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检测习题(含解析)新人教必修5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各句中画线字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策扶老以流憩B. 千里逢迎C. 我腾跃而上D.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答案】B【解析】A项,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B项,千里:数量词作名词,千里而来的客人。
C项,上:名词作动词,向上飞。
D项,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故选B。
2.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A.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往,到B.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益:增加C.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惜D. 不如因而厚遇之遇:对待、招待【答案】B【解析】B项,句意为: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益:更加。
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5分,共计90分)3.(1)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3.(2)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司马迁《鸿门宴》)3.(3)_______________,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3.(4)在《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博大的革命者胸怀。
【答案】(1)士皆瞋目【解析】(1)注意“瞋”的正确书写。
【答案】(2)大行不顾细谨【解析】(2)注意“谨”的正确书写。
【答案】(3)阙秦以利晋【解析】(3)注意“阙”的正确书写。
【答案】(4)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解析】(4)根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博大的革命者胸怀”可推知答案,注意“浮”的正确书写。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A. 目吴会于云间B. 襟三江而带五湖C.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D.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答案】D【解析】例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舞,使……泣。
A项,名词作动词,看,视;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带;C项,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
故选D。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underset\cdot正\underset\cdot确的一项是________2.(2)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原句:筑四闸以时宣泄。
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
2.(5)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原句: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A. undersetcdot饷北京及辽东饷:犒赏B. undersetcdot浸至五百石浸:浸渍C. 又于军多卫所undersetcdot佥军佥:签派D. 往返一年,undersetcdot失undersetcdot误农业失误:疏忽【答案】B【解析】B.浸:逐渐。
句意:逐渐增至五百万石。
【答案】B【解析】B.句意:担心漕运的船只会搁浅,就从淮安到通州设置了五百六十八所馆舍,馆舍里安置士卒,引导漕运的船只避开浅水区。
“自淮至通州”后句的介词状语,与后句间不可断,排除D.“五百六十八舍”指“五百六十八所馆舍”,不可断,故选B。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对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察)B. 穷睇眄于中天(睇眄看)C.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D.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寻听说)【答案】D【解析】D项句意为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寻不久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②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A. 纶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B. 纶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C. 纶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D. 纶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答案】B【解析】先对比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根据断句规则判断不一致地方的正确断法第一处“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 “自……以下” 作状语应在“自”前断开第二处“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未久” 应在其前断开整句译为谭纶也训练了一千人他制定了约束队伍的纪律分配明确不久就成为精锐部队谭纶亲自带队迎击故选 B【答案】D【解析】D.错误赠官为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在本人死后追封官职【答案】D【解析】D.错误从原文看谭纶已经被召到京城担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答案】①谭纶熟悉兵事朝廷依靠他来对付倭寇他担任官职没有满一年的②喂饱战马磨利兵器在南方适宜疏散人口以逸待劳制服侵犯之敌的方法译文谭纶宜黄人授职为南京礼部主事调任台州知府朝廷商议训练地方乡兵来抵御敌人他制定了约束队伍的纪律分配明确不久就成为精锐部队谭纶亲自带队迎击倭寇又从松门进而围攻台州敌人转而侵犯仙居谭纶将他们全部擒拿他升任海道副使倭寇从象山冲击台州被加封为右参政嘉靖四十二年(1563)春天升任右佥都御史倭寇驻扎在崎头城倭寇占据了平海卫、寿宁谭纶用栅栏环绕使他们的退路被截断就转移到了渚林大败倭寇诏令加封他为右副都御史、建宁、邵武地区残破不堪又考察旧制扼守海口世宗同意了朝廷依靠他对付倭寇他任官没有满一年的北部边关的祸患却方兴未艾给事中吴时来奏请征召谭纶训练兵马升任左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辽、保定的军务、要道的险易将蓟镇分成十二防区全军总共分成三个营东营驻扎在建昌守备燕河以东的地区、松太地区、古石地区互相声援当年秋季、昌平地区没有警讯、河间到现在就全部罢除了对身边的将领说“秣马厉兵坚壁清野”于是修筑了三千多个屯兵御敌台控制着要害地区协助处理军务他又招募了九千多名浙江兵驻守敌人不敢前来侵犯兼任右都御史当年冬天允许他回乡休假他死于任上谥号襄敏【解析】①练熟悉倚依靠淹岁留任满一年整句译为谭纶熟悉兵事朝廷依靠他来对付倭寇他担任官职没有满一年的②秣马厉兵喂饱马磨利兵器坚壁清野加固营垒坐以逸待劳整句译为喂饱战马磨利兵器在南方适宜疏散人口以逸待劳制服侵犯之敌的方法答案(1)B (2)D (3)D (4)①谭纶熟悉兵事朝廷依靠他来对付倭寇他担任官职没有满一年的②喂饱战马磨利兵器在南方适宜疏散人口以逸待劳制服侵犯之敌的方法译文谭纶宜黄人授职为南京礼部主事调任台州知府朝廷商议训练地方乡兵来抵御敌人他制定了约束队伍的纪律分配明确不久就成为精锐部队谭纶亲自带队迎击倭寇又从松门进而围攻台州敌人转而侵犯仙居谭纶将他们全部擒拿他升任海道副使倭寇从象山冲击台州被加封为右参政嘉靖四十二年(1563)春天升任右佥都御史倭寇驻扎在崎头城倭寇占据了平海卫、寿宁谭纶用栅栏环绕使他们的退路被截断就转移到了渚林大败倭寇诏令加封他为右副都御史、建宁、邵武地区残破不堪又考察旧制扼守海口世宗同意了朝廷依靠他对付倭寇他任官没有满一年的北部边关的祸患却方兴未艾给事中吴时来奏请征召谭纶训练兵马升任左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辽、保定的军务、要道的险易将蓟镇分成十二防区全军总共分成三个营东营驻扎在建昌守备燕河以东的地区、松太地区、古石地区互相声援当年秋季、昌平地区没有警讯、河间到现在就全部罢除了对身边的将领说“秣马厉兵坚壁清野”于是修筑了三千多个屯兵御敌台控制着要害地区协助处理军务他又招募了九千多名浙江兵驻守敌人不敢前来侵犯兼任右都御史当年冬天允许他回乡休假他死于任上谥号襄敏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王安石的律诗讲究技法用字工稳请任取其中一方面结合颔联简要分析A. 次韵古人和诗限制最严格的一种方式作者与弟弟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可见感情亲密B. 首联运用拟人的手法“谇语”二字描述争巢之鸟的鸣叫赋予其人的神貌情态生动有趣C. 颈联通过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分别写出了黄昏时云归风来的清静和凉爽景色安宁宜人D. 本诗既写出作者对当下美好时节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一丝孤独惆怅【答案】C【解析】(1)C项“颈联通过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有误颈联前句通过听觉写日近黄昏阴云向山后散去小雨已停檐前再无滴水之声表现出环境的安宁幽静后句则通过触觉写微风从小溪对面吹来温润宜人满座都显得十分清凉【答案】(2)【示例一】讲究技法角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高树厚厚的树阴不畏烈日骄阳欺凌傲视赋予其人的行为和情态写出了树阴之大严严实实遮蔽住阳光的样子夏日傍晚的花可以和春景匹敌不落下风将晚花人格化写出了花之幽艳景色之绚美【示例二】用字工稳角度(即炼字)树阴欺压烈日晚花胜过春花一个“欺”字一个“敌”字前者写出树阴铺天盖地的厚实且大后者写出晚花的幽艳之美无出其右突出了夏天花木的繁盛清幽也写出了傍晚景色的生机与美丽【解析】(2)“讲究技法”指的是表现手法角度的鉴赏“高蝉抱壳悲声切新鸟争巢谇语忙”意思是抱壳之蝉在高树上鸣叫声音是那样的凄惨新来的鸟相互争巢诘问责骂得正欢诗句描述蝉鸣鸟叫之声用拟人手法写争巢之鸟说它们互相责骂得正欢写得生动有趣“长树老阴欺夏日晚花幽艳敌春阳” “欺”“敌”二字把“老阴”“晚花”拟人化写出了树阴厚实不惧怕烈日骄阳夏日傍晚的花比春天的还要幽艳秀美使意象更鲜明读者感受更强烈“用字工稳”指的是炼字方面的鉴赏“欺”字体现了树阴之大不惧夏日的骄阳“敌”字则写出了晚花之幽艳不逊色于春景表意凝炼互相映衬前后呼应抒情酣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4.(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5)如何看待当前实体书店的转型和创新?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A. 实体书店既面临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的冲击也面临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而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的机遇B.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时代实体书店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先在形式上足够吸引人然后再考虑书店的图书质量和服务等问题C. 材料二中“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场所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 与材料一中“时代在变迁变的是书店的形式”意思是一致的D.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肯定了实体书店的创新和转型也都提到了书店应如何将吸引来的“消费者”转化成“读书人”的问题【答案】B【解析】(1)B项“必须先在形式上足够吸引人然后再考虑书店的图书质量和服务等问题”错材料只是说实体书店既要在形式上足够吸引人又要注重图书质量和服务等但并没有说书店的形式的改变要先于其图书质量和服务的提高等【答案】D【解析】(2)D项“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城的区别在于阅读氛围的营造”错材料二说的是阅读氛围的营造是“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城最大的区别之一”【答案】C【解析】(3)C项该说法完全否定了网红书店的价值与材料二的观点不符【答案】(4)先指出网红书店现象并提出观点否定了一些人持有的“网红书店形式大于内容有过度商业化的嫌疑”的看法然后阐述网红书店产生的必要性网红书店是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具备传统书店所不具有的优势接着指出网红书店的正面意义网红书店追求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的方向是正确的最后提出解决方法并总结除了提高“颜值” 书店还应提高专业性书店经营应与时俱进追求生态多元化是其必然的选择【解析】(4)第一段陈述一个事实一批“高颜值”书店逆势而行成为网红书店第二段摆出一个看法有人认为网红书店过度商业化形式大于内容第三段否定了第二段中的看法认为“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接下来具体论证网红书店产生的必要性网红书店开展复合型经营项目是为谋生存不应被苛责书店举办一些活动是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阅读”的重新定义第四段指出网红书店的正面意义网红书店追求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的方向是正确的第五、六段分别提出解决方法、进行总结除了提高“颜值” 书店还应提高专业性书店经营应与时俱进追求生态多元化是其必然的选择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5)①实体书店的转型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在人们的读书方式和阅读习惯有了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书店为谋求自身生存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而进行的选择②它是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重新定义“阅读”③在转型过程中书店不应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 而应该挖掘文化内涵在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方面下足功夫满足公众旺盛的文化需求【解析】(5)根据题干要求要先从材料中找出有关“实体书店的转型和创新”的内容然后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最后进行归纳整合由材料一中“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和材料三中“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概括得出第①点由材料二中“这其实是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重新定义‘阅读’”可以概括得出第②点由材料一中“在书店转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 而忽略图书质量和服务可谓本末倒置”和材料三中“这不能仅依靠商业营销来解决关键在于文化内涵的挖掘只有在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方面下足功夫书店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旺盛的文化需求”可以概括得出第③点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弘扬科学家的精神既要有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也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培育B. 科学家有了强大的新时代精神气场就能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新丰碑C. 近年来中国科研事业蒸蒸日上公信力越来越强主要表现在论文和专利上D. 要让科研回归本真就要营造好的环境要信任科学家不要干预科研活动【答案】A【解析】(1)B项原文是“他们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 是“他们铸就了新的丰碑” 而不是“有了强大的新时代精神气场就能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新丰碑”C项第二段原文“这些年来无论从论文数还是专利数看中国科研事业都可谓蒸蒸日上” 说的是数量后面说质量上存在问题D项“不要干预科研活动”错误第三段原文说“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 提倡“宏观管理”故选A【答案】D【解析】(2)D项第四段原文说“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事业某种程度上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一种对于未知、对于人民的热爱” 注意特定修饰“某种程度上”【答案】D【解析】(3)D项“仰望着浩渺的星空” 指大胆设想探索不只是“努力奋斗” “就一定会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错误第四段原文是“成就”不是“成为” “成就”强调的是条件和助推作用6.(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2)文中画线处“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忍不住大笑起来” 分别反映了哈利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6.(3)小说以偶遇杰封结尾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A. 哈利决不因钓鱼影响工作极少生病、工作出色、上班满勤与他装病请假去河畔钓鱼形成鲜明对照深刻地揭示了主题B. “河畔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连空气都是那么迷人” 这一环境描写不仅表现出哈利融入自然的喜悦也反衬出他对工作不满意C. “轻而易举地把鱼钓起来装进袋子”“茶水连一滴都没有泼到草地上” 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出哈利钓鱼动作的娴熟D. 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围绕请病假钓鱼展开故事情节客观地再现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答案】B【解析】(1)B项“反衬出他对工作不满意”不当原文“尽管哈利把大部分闲暇时间都花在湖畔水滨但他对工作却从不马虎不失为一位尽职的厂长” 说明哈里对工作从不马虎是一位尽职的厂长【答案】(2)①“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 反映了哈利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让董事长显得不自在后得意的心理②“忍不住大笑起来” 反映了哈利在董事长开怀大笑和调侃后内心的放松【解析】(2)解答此题应从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或其他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结合哈利与董事长钓鱼相遇后的对话看出双方都显得十分尴尬通过“哈利急中生智他记起了今天是星期四每周星期四董事长是要召开例会的”“于是他采取了以攻为守的战术”“‘呃不错是有个会不过……’董事长显得很不自在”分析得知“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 反映了哈利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让董事长显得不自在后得意的心理通过“吉阿弗雷朝大腿上猛拍了一下干脆开怀大笑起来并边笑边说‘好了都别说了咱俩是一对淘气包今天都逃学了!’”分析得知“忍不住大笑起来” 反映了哈利在董事长开怀大笑和调侃后内心的放松【答案】(3)①使故事情节又生波澜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哈利和董事长偶遇并说明真相以后又偶遇杰封情节出人意料(指向阅读效果))②照应前文与前文董事长的话“我的汽车司机请病假”相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指向情节)③更深刻地反映主题烦琐的工作使很多人心理压力增大人们追求轻松愉悦的生活(指向主题)【解析】(3)解答此题应考虑这一情节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主旨深化以及阅读效果方面的作用前面董事长说“我的汽车司机请病假我猜想他得了流感” 但是结尾处又偶遇杰封“手里也拿着钓鱼家什正艰难地在河畔穿行” 使本该结束的情节产生波澜同时也照应前文文章以偶遇杰封为结尾深化主题三人身体都很健康但都以生病为借口请假说明繁重的工作使人身心疲惫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抗拒和无奈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7.(2)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说说人类如何应对海洋病毒带来的挑战不超过30个字【答案】(1)①答案是肯定的, ②可谓“身小能量大”(可谓虽小作用大), ③由于滥用抗生素【解析】(1)第①处前句“会不会让海洋生物生病?”是问句因此下文是回答再根据“海洋病毒会感染一部分海洋生物并致其死亡”可知海洋病毒能让海洋生物生病故填写“答案是肯定的”第②处根据“虽然身材只有纳米级别但海洋病毒却发挥着全球尺度的作用”可知海洋病毒虽然很小但是作用巨大因此填写“可谓‘身小能量大’”或“可谓虽小作用大”第③处根据“人体内抗生素抗性细菌越来越多”可知前文讲述原因并且原因是抗生素食用太多故填写“由于滥用抗生素”【答案】(2)正确认识其利害对破坏有预判做好预防加以研究和利用【解析】(2)材料第一段讲述海洋病毒对海洋生物的巨大破坏作用第二段讲述海洋病毒对生物进化的正面作用据此我们可知对海洋病毒要正确的认识其利害第三段“截至目前大部分海洋病毒感染的主要是细菌等微生物也有一些海洋病原性病毒可以感染人或其他陆地生物”说明部分海洋病原性病毒可以感染人或其他陆地生物提醒我们要有预判做好预防由“人体内抗生素抗性细菌越来越多急需寻找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抗菌药物海洋病毒恰恰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可知海洋病毒对人类的抗菌有积极作用因此人们应当加以研究和利用8.(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8.(2)请依据文中各段的主要意思以“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为开头各写一句话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答案】(1)①统一语言文字, ②增进民族感情, ③错失就业良机【解析】(1)①处依据“从历史文化看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绵延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拥有统一的语言文字”“可以使各民族文化融会贯通更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可知语境强调拥有统一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因此横线处可填“统一语言文字”之类的句子②处依据“通过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可以消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沟通障碍加深交流交往”“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可知语境强调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友好关系因此横线处可填“增进民族感情”之类的句子③处依据“外出务工困难”“失去了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可知语境是说找不到工作因此横线处可填“错失就业良机”之类的句子【答案】(2)①(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赓续中华灿烂文明②(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促进各族团结奋斗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获得感【解析】(2)第一段依据“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绵延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拥有统一的语言文字”“从多元多样的语言文字中找寻‘天下通语’ 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 是中华文明赓续的大势所趋”可知该段主要强调了统一的语言文字对于赓续中华文明的重要性据此可概括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赓续中华灿烂文明”第二段依据“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通过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可知该段主要强调了通用语言文字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据此可概括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促进各族团结奋斗”第三段依据“对民族地区来说学习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增强就业能力去更广阔的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成长成才”“在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后他们获得了现代知识和信息提高了劳动技能增加更多就业机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可知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群体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获得就业机会有很大的帮助据此可概括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获得感”。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对下列画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观察)B.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临从高处往下探望)C. 我决起而飞(决快速的样子)D. 云无心以出岫(无心无意)【答案】A【解析】A项察考察和推举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②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2.(5)请从两段选文中概括出张耒有哪些文学主张A. 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B. 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C. 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D. 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答案】B【解析】(1)句意激沟渠之水而求水之奇是不知理之所在做文如想以词句见奇纵然你反复推敲终究也不会有好效果这也是做文的一大陋习“水之奇”作“求”的宾语其前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以……为奇……”是固定句式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B 【答案】A【解析】(2)A项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教材中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答案】A【解析】(3)A项称赞其辞“恣意洒脱淡雅真情”的是苏轼不是苏辙【答案】(4)①如果知道(懂得)写文章却不致力于求理仅仅追求文章的精巧这是世间不曾有过的事②他的学识在探讨议论寻找梳理前世踪迹上有优势他依仗道义敢于直言因此招来祸端【解析】(4)①务致力工精巧“世未尝有也”为判断句②“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为状语后置句负依仗凭借以因此【答案】(5)①从写文章的目的来看主张“作文以明理为主” (文中“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 )②从创作方式看主张“直抒胸臆” (他以水为喻提出创作应如水流而行司马迁、韩愈都能将他们的胸中之气泄于笔端从而成为至文)③从语言风格看主张“简朴平淡” (他写诗效仿白居易赞司马迁的文章明白、简朴)【解析】(5)从文中“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可以看出张耒主张“作文以明理为主”的写作目的从“夫决水于江、河、淮、海也……不求奇而奇至矣”“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可知张耒以水为喻提出创作应如水流而行司马迁、韩愈都能将他们的胸中之气泄于笔端从而成为至文由此可以看出张耒主张“直抒胸臆”的创作方式从“作诗晚岁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可知张耒写诗效仿白居易赞司马迁的文章明白、简朴可以看出张耒主张“简朴平淡”的语言风格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2)全诗对比贯串全篇试赏析这种手法的运用A. 首句以水上浮萍作比形象地写出了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 “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B. 颔联是说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折磨诗人以致衰老竟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诗意凄凉字字酸楚C. 尾联意指趁未衰之年暂拼一醉破涕为笑期望今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诗人聊以自嘲也是自许自慰D. 全诗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华已逝、感世伤怀而又不失美好愿望的诗人形象语言生动辛辣极具讽刺性【答案】D【解析】(1)D项“辛辣”“极具讽刺性”程度过重应该说是“含蓄” 部分语句有讽刺意味【答案】(2)①颔联将当年欢聚赏花的逸兴与衰老、乱离之时的借酒浇愁对比以表现被乱世颠沛流离之苦折磨的麻木和酸楚②颈联将“贫”与“贵” “春偏少”与“月最明”对比生动地揭示了当时世态炎凉、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对自己身世遭际的不平和对统治者的不满③全诗将回顾的“泪满缨”与前瞻的“开口笑”对比说明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或说明诗人虽强作笑颜但笑之苦涩更使人感到诗人内心苦痛之深重含蓄深沉意味无穷)【解析】(2)颔联“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写诗人流离失所十年之久已经衰老、麻木再无赏花逸兴乱世颠沛流离只好借酒浇愁社会离乱世态炎凉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有志之士偏被压在社会最底层沾不到春风雨露权贵高踞豪门吟风弄月将当年欢聚赏花的逸兴与衰老、乱离之时的借酒浇愁对比表现了作者被乱世颠沛流离之苦折磨的麻木和酸楚颈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中诗人将“贫”与“贵” “陋巷”与“豪家”“春偏少”与“月最明”进行对比生动地揭示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有才华却遭压抑的不平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首联中的“泪满缨”说明诗人十年流离不寻常相遇故人泪潸潸尾联中的“开口笑”中既有无奈亦含希望一泪一笑总括全诗字挟风霜声震金石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说明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3)张树政一生情系微生物在微生物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她获得如此成就的原因A. 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张树政长期致力于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微生物生化及酶学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B. 张树政做学问求真务实做人光明磊落一生纯粹而挺拔悼念她的挽联在学生金城看来是对她一生最好的概括C. 在红曲霉糖化酶结构与功能方面张树政的研究居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她的黑曲霉糖化酶投入应用后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收益D. 张树政不仅在微生物领域有突出贡献而且在国际科学交流、科学编辑出版事业及科普工作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答案】C【解析】(1)C项“她的黑曲霉糖化酶投入应用后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收益”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由她开创并由其学生继续完成的黑曲霉糖化酶的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答案】B【解析】(2)A项强加因果“张树政对数据弄虚作假、坐办公室不做实验等行为嗤之以鼻”与“生物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实验科学”没有因果关系C项“驳回了朱正美的申请”说法有误原文并未交代那份看起来“很有分量”的申请的申请人D项“方乘教授登门请教”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专门派人从西北大学来北京学习制作电泳仪的技术”故选B【答案】(3)①严谨求实张树政厉行严格的实验操作要求所有实验必须亲自上手实验重复三次②治学认真张树政曾为一个生物化学名词查找两周的文献对待论文精雕细琢③不畏困难敢于创新因单位无力购买先进仪器自己动手制作简易而好用的“汽车电瓶电泳仪”④少计名利热心公益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解析】(3)通读文本结合文中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本题可根据“这一切都源于她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她厉行严格的实验操作要求所有实验必须亲自上手实验重复三次直至实验数据重复规律相符”“张树政的治学是出了名的认真上世纪80年代她曾为一个生物化学名词的汉译查找了两个星期的文献……无论是自己做论文还是修改学生论文她都是精雕细琢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容出错”“仅用一台报废汽车的电瓶和发报机用直流电源她最终做出了电泳仪”“后来张树政研究组在实验中需要一台等电点聚焦仪他们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自主攻关自力更生协调各方力量做出了具有同等功效的设备”“张树政院士毕生保持纯真的个性少计名利热心公益事业……她非常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培养了近百名优秀科研人员其中不少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化学和糖生物学的中坚力量”等内容进行分析概括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马上封侯”“功名富贵”“寿居耄耋”“金玉满堂”等吉祥图案作为约定俗成的装饰样式已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B. 一些企业院落中金玉满堂的组合图不仅利用汉语言的特征形成美好的祝愿而且也利用观赏鱼的美观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C. 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吉祥图案起初人们只是避免灾害并且要记住这些妖魔鬼怪的形象才将它们的形象或名字铸于青铜器上D. 吉祥图案有三种表现形式鸳鸯牡丹等动植物、龙纹祥云等纹样、福禄寿等文字三种表现形式中以动植物和文字最为普遍【答案】A【解析】(1)B项逻辑关系错误“不仅……而且……”构成递进关系此处表述与原文相反“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原文没有体现C项以偏概全“只是避免灾害”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让人们记住这些妖怪并以此控制他们”D项无中生有“以动植物和文字最为普遍”在文中没有具体体现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概念范围缩小原文说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是“吉祥组合图” 不是“金玉满堂” 文本理解错误“人们不知道的文化载体”错误原文是“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载体” 不自知含有不自觉的意味常见却不自觉【答案】D【解析】(3)D项强加因果原文表述“除了保有传统中对四灵、神仙、佛陀等图画的崇拜外又生成了诸多脱离了宗教信仰、寄寓世俗美好祝愿的吉祥图案” “许多脱离宗教信仰的吉祥图案出现”与“宗教对吉祥图案的影响逐渐减弱”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6.(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2)文中画线处“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忍不住大笑起来” 分别反映了哈利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6.(3)小说以偶遇杰封结尾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A. 哈利决不因钓鱼影响工作极少生病、工作出色、上班满勤与他装病请假去河畔钓鱼形成鲜明对照深刻地揭示了主题B. “河畔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连空气都是那么迷人” 这一环境描写不仅表现出哈利融入自然的喜悦也反衬出他对工作不满意C. “轻而易举地把鱼钓起来装进袋子”“茶水连一滴都没有泼到草地上” 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出哈利钓鱼动作的娴熟D. 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围绕请病假钓鱼展开故事情节客观地再现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答案】B【解析】(1)B项“反衬出他对工作不满意”不当原文“尽管哈利把大部分闲暇时间都花在湖畔水滨但他对工作却从不马虎不失为一位尽职的厂长” 说明哈里对工作从不马虎是一位尽职的厂长【答案】(2)①“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反映了哈利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让董事长显得不自在后得意的心理②“忍不住大笑起来” 反映了哈利在董事长开怀大笑和调侃后内心的放松【解析】(2)解答此题应从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或其他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结合哈利与董事长钓鱼相遇后的对话看出双方都显得十分尴尬通过“哈利急中生智他记起了今天是星期四每周星期四董事长是要召开例会的”“于是他采取了以攻为守的战术”“‘呃不错是有个会不过……’董事长显得很不自在”分析得知“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 反映了哈利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让董事长显得不自在后得意的心理通过“吉阿弗雷朝大腿上猛拍了一下干脆开怀大笑起来并边笑边说‘好了都别说了咱俩是一对淘气包今天都逃学了!’”分析得知“忍不住大笑起来” 反映了哈利在董事长开怀大笑和调侃后内心的放松【答案】(3)①使故事情节又生波澜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哈利和董事长偶遇并说明真相以后又偶遇杰封情节出人意料(指向阅读效果))②照应前文与前文董事长的话“我的汽车司机请病假”相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指向情节)③更深刻地反映主题烦琐的工作使很多人心理压力增大人们追求轻松愉悦的生活(指向主题)【解析】(3)解答此题应考虑这一情节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主旨深化以及阅读效果方面的作用前面董事长说“我的汽车司机请病假我猜想他得了流感” 但是结尾处又偶遇杰封“手里也拿着钓鱼家什正艰难地在河畔穿行” 使本该结束的情节产生波澜同时也照应前文文章以偶遇杰封为结尾深化主题三人身体都很健康但都以生病为借口请假说明繁重的工作使人身心疲惫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抗拒和无奈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桥”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7.(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第①处以“桥”为本体第②处以“道路”“群山”为本体语言生动形象每处不超过15个字7.(3)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如今延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各处革命遗迹可以让游客受到革命教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A.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B. 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C.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搞建设还是应对地震、疫情等挑战“人民”始终是价值底色D.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答案】C【解析】(1)文中“桥”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A项表示反语B项表示特殊含义C项表示突出强调D项表示直接引用故选C【答案】(2)①恰似彩虹凌波, ②就像一条线串起一颗颗翡翠珠子【解析】(2)第①处要求以“桥”为本体联想到“桥”与“彩虹”的相似性可将“橘红色的钢结构桥”比作“彩虹凌波” “橘红色的钢结构桥”与“彩虹凌波”在颜色和形状上相似故可填入“恰似彩虹凌波”第②处要求以“道路”“群山”为本体联想到“道路”穿过“群山”与线串起一颗颗珠子的相似性可将山间一条条隧道穿过群山比作用线串起翡翠珠子山间一条条隧道穿过群山与用线串起翡翠珠子在颜色和形状上相似故可填入“就像一条线串起一颗颗翡翠珠子”【答案】(3)①表达的内容不同改句虽表达出“游客到延安游览革命遗迹可以接受革命教育”的意思但未能表达出具体内容原句表达更具体内容更丰富②强调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延安”上强调延安使游客接受革命教育原句的重点落在“游客”上强调游客主动感受革命精神且与下文衔接更紧密【解析】(3)解答此题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细读原句和改句从内容上看原句内容上做了具体描述改句则概括性强缺乏具体内容从结构上看原句以“游客”为主语用动词“来到”“找寻”“感受”来描述游客表明游客主动寻找、感受革命精神改句以“延安”为主语是延安使游客接受革命教育缺乏主动性而下文写“我”的行为是承接上文“游客”来的所以原句表达效果更好8.(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8.(2)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说说人类如何应对海洋病毒带来的挑战不超过30个字【答案】(1)①答案是肯定的, ②可谓“身小能量大”(可谓虽小作用大), ③由于滥用抗生素【解析】(1)第①处前句“会不会让海洋生物生病?”是问句因此下文是回答再根据“海洋病毒会感染一部分海洋生物并致其死亡”可知海洋病毒能让海洋生物生病故填写“答案是肯定的”第②处根据“虽然身材只有纳米级别但海洋病毒却发挥着全球尺度的作用”可知海洋病毒虽然很小但是作用巨大因此填写“可谓‘身小能量大’”或“可谓虽小作用大”第③处根据“人体内抗生素抗性细菌越来越多”可知前文讲述原因并且原因是抗生素食用太多故填写“由于滥用抗生素”【答案】(2)正确认识其利害对破坏有预判做好预防加以研究和利用【解析】(2)材料第一段讲述海洋病毒对海洋生物的巨大破坏作用第二段讲述海洋病毒对生物进化的正面作用据此我们可知对海洋病毒要正确的认识其利害第三段“截至目前大部分海洋病毒感染的主要是细菌等微生物也有一些海洋病原性病毒可以感染人或其他陆地生物”说明部分海洋病原性病毒可以感染人或其他陆地生物提醒我们要有预判做好预防由“人体内抗生素抗性细菌越来越多急需寻找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抗菌药物海洋病毒恰恰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可知海洋病毒对人类的抗菌有积极作用因此人们应当加以研究和利用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鹏之徙于南冥也B. 潦水尽而寒潭清/奚惆怅而独悲C.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答案】B【解析】A项动词到/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都是连词表并列C项连词表选择是……还是……/代词指代鹏D项介词因为/介词用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炳骤贵同列多父行炳阳敬事之徐以计去其易己者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2.(5)陆炳为何得到皇上特别的宠爱?试举出他受到宠爱的事例A. 十八年从帝南幸/次卫辉/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炳排闼负帝出/帝自是爱幸炳B. 十八年从帝南幸/次卫辉/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炳排闼负/帝出/帝自是爱幸炳C. 十八年从帝南幸/次卫辉/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炳排闼负帝出/帝自是爱幸炳D. 十八年从帝南幸/次卫辉/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炳排闼负/帝出/帝自是爱幸炳【答案】C【解析】(1)“行宫火”为完整的主谓结构意为“行宫起火” “行宫”作主语应在其前断句据此分析排除A项和B项“炳排闼负帝出”意为“陆炳撞开门背着皇帝出来” 句意、结构均完整故“炳排闼负帝出”中间不可断开据此分析排除D项故选C【答案】A【解析】(2)A项“明清两代长期设置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说法有误锦衣卫为明朝特有在清代仅存在一年【答案】B【解析】(3)B项“皇帝居然没有过问这件事情”说法有误根据文中“为御史所纠诏不问”可知是皇帝下诏不许审讯这件事“问”意为审问、审讯【答案】(4)①陆炳突然显贵与他位次相同的官员多是父辈陆炳表面上恭敬侍奉他们慢慢用计策除掉那些轻视自己的人②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解析】(4)①“行” 辈“阳” 表面上“易” 轻视②“明明德” 彰明美德“亲民” 亲近爱抚民众【答案】(5)原因因为他对皇上有救命之恩行宫起火他撞开门背着皇上跑出来事例①他曾经用棒打杀兵马指挥被御史检举皇帝下诏不审讯②他屡次升迁加太保兼少傅按例太师、太傅、太保没有兼任少师、少傅、少保的这种情况只在陆炳身上看到【解析】(5)通读文本根据“十八年从帝南幸次卫辉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炳排闼负帝出帝自是爱幸炳”分析可知因为陆炳对皇上有救命之恩行宫起火他撞开门背着皇上跑出来所以皇上特别宠爱他根据“尝捶杀兵马指挥为御史所纠诏不问”分析可知陆炳曾因用棒打杀兵马指挥被御史检举皇帝下诏不审讯根据“加炳太保兼少傅掌锦衣如故三公无兼三孤者仅于炳见之”分析可知陆炳屡次升迁加太保兼少傅按例太师、太傅、太保没有兼任少师、少傅、少保的这种情况只在陆炳身上看到这些都体现出他受到皇帝的宠爱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两首诗在抒情侧重点上有何不同?抒情方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A. 第一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唐玄宗不应该迷恋女色以致误国用这样的假设语气表达比直白的表述更有余味B. 第二首诗首联写的是杨贵妃死后唐玄宗仍旧念念不忘期待着和她来生再续前缘诗句意在表现他对爱情的忠贞C. “空闻虎旅传宵柝”中的“空闻”二字暗示“虎旅”并非是来护驾的而是逼宫的同样下句中的“无复”二字也流露出浓浓的伤感情绪D. 两首诗都是咏史诗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唐玄宗、杨贵妃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了诗人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答案】B【解析】解(1)B项“诗句意在表现他对爱情的忠贞”错误诗句是为了表达对唐玄宗执迷不悟的讽刺杨贵妃的死仍旧没有让他清醒地思考自己荒淫误国的罪责反而痴迷方术今生已矣却仍痴想来生【答案】(2)抒情侧重点的不同第一首诗侧重于从国家层面上表现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讽刺第二首诗则侧重于从唐玄宗个人悲剧命运角度人手表达深刻的感悟与思考抒情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两首诗都在最后两句中把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借以表达感悟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解析】(2)解答本题先读懂两首诗两首诗都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对他进行了尖锐的讽刺但抒情侧重点的不同第一首诗前两句写了风云突变安禄山举旗造反后两句含蓄但又不无深意地指摘明皇你若早知沉迷于倾国之色易于覆国又怎会有此狼狈出奔之举?一句反问意味深长这首诗是从从国家层面上对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的批判第二首诗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是从唐玄宗个人角度来写的“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句通过对比发出了这样的问话“为什么做了几十年的皇帝的天子却赶不上卢家夫婿能与妻子莫愁终生陪伴厮守?”表达深刻的感悟与思考抒情方法的相同点两首诗最后两句中都是议论来抒情借以表达感悟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据此分析即可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4.(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A. 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B. 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C. 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 到陌生的地方“瞭望” 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讽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D. 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答案】B【解析】(1)B项“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表述错误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可知不管你走到哪里还是“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答案】(2)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 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解析】(2)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清“窗子”的表层义和象征义其次要根据文本内容具体作答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文中提到了诸如铁纱窗、玻璃窗等各种具体的窗子它们存在于。
人教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过关(共5小题,10分)1.下列加点字音、字义均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ǐ,迁移)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B.行比.一乡(合)海运..(海动)抟.扶摇(tuán,环旋着往上飞)C.去以六月息.(气息)蜩.与学鸠(tiáo,蝉)不知晦朔.(s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D.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泠.然(línɡ,轻快之状)旬有.五日(表存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小大之辩.也辩:通“变”。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倒出。
C.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②之.二虫又何知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A.“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4.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例:去以.六月息者也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奚以.知其然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而后乃今图南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二、翻译句子。
(共10小题,共40分)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高中语文同步训练:第二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必修5)(含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志。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因素又扩大了疆界。
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一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并以“赋”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衍化而成。
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
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这里所说的“赋”,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
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机会用背诵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
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吟诵于唇吻。
于是“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
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了配乐演唱。
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在《诗经》中,“赋”和“比”“兴”都是一种艺术手法,“赋”指“直书其事”。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组是()A. undersetcdot俊采星驰俊采人才都督阎公之undersetcdot雅望雅望崇高声望B. 宇文新州之undersetcdot懿范懿范美好的风范undersetcdot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C. undersetcdot披绣闼俯雕甍披披着闾阎undersetcdot扑地钟鸣鼎食之家扑满D. 睢园绿竹气undersetcdot凌彭泽之樽凌超过所赖君子见undersetcdot机机预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C项披开披绣闼打开精美的阁门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请参照示例选用另一事物进行仿写要求形式相似内涵相近 ________示例月亮缺了是形的消隐还是韵的升华?【答案】笛声远了是音的淡化还是意的回味?【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选取一个事物然后根据事物的特征写出它所出现的某一现象写出这一现象引发的“心中的疑惑”.在句式上运用“是…还是…”这一选择疑问句的形式.答案示例(1)笛声远了是音的淡化还是意的回味?(2)太阳落了是光的终结还是影的徘徊?(3)花儿谢了是蕊的干枯还是果的新生?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2)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反映推行古文十分困难的一项是()①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②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③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④何其难之若是欤⑤时人颇共非笑之⑥而子美独不幸死矣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②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A. 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治国家安定B. 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务致力C. 讽勉学者以近古讽讽刺D. 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即接近【答案】C【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①唯独子美在举世不作的时候作古文始终坚守自己的主张不被世俗好恶向背所转移真可称得上是个与众不同的有独立见解的士人啊②幸赖天子聪明仁爱圣哲凡是当时被点名而遭受排斥的从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人以下以及因为子美而受牵累的人都得到保全现今都一起在荣耀宠幸之列【解析】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A. 首联中的“楚客”原指身遭放逐、流落他乡的屈原此处是作者自称时中原尚未收复作者仕宦江南B. 颔联写摇桨渡江远望天水相平船行水上江岸边的树仿佛迎人而来作者用拟人、夸张手法描写渡江时的情景气象苍茫境界开阔C. 颈联寓情于景雨后初晴吴山明朗云雾尽散红日高照海门开畅象征国家复兴在即光明在望D. 尾联呼应首联抑后高扬一扫楚客之哀由个人前途上升到国家命运扩开了格局深化了主旨【答案】B【解析】(1)B项“用拟人、夸张手法描写渡江时的情景”分析有误颔联中并没有用夸张的手法【答案】(2)①长期在江南避乱客居异乡的孤独对故国的思念②朝廷招揽人才自己即将得到朝廷重用的欣喜③对国家复兴充满希望和卧薪尝胆以图收复中原的决心、信心【解析】(2)诗的首联“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点出作者长期在江南避乱他乡虽好终非自己的家乡作者一开始就写出了客居异乡的孤独和对故国的思念颔联“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写渡江时情景摇桨渡江远望水天连成一片仿佛天水相平由于船在前进所以江岸远处的树颇似迎人而来隐喻国家正招揽人才所以自己也被迎而至表现作者对自已即将得到朝廷重用的欣喜颈联“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融情于景两句写雨后景象象征国运亦如久雨初晴光明在望写出了作者对收复中原的信心尾联“虽异中原险方隅亦胜哉” 赞美江南地带尽管不如中原的险固但形势很壮观倘能卧薪尝胆上下同心将此处作为“生聚教训”的基地则复兴的希望必能给人以鼓舞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复兴充满希望和卧薪尝胆以图收复中原的决心、信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5.(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的是()5.(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3)请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作用5.(4)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请结合本文谈谈文章是怎么体现这点的A. 散养的牛羊马驼需要有专人看管早先生产队集体那会儿队长可以直接派人去现在都承包单干谁家也不愿意出个人去那里住“套卜”放牧管理B. “腾罗哦他大爷你行吗?”称呼的变化明显看出村主任对“腾罗锅”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更多的原因是“腾罗锅”愿意接受看管牲畜的事C. “腾罗锅”自告奋勇挺身而出担当起看管牲口的责任吃得了别人吃不了的苦全村人都觉得“腾罗锅”“可是救了大家伙儿啊”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D. 腾罗锅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请大伙儿帮着轮流料理那几亩地二是每家每月每头牲口一元钱作报酬可以看出他精于算计的性格特征【答案】D【解析】(1)D项“可以看出他精于算计的性格特征”错误腾罗锅希望村民解决其后顾之忧另外报酬也少得可怜算不上“精于算计”【答案】C【解析】(2)C项“运用外貌、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手段”错误没有外貌、心理描写【答案】(3)①结构上照应上文内容照应上文关于环境描写“屋里昏暗而模糊”“黑乎乎的墙角”等内容照应上文关于气氛描写“争论不休”“活跃起来开始变得热烈”等内容②人物上强化了人物形象结尾暗示“腾罗锅”自告奋勇看管牲口的举动给村民以暖意和开心以此来反映其虽身残但有着为他人着想的善良③主题上深化了主旨主人公虽然处在社会最底层虽然是残疾却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承担别人不愿承担的责任作者借此表达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和对人性美好的赞扬【解析】(3)分析句段作用可以从结构、人物、主题等角度考虑从结构上看“昏暗的队部土房”与上文关于环境描写“屋里昏暗而模糊”“黑乎乎的墙角”等内容相照应同时“畅快无比”与上文关于气氛描写“争论不休”“活跃起来开始变得热烈”等内容相照应从人物上看“大家突然感到昏暗的队部土房顿时亮堂了许多如压在胸口的大石搬开一样畅快无比了”说明“腾罗锅”自告奋勇看管牲口的举动解决了村民们的大难题给村民们带来了暖意和开心以此来反映出“腾罗锅”虽身残但有着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从主题上看“腾罗锅”身体残疾孤独一人生活困难但他却主动承担起这个“吃力不讨好出事还担责的脏活儿、累活儿、苦活儿” 表现出“腾罗锅”的善良有担当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和对人性美好的赞扬深化了主旨【答案】(4)①“生活以痛吻我”是指生活用痛苦折磨老罗锅腾拉嘎的痛具体表现为小学后身体饱受摧残变成“腾罗锅” 年纪大些的人常拿小时候的事逗老罗锅不顾他的惆怅、忧伤、落寞是个老光棍儿老无所依孤身一人②“我却报之以歌”是指老罗锅没有以消极态度面对这些痛腾拉嘎的报之以“歌”具体表现为别人拿他的生理缺陷、小时的尴尬事开玩笑他自嘲不以为意坦然面对自告奋勇任劳任怨“累肯定是累点儿操心肯定是多点儿那也没啥嘛也能吃得消” 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只提微薄的条件【解析】(4)“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意思是生活用苦难折磨我我却用歌声回报它人自降生到这个世界在被赋予了最真最宝贵生命的同时也会遭受到无尽意想不到的磨砺也许我们在一些事情上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深深的伤痛但是任何人都没有免除“痛吻”的权力或超越“痛吻”的法力我们惟有把这些苦难当成历练成长的机会以积极阳光的态度来面对慢慢体味这份“痛吻” 并用美好的歌声来回应腾拉嘎是个老光棍儿孤身一人身体有残疾“干不了重体力活儿” 被别人嘲讽称为“腾罗锅” 一些年纪大些的人经常拿小时候的事逗老罗锅不顾他的惆怅、忧伤、落寞这些都是生活对腾拉嘎的“痛吻”但腾拉嘎心态乐观积极别人拿他的生理缺陷、小时的尴尬事开玩笑他自嘲不以为意坦然面对他还自告奋勇主动承担起村里“吃力不讨好出事还担责的脏活儿、累活儿、苦活儿” 并且任劳任怨“累肯定是累点儿操心肯定是多点儿那也没啥嘛也能吃得消” 不顾计回报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只提微薄的条件“一是我个人的村里那几亩地请大伙儿帮着轮流料理住野外窝棚就没空了二是每家每月一头牲口拿出一元钱作为报酬当是劳务费了”这些都是腾拉嘎面对生活的“痛吻”报以的歌声6.(1)下列对“数字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4)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数字阅读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6.(5)如何促进数字阅读产业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A. 数字阅读包含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两层含义我们平时所说的网络小说是指阅读对象的数字化B. 数字阅读其阅读方式的数字化是指阅读的载体、终端是电脑、手机等带屏幕显示器的电子仪器C. 数字阅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以数字文件为内容载体的漫画、有声读物文件等就属于广义的数字阅读D. 通过手机、电脑等互联网设备在线阅读或收听网络文学和出版物的电子版属于狭义的数字阅读【答案】D【解析】(1)D项“收听网络文学”不属于狭义的数字阅读由材料一“广义的数字阅读包括以数字文件为内容载体的漫画、有声读物文件等”可知收听的网络文学是有声读物应属于广义的数字阅读【答案】C【解析】(2)C项“但从定量定性的统计与分析上看广大数字阅读用户的阅读质量是参差不齐的”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缺少定量定性的统计与分析” 只是“就眼前所见恐怕很多阅读内容难以让人乐观”【答案】D【解析】(3)D项“但2013至2015年间两项指标均大幅下降”分析错误由材料二图二可知 2013至2015年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是上升的【答案】(4)①国家政策倾斜助力数字阅读发展提速②文娱消费升级催生数字阅读发展③网络普及稳步推进数字阅读蔚然成风④网络改善技术更迭推动数字阅读产业升级【解析】(4)材料一第二段分别从国家政策的支持、文娱消费的升级、网络普及的稳步推进以及网络技术的改善四个方面阐释了我国数字阅读快速发展的原因根据这四个方面概括即可【答案】(5)产业发展方面①扩大数字阅读市场规模②细化数字阅读用户作者与内容方面①催生更多精品数字阅读内容②拓宽数字阅读题材产业创新方面①应用前沿科学技术②促进媒体及纸电融合【解析】(5)作答此题要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可知答题区间为材料三和材料四材料三分别从产业发展、作者与内容、产业创新三个方面介绍了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情况答题时可从这三个方面概括促进数字阅读产业健康发展的方法如产业发展方面材料三谈及了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并对数字阅读用户行为偏好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据此可得出要扩大数字阅读市场规模细化数字阅读用户作者与内容、产业创新等方面的分析也可按照此方法此外材料四讨论了人们在进行数字阅读时存在阅读内容不容乐观的情况据此可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得出要催生更多精品数字阅读内容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7.(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7.(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答案】(1)风儿吹来它是我和天空的信使它给我带来天空的问候和祝福风儿啊请你代我向天空捎话告诉它我会幸福的我是幸福的【解析】(1)此题要根据需扩写的歌词展开想象符合情境语言优美【答案】(2)生命如歌时而舒缓时而慷慨【解析】(2)此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后两个分句形成对比注意押韵8.前呼后应榫接缝合正如金圣叹所说“草蛇灰线一以贯之” 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小说对雪、火、枪、刀、酒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请从其中任选一例写一段25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答案】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因此小说开始便点明“却早冬来” 前往草料场“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 离草料场院前去沽酒“那雪正下得紧” 离开市井酒店“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小说反复描写雪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雪林冲才去市井沽酒才会看到山神庙因为下雪草厅才会倒塌林冲才会夜宿山神庙其次小说一再描写雪也暗示了林冲处境的险恶暗示一场人生搏斗的大风暴即将到来【解析】文学鉴赏是近年高考突现出来的测试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列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同时分析它们在结构上或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上所起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特色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情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二是故事发展多用巧合之法即古人所言“无巧不成书” 初看事出意外细想又在情理之中三是前呼后应榫接卯合使小说细针密线天衣无缝赏读时要紧紧把握上述特点慢品细尝“草蛇灰线一以贯之”在文本中呈现出的是线索一环扣一环情节紧凑有致“雪、火、枪、刀、酒”是主要的情节特点串联起具体线索考生可以根据这几个角度进行细致阐释言之成理即可9.(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9.(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9.(3)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中国人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里、碑文上、史料中即使斑斑点点也历历在目B. 中国人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它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里、碑文上、史料中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C. 中国人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里、碑文上史料中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D. 中国人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它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里、碑文上、史料中即使斑斑点点却历历在目【答案】B【解析】(1)原文画线句中“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里”缺少主语其主语为“屈辱的历史” 该处应用“它”来代替据此分析可排除A、C两项比较A项和D项“斑斑点点”与“历历在目”是转折关系“即使……却……”表假设关系排除D项故选B【答案】D【解析】(2)“一百多年的记忆沉重而痛苦” 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是偏正短语结合后文“给予”理解前一句选用短语结构表达更加有气势、有力度“忧伤、悲愤、思索”三个词语竟有逐层递进的事理关系故选D【答案】C【解析】(3)不忍卒读意思是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惨不忍睹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形容极其悲惨根据语境该处应选“惨不忍睹”崇洋媚外释义为推崇除了本国以外的所有人或事物讨好与巴结外国人向外国人献媚阿谀奉承指拍马屁说恭维别人话讨好别人的词语曲从拍马竭力迎合别人根据语境该处应选“崇洋媚外”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定之后回想当时的痛苦痛心疾首形容痛恨(痛心遗憾)到极点悲伤到极点根据语境该处应选“痛定思痛”忘恩负义意思是忘记了恩情辜负了情义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根据语境该处应选“数典忘祖”故选C。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熟稔.(niǎn) 拔擢.(zhuó)陨.首(yǔn) 茕茕孑.立(jié)B.自诩.(xǔ) 矜.育(jīn)洗.马(xǐ) 决.起而飞(xuè)C.桨棹..(zhào) 干涸.(hé)逋.慢(bū) 恶.乎待哉(wū)D.赊.(shē) 笏.板(hù)胜饯.(zhàn) 猥.以微贱(wě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遐观孤鹜暇日B.宵逝南溟北冥云消C.盘桓耸萃荟翠D.绣闼侥幸扶摇鱼舟唱晚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 B.C. D.汤之问棘也是已。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策扶老以.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D.奚惆怅..而独悲?5.下列骈偶句的读法,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龙光/射/B.落霞与/孤鹜/C.接/孟氏/之芳邻D.天柱高/而/北辰远。
6.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园日涉以成趣。
B.C.臣具以表闻。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阅读欣赏(28分)(一) 阅读选段,完成7~14题。
(16分,每题2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过关(共5小题,10分)1.下列加点字音、字义均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ǐ,迁移)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B.行比.一乡(合)海运..(海动)抟.扶摇(tuán,环旋着往上飞)C.去以六月息.(气息)蜩.与学鸠(tiáo,蝉)不知晦朔.(s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D.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泠.然(línɡ,轻快之状)旬有.五日(表存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小大之辩.也辩:通“变”。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倒出。
C.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②之.二虫又何知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A.“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4.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去以.六月息者也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奚以.知其然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而后乃今图南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二、翻译句子。
(共10小题,共40分)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过关(共5小题,10分)1.下列加点字音、字义均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ǐ,迁移)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B.行比.一乡(合)海运..(海动)抟.扶摇(tuán,环旋着往上飞)C.去以六月息.(气息)蜩.与学鸠(tiáo,蝉)不知晦朔.(s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D.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泠.然(línɡ,轻快之状)旬有.五日(表存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小大之辩.也辩:通“变”。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倒出。
C.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②之.二虫又何知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A.“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4.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例:去以.六月息者也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奚以.知其然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而后乃今图南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二、翻译句子。
(共10小题,共40分)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有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有答案解析)弟5页 (共6页) 弟6页 (共6页)第二单元基础练习一、基础知识 (36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熟稔.(ni ǎn) 拔擢.(zhu ó) 陨.首(y ǔn) 茕茕孑.立(ji é) B.自诩.(x ǔ) 矜.育(j īn) 洗.马(x ǐ) 决.起而飞(xu è) C.桨棹.(zh ào) 干涸.(h é) 逋.慢(b ū) 恶.乎待哉(w ū) D.赊.(sh ē) 笏.板(h ù) 胜饯.(zh àn) 猥.以微贱(w ěi)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小知不及大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愿陛下矜悯愚诚。
D.汤之问棘也是已。
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策扶老..以流憩。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奚惆怅..而独悲? 4、下列骈偶句的读法,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龙光/射/牛斗之墟。
B.落霞与/孤鹜/齐飞。
C.接/孟氏/之芳邻。
D.天柱高/而/北辰远。
5、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
C.臣具以表闻。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泉涓涓而.始流。
②弃甲曳兵而.走。
B.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①悟以往之.不谏。
②夫晋,何厌之.有。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 B.臣之辛苦..。
辛苦:劳累 C.而彼且奚适.也? 适:到,往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因厄,处境艰难 8、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①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单元检测试卷(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似乎又要反对执着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
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
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
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
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
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
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
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
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
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
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宋荣子朝菌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象“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
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
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
可见若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
不管《内篇》是否为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
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
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
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
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
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的嘲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接近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舛:乖违,不顺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沮:沮丧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怜惜解析:选D。
矜:自夸.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小知不及大知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解析:选C。
A项,“知”通“智”;B项,“销"通“消";D项,“辩"通“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木欣欣以.向荣谨拜表以.闻B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 .门虽设而.常关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D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而彼且.奚适也 解析:选C 。
都是连词,表转折,可是.A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用来;B 项,代词,它/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 项,连词,表转折,反而/副词,将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悦亲戚..之情话B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C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D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解析:选B.古今义相同,都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A 项,亲戚:古义为亲人,今义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C 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D 项,逢迎: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园日.涉以成趣 ②眄庭柯以怡.颜 ③襟.三江而带.五湖 ④徐孺下.陈蕃之榻 ⑤而后乃今将图南. ⑥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⑦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⑧臣具以表闻.A.①③/②④⑥/⑤⑦/⑧B.①⑦/②/③/④⑥⑧/⑤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③/②⑥⑦/④/⑤/⑧解析:选B.①⑦名词作状语;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名词的意动用法;④⑥⑧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名词作动词。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对画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三径就荒(接近,将要)夙遭闵凶(早时)听臣微志(倾听)B. 宁移白首之心(怎么,哪,哪里)怒而飞(奋起)引以为流觞曲水(酒杯)C. 未有知其修者(长)逮奉圣朝(及,至)生生所资(钱财)D. 除臣洗马(除去)命途多舛(乖违、不顺)而控于地而已矣(投,落下)【答案】B【解析】A项,听:准许、成全。
C项,资:凭借。
D项,除,授予官职。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替,来者日多。
②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
2.(5)根据文本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得失。
A.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B.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C.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D.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答案】A【解析】“首达占城”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以次”是按次序的意思,所以应在“占城”与“以次”之间断开;“宣天子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试卷 (附答案详解)
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题2017.12.28(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一.基础部分(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徐孺.(rǔ)棨.戟(qǐ)襜帷.(wéi)星分翼轸.(zhēn)B.鲲.鹏(kūn)夭阏.(yān)蓬蒿.(hāo)学鸠.(jiū)C.泠.(líng)然沮.(jǔ)丧狙.(jū)击蓬蒿.(hāo)D.猥.(wēi)以微贱非臣陨.(yǔn)首气息奄.奄(ān)日薄.(bó)西山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鲲鹏展翅莽莽沧沧食不果腹晦朔B.乘奔驭风不翼而飞胶柱鼓瑟遨翔C.饮鸩止渴鸠占雀巢载舟覆舟芥蒂D.逍遥自在颓废沮丧荣辱毁誉匹敌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此小大之辩也 B旬有五日而后反C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D愿陛下矜悯愚诚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水.击三千里 D包.举宇内,席.卷天下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蟪蛄不知春秋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6.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奉养无主C以五百岁为.春不足为.外人道也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皆出于此乎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奚以知其然也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二、情景默写(8分)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诗通过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手法描写雨之大和雨之疾。
2、屈原《离骚》中,“,”两句诗批判了那些把违背规矩、准则作为人生追求的人。
3、《庄子·逍遥游》中,斥鴳嘲笑鹏时,用“,”两句介绍了自己“腾跃而上”而“飞之至”的高度有限,只能在地面飞翔的情况。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二单元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19·全国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
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
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 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共4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孝文化”。
作为一种文化,“孝”的社会价值与“教”的社会价值是统而为一的。
不仅如此,由于血亲意义上的朴素性和普泛性,“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朴素感情。
这种朴素感情是其他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因而“教”的伦理学基础就是“孝”。
“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先民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悌”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而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
再者,关于行“孝”与学“文”的关系。
古人认为人们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行有余力,才可以学“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里,“孝”为本,学“文”为末,本立而道生。
反过来讲,学“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
换言之,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理价值。
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立足于血亲意义上的“孝”,达到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圆融和谐,这条道路,也就是由“德”而提升为“道”的道路。
在现代,许多论者认为提倡“孝”是一种悖于现代化的退步行为。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愚忠、愚孝,而是在本真的意义上拓展而成的达到个体与群体和谐共处的伦理纽带。
本真的孝是平等性而非片面性的,是正常而非反常的,是生成拓展的而非家族本位的。
“孝”常相对于“慈”,所以并非“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而是体现了亲子的平等性;原始形态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所以并非只是出于哗众取宠或出仕进阶的功利需要的“愚孝”或“伪孝”,而是一种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孝虽原为奉养父母,却可以拓展为家国天下的一种精神依据,对个体而言,“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对国家而言,“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孝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如果使“孝”的含义由奉养父母提升为奉献于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那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将是圆满和谐的,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追求的最为根本的教育价值。
1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的一项是( )A.“百善孝为先”,“孝”是衡量个人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
B.在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上,“孝”与“教”是一致的。
C.“孝”是“文”的内在伦理基础,“孝”与“文”是本与末的关系。
D.“孝”原为奉养父母,但它可以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标准。
项,“孝”与“文”的关系不属于“孝”与“教”的关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将“孝”与“教”的社会价值统而为一的文化。
B.孔子认为,“孝”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是通过教育可得到的结果。
C.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认为,学“文”的根本目的是发掘其中的伦理价值。
D.原始形态的“孝”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并非只是“愚孝”或“伪孝”。
项,“是通过教育可得到的结果”错,原文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含义是“孝是教育的出发点”。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是所有善行的开端,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因而是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
B.在古人看来,一个具备“孝”“悌”品德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
C.中国传统教育认为,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才可以学“文”,其目的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
D.不论古今,提倡“孝”都是一种有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步行为,这是“孝”的故事能流传的原因。
项,“都是……进步行为”过于绝对,比如《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就有“愚忠”“愚孝”的成分。
二、课内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夫知效.一官效:胜任。
B.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指责。
C.虽然,犹有未树.也树:树立。
D.犹有所待.者也待:等待。
项,“待”的意思应为“凭借”。
5对宋荣子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B.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他们自鸣得意,与斥安鸟一样所见甚小。
D.他们不值得夸耀,在世上没有更高的追求。
项,从“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一句可知此项最全面。
6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子?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为了说明宋荣子、列子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逍遥人物。
B.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C.为了说明像宋荣子一样修养品行,像列子一样,一无凭借,御风而行。
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说明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作者为了说明真正的逍遥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用宋荣子、列子做衬托。
故D项最准确。
三、课外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蓼庄图记[清]戴名世余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慨然有遗.世之思。
说者谓渊明生当晋、宋之际,志欲弃尘离垢,高举远引,托而为此记,非真有是事。
今以蓼花庄观之,则夫幽岩深谷、灵区异境、隔绝人世者,世固未尝无也。
蓼花庄地近束鹿,距京师三百余里而遥,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①幽深,人迹之所不到。
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②,浑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
居人自其始祖迄.今,无一识字读书。
县吏一来征租,信宿③尽收而去。
子孙历世无一入城市,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
凡嚣竞凌害④、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闻。
其山川风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赵间一桃花源也。
给谏赵恒夫先生罢官居京师,岁戊辰、己巳间始闻其绝境,穷搜得之,构屋筑圃于其间。
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
其地昔无网罟,河鱼肥美,人不知食。
先生结网得鱼,嗣后多有食鱼者矣。
先生寻还京师,然抗怀高寄⑤,尝书苏文忠诗于壁曰:“惟有皇城真堪隐,万人海里一身藏。
”是先生视京师犹之乎蓼庄也。
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使善画者为之图。
余尝披图,见其群山矗立,高入云表,浮青飞翠,千叠万重,而烟波浩渺,蓼花弥望无际。
呜呼!余久怀遁世之思,嗟宇宙无所为桃花源者,何以息影而托足?不意人间复有之。
昔者武陵渔人既出,迷不复能入。
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
余得以相从终老于其间,先生其许.我乎!(节选自《戴名世散文选集》):腹地险要。
②淳淳闷闷:淳朴笃诚不开化。
③信宿:两三日。
④嚣竞凌害:嚣竞,为求功名利禄而喧闹奔走。
凌害,欺凌伤害。
⑤抗怀高寄:高尚的情怀。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慨然有遗.世之思遗:抛弃。
B.居人自其始祖迄.今迄:直到。
C.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置:购置。
D.先生其许.我乎许:答应。
项,“置”的意思是“放在一边,弃置”。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B.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C.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D.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
句中的“之”“由是”等虚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人认为“桃花源”是陶渊明因有所寄托而想象出来的,世间并不存在,而作者相信世间有桃花源一样的地方。
B.蓼花庄距离京师三百余里,民风古朴,那里的居民原先不读诗书,不求名利,甚至不知种稻、捕鱼等事情。
C.蓼花庄能成为一方净土,是因为当地官府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作者借此隐含了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祈盼。
D.本文起笔于《桃花源记》,末段又以“武陵渔人”与之呼应,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项,“当地官府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和“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祈盼”原文找不到根据。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
(4分)(2)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
(6分),种植桑麻。
“映带”,从《兰亭集序》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知其意义。
“里”,里巷。
“居”,居所。
“焉”,那里。
“葛巾藤杖”,名词活用为动词,头上戴着葛巾,拄着藤杖。
“竟”,直接。
当地林边山麓广泛种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婚女嫁,从不超出庄里的范围。
(2)现在先生有房屋在那里,不会有迷失道路的担忧,可以戴葛巾,拄藤杖,轻松快乐地直接前往。
,感叹不已,不禁产生了弃世隐居的念头。
评说的人认为陶渊明生活于东晋与南朝刘宋之间,内心想要抛弃肮脏的尘世,隐居避世,有所寄托而写成了这篇记,并非真有这样的事。
但如果从今天的蓼花庄来看,那么那些山谷幽深、环境优美、与世隔绝的地方,原来世上也并非没有。
蓼花庄位置靠近束鹿,距离京城三百多里远的路程,那里面对西山,浑河环绕,腹地险要,山谷幽深,外人很少到达。
那里的居民有一千多户,淳朴笃诚不开化,浑然是上古之人的样子,当地林边山麓广泛种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婚女嫁,从不超出庄里的范围。
居民从他们的始祖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识字读书。
县里的官吏一来收租,两三天就可以收完回去。
历代子孙没有一人到过城市,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没有贵贱贫富之分。
世上那些争名夺利、欺凌伤害、偷盗诉讼、争强斗胜之事,亲人离别、孤苦远行的痛苦,祖祖辈辈传了数十代,从来没有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