的孔或槽;有相对滑动的部位。
图3.8.2.1 钣金结构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示例4 折弯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材料弯曲时,其圆角区上,外层收到拉伸,内层则受到压缩。
当材料厚度一定时,内r越小,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就越严重;当外层圆角的拉伸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和折断,因此,弯曲零件的结构设计,应避免过小的弯曲圆角半径。
公司常用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见下表。
序号材料最小弯曲半径108、08F、10、10F、DX2、SPCC、E1-T52、0Cr18Ni9、1Cr18Ni9、0.4t1Cr18Ni9Ti、1100-H24、T2215、20、Q235、Q235A、15F 0.5t325、30、Q255 0.6t41Cr13、H62(M、Y、Y2、冷轧) 0.8t545、50 1.0t655、60 1.5t2.0t765Mn、60SiMn、1Cr17Ni7、1Cr17Ni7-Y、1Cr17Ni7-DY、SUS301、0Cr18Ni9、SUS302●弯曲半径是指弯曲件的内侧半径,t是材料的壁厚。
●t为材料壁厚,M为退火状态,Y为硬状态,Y2为1/2硬状态。
表6公司常用金属材料最小折弯半径列表4.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4.2.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不宜太小,最小高度按(图4.2.1)要求:h>2t。
表7折弯件上的孔边距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4.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局部弯曲某一段边缘时,为了防止尖角处应力集中产生弯裂,可将弯曲线移动一定距离,以离开尺寸突变处(图4.4.1.1 a),或开工艺槽(图4.4.1.1 b),或冲工艺孔(图4.4.1.1 c) 。
注意图中的尺寸要求:S≥R ;槽宽k≥t;槽深L≥t+R+k/2。
Lk (图1.13)工艺孔图4.4.1.1 局部弯曲的设计处理方法4.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当孔在折弯变形区内时,采用的切口形式示例(图4.4.2.1)(图1.14)弯曲线弯曲线图4.4.2.1 切口形式示例4.5 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图4.5.1 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4.6 打死边的设计要求打死边的死边长度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如下图所示,一般死边最小长度L ≥3.5t+R 。
其中t 为材料壁厚,R 为打死边前道工序(如下图右所示)的最小内折弯半径。
图4.6.1 死边的最小长度L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为保证毛坯在模具中准确定位,防止弯曲时毛坯偏移而产生废品,应预先在设计时添加工艺定位孔,如下图所示。
特别是多次弯曲成形的零件,均必须以工艺孔为定位基准,以减少累计误差,保证产品质量。
图4.9.2.1 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5 拉伸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如下图所示,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应大于板厚,即r1≥t 。
为了使拉伸进行得更顺利,一般取r1=(3~5)t,最大圆角半径应小于或等于板厚的8倍,即r1≤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