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论
指导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
指导新课程改⾰的主要理论指导新课程改⾰的主要理论1.终⽣教育思想。
2.学习化社会思想。
3.⼤众教育的思想。
4.主体教育的思想。
5.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有:尊重学⽣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对学习⽅式的选择,让每个⼈选择到⾃⼰学习的⼊门⽅法。
6.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这次课改的启⽰有:课程是⼀种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是师⽣共同参与和探求知识的过程。
⽼师和学⽣的关系是⼀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席”。
教育⽬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有⼀定的精确性,也有不确定性。
7.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有:教学应该改变灌输与机械训练的⽅法,应该由学⽣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应⼤⼒倡导⾃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法。
课程改⾰背景下的新理念1.新的课程观课程是什么?课程是教师、学⽣、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的“⽣态系统”。
学⽣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
⽣活即课程。
⾃然即课程。
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
新的课程观是⽣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个⽅⾯的内涵:⼉童是课程的主体;“⽣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建构⼈⽣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者,⽽是课程的创⽣者。
2.新的学⽣观新课程认为,学⽣不是被⼈塑造和控制、供⼈驱使和利⽤的⼯具,⽽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即⽬的。
每⼀个学⽣既是具有独特性、⾃主性的存在,⼜是关系中的存在。
学⽣⾸先是⼈,需要⾛向⽣活的⼈;学⽣是“⽂化遗产中的⼈”;学⽣是“⽣活世界的⼈”“关系中的⼈”;学⽣是“时代中的⼈”;学⽣是“世界背景中的⼈”。
3.新的发展观以学⽣发展为本。
新课改基本理念大全
新课改基本理念大全关于新课改基本理念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
新课改基本理论要求
新课改基本理念要求
1. 新的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2. 新的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3. 新的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4.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5.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6.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7. 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8.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9. 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10. 发展性评价:要求关注全人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关注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以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012.10.29.。
新课改的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改的三大基本理念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教育也在悄悄地变革。
说到新课改,大家可能会想,这究竟是个什么鬼?其实,它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学习更有趣、更有效,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得更畅快。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课改的三大基本理念,保证让你听完后豁然开朗。
1. 以学生为中心1.1 学生是主角首先,咱们得说说“以学生为中心”。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真的是大刀阔斧地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以前,老师就是台上说教的权威,学生们坐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偶尔抬头看看钟,盼着下课铃声响起。
而现在,老师变成了引导者,学生们则成了学习的主角。
想想,谁不想在课堂上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呢?这样的课堂活脱脱就像一场热闹的聚会,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1.2 激发兴趣再说了,学生们的兴趣可得放在首位。
想象一下,今天的课程是关于古代历史的,如果老师只是干巴巴地讲课,谁还愿意听呢?而如果老师用游戏、角色扮演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保证大家都乐得不行。
这样一来,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真是“乐在其中”啊!2. 促进全面发展2.1 知识与能力并重接下来,咱们聊聊“促进全面发展”。
这可不是光学习书本知识,大家都知道,光有知识没有能力,跟纸上谈兵有什么区别?所以,新课改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实验、实地考察、社会服务等等,帮助学生们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象一下,学生们在野外露营,自己搭帐篷、煮饭,那感觉真是比上课有趣多了!2.2 培养综合素质当然,除了知识和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新课改提倡的就是这样的理念,学生们不再单纯追求分数,而是要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比如,参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志愿服务,这些都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
这样一来,孩子们将来走出校门,能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真是“百炼成钢”!3. 强调实践与创新3.1 理论与实践结合最后,咱们来谈谈“强调实践与创新”。
新课改理论和自身业务学习
新课改理论和自身业务学习张色作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主要内容1.新的课程观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
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
2.新的学生观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
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
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3.新的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发展"的涵义: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学生为本"的涵义: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
4.新的知识观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
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
知识有多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
完整版)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完整版)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和重视以学定教。
在关注学生发展方面,课堂教学评价应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应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同时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研究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在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是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能动性。
强调教师成长是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重视以学定教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要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情绪状态方面,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研究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研究情绪;研究过程是否愉悦,研究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注意状态方面,评价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参与状态方面,评价学生是否全员参与研究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
交往状态方面,评价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
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精简版)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精简版)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新课改理论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内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教师角色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教师行为观: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具体内容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具体内容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
1. 个性化教育,新课改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
2. 贯彻素质教育,新课改倡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学习素质、身心素质、美育素质和劳动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强调学生参与,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内容更新,新课改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用性,注重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科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教学方式多样化,新课改倡导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包括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实践性教学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的贯彻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简述“新课改”的主要理念。
新课改的主要理念新课改是指中国自 2001 年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引言新课改是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其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新课改自 2001 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简述新课改的主要理念。
二、新课改的主要理念1. 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
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独立解决问题。
3. 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方法新课改倡导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类型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性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5. 改革评价方式新课改要求改革评价方式,不再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综合素质评价、表现性评价、等级评价等,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公正。
三、结论新课改的主要理念是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方法,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改革评价方式等。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20条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
4、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新课改理论:教育改革理论、课程改革观、新教育理念
新课改理论:教育改革理论、课程改革观、新教育理念1. 引言本文将探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改革理论、课程改革观以及育理念。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原则,为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指导。
2. 教育改革理论教育改革理论是指对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改革的理论框架。
教育改革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改革理论指导着制定教育政策和教学方法,力求使教育更加科学、有效。
2.1 教育改革的目标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研究;- 调整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公平与公正。
2.2 教育改革的原则教育改革的原则是指在改革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常见的教育改革原则包括:-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多元评价,鼓励创新和个性发展;- 推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研究。
3. 课程改革观课程改革观是指对课程设计和实施进行改革的观念和理论。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改革观强调形成性评价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3.1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课程改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而形成性评价强调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为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2 培养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观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 育理念育理念是指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颠覆和创新的理念。
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研究,推崇个性化教育和终身研究。
4.1 个性发展育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和潜力,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和发展空间。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与改革内容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与改革内容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4、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6、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7、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8、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9、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新课改知识点梳理
新课改知识点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持续地改革和创新。
新课改作为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方法和要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新课改,让我们对其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一次梳理。
一、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
不再将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这意味着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新课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鼓励跨学科学习和知识的整合运用。
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二、课程目标的转变新课改在课程目标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知识与技能目标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和复述,而是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
学生要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养成和价值观的塑造。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改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创新。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逐渐被更多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所补充和替代。
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合作式教学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评价体系的改革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新课改对评价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
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还强调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和社会的参与,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新课改是以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有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建构主义在对待学习和教学方面的主张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后现代主义主张“非中心化”、“多元化”和“零散化”。
这二者作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在课改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主要表现为: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模式;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师生关系变成一种全方位的交互式师生关系;教育目标多元化,教育目标提倡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人;教材的多样化,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提倡教材层次性、选择性,以适应不同需要;课程类型多元化,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把综合课程作为一个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必备课程;教育评价的理性化,改变国家评价机构大一统的局面,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形式方面都走向多元化,评价内容更丰富和灵活。
此外,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联系我国实际,以它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有助于转变教育观,端正学生观,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教学观,有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为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实施新课改,应该是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
认识、体验和感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体验和感悟也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
一个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会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而且体验、感悟是知识后面更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可能是挫折、失败,也可能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同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都与学生认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成长必然要求。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新课改理论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新课改理论《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新课改理论》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培育未来的伟大事业。
在这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新课改理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它们犹如指引教育航程的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帮助我们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观,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目的和价值的总体看法。
传统的教育观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现代教育观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修养。
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潜力和发展需求。
因此,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多元化的环境中成长为有个性、有创造力、有社会担当的人。
教师观,是对教师角色和职责的理解。
在过去,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权威和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但如今,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学生观,是我们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而要相信他们在适当的教育环境下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
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新课改理论则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新课改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课程改革理论-精选.pdf
新课程改革理论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第一节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简答题、论述题★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的发展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或: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造成哪些后果?):1. 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2. 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校文化等方面阐述课改的几个重要理念。
第二节新课改的目标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指导思想: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本任务: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三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理论
1、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这是统辖新课程的灵魂,是贯穿新课程的一条主线。
首先,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迎接未来挑战的战略性决策。
“三个面向”的思想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个面向”的含义是:首先,中国的教育应是在可持续发展中为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服务,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功能,然后通过创新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其次,中国的教育不能是自我封闭的教育,自我封闭就不可能有进步和发展,我们的教育要走向开放,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在与国际的交流中发展自我;最后,中国的教育要兼顾现实与未来,要站在现实预测未来,要用对未来的预测来指导现实。
只有以“三个面向”为根本的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变革子系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更具有前瞻性,才有发展的动力。
其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热潮中逐渐形成的。
1997年9月***基教司在烟台召开的素质教育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全面的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此后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本确立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体系。
中共中央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同时,也提出了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的任务。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把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
2、主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哪些?
一、教育民主二、国际理解三、回归生活四、关爱自然五、个性发展
3、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构建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目标是: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习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依据基础教育的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的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一目标是围绕人的培养来设计和确定的,也是教育的“三个面向”和***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担负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责任的具体体现。
因此,课程改革应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中心。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标志是什么?
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一是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了真正的变化,学习中不是积极主动,学习过程是不是充满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是不是乐于思考和勤于自主探究。
二是看师生关系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是不是变得平等、和谐、融洽了。
传统观念下倡导师道尊严,教师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看作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一直处于仰视和遵从的地位。
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生开始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容纳学生不同的声音,承认他们的“异己”思想,真诚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内心感受,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实践,发现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三是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不是真正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类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是不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这是从内容维度上来讲的。
过去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可谓天衣无缝、和盘托出,就是没有给学生留下可以提出问题的空间。
当然,最根本的是看学生和教师是不是在这次改革中获得了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看学生是不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主动的发展,更多展示出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更健康活泼快乐的生活;看教师是不是有了更强的专业精神,是不是有了更高的工作热情和充满了职业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