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美术史之元代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元代工艺美术是指中国元朝时期(公元1271年至1368年)的工艺美术风格和技术。
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上,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元代工艺美术的独特风格是其主要艺术成就之一、元代的政治统一和人口迁移导致了各地文化的融合,使元代艺术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艺术风格。
元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大气磅礴、雄伟壮丽、奢华豪放。
元代起初受到了南宋和西夏的影响,留下了许多独特的艺术作品。
随着元朝的崛起,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格也逐渐融入到元代工艺美术中,进一步丰富了其风格。
元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之一是宏伟的金属工艺。
铜铸、银器和金器都在元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金银器常常被用作宫廷礼仪用品和雕花工艺品,用于装饰和展示官方的威严和财富。
元代金银器的造型丰富多样,形式有器皿、香炉、匣子等,常常以龙纹、凤纹、麒麟纹等传统图案作为装饰,彰显了中国古代神话和传统文化。
其次,元代陶瓷也是该时期艺术成就的一大亮点。
元代陶瓷在造型、装饰和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元代的青花瓷成为当时陶瓷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元代青花瓷以其特殊的钴蓝色釉料和精致的绘画技法而闻名。
青花瓷的主题多样,有宫廷龙纹、花卉纹、山水纹等。
元代青花瓷在技术上进一步提高了青花瓷的烧制工艺,使它的质量更加精细和卓越。
再次,元代织绣工艺亦是元代工艺美术的独特之处。
元代的织绣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了中国织绣艺术的巅峰时期。
元代的丝绸制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元代的织绣作品大都有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特点,以刺绣和提花等精湛工艺为主。
织绣作品常常以鸟兽花卉、山水人物等为题材。
元代织绣工艺的成就贡献了中国传统织绣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综上所述,元代工艺美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
其宏伟的金属工艺、精美的陶瓷和多彩的织绣工艺都为中国的工艺美术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元代工艺美术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繁盛,也为后世的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元朝绘画文化特点
元朝绘画文化特点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时期,也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元朝绘画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文化交融。
元朝统治者来自蒙古族,但同时也融合了汉族、西域、满族、藏族等不同民族文化。
这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元朝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绘画风格的多样化。
2. 崇尚实用主义。
元朝时期,实用主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思潮。
绘画也不例外,画家们都更加注重绘画的实用性,追求表现对象的真实、生动和具体。
3. 彩绘技法的突破。
元朝绘画在彩绘技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和发展了绘画用颜料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绘画作品中,彩色的运用更加鲜明,色彩更加饱满。
4. 现实主义的倾向。
元朝时期,画家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描绘更加深入、细致。
他们常常以具体的、真实的场景作为绘画内容,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总的来说,元朝绘画文化呈现出多元、实用、鲜明和深刻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绘画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1 -。
元代人物画的审美特点与文化象征
元代人物画的审美特点与文化象征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其文化和艺术也表现出了比较独特的特点。
元代人物画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艺术形式,它大量地运用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念,体现出了元代文人、官僚群体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
一、元代人物画的审美特点1.对写实的追求元代人物画在形式上极为严谨,精细和严谨的写实风格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这种精细的画风是受到了汉代文学、绘画和雕塑等不同艺术领域的影响而形成的。
画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非常注重各部位的形态和色彩,用线条完美地表达人体的曲线和气息,同时还要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气质。
这种写实风格反映出了元代文人的态度和美学观念,即对真实和完美的追求,尤其是对实物的精细观察和描绘,呈现出了元代文人的魅力和精神状态。
2.艺术的流派化元代人物画逐渐形成了多种流派,比如福建画派、江苏画派和山西画派等等,这些不同的画派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其中,福建画派以写实为主,注重色彩的对比和着重表现人物的情感,直接描绘人物的特征和性格;江苏画派则将意境的表达和氛围的塑造放在了首位,力求表现出人物的内在世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山西画派则追求人物和背景的和谐统一,人物形象突出而不失整体感,表达了一种平衡和谐的审美情感。
不同的画派在风格上有所差别,但共同的是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人物形象的深入描绘。
3.文人气质的呈现元代文人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精英的代表,而人物画也体现出了文人的审美偏好和情感倾向。
元代人物画强调肖像的个性化,画家不仅要抓住人物的面部特征和神态表现,还要言传和气质的表现。
这种注重肖像的写作风格是文人画的特征之一,它表现出了元代文人的情感和文艺精神,反映出了文人对于自我的关注和价值观的转化。
二、元代人物画的文化象征元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期,人物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元代人物画中,很多画家将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了作品中,将人物形象与文化符号相结合,给人既美好又深刻的印象。
元代绘画史
元代绘画史元代绘画(公元1271年——1368年)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旋即征服西夏,灭女真,出兵西域,直至东欧,最后灭掉南宋,于1271年建立元朝。
元初严格中央集权,健全典章制度,推行汉法,启用儒生。
元世祖去世后,群汗争位,吏制腐败,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元朝于1368年结束。
这段历史既记录了一个崛起的马上民族如何征服世界,统治华夏,也记录了被征服的民族以固有的文明优势战胜征服者,文明继续向前推进。
元初,为了巩固政权,元朝政府在剿杀南宋政权残余和镇压各地起义的同时,在政治上也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
如把人分成四等,没收铁器,禁止集会等等。
初期的民族歧视政策,在汉族士人中引起很大反响。
画院制度取消,连科举都废除,文人淡泊自守,丹青明志,绘画的队伍中文人画家占据了大多数。
他们不与政治合作,而以自由的心态创作,繁极简出,造化入心,以抒写胸中“逸气”为旨归。
在对“放逸”与“达观”的求索中,建立在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基础上的文人画取得了极高成就。
由于创作变成抒怀明志的方式,所以,从心灵出发,以情结境,讲求笔墨,去除刻画之习便成为元代绘画的创作倾向。
画家们不再去描绘自然的表象,而在静观寂照中求得心与道和,神与物游,以“止观”“静虑”的心灵状态写意,同时强调以书入画,“写实”手法渐被冷落,以笔墨挥写求得心灵释放的“元人面貌”产生了,确立了一个时代的风范。
体现文人画旨趣的董巨传派成为画坛主流,形成以“元四家”为标志的时代高峰。
由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元初统治者以汉人治理汉人。
元室“搜访遗逸”,赵孟頫等人得到重用,在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赵孟頫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登高一呼——“画贵有古意”,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赵孟頫赵孟頫在中国画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对书画人才的爱护培养使他成为一代宗师。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又号鸥波等。
湖州人,宋室后裔,身历五朝,官至一品。
元代绘画风格特征
元代绘画风格特征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其绘画艺术也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
以下是元代绘画风格的主要特征:
1. 极富表现力和个性化。
元代画家们勇于创新,追求表现力和个性化,不拘泥于传统的规范和技法。
他们大胆地运用鲜艳的色彩、自由的笔法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个性化的艺术魅力。
2. 以写意为主,兼注工笔。
元代绘画以写意为主,兼注工笔,画家们注重表现主观情感和个性化风格,追求笔墨的自由流畅和形式的灵动变化,同时也注重细节的刻画和写实性的追求。
3. 气韵生动,富有情趣。
元代绘画气韵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诗意的意蕴。
画家们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现,追求画面的意蕴和情趣,使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4. 多样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元代绘画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十分多样化,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宗教、历史等各个方面。
画家们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借景寄情、写意境、用色彩表情感等,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总之,元代绘画风格特征独具一格,具有创新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丰富多彩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使其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和宝贵的艺术遗产。
元朝的艺术成就
元朝的艺术成就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元朝政权对于艺术的保护以及对不同文化的融合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重点探讨元朝时期的绘画、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艺术领域的成就。
一、绘画艺术成就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高度重视绘画艺术,并保护了许多艺术家。
元代的绘画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题材。
首先是山水画方面,元代山水画家注重于表达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宏伟,同时结合了历代绘画风格中的善用笔墨和杂丹的技法。
代表作家有黄公望、傅山等。
他们的山水画作品充满了气势恢宏的建筑和山川,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
其次是花鸟画方面,元代花鸟画家以其写实的手法和精湛的技艺而著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是赵孟頫,他的花鸟画作品在细腻入微的观察基础上,注重形态和颜色的准确表现,给人以真实感受。
二、建筑艺术成就元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元朝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民族的特点和汉传建筑的技法。
元代建筑注重庄严和宏伟气势的表现,尤其是宫殿和陵墓建筑。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北京的元大都遗址和元陵。
元大都遗址是元朝统治时期的首都,其遗址中现存的建筑有三个主要部分:元大都城墙、元大都皇宫和元大都城内街巷。
这些建筑的规模宏大,设计精巧,展现了当时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
元陵位于现今的中国河北省北京市,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陵墓。
元陵的建筑群体包括墓园、祭祀建筑和宫殿群。
这些建筑规模宏伟,结构严谨,布局精美,融入了蒙古族建筑风格和汉族建筑技术,展示了当时的建筑水平和审美观念。
三、雕塑艺术成就元朝的雕塑艺术主要表现在石雕和佛教造像方面。
元代的石雕作品在题材、造型和技法上承袭了唐代和宋代的传统,但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元代的石雕作品主要用于宫殿、陵墓和庙宇等建筑的装饰。
大量的宫殿石刻以及泥塑都保留了下来,给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元代石雕艺术的机会。
元朝的佛教造像以漆木、石雕和陶塑为主。
元代绘画特点及其艺术魅力
元代绘画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元代绘画独具特色,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元代绘画的特点,并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一、写意山水画的特点元代山水画大量出现,其艺术特点主要是“写意”,即对写实主义的颠覆和突破。
元代绘画家们在山水画中凡物不求形似,力求表现意境。
他们不追求严肃的形态结构,而是注重抒发情感,表现自己的灵气和自由。
在画作中,“笔墨重于形色”是元代山水画的显著特点。
元代画家们还运用了大量的工笔技法,这种技法不但使画面更加细腻、精细,也更有观赏价值。
在用笔方面,元代画家们强调用笔灵活、多变,哪怕是绘制一棵树、一根石头,也能使笔笔有神。
二、人物画的特点元代人物画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虚实结合”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即在人物形象中同时注重用笔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动作特征,同样重视人物的环境背景,将人物融入至其所处的环境之中。
元代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描绘人物生活情趣、心灵体验和感情变化。
元代人物画家们还注重表现人物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因为人物形象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因此元代画家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可感。
三、创新意识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元代画家们推崇创新,注重突破常规,提倡大胆尝试。
他们积极借鉴西域和外国艺术,使中外艺术得到了深入的交流和融合。
元代画家刘大伟在绘画中深受西亚文化的影响,其作品尝试将东方的笔墨语言和西方的线条风格相结合,形成“中国神韵,印度气息”的新局面。
元代画家们还保持开放和包容的精神,开拓自己的艺术眼界。
他们涉足各种艺术领域,并运用这些经验带来思想上的启发。
元代画家黄公望即在诗歌和书法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这对他绘画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四、文化背景的影响元代绘画的特点除了与艺术本身的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思路有关,也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元代受到蒙古族的影响,文化交融使得元代艺术具有了独特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元代的文学和美术
元代的文学和美术元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也在文学、美术等领域发展繁荣。
特别是在文学和美术方面,元代的文学和美术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元代文学元代文学以戏曲、诗歌、小说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在戏曲方面,元曲是元代文学的最大亮点。
元曲包括杂剧、皮影戏、南戏等各种形式,成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元曲注重音乐和舞蹈,形式多样,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西厢记》、《汉宫秋》等。
除了戏曲之外,元代还有大量的诗歌作品。
元代诗歌的特点是以铺陈华丽、雄壮豁达为主,虽然不如唐诗那样简练明快,但有着独特的韵味。
元代著名的诗人有元好问、郑光祖、张可久、虞集、白朴等。
其中,元好问尤为著名,他的诗歌兼收并蓄,既有山水诗、田园诗,也有政治抒发,是元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元代小说产生于唐宋时期,但其规模和发展水平却是远远超过前代。
元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不仅内容富有想象力,构思精巧,而且在人物形象、描写手法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元代美术元代美术的特点是继承了唐宋时期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元代的绘画、雕刻、陶瓷等均有着重要的成就。
其中,以绘画为代表的元代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元代绘画以山水为主,其特点是大气磅礴、气势磅礴、笔法豁达,具有宏大的艺术风格。
元代山水画家中,著名的有黄公望、吴道子、赵伯驹等人。
其中,黄公望是元代山水画家中的代表人物,其画风独特,笔法精妙,影响深远,被誉为“元人四大家”之一。
除了山水画之外,元代还有人物画、花鸟画等多种绘画形式。
元代人物画的代表人物有虞集、顾恺之、赵孟等,他们的人物画形象逼真、身姿优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元代花鸟画则以李唐、徐渭、郑燮等为代表,这些画家的花鸟画通常彩色鲜艳、细腻入微,极具装饰性。
元代色彩特点
元代色彩特点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色彩特点在绘画领域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
元代绘画以写实主义为基础,注重形象的真实性和细腻性,同时融合了宋代以来的传统绘画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元代绘画的色彩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色彩的鲜明对比。
元代绘画中,艺术家们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画面的层次和空间感。
他们常常采用冷暖对比、明暗对比和色彩对比等手法,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和生动。
例如,在山水画中,艺术家们善于利用冷色调来表现远山和水面,而用暖色调来突出近处的景物,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二、追求色彩的浓郁和饱满。
元代绘画强调用色彩来表现物象的质感和气氛。
艺术家们善于运用浓墨重彩的技法,使画面色彩饱满而有力量感。
他们常常运用大面积的红、绿、蓝等鲜艳的颜色,使画面充满生气和活力。
同时,他们还注重色彩的渐变和层次感,通过层层叠加和渐变的色彩来表现光影效果和空间感。
三、追求色彩的和谐和统一。
元代绘画注重整体的色彩效果,追求色彩的和谐和统一。
艺术家们善于运用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和谐,使画面色彩统一而不失变化。
他们常常运用相近的色调和互补色彩来构建画面的整体效果,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色彩氛围。
四、注重色彩的表现力和意境。
元代绘画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艺术家们善于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现画面的意境和情感。
他们常常运用明亮的色彩来表达喜悦和活力,运用暗淡的色彩来表达忧郁和沉思。
同时,他们还注重色彩与题材的结合,通过色彩的表现来强化画面的主题和意义。
元代绘画的色彩特点主要表现在鲜明对比、浓郁饱满、和谐统一以及表现力和意境等方面。
这些色彩特点使得元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
其影响不仅在元代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而且在后世的绘画艺术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绘画的色彩特点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特点,也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元代美术发展概况
元代美术发展概况
摘要:
一、元代美术的背景和特点
二、元代美术的发展状况
三、元代美术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四、元代美术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五、总结和展望
正文:
元代美术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元代美术的发展状况非常繁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美术家和优秀的作品。
元代美术的背景和特点。
元代美术是在唐宋美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元代美术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作品注重写实和表现,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元代美术的发展状况。
元代美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美术家,如黄公望、王蒙、倪瓒等。
他们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元代美术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元代美术在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中国美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其作品风格独特,注重个性表现,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元代美术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元代美术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
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绘画技法过于注重表现,而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雕塑作品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表达等。
总结和展望。
元代美术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出现对中国美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美术发展概况
元代美术发展概况
【原创版】
目录
一、元代美术的历史背景
二、元代美术的主要成就
1.绘画
2.雕塑
3.建筑
三、元代美术的影响与传承
正文
一、元代美术的历史背景
元代(公元 1271 年至 1368 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非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
元代美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元代统治者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元代美术在传统基础上呈现出新的特点。
二、元代美术的主要成就
1.绘画
元代绘画在宋、辽、金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和画派。
其中,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四位画家被誉为“元四家”,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此外,元代还流行一种名为“文人画”的绘画形式,强调表现个性和抒发情感,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2.雕塑
元代雕塑以宗教题材为主,受到藏传佛教和道教等宗教的影响,出现
了许多精美的宗教雕塑作品。
此外,元代雕塑还应用于建筑装饰、陵墓、石窟等场所,展现了较高的技艺水平。
3.建筑
元代建筑以宫廷建筑和宗教建筑为主,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大都(今北京)的故宫和天坛。
这些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吸收了来自中原地区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元代建筑风格。
三、元代美术的影响与传承
元代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绘画、雕塑和建筑等领域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史讲义8(元代部分)
元代时代概论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追求高 逸之美与主体情怀的表现。 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 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 在野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 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 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作品强调 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 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初绘画
元初文人,在蒙古贵族的统治下,虽有“痛而不欲言” 的情况,事实上,他们都有各种对付的办法。有的应 统治者召唤,在朝作官;但多数在野,采取“不问政” 的态度,或卖卜为生,或入道参禅,或作隐士,放浪 形骸于山水间,以诗酒书画度日。这些文人画家,不 论在朝在野,往往以儒立身,熔道、释思想为一炉。 他们的这种思想作风,其实也正是使寄情遣兴的文人 画获得提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元代画家,有名于文苑艺林者,绝大多数是文人画家。 元初以赵孟頫的影响较大。其他如钱选、郑思肖、龚 开、高克恭等,也都以擅长花鸟或山水、人物为时人 所重 。
高 克 恭 《 云 横 秀 岭 图》
高 克 恭 《 春 山 欲 雨 图》 局 部
高 克 恭 《 春 山 欲 雨 图》 局 部
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元代最显赫 的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的画家。 赵孟頫是赵宋一个没落贵族,后来与元朝合作。 赵孟頫等二十余人是至元二十四年(公元一二 八七年)第一批被征召,其后,屡次征召江南 士大夫,也有通过赵孟頫而求得利禄职位的。 赵孟頫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荣际五朝,名 满四海”,官至翰林学士,艺术上成为元代文 人画的领袖人物
兰花图》(局部) 郑所南 元.
中国美术史——元代美术(适用教资教招)
中国美术史——元代美术(适用教资教招)展开全文一、元代绘画艺术元代绘画最显著的特征是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成为画坛主流,画家重视主观意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诗、书、画进一步渗透结合。
水墨山水和花鸟竹石的兴盛,把文人绘画推向新的高潮。
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一)元代前期的士大夫绘画赵孟頫是元代前期士大夫绘画的代表人物。
赵孟頫,号松雪道人,出生宋朝宗室。
他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
在书法上,他所创的“赵体”,平均整齐,秀媚圆润。
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工画山水、人物、花鸟、鞍马、墨竹、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
他的主要艺术主张有:(1)提倡“古意”,“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重视神韵,使画风从工艳琐细转向质朴自然;(2)提倡师法自然,“到处云山是我师”,一反北宋以来文人画的“墨戏”态度,并在绘画各科中进行实践,从而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3)提倡“书画本来同”,将书法用笔引入绘画之中,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他的地位和艺术造诣使他成为元代画坛上的中心人物,他的绘画实践和艺术主张集中体现了元代文人画在继承宋金基础上的新发展,对当时和后世绘画都有极大的影响。
赵孟頫的传世作品有《鹊华秋色图》《双松平远图》《秋郊饮马图》《疏林秀石图》等。
《鹊华秋色图》《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描绘济南郊区的鹊山及其周围景物,采用平远法构图。
整幅作品笔法潇洒,设色明丽,山石、坡岸等用披麻皴或荷叶皴,山头则用青绿皴染,树木、屋舍等则描画精细,以青、赭、红、绿等多色渲染,富于节奏感,风格古雅俊秀,代表了其师法古人与造化,将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创造性的结合在一起的风貌。
《疏林秀石图》是纸本墨笔画,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美术史_李福顺_第八章元代美术
第八章元代美术Chapter Eight Art of Yuan Dynasty(公元1271-1368年)元朝是蒙古贵族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继位大汗(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
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五代以来南北群雄割据的混战局面。
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巩固元朝统治。
政权主要掌握在蒙古贵族手中,汉人则处于受歧视的地位。
自隋代开始实行的科举制被废止,文人效命朝廷的正常途径被堵塞。
此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在意识形态方面,元统治者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在蒙古族中极力维护本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在汉族中提倡程朱理学;在其他少数民族中允许多种宗教存在,喇嘛教被视为主要宗教。
儒生的地位十分低下,宗教界却拥有种种特权,其首脑人物可直接干预朝政。
国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元代的文学艺术,除元曲外,就主流而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对时世超脱冷漠。
此时文人画走向成熟,山水画则孤峰突起。
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已被元代画家所普遍采用。
宗教的繁荣,带来了宗教艺术的活跃和发展,特别是喇嘛教艺术。
元代的工艺美术与宋代相比,也有不少新的特点。
元朝对外交往日益扩大,主雇已不同于前,新的需要刺激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瓷器中的青花、釉里红,织绣中的纳石矢取得了新成就。
漆器(特别是剔红)、铸银、玉器等生产,也都有较大发展。
建筑方面,由于元朝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封建大帝国,民族众多,交往频繁,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技术增加了若干新的因素。
第二节元代的绘画Section Two Painting in Yuan Dynasty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元代,进入一个新时期,与唐宋绘画相比,已存在明显差异。
“唐人尚巧,北宋尚法,南宋尚体,元人尚意。
”元画简率灵动,形似被看得无足轻重,“画不过意思而已。
”(黄公望语)反映到画风上,唐画宏伟,宋画充实,元画空灵。
元代美术史.
元代美术史元代立国之初,统治者在文化艺术素养等方面,与中原士大夫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巩固统治,遂重视汉文化,从儒家经典中学习治国之道。
元代统治者中不乏熟悉翰墨、提倡艺术的皇帝,他们挥毫染翰,设立机构管理绘画,对绘画艺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拟对元代皇室的绘画活动及其影响进行探索,以期加深对元代美术研究和理解。
一、皇宣绘画机构元朝立国之初,元世祖“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①,和金朝一样取消了画院。
元代虽未设立专职画院,但也仿效金代建制了元代宫廷绘画机构。
元代与皇室绘画有关的机构可大致分为三大类:一、皇室的秘书机构,即翰林兼国史院和集贤院。
二、掌管绘画鉴赏、收藏的机构,如奎章阁学士院、宣文阁、端本堂和秘书监。
三、为皇室服务的专职性绘画机构。
元朝皇室的秘书机构主要是翰林兼国史院和集贤院,这里云集了来自各地的文人,其中有许多是文人画家。
天历二年(1329年),元文宗为了铭记“祖宗明训”,设立奎章阁学士院。
奎章阁学士院除了专为皇帝收藏古代书籍之外,还收藏历代书画名迹。
供职于奎章阁的臣僚多为当时名儒,其核心画家是鉴书博士柯九思。
流传至今的许多艺术珍品上都有“天历之宝”“奎章阁之宝”两方巨印,这就是当时秘府收藏的标志。
元文宗去世后(1332年),奎章阁最终被撤销。
至元六年(1340年),康里奏请顺帝设宣文阁以代奎章阁,但是它的艺术功能已十分淡化了。
秘书监和昭文馆同为元代管理皇家图书的机构,但职责又有所不同,秘书监兼有收藏皇室书画藏品的职责,昭文馆还承担学术研究和授徒之任。
文人画家一般不会在这两个机构任职,这里集中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艺匠画家。
在为皇家服务的专职性绘画机构里供职的画家大多为艺匠。
艺匠的绘画创作被视为手工劳动,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要比文人画家和职官匠师低得多。
艺匠们分工比较明确,一般来说,皇家生活中和绘画有关系的事情,就会由这些专门为皇室服务的机构来处理。
至元十五年(1278年),曾经在画局设大使一员,宫廷绘画活动一直是十分活跃的。
元代工艺美术特点
元代工艺美术特点元代工艺美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工艺技术的精湛与独特元代工艺美术注重技艺的完美与独特性,工匠们在制作工艺品时追求精湛的工艺技术,力求将技艺发挥到极致。
无论是陶瓷、漆器、玉器还是织锦、金银器等,都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术。
例如元代的青花瓷,其制作工艺精湛,青花的纹饰清晰流畅,釉色鲜艳,达到了瓷器制作的巅峰。
二、融合多元文化的特点元代是一个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蒙古族、汉族、南方少数民族等多种文化在此交融融合。
元代工艺美术吸收了不同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例如元代的漆器,融合了汉、蒙古、西亚等多种文化元素,纹饰繁复、装饰丰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追求奢华与繁复的艺术风格元代工艺美术追求奢华、繁复的艺术风格,注重装饰的繁琐与华丽。
这种风格与元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人们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追求艺术的奢华与繁复。
例如元代的金银器,采用了精细的雕刻工艺,纹饰繁复、线条流畅,展现出皇家的威严与豪华。
四、注重意境表达与象征意义元代工艺美术注重作品的意境表达与象征意义,追求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例如元代的织锦,通过精细的织造工艺,表现出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如龙、凤、麒麟等祥瑞的图案,寓意吉祥如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元代工艺美术以工艺技术的精湛与独特、多元文化的融合、奢华与繁复的艺术风格、意境表达与象征意义为特点。
这些特点体现了元代社会的繁荣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元代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不仅体现在作品的艺术价值上,也成为后世艺术的重要源泉和灵感之源。
元代美术发展概况
元代美术发展概况一、背景介绍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从公元1271年至1368年,由蒙古族统治。
这段时期的美术发展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政治与社会环境对美术的影响元代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时期,蒙古族统治者尊重汉文化,并吸收了汉族传统文化。
这种跨文化交流促进了美术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元代政权对于士人阶层的重视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好的创作环境。
三、宫廷绘画元代宫廷绘画以宫廷画院为中心,主要有壁画和册页绘画两大类。
1. 壁画元代壁画主要用于装饰宫殿和陵墓。
其特点是线条简洁流畅,色彩鲜艳明快。
壁画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肖像等。
2. 册页绘画册页绘画是元代宫廷绘画的主要形式之一,以描绘文人雅士、山水田园等题材为主。
元代的册页绘画注重写意和意境的表达,笔墨淡雅,构图简洁。
四、文人画元代文人画是以士人阶层为主的绘画形式,强调个性表达和自由创作。
其特点是笔墨淡雅、构图简洁、意境深远。
1. 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文人画家,他擅长山水、花鸟等题材。
他的作品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
2. 黄公望黄公望是元代另一位重要的文人画家,他以山水画闻名于世。
他注重捕捉大自然中的气象变化和景物特色,运用浓淡相间的笔法来表现山水之美。
五、民间艺术元代民间艺术以陶瓷和木雕为主要形式。
1. 元青花瓷元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元代青花瓷以蓝色为主色调,采用铜蓝彩料进行装饰,图案多为花鸟、人物等。
2. 木雕元代木雕技艺精湛,作品多用于建筑装饰和家具制作。
木雕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形象等。
六、总结与影响元代美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宫廷绘画和文人画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宫廷绘画注重壮丽和华丽的表现,而文人画则强调个性和意境的表达。
此外,民间艺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元代美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宫廷绘画的技法和艺术风格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文人画则成为后来山水画发展的基础;而元青花瓷和木雕也在后来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地位。
中国美术史七元代美术
元 吴镇 《渔父图》局部
3、倪瓒 倪瓒(1301—1374)字元镇, 号云林,无锡人。 代表作《渔庄秋霁图》便是典型的 三段平远构图,其“披图惨不乐, 日暮眇余思”的心境和荒疏峭拔的 审美观对后世影响很大
倪瓒《渔庄秋霁图》
元 倪瓒 《六君子图》
4、王蒙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香光 居士,《青卞隐居图》是其代表作,写 浙江吴兴县西北的卞山。前景为山坡、 松林,次第而上,层峦环抱,山势峭拔, 林木丰茂,云雾缭烧,纵横奇绝,变化 多端,布局繁密,笔墨苍郁,气韵灵动, 似一气呵成。形成王蒙繁复错杂而气贯 长虹的画风。
第二节 书法
元 赵孟頫 《妙严寺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博物馆藏
2、鲜于枢 鲜于枢(1257-1302),字伯 几,渔阳人,鲜于枢与赵孟頫 交情甚厚,鲜于枢擅长楷书及 行草书,尤以草书最佳。
第三节 建筑和雕塑
元朝是由蒙古族统治者建立起的疆域广大的军事帝国。此一 时期经济文化发展都较缓慢,一般建筑业处于凋敝状态,宗教 建筑却异常兴发。元朝最大的贡献是修建了大都。 一、元代建筑 元代都城大都(今北京城北部部分),是按周礼的制度筹建的。 从元大都始,北京正式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 大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建筑规模和设计、科学布局 和工艺水平都堪称一流。大都城坐北朝南,城的平面图形几近 方形,南北长7400米,东西宽6650米。
达三米以上,雕刻精美 ,保存完好。
元代石窟雕塑
云台石雕,位于热河居庸关内之关台,建于元代至
正二年到五年(1342—1345年),全部以汉白玉砌
成,残存基座刻满精美浮雕,云台正中的拱门刻有 金翅鸟、龙女等,但最主要的是拱洞之东西洞口对 称雕刻的四大天王,雕像神态威猛,线条粗矿,头 首部分为高浮雕,其余部分浅浮雕,突出夸张面部
元代的艺术特色
元代的艺术特色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特色也与众不同,既具有独特性,又蕴涵着丰富的内涵。
元代的艺术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对元代艺术的一些介绍。
绘画元代绘画既有传承前代的风格,又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元代绘画的发展,除了源于唐、宋、元的传统绘画外,还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同时,融入了民间艺术、西域艺术和西方艺术影响,从而达到了崭新的境界。
元代绘画的特点主要是表现深刻、意境奇妙、技法卓绝,对人物形象刻画更是有独到之处。
元朝山水画家黄公望和董源都擅长以笔墨勾勒山水形态、枯枝败叶、群山叠嶂,充分描绘了壮美壮丽的景色。
但在元代绘画中,除了山水画外,人物画也有不俗表现。
人物画在元代又分为文人画和宫廷画两类,文人画以清新脱俗的意境取胜,而宫廷画则主要负责宫廷灵异故事的描绘,它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经常使用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形式,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雕塑元代雕塑代表了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一个高峰,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手艺精湛,技术上不仅继承了唐、宋、元的传统,在表现力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元代雕塑的基本材料和技术基础仍是传统的青石、灰石、大理石等。
但在风格创新上,元代雕塑家也寻求新的表现方法,如从人物面部表情、动态特征、衣纹细节、背景环境的处理等方面入手,力图营造出一种更加真实、生动、丰满的艺术效果。
二是造型独特。
元代雕塑在形式上显得更加厚重和丰满,以凸显自身的重量感和厚实感;在细节处理上,则更加注重细腻的表现,并追求装饰性、象征性和意象化的特点。
而在内容上,则更加注重形式的变化和创新,如对民间面部形象的表现等,都体现了“元代”的民族性格。
建筑元代建筑具有浓郁的中西合璧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上。
元代建筑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同时也继承了汉代、唐宋风格,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将内部空间的设计和外部形式的构造紧密地结合起来。
元代建筑的材料以木材、砖瓦和灰块为主,与之相配的装饰材料则多采用瓷砖或彩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人物画的画家有刘贯道,何澄,钱选,赵子昂,任仁发,周朗,颜辉, 张渥,卫九鼎,王绎等。
花鸟画以梅兰竹石为主体的文人画广泛流行,讲求自然和笔墨情趣。著 名画家有钱选,陈琳,王渊,张中,李息斋,赵子昂,柯九思,吴镇, 顾安,倪瓒,张逊,邹复雷,王冕等。
元代绘画的特点
• • • • • • 元画的主要作者是士人 元画以高逸为尚,放逸次之 元代绘画对脱俗的强调 元代绘画中心的特殊性 元代绘画的主流和支流 其他
柯 九 思
清 閟 阁 墨 竹 图
墨竹图 柯九思
州)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元代后期。年 幼时曾得到赵孟頫指点,山水、人物、花鸟无一 不精,尤擅长于花鸟。师法黄荃,又取扬无咎、 赵孟坚等文人水墨画法之长,突破南宋院画工丽 纤巧的成规,创造出一种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变 化而略带写意表现物象的新风格,对后世影响极 大。传世作品有《山桃锦鸡图》、《牡丹图》、 《竹石集禽图》等。
王绎,擅长肖像画,笔法简括洗练,人物神态闲适,著有《写真秘诀》一
书,反对使对方“正襟危坐如泥塑然,方乃传写”,而要在对方“叫啸谈 话之间”从旁观察,得其“真性情”,传世作品有《杨竹西像》(倪瓒补 景)、《倪云林像》。
刘贯道 消夏图
刘贯道,字仲贤,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师法晋唐,笔法凝重,
人物生动传神,传世作品有《元世祖出猎图》、《消夏图》。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
墨梅图
王冕
墨梅图
元 王冕
人物及其作品赏析(人物画)
伯牙鼓琴图 王振鹏
王振鹏,字朋梅,号孤云处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师法李公麟,笔 法流畅劲健,人物神生动,传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图》。而且精于界画, 自成一体,《金明池龙舟图》传为他的作品。
杨竹西像 王绎
花溪渔隐图
元
王蒙
全图境界幽深,气势 雄浑,景物丰茂,两岸桃 花盛开,洋溢着盎然春意。 反映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的 眷恋,对于隐居生活的流 连。王蒙画山水师巨然, 甚得用墨法,层层皴染, 墨法苍老中含秀润,浑厚 中显劲峭,骨力充足,使 观者弥觉满幅生气,散发 不尽。
春 山 读 书 图
元
王 蒙
青卞隐居图,为纸本, 水墨 画。画于元至正二十六 年。这一描写画家故乡 卞山苍茫景色的立轴山 水图,采用高远法构图, 画出卞山自山麓而至山 顶的全貌,结构谨严, 纵横离奇。画面展示了 高崖陡堑,奇峰峻岭, 长松丛树,清溪幽谷的 景色,生动地再现了江 南溪山镶漾润湿;林木 茂密,沉郁深秀的自然 风貌。
浅谈中国美术史之
元代美术
元代美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 蒙古人原为漠北一游牧民族。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其后 灭夏亡金。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继续对南用兵,1276年攻陷南宋 首都临安,并于1279年厓山一役彻底击败南宋残余部队。中国第一次全境沦 陷异族之手。 蒙元以异族入主中国,把各民族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国人、色目人、汉人、 南人,并对“汉人”、“南人”颇为岐视。汉人即原金朝辖区的汉人、女真 人、契丹人。南人即原南宋辖区的汉人,在四种人中地位最低,广大的汉族 知识分子仕进无门,便寄情于文学艺术,遂得以长足进展。 元代对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在战争中,蒙古贵族接触到许多宗教,如佛教、 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统治者对各种宗教均采取包容的态度。 此外,元代西域文人的华化艺术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
渔 庄 秋 霁 图
元
倪 瓒
[元]倪 瓒容 膝斋图 图中横势 的山石,横势 的用笔,加上 横势的皴法, 增添了疏阔旷 远的气氛。画 中横向的山石 体块,将立轴 画面分割成几 个段落,然后 以挺直的树干 将画面连贯起 来。这种构图 关系具有很强 的形式美感, 体现了云林独 特的审美情趣。
双桧平远图 元 倪瓒
黄公望,(1269年-1354年)出身小吏,所作山 水以疏体见长,用笔简远,若不经意,平淡天真之 趣溢于画卷,流露清高隐逸的思想。他的《富春山 居图》,纵33厘米,横长630厘米,村舍隐约,渔舟 出没,林峦森秀,笔墨苍简,颇得富春江两岸烟波 浩渺、坡峦清润的情趣,被誉为“画中《兰亭 序》”。
富春山居图
王渊,字若水,号澹轩,钱塘(今浙江杭
竹石集禽图 王渊
山桃锦鸡图 王渊
石山农,梅花屋主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以画梅著称,在画梅技巧上亦颇有创造,首创 “以胭脂作没骨体”,而且突破前代画梅大多疏 枝浅蕊的成法,改之以繁花茂枝,别开生面,对 后世写意花鸟画影响颇大。亦工诗,故宫博物院 藏《墨梅图》自题“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 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表露了他不愿追逐名利,甘于淡泊的高尚情操。
《双桧平远图》在巨大的画幅上画两株老桧 并立于平坡上,顶天立地,占据整个画幅。 造型盘曲遒劲,气势雄秀挺拔,使远处山峦、 林木、村居蹊径,尽在其俯视之下。画中描 绘秀丽的低峦平冈,丰茂的杂木丛林,满布 湖泊溪涧略起丘陵的平原,一派旖旎的江南 风光。图中桧树用勾勒染墨法,描绘精工, 表现出桧树枝干的挺秀刚硬。树冠高高耸立, 姿态虬曲若苍龙在天。远树简略双钩树干, 枝叶用淡墨草草点成,旷远幽深。远山用淡 墨轻染,若隐若现。下坡上多矾石,水墨密 点小石的阴凹处,再用淡墨晕染,使山坡湿 润融合。其带湿点苔,五墨齐备,天机一片。 统观全图,笔墨圆润,多渲染,少皴擦,凹 凸分明,层次细腻,可见吴镇湿笔重墨,大 气磅礴的画风。
鹊华秋色图 元 赵孟頫
有唐人之致而去其纤,有宋人之雄而去其犷之说。
浴马图 元 赵孟頫(局部)
秋郊饮马图
元 赵孟頫
高克恭,元初画坛上流传着“南赵北高”的佳话, 将南方的赵孟頫与高克恭(1248年-1310年)相 提并 论。 高克恭为色目人,他曾与赵孟頫同时在北京任职, 后来两人又在江南共事彼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受赵孟 頫影响,高克恭对书画的兴趣与日俱增。他悟性极高, 善作山水、墨竹。尤其喜爱董源、米芾的画风,卷面 云烟流动,淡雅有致,富有诗一般的韵律,生机盎然。
墨 竹 坡 石 图 元 高 克 恭
高克恭的墨竹既重形,又重 神,孤高清秀,出人意表,虽是 写作,实是写人,落笔潇洒,秀 雅可人。赵孟頫称其人品高,胸 次磊落,故所作看似游戏,却能 不流于俗格。在元代各民族文化 大融合,文人画大发展的进程中, 他和赵孟頫的美术成就都是足以 令人称道的。
元四家及其作品赏析
人物及其作品赏析(文人山水画)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浙江吴兴(今湖州) 人。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他生于宋元鼎革之 际,在半推半就中入元廷做官,却遭到皇室的猜忌与 防范,而又无法摆脱朝廷的笼络与利用,心情十分矛 盾和痛苦,乃将精力倾注于对艺术的追求,以复兴传 统文化为己任,诗书画印、音乐文学无所不精,终于 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赵孟頫的书法不拘一格,篆、隶、楷、行、草, 皆能运笔自如,潇洒秀逸,有“松雪体”之称。他的 绘画,凡人物、山水、花鸟、鞍马,皆墨韵高古,或 以书法入画,博采晋、唐、北宋诸家之长,以气韵生 动取胜,所绘《鹊华秋色图》,有唐人之致而去其纤, 有宋人之雄而去取犷。
秋山暮蔼图 元 高克恭
云 横 秀 岭 图
元
高 克 恭
《云横秀岭图》,以大 设色绘云山烟树,远处岭高 入云,雄伟挺拔,岩壑幽深, 气势憾人;山顶青绿横点, 莽苍葱郁,龙脉起伏,绵延 天际;画面中部的云烟,流 布飘逸,充满动感,既增添 了山势的奇伟,又具有莫测 之势,令人遐思不已;近处 孤亭傍湖,溪流潺潺,丛树 掩映,动静相宜,颇有清趣。 全图笔法粗中有细,墨色层 次丰富,立体感与质感皆很 突出,与董源、米芾两家技 法合参,别开生面。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最著名的山水画。他晚年久居浙 西富春江一带,作此画时已七十九岁高龄。图卷为纸本,水 墨画,高约一尺余,长约两丈。描绘的是富春江一带的秋初 景色。画面上峰峦坡石,变化多端,山问江畔,有村台、亭 台、渔舟、小桥、丛林、飞泉,景随人迁,令人日不暇接。
王蒙(公元1301—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 山推,又号香光居士,浙江吴兴人,赵孟頫的 外孙,“元四家”之一。其所作山水以密体见 长,布局充实,结构饱满,用笔多变。皴法丰 富,厚重繁密。 如《清卞隐居图》,重山复岭, 密树流泉,气势苍郁;图上采用披麻皴、斧劈 皴、牛毛皴及解索皴等多种手法,层层积累, 多至数十重,极富质感,沉郁深秀,苍茫雄浑, 将归隐避乱,寄趣林泉的情感渲泄无遗。明人 董其昌称王蒙“力能扛鼎”,评此画为“天下 第一”。
溪 山 高 隐 图
元
吴 镇
洞 庭 渔 隐 图 元
吴 镇
倪瓒(公元130l一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子、 荆蛮民、幻霞子等,还题有懒朗、东海琐等,江苏 无锡人。倪瓒作山水以“二岸一水式”构图见长, 善用干笔皴擦,好作折带皴以见坡石的跌宕。他的 作品不绘人物,简远平淡,具有超尘绝俗的韵味。 如《渔庄秋霁图》,近处坡石上植数枝枯木,中景 不着一笔,空阔平淡,是为湖水,远处山坡如带, 境界萧疏,空旷中含有孤傲之气,被视作元画逸品 的代表。董其昌评倪云林: “古淡天真,米痴(即 米芾)后一人而已。”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 而分雅俗。
认识元代绘画
•
元代绘画在唐宋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发展。绘画注重诗书画的结合, 舍形取神,简逸为上,重视情感的发挥,审美趣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体现了中国画的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山水方面,初期的钱选,赵子昂,高克恭等对唐宋以来的山水画的继承 和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中后期,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元末 四大家出现,在原有基础上又具特色和创造,以简练超脱的手法,把山 水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元代山水画家还有商琦,曹知白,朱德润, 唐棣,孙君泽,陈汝言,方从义等。
吴镇(公元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
道人,又称梅花和尚、梅沙弥等,浙江嘉兴魏塘 镇(今嘉善)人。他性情孤僻,因对元王朝的统治 不满,隐居乡里,饱读诗书。吴镇出身贫寒,孜 孜绘艺,不求闻达。所作山水、人物、花鸟,以 湿笔见长,而淳朴天真,充满野逸之趣,以寄托 自由不羁、归隐江湖的志向。有《溪山高隐图》、 《渔夫图》等。